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善VVVF变频调速系统稳定性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庆义 尹泉 +1 位作者 赵金 万淑芸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2,152,共6页
针对异步电机运行在V/f控制方式下空载或者轻载时容易出现电流畸变振荡甚至系统不稳定现象,在功率控制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善V/f控制交流传动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系统不稳定时电机输入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变换关系,... 针对异步电机运行在V/f控制方式下空载或者轻载时容易出现电流畸变振荡甚至系统不稳定现象,在功率控制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善V/f控制交流传动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系统不稳定时电机输入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变换关系,在定子电压矢量定向坐标系中采用了一个频率补偿器的方法来动态调整频率,以达到抑制电流振荡的目的,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在通用的变频调速装置上仅仅由软件实现,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成本。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电流和速度振荡,明显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补偿器 振荡抑制 稳定 v/f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稳定性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伟 杨荣峰 +2 位作者 于泳 徐壮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1-14,共4页
针对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在空载或轻裁时存在一个持续振荡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根据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系统振荡与无功电流波动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定子电压定向对电流进行分解,通过... 针对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在空载或轻裁时存在一个持续振荡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感应电机V/F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根据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系统振荡与无功电流波动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定子电压定向对电流进行分解,通过控制无功电流恒定调节输出电压来抑制电机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电机参数,鲁棒性高,使系统在0~50Hz内都能平稳运行,电机的振荡得到了抑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抑制 无功电流 定子电压定向 v/f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MC75F2413A的感应电机开环V/F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孔祥洪 顾滨 +1 位作者 董昌春 王令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SPMC75F2413A的感应电机开环V/F控制的一种实现方法。SPMC75F2413A接收来自键盘或是PC机通信接口的控制信息产生相应的SPWM驱动信号,实现AC变频马达的V/F开环变频驱动功能。
关键词 SPMC75f2413A 感应电机 v/f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V/F控制系统起动和某频段振荡问题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洪亮 姜建国 周中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7,共8页
针对传统预励磁之后预励磁电流衰减快,导致电机起动电流过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比较有效的降低异步电机起动电流的方法。通过解耦算法分别闭环控制d、q轴电流进行电机起动,起动平稳之后由闭环控制状态,通过提出的逼近算法平滑切换到异步电... 针对传统预励磁之后预励磁电流衰减快,导致电机起动电流过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比较有效的降低异步电机起动电流的方法。通过解耦算法分别闭环控制d、q轴电流进行电机起动,起动平稳之后由闭环控制状态,通过提出的逼近算法平滑切换到异步电机的V/F控制。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电机起动电流过大的问题。针对电机某频率段出现持续低频振荡的问题,在定子电压上叠加一个抑制电流振荡的电压分量,可有效解决传统V/F控制算法在某频率段系统持续低频振荡的问题。采用提出的算法,达到了降低电机起动电流和抑制系统振荡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控制 起动电流 抑制振荡 预励磁 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压测量系统的V/F转换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方志 邱毓昌 赵中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设计了一种通过VCO实现的V/F转换电路,介绍了这个电路在罗柯夫斯基线圈组成的大电流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V/F转换电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v/f转换 频率调制 电压控制振荡器 罗柯夫斯基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频海上风电送出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改进V/f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小丹 董云龙 +3 位作者 钱敏慧 朱海勇 裘鹏 倪晓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89-2898,共10页
基于全桥功率模组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是海上风电送出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案,但是M3C也存在工、低频电气分量在桥臂内的直接功率耦合现象。为此,提出适用于分频海上风电送出的新型... 基于全桥功率模组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是海上风电送出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案,但是M3C也存在工、低频电气分量在桥臂内的直接功率耦合现象。为此,提出适用于分频海上风电送出的新型M3C构网电压/频率(V/f)解耦控制策略。根据对子变流器瞬时功率的分析,提出桥臂电容电压的层次化控制方法,M3C各子变流器在工频侧独立控制,通过输入正序有功及负序电流实现桥臂电容电压的稳定。而M3C各子变流器在低频侧统一控制,通过电流双序闭环控制实现低频交流电压的稳定。根据工、低频解耦控制得到的电流参考值,在静止坐标系统下统一实现9个桥臂瞬时电流的完全独立控制。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M3C控制复杂度,提高所构建低频交流系统的稳定性。搭建仿真模型通过稳态、动态及工、低频典型故障实验全面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海上风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v/f控制 桥臂电流控制 分频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在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中的V/F转换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双 方志 +1 位作者 赵中原 邱毓昌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5-57,65,共4页
介绍了由罗柯夫斯基线圈组成的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 ,设计了一种通过VCO实现的V F转换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这种V
关键词 ROGOWSKI线圈 电流互感器 v/f转换电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f控制和虚拟振荡器的光储微网黑启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靖英 高天傲 张文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15,共9页
针对光储电站黑启动过程中存在的母线电压冲击过大、多光伏逆变器相位不同步等问题,研究光储微电网结构和微源控制方式,提出变d轴母线电压参考值的改进V/f控制策略。基于构网型虚拟振荡器,设计三相电路多并联逆变器并网自同步控制拓扑... 针对光储电站黑启动过程中存在的母线电压冲击过大、多光伏逆变器相位不同步等问题,研究光储微电网结构和微源控制方式,提出变d轴母线电压参考值的改进V/f控制策略。基于构网型虚拟振荡器,设计三相电路多并联逆变器并网自同步控制拓扑和策略。建立微电网仿真模型,提出不同工况下黑启动过程母线升压、光伏逆变器相位同步、微电网功率平衡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控制策略和拓扑,不同工况下弱电网黑启动过程的母线电压冲击减低,冲击电压由额定电压的5%降至2%以内;并联逆变器相位不同步程度减少,多逆变器最大相位差降至1%以内;储能单元0.03 s内可快速响应光伏功率和负载变化,黑启动过程平稳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微电网 黑启动 v/f控制 虚拟振荡器 控制拓扑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绕物收卷过程的F-V协调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庆伟 王妹芳 《机电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70-73,共4页
在分析了卷绕物收卷过程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卷绕控制中张力线速度(F-V)协调控制的重要性。从控制方式、执行机构和控制算法3个方面出发,对目前的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列举了各种控制方案的优、缺点。在分析了交流力矩电动机的... 在分析了卷绕物收卷过程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卷绕控制中张力线速度(F-V)协调控制的重要性。从控制方式、执行机构和控制算法3个方面出发,对目前的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列举了各种控制方案的优、缺点。在分析了交流力矩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之后,结合收卷过程的运动特性,提出了F-V协调控制中采用交流力矩电动机作为执行机构、智能控制算法作为控制策略的一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卷控制 张力-线速度协调 执行机构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功率观测的永磁同步电机高效V/f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幸浩 章玮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16-520,53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普通V/f控制中抗扰动性差、易失步、控制性能差等问题,对面贴式和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稳态转速波动抑制和高性能的单位电流最大转矩控制进行了研究,对电机稳态运行时的有功功率和转速波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无功功率和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普通V/f控制中抗扰动性差、易失步、控制性能差等问题,对面贴式和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稳态转速波动抑制和高性能的单位电流最大转矩控制进行了研究,对电机稳态运行时的有功功率和转速波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无功功率和电机单位电流最大转矩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有功和无功观测的转速阻尼环补偿和单位电流最大转矩的高效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同时在CYPRESS公司的PSoC5CY8C5868单片机构成的驱动系统以及350 w的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永磁同步电机的V/f控制在稳态运过程中更加稳定、抗扰动性更强,采用单位电流最大转矩的控制方法有效的降低了电机电流,达到了高效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v/f控制 功率观测 阻尼环 单位电流最大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直驱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稳定性的改进V/F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荣梦飞 吴红斌 +3 位作者 吴通华 侯小凡 张骏 俞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98-1706,共9页
针对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风场侧换流站采用恒压恒频控制(V/F控制)时,控制系统的阻尼较小、系统稳定性较差以及谐波含量高等问题,基于有源阻尼思想提出一种改进V/F控制策略。研究了V/F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推导出其传递函数模型,... 针对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风场侧换流站采用恒压恒频控制(V/F控制)时,控制系统的阻尼较小、系统稳定性较差以及谐波含量高等问题,基于有源阻尼思想提出一种改进V/F控制策略。研究了V/F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推导出其传递函数模型,基于阶跃响应曲线和奈奎斯特曲线分析了传统V/F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V/F控制对系统性能的改善。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增大系统阻尼,减少谐波含量,降低风机投切及负荷变化时引起的振荡,提高直驱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 v/f控制 阶跃响应曲线 奈奎斯特曲线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V/f控制中的低频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华 汪小武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4-68,共5页
在采用HEF-4752V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恒V/f变频调速系统中由于电机定子电阻上的压降,将使电机低频转矩大为减少,很难在低频中稳定运行。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低频补偿方法以扩大其调速范围。
关键词 v/f 低频补偿 变频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分布式P-V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晨 吴在军 窦晓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为提升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和降低线路损耗,研究了一种孤岛微电网分布式有功-电压(P-V)协调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考虑线损系数及节点电压优化量的有功分配因子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有功分配因子一致原则的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分布式稀疏通... 为提升有功功率分配精度和降低线路损耗,研究了一种孤岛微电网分布式有功-电压(P-V)协调控制策略。重点提出了考虑线损系数及节点电压优化量的有功分配因子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有功分配因子一致原则的功率分配方法。采用分布式稀疏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利用一致性算法得到二级控制所需的有功分配因子平均估计值和系统平均电压估计值,产生综合电压优化量完成下垂控制优化,实现孤岛微电网分布式P-V协调控制。该策略可有效兼顾线路损耗降低以及有功功率分配精度提升,控制各节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并调节系统平均电压至额定值。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P-v/Q-f下垂控制 分布式P-v协调控制策略 有功分配因子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下垂的微网系统频率及平滑切换控制研究
14
作者 徐琬琦 王鲁杨 +1 位作者 柏扬 贺帅帅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共9页
微电网并网和孤岛2种运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及系统频率的稳定是主从结构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结合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特征,提出基于相位角切换的并离网切换方式,增加预同步控制模块使得在孤岛转并网时更快跟踪电网相位并... 微电网并网和孤岛2种运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及系统频率的稳定是主从结构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结合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特征,提出基于相位角切换的并离网切换方式,增加预同步控制模块使得在孤岛转并网时更快跟踪电网相位并加以补偿,解决切换中主从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冲击问题;为保证微电网系统频率的稳定,提出基于模糊下垂控制的V-F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基于相位角切换方式的平滑切换中,使得系统频率基本保持在50Hz,避免电压电流在切换中有过大的振荡及频率出现冲击等问题;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主从结构 相位角平滑切换 预同步控制 模糊下垂的v-f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转子同步电机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学珍 辜承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1-46,共6页
组合转子同步电机由轴向叠片各向异性(ALA)磁阻段和面贴式永磁(SPM)段组合而成,磁路各自独立。为研究组合转子电机在开环V/f控制方式下的稳定性,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探讨无惯性阻尼器和附加机械惯性阻尼器的组合式转子电机SPM段占转子... 组合转子同步电机由轴向叠片各向异性(ALA)磁阻段和面贴式永磁(SPM)段组合而成,磁路各自独立。为研究组合转子电机在开环V/f控制方式下的稳定性,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探讨无惯性阻尼器和附加机械惯性阻尼器的组合式转子电机SPM段占转子全长之比k与电机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惯性阻尼器的组合式转子电机,k值增大,稳定频率范围扩宽不明显;附加惯性阻尼器,选择合适的惯量盘惯量,调节阻尼器的粘性阻尼系数能明显扩宽稳定频率范围,且k和惯量盘惯量越大,阻尼器的粘性阻尼系数调节范围越宽,电机的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组合式转子 开环v/f控制 稳定性 惯性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377
16
作者 郑天文 陈来军 +1 位作者 陈天一 梅生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65-175,共11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增加,电网将逐步发展为电力电子变换器为主导的低惯量、欠阻尼网络,稳定性问题愈发严重。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因其能使逆变器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机制、有利于改善系统稳定性而成为研究热点,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增加,电网将逐步发展为电力电子变换器为主导的低惯量、欠阻尼网络,稳定性问题愈发严重。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因其能使逆变器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机制、有利于改善系统稳定性而成为研究热点,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VSG的基本原理,然后从运行控制、稳定分析以及典型应用等方面分别综述了VSG技术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并从中提炼出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 有功—频率调节 无功—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 被引量:410
17
作者 王成山 肖朝霞 王守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103,共6页
考虑到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所具有的分散性,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以及与储能装置的不同组合方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相应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下垂特性的电压/频率(V/f)控制实现了负荷功率变化时不同分布式电源间变化功率的... 考虑到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所具有的分散性,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以及与储能装置的不同组合方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相应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下垂特性的电压/频率(V/f)控制实现了负荷功率变化时不同分布式电源间变化功率的共享,且在微网孤岛运行时能为微网系统提供频率支撑;PQ控制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实现分布式电源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指定控制。通过对微网孤岛运行模式和联网运行模式之间切换、孤岛模式下切/增负荷以及微网内某一电源功率变化3种情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微网中相应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电压、电流及系统频率的变化规律,证明了PQ-V/f综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微网 v/f控制 PQ控制 联网模式 孤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的微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广明 鲁文 +2 位作者 孙国城 杜红卫 唐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8,共5页
针对微电网并网对配电网运行带来的新问题,在研究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微电网运行控制系统。首先提出了基于IEC 61850的微电网三层控制架构设计,着重介绍控制系统核心装置——微电网运行控制器,并给出了三层控制方式下的... 针对微电网并网对配电网运行带来的新问题,在研究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微电网运行控制系统。首先提出了基于IEC 61850的微电网三层控制架构设计,着重介绍控制系统核心装置——微电网运行控制器,并给出了三层控制方式下的微电网运行模式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系统应用于河北承德风光储微电网发电站。运行结果表明:基于三层架构设计方法解决了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快速性和上级调度系统慢速性的矛盾,实现了与配电网的柔性连接和分布式能源的就地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微网) 自适应运行控制 v f 控制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切换至孤岛运行时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郑竞宏 李兴旺 +3 位作者 王燕廷 朱守真 王小宇 祝洪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32,共8页
微电网平稳切换至孤岛运行模式是保证微电网内重要负荷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之一。以V/f孤岛控制方式的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孤岛模式下的微电网小信号模型,并利用特征根分析法分析了V/f控制器参数变化、负荷阻抗及线路阻抗变化对... 微电网平稳切换至孤岛运行模式是保证微电网内重要负荷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之一。以V/f孤岛控制方式的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孤岛模式下的微电网小信号模型,并利用特征根分析法分析了V/f控制器参数变化、负荷阻抗及线路阻抗变化对切换过程中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用时域仿真进行了验证。其后,讨论了系统不同工况下对主导特征值的参数灵敏度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保证微电网平稳切换至孤岛运行模式的主导影响参数和影响因素,其结论可为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和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v/f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孤岛运行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率风电-储能孤立电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36
20
作者 施琳 罗毅 +1 位作者 施念 涂光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8-85,15,共8页
在一些偏远或海岛地区,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燃料成本因素,需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形成孤立电网进行独立供电。针对高渗透率大规模风电接入的孤立电网,提出一种风电–储能系统孤立电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含上层的广域功率平... 在一些偏远或海岛地区,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燃料成本因素,需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形成孤立电网进行独立供电。针对高渗透率大规模风电接入的孤立电网,提出一种风电–储能系统孤立电网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含上层的广域功率平衡控制和下层的储能设备V/f控制,广域功率平衡控制根据超短期风电功率和负荷预测值以控制代价最小化为目标,确定下一控制周期内风电机组和负荷的最优投切量,并使电网功率波动位于储能设备功率和容量可调范围内;储能设备V/f控制实时检测电网电压和频率偏差生成有功和无功电流指令控制储能系统进行功率补偿。以广东汕头南澳岛为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提策略在孤立电网中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电网 风电 储能 广域功率平衡 v f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