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51风洞三自由度大幅振荡试验系统研制
1
作者 牟伟强 卜忱 +2 位作者 沈彦杰 谭浩 陈昊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针对先进布局战斗机大迎角过失速机动多自由度强耦合的特点,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基于FL-51低速开口风洞研制了一套三自由度大幅振荡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自由度振荡装置、液压动力单元与驱动控制单元组成,使用伺服液压摆动... 针对先进布局战斗机大迎角过失速机动多自由度强耦合的特点,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基于FL-51低速开口风洞研制了一套三自由度大幅振荡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自由度振荡装置、液压动力单元与驱动控制单元组成,使用伺服液压摆动马达和高精度微型伺服电机作为运动的驱动元件,可实现风速20~60 m/s范围内1 m量级模型的单自由度、双自由度和三自由度大幅振荡试验。利用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模型三自由度(滚转、偏航和俯仰)耦合大幅运动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规律合理,性能指标满足飞机研制过程中多自由度耦合运动试验的需求,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可牢固地支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开口风洞 三自由度 强迫运动 大幅振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断面钢-混结合梁悬索桥颤振特性及颤振形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华旭刚 陈鲁深 +2 位作者 李瑜 王甜 陈政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为准确评估开口断面双边箱钢-混结合梁悬索桥颤振性能和多模态参与效应,以典型的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怀化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为背景,开展风洞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制作加劲梁节段缩尺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测试原桥梁结构的颤振性能,分析... 为准确评估开口断面双边箱钢-混结合梁悬索桥颤振性能和多模态参与效应,以典型的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怀化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为背景,开展风洞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制作加劲梁节段缩尺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测试原桥梁结构的颤振性能,分析调整阻尼比、采用气动措施及结构措施对结构颤振特性的影响,采用三维和二维两种颤振分析方法分析设置中央扣结构的颤振模态及多模态参与效应。结果表明:该钢-混结合梁悬索桥存在较明显的颤振起振点,且颤振是以扭转为主的弯扭耦合振动,同时其扭转和竖向振动存在较大的相位差(相差近180°);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与三维和二维颤振分析一致得到设置中央扣后,频率较高的正对称扭转模态先于反对称模态发生颤振,且三维与二维颤振分析结果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混结合梁 开口断面 中央扣 颤振性能 颤振形态 风洞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不同开孔面积对车辆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周海超 黄婷慧 +1 位作者 周海峰 张锦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34,共9页
为探究旋转车轮开孔面积对车轮区域以及整车模型流动特性的影响,以Ahmed模型为基础构建带有车轮的整车模型,并通过风洞试验获得车身表面压力特性;借助Xflow软件建立了考虑车轮旋转状态的整车气动特性仿真模型;探究网格划分策略对仿真结... 为探究旋转车轮开孔面积对车轮区域以及整车模型流动特性的影响,以Ahmed模型为基础构建带有车轮的整车模型,并通过风洞试验获得车身表面压力特性;借助Xflow软件建立了考虑车轮旋转状态的整车气动特性仿真模型;探究网格划分策略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并与风洞试验压力系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轮辐开孔面积对整车模型气动阻力的影响,并结合涡流结构、流线等流场特性系统分析轮辐开孔面积变化对车轮区域流场性态和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轮辐开孔面积的增大,整车气动阻力先增大然后又略有减小,而轮辐开孔面积的增大会导致前、后车轮气动阻力的同步增加,但车身阻力却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Ahmed模型 气动特性 轮辐开孔面积 气动阻力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开口试验段汽车风洞的风阻测量误差分析与修正
4
作者 庞加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17,I0002,共7页
汽车风洞用3/4开口试验段模拟真实道路气动环境,有限的试验段尺寸、地面边界层及射流剪切层会干扰流场,从而引起风阻测量误差。根据简化势流模型分析,3/4开口试验段存在模型实体阻塞、喷口阻塞、收集口阻塞以及水平压力梯度4项系统误差... 汽车风洞用3/4开口试验段模拟真实道路气动环境,有限的试验段尺寸、地面边界层及射流剪切层会干扰流场,从而引起风阻测量误差。根据简化势流模型分析,3/4开口试验段存在模型实体阻塞、喷口阻塞、收集口阻塞以及水平压力梯度4项系统误差源,其中模型实体阻塞让风阻测量值偏低,喷口和收集口阻塞让风阻测量值偏高,彼此平衡抵消机制使3/4开口试验段风洞具有能够适应更大尺寸模型的优势。利用Mercker-Wiedemann修正方法,结合同济大学整车气动声学风洞,计算修正了3辆不同尺寸车型的风阻系数。结果显示:设定风阻系数误差不超过1%为标准,3/4开口试验段汽车风洞最大阻塞比为15%;水平压力梯度对风阻系数误差的影响更大,风洞设计和验收标准应保证dC_(p)(x)/dx≤0.00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洞 3/4开口试验段 射流剪切层 阻塞效应 水平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断面竖向涡振过程气动力不同分量的演变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振兴 李加武 +2 位作者 赵国辉 王峰 郝键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典型Π型开口断面与传统流线型箱梁相比,其截面钝化程度高,很容易发生涡振现象.本文通过同步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方法对典型开口断面表面压力分布特征和气动力不同分量、滞回特性等非线性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 典型Π型开口断面与传统流线型箱梁相比,其截面钝化程度高,很容易发生涡振现象.本文通过同步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方法对典型开口断面表面压力分布特征和气动力不同分量、滞回特性等非线性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涡振锁定区间内不同时期表面分布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CFD动网格方法实现断面流固耦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希尔伯特振动分解(HVD)方法对涡激振动过程中气动力不同分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开口断面上表面平均压力在前缘部分,处于负压区,气流在此发生分离,在涡振极值点时,脉动压力在0.1<X/B<0.3区域变化最为剧烈,表明旋涡脱落强度在该区域最大,并且分析发现该开口断面气动力具有明显高阶分量.由于高阶谐波分量的存在,气动力非线性程度不断加深,气动力各阶分量在整个振动周期内做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气动力一阶分量F1在振动周期内,做功呈现曲回上升的形式,整体上表现为增加趋势,气动力二阶分量F2的滞回曲线呈现复杂的“8”字环形状,可以忽略三阶及以上分量对涡振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洞试验 开口断面 计算流体动力学 希尔伯特振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闭口运行对高速受电弓气动噪声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波 黄思俊 +4 位作者 靳铠龙 杨小雨 马亚民 姚华栋 牛纪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6-1854,共9页
针对北京中车赛德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受电弓开展160~324 km/h风速下的气动噪声风洞实验,对比分析风速、开/闭口运行状态对受电弓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预测更高风速下的受电弓气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气动噪声及其传播特性与... 针对北京中车赛德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受电弓开展160~324 km/h风速下的气动噪声风洞实验,对比分析风速、开/闭口运行状态对受电弓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预测更高风速下的受电弓气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气动噪声及其传播特性与风速、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弓头及附近区域受到脱落涡的影响易出现单音噪声。远场噪声总声能以风速的5.6~6.0次方增加,通过数据拟合推测400 km/h风速下开/闭口状态受电弓远场噪声总声压级分别为106.8 dB和106.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受电弓 开/闭口运行 气动噪声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洞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永贵 李秋胜 戴益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3-67,共5页
对开洞高层建筑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设置洞口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面开洞后,基底风荷载减小;单设上洞口和单设下洞口对减小顺风向平均基底剪力的效果比较接近,但上部开洞对减小顺风向平均基... 对开洞高层建筑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设置洞口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面开洞后,基底风荷载减小;单设上洞口和单设下洞口对减小顺风向平均基底剪力的效果比较接近,但上部开洞对减小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和横风向根方差基底弯矩更为有利;拟合得到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系数和横风向根方差基底弯矩系数的相对值随开洞率变化的计算公式。设置洞口后,层风力的分布规律与未开洞时有很大差异,在抗风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洞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开口对封闭柱面网壳风荷载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文勇 李晓娜 +1 位作者 刘庆宽 齐澎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7,34,共5页
局部开口对封闭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影响很大,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底部和顶部有局部开口的两端封闭三心圆柱面网壳结构的风荷载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开口状况下结构的力系数及风荷载分布,给出了局部开口对风荷载及其分布的... 局部开口对封闭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影响很大,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底部和顶部有局部开口的两端封闭三心圆柱面网壳结构的风荷载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开口状况下结构的力系数及风荷载分布,给出了局部开口对风荷载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如强负压区的局部开口能有效的减小结构表面的风吸力,而正压区域的局部开口会增大结构表面的风吸力,这些规律为类似结构的抗风设计及防风措施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圆柱面网壳 局部开口 风洞试验 风荷载分布 防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风洞声阵列测量的剪切层修正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军 王勋年 +2 位作者 张俊龙 卢翔宇 陈正武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6,共8页
开口风洞中的相位传声器阵列测量,必须进行剪切层修正才能得到真实的噪声源位置信息。在0.55m×0.40m声学风洞中开展了剪切层修正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剪切层速度剖面、声波传播延迟时间和声源定位的结果。根据实验结... 开口风洞中的相位传声器阵列测量,必须进行剪切层修正才能得到真实的噪声源位置信息。在0.55m×0.40m声学风洞中开展了剪切层修正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剪切层速度剖面、声波传播延迟时间和声源定位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对剪切层速度剖面的Gortler理论解进行了验证,并对比分析了4种剪切层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自相似参数σ=9,ξ0=0.2时剪切层速度剖面测量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剪切层厚度与轴向距离的关系为y=0.15x;马赫数Ma≤0.3、测量角θm在40°~140°范围内,不同剪切层修正方法对声波延迟时间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提出了射线追踪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较常规射线追踪法的计算速度可提高2个数量级,从而使其适用于声阵列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风洞 声阵列 声源定位 剪切层修正 声波折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开洞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伟斌 李泽彬 叶呈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5,共5页
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有局部开洞的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风向角下洞口周边风压系数风布以及风环境变化.本次风洞试验主要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主要对模型进行了测压试验.数值模... 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有局部开洞的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风向角下洞口周边风压系数风布以及风环境变化.本次风洞试验主要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主要对模型进行了测压试验.数值模拟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使用SIMPLEC算法分析了4种工况下贯穿开洞周围风压系数和周围风环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风压系数在洞口一侧增大,另一侧减小,影响区域的大小接近洞口尺寸.当风向角与建筑呈45°时,洞口内风速达到最大值,可以看出在高层建筑上安置风力发电机能够有效利用风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贯穿开洞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风压系数 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致内外压下圆弧形落地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向斌 聂少锋 +2 位作者 毛路 曹正霖 孙玉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对某墙面开洞的圆弧形落地大跨钢屋盖机场航站楼风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IUENT 6.3,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对墙面开洞屋盖结构的内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分区净体型系数、风速矢量以及风场流迹线等风荷载... 对某墙面开洞的圆弧形落地大跨钢屋盖机场航站楼风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IUENT 6.3,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对墙面开洞屋盖结构的内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分区净体型系数、风速矢量以及风场流迹线等风荷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净体型系数和平均风压系数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墙面洞口全开的情况下,由于迎风洞口与背风洞口处压力差的作用,屋盖内表面风压均表现为风吸力,风压分布亦受到洞口的影响;墙面洞口对屋盖上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影响较小;屋盖迎风挑檐区域受到风荷载下顶上吸的叠加作用,最大净体型系数达-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形落地大跨屋盖 风荷载特性 局部开洞 风洞试验 风压系数 体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开口自然通风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怡 文福 刘加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2-436,共5页
论述了大开口自然通风风洞实验所要遵守的相似理论,采用风洞实验的方法对通过大开口自然通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实验数据与相同工况下数值模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一致的规律性,单区模型中线上的风洞实验数值与... 论述了大开口自然通风风洞实验所要遵守的相似理论,采用风洞实验的方法对通过大开口自然通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实验数据与相同工况下数值模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一致的规律性,单区模型中线上的风洞实验数值与数值模拟数据吻合的最好。对建筑内部流场的分析显示,单区大开口自然通风室内流场速度分布很不均匀,惯性力作用不能忽略;经过开口后的气流很难立即恢复到均匀流或渐变流状态,在应用能量守恒方程计算其自然通风量或流量系数时,计算断面选取位置会对取值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开口 自然通风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iet剪切层理论的角度折射验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雪 陈宝 卢清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3-438,共6页
在开口射流风洞中进行气动噪声的定位测量试验时,射流边界的剪切层会对声传播产生折射影响。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传声器测量的信号进行剪切层修正,修正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波束形成对气动噪声源定位的准确性。本文针对经典的Amiet剪切层修... 在开口射流风洞中进行气动噪声的定位测量试验时,射流边界的剪切层会对声传播产生折射影响。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传声器测量的信号进行剪切层修正,修正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波束形成对气动噪声源定位的准确性。本文针对经典的Amiet剪切层修正理论,综合计算气动声学(Computational aeroacoustics,CAA)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CAA计算与Amiet理论吻合,Amiet理论能够有效修正剪切层对声波的角度折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折射 剪切层 气动噪声 开口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风洞剪切层对传声器及其阵列测量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俊龙 李征初 卢翔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7,共7页
开口风洞进行气动噪声测量及传声器阵列定位研究时必须考虑开口剪切层对声传播的影响。基于传统的二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的Snell定律和波传播对流效应,推导了更普遍的三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针对0.55m×0.4m开口风洞,首先开展了... 开口风洞进行气动噪声测量及传声器阵列定位研究时必须考虑开口剪切层对声传播的影响。基于传统的二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的Snell定律和波传播对流效应,推导了更普遍的三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针对0.55m×0.4m开口风洞,首先开展了风洞剪切层形态及位置的测量研究,70m/s风速下,该风洞剪切层略向外扩张,角度为1.14°;其次采用相位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风速30,50和70m/s条件下,不同频段的声波穿过剪切层的折射现象,并与基于剪切层无限薄假设的Amiet等人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折射角度的理论修正公式只有当声源到剪切层的距离大于4倍的目标声波波长时,即满足远场条件时,才与试验结果接近;最后,将剪切层修正方法应用于基于Beam-forming算法的传声器阵列的声源定位中,结果表明三维剪切层修正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的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风洞 剪切层 传声器阵列 声波折射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然开孔对平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楼文娟 余世策 +1 位作者 李恒 孙炳楠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57-1157,共1页
采用刚性模型和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迎风面突然开孔对平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开孔前后平屋盖结构的平均风压系数、均方根风压系数和风振响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开孔结构平屋盖净风压的计算方法,以... 采用刚性模型和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迎风面突然开孔对平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开孔前后平屋盖结构的平均风压系数、均方根风压系数和风振响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开孔结构平屋盖净风压的计算方法,以及平屋盖风振系数的简化处理方法,研究表明:迎风面突然开孔会大幅增大平屋盖结构的静动力风荷载,在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内外压的联合作用及相应的风致动力效应,但静动力风荷载的比值变化不大,因此仍可沿用封闭结构的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盖结构 突然开孔 风荷载 静动力 平均风压系数 气动弹性模型 简化处理方法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天窗风振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
阐述了风振噪声的产生机理;介绍两个抑制风振噪声的手段,网状挡风条和减小玻璃打开开口大小,对网状挡风条与传统挡风条设计进行对比。试件在风洞中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最后对设计中所采用的两个手段予以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关键词 声学 汽车天窗 风振噪声 网状挡风条 玻璃开口 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盖开孔的近地空间建筑的平均风压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寿科 李寿英 +2 位作者 陈政清 孙洪鑫 李红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100,共8页
对开孔位置和开孔率不同的7个屋盖开孔近地空间建筑进行了缩尺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分析了屋盖升力系数,屋盖中线测点和立墙测点的点体型系数,以及屋盖的块局部体型系数分布规律,并与当前规范取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屋盖中心开孔减小了屋... 对开孔位置和开孔率不同的7个屋盖开孔近地空间建筑进行了缩尺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分析了屋盖升力系数,屋盖中线测点和立墙测点的点体型系数,以及屋盖的块局部体型系数分布规律,并与当前规范取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屋盖中心开孔减小了屋盖向上的净平均风吸力,屋盖轴线测点最大正体型系数可达+0.32,中心开孔屋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正风压作用;屋盖角部开孔时的正风压较中心开孔工况大,对结构受力不利;中国规范对于屋盖中心开孔工况的角部块Ra的局部体型系数取值偏于不安全;屋盖角部开孔后局部块受风的压力作用显著,会导致屋盖的进一步破坏;屋盖中心开孔增大了迎风面立墙正风压86%以上,减小了侧墙和背风面立墙的吸力,使得在全封闭状态下承受风吸力的背风面墙转而承受风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屋盖开孔 风压系数 体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开洞对高层建筑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伏彬 李秋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8,共5页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开展了在0.5 H和0.85 H高度设置洞口的高层建筑刚性模型测力试验,获得不同洞口尺寸、高度、位置以及数量时的高层建筑风致基底反力.从基底弯矩系数和基底一阶广义气动力谱研究了不同洞口设置对高层建筑风效应的影响....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开展了在0.5 H和0.85 H高度设置洞口的高层建筑刚性模型测力试验,获得不同洞口尺寸、高度、位置以及数量时的高层建筑风致基底反力.从基底弯矩系数和基底一阶广义气动力谱研究了不同洞口设置对高层建筑风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顺风向开洞能有效地降低顺风向基底平均弯矩,并且上部开洞效果优于下部开洞,开洞率越大效果越明显;横向基底平均弯矩比较小,大开洞提高基底横向平均弯矩,小开洞则相反;开洞对横风向与顺风向的基底脉动弯矩都有较大影响.2)不管是大开洞还是小开洞,在折算频率约为0.12位置处,均出现了与旋涡脱落频率相近的窄带峰值,且不同工况下,低频段的功率谱值差异略大于高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洞 高层建筑 风效应 风洞试验 高频测力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风墙面多开孔结构风致内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海巍 余世策 楼文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82-86,137,共6页
为了研究建筑迎风墙面多开孔情况下的风致内压响应动力特性,由非定常伯努利方程推导了多开孔情况下内压控制方程,通过方程线性化得到了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对迎风面开孔面积相同的单一开孔和双开孔模型分别进行了6种不同容积下的风洞试... 为了研究建筑迎风墙面多开孔情况下的风致内压响应动力特性,由非定常伯努利方程推导了多开孔情况下内压控制方程,通过方程线性化得到了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对迎风面开孔面积相同的单一开孔和双开孔模型分别进行了6种不同容积下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方程能较好的预测内压脉动。随着模型容积增加内压均值变化不大,而内压共振频率降低及等效阻尼比增加。与单一开孔相比,双开孔会增加Helmholtz共振频率以及等效阻尼比,所以在大部分风向角下,双开孔模型内外压脉动均方根之比要小于单一开孔工况。单、双开孔两种工况的最大内外压脉动均方根之比分别出现75°和60°斜风向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结构 内压响应 迎风面多开孔 风洞试验 等效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致内压及其对屋盖结构的作用研究现状评述 被引量:17
20
作者 楼文娟 卢旦 孙炳楠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6-82,共7页
历次风灾调查证实,由于台风中门窗受损建筑物突然开孔而出现较高的风致内压是造成建筑物山墙倒塌、屋面掀翻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对突然开孔状态下的风致内压及其对柔性屋盖结构的作用研究甚少,从理论分析方法和风洞试验两方面全面... 历次风灾调查证实,由于台风中门窗受损建筑物突然开孔而出现较高的风致内压是造成建筑物山墙倒塌、屋面掀翻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对突然开孔状态下的风致内压及其对柔性屋盖结构的作用研究甚少,从理论分析方法和风洞试验两方面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外关于建筑物在开孔情况下风致内压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刚性和柔性结构的内压瞬态波动理论,明确突然开孔时弹性屋盖发生共振的条件和机理,同时介绍了突然开孔情况下风致内压及屋面结构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研究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盖结构 内压 研究现状 突然开孔 风洞试验 建筑物 研究成果 波动理论 柔性结构 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 风振响应 屋面结构 倒塌 山墙 受损 门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