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InSAR与LSTM技术的高寒矿区排土场边坡形变监测研究
1
作者 吴志杰 刘昌义 +5 位作者 胡夏嵩 唐彬元 李帅飞 邓太国 梁晓娜 雷浩川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3-1098,共16页
针对传统监测技术难以对高寒冻融环境条件下矿区排土场边坡开展连续性、整体性形变监测,以及难以实现精准预测排土场变形趋势,本文以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A影像数据,联合SBAS-InSAR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 针对传统监测技术难以对高寒冻融环境条件下矿区排土场边坡开展连续性、整体性形变监测,以及难以实现精准预测排土场变形趋势,本文以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A影像数据,联合SBAS-InSAR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方法,获取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2019~2022年间2处排土场边坡形变结果,开展排土场边坡形变特征和降雨因素对边坡形变趋势的影响研究,并利用排土场边坡时序形变结果进行LSTM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2号井南、北2处排土场边坡年平均形变速率为-62~21 mm·a^(-1),最大累积沉降量分别为255 mm、214.5 mm;对比日降雨量值表明,降雨后排土场边坡形变表现出呈相对加速沉降的变化趋势;在LSTM模型的预测样本中最大误差为2.42 mm,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最大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AE)分别为1.14 mm、0.97 mm,表明使用SBAS-InSAR技术与构建LSTM模型在高寒矿区排土场边坡形变监测及预测方面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为高寒矿区排土场边坡及类似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病害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矿区 SBAS-InSAR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寒区矿山重金属元素在冰雪冻融作用下的富集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侯大中 张志义 +1 位作者 宋永泽 苏慧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9-484,共16页
冰川和雪山融水是新疆极为重要的水源补给来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寒区矿山典型的冷热双岛效应会导致矿山重金属粉尘向外扩散,而冰雪冻融循环又为重金属元素富集转化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使得重金属元素随... 冰川和雪山融水是新疆极为重要的水源补给来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寒区矿山典型的冷热双岛效应会导致矿山重金属粉尘向外扩散,而冰雪冻融循环又为重金属元素富集转化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使得重金属元素随融水进入下游河流,对河流流经地区的人类生产生活及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为探究重金属元素在此冰雪冻融过程中的富集转化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重金属元素富集转化及其先导环节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矿山粉尘运移扩散、矿山粉尘覆盖下的冰川消融以及重金属元素富集转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新疆高寒地区矿山重金属元素在冰雪冻融作用下的富集转化机理研究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矿山 冰雪冻融 重金属粉尘扩散 重金属元素富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数据驱动的寒区混凝土坝温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锴 陈伟楠 +3 位作者 段杭 柯传芳 牛瀚仪 陈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0,共5页
鉴于寒区混凝土坝的服役环境具有的冬季气温极低、温差悬殊、寒潮频发和冻融循环剧烈等特点对大坝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寒区混凝土坝环境温度和坝体温度监测数据,通过构造反映温度增量距离和温度变幅距离的综合相似性距离指标,应用... 鉴于寒区混凝土坝的服役环境具有的冬季气温极低、温差悬殊、寒潮频发和冻融循环剧烈等特点对大坝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寒区混凝土坝环境温度和坝体温度监测数据,通过构造反映温度增量距离和温度变幅距离的综合相似性距离指标,应用层次凝聚聚类算法,提出了辨识寒区环境气温地域特征的数据聚类挖掘方法;并针对常规坝体温度场变化表征模型的不适用性,构建了融合谐波因子、气温前期项和水温前期项的寒区混凝土坝坝体温度场表征模型,提升了温度场刻画精度,为实现分析寒区混凝土坝温度场和演变规律,动态跟踪大坝安全状态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混凝土坝 温度特征 表征模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金属矿山边坡硬岩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闻磊 李夕兵 +1 位作者 陈光辉 刘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
对取自西藏玉龙铜矿边坡不同钻孔的灰岩、石英砂岩岩样进行了温度区间为-20~20℃的冻融循环实验,研究了岩样的抗拉强度变化趋势,将Mutluturk等提出的衰变函数模型引入到解决寒区露采矿山边坡硬岩长期稳定性的研究中,计算得到了不同位置... 对取自西藏玉龙铜矿边坡不同钻孔的灰岩、石英砂岩岩样进行了温度区间为-20~20℃的冻融循环实验,研究了岩样的抗拉强度变化趋势,将Mutluturk等提出的衰变函数模型引入到解决寒区露采矿山边坡硬岩长期稳定性的研究中,计算得到了不同位置两种岩性的衰变常数和半衰期,由此分析了该矿山边坡岩石的耐久性。研究发现Mutluturk等提出的衰变函数模型适用于解决寒区露采矿山边坡坚硬岩石耐久性问题,相同岩性不同组成的岩石耐久性可能会有较大差别,为露采矿山边坡安全维护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露采矿山 寒区露采 边坡安全 衰变函数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高寒地区金属矿山采选固废安全处置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家臣 王炳文 +1 位作者 徐文彬 李乾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60,共7页
针对高海拔寒区金属矿山采选固废处置成本高、有效处置率偏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高海拔寒区排土场散体物料物理力学性质、排土场稳定性、充填料浆输送、充填体固结性能、... 针对高海拔寒区金属矿山采选固废处置成本高、有效处置率偏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高海拔寒区排土场散体物料物理力学性质、排土场稳定性、充填料浆输送、充填体固结性能、充填体改性增强等方面的研究,构建冻融循环条件下散体物料内部微观结构信息与宏观力学参数定量关系模型,揭示冻融循环下排土场致灾机理和低温低气压环境下胶结充填料浆固结演化特性,提出冻融循环下排土场堆置工艺和低温低气压环境下胶结充填料浆固结增强技术。相关成果对于提高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金属矿山采选固废的有效处置率,降低固废处置成本,保障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寒区 金属矿山 固废处置 排土场 胶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库铁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安全控制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成林 陈建平 罗学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本文以新疆蒙库铁矿矿山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岩性、结构面、几何特性、软弱夹层、爆破振动与冻融循环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蒙库铁矿边坡工程实际提出了该高陡边坡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强调指出安全控制... 本文以新疆蒙库铁矿矿山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岩性、结构面、几何特性、软弱夹层、爆破振动与冻融循环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蒙库铁矿边坡工程实际提出了该高陡边坡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强调指出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以"预防性安全控制措施为主,必要的工程加固为辅"为原则,其中预防性安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边坡巡查、监测预警、控制爆破、冻融效应阻隔等,工程加固措施主要包括柔性防护和喷锚网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稳定性 影响因素 安全控制措施 寒区 蒙库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寒高海拔矿山智能化建设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毅 张燕 黎常青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共5页
对国内某高寒高海拔矿山采冶项目进行了智能化建设设计,以“无人、少人”开采、智能化运营为目标,构建了以LTE 4G专网为基础的ICT平台、智能化支撑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智能化建设方案,旨在打造装备与管理一流、智慧... 对国内某高寒高海拔矿山采冶项目进行了智能化建设设计,以“无人、少人”开采、智能化运营为目标,构建了以LTE 4G专网为基础的ICT平台、智能化支撑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智能化建设方案,旨在打造装备与管理一流、智慧智能、本质安全、绿色环保、人文生态和谐的矿山开采-矿浆输送-冶炼一体化工程,实现对该矿山项目的智能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高寒高海拔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