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质量设计的代理模型协调优化方法
1
作者 石雨葳 马义中 林成龙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27,共16页
采用代理模型取代成本高昂的物理试验或仿真试验,已成为质量设计的常规方法.考虑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提出面向质量设计的代理模型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Kriging模型可解释性差及其插值特性导致直接进行6σ稳健优化设计失效的问题... 采用代理模型取代成本高昂的物理试验或仿真试验,已成为质量设计的常规方法.考虑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提出面向质量设计的代理模型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Kriging模型可解释性差及其插值特性导致直接进行6σ稳健优化设计失效的问题,选择Kriging模型实现自适应序贯设计,选取基于因子效应原则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进行稳健优化设计:实现过程中,两种代理模型通过协调转换,加速获取稳健解并保证其在可行域内稳健可靠.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中的协调机制能有效提升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的精度,并克服在采用Kriging模型进行稳健优化设计时稳健参数组合被确定优化解取代的弊端;同时可有效降低设计成本、提升设计效率和模型参数的可解释性,为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模型 多项式响应面模型 自适应序贯设计 协调优化 稳健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基于热工和力学性能的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晓燕 罗永磊 +1 位作者 陈忠范 徐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墙厚280 mm、满足东北严寒地区节能要求的混凝土自保温砌块.首先,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自保温砌块保温及受力性能的主要指标;其次,基于规范对砌块块形的相关要求,设计了15种自保温砌块块形;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这1... 设计了一种墙厚280 mm、满足东北严寒地区节能要求的混凝土自保温砌块.首先,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自保温砌块保温及受力性能的主要指标;其次,基于规范对砌块块形的相关要求,设计了15种自保温砌块块形;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这15种砌块的传热系数和抗压强度;最后,运用多目标性能优化方法对砌块热工性能、力学性能和容重进行综合优化,得出最佳块形,并对其进行二次热工性能、力学性能优化,以得到最终最优块形.结果表明:最终最优块形的传热系数为0.350 W/(m2·K),毛截面抗压强度为6.50 MPa,横肋与竖肋应力相近,自保温砌块受力更加合理;在空心率相同的前提下,自保温层宜采用非均匀排列,近冷热源两侧端面的保温层越厚,砌块保温节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温砌块 热工性能 力学性能 ANSYS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汽车造型设计决策模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亚辉 余隋怀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1-688,共8页
为降低主观性和个体决策差异对汽车造型设计方案决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汽车造型设计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限定汽车造型设计决策约束空间、决策变量的数量等因素,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多目标决... 为降低主观性和个体决策差异对汽车造型设计方案决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汽车造型设计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限定汽车造型设计决策约束空间、决策变量的数量等因素,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多目标决策,并采用层级分析法选取汽车造型设计最终(优)方案,将汽车造型设计决策问题映射到数学模型,来完成对整个汽车造型设计方案决策过程的模拟,引导汽车设计师有条理地进行创新设计,并辅助决策者各轮次的方案评价。以某紧凑型SUV汽车造型方案的设计决策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汽车造型 设计决策 设计流程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层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自由度汽车舒适性仿真 被引量:12
4
作者 樊兴华 黄席樾 刘光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在汽车舒适性预测评估和汽车悬挂系统、驾驶室支承系统、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设计中 ,要求选用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对汽车舒适性进行动态仿真。笔者以 3种工况下人体垂直方向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作为舒适性评价指标 ,建立了九自由度汽车振动... 在汽车舒适性预测评估和汽车悬挂系统、驾驶室支承系统、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设计中 ,要求选用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对汽车舒适性进行动态仿真。笔者以 3种工况下人体垂直方向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作为舒适性评价指标 ,建立了九自由度汽车振动模型 ,在推导计算公式、设计算法的基础上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 ,并对红岩CQ116 0载重汽车进行了舒适性仿真计算。通过对红岩汽车系列产品所做实验数据比较 ,证明了所建模型能够比较好的反映汽车的振动情况。本文进行汽车舒适性仿真研究对汽车优化设计和汽车舒适性评估是很有意义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舒适性 仿真 预测评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通风槽钢对中型高压电机内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温嘉斌 侯健 于喜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7,共8页
该研究以一台YKK450-4、500 k W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为例,结合电机的结构尺寸,建立了高压异步电机三维定转子径向通风沟以及与之相邻铁心段的流体与固体耦合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理论知识,给出假设条件和边界条件,... 该研究以一台YKK450-4、500 k W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为例,结合电机的结构尺寸,建立了高压异步电机三维定转子径向通风沟以及与之相邻铁心段的流体与固体耦合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理论知识,给出假设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计算区域的温度场;最后在定子通风槽钢长度不变的基础上,改变定子通风槽钢近轴端的径向位置,对通风沟进行重新建模,得到定子通风槽钢近轴端的径向位置对电机内温度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风槽钢的径向位置影响定子绕组的冷却效果。研究结果为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对电机进行通风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 流体场 温度场 通风槽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救援担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许世虎 鲁红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在突发情况下,现有担架救助伤员时存在缺乏稳定性、便携性不够等问题。分析了现有担架的结构及功能,对便携式救援担架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结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给出了设计方案,与传统救援担架相比,更适合紧急救援需求。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便携式救援担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架式服务器热特性数值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凌川 杜平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现代电子产品的集成化程度和功耗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系统热流密度急剧上升,由此带来的过热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设备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热仿真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以2U机架式服务器的为研究对象,对所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 现代电子产品的集成化程度和功耗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系统热流密度急剧上升,由此带来的过热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设备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热仿真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以2U机架式服务器的为研究对象,对所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服务器的热流场分布。通过对求解结果分析,找出初始设计的不合理因素,采用基于试验设计(DoE)的循序优化法(SO)和响应面优化法(RSO)分别对芯片布局和散热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其结果满足服务器热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数值仿真 机架式服务器 试验设计 循序优化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路线与公差设计集成优化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超 刘少岗 +1 位作者 解瑞建 马红广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44,共5页
首先,对工艺路线与公差设计集成优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提出了考虑加工因素,以最小加工成本为目标,以装配功能要求、加工方法选择、经济加工精度范围为约束的集成优化数学模型。最后,应用基于Mat... 首先,对工艺路线与公差设计集成优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提出了考虑加工因素,以最小加工成本为目标,以装配功能要求、加工方法选择、经济加工精度范围为约束的集成优化数学模型。最后,应用基于Matlab的Tomlab工具箱对一个齿轮部件的集成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较满意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路线 公差设计 集成优化 加工因素 数学模型 Tom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梯度信息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晓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08-2915,共8页
传统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ε-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ε-SVR)只是根据样本点处的响应值来构建模型,并没考虑样本点处的梯度信息.如果样本点处的梯度信息容易获得或者获得的成本并不高,那就应该将梯度信息应用到模型的构建中.已有的... 传统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ε-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ε-SVR)只是根据样本点处的响应值来构建模型,并没考虑样本点处的梯度信息.如果样本点处的梯度信息容易获得或者获得的成本并不高,那就应该将梯度信息应用到模型的构建中.已有的基于梯度信息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构建是从泰勒展开的角度着手,简单地将梯度信息插入到泰勒展开式中;本研究另辟蹊径,并没有去估计样本点邻域内的函数值,而是将梯度信息作为第二类变量融入到核矩阵中直接构建优化模型,使模型的构建更为简捷直观,并据此得到一种新的基于梯度信息的ε-支持向量回归机(Gradient-enhancedε-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GESVR)模型.所提模型通过了常用分析函数及精算领域中的生命表数据的验证,实验表明,与传统的ε-SVR相比,考虑梯度信息的GESVR模型显著地提高了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支持向量回归机 元模型 梯度信息 计算机实验设计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重法的微静电激励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10
作者 王虎奇 陆洋 何海钊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5-411,共7页
微静电激励器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微机电器件,为了优化该器件结构的面积,以SUGAR软件作为分析器提出采用导重法对微机电系统器件进行优化设计,与国内外采用的遗传算法等自然模拟优化算法相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采用遗传算法需要上万次分析... 微静电激励器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微机电器件,为了优化该器件结构的面积,以SUGAR软件作为分析器提出采用导重法对微机电系统器件进行优化设计,与国内外采用的遗传算法等自然模拟优化算法相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采用遗传算法需要上万次分析,本方法仅需六七次优化迭代,几十次分析即可找到最优解。表明导重法通过计算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函数的敏度来加快优化速度,避免了自然模拟法的逐个比较的繁琐,在工程产品优化设计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静电激励器 导重法 自然模拟法 优化设计 SUG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支线客机总体方案中增升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明建 朱建辉 +3 位作者 肖天航 李正洲 张九阳 闫文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1-419,共9页
针对某支线客机,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完成了该客机增升装置的气动优化设计。首先根据飞机的相关参数确定增升装置所要达到的气动目标,设计增升装置在机翼的展向和弦向的类型和布置方式,从而确定增升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在二维增升装置设... 针对某支线客机,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完成了该客机增升装置的气动优化设计。首先根据飞机的相关参数确定增升装置所要达到的气动目标,设计增升装置在机翼的展向和弦向的类型和布置方式,从而确定增升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在二维增升装置设计中,使用NURBS曲线参数化拟合多段翼型缝道部分的外形,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优化算法对三段翼型的缝道外形和缝道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三段翼型起飞、着陆构型,提出一种二维三段翼型(前缘缝翼、主翼、后缘襟翼)的参数化优化设计方法。在三维增升装置设计中,根据增升装置在机翼展向和弦向的布置方式,取若干关键截面,按照三段翼型的优化结果生成三维增升装置。对三维增升起飞构型和着陆构型的气动特性分析评估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增升装置满足设定的气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多段翼型 气动特性 参数化设计/优化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农村供水管网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红莲 徐征和 +1 位作者 孔珂 刘玉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75,共4页
以农村树状管网系统为优化对象,以寻求管网投资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压力、流量、流速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树状供水管网的动态规划模型,用惩罚函数法将有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基于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实际情... 以农村树状管网系统为优化对象,以寻求管网投资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压力、流量、流速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树状供水管网的动态规划模型,用惩罚函数法将有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基于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实际情况,遗传算法采用实数编码、惩罚策略及算术交叉等改进技术。经实例验证: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编码的冗余问题又提高了计算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管网 遗传算法 实数编码 惩罚策略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触发引信安装位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国庆 赵腾伦 +1 位作者 王燕 王松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93,共4页
触发引信在导弹上的安装位置必须满足刚性连接、振动放大小和可靠传递过载等要求。利用Abaqus软件对某装配体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获取其固有频率和在给定振动量级下的振动量级图谱。仿真结果表明触发引信安装位置正好处于装配... 触发引信在导弹上的安装位置必须满足刚性连接、振动放大小和可靠传递过载等要求。利用Abaqus软件对某装配体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获取其固有频率和在给定振动量级下的振动量级图谱。仿真结果表明触发引信安装位置正好处于装配体振动放大最严重的区域。进一步的振动试验结果显示触发引信安装位置的确存在振动放大,证实了仿真分析结果。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触发引信的安装位置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引信 模态分析 随机振动 振动量级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对称振动陀螺的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泓伍 陈玺浩 +2 位作者 彭晨 胡松奇 冷建兴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7,共5页
针对振动陀螺的高性能和微型化发展趋势,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全对称振动陀螺。依据振动陀螺工作原理,并采用压电驱动和压电检测的工作方式,建立了全对称振动陀螺整体的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态分析,找到了压电片、横梁结构参数... 针对振动陀螺的高性能和微型化发展趋势,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全对称振动陀螺。依据振动陀螺工作原理,并采用压电驱动和压电检测的工作方式,建立了全对称振动陀螺整体的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态分析,找到了压电片、横梁结构参数及中心质量柱对陀螺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优化的结构参数(横梁:9 mm×2 mm×0.5 mm;中心质量柱4 mm×4mm×10 mm),并完成了样机制作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振动陀螺的模态频率随着横梁的长、宽、厚和中心质量柱的高均有规律变化,当材料一定时,可以通过改变陀螺的结构参数达到模态匹配的效果。该陀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工作对其他固态振动陀螺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对称振动陀螺 结构设计 有限元方法 模态分析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轨道设计局部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桂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7-141,共5页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轨道结构设计,对以往沿用的轨道设计方案进行了局部优化:道床混凝土标号由C30提至C35;对中档钢弹簧浮置板采用预制板设计施工新工艺;浮置板道床地段均用DTⅢ2扣件,以减少扣件种类;改进轨道减振器配套轨...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轨道结构设计,对以往沿用的轨道设计方案进行了局部优化:道床混凝土标号由C30提至C35;对中档钢弹簧浮置板采用预制板设计施工新工艺;浮置板道床地段均用DTⅢ2扣件,以减少扣件种类;改进轨道减振器配套轨枕;道岔岔枕由短枕优化为混凝土长轨枕;岔区防水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结构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有限元的接地回路电动力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勾国营 杨姣龙 +2 位作者 骆常璐 苏戈 李松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109,共5页
GIS设备在中国电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高压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设备导体与壳体的短路电流峰值高达171 k A,这对设备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针对接地回路,热稳定性考核通过理论计算... GIS设备在中国电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高压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设备导体与壳体的短路电流峰值高达171 k A,这对设备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针对接地回路,热稳定性考核通过理论计算即可满足要求,但对于动稳定性分析,由于空间结构复杂,理论计算较为困难。文中以小型化550 kV GIS用接地开关的接地回路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16.1的电磁场与结构场进行耦合分析,由电磁场得出接地回路的电流密度与磁通密度分布,给出各部位电动力密度云图,再导入结构场,对接地回路导流排的受力进行强度校核,最终完成导流排结构的优化。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结构的仿真结果,分析结构差异,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为高压GIS接地回路的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电磁-结构耦合 电动力 接地回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太阳能热泵系统性能优化及参数设计
17
作者 张后程 吴兰梅 +1 位作者 林国星 陈金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考虑集热器辐射对流热损等多种不可逆因素,建立不可逆三热源太阳能热泵系统新模型,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导出系统总性能系数与集热器工作温度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集热器的辐射对流热损、有限速率热传导和工质内部不可逆性等对系统性... 考虑集热器辐射对流热损等多种不可逆因素,建立不可逆三热源太阳能热泵系统新模型,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导出系统总性能系数与集热器工作温度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集热器的辐射对流热损、有限速率热传导和工质内部不可逆性等对系统性能特性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在最大总性能系数下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 三热源循环 辐射对流热损 性能优化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