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OS磁场传感器芯片中斩波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宁伟超 程东方 +1 位作者 张春燕 王书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一个应用在无刷电机上的开关式磁敏传感器中的高灵敏度斩波放大器的设计,它能够有效地放大Hall片产生的低频微弱信号。该电路应用斩波技术抑制放大器的低频噪声和失调,采用跟踪-保持解调器进一步减少由调制器开关引起的残余失调。... 介绍了一个应用在无刷电机上的开关式磁敏传感器中的高灵敏度斩波放大器的设计,它能够有效地放大Hall片产生的低频微弱信号。该电路应用斩波技术抑制放大器的低频噪声和失调,采用跟踪-保持解调器进一步减少由调制器开关引起的残余失调。在Candence环境下用1.5μCMOS工艺模型进行仿真,该放大器能有效的消除5 mV的输入失调电压且能减少由调制器开关引起的残余失调,而不需要任何的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波放大器 残余失调 跟踪-保持解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高速低功耗开环余量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鸿 陈贵灿 +1 位作者 程军 贾华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1-755,共5页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中余量放大器的功耗并提高其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开环余量放大器结构及其增益控制方法.该放大器采用简单差动对结构,并使用放大器的复制电路和一个差动差值放大器来控制主放大器输入对管的跨导,以稳定开... 为了降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中余量放大器的功耗并提高其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开环余量放大器结构及其增益控制方法.该放大器采用简单差动对结构,并使用放大器的复制电路和一个差动差值放大器来控制主放大器输入对管的跨导,以稳定开环余量放大器的增益.所提出的放大器结构可以工作在低电源电压下,而且不需要共模反馈电路,与采用共源共栅结构和共模反馈的开环放大器相比,功耗更低,响应速度更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开环余量放大器的功耗仅为5.5 mW,在满幅度阶跃输入的情况下,输出建立时间小于3 ns.将该开环余量放大器应用到采用数字校准的流水线ADC中,实现了采样率为4×107s-1的12位模数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流水线 开环余量放大器 数字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大自发辐射对激光冲击处理7050铝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管海兵 叶云霞 +3 位作者 张永康 姚红兵 姜银方 钱晓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利用高功率钕玻璃激光器对7050铝合金表面进行了冲击处理,保持泵浦功率不变,用压电传感器和示波器测试了激光冲击产生的压力波形,用X射线应力测量仪测量了激光冲击后铝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并用非接触式光学轮廓仪分析了激光冲击后铝合... 利用高功率钕玻璃激光器对7050铝合金表面进行了冲击处理,保持泵浦功率不变,用压电传感器和示波器测试了激光冲击产生的压力波形,用X射线应力测量仪测量了激光冲击后铝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并用非接触式光学轮廓仪分析了激光冲击后铝合金的表面形貌,研究了放大自发辐射强度对激光冲击处理7050铝合金冲击压力、残余应力和粗糙度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泵浦功率不变前提下,放大自发辐射强度的增大降低了激光冲击波压力,铝合金表面残余压应力也随之降低,同时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自发辐射强度 激光冲击处理 冲击波压力 残余应力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顾邦平 孔德军 +3 位作者 赖金涛 张明月 汤志鹏 潘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248,共6页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研究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对高频振动时效消除AISI 1045钢淬火试样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振幅放大倍数可以达到7.30、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可以低至0.68;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能够显著的放大电磁式激振器的输出振幅,同时能够输出相对均匀的振幅;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基于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设计方案的数目,提高设计的效率,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有限元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 优化设计 高频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系统中辅助放大器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辉 官伯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前馈系统中由于信号对消环路失配,导致在辅助功放输入端载波信号无法完全对消,辅助放大器的再次非线性失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真。本文研究了残余载波信号再次产生的互调失真对整个系统线性化指标的影响,并给出了系统性能与电路参数和... 前馈系统中由于信号对消环路失配,导致在辅助功放输入端载波信号无法完全对消,辅助放大器的再次非线性失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真。本文研究了残余载波信号再次产生的互调失真对整个系统线性化指标的影响,并给出了系统性能与电路参数和幅度、相位失配的关系式,通过这个关系式可以计算出要达到特定载波互调比时所需器件的最低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系统 辅助放大器 非线性分析 残余载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偏振灵敏度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雪峰 孙军强 +1 位作者 黄菊仙 黄德修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本文报导了一种具有低偏振灵敏度的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通过有效地设计放大器的端面增透膜系,使得端面残余反射率低于10-4,从而获得低于2dB的偏振灵敏度。
关键词 行波半导体 激光放大器 偏振灵敏度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大量制备行波SOA增透膜新技术
7
作者 段子刚 刘德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7-549,共3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批量制备SOA减反膜的实时监控技术。监控系统简单 ,操作方便 ,可以应用于国产镀膜机。由此技术批量制备SOA ,腔面剩余反射均接近 10 -4。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增透膜 剩余反射 适时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光放大器端面镀膜的实验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常进 黄德修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7,共3页
在中心波长为1310nm的InGaAsP半导体激光器的端面镀制了剩余反射率<10-4的3层减反射膜,得到了自发辐射谱波纹<0.5dB的半导体光放大器.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减反膜镀制 剩余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片上校准的16 bit两级逐次逼近型ADC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景彬 胡伟波 +4 位作者 国千崧 秦克凡 胡毅 李振国 侯佳力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3-409,共7页
为实现16 bit的同步模数转换器(ADC),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比例增益的级间残差放大器(RA)的两级逐次逼近型(SAR)ADC。第一级ADC(STGADC1)的剩余电压由RA放大,再由第二级ADC(STGADC2)采样和量化。采用片上一次性校准用于处理电容式数模转换... 为实现16 bit的同步模数转换器(ADC),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比例增益的级间残差放大器(RA)的两级逐次逼近型(SAR)ADC。第一级ADC(STGADC1)的剩余电压由RA放大,再由第二级ADC(STGADC2)采样和量化。采用片上一次性校准用于处理电容式数模转换器(CDAC)和RA中的非理想特性。STGADC1、STGADC2内部和两级之间均采用冗余。校准后,该ADC在测量中实现了88 dB的信噪比(SNR)、87.5 dB的信噪失真比(SNDR)和-96 dB的总谐波失真(THD)。测量的微分非线性(DNL)和积分非线性(INL)分别为-0.66/+0.82 LSB和-1.98/+1.84 LSB。电路采用180 nm CMOS工艺流片,芯片面积0.69 mm^(2),供电电压为5 V/1.8 V,功耗为3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ADC) 残差放大器(RA) 逐次逼近型(SAR) 冗余 一次性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