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F/PC丝材制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汪骥 李晨龙 +5 位作者 李瑞 刘玉君 刘晓 王安刚 高立 于鹏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7-353,共7页
连续碳纤维(CCF)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性能,结合3D打印技术在船舶建造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丝材制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树脂进给量(A)、外包裹结构件加热温度(B)和收卷速度(C)作为研究因素,并... 连续碳纤维(CCF)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性能,结合3D打印技术在船舶建造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丝材制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树脂进给量(A)、外包裹结构件加热温度(B)和收卷速度(C)作为研究因素,并考虑丝材制备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正交实验表进行连续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CCF/PC)丝材制备实验,以连续碳纤维丝材的单位直径、拉伸强度性能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使CCF/PC丝材整体性能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树脂进给量(A)为3挡、外包裹结构件加热温度(B)为270℃、收卷速度(C)为150mm/min.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丝材单位直径为0.594mm,拉伸强度高达451.07MPa.研究结果可为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船舶建造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连续碳纤维(CCF) 丝材制备 工艺参数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掺杂液态金属复合纤维的连续制备及其应用
2
作者 王旭 李环宇 +2 位作者 付凡 杨伟峰 龚维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0,共8页
基于液态金属的导电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智能服装的核心组成单元,但受限于液态金属高的表面张力,导致液态金属基导电纤维的连续化制备难以实现。通过镍粉的掺杂改性,制备了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液态金属复合膏体,改... 基于液态金属的导电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智能服装的核心组成单元,但受限于液态金属高的表面张力,导致液态金属基导电纤维的连续化制备难以实现。通过镍粉的掺杂改性,制备了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液态金属复合膏体,改善了液态金属在镀银聚酰胺纤维表面的润湿性能和涂覆能力,从而实现了液态金属复合纤维(LMC纤维)的连续化制备。结果表明:当镍粉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膏体在镀银聚酰胺纤维表面具有优异的涂覆性能,可制备得到电导率高达4.8×105 S/m的LMC纤维,其电导率与初始镀银聚酰胺纤维相比提升了728%;此外,LMC纤维具有优异的抗弯折能力和耐用性,在水中浸泡1 h后其电阻仅下降1.9%;同时可将其作为电热纤维,在1.62 V的低电压通电状态下迅速达到热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装 导电纤维 液态金属 复合膏体 连续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商剑钊 吴小飞 +5 位作者 曹晔洁 吕云蕾 李精鑫 王晶 董宁 刘永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7,共13页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新兴民用等领域,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大多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过长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和推广,发展低成本制备工艺...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新兴民用等领域,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大多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过长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和推广,发展低成本制备工艺是推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现状,总结了反应熔渗、纳米浆料浸渗瞬时共晶、浆料浸渗结合热压等低成本工艺的研究现状,围绕制备工艺优化、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低成本制备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如熔盐法制备超高温陶瓷界面和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具有孔隙结构均匀的多孔基体,可显著提升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低成本 反应熔渗 纳米浆料浸渗瞬时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产出取向教师培养质量评估:逻辑、困境与进路
4
作者 李嘉琳 李广平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5,共13页
新世纪以来,产出取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成为全球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但随着技术理性主义的日益强化,产出取向教师培养质量评估却逐渐偏离了质量提升的初衷,出现了量化指标片面化、证据依赖遮蔽专业性、结果的功利化使用加剧公平性... 新世纪以来,产出取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成为全球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但随着技术理性主义的日益强化,产出取向教师培养质量评估却逐渐偏离了质量提升的初衷,出现了量化指标片面化、证据依赖遮蔽专业性、结果的功利化使用加剧公平性失衡等现实困境。产出取向评估如果要从根本上促进教师培养质量提升,需要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推动改进取向的质量文化建设,并辩证借鉴国际经验,在路径革新与不断反思中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 质量评估 产出取向 质量保障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工业化微波复热盒装米饭的加热均匀性
5
作者 郑先哲 刘慧然 +5 位作者 刘成海 柏才宇 蒋镇泽 赵兴隆 沈柳杨 刘钗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2-263,共12页
为提高连续式微波复热盒装米饭的加热均匀性,以微波功率、加热时间、盒装米饭排列方式(简称排列方式)为影响因素,以含水率、平均温度、温度均匀度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解析微波加热因素对米饭中温度和水分分布及变化的影响规... 为提高连续式微波复热盒装米饭的加热均匀性,以微波功率、加热时间、盒装米饭排列方式(简称排列方式)为影响因素,以含水率、平均温度、温度均匀度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解析微波加热因素对米饭中温度和水分分布及变化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连续式微波复热盒装米饭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摆放在连续式微波加热设备内矩形包装盒内的米饭总体上存在明显边缘温度高和边角热聚焦的现象,其中单个包装盒内也存在类似分布;当微波功率升高后出现中心聚焦效应;随着脉冲占空比(微波功率)增大,微波向米饭内部传递深度增加、产生的体积热增多,“冷点”会向中心点处聚集、“冷点”面积逐渐缩小,微波加热均匀性提高;排列方式对加热均匀性影响小;对于盒装米饭在连续式微波加热设备内以2、3、4列排列,因微波在盒装米饭边缘面聚焦、内传递时衰减和餐盒间与其内部介电特性高低变换的原因,餐盒内米饭加热均匀性由高变低。为了充分利用连续式微波设备的加热能力和腔体空间尺寸,微波复热盒装米饭较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17.1 kW、脉冲占空比0.90、加热时间300 s、排列方式为沿连续式微波干燥机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排布4盒米饭。研究结果可为预制食品工业化生产的复热工艺及品质改善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复热 连续式 盒装米饭 均匀性 预制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的连续制备及其可视化液体传感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小锐 杨伟峰 +4 位作者 李克睿 李耀刚 张青红 王宏志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9-1057,共9页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为可视化传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其大多为双电极结构,制备工艺复杂,使其在成...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为可视化传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其大多为双电极结构,制备工艺复杂,使其在成本、器件均匀性、灵敏性及柔软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开发了一种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通过简单、可扩展和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实现了电致发光纤维的连续制备。且通过无线驱动的方式实现了电致发光,单电极纤维接受无线电场能量,通过接地线与大地、无线发射源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消除了对外部电源的依赖。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由导电层、介质层和发光层构成,发光波长为456 nm,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发光性能及柔软性。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可应用于溶液的可视化传感,其发光强度对于氯化钠浓度的识别度可达到0.001%(质量分数),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在汗液检测及生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发光纤维可进一步编织成发光织物,其透气性及力学方面均与普通的商用面料相媲美,并可实现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可视化传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无线驱动的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具有实现视觉显示和通信功能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纤维 可视化传感 连续制备 无线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铸轧工艺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牟维鹏 朱保顺 +2 位作者 魏娜娜 丰铭 林金保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5,共11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CCF/Al)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低密度、良好的传热性以及低热膨胀系数等诸多优良的特性,在航空材料、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连续碳纤维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总结... 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CCF/Al)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低密度、良好的传热性以及低热膨胀系数等诸多优良的特性,在航空材料、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连续碳纤维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近年来CCF/Al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重要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采用双辊铸轧工艺制备CCF/Al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具体包括搭建的实验设备、改性后碳纤维的性能、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强化机理;讨论了该工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 铝基复合材料 涂层 制备工艺 双辊铸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出院服务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婉玲 郭玉丽 +4 位作者 马景莲 郭静 李芬芬 延芝丽 段欣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出院服务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准备服务,研究组实施基于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出院准备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出院服务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准备服务,研究组实施基于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出院准备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总分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 对照组50例、研究组48例完成研究。研究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的非计划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取基于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家庭护理评估工具 出院准备服务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再入院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Ni合金的加工及组织性能研究
9
作者 高勤琴 张晓波 +5 位作者 赵通明 张耀文 张加学 杨有才 张鑫梅 谢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48,共4页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Ag-28Cu-xNi(x=0,0.5,1.0,2.0)系成分呈分布式的四种合金棒材,采用感应加热技术进行了连续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制备的Ag-28Cu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竖...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Ag-28Cu-xNi(x=0,0.5,1.0,2.0)系成分呈分布式的四种合金棒材,采用感应加热技术进行了连续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制备的Ag-28Cu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竖直生长的柱状晶组织,Ag-28Cu-0.5Ni合金的显微组织为不同方向生长的树枝晶组织,Ag-28Cu-1Ni和Ag-28Cu-2Ni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块状+花瓣状枝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28Cu-xNi合金 制备技术 连续热处理 组织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氧化铝纤维制造、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峰 李效东 +1 位作者 冯春祥 彭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0,共5页
综述了连续氧化铝纤维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发展状况 ;介绍了该纤维的三种主要制备方法 ,比较了其力学、光学和耐高温等性能 。
关键词 连续氧化铝纤维 制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连续纤维的制备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和义 侯宪钦 +2 位作者 王彦玲 赵相金 许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8-21,共4页
氧化锆连续纤维综合性能优良、强度高、绝热好、耐高温、抗腐蚀,可作为陶瓷基和金属基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系统地阐述和评价了氧化锆连续纤维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简要地分析了纤维制备... 氧化锆连续纤维综合性能优良、强度高、绝热好、耐高温、抗腐蚀,可作为陶瓷基和金属基等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系统地阐述和评价了氧化锆连续纤维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简要地分析了纤维制备中影响纤维性能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连续纤维 制备 复合材料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与熔融浸渍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同海 贾明印 +2 位作者 杨彦峰 薛平 蔡建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6,共5页
介绍了4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熔融浸渍法,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和Darcy定律,建立了基于物性参数、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的连续纤维束熔融浸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合理论研究... 介绍了4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熔融浸渍法,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和Darcy定律,建立了基于物性参数、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的连续纤维束熔融浸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物性参数、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纤维浸渍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黏度和模具结构参数是影响纤维浸渍效果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 热塑性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熔融浸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SiC_f/Ti)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界面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3
作者 成小乐 尹君 +2 位作者 屈银虎 符寒光 赵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6-807,共12页
连续碳化硅纤维(SiCf)由于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磨性、热稳定性好等性能优点,常作为增强体制备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基体相比,其具有密度更低、强度更高、疲劳蠕变性能大幅提升等优点,但横向性能却明显下降。因此,该类... 连续碳化硅纤维(SiCf)由于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磨性、热稳定性好等性能优点,常作为增强体制备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基体相比,其具有密度更低、强度更高、疲劳蠕变性能大幅提升等优点,但横向性能却明显下降。因此,该类材料常被设计制作成单向增强性部件,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发动机的传动轴、整体叶环、盘类及风扇叶片等多种复合材料的结构件。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碳化硅纤维的性能、基体性能及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性能决定。目前批量生产的SiC纤维性能较差,界面结合状态与复合材料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展较少,还不能为钛基复合材料构件设计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SiCf/Ti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角度出发,探究不同基体及纤维类型、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方法、界面特性及产物对SiCf/Ti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及破坏机制的影响,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以期开发出成本低、产物稳定性好、可批量生产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方法。目前较为成熟的碳化硅纤维有英国DERA-Sigma公司提供的Sigma系列SiCf及美国Textron公司提供的SCS系列SiCf,后者强度最高达到6 200 MPa。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金属箔-纤维-金属箔工艺(FFF)、单层带工艺(MT)、基体-涂层纤维工艺(MCT)等,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根据零部件的用途来定,FFF适用于制备板材等大尺寸构件,MCT适用于制备叶环、轴、管、叶片等复杂结构件。界面是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界面结构设计、界面反应控制及反应产物均影响着界面的力学特性。在SiCf/Ti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之间添加过渡层能够减缓它们之间的相互扩散及化学反应,过渡层选用反应层和惰性涂层组成的双层涂层较好。界面反应产物受涂层成分、基体组织、复合和热处理工艺、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增强纤维及基体性能、优选制备工艺、控制界面反应及产物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总结了连续SiC纤维(SiCf)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详述了SiCf/Ti基复合材料的钛合金基体材料、SiCf的种类及性能,SiCf与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SiCf/Ti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设计及反应产物,阐明了界面力学特性与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指出国内SiCf/Ti基复合材料发展的重点应放在高性能SiC纤维的研究与开发、界面层设计及界面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复合材料分析检测手段三个方面,为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Ti 连续SIC纤维 钛基合金 制备工艺 界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用于连续移栽人参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志强 金慧 +2 位作者 许永华 张引 杨文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和大多数植物一样,人参存在着难以解决的不能重茬和连作的问题,应用化学方法和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土壤杀菌、土壤复菌等综合性处理试验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介绍应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老参地、农田地移栽人参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人参重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填充床反应器连续制备茶黄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斌 江和源 +3 位作者 张建勇 王伟伟 王岩 黄永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研究了填充床反应器上固定化漆酶连续氧化茶多酚制备茶黄素,自制了连续化制备茶黄素的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考察了树脂固定化漆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上连续制备茶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底物流速、氧气流量、pH。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化制备... 研究了填充床反应器上固定化漆酶连续氧化茶多酚制备茶黄素,自制了连续化制备茶黄素的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考察了树脂固定化漆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上连续制备茶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底物流速、氧气流量、pH。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化制备体系是可行的,并且在固定化漆酶柱床体积为100 mL时,温度在28℃,底物流速为2.0 mL/min,氧气流量为55 mL/min,pH5.6,此时儿茶素转化率达20.99%。为茶黄素的制备提供一种可行的连续化方法,同时为开拓中式乃至工业生产茶黄素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 填充床反应器 连续制备 茶黄素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连续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梅 刘久荣 +3 位作者 孟凡青 吕孟凯 袁多荣 许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耐高温、高强度ZrO2 连续纤维在工业及航空、航天领域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对氧化锆连续纤维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ZrO2
关键词 氧化锆连续纤维 制备方法 性质 陶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的电学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洪剑寒 韩潇 +4 位作者 陈建广 彭蓓福 苏敏 惠林 梁广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针对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方法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了制备工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PTT/PANI)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可以... 针对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方法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了制备工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PTT/PANI)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可以连续制备高电导率的PTT/PANI复合导电纱线,随着氧化剂浓度的提高,PTT纱线表面聚苯胺电导率先增大后降低,但纱线电导率逐渐提高趋于稳定。在大拉伸条件下,纱线电阻随拉伸的增大而增大,并成指数关系。在小应变拉伸-回复循环条件下,复合导电纱线的电阻变化较为复杂。复合导电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初始模量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苯胺 原位聚合 连续制备 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催化氯化法连续制备氯乙酸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跃 刘建武 +1 位作者 严生虎 沈介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8-1100,共3页
报道了以乙酸、氯气为原料,乙酐为催化剂,浓硫酸为助催化剂,通过催化精馏的方法连续化合成高纯度氯乙酸,物料配比m(乙酸)/m(氯气)/m(乙酐)/m(浓硫酸)为1/1.26/0.08/0.008,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05℃,产品氯乙酸纯度≥99%。本方法原料易得... 报道了以乙酸、氯气为原料,乙酐为催化剂,浓硫酸为助催化剂,通过催化精馏的方法连续化合成高纯度氯乙酸,物料配比m(乙酸)/m(氯气)/m(乙酐)/m(浓硫酸)为1/1.26/0.08/0.008,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05℃,产品氯乙酸纯度≥99%。本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洁,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氯气 连续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复合蜂窝板材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翔 薛平 +3 位作者 吴晓娜 贾明印 颜克福 陈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8-82,共5页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蜂窝夹层结构以其高强轻质、可回收利用等性能成为新型复合材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连续玻纤混编纱层合片材复合蜂窝板、连续玻纤单向片材复合蜂窝板及连续玻纤交叉片材复合蜂窝板,通过对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保...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蜂窝夹层结构以其高强轻质、可回收利用等性能成为新型复合材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连续玻纤混编纱层合片材复合蜂窝板、连续玻纤单向片材复合蜂窝板及连续玻纤交叉片材复合蜂窝板,通过对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保压时间的分析研究,确定优选的成型工艺。通过实验研究了面板结构参数、蜂窝芯结构参数对复合蜂窝板平压性能、弯曲性能及侧压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同种蜂窝芯条件下,蜂窝夹层板的平压性能与面板类型、层数无关;其弯曲性能先随层数增加而增大,当面板达一定层数,其弯曲性能趋于平稳;侧压性能则随面板层数增加而递增。蜂窝芯壁厚减小以及孔径增大,则使得复合蜂窝板的三类性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纤层合片材 热塑性蜂窝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Zn功率铁氧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乐中 兰中文 +2 位作者 余忠 孙科 姬海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介绍了宽温超低损耗、高频低损耗和高温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制备方法的研究,世界上主要软磁铁氧体公司近几年的最新产品情况,指出了MnZn功率铁氧体的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介绍了宽温超低损耗、高频低损耗和高温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制备方法的研究,世界上主要软磁铁氧体公司近几年的最新产品情况,指出了MnZn功率铁氧体的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应用在中低频的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不但要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低的损耗,同时要求具有高的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而对于高频功率MnZn铁氧体材料则继续向高频低损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功率铁氧体 添加剂 制备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