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时空可达的高校新校区步行路网优化——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士祥 李乐梅 +2 位作者 杨琪瑶 朱伯平 卢载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可达性是高校校园步行出行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高校新校区既有步行路网存在局部空间可达水平偏低、近距离绕行等问题.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为例,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下的线段模型和ArcGIS最优路径分析模型,量化其步行时空可达水平... 可达性是高校校园步行出行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高校新校区既有步行路网存在局部空间可达水平偏低、近距离绕行等问题.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为例,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下的线段模型和ArcGIS最优路径分析模型,量化其步行时空可达水平;结合步行空间实际使用水平,提出校园步行路网的改善方案并评估方案的步行可达性.研究发现:(1)分级的步行路网可提升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达性,精细的道路设施设计可确保实际使用的可达性;(2)有序的游憩步道可增强空间感知的可达性;(3)以吸引点为导向的步行捷径可改善时间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校区 步行路网 时空可达性 空间句法 线段模型 ArcGIS最优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型茶树新品系初步筛选 被引量:9
2
作者 林郑和 游小妹 +2 位作者 钟秋生 陈志辉 陈常颂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7-232,共6页
2011~2013年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筛选的30多份茶树新品系进行乌龙茶与绿茶适制性鉴定。采用密码审评法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乌龙茶新品系0318E、308的香气、滋味连续3年超过对照黄旦,其中0318E香气3年比对照平均高... 2011~2013年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筛选的30多份茶树新品系进行乌龙茶与绿茶适制性鉴定。采用密码审评法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乌龙茶新品系0318E、308的香气、滋味连续3年超过对照黄旦,其中0318E香气3年比对照平均高2.6分,308香气平均比对照高3分。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0318E、308制乌龙茶香气显著高于对照黄旦,审评总分也显著高于黄旦。绿茶新品系0314C连续3年感官品质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香气平均比对照高3.2分,但仍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系 高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云 刘彬彬 +7 位作者 周子维 吴晴阳 林宏政 胡清财 陈彬 占鑫怡 陈常颂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11-318,共8页
新品系‘606’是由黄旦自然杂交后代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加工乌龙茶香气持久,品种风格独特,制优率高。为了解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和滋味品质特征,本实验以茶树新品系‘60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 新品系‘606’是由黄旦自然杂交后代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加工乌龙茶香气持久,品种风格独特,制优率高。为了解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和滋味品质特征,本实验以茶树新品系‘60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等方法,对其加工过程中的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黄旦毛茶的含量和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含量总体先增后降,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丝氨酸、天冬酰胺是不同加工过程中的差异氨基酸;儿茶素含量持续下降,做青和揉捻是主要的影响工序。甜味类、苦味类、酸味类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旦(P<0.01);鲜叶和毛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o-(3-o-methyl)-gallate,EGCG3"Me)含量(分别为12.22和7.99 mg/g)远高于其他茶树品种,可能是高EGCG3"Me的乌龙茶资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新品系‘606’呈味物质层次感丰富,具有鲜爽醇厚、顺滑回甘、水香较显的滋味特色。本实验为乌龙茶新品系品质分析、生产加工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606’ 乌龙茶 氨基酸 儿茶素 加工过程 呈味物质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建设亚欧大陆桥新线的重大战略意义——兼论山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永生 李永宠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8,共4页
丝绸之路经过传统畜力阶段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阶段再到当今的各方面互联互通阶段。亚欧大陆桥新线地带相对于传统陇海线,优势明显。新线建设对于构建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东部的"多端束状桥"体系、推动沿线丰富... 丝绸之路经过传统畜力阶段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阶段再到当今的各方面互联互通阶段。亚欧大陆桥新线地带相对于传统陇海线,优势明显。新线建设对于构建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东部的"多端束状桥"体系、推动沿线丰富资源的开发、净化山西的政治生态、改善山西的经济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欧大陆桥新线 新线地带 一新线一茶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06A等13个茶树新品系在福建漳平的区域试验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钟秋生 单睿阳 +4 位作者 陈常颂 林郑和 陈志辉 游小妹 李鑫磊 《茶叶学报》 2021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0206A、0206B、0331I、0312B、MT-19、0316A、0331F、MT-20等13个新品系在福建龙岩漳平市开展为期6年的区域试验。经鉴定,0206A为制茶品质较为优异乌龙茶新品系,感官审评得分连续3年超过对照,平均高于对照1.4分;物候期调查发现,0312B、0... 0206A、0206B、0331I、0312B、MT-19、0316A、0331F、MT-20等13个新品系在福建龙岩漳平市开展为期6年的区域试验。经鉴定,0206A为制茶品质较为优异乌龙茶新品系,感官审评得分连续3年超过对照,平均高于对照1.4分;物候期调查发现,0312B、0325A、0319、0316A为早生种质,新品系0331F、0214-1、0212-12、MT-19、0331G等一芽一叶期、一芽三叶期均比对照迟10天以上,为晚生种质;产量鉴定表明,0206A、0325A三年秋季平均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黄棪(P<0.01);抗性(抗寒性、抗旱性等)调查表明这些新品系抗性强于对照种(黄棪)或者与对照相当;综合鉴定表明,13个新品系均适宜在福建漳平地区及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系 区域试验 漳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在不同季节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慧清 杨云 +6 位作者 柳镇章 方舟 林佳琪 湛水秀 占鑫怡 陈常颂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72-28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季节对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 MS)靶向代谢组学、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及电子鼻技术(Electronic nose)... 为探究不同季节对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 MS)靶向代谢组学、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及电子鼻技术(Electronic nose)对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品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获取不同季节茶样组间差异。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呈现春季>秋季>夏季,春季鲜味类氨基酸显著高于秋季与夏季(P<0.05),苦味类氨基酸在夏茶中相对含量较春、秋茶高。儿茶素总量呈现秋茶>夏茶>春茶的规律。氨基酸与儿茶素的差异是造成春、夏、秋茶不同风味品质特征的重要原因。3个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共鉴定86种主要特征挥发性成分,醇类和碳氢化合物挥发性组分含量较高,酮类物质是春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α-法呢烯是夏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反式-橙花叔醇、吲哚、己酸叶醇酯是秋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通过建立PLS-DA模型可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鉴定出23种区分不同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传感器S1,S2,S6,S7,S10在不同季节新品系‘606’乌龙茶的区分中起重要作用,含氮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是区分不同季节茶样的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606’ 乌龙茶 不同季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彬彬 周子维 +5 位作者 胡娟 徐邢燕 姚知灵 陈常颂 游玉琼 孙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6-752,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对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的过程中,鲜叶、萎凋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S-SPME-GC-TOF-MS)技术对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的过程中,鲜叶、萎凋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较少,做青叶中的香叶醇、茉莉酮、α-法呢烯、橙花叔醇、吲哚等重要挥发性成分生成并增加;整个加工过程中鉴定出31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属于醇类、酮类、醛类、酯类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7种类型,其中,酯类、醇类化合物是主要类型.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系“606”乌龙茶虽然具有α-法呢烯、香叶醇、苯基乙醇、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花果香特征型挥发物成分,但橙花叔醇的含量较低,而己酸叶醇酯等具有清果香的酯型化合物含量较高.综上,新品系“606”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有别于其他花果香品种的乌龙茶,这可能是构成其独特品种风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606” 乌龙茶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湘茶产业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邓岳朝 周跃斌 +2 位作者 沈程文 张晓琳 卢翠 《茶叶通讯》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湘茶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在契合性,并从湘茶产业的现状和"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出发,提出了湘茶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及对策,为切实推进湘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一带一路” 湘茶产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苔选03-10和苔选03-22选育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娟 陈正武 +3 位作者 刘红梅 曹雨 段学艺 王家伦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文分析了苔选03-10和苔选03-22新品系的来源与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春梢物候期、修剪枝叶重、感官品质、耐寒性等。表明苔选03-10和苔选03-22开采期早,持嫩性强,预测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好,适宜在贵州茶区... 本文分析了苔选03-10和苔选03-22新品系的来源与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春梢物候期、修剪枝叶重、感官品质、耐寒性等。表明苔选03-10和苔选03-22开采期早,持嫩性强,预测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好,适宜在贵州茶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系 选育 成活率 物候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山区公路选线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遵行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分析"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山区公路选线过程中贯彻设计新理念的总体思路,通过实例表明该思路能够指导设计人员得到"安全、经济、环保、舒适"的路线方案。
关键词 山区公路 选线 设计新理念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