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初步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超 石冰 +1 位作者 刘坤 郑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改进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技术方法,并对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即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名非综合征性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8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2名。对20例患者实施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 目的改进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技术方法,并对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即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名非综合征性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8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2名。对20例患者实施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在术前和术后分别拍摄锥形束CT(CBCT)片,使用Image-Pro Plus 5.1软件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名患者中总体植入骨量比率为88%,唇侧植入骨量比率为93%,腭侧植入骨量比率为84%。结论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弥补了既往腭侧植入骨量不足的缺点,裂隙内鼻腔瓣三角瓣的切口设计兼顾了鼻底裂隙和唇侧裂隙的关闭,避免大范围的松弛切口以及颊侧黏膜推进瓣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裂植骨术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骨三维定量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海钟 步荣发 +6 位作者 黄旭明 赵红 叶慧义 赵绍宏 温伟生 倪紫砚 杨舸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当下颌骨处于正常牙尖交错位时,正常成人颅面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选择60名正常范围的志愿者,在正常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行螺旋CT扫描,三维影像重建。在EASYVISION工作站上对重建的颅面骨影像进行... 目的:研究当下颌骨处于正常牙尖交错位时,正常成人颅面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选择60名正常范围的志愿者,在正常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行螺旋CT扫描,三维影像重建。在EASYVISION工作站上对重建的颅面骨影像进行三维测量。在三维骨结构上定点37个,对有意义的两点间直线距离三点所形成的角度,计算机自动测量,并显示数据。结果:颅面骨CT三维测量较为客观和精确地反映出在正常牙尖交错位时颅面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比值的标准差远小于数据范围的标准差。结论:计算机三维定量测量精确性高。本研究提供正常数据,为颅骨骨畸形患者提供参考,颅面骨三维重建有助于正颌外科诊断和确定手术方案术前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定量测量 颅面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贴附植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延峰 刘筱菁 +2 位作者 陆平 周晓南 归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不同部位贴附植骨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例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同时行下颌角及部分体部(角体部)、上颌前部的贴附植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CT数据,利用三维CT分体重建...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不同部位贴附植骨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例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同时行下颌角及部分体部(角体部)、上颌前部的贴附植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CT数据,利用三维CT分体重建和数据配准分割技术,对配准后的下颌角体部及上颌前部2个植骨区域的术后即刻与术后半年的2组数据同时进行分割,分别独立出2个下颌骨外板贴附植骨区域,对移植骨体积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下颌骨外板贴附移植于下颌角体部,术后半年体积缩小20.8%±7.2%,差值分析显示吸收的主要部位为靠近下颌骨下缘及后缘;移植于上颌前部者体积缩小11.2%±2.3%。2个部位移植骨体积吸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骨外板贴附移植于颅面部不同部位,骨吸收的程度不同,受区局部力学环境的差异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对吸收率的量化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外板 贴附植骨 三维CT 颅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关节骨折的CT三维重建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郝晓茹 关承学 +2 位作者 高乔 徐赤 马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78-980,共3页
目的 探讨四肢骨关节骨折的CT 三维重建临床价值。方法 31 例骨关节骨折病例做了螺旋CT 三维重建,分析图象表现,并与X 线平片对照。结果 CT三维重建能直观、立体、多角度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移位情况,... 目的 探讨四肢骨关节骨折的CT 三维重建临床价值。方法 31 例骨关节骨折病例做了螺旋CT 三维重建,分析图象表现,并与X 线平片对照。结果 CT三维重建能直观、立体、多角度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移位情况,明显优于X 线平片检查。结论 四肢骨关节骨折的CT 三维重建检查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能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骨关节骨折 三维重建 四肢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在颧骨复合体缺损个性化三维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褚涵文 史芳萍 陈关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颧骨复合体缺损的个性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颧骨复合体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患者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颧骨复合体缺损的个性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颧骨复合体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患者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通过CAD/CAM将健侧颧骨复合体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在模型上塑形精确钛网,结合自体骨移植和带蒂颊脂垫瓣内衬,重建颧骨复合体形态和功能。结果:在实体模型病变区域测量数据和术中所见病变范围基本一致,预制的个性化重建钛网与术中颧骨复合体外形匹配,术后患者面型基本对称,三维CT显示重建颧骨复合体两侧基本对称,术后外形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在颅颌面缺损修复体的个体化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面部畸形整复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型 理论 颧骨 复合体 颊/外科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骨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R及3D成像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智中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CT成像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5 0例骨关节外伤病例 ,均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和三维 ( 3D)重建 ,并与轴位成像 ( 2DCT)进行比较。结果 :MPR和 3D重建图像能很好地显示骨折线、骨折片移位及关... 目的 :探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CT成像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5 0例骨关节外伤病例 ,均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和三维 ( 3D)重建 ,并与轴位成像 ( 2DCT)进行比较。结果 :MPR和 3D重建图像能很好地显示骨折线、骨折片移位及关节脱位 ,3D重建可立体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结论 :MPR和 3D图像是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 ,为骨关节外伤的术前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入路提供了客观依据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R 3D成像 骨关节 外伤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椎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