|
1
|
基于2D-OOC的OCDMA系统的地址码结构研究 |
李传起
孙小菡
张明德
丁东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
2
|
OCDMA系统ST-OOC码字构造及性能研究 |
李传起
孙小菡
张明德
郭胜利
赵德林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3
|
基于(n,ω,λ_a,λ_c)OOC的红外OPPM-CDMA系统分析 |
晋良念
王应生
邹传云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4
|
W-OCDMA系统中MPC/OOC二维码的构造及实现 |
周秀丽
胡渝
谭庆贵
幺周石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5
|
小阶数(v,5,2)-OOC码(英文) |
蒲利群
马骏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
2006 |
1
|
|
|
6
|
OCDMA系统中新型正交码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杨梦婕
李传起
陆叶
罗德俊
张东闯
孔一卜
|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7
|
二维码OCDMA通信系统的研究 |
董海峰
马志钢
蒲涛
吴迪
杨淑雯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
8
|
频域跳频/时间扩频混合光CDMA编码及其编解码器结构 |
万生鹏
胡渝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
9
|
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研究 |
周浩强
刘国驷
马君显
|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
10
|
一种新的光CDMA编码方案 |
万生鹏
胡渝
|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
11
|
一种基于扩展素数码和单重合序列的二维光正交码EPC/OCS |
吉建华
徐铭
张志朋
杨淑雯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12
|
适用于光码分复用通信的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器的研究 |
殷洪玺
张光昭
杨淑雯
|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
13
|
一种新的大容量的二维光正交码(英文) |
吉建华
范戈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4
|
基于Matlab光正交码的构造 |
卢金明
王文成
张永林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
2004 |
2
|
|
|
15
|
FSO-MIMO中的自适应多层空时编码 |
谌娟
柯熙政
张娜
卢宁
|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6
|
OCDMA系统中二维变重光正交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李传起
周园园
张媛
陈晖
管成龙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7
|
卫星振动对星间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 |
谭庆贵
胡渝
赵悦莹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18
|
空间无线光CDMA网络的探讨 |
万生鹏
王亚峰
李晓平
胡渝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
19
|
无线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编码技术研究 |
王亚峰
万生鹏
胡渝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
20
|
基于扩展的双曲同余码/素数码的二维光正交码 |
吉建华
范戈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