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0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dopant content on morphology and optical constants of ZnO:Na films by sol-gel method 被引量:4
1
作者 吕建国 曹春斌 +1 位作者 宋学萍 孙兆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Undoped and Na-doped ZnO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sol-gel method.The effects of sodium incorporation on structure,surfac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constants of th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show ... Undoped and Na-doped ZnO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sol-gel method.The effects of sodium incorporation on structure,surfac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constants of th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show the hexagonal wurtzite poly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that the sodium incorporation leads to the change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ZnO films.The SEM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films is affected by the sodium incorporation.The transmission spectra show that the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the films is above 85% in the visible range.The absorption edge initially blue-shifts and then red-shifts with the increase of Na doping content.The optical constants of these film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ransmission spectra.Refractive indices of the films in the visible range decrease at first and then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Na doping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oped ZnO sol-gel method transmission spectra optical consta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Optical Flow Method for Image Registration with Large-scale Movements 被引量:6
2
作者 XIONG Jing-Yi LUO Yu-Pin TANG Guang-R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0-764,共5页
在这份报纸,为图象登记的一个改进光流动方法被建议。它以它与一个起始的运动评估者改进光流动方法的方法是新奇的:扩大了阶段关联技术(EPCT ) ,用补偿前者的缺乏的后者的优点。以一种更多的详细方式,光流动方法能到达亚象素精确性... 在这份报纸,为图象登记的一个改进光流动方法被建议。它以它与一个起始的运动评估者改进光流动方法的方法是新奇的:扩大了阶段关联技术(EPCT ) ,用补偿前者的缺乏的后者的优点。以一种更多的详细方式,光流动方法能到达亚象素精确性并且计算象啁啾并且倾斜一样的复杂失真模式,这能被说但是与大规模运动弱。因为 EPCT 用象素水平精确性盖住大翻译和旋转的大小并且在精明的负担是有效的,它能为光流动方法被当作一个好起始的运动评估者。测试证明了特别,这个改进方法将显著地与大规模运动为图象提高登记表演并且对随机的噪音柔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处理 光流计算法 运动过程 运动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in micro display using entropy weight-TOPSIS method
3
作者 ZHENG Yu ZHAO Yan-bing +4 位作者 ZOU Xin-jie WANG Ji-rong JIANG Xiang LIU Jian-zhe DUAN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483-494,共12页
Red-green-blue(RGB)beam combiners are widely used in scenarios such as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laser projection,biochemical detection,and other fields.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have attracted extens... Red-green-blue(RGB)beam combiners are widely used in scenarios such as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laser projection,biochemical detection,and other fields.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high multiplexing efficiency,convenient mass production,and low cost.An RGB beam combiner based on directional couplers is designed,with a core-cladding relative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of 0.75%.The RGB beam combiner is optim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meter optimization.Using th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BP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and individual parameters is studied,achieving preliminary optimization of the device’s performance.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are optimized using the entropy weight-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 method,establish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 scheme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device’s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optimization,the multiplexing efficiencies for red,green,and blue lights,as well as the average multiplexing efficiency,reached 99.17%,99.76%,96.63%and 98.52%,respectively.The size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is 4.768 mm×0.0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red-green-blue beam combiner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multiplexing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ntinuity-preserving optical flow algorithm 被引量:2
4
作者 Yuan Lei Li Jinzong Li Dongd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347-354,共8页
A modification of Horn and Schunk's approach is investigated, which leads to a better preservation of flow discontinuities. It improves Horn-Schunk model in three aspects: (1) It replaces the smooth weight coeffic... A modification of Horn and Schunk's approach is investigated, which leads to a better preservation of flow discontinuities. It improves Horn-Schunk model in three aspects: (1) It replaces the smooth weight coefficient in the energy equation by the variable weight coefficient. (2) It adopts a novel method to compute the mean velocity. The novel method also reflects the effect of the intensity difference on the image velocity diffusion. (3) It introduces a more efficient iterative method than the Gauss-Seidel method to solve the associated Euler-Lagrange equa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validate the better effect of the improved method on preserving discontinu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Image sequences Differential methods PN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LEX OF TWO OPTIMIZATION IDEAS IN OPTICAL AUTOMATIC DESIGN
5
作者 Wang Yongzhong(Department of Applied Physics, NUDT, Changsha, 410073)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5-103,共9页
ACOMPLEXOFTWOOPTIMIZATIONIDEASINOPTICALAUTOMATICDESIGNWangYongzhong(DepartmentofAppliedPhysics,NUDT,Changsha... ACOMPLEXOFTWOOPTIMIZATIONIDEASINOPTICALAUTOMATICDESIGNWangYongzhong(DepartmentofAppliedPhysics,NUDT,Changsha,410073)Abs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自动设计 优化设计 D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to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nanoslit 被引量:1
6
作者 LIU Juan WANG Yong-tian XU Li-wei XIE Jing-hui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A single metallic nanoslit is employ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 to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 based on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the Spectrum Analys... A single metallic nanoslit is employ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 to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 based on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th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AM). Numeric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SPP is the main fa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EOT, and a phase singularity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电磁理论 氧化层 频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for some urgent tasks in industry and science
7
作者 Yuri V. Chugui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03-306,共4页
Modern industry and science take novel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and laser technologies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productivity for solving actual tasks,including safety problems for mining,oil,atomic and railway in-dus... Modern industry and science take novel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and laser technologies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productivity for solving actual tasks,including safety problems for mining,oil,atomic and railway in-dustries.The TDI SIE's results in these trend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系统 现代工业 测量技术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典型岩石受载全过程光−电−声波多参数响应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平松 刘畅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4,共11页
【目的】岩石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断裂会引起潜在参数信息的变化,通过参数的动态捕捉可表征裂隙生成、扩展、闭合过程,是一种岩石健康评价的重要方法。【方法】基于搭建的多参数测试系统,开展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试件的分布式光纤应变... 【目的】岩石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断裂会引起潜在参数信息的变化,通过参数的动态捕捉可表征裂隙生成、扩展、闭合过程,是一种岩石健康评价的重要方法。【方法】基于搭建的多参数测试系统,开展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试件的分布式光纤应变、电极电流、纵波波速的同步采集,进一步构建强度−参数特征关系图谱以及参数层析成像结果,精细描述了砂岩、灰岩、泥岩3类典型岩石受载全过程多参数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时间−压力曲线和多参数响应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螺旋布设的分布式光纤应变在试件的原生孔隙压缩和线弹性阶段表现为缓慢、稳定的增长,在裂隙生成、扩展阶段表现为突然、快速的增长。试验中,砂岩、灰岩、泥岩的临破裂分布式光纤应变值分别为933×10−6,401×10−6和3790×10−6;电极电流在原生孔隙压缩和线弹性阶段变化微小,在裂隙生成、扩展阶段明显地降低、裂隙闭合时有一定回升;在原生孔隙压缩、线弹性、破裂阶段,砂岩的纵波波速分别为4.31、4.39、1.26 km/s,灰岩的纵波波速分别为4.80、4.93、3.10 km/s,泥岩的纵波波速分别为3.65、3.57、1.71 km/s。通过获得的岩石受载全过程能量值,构建了损伤变量D来评价岩石试件的损伤演化程度,砂岩的D值经历了缓增−降低−突增3个阶段,灰岩的D值经历了缓慢增大−快增−停滞−突增4个阶段,泥岩的D值经历了缓慢增大−快增−突增3个阶段。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结果,探究了不同岩性岩石试件的破裂模式,为载荷下次生裂隙生成、扩展以及潜在破裂面位置预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受载 响应特征 分布式光纤 并行电法 数字超声波 含煤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纳米柱增强色心荧光收集效率研究
9
作者 谭心 贺占清 +4 位作者 杨桥 王健 苍磊 杜岩龙 祁晖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金刚石纳米柱可以提高色心的光子发射效率,并对发射的光子有聚集作用。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金刚石纳米柱直径、高度及色心位置等结构变化对纳米柱中色心Purcell因子、光子透射率和光子提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探究了纳米柱结... 金刚石纳米柱可以提高色心的光子发射效率,并对发射的光子有聚集作用。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金刚石纳米柱直径、高度及色心位置等结构变化对纳米柱中色心Purcell因子、光子透射率和光子提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探究了纳米柱结构增强色心发光的机理,并以色心总荧光收集量为目标,寻找最优纳米柱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结构下色心总荧光收集量是块体金刚石的17倍,并可以用数值孔径NA=0.95的显微镜有效收集,其中纳米柱直径的尺寸误差对总荧光收集量的影响最大,但在±20 nm范围内也可达到13倍以上。本研究为金刚石色心发光增强结构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荧光增强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纳米柱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
10
作者 黄成龙 石宇璇 +2 位作者 王子瑞 苏其贺 杨万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6-155,共10页
为改进传统人工水稻产量检测方法存在接触损伤、主观低效和重复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试验获取水稻旋转视频数据集,其次,利用Gunnar Farneback光流算法... 为改进传统人工水稻产量检测方法存在接触损伤、主观低效和重复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试验获取水稻旋转视频数据集,其次,利用Gunnar Farneback光流算法对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减小遮挡影响,利用卷积模块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v8-seg网络并对稻穗进行目标检测与分割;最后,基于StrongSORT算法实现稻穗多目标追踪计数,建立运动先验模型增加稻穗目标追踪的匹配次数,改善ID(identity document)跳变问题,同时通过Zhang-Suen骨架提取算法获取稻穗长度。结果表明,在目标检测上,改进的YOLOv8-seg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81.1%,相较于原始YOLOv8-seg模型提高了8.7个百分点;经过光流法预处理后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95.0%,与未经过光流法预处理的模型相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在稻穗多目标追踪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的多目标追踪准确度为85.58%,高阶跟踪精度为64.06%,与YOLOv8-seg+StrongSORT相比,分别提升了11.83和9.53个百分点,ID跳变由891降低至275,降低了69.2%;在计数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计数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回归性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69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5%,均方根误差为1.87;在穗长提取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提取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回归性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40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07%,均方根误差为0.47。本研究可以降低各个重叠稻穗间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度和多目标追踪精度,减少了大部分ID跳变问题,为稻穗追踪计数和长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目标追踪计数 光流法 StrongSORT 稻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超声波传感器
11
作者 涂兴华 赵海洋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针对裸光纤光栅对超声波响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在光纤光栅周围封装一层厚度远超光纤直径的聚合物涂覆层,提高了光纤光栅在受到超声波作用时的应变灵敏度。首先,建立光纤光栅传感模型,根据... 针对裸光纤光栅对超声波响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在光纤光栅周围封装一层厚度远超光纤直径的聚合物涂覆层,提高了光纤光栅在受到超声波作用时的应变灵敏度。首先,建立光纤光栅传感模型,根据传输矩阵法仿真分析了聚合物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光纤光栅应变的影响。随后,利用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ABR)与聚氯乙烯(PVC)塑料三种不同参数的聚合物材料封装光纤光栅,通过线性边缘滤波法将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转化为电压信号,测量封装后的传感器对超声波的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杨氏模量的降低与泊松比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光纤光栅对超声波的响应灵敏度。三种材料中,PU封装后的效果最好,峰值电压达到139.6 mV,约是裸光纤光栅的15倍,且封装后的传感器的峰值电压随着距声源距离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符合超声波在水中的理论衰减趋势,可以用来还原空间中的声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光纤布拉格光栅 线性边缘滤波法 聚合物 超声波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B-SLAM3视觉与惯导融合的煤矿机器人定位算法研究
12
作者 陈伟 巫帅达 +2 位作者 田子建 张帆 刘毅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7-307,共11页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窄、光线昏暗且严重不均匀使矿井图像存在照度低、纹理稀疏、颜色失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视觉SLAM特征点提取匹配结果,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提出1种基于改进ORB-SLAM3算法的煤矿移动机器人单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对OR...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窄、光线昏暗且严重不均匀使矿井图像存在照度低、纹理稀疏、颜色失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视觉SLAM特征点提取匹配结果,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提出1种基于改进ORB-SLAM3算法的煤矿移动机器人单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对ORB-SLAM3定位算法进行改进,在前端特征点提取(ORB)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直方图均衡化、非极大值抑制法、自适应阈值法以及基于四叉树策略的特征点均匀化性质;然后在特征点匹配工作中,引入了基于图像金字塔的LK光流法,减少优化的迭代次数,在特征点匹配完成后加入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的特征点,提高特征点的匹配准确率。在后端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得到像素的深度信息,将2D-2D位姿求解问题转化成3D-2D(pnp)位姿求解问题。根据视觉惯导紧耦合的原理,通过融合视觉残差和IMU残差构建整个定位系统的残差函数,并使用基于非线性优化的滑动窗口BA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残差函数,获取精确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将改进后的算法在4个数据集下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1)相比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提出定位系统的运动轨迹和真值轨迹最接近;(2)提出定位系统的APE各项指标均优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3)提出定位系统均方根误差为0.049 m(4次实验平均值),相较于ORBSLAM3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1.1%(四次实验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惯性导航 移动机器人 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定位 LK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监/检测技术进展
13
作者 雷鹰 陈智光 +3 位作者 黄璜 林理文 王林燊 林毅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7,共13页
[背景]腐蚀是海洋环境下桥梁与隧道工程常见的失效破坏方式之一,对腐蚀状态的监/检测,有助于对桥隧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进展]本文对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监/检测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监/检测... [背景]腐蚀是海洋环境下桥梁与隧道工程常见的失效破坏方式之一,对腐蚀状态的监/检测,有助于对桥隧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进展]本文对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监/检测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监/检测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电化学方法主要有半电池电位法、线性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混凝土电阻率法、宏电池电流法、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多功能腐蚀传感器等.物理方法主要有电阻探针、声发射、超声检测、光纤传感监测、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腐蚀监测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腐蚀监测技术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电化学方法根据周边混凝土环境中各参数的变化,间接地推断钢筋的腐蚀状况,一般给出腐蚀的定性信息.物理方法通过测定与钢筋腐蚀相关的物理特性变化,给出钢筋的腐蚀位置与程度,具有直接性与直观性.本文对平潭海峡大桥主桥墩进行腐蚀监测,采用了融合物理与电化学的监测方法,利用多功能电化学腐蚀探头实时监测6个电化学参数,根据参数的变化进行腐蚀预警;利用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监测宏应变,构建基于宏应变模态的腐蚀损伤指标,进行腐蚀定位与定量识别.物理与电化学方法融合互补,为平潭海峡大桥的腐蚀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展望]在复杂严酷的海洋环境下,对桥隧结构的腐蚀进行准确的监/检测还面临很多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物理和电化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等先进计算方法的协同结合;开发用于海洋环境下桥隧结构腐蚀评估的新型智能监/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监/检测 电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融合方法 多功能腐蚀传感 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光学发动机PPC低温燃烧模式碳烟生成特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邵壮 李卫民 +3 位作者 陈及 赵新强 周秀成 马晓涵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23,共9页
采用光学发动机和双色法测试技术开展了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genated 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部分预混压燃(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低温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特性和碳烟瞬态生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直喷时刻... 采用光学发动机和双色法测试技术开展了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genated 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部分预混压燃(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低温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特性和碳烟瞬态生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直喷时刻的提前,燃用M0(100%HCB)与M15(15%甲醇,25%正辛醇和60%HCB)的峰值缸压先增大后减小,甲醇的掺混降低了混合燃油的活性,导致在相同直喷时刻下M15燃烧相位滞后于M0。在PPC燃烧模式燃烧初期,甲醇蒸发吸热导致M15燃油火焰温度小于M0燃油,但随着燃烧的发展,由于M15有更高的氧含量以及更均匀的燃油分布,燃烧后期M15的充分燃烧不仅使其火焰温度逐渐大于M0,还显著降低了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发动机 双色法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 甲醇 火焰温度 碳烟 低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述评:2015—2025
15
作者 李军浩 韩旭涛 +4 位作者 王昊天 周阳 陈欢 郭若琛 司文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2-3158,共27页
局部放电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与故障发展的重要前兆,其检测与分析技术贯穿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是评价绝缘状态最为关键的参量。近十年来,随着局部放电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局部放电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了快速发... 局部放电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与故障发展的重要前兆,其检测与分析技术贯穿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是评价绝缘状态最为关键的参量。近十年来,随着局部放电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局部放电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该文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定位方法与模式识别算法3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围绕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误报漏报问题、现场缺陷模式识别准确性不足、局部放电动态诊断技术缺失、复杂工况下局放理论研究以及新型应用场景下检测与分析需求,深入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挑战。进一步提出,未来应加快多参量融合检测与新型传感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际现场缺陷识别中的实用性,加强局部放电动态诊断及复杂工况下局放演变机制研究,并拓展局放检测与分析技术在新兴场景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检测技术 定位方法 诊断算法 多参量融合 光纤技术 人工智能 复杂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翠云 杜永峰 朱前坤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行人激励下人行桥和行人的运动视频,利用分段光流法和MMTracking算法获取二者的振动响应,通过提取和转换获取相应的行人加速度,进而以加速度均方根值对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估。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实验室人行桥模型上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能够同时实现行人和人行桥响应的非接触测量,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比常规只将结构振动响应作为或代替行人实时响应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舒适度评估 人行桥 计算机视觉 全路径 分段光流法 MM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紫外光通信覆盖范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慧慧 宋鹏 刘成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29,共6页
为探究无线紫外光非直视通信系统的通信覆盖范围,研究基于改进的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建立紫外光通信覆盖范围仿真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模拟与分析;通过非直视紫外光通信散射信道模型给出收发端公共散射体的功率、接收光功... 为探究无线紫外光非直视通信系统的通信覆盖范围,研究基于改进的蒙特卡罗指向概率法建立紫外光通信覆盖范围仿真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模拟与分析;通过非直视紫外光通信散射信道模型给出收发端公共散射体的功率、接收光功率及路径损耗的数学表达式;利用路径损耗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在给定误码率小于10-5的限定条件下,确定路径损耗的阈值,从而确定紫外光通信的通信覆盖范围。实验证明:在发射端位置固定而接收端移动的场景下,路径损耗特性与多个系统参数密切相关,具体包括收发端的基线距离、仰角设置以及发散角等。对于短距离通信,通信距离对路径损耗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增大合适的通信距离,降低收发端仰角,进而减小系统的路径损耗,提高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紫外光通信 蒙特卡罗方法 路径损耗 误码率 通信覆盖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法测量核聚变质子束能谱反演算法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桑耀东 张清民 +3 位作者 郭昊轩 朱康甫 谢朋佩 刘金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以NIF装置D-T中子能谱为例,基于Geant4模拟构建了反冲质子能谱及能量响应矩阵,采用MLEM、OSL、GRAVEL、PRIP和MAXED算法反演获得了D-T中子对应的反冲质子能谱。结果表明:MLEM和GRAVEL算法的反演精度最高,且对测量数据的统计涨落要求较低... 以NIF装置D-T中子能谱为例,基于Geant4模拟构建了反冲质子能谱及能量响应矩阵,采用MLEM、OSL、GRAVEL、PRIP和MAXED算法反演获得了D-T中子对应的反冲质子能谱。结果表明:MLEM和GRAVEL算法的反演精度最高,且对测量数据的统计涨落要求较低;在同等计算资源配置下,MLEM、MAXED和PRIP算法的反演时间在秒量级,GRAVEL算法的反演时间则为几分钟;初始λ_(i)、响应矩阵和测量数据的幅值需要合理选择;OSL算法的反演精度低于MLEM算法;对含有高斯-椒盐混合噪声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BM3D算法去噪后,MLEM、GRAVEL和PRIP算法的反演精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算法 光学法 质子能谱 脉冲聚变中子能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诗佳 金世俊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15,共6页
针对动态物体严重干扰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首先,利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得到环境中潜在动态物体的信息,并基于简易目标跟踪对图像漏检进行补偿;其次,为解决... 针对动态物体严重干扰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首先,利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得到环境中潜在动态物体的信息,并基于简易目标跟踪对图像漏检进行补偿;其次,为解决单一特征点的几何约束方法易出现误判的问题,依据图像的位置信息和光流信息建立特征点关联,再结合极线约束判断关系网的动态性;再次,结合两种方法剔除图像中的动态特征点,并用剩余的静态特征点加权估计位姿;最后,对静态环境建立稠密点云地图。在TUM(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和消融实验的结果表明,与ORB-SLAM2和DS-SLAM(Dynamic Semantic SLAM)相比,所提算法在高动态场景下的绝对轨迹误差(ATE)中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至少降低了95.22%和5.61%。可见,所提算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目标检测 同时定位与建图 稠密点云地图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PO混合方法的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目标电磁散射研究
20
作者 余洪鑫 冯菊 +1 位作者 欧阳琪翔 廖成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算目标对雷达波的散射,同时平面波谱分解技术被引入以实现两种算法的有效衔接。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平坦地面上金属球目标的散射进行了模拟,并将结果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MLFMA)和PO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高度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船目标的电磁散射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PO方法能够有效考虑大气波导对照射激励和目标散射过程的影响,为剖析和理解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大气波导 抛物方程(PE)法 物理光学(PO)法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