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牙齿缺失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芳 解凤磊 +4 位作者 赵腾飞 李钰 王忠涵 闫声明 费利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估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牙齿缺失老年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 目的评估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牙齿缺失老年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Supreme喉罩组(S组)和SaCo可视喉罩组(V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放置胃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喉罩置入前即刻、喉罩置入后即刻、喉罩置入后1 min、拔除喉罩前即刻、拔除喉罩后即刻、拔除喉罩后1 min的HR、MAP、SpO_(2)。记录内窥镜显露分级(EVGS)、对位准确例数、气道密封压、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漏气发生例数以及喉罩放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喉罩首次置入成功例数、喉罩置入和拔除时间、拔管后30 min的Aldrete苏醒评分和术后1 d恢复质量评分(QoR-15)。结果与喉罩置入前即刻比较,喉罩置入后1 min两组HR明显增快(P<0.05),且S组HR明显快于V组(P<0.05)。与S组比较,V组对位准确率、气道密封压、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漏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喉罩置入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EVGS、P_(ET)CO_(2)、喉罩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V组患者术后24 h内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30 min的改良Aldrete苏醒评分、术后1 d QoR-15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牙齿缺失老年患者的气道管理中,SaCo可视喉罩较Supreme喉罩具有更高的对位准确率和更低的漏气发生率等优势,可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可视喉罩 SUPREME喉罩 老年 牙齿缺失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角度变化的旋转式树枝聚拢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2
作者 杨爱茜 李辉 +2 位作者 黄铭森 王占海 杨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解决果树修剪后处理树枝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一套能够将散落的树枝聚拢到行间中心位置的机构。考虑到树枝的物理特性,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弹齿角度变化的聚拢机构。阐述聚拢轨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 为解决果树修剪后处理树枝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一套能够将散落的树枝聚拢到行间中心位置的机构。考虑到树枝的物理特性,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弹齿角度变化的聚拢机构。阐述聚拢轨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对聚拢轨迹进行仿真运动;通过弹齿空间角度变化反求出滑道空间位置与形状。影响运动轨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曲柄长度L_(GH)、滑道深度L_(HJ)、连杆长度L_(GK)、弹齿KM段长度L_(KM)、弹齿MN段长度L_(MN)弯曲角∠MKN、聚拢各个阶段中旋转角度α_(1)与摆动角度β_(1)之间的关系等。以人机对话方式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分析,获得一组非劣解组合:L_(GH)=80 mm、L_(HJ)=30 mm、L_(GK)=300 mm、L_(KM)=100 mm、L_(MN)=650 mm、∠MKN=35°。α_(1)与β_(1)之间的关系:弹齿抬升阶段的α_(1)为(0°,90°]、β_(1)为-45°→45°;下降阶段的α_(1)为(90°,180°]、β_(1)为45°→-45°;有效作业阶段的α_(1)为(180°,360°]、β_(1)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 弹齿角度 聚拢机构 运动学 仿真试验 人机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武林 彭继慎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5,共7页
截齿失效诊断需要使用一系列传感特征信号参数来诊断,当多个传感特征信号交互出现后,其相互间形成的干扰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截齿的状态。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方法。建立采煤机截齿失效多传感特征融合模型,完... 截齿失效诊断需要使用一系列传感特征信号参数来诊断,当多个传感特征信号交互出现后,其相互间形成的干扰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截齿的状态。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方法。建立采煤机截齿失效多传感特征融合模型,完成传感特征融合。建立截齿多传感融合特征样本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按照截齿参数设定变量,获得不同传感特征变量的模糊熵值,线性分析传感融合特征模糊熵值与截齿失效间关系。以截齿失效状态模糊熵值作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核,求解将待诊断样本的隶属度函数,对比正常和失效的隶属度特征,实现高效诊断。仿真数据证明:所提方法在空载和正常两种测试情况下的载荷范围诊断误差均在3 N以内,诊断耗时为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故障诊断 失效诊断 多传感器数据 采煤机截齿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模糊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年轻恒牙疾病的治疗策略
4
作者 李莹 冯晓宇 +2 位作者 贾瑞芝 王勇 尚佳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2-468,共7页
年轻恒牙是指已萌出但在形态和结构上尚未形成和成熟的恒牙,其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有其自身特点。由于特殊卫生保健需求儿童不能配合常规的牙科门诊治疗,大多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随着社会发展,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的需求越来越... 年轻恒牙是指已萌出但在形态和结构上尚未形成和成熟的恒牙,其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有其自身特点。由于特殊卫生保健需求儿童不能配合常规的牙科门诊治疗,大多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随着社会发展,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探讨全身麻醉下年轻恒牙疾病的治疗策略,包括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疾病等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特殊卫生保健需求儿童 牙科全麻技术 龋病 牙髓病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雪机技术和传统技术应用于缺损乳牙树脂修复老化后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韩曼曼 吕晶 +3 位作者 关健 王曼泽 吕学超 金星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2,共8页
目的评估扫雪机技术应用于缺损乳牙树脂粘接修复与分层充填技术、衬洞技术在老化后的剪切粘接强度、边缘完整性和纳米微渗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前牙51颗、乳磨牙30颗。实验分为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 目的评估扫雪机技术应用于缺损乳牙树脂粘接修复与分层充填技术、衬洞技术在老化后的剪切粘接强度、边缘完整性和纳米微渗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前牙51颗、乳磨牙30颗。实验分为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分别进行剪切粘接强度实验、边缘完整性实验和纳米微渗漏实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在老化后的粘接强度、边缘完整性和银离子纳米微渗漏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剪切粘接强度的中位数分别为2.45、5.72、9.43 MPa,衬洞组和扫雪机组明显大于分层充填组(P<0.05),衬洞组和扫雪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整体边缘完整率的中位数分别为55.38%、48.25%、65.6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纳米微渗漏的中位数分别为11.71%、9.47%、11.5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扫雪机技术应用于乳牙缺损修复时可提高剪切粘接强度,改善边缘完整性,降低纳米微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扫雪机技术 窝洞衬洞 分层充填 剪切粘接强度 边缘完整性 纳米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轮活齿传动对称齿形设计方法与传动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宜亚丽 孙振坤 +1 位作者 陈美宇 金贺荣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6,共7页
针对摆轮活齿传动非对称齿形导致的正反转传动性能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摆轮活齿传动对称齿形设计方法及其参数选取策略。首先,通过建立高副低代等效机构模型,推导出激波器和中心轮齿廓函数;其次,依据机构转化原理,推导出推程段及回程段... 针对摆轮活齿传动非对称齿形导致的正反转传动性能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摆轮活齿传动对称齿形设计方法及其参数选取策略。首先,通过建立高副低代等效机构模型,推导出激波器和中心轮齿廓函数;其次,依据机构转化原理,推导出推程段及回程段活齿运动路径所对应中心轮齿廓向径角;最后,以齿形对称为约束条件,制定活齿摆动中心分布圆半径及摆幅系数参数选取策略。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对称齿形,对称齿形减速器正反转啮合力峰值的均值低6.67 N和3.14 N,方差低31.32和6.10,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摆轮活齿对称齿形设计及参数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轮活齿传动 对称齿形 摆幅系数 传动性能 等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全周期悬浮力数学模型
7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程子 刘泽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7-1136,I0027,共11页
现有的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悬浮力数学模型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反映在定转子极不完全重叠区间不同方向绕组电流以及在定转子极完全重叠区间边缘磁通对悬浮力分布的作用,影响电机的悬浮精度。为提高悬浮精度,针对该电机... 现有的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悬浮力数学模型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反映在定转子极不完全重叠区间不同方向绕组电流以及在定转子极完全重叠区间边缘磁通对悬浮力分布的作用,影响电机的悬浮精度。为提高悬浮精度,针对该电机结构特性建立新的磁导表达式,将等效磁路法与虚位移法结合,建立考虑绕组电流耦合关系及边缘磁通的全角度范围悬浮力数学模型。经有限元分析,验证该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出绕组电流耦合作用以及边缘磁通对悬浮力分布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数学模型的不足,能够准确拟合有限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新型全周期数学模型在实现电机稳定悬浮的同时,能提高悬浮精度,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为电机拓扑结构创新、控制方法优化以及容错控制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数学模型 耦合关系 虚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BSRMWR直接转矩和直接悬浮力控制
8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泽远 刘程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64,共13页
在传统的电流斩波控制方式下,由于脉冲式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SRMWR)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力不稳定的情况。针对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的不足,根据该电机本体结构与双相导通工... 在传统的电流斩波控制方式下,由于脉冲式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SRMWR)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力不稳定的情况。针对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的不足,根据该电机本体结构与双相导通工作方式,本文结合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分析现有基本电压矢量选择规则不可直接应用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原因,提出适用于该电机的空间电压矢量图和基本电压矢量选择规则,研究了一种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和直接悬浮力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软件及硬件平台,验证了该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电机的稳定运行,而且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方面具有优越性,为推进BSRMWR实用化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电流斩波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悬浮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的单绕组BSRMWR预测控制
9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泽远 刘程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116-6128,I0030,共14页
由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其在应用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策略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文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适用于该电机... 由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其在应用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策略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文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适用于该电机的转矩分配函数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转矩分配函数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的预测转矩和预测悬浮力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软件及硬件平台,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电机的稳定悬浮运行,而且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转矩分配函数 悬浮力分配函数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螺纹饮料瓶盖点浇口多板注塑模设计
10
作者 肖国华 吴冬俊 +2 位作者 刘剑 江桂荣 沈忠良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2,共7页
针对内螺纹饮料瓶盖塑件,为之设计了一副点浇口6板模具,用于其自动化注塑生产。模具1模4腔布局,在普通三板模结构基础上改进为6板式结构,具体为动模一侧增加推板并采用气动方式顶出用于内螺纹辅助脱模,以避免内螺纹型芯强制抽芯而损伤... 针对内螺纹饮料瓶盖塑件,为之设计了一副点浇口6板模具,用于其自动化注塑生产。模具1模4腔布局,在普通三板模结构基础上改进为6板式结构,具体为动模一侧增加推板并采用气动方式顶出用于内螺纹辅助脱模,以避免内螺纹型芯强制抽芯而损伤塑件内螺纹;取消了顶针推板以简化模具结构;增加了两块动模垫板以便于内螺纹抽芯机构的安装。改进后的模架结构在模具开模时有5次开模打开,分别用于内螺纹脱模、塑件—流道废料分离、流道废料脱模、型腔脱模、塑件推板推出完全脱模。内螺纹抽芯机构采用齿条+中间传动齿轮+内螺纹型芯齿轮三级传动方式驱动,内螺纹型芯下方设置螺纹套驱动以保证塑件内螺纹成型形状的可靠性,同时能防止塑件内螺纹被强制脱模而损伤。采用管状内螺纹型芯、中间传动齿轮、安装模板三标记同直线法确定管状内螺纹型芯的起始点。通过优化浇口设计、增强排气、使用优质钢材防磨损等设计措施防止塑件断牙问题的产生。采取了气动辅助脱模措施增强了塑件自动脱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饮料瓶盖 点浇口 6板模 齿条抽芯机构 断牙 模具设计 注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域线性峭度的变转速驱动轮损伤频带定位分析
11
作者 张宏 李巨才 +2 位作者 王景宇 田利晨 张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8,共7页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跟踪算法、包络谱分析、线性峭度算法和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转速机械的阶域线性峭度算法。通过对只含基频、包含基频和谐频的合成仿真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及特征分布统计,表明线性峭度相较于峭度更具优势。通过使用变转速和多噪声振动信号进行驱动轮齿损伤状态识别,并与快速谱峭度、阶域线性峭度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阶域线性峭度算法具有适用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履带行驶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行驶系统 轮齿损伤 线性峭度算法 变转速 频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促进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
12
作者 冯妮 李月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芦丁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与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通路的调节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HEDs,经鉴定后将SHEDs随机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芦丁低、中、高... 目的探讨芦丁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与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通路的调节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HEDs,经鉴定后将SHEDs随机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芦丁低、中、高剂量组(0.1、0.5、1μmol/L)和抑制剂组(1μmol/L芦丁+10μmol/L 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数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碱性磷酸酶(ALP)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Runx2、OCN、ALP及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芦丁低、中、高剂量组SHEDs光密度值、矿化结节数量、ALP活性、Runx2、OCN、ALP mRNA和蛋白水平、p-JAK2/JAK2、p-STAT3/STAT3显著升高(P<0.05);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减弱了芦丁对SHED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增强作用(P<0.05)。结论芦丁可促进SHEDs增殖和成骨分化,其机制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 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的修复难点及过渡修复的方式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雅雯 李德利 +2 位作者 赵彦 夏斌 刘云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3,共6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青少年所涵盖的年龄是10~19岁[1]。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发展的一个独特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生迅猛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上青少年的数量总计高达1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六分之一[1],因此,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受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青少年所涵盖的年龄是10~19岁[1]。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发展的一个独特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生迅猛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上青少年的数量总计高达1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六分之一[1],因此,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受到了愈发广泛的关注。青少年口腔情况复杂,且处于发育阶段。恒牙作为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一般在牙根形成2/3左右时开始萌出,但此时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成,这些虽已萌出,但未达到[牙合]平面的恒牙被称为年轻恒牙[2]。根尖部完全形成后的被动萌出导致恒牙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持续存在临床冠长度的增加[3]。故而,青少年恒牙包括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与牙根发育完成但龈缘位置仍未稳定的恒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青少年恒牙 过渡修复 CAD/CAM树脂基陶瓷 聚合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类型Twin-block矫治器对前牙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星雨 张春艳 +8 位作者 李希贝 黄文莉 于少洋 杨文科 张映玥 郭骏 阎潇 张强 袁晓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4-850,共7页
目的 研究3种不同类型Twin-block矫治器对前牙、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及位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上下颌骨、关节盘、牙列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组不同类型Twin-block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分别为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带切牙帽Twin-bloc... 目的 研究3种不同类型Twin-block矫治器对前牙、牙周膜及牙槽骨应力及位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上下颌骨、关节盘、牙列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组不同类型Twin-block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分别为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带切牙帽Twin-block矫治器、改良隐形Twin-block矫治器(clear twin-block aligner, CTBA)。所有类型矫治器的斜面角度均为70°,双侧分别加载200 N垂直于斜面的力。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前牙的应力分布与位移差异。结果 3种不同类型Twin-block矫治器均会导致上前牙舌倾及下前牙唇倾。CTBA组上前牙舌向位移及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30.6 MPa,而下前牙唇向位移及应力最小,位移约为0.02 mm。同时CTBA组下前牙、牙周膜及牙槽骨所受等效应力在3组中最低,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组最高。结论 在使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时,无论有无切牙帽,均会导致下前牙的唇倾;而与传统Twin-block矫治器相比,CTBA可减少对下前牙、牙槽骨、牙周膜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进而减小下前牙的牙周风险,但需注意上前牙舌向位移带来的舌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功能矫治 隐形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牙合] 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与第四磨牙水平阻生1例
15
作者 袁晓蝶 胡凌然 +4 位作者 刘莉 王红 丁晓波 黄媛媛 傅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第四磨牙 远端磨牙 第三磨牙 日间病房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径苜蓿种子机械梳脱增流式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潘烤鑫 张庆 +3 位作者 尤泳 孙立皓 胡建良 王德成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2-356,共15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小粒径苜蓿种子机械化收获缺少专用采收装备且采净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机械梳脱耦合负压气流吸收的增流式半喂入苜蓿种子收获机。根据苜蓿植株生物学特性和种植农艺提出了机械梳齿梳脱、气流吸附与运移、负压风机增流... 针对当前国内外小粒径苜蓿种子机械化收获缺少专用采收装备且采净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机械梳脱耦合负压气流吸收的增流式半喂入苜蓿种子收获机。根据苜蓿植株生物学特性和种植农艺提出了机械梳齿梳脱、气流吸附与运移、负压风机增流的小粒径苜蓿种子机械化采收方案。基于苜蓿种子收获过程损失抑制机理进行了梳脱割台关键部件设计,针对苜蓿种子收获过程中的未梳损失,设计梳齿结构对种荚进行捋穗式梳脱。针对落粒与飞溅损失,设计滚筒与壁面组合式气流喉口和负压风机对种子、种荚进行吸附与运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梳齿梳脱过程中的运动学特性分析,确定了梳脱速比有效范围为36~50,梳脱滚筒半径为290 mm,并识别出影响未梳损失的关键参数为梳脱滚筒转速、中心离地高度和割台行进速度。利用CFD仿真结合CCD正交试验研究了梳脱滚筒转速、气流喉口尺寸与负压风机转速交互作用对割台流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气流喉口尺寸、梳脱滚筒转速和负压风机转速优化值分别为83 mm、1000 r/min和1450 r/min。为验证整机及梳脱割台功能有效性,开展了苜蓿种子收获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梳脱滚筒中心离地高度为430 mm、机具行进速度为0.68 m/s时,梳脱后苜蓿植株无种荚漏梳现象,苜蓿种子采净率达到83.4%,作业效率达0.73 hm^(2)/h,满足苜蓿种子机械化采收指标要求,为小粒径种子采收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径苜蓿种子 收获机 梳齿梳脱 负压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时期恒牙釉质显微硬度及微观结构研究
17
作者 顾起弘 姜文敬 +2 位作者 刘一静 刘玲 高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儿童时期不同萌出阶段的恒牙釉质显微硬度及微观结构,为儿童龋病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出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45颗,按照萌出时间将前磨牙分为A(萌出0~1年)、B(萌出1~3年)、C(萌出3~5年)组;另外筛选出因阻生拔除... 目的通过研究儿童时期不同萌出阶段的恒牙釉质显微硬度及微观结构,为儿童龋病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出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45颗,按照萌出时间将前磨牙分为A(萌出0~1年)、B(萌出1~3年)、C(萌出3~5年)组;另外筛选出因阻生拔除且未萌出的第三磨牙为对照组;每组15颗。制备样本,分别采用维氏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测定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微观结构及微量元素成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萌出时间增加,A、B、C组釉质显微硬度增强,表面孔状结构明显减少,表层钠、镁元素含量减少,氟元素含量增加(P<0.05)。结论萌出不同阶段恒牙的釉质显微硬度、微观结构存在差别;萌出1年内牙齿存在明显的龋易感风险,应做好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年轻恒牙 釉质 萌出后成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与PMMA类树脂人工牙的粘接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杨玉琼 杨小静 孟翔峰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评估复合树脂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类树脂牙之间的粘接效果。方法:共有320颗PMMA类树脂牙试件,经过研磨和清洗后,其中160颗试件表面进行了50μm Al_(2)O_(3)颗粒喷砂处理20 s。研磨和喷砂处理后的试... 目的:评估复合树脂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类树脂牙之间的粘接效果。方法:共有320颗PMMA类树脂牙试件,经过研磨和清洗后,其中160颗试件表面进行了50μm Al_(2)O_(3)颗粒喷砂处理20 s。研磨和喷砂处理后的试件分别与PMMA类自凝树脂材料直接粘接作为对照组(A组),通过3种树脂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Clearfil SE ONE、Palfique Universal Bond)与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粘接,作为3个实验组(B、C、D组)。每组粘接试件分为两个亚组(n=20),分别经过0次和10000次冷热循环后,测量其剪切粘接强度。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喷砂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所有实验组的初期粘接强度,但冷热循环后,其作用效果降低。冷热循环后,喷砂A组的粘接强度[(12.12±2.95)MPa]显著高于喷砂B、C、D组的,喷砂B组[(8.48±2.34)MPa]和喷砂D组[(8.90±2.51)MPa],均显著高于喷砂C组[(4.64±2.09)MPa]。结论:PMMA类树脂牙表面喷砂处理后,通过合适的树脂粘接剂能够与复合树脂产生符合ISO 10477:2020要求的粘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类树脂牙 复合树脂 树脂粘接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例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分析
19
作者 张紫玥 黄国倩 +1 位作者 李敏 杨世茂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例患者中共有500颗多生牙,6~12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2.33∶1,且随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增大;数量以单颗牙最多(52.03%),双颗牙次之(38.51%),3颗及以上少见(9.46%);位置以上颌前牙区最多见(79.40%),其次为前磨牙区(13.40%)和磨牙区(7.20%);临床并发症以恒牙延迟萌出、恒牙阻生最多见,少数病例可伴发颌骨囊肿;上颌前牙区手术切口选择唇侧入路占23%,其中牙龈切口占83.3%,前庭沟切口占16.7%;采用腭侧入路占77%,其中牙龈切口占93.6%,局部小切口占6.4%;手术时间为15~150 min不等,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5 min。多生牙在黏膜下或相邻恒牙冠方者手术平均时间为(9.34±2.21)min,骨埋伏深或位于相邻恒牙根方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43±4.65)min。结论:本组埋伏多生牙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且随着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呈增加趋势,多生牙的位置及数量可能影响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锥形束CT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胚叶发育不全的诊断及口腔早期修复
20
作者 林凌 李佩 赵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5,共8页
外胚叶发育不全是一类以外胚层结构发育缺陷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其口腔表现以先天缺牙、牙体形态异常及颌骨发育障碍为核心,严重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颌面发育及心理健康。本文系统介绍外胚叶发育不全患儿的多维度诊断策略体系及口腔早... 外胚叶发育不全是一类以外胚层结构发育缺陷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其口腔表现以先天缺牙、牙体形态异常及颌骨发育障碍为核心,严重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颌面发育及心理健康。本文系统介绍外胚叶发育不全患儿的多维度诊断策略体系及口腔早期修复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对外胚叶发育不全患儿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 先天缺牙 早期修复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