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粉垄深松深耕改善南疆重度盐碱土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后效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洪光
李智杰
+3 位作者
李玲
徐强
白振涛
王潭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57,共13页
南疆地区棉田土壤高盐碱与板结限制棉田增产增效。粉垄耕作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层、促进灌溉洗盐作用。为探讨粉垄深松深耕对盐碱棉田的改良效果,该研究开展2 a(2021–2022年)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粉垄耕作深度(DT20:深松20 cm,DT40:深松40...
南疆地区棉田土壤高盐碱与板结限制棉田增产增效。粉垄耕作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层、促进灌溉洗盐作用。为探讨粉垄深松深耕对盐碱棉田的改良效果,该研究开展2 a(2021–2022年)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粉垄耕作深度(DT20:深松20 cm,DT40:深松40 cm,DT60:深松60 cm)与常规耕作(五铧犁翻耕20 cm)交替,并设置CT20为连续2 a常规耕作,分析其对土壤理化性质、棉花生长及籽棉产量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量化明确作物增产效应。结果表明:1)粉垄深松深耕能够疏松耕作范围内土壤以优化土壤结构。其中DT60较DT20与CT20显著降低耕作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容重、粗大团聚体(>2 mm)的含量与黏粒和粉粒(<0.053 mm),这使得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显著降低,并增加孔隙度和微团聚体(<0.25~0.053 mm)的含量。2)DT40与DT60处理能够显著增加0~40cm土壤水分,并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而DT20处理则仅能降低0~20 cm的土壤盐分,而DT60能够较DT40显著降低0~60 cm土壤盐分和pH值,但不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盐分降低促进了土壤中0~40 cm土层有机碳和0~60 cm的全氮累积。3)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表明,土壤盐分是影响籽棉产量的间接因子,干物质量累计和棉铃质量为直接因子。土壤盐分的降低,有利于土壤养分累积和根系生长,促进养分向植株运移和累积,提高棉花干物质累积量和籽棉产量。因此DT60处理使得土壤盐分降低的效果最佳,使得该处理下的增产效果最佳。综合分析得,粉垄深松深耕60 cm与常规耕作交替的制度能够实现南疆重度盐碱棉田改良与增产增效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盐碱化
粉垄深松深耕
产量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秀艳
吕金庆
+1 位作者
林君堂
刘国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29,共4页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我国平作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玉米产区和杂粮产区的一深两免耕作模式。通过与传统垄作耕作对比试验,其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条件下的含水...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我国平作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玉米产区和杂粮产区的一深两免耕作模式。通过与传统垄作耕作对比试验,其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条件下的含水量;平均地温在8:00时比传统耕作高,而在14:00和20:00时比传统耕作低,有利于作物生长;作物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实现了农民增收节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一深两免耕作模式
免耕覆盖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汴泓
雷涵
+6 位作者
李日坤
杨铭榆
潘睿欣
潘美清
王成己
唐莉娜
黄锦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95-2206,共12页
【目的】探讨深耕栽培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特性和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福建烟区构建合理耕层及建立烤烟优质高效栽培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烟区自然耕深15 cm+中耕培土为对照(CK),设耕深20 cm+中耕培土(D1)、耕深25 ...
【目的】探讨深耕栽培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特性和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福建烟区构建合理耕层及建立烤烟优质高效栽培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烟区自然耕深15 cm+中耕培土为对照(CK),设耕深20 cm+中耕培土(D1)、耕深25 cm+中耕培土(D2)和耕深25 cm+免中耕培土(D3)3个深耕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深耕处理下根际细菌结构差异与功能多样性变化,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与随机森林模型评估根际细菌群落与土壤养分及烤烟产量的相关性。【结果】深耕可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P<0.05,下同),以D2处理增产增效效果最好,但与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土壤性质方面,各深耕处理均可较CK显著改善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土壤碱解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耕深的加深而提高。适当深耕可显著提高细菌α多样性;深耕处理下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相对丰度显著上升,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下降。Bugbase表型预测结果表明,深耕处理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好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丰度,D2和D3处理较CK和D1处理显著提高氧化胁迫耐受菌相对丰度。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各深耕处理均可较CK显著提升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纤维素分解(Cellulolsis)等养分循环方面功能相对丰度。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固氮作用是影响烤烟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在福建烟区耕层普遍变浅现状下,适度深耕(25 cm)对改善烤烟根际微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但适度深耕下烤烟旺长前是否进行中耕培土对烤烟产量产值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
烤烟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垄深松深耕改善南疆重度盐碱土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后效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洪光
李智杰
李玲
徐强
白振涛
王潭刚
机构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5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9026)
兵团科技计划项目(2023AB073)。
文摘
南疆地区棉田土壤高盐碱与板结限制棉田增产增效。粉垄耕作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层、促进灌溉洗盐作用。为探讨粉垄深松深耕对盐碱棉田的改良效果,该研究开展2 a(2021–2022年)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粉垄耕作深度(DT20:深松20 cm,DT40:深松40 cm,DT60:深松60 cm)与常规耕作(五铧犁翻耕20 cm)交替,并设置CT20为连续2 a常规耕作,分析其对土壤理化性质、棉花生长及籽棉产量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量化明确作物增产效应。结果表明:1)粉垄深松深耕能够疏松耕作范围内土壤以优化土壤结构。其中DT60较DT20与CT20显著降低耕作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容重、粗大团聚体(>2 mm)的含量与黏粒和粉粒(<0.053 mm),这使得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显著降低,并增加孔隙度和微团聚体(<0.25~0.053 mm)的含量。2)DT40与DT60处理能够显著增加0~40cm土壤水分,并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而DT20处理则仅能降低0~20 cm的土壤盐分,而DT60能够较DT40显著降低0~60 cm土壤盐分和pH值,但不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盐分降低促进了土壤中0~40 cm土层有机碳和0~60 cm的全氮累积。3)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表明,土壤盐分是影响籽棉产量的间接因子,干物质量累计和棉铃质量为直接因子。土壤盐分的降低,有利于土壤养分累积和根系生长,促进养分向植株运移和累积,提高棉花干物质累积量和籽棉产量。因此DT60处理使得土壤盐分降低的效果最佳,使得该处理下的增产效果最佳。综合分析得,粉垄深松深耕60 cm与常规耕作交替的制度能够实现南疆重度盐碱棉田改良与增产增效协同。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盐碱化
粉垄深松深耕
产量
结构方程模型
Keywords
cotton
soils
salinization
deep
vertical rotary
tillage
yiel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秀艳
吕金庆
林君堂
刘国平
机构
黑龙江省森工经销总公司哈尔滨公司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8B04)
文摘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我国平作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玉米产区和杂粮产区的一深两免耕作模式。通过与传统垄作耕作对比试验,其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条件下的含水量;平均地温在8:00时比传统耕作高,而在14:00和20:00时比传统耕作低,有利于作物生长;作物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实现了农民增收节支。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一深两免耕作模式
免耕覆盖
土壤含水率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one deep and two no- tillage model
no-
tillage
coverage
soil moisture rate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汴泓
雷涵
李日坤
杨铭榆
潘睿欣
潘美清
王成己
唐莉娜
黄锦文
机构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赣州市烟草公司石城分公司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95-2206,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1467)
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科技项目(2019350000240143)。
文摘
【目的】探讨深耕栽培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特性和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福建烟区构建合理耕层及建立烤烟优质高效栽培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烟区自然耕深15 cm+中耕培土为对照(CK),设耕深20 cm+中耕培土(D1)、耕深25 cm+中耕培土(D2)和耕深25 cm+免中耕培土(D3)3个深耕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深耕处理下根际细菌结构差异与功能多样性变化,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与随机森林模型评估根际细菌群落与土壤养分及烤烟产量的相关性。【结果】深耕可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P<0.05,下同),以D2处理增产增效效果最好,但与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土壤性质方面,各深耕处理均可较CK显著改善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土壤碱解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耕深的加深而提高。适当深耕可显著提高细菌α多样性;深耕处理下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相对丰度显著上升,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下降。Bugbase表型预测结果表明,深耕处理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好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丰度,D2和D3处理较CK和D1处理显著提高氧化胁迫耐受菌相对丰度。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各深耕处理均可较CK显著提升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纤维素分解(Cellulolsis)等养分循环方面功能相对丰度。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固氮作用是影响烤烟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在福建烟区耕层普遍变浅现状下,适度深耕(25 cm)对改善烤烟根际微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但适度深耕下烤烟旺长前是否进行中耕培土对烤烟产量产值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深耕
烤烟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随机森林模型
Keywords
deep
tillage
flue-cured tobacco
rhizosphere soil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andom forest
model
分类号
S572.06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粉垄深松深耕改善南疆重度盐碱土理化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后效
刘洪光
李智杰
李玲
徐强
白振涛
王潭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
刘秀艳
吕金庆
林君堂
刘国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张汴泓
雷涵
李日坤
杨铭榆
潘睿欣
潘美清
王成己
唐莉娜
黄锦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