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ies of Turbulent Flows in Channels with Abrupt Cross-sectional Changes
1
作者 CHEN Hao-liang LIN Quan-hong +1 位作者 Cheong Hin Fatt LIN Peng-zhi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J0007-J0015,共9页
The turbulent flows through the channels with abrupt cross-sectional changes are common and importantphysical process in nature.For a better prediction of the mean flow and turbul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problem,a... The turbulent flows through the channels with abrupt cross-sectional changes are common and importantphysical process in nature.For a better prediction of the mean flow and turbul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problem,atwo-dimensional depth-averaged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The model is robust and accurate in reproducing therecirculation flow behind a groyne and turbulent flows in channels with abrupt cross-sectional changes,when com-pared to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of mean velocities and turbulence kinetic energy.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abrupt cross-sectional change of a channel can affect the flow pattern significantly and introduces the complex turbu-lence characteristics.In particular,when the channel has an abrupt expansion,the mean flow pattern is mainly i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with rather small transverse component.Meanwhile,a recirculating region forms behind the expan-sion position and the turbulence has very strong intensity within this region.For the flow in the channel with an ab-rupt contraction,the longitudinal component of the flow is decreased by the obstruction on one side and accelerated onthe other side,whereas the transverse velocity is small.The turbulence is extraordinarily strong in the regions adja-cent to the contraction wall in the narrow channel.In both cases of abrupt cross-sectional changes,the TKE is genera-ted dominantly by the shear of the longitudinal velo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flow open channel ABRUPT expansion ABRUPT CONTRACTION SHALLOW water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dunov格式的一维明渠水流运动数值模拟
2
作者 梁鑫 侯精明 +4 位作者 李东来 吕佳豪 荆海晓 王添 王明宇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3,共6页
针对复杂地形上存在急流、激波或急缓流交替等问题的一维明渠水动力模拟,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Saint-Venant方程组,建立了复杂明渠水动力模型。采用HLL近似Riemann解计算界面通量,通过MUSCL格式和Runge-Kutta方法将时空精度... 针对复杂地形上存在急流、激波或急缓流交替等问题的一维明渠水动力模拟,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Saint-Venant方程组,建立了复杂明渠水动力模型。采用HLL近似Riemann解计算界面通量,通过MUSCL格式和Runge-Kutta方法将时空精度提高至二阶,同时将流量替换为连续性方程中的通量形式以保证流量守恒。采用水面梯度整体作为源项的方程形式,并引入底坡通量法对其求解,摩阻源项则使用无须迭代的显隐式方法进行处理。通过4个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可很好地模拟溃坝、激波和急缓流交替等复杂水流运动过程,具有良好的守恒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水流 GODUNOV 有限体积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板式测流装置水力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林 宋道逸 +2 位作者 李永业 蔡鸿儒 王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3,共7页
针对传统明渠流量测量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便携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矩形渠道测流装置——明渠板式测流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物理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其量测性能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测得渠道流量Q与量测板受力FR以... 针对传统明渠流量测量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便携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矩形渠道测流装置——明渠板式测流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物理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其量测性能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测得渠道流量Q与量测板受力FR以及板宽B有关,并建立了流量Q与量测板受力FR以及板宽B的函数关系;测板上下游断面流速分布呈现显著空间异质性,渠道下游水流受装置的影响要大于上游;各断面流速分布以渠道中垂线对称,越靠近中垂线流速越大,且最大流速点位于水面以下某个位置;矩形明渠断面垂向流速与横向流速分布均符合抛物线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渠道 明渠测流 流量量测装置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多分辨率网格化自动测流方法研究
4
作者 范琪琦 周义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3,共7页
针对传统明渠测流效率低、自动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网格化自动测流方法,以矩形明渠为研究对象,借鉴图像分辨率和渠道几何特征,根据渠宽和水深将断面网格化处理,通过单片机与步进电机协同控制,实现流速传感器在横纵轴方向的精... 针对传统明渠测流效率低、自动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网格化自动测流方法,以矩形明渠为研究对象,借鉴图像分辨率和渠道几何特征,根据渠宽和水深将断面网格化处理,通过单片机与步进电机协同控制,实现流速传感器在横纵轴方向的精确定位,测得测流单元中心点流速后采用流速面积法计算流量。结果表明:一定水深下,相对误差与测流单元面积呈线性递增,与分辨率中的n(n为竖直方向上一列测流单元的数量)呈幂函数递减;测流历时与n呈线性递增。测流单元面积在5~100 cm^(2)时,相对误差在5%以内。该方法突破单点测量局限,实现流速场精细化采样,具有自动、精准、便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率 灌区量水 自动测流 测流单元 明渠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闸堰联调的明渠水力特性与流量调控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原源 韩兴 +3 位作者 杨逸飞 冯康尧 胡踊跃 魏新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明渠灌溉过程中下游流量调控不精准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作物减产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闸堰串联的明渠流量调控方法。首先通过对明渠中闸门与堰的水力特性和流量公式进行理论分析,结合FLUENT流体仿真与单因素试... 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明渠灌溉过程中下游流量调控不精准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作物减产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闸堰串联的明渠流量调控方法。首先通过对明渠中闸门与堰的水力特性和流量公式进行理论分析,结合FLUENT流体仿真与单因素试验探明了影响闸堰联调下明渠流量的关键参数为闸前水位、闸前流速、闸门开度和堰前水位,且闸前水位、闸前流速和闸门开度与下游流量呈正相关,而堰前水位与下游流量呈负相关。进一步探究因素间交互作用并构建精准流量调控模型,选取上述4个关键参数为试验因素,以下游流量为评价指标,开展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闸门开度与闸前水位、闸门开度与堰前水位的交互项对下游流量影响显著,增加闸门开度和闸前水位,降低闸前流速和堰前水位,可提高下游液位和流量的稳定性;基于响应面建立的明渠流量调控模型决定系数R^(2)=0.9905,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最后通过对现有手动闸门进行自动化改造,搭建了用于明渠流量调控的田间试验平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闸堰联调的明渠流量调控模型控制误差小于12%。研究可为灌区明渠流量调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明渠 水力特性 闸堰联调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多阶明渠工程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鸣 贾明灏 +4 位作者 张弘强 李彦卿 孙仲谋 栗琪程 熊继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38,共11页
[目的]研究灌区多级阶梯明渠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及泥沙淤积问题,并评价其对多阶明渠工程的影响.[方法]基于VOF方法,在Flow-3D平台上建立了山东省德州市牛角店输水工程的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三维多阶明渠水流,对比分析水流... [目的]研究灌区多级阶梯明渠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及泥沙淤积问题,并评价其对多阶明渠工程的影响.[方法]基于VOF方法,在Flow-3D平台上建立了山东省德州市牛角店输水工程的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三维多阶明渠水流,对比分析水流流速分布、水面线变化及渠底泥沙淤积情况.[结果]水流流态平稳后,最大流速出现在第二级阶梯上,挟沙水流流速较清水流速大0.50~0.86 m/s;在挑坎及第二级阶梯上,水面线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泥沙主要淤积于挑坎前及第三级阶梯底部,200 s时淤积厚度最高达0.143 mm.[结论]在牛角店输水工程施工及后期运行中,适当加固第二级阶梯渠底,提升第二级侧墙高度,并通过调控下游水位以保证灌渠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明渠 三维数学模型 flow-3D 流速分布 水面线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恒定来流下鱼类逃逸游动行为响应研究
7
作者 查伟 吴时强 +3 位作者 吴修锋 戴江玉 薛万云 张维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20,共8页
探究非恒定来流下鱼类逃逸游动行为不仅有助于理解鱼类生态适应性行为和生存策略,同时可为水电开发下鱼类资源保护及生境修复工程提供科学指导。基于复式明渠中鱼类逃逸游动行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试验鱼停留分布区域与水力因子空间分... 探究非恒定来流下鱼类逃逸游动行为不仅有助于理解鱼类生态适应性行为和生存策略,同时可为水电开发下鱼类资源保护及生境修复工程提供科学指导。基于复式明渠中鱼类逃逸游动行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试验鱼停留分布区域与水力因子空间分布的响应关系,揭示试验鱼对不同水力因子的偏好系数规律,识别鱼类逃逸游动行为的临界水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鱼在复式明渠流场中最常出现的区域为滩槽交界斜坡处,停留系数与流量变化速率负相关,而主槽区域的停留系数规律恰好相反;试验鱼对流速、紊动能、积分时间尺度和空间速度梯度的偏好系数分布大致相似,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钟”型分布趋势,存在明显偏爱的适宜区间;鱼类滩槽迁移行为特征及时间响应不同涨、落水历时而变化,滩槽断面平均流速差和水位变化率分别对应涨、落水工况下触发鱼类迁移行为的关键水力因子,临界阈值为1.25~1.34 BL/s、1.96~3.08×10^(-2)B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鱼类逃逸游动 水动力偏好 复式明渠 滩槽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率空间分布差异对明渠流场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邹俊 夏阳 刘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79,共4页
糙率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渠的三维流场特性,且已有的研究未关注糙率分布本身的影响。为此,构建以明渠糙率分布为单因素的模型试验系统,定义了糙率分布权重系数,在综合糙率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探讨了糙率空间分布差异对明渠流场特性的影响。... 糙率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渠的三维流场特性,且已有的研究未关注糙率分布本身的影响。为此,构建以明渠糙率分布为单因素的模型试验系统,定义了糙率分布权重系数,在综合糙率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探讨了糙率空间分布差异对明渠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明渠底板糙率权重增大,断面主流流速、各向紊动强度及紊动能等参数从横向分布变为垂向分布,同时边壁附近主流流速的横向梯度减小,底板附近垂向梯度增大。边壁附近的各向紊动强度与紊动能随底板糙率权重的增加而减小,底板附近、中心区的情况相反。研究结果可揭示明渠糙率分布对流场分布及相关参数的作用规律,亦为水流结构敏感的明渠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率 分布 流场 紊动 差异 明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状分布的刚性双层植被明渠紊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升奇 陈俊舟 +1 位作者 陈红 陈界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33,共6页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簇状分布的刚性双层植被明渠水流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根据时间及空间的双平均方法对植被明渠水流的流速及紊动参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簇状分布的植被明渠水流可以分为植物区、间隙区及主流区,不同区域时均流速...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簇状分布的刚性双层植被明渠水流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根据时间及空间的双平均方法对植被明渠水流的流速及紊动参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簇状分布的植被明渠水流可以分为植物区、间隙区及主流区,不同区域时均流速的大小和分布各异;双层植被明渠水流中,时均流速垂线分布在近床面、低植物顶部附近及高植物顶部附近均出现拐点,脉动强度和紊动能的最大值出现在高植物顶部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植被 簇状分布 植被明渠水流 紊流特性 紊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流场中嵌入多孔金属钛网的PEMFC的性能
10
作者 李士玲 卢广轩 +1 位作者 颜俏 李禹辰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717,共6页
优化阴极流场结构,可提高阴极开放式空冷(OA)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性能。设计一种在阴极流场中嵌入多孔金属钛网的流场结构,用于改善阴极气体分布均匀性,强化阴极流体传质传热。制备OA-PEMFC电堆,采用独立的阴极冷却流道,研究该... 优化阴极流场结构,可提高阴极开放式空冷(OA)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性能。设计一种在阴极流场中嵌入多孔金属钛网的流场结构,用于改善阴极气体分布均匀性,强化阴极流体传质传热。制备OA-PEMFC电堆,采用独立的阴极冷却流道,研究该优化结构对OA-PEMFC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直流道空冷堆和商用钛双极空冷堆进行比较。该优化结构能改善OA-PEMFC的输出特性及热管理性能:电流密度1.0 A/cm^(2)时,OA-PEMFC单体电池的平均电压可达0.615 V,与商用金属堆相比,功率密度可提升6%;在1.1 A/cm^(2)电流密度运行条件下,OA-PEMFC性能稳定,电堆在60℃下可稳定运行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阴极流场 多孔金属钛网 输出特性 阴极开放式空冷(OA)电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下游河道明渠流扰动的尾水隧洞水力波动特性研究
11
作者 董钟明 郭俊勋 +7 位作者 周玉国 田子坚 乔鹏 王兆淼 朱文兵 周大庆 于安 王浩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3,共5页
除过渡过程引起的明满流现象外,尾水河道波动同样对长尾水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VOF明渠流模型,研究了下游河道尾水波动对尾水隧洞水力震荡和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压井后端的尾水隧洞中的压力脉动主要由调压井和下游波... 除过渡过程引起的明满流现象外,尾水河道波动同样对长尾水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VOF明渠流模型,研究了下游河道尾水波动对尾水隧洞水力震荡和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压井后端的尾水隧洞中的压力脉动主要由调压井和下游波浪共同作用引起,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调压井对来自下游的低频脉动具有消波作用,可消除95%以上由波浪引起的低频压力脉动;在下游水位突变的情况下,压力脉动经历了由喷气主导的大波动向下游造波主导的平稳波动的过渡;由下游波浪引起的脉动无法有效传递至转轮区域,受调压室的影响较大;然而喷气引起的某些脉动频率如0.8203 Hz能够有效传递到转轮出口,并保留67.2%的脉动幅值,进而影响转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 尾水隧洞 明渠流 造波 可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视频测流的亚网格变分优化光流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宗军 蒋东进 +1 位作者 张亚 温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2,共9页
本文在变分光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亚网格尺度的优化算法,用于描述图像序列中的复杂流体流动并估计其二维速度场。为解决基于网格尺度下变分光流估计中亚网格小尺度结构信息缺失的问题,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物理运动规律,引入大涡模拟的思... 本文在变分光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亚网格尺度的优化算法,用于描述图像序列中的复杂流体流动并估计其二维速度场。为解决基于网格尺度下变分光流估计中亚网格小尺度结构信息缺失的问题,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物理运动规律,引入大涡模拟的思想,在变分模型数据项中将瞬时运动分解为一个大尺度运动项和一个小尺度湍流项,并采用Smagorinsky模型求解小尺度湍流项。相比于传统的Farneback稠密光流算法,改进后的亚网格尺度变分光流算法(Subgrid scale Horn-Schunck optical flow,SGS-HS)在湍流图像序列的速度场估计中结果更优。为使SGS-HS算法同样能胜任于明渠流速测量任务,在模型的正则项方面选择使用速度梯度约束,以提高在明渠流场流向相对一致的情况下SGS-HS算法在测速实验中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SGS-HS算法在明渠测速方面具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法 亚网格 大涡模拟 湍流 明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6DOF模型的框架式流速仪水力特性数值模拟与明渠测流速率常数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渊 申丽霞 +3 位作者 吴建华 张玉胜 成一雄 胥云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1-381,共11页
为分析明渠内框架式流速仪流场特性与运动姿态,同时对流速仪倍常数K和摩阻系数C进行率定,根据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VOF多相流模型,建立动态网格下的6自由度(6DOF)刚体动力学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对... 为分析明渠内框架式流速仪流场特性与运动姿态,同时对流速仪倍常数K和摩阻系数C进行率定,根据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VOF多相流模型,建立动态网格下的6自由度(6DOF)刚体动力学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对水冲击流速仪旋桨使之被动旋转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流速仪在不同位置对流速仪倍常数K和摩阻系数C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动网格6DOF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框架式流速仪在明渠的流动状态,仿真结果可靠性较高;通过对不同时刻转速与流速拟合曲线分析可知,流速仪位置不同会影响流速仪摩阻系数C,对流速仪倍常数K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框架式流速仪优化和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对流速仪的磨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测流 水力特性 框架式流速仪法 动网格6DOF仿真模型 速率常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对明渠水流运动的影响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向楠 姚仕明 +1 位作者 丁兵 范达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4,共8页
为了探求船舶对于明渠水流运动的影响,利用水位测针和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分别测量了明渠水流中不同吃水工况下船舶前、后的沿程水深及流场,分析了位于船舶中间纵剖面上的流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相较... 为了探求船舶对于明渠水流运动的影响,利用水位测针和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分别测量了明渠水流中不同吃水工况下船舶前、后的沿程水深及流场,分析了位于船舶中间纵剖面上的流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相较于无船工况,船前水深略有增加,船后水深略有减少;且船舶对水深的影响程度随着吃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有船与无船水深的比值最大为1.071,最小为0.951;②船舶中间纵剖面上纵向垂线流速分布从船头前“J”型向船舶底部的“■”型转变,流经船尾后逐渐恢复为“J”型,且在船头附近形成下潜水流、船尾附近形成上升水流;③在船舶吃水深度为0.6 h时,纵向(沿水流方向)与垂向(沿水深方向)上都出现各个工况下的最大流速,纵向流速最大值达到无船时平均纵向流速的2.11倍,位于船头附近(x/l=-2/5);下潜水流流速最大值达到无船时平均纵向流速的71%,位于船头附近(x/l=-0.5);上升水流流速最大值达到无船时平均纵向流速的29%,位于船尾附近(x/l=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粒子图像测速(PIV) 水深 流速分布 明渠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与无压交接水力系统有限体积法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金远 周领 +1 位作者 胡垠盈 许宇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79,387,共8页
针对含无压段的长距离调水工程,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有压与无压交接水力计算模拟.首先根据有限体积法,分别对有压与无压的控制方程离散,采用Riemann求解器计算通量,并引入MINMOD斜率限制器进行数据重构.边界处采用虚拟... 针对含无压段的长距离调水工程,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有压与无压交接水力计算模拟.首先根据有限体积法,分别对有压与无压的控制方程离散,采用Riemann求解器计算通量,并引入MINMOD斜率限制器进行数据重构.边界处采用虚拟边界,实现了计算区域与边界处的统一.在1个无压计算时步内,进行数个有压计算,从而实现有压与无压的交接计算.将所建模型与传统特征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在库朗数小于1.00时,MOC在有压流与无压流均会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而FVM计算更加准确.对比了有压与无压交接水力计算结果与有压段独立计算的结果,后者结果更加保守,工程经济性较差,证明了提出的有压与无压的交接水力计算的必要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压管流 明渠流 有限体积法 Godunov格式 水力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灌区多泥沙明渠测流设备比测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永鑫 李林 +2 位作者 王立成 宁聪毅 邓小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6-1043,共8页
为探究新疆塔里木灌区含沙水流对测流设备精度的影响,选取灌区测流条件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明渠水流为研究对象,以电磁流量计为基准,在室内明渠水槽测试了时差法超声流量计、旋桨式流速仪、多普勒流速仪,在不同含沙量(最大含沙量55 kg/m^... 为探究新疆塔里木灌区含沙水流对测流设备精度的影响,选取灌区测流条件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明渠水流为研究对象,以电磁流量计为基准,在室内明渠水槽测试了时差法超声流量计、旋桨式流速仪、多普勒流速仪,在不同含沙量(最大含沙量55 kg/m^(3),塔里木灌区明渠天然沙,中值粒径0.034 mm)下的测流精度.结果表明:在含沙量范围内测流平均意义上,时差法超声流量计在含沙量S≤33 kg/m^(3)下测流误差为-0.66%~7.92%,符合明渠量水误差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塔里木灌区最高含沙量(29 kg/m^(3))下的量水精度;旋桨式流速仪在低流速下测量结果偏低,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其测量结果逐渐偏大,误差最大达93%;多普勒流速仪在低含沙量下测量结果比清水条件下更精准,但高含沙量下测量误差较高,达140%~190%.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灌区明渠测流设备选用提供借鉴,继而促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测流 泥沙 塔里木灌区 时差法超声流量计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散粒粗糙床面明渠水流流速结构PIV试验研究
17
作者 阎鑫铭 钟亮 李国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1,共5页
鉴于床面非均匀散粒粗糙直接影响明渠水流的流速结构问题,基于PIV水槽试验,研究了非均匀散粒粗糙床面明渠水流的流速结构,探讨了水流时均流速沿流向和沿垂线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脉动流速的象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梅花形排列的大尺度非均... 鉴于床面非均匀散粒粗糙直接影响明渠水流的流速结构问题,基于PIV水槽试验,研究了非均匀散粒粗糙床面明渠水流的流速结构,探讨了水流时均流速沿流向和沿垂线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脉动流速的象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梅花形排列的大尺度非均匀散粒粗糙显著影响了颗粒顶部以下的水流结构,大、小颗粒周围时均流速结构相似,颗粒大小明显影响了流动分离区形状尺度和内外层流体分界点位置;象限分析显示外层流体中,大颗粒使其上方区域Q2、Q4事件的概率减小;内层流体中Q1、Q3事件占主导,颗粒上游及大颗粒附近相比下游及小颗粒附近更易产生强紊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散粒粗糙床面 明渠水流 时均流速 脉动流速 象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流挟沙力的非完全自相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年生 郑柯祺 +1 位作者 卢叶盛 徐璞儿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8页
张瑞瑾挟沙力公式在泥沙工程计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如何确定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目前尚无有效的直接计算方法。从量纲分析入手,基于非完全自相似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挟沙力分析方法,并采用水槽实验资料进行了检验和详细说明。分析... 张瑞瑾挟沙力公式在泥沙工程计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如何确定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目前尚无有效的直接计算方法。从量纲分析入手,基于非完全自相似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挟沙力分析方法,并采用水槽实验资料进行了检验和详细说明。分析结果表明:张瑞瑾公式中的指数可表达为V/ω(其中V为水流平均流速,ω为泥沙颗粒沉速)的对数函数,而其系数则与V/ω成幂函数关系。通过考虑V/ω对公式系数和指数的影响后,挟沙力公式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计算误差可减少36%~49%。由于所用资料的范围有限,提出的公式普适性有待验证,但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能也适用于其他挟沙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挟沙力 非完全自相似 明渠水流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调水工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广川 孙博 曹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2-93,共12页
引黄济青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在部分渠段出现了渠道断面要素发生变化、流量与设计水位不匹配、梯级泵站运行时间和流量匹配困难等问题,对于工程的输水安全和输水效率都有重要影响。选取典型渠段,对以上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明渠... 引黄济青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在部分渠段出现了渠道断面要素发生变化、流量与设计水位不匹配、梯级泵站运行时间和流量匹配困难等问题,对于工程的输水安全和输水效率都有重要影响。选取典型渠段,对以上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明渠非均匀渐变流方程对明渠及过水建筑物过流能力进行复核,并采用丹麦水资源及水环境研究所(DHI)的MIKE软件,模拟工程0~10 m^(3)/s、10~20 m^(3)/s、20~30 m^(3)/s三种流量调节调度运行工况。通过梯级泵站上下站流量变化时全线水力变化求解,确定梯级泵站调度运行时泵站间流量滞后时差匹配关系,从而得出泵站和泵站间控制性建筑物的调度运行建议,对于优化调度策略、提升过流能力、确保长距离调水工程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泵站 调度 明渠非均匀渐变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水流挟沙力与紊动特性相互关系的简化分析
20
作者 程年生 卢叶盛 李奇骏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过去有关明渠水流挟沙力的研究均采用了维利坎诺夫或张瑞瑾的能量平衡观点,通常将挟沙力S_(v*)表达为无量纲参数U^(3)/(ghω)的线性或幂函数。目前对挟沙水流能量变化机理的认识仍然有限,基于能量平衡的挟沙力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通过... 过去有关明渠水流挟沙力的研究均采用了维利坎诺夫或张瑞瑾的能量平衡观点,通常将挟沙力S_(v*)表达为无量纲参数U^(3)/(ghω)的线性或幂函数。目前对挟沙水流能量变化机理的认识仍然有限,基于能量平衡的挟沙力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通过考虑明渠水流的紊动特性,提出了一种挟沙力分析的简化方法。所获得的公式结构与前人的结果基本一致,即S_(v*)与U^(3)/(ghω)和f^(1.5)呈线性关系,其中f为阻力系数。通过引入表征水流紊动的特征参数,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高含沙水流和非均匀流等复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挟沙力 紊动强度 明渠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