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输入倍压整流LLC谐振变换器的时域分析
1
作者 熊兰 高迎飞 +1 位作者 宋佳 刘林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7,共10页
宽输入谐振变换器在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应用时域分析法求取LLC谐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时,已有研究通常假定移相控制电路处于电流断续模式,使得变换器连续模式的增益分析结果出现明显误差。针对倍压整流LLC谐振变换... 宽输入谐振变换器在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应用时域分析法求取LLC谐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时,已有研究通常假定移相控制电路处于电流断续模式,使得变换器连续模式的增益分析结果出现明显误差。针对倍压整流LLC谐振变换器,提出识别2种模式的时域分析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得出电流连续或断续的判据;然后以时域分析法推导2种模式的归一化计算模型,并使用计算结果和判据验证工作模式;最后通过不同条件下电压增益曲线的计算、仿真和实验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可能出现连续模式的LLC变换器更加适用,增益分析的准确性有所提高,有助于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宽输入 时域分析 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A模态参数的优化及盲分析技术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进明 应怀樵 章关永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6-1020,1040-1041,共5页
提出了运行状态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简称OMA)模态参数的优化和盲分析的方法。通过模态参数优化,在不丢失物理模态的前提下,所有分析方法的模态分析结果经过优化最终都可以得到统一。提出了在优化过程中清除虚假模态的... 提出了运行状态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简称OMA)模态参数的优化和盲分析的方法。通过模态参数优化,在不丢失物理模态的前提下,所有分析方法的模态分析结果经过优化最终都可以得到统一。提出了在优化过程中清除虚假模态的机制,由此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的OMA模态分析,即在选定频带范围内,不经过任何人机交互,都可以得到数学意义上最优的OMA模态分析结果。通过上海卢浦大桥的OMA试验对该优化算法及自动化分析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及自动化分析方法是可行的。自动化模态分析的方法操作简捷,分析结果不包含虚假模态,在数学意义上理论曲线和实测曲线最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状态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优化 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A与OMA模态参数辨识统一性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董磊 宋汉文 郑铁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2,27,共7页
现代模态测试的对象正从系统部件转向整体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表现在结构组件众多导致系统模态密集化、局部化;在实际的工程结构中,甚至无法对大型结构施加有效的激励或激励的成本很高,使得EMA方法不能进行,只能使用... 现代模态测试的对象正从系统部件转向整体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表现在结构组件众多导致系统模态密集化、局部化;在实际的工程结构中,甚至无法对大型结构施加有效的激励或激励的成本很高,使得EMA方法不能进行,只能使用OMA方法。在系统动力学特征越加复杂与参数辨识难度增加的同时,对参数辨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算法的模态辨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EMA与OMA都面临着整体频段的拟合困难、模型阶次与模态参数选择困难以及测点数的迅速增大带来的计算量剧增等困难;并且,EMA与OMA之间还存在着辨识方法不能统一的问题;简要回顾了VF算法原理,并进一步将VF算法拓展到OMA问题中,将频域内的EMA与OMA建立一个统一辨识流程,实现了整个频段上的整体拟合;简化了模态参数辨识流程,减少人工介入工以及由于频段划分不当造成的识别质量的下降。利用公开数据进一步验证了EMA问题中,VF算法在低信噪比和大规模曲线数目时的辨识效果,以及在OMA问题中的良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模态分析 环境激励模态分析 模态参数 频域 统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MA的锯床齿轮箱动态性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扬渝 倪鹏程 +4 位作者 文东辉 谭大鹏 潘晓峰 陆辉 汪德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为优化锯床刚性及动态力学性能,提高其工作效率与稳定性,提出一种锯床齿轮箱动态性能优化方法。采用将各传动轴系简化为质量单元的建模方法建立锯床齿轮箱数值模型,得到了齿轮箱的模态参数。对齿轮箱各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SA),得到... 为优化锯床刚性及动态力学性能,提高其工作效率与稳定性,提出一种锯床齿轮箱动态性能优化方法。采用将各传动轴系简化为质量单元的建模方法建立锯床齿轮箱数值模型,得到了齿轮箱的模态参数。对齿轮箱各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SA),得到其对目标函数的灵敏程度。结合运行模态分析(OMA),获取齿轮箱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振动特性,进而优化锯床齿轮箱结构。对优化前后的锯床进行锯切实验和振动信号采集,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齿轮箱固有频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各工况下齿轮箱振幅均明显降低,锯床工作稳定性得到改善。本研究可为机床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锯床高速稳定切削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床齿轮箱 灵敏度分析(SA) 运行模态分析(oma)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信号特征的输电塔运行模态分析
5
作者 张晓明 谭蓉 +4 位作者 贺育明 强继峰 孙森林 张朝军 梁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59,共8页
运行模态分析是现阶段对大型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参数分析的重要手段。首先,采集了110 kV输电塔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时程;其次,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配合不同时间窗口下的时频域强度信息的方法,得到了响应信号的时频图,讨论了环境激励下响应时... 运行模态分析是现阶段对大型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参数分析的重要手段。首先,采集了110 kV输电塔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时程;其次,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配合不同时间窗口下的时频域强度信息的方法,得到了响应信号的时频图,讨论了环境激励下响应时程的频域响应特征;最后,采用了随机子空间方法,获得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研究结论表明,环境激励可为运行模态分析提供持续稳定激励;试验塔的一阶模态能量耗散能力较强,在垂直横担方向阻尼比数值随着模态频率增加有减小的趋势。试验部分可为服役输电塔的监测、维护提供参考,形成的结论可为输电塔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域分析 动力特性参数 输电塔 模态识别 运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6
作者 李雪娇 郑晓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受复杂海况、主机转速波动等因素影响,高频噪声混入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生成虚假分量,导致振动信号特征难以提取,为此研究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延拓EMD分解法增大振动信号长度,再分解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噪声和干... 受复杂海况、主机转速波动等因素影响,高频噪声混入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生成虚假分量,导致振动信号特征难以提取,为此研究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延拓EMD分解法增大振动信号长度,再分解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噪声和干扰成分后,去除延拓值,获取纯净振动信号;通过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提取纯净振动信号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作为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对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提纯效果好,信号未出现端点失真问题,且能够有效提取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不同模态的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特征,在单测点与多测点场景下均表现出高精度特征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部结构 特征提取 延拓EMD分解 运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立 杨军 +2 位作者 张玉珠 陈贡发 杜永潇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传统桥梁索(杆)力测试难度大、传感器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非接触式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DIC技术对固定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索(杆)振动目标点进行图像追踪,获得索(杆)上目标点的位移时... 针对传统桥梁索(杆)力测试难度大、传感器易损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非接触式桥梁索(杆)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DIC技术对固定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索(杆)振动目标点进行图像追踪,获得索(杆)上目标点的位移时程响应信息,再结合运行模态分析和索(杆)力反演计算实现索(杆)力求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斜拉桥及某吊杆拱桥的索(杆)力计算中,并与加速度法实测索(杆)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固定高速摄像机为硬件,基于DIC技术得到的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各固有频率与加速度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二者测量索(杆)力偏差在7.87%以内;所提方法具有现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势,为桥梁的索(杆)力非接触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杆体系桥梁 索(杆)力测试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运行模态分析 固定高速摄像机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A的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监测方法
8
作者 张宇 刘丽冰 +1 位作者 李鸣 盖丽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0,共5页
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决定了机床的在役可靠性和加工质量。加工过程中主轴系统随主轴转速和边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重构,其动态特性相较经典实验模态法获取的非加工状态下的结果发生显著改变。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 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决定了机床的在役可靠性和加工质量。加工过程中主轴系统随主轴转速和边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重构,其动态特性相较经典实验模态法获取的非加工状态下的结果发生显著改变。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是一种加工过程中动态估计模态参数的有力工具,将此方法应用于铣削加工中心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在线监测并设计了切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估计工作模态参数,使主轴系统的实时监测、主动维护、稳定性动态预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态分析 主轴系统 动态特性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A隧道爆破振动下砌体结构的安全评价
9
作者 曹杨 管晓明 +1 位作者 王旭春 李伟 《工程爆破》 2017年第2期17-23,31,共8页
以成渝客运专线新红岩隧道上方二层砌体结构为例,采用OMA(运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砌体结构在隧道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作用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非电雷管能够有效降低地面振速,峰值振速最多降低约67%;二层砌体结构... 以成渝客运专线新红岩隧道上方二层砌体结构为例,采用OMA(运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砌体结构在隧道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作用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非电雷管能够有效降低地面振速,峰值振速最多降低约67%;二层砌体结构前4阶固有频率位于9~25Hz,有限元模型修正后其固有频率与实验值的误差明显减小,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非线性动力分析表明砌体结构门、窗的角部、砌体与混凝土材料的交界处及底层主应力集中程度高,但砌体的主压应力和主拉应力均小于规范值,表明砌体在爆破振动作用下是安全的,而且电子雷管更适用于结构安全性要求高的隧道爆破;现场调研发现砌体楼房在隧道爆破振动下没有发生损伤,表明基于OMA方法进行隧道爆破振动下砌体结构的安全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a 浅埋隧道 爆破振动 砌体结构 模型修正 动力分析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PSDTOMA方法适用性的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俊 张昱 朱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4期21-26,37,共7页
基于传递率的运行模态分析(TOMA)是一种新颖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在有色激励条件下实现运行模态分析。基于功率谱密度传递率的TOMA方法(PSDTOMA)是TOMA中最具实用性的一类方法,仅根据单一荷载条件下的响应信息即可识别... 基于传递率的运行模态分析(TOMA)是一种新颖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在有色激励条件下实现运行模态分析。基于功率谱密度传递率的TOMA方法(PSDTOMA)是TOMA中最具实用性的一类方法,仅根据单一荷载条件下的响应信息即可识别模态参数。然而,PSDTOMA技术的普遍适用性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研究。从理论出发,得到了一些关于PSDTOMA方法应用局限性的结论,数值和物理试验的结果随后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运行模态分析 功率谱密度传递率 风机叶片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变量模型及其在贝叶斯运营模态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伟 李宾宾 +1 位作者 谢炎龙 陈笑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6-1484,共9页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此,本文旨在提出针对不同情况的贝叶斯FFT算法的统一框架,并实现模态参数的高效求解;视结构模态响应为隐变量,建立贝叶斯模态识别单步测试和多步测试的隐变量模型框架;针对提出的隐变量模型运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实现各种情况下模态参数的统一贝叶斯推断,利用隐变量解耦模态参数优化过程,采用Louis等式间接求取似然函数的Hessian矩阵。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测试案例,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现有方法结果相同,但其推导简单、易编程,尤其对于密集模态识别问题具有明显的计算优势。本文为贝叶斯模态识别建立起统一的隐变量模型框架,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原本繁琐且冗长的推导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也为应用变分贝叶斯、吉布斯采样等算法求解贝叶斯模态识别问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隐变量模型 期望最大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因素的桥梁动力学特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阿坦 朱逸尘 +2 位作者 张立奎 熊文 赵先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6,共9页
在长期结构健康监测(SHM)中,运营模态分析(OMA)技术通常用于识别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桥梁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然而,传统的OMA方法没有考虑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会影响结构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数据驱动模型虽然能够评估和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但... 在长期结构健康监测(SHM)中,运营模态分析(OMA)技术通常用于识别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桥梁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然而,传统的OMA方法没有考虑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会影响结构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数据驱动模型虽然能够评估和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但无法反映结构参数的物理意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因素的桥梁动力学特性识别方法,可将运营模态分析与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在考虑环境变化的同时识别动力学参数,采用了贝叶斯概率框架,允许将数据中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纳入模型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还将其应用于一座大跨度悬索桥的吊索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提供较为一致的模态参数估计,同时所识别出的温度相关参数均在所预测的0.95置信区间内,并与预先发现的温度影响趋势一致,该方法能够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有效识别桥梁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动力学特性识别 运营模态分析 结构健康监测 高斯过程 贝叶斯概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模态分析的典型结构模态研究
13
作者 蒋斌 赵应龙 李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9,共7页
随着结构的大型化以及激励的复杂化,难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模态分析法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本文基于自然激励法(NExT)和特征系统实现法(ERA)建立NExT-ERA模态识别理论,提出新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自由板的模态参数。同时对自由板进行单点激... 随着结构的大型化以及激励的复杂化,难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模态分析法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本文基于自然激励法(NExT)和特征系统实现法(ERA)建立NExT-ERA模态识别理论,提出新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自由板的模态参数。同时对自由板进行单点激振器激振,多点响应测量的模态分析试验,并对比自由板Ansys仿真分析、实验模态分析和NExT-ERA模态分析的识别结果。结果显示,NExT-ERA模态分析方法在频率、振型识别上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也能准确识别实验模态分析中缺失的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模态分析 NExT-ERA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工况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舒洪 康杰 +1 位作者 孙嘉宝 罗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9,共11页
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FDD)方法是开展环境激励下结构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的常用方法。但是,现有的FDD方法存在一些不足:①无法剔除非白激励及谐波激励引起的虚假模态;②无法区分结构密集... 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FDD)方法是开展环境激励下结构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的常用方法。但是,现有的FDD方法存在一些不足:①无法剔除非白激励及谐波激励引起的虚假模态;②无法区分结构密集模态与不相关非白激励产生的虚假模态。通过研究发现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矩阵的秩是FDD方法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工作模态识别OMA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不同激励工况下的响应PSD函数矩阵,并分别对单个激励工况下的响应PSD矩阵与多工况下的增广响应PSD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对比单工况PSD矩阵与增广PSD矩阵在奇异值峰值处秩的变化,识别出包括密集模态在内的结构模态参数,并消除由非白激励产生的虚假模态。采用桁架结构仿真算例和广州塔的工程数据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态分析(oma) 非白噪声激励 密集模态 功率谱密度(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BSCAN的自动工作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嘉宝 康杰 +3 位作者 董自瑞 季红侠 罗杰 刘晓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法在模态参数识别过程中自动性差、虚假模态难以识别剔除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采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identification,SSI⁃COV)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根据软硬准...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法在模态参数识别过程中自动性差、虚假模态难以识别剔除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采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identification,SSI⁃COV)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根据软硬准则初步剔除虚假模态并绘制三维稳定图;对基于密度的带噪声的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with noise,DBSCAN)进行改进,自动确定敏感参数ε,并对候选模态进行聚类分析;对每一簇类模态,计算模态质量评价准则(Modal quality assessment criterion,MQAC),制定筛选准则,自动剔除虚假模态并识别真实模态。利用本文方法对桁架结构、广州塔、Z24桥实例进行模态参数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典型工程结构的自动工作模态分析,可有效剔除非白噪声激励及测量噪声导致的虚假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态分析 随机子空间法 三维稳定图 虚假模态 DBSC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全场工作模态分析的计算机视觉测振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路倩 王振宇 王兴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对于连续、长时间的采样视频,该方法通过设置局部“虚拟”测点、放大视频切片的处理方式,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同时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拍摄被测结...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对于连续、长时间的采样视频,该方法通过设置局部“虚拟”测点、放大视频切片的处理方式,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同时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拍摄被测结构在外激励下响应历程的一段视频;通过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在结构边缘处设置若干“虚拟”测点;通过光流法提取测点的表观运动响应,并利用随机子空间法辨识结构的模态参数;依次截取与每一阶模态对应的整周期运动视频,通过运动放大算法获得结构的全场工作模态振型。开展了模型飞机的单频振动试验,结果表明视觉测振的频率误差小于频率分辨率。开展了悬臂梁的模态分析试验,利用相机和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同时进行动力学响应测量,结果显示提出的视觉方法与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对悬臂梁结构前五阶模态频率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35%,阻尼比的测量误差不超过14.6%,两者振型的MAC值高于94%,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振法 光流法 运动放大 工作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铰与启闭杆对弧形闸门有限元计算影响分析
17
作者 傅学敏 鲍伟 +1 位作者 卢洋亮 刘亚坤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弧形钢闸门有限元结构计算中对支铰和启闭杆的不同简化处理方式,会造成闸门局部构件应力应变的结果差异,针对此问题,以贵州乌江某水电站溢流表孔三主横梁斜支臂弧形钢闸门为例,通过建立支铰体系间直接约束、创建柱坐标系、节点耦合和设... 弧形钢闸门有限元结构计算中对支铰和启闭杆的不同简化处理方式,会造成闸门局部构件应力应变的结果差异,针对此问题,以贵州乌江某水电站溢流表孔三主横梁斜支臂弧形钢闸门为例,通过建立支铰体系间直接约束、创建柱坐标系、节点耦合和设置接触等4种连接方式,以及启闭杆结构直接约束、梁单元和实体单元等3种建模方式,综合对比了各建模方式对闸门静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弧形钢闸门的静动力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支铰间设置接触连接方式的结果更为合理,建立柱坐标系约束及节点耦合方式的结果也较合理;启闭杆设置摩擦接触方法的位移结果更为合理,完全光滑的刚性域法的位移结果偏大,完全绑定的节点耦合方法的位移结果偏小。该工程表孔弧形闸门强度及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但各运行条件下闸门低阶振动频率与水流脉动主频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闸门 支铰体系 启闭杆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的稀疏分量分析新方法
18
作者 刘迅 卓卫东 +1 位作者 何肖斌 张培旭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8-1016,共9页
结合时频掩码技术和模糊C均值聚类,提出一种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振动响应的能量信息建立时频掩码,通过时频掩码求解结构模态响应,采用单自由度模态参数识别技术从模态响应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结构振动响应... 结合时频掩码技术和模糊C均值聚类,提出一种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振动响应的能量信息建立时频掩码,通过时频掩码求解结构模态响应,采用单自由度模态参数识别技术从模态响应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结构振动响应能量峰值处的时频系数被依次提取,经单源点检测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其聚类,将第一个聚类中心作为模态振型。通过数值案例和框架结构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模态参数识别精度和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模态参数识别 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时频掩码 聚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识别的模态参数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19
作者 罗杰 康杰 +1 位作者 孙嘉宝 曾舒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79,共8页
基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COV)方法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强鲁棒性、高精度的优势,在结构工作模态分析中应用广泛。为保证模态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新近提出的基于随机子空间(... 基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COV)方法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强鲁棒性、高精度的优势,在结构工作模态分析中应用广泛。为保证模态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新近提出的基于随机子空间(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的模态参数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可有效估计模态参数的方差,但由于其计算各中间变量时,需显式表示出Jacobian矩阵,导致矩阵运算维度高、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SI-COV的模态参数不确定度高效计算方法。首先,计算振动响应相关函数的方差,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选取合适的奇异值截断阶数,由每阶奇异向量组装出多组Hankel矩阵的扰动。其次,根据一阶矩阵摄动理论,隐式计算SSI-COV算法各中间变量的一阶扰动,最终,由多组模态参数的扰动叠加计算出方差。最后,以桁架结构模型为例,采用所提方法辨识结构模态参数并计算模态参数方差,分析了Hankel矩阵维度及相关函数奇异值截断阶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模态参数方差与蒙特卡洛仿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结果非常接近,且模态参数不确定度可作为剔除虚假模态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随机子空间法 不确定度量化 非白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的结构工作模态分析
20
作者 吴伟 尹涵 +2 位作者 游超 丁飞 周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验证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快速识别高层建筑结构模态参数的适用性,提出一种采用两台远距离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进行环境振动测试的方法。以一悬臂灯杆为例进行实测,获得振动速度响应。该方法实施便捷,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要求。本文采用频域分解... 为验证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快速识别高层建筑结构模态参数的适用性,提出一种采用两台远距离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进行环境振动测试的方法。以一悬臂灯杆为例进行实测,获得振动速度响应。该方法实施便捷,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要求。本文采用频域分解法(FDD)及随机子空间算法(SSI)对其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为进一步应用于环境激励下的高层建筑等大型结构提供试验基础。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可较好地获取结构自振频率及模态振型,自振频率差异很小,振型则几乎一致。并对灯杆进行简化的有限元分析,将模态识别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二者振型吻合较好,但自振频率略有差别。为避免模态遗漏和虚假模态,应结合多种模态识别算法进行模态分析。最后采用该方法对一超高层建筑进行环境激励下的振动实测与模态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 远距离测振 工作模态分析 随机子空间法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