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乏数据条件下土石坝安全监测数据的插补
1
作者 赵瑞桥 李登华 石北啸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编分析,以便通过监测资料及时了解大坝性状,并为大坝总体安全评价提供基本资料。传统的大坝缺失数据补全方法依赖于完整的前置数据和经验基函数,这对数据缺乏的中小型土石坝效果不佳。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编分析,以便通过监测资料及时了解大坝性状,并为大坝总体安全评价提供基本资料。传统的大坝缺失数据补全方法依赖于完整的前置数据和经验基函数,这对数据缺乏的中小型土石坝效果不佳。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分析缺失测点和同源测点数据,可从较少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针对不同复杂度下分解得到的分量不统一问题,利用动态时间调整算法进行聚类整合。最后对聚类数据集分别建立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预测模型,构建乏数据下历史监测数据EMD-GRU填补算法。基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对该算法和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均方误差降低至0.6以下,在乏数据的背景下该算法比传统模型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安全监测 数据填补 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状态监测研究
2
作者 张亚楠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7期164-167,共4页
为了解决大规模、高维度无线网络安全状态监测过程中存在的数据相似性以及差异性问题,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状态监测新方法。采用基于语义Agent的无线网络大数据采集方式获取网络数据,使用基于图论的模糊聚类方法,根据... 为了解决大规模、高维度无线网络安全状态监测过程中存在的数据相似性以及差异性问题,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状态监测新方法。采用基于语义Agent的无线网络大数据采集方式获取网络数据,使用基于图论的模糊聚类方法,根据模糊界划分网络数据的模糊等价关系,对无线网络安全因素进行聚类,实现无线网络安全因素的关联分析。利用CVSS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每个安全因素的利用率进行权重赋值,并建立节点间的依赖联系,再依据危险源信息的传播途径,量化判断无线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的概率,完成无线网络安全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量达到3500 bit时,仅需不到6 s的时间即可展现出高效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技术 无线网络 安全状态监测 模糊聚类 关联分析 权重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构状态评估与安全诊断研究
3
作者 沈杰 徐苗苗 徐德志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67-71,112,共6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构状态评估及安全诊断方法,建立了对自动化监测设备获取的海量监测数据的清洗及趋势提取算法,包括采用拉依达准则对异常突变值的处理,以及采用平台宽度阈值控制方法对异常恒定值的处理。在综合考虑不同...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构状态评估及安全诊断方法,建立了对自动化监测设备获取的海量监测数据的清洗及趋势提取算法,包括采用拉依达准则对异常突变值的处理,以及采用平台宽度阈值控制方法对异常恒定值的处理。在综合考虑不同指标和不同测点数据后,构建了基于复相关系数赋权的半经验半理论的综合结构状态评估模型。根据状态评估曲线与安全阈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提出了基于分级预警的结构安全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数据 数据清洗 结构状态评估 安全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航道要素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4
作者 章哲颜 徐元 +3 位作者 陈杰 朱岩博 赵鑫宇 孟文君 《中国港湾建设》 2025年第2期20-26,共7页
航道要素的监测与预警是对航道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防范灾害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航道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给后续的分析处理带来困难。为了实现对航道要素的实时... 航道要素的监测与预警是对航道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防范灾害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航道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给后续的分析处理带来困难。为了实现对航道要素的实时监测和准确预警,首先将采集的多源数据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3类,分别对3类数据采用Kafka、Flume和人工提取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其次,通过Spark SQL、Spark Streaming进行数据预处理;为了便于数据应用,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别通过HBase、MySQL和HDFS进行存储。针对亟待解决的船舶偏航、越界、水深异常等预警问题提出相应的分析策略;结合软件开发相关技术构建了航道要素大数据应用平台。针对多源航道要素监测预警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并形成软件平台,为复杂多源航道要素的存储、分析、挖掘、可视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也为航道管理与决策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要素 通航安全 监测预警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李泽鹏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针对山西某煤矿井下环境监测需求,文章设计了集成瓦斯、一氧化碳、粉尘和温湿度等多参数的智能传感监测系统。该系统在井下-980 m中段布设32组传感器节点,采用改进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构建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分钟级数据采样。通过引入... 针对山西某煤矿井下环境监测需求,文章设计了集成瓦斯、一氧化碳、粉尘和温湿度等多参数的智能传感监测系统。该系统在井下-980 m中段布设32组传感器节点,采用改进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构建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分钟级数据采样。通过引入双重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传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异常数据,系统投入使用6个月后,瓦斯超限报警准确率达95.6%,一氧化碳在浓度范围0~50 mg/m^(3)内绝对误差不超过1 mg/m^(3),温湿度检测精度分别达±0.3℃和±2%(相对湿度),为该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煤矿安全 环境监测 数据融合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潜在应用:理论框架与展望
6
作者 尹强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对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测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详细探究了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和通讯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 对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测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详细探究了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和通讯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煤矿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能显著提升煤矿安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质量的提高,人工智能将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煤矿安全 监测技术 数据分析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平台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王翔宇 李招招 +4 位作者 张小宁 辛存 宋璇 岳子·文轩丞稷 张扬 《吉林水利》 2025年第3期43-50,共8页
针对现有大坝监测系统普遍面临的设施老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和数据管理滞后等挑战,运用多维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和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大坝安全监测平台。以某水电站的面板堆石坝为示范工程,该平台实现了对大坝状态... 针对现有大坝监测系统普遍面临的设施老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和数据管理滞后等挑战,运用多维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和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大坝安全监测平台。以某水电站的面板堆石坝为示范工程,该平台实现了对大坝状态全面、实时、精确的监测与预警。平台功能涵盖模型管理、数据管理、离线分析、隐患识别和监测预警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大坝巡检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应用实例表明,该平台显著提高了监测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并降低了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多维数据融合 模型轻量化 智能分析 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元数据融合的煤矿安全态势预测系统
8
作者 董博 李旭 +3 位作者 史云 党恩辉 乔佳妮 冯港归 《陕西煤炭》 202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煤矿井下智能化系统由通信、传感、调控等众多大大小小、同时运行的子系统组成。可有效地协同综采自动化系统,实现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本研究结合传统采矿工艺,运用大数... 煤矿井下智能化系统由通信、传感、调控等众多大大小小、同时运行的子系统组成。可有效地协同综采自动化系统,实现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本研究结合传统采矿工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多元信息融合系统,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运行工况、开采过程以及人工测量等的多数据来源、多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区域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及预测,反演出区域安全状态,同时将本系统应用于韩家湾煤矿。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融合为计量方式,有效降低了开采过程中因工作面环境恶劣造成设备或人员损伤的风险和停工停产损失,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煤矿安全态势预测 多异构数据 监测监控 智能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设计
9
作者 陈小月 杨万伦 王顺 《水电与新能源》 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
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是保障海上风电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对国内外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现状及存在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多源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等,最后提出了海... 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是保障海上风电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对国内外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现状及存在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多源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等,最后提出了海上风电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和应用场景,旨在为海上风电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结构安全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BIM+GIS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存储及自动化处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柯宇 张博 张俊丽 《大坝与安全》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前,在水工建筑物工作性态周期性诊断和安全监测分析方面,中小型水电站普遍采用人工处理数据、单一数据源分析的方式,数据处理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监测结果分析整编耗时长、成本高。本研究通过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监测数据特征... 目前,在水工建筑物工作性态周期性诊断和安全监测分析方面,中小型水电站普遍采用人工处理数据、单一数据源分析的方式,数据处理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监测结果分析整编耗时长、成本高。本研究通过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监测数据特征分析,有助于实现多电站不同业务数据的融合和报告自动整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数据存储 关联分析 自动整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钻井井漏智能监测方法
11
作者 李辉 刘凯 +2 位作者 李威桦 孙伟峰 戴永寿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钻井风险,若对该风险发现、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井塌事故,轻则延长施工周期,重则危害现场人员人身安全。为了提高油气井钻井过程中井漏风险识别的准确性,降低风险识别对人为经验的依赖,结合钻井参数的非线性以及...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钻井风险,若对该风险发现、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井塌事故,轻则延长施工周期,重则危害现场人员人身安全。为了提高油气井钻井过程中井漏风险识别的准确性,降低风险识别对人为经验的依赖,结合钻井参数的非线性以及长时依赖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网络的井漏风险智能识别方法。该模型以池体积、出口流量和立管压力作为监测参数构建GRU网络,能够提取监测参数的时间序列特征,以实现对井漏风险的准确识别。利用现场实测钻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井漏风险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1%,优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安全 井漏监测 时序特征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宇 李登华 丁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针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效率低下、智慧化不足等难题,为了满足大坝高频率自动化采集的实时数据质量评价需要,从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和连续性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6项评价因子及由相关评价规范构成的安全监测历史数据质量评价标准... 针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效率低下、智慧化不足等难题,为了满足大坝高频率自动化采集的实时数据质量评价需要,从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和连续性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6项评价因子及由相关评价规范构成的安全监测历史数据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基于AUC值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大坝安全监测历史数据质量评价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新疆柳树沟面板堆石坝多年安全监测历史数据评价。结果表明:通过AUC值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优于原始算法,在特征属性数量取3时效果最好,测试集的泛化误差最小仅为0.0195,平均准确率稳定在96.97%附近,10折交叉验证平均准确率达到97.77%,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数据质量评价 随机森林算法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毅菁 李涛 +11 位作者 刘军廷 黄贵民 钟旭丽 林爱华 潘守东 李龙 白东升 占小俊 刘振江 任韡 聂晓璐 邰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运用单臂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为该药的安全使用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儿童用药真实世界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挖掘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 目的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运用单臂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为该药的安全使用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儿童用药真实世界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挖掘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模型,监测2014年2月25日至2021年1月2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住院儿童电子病历,系统报警病例经人工评价并汇总统计,获得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用药安全性的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35720例,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所致皮疹、呕吐、头痛、过敏性休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8%、0.003%、0.003%、0.003%,未见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用药天数、给药方式、单次给药剂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药品安全性评价,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获得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儿童用药安全性情况,各不良反应均较为罕见,药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注射 儿童 安全性 真实世界数据 自动监测 模型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佳宁 沈慧 周广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3-1551,共9页
针对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策略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持久、稳定和及时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结合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需求和无线数据传输原理,建立了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评价模型,提出了求解最优数据传... 针对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策略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持久、稳定和及时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结合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需求和无线数据传输原理,建立了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评价模型,提出了求解最优数据传输策略的协同飞行萤火虫算法,采用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据传输性能评价模型能够全面描述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的延续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提出的优化求解方法的计算效率和解的质量提升均超过50%;获得的数据传输策略既能最大化网络寿命,又可最小化数据丢失和传输延迟。可为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安全评估 测点优化布置 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传输 优化求解 萤火虫算法 数据传输路由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模型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乙丁 李艳玲 +1 位作者 徐颖 陈天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0-238,共9页
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是大坝运行安全在线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单一识别方法难以实现高效准确识别,而RREW模型对规律不佳与单台阶数据序列容易漏判且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维VGG数据异常识别模型,建立了由统计回归、稳... 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是大坝运行安全在线监测的前提和基础。单一识别方法难以实现高效准确识别,而RREW模型对规律不佳与单台阶数据序列容易漏判且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维VGG数据异常识别模型,建立了由统计回归、稳健回归、一维VGG识别模型等模型库和Pauta准则、MZ准则等判别准则库共同构成的大坝安全数据异常识别模型簇,并构建了不同数据类型与异常识别模型及预警准则的匹配机制。工程校验表明:一维VGG模型对不同序列长度、不同台阶占比的数据序列均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能有效弥补传统回归模型和稳健回归模型的不足,由前述3种模型及两种准则共同构建的异常识别模型簇可实现海量数据异常的在线精准、快速识别,为大坝安全在线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数据异常识别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簇 自匹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水下盾构隧道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沙莎 刘学增 王帅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5-495,共11页
为保证水下盾构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性,依托江苏某过江隧道建设工程,选取最危险、薄弱的典型断面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建立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下盾构隧道受力变形规律,及时判断隧道结构健康状况。首先,该系统... 为保证水下盾构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性,依托江苏某过江隧道建设工程,选取最危险、薄弱的典型断面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建立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下盾构隧道受力变形规律,及时判断隧道结构健康状况。首先,该系统对采集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异常数据的识别、剔除和补全等预处理;然后,结合温度、土压力和渗压等外部因素对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外部因素对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最后,以管片收敛变形和钢筋应力为评价指标,对隧道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通过计算结构安全系数验证结构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拉依达准则和箱形图法能够有效识别异常数据,且识别的异常数据基本能通过估计邻域法的检验;2)对土压力和渗压分别与钢筋应力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钢筋应力受土压力影响较大,管片变形受渗压作用更明显;3)以管片收敛变形和钢筋应力为评价指标,对单环监测断面进行安全性能评价,确定结构安全等级为1级,结构完好。通过钢筋应力推算结构弯矩和轴力,计算最危险管片结构安全系数为4.20,满足规范要求,安全评价结果准确,结构性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盾构隧道 结构健康监测 光纤光栅传感器 数据预处理 关联分析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数字孪生系统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东明 李龙龙 +3 位作者 晁阳 李同春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9期110-117,共8页
针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海量数据管理、风险识别灵敏度及预警预报响应时效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基于Revit的BIM技术与Three.js可视化技术,构造与原型高度相似的数字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迭代进行材料性能参数反演,进而分析得到大坝各部... 针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海量数据管理、风险识别灵敏度及预警预报响应时效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基于Revit的BIM技术与Three.js可视化技术,构造与原型高度相似的数字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迭代进行材料性能参数反演,进而分析得到大坝各部位运行性态;利用MySQL关系数据库技术、NEO4J图数据库技术、智能算法及微服务技术进行数据管理,构建包含完整监测信息的大坝数字孪生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嵌入的概率图模型进行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实现大坝的在线监测、实时参数反演和安全风险评估,并对未来工况进行安全性态预测和预警。工程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在风险识别和预测预警的实时、高效、准确性等各方面都得到极大改进,显著提升了大坝安全管理效率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为同类型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大坝安全监测 数据管理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多业务系统集成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广勤 耿峻 +3 位作者 徐化伟 刘顶明 秦维秉 梅晓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89,共8页
作为“国之重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应利用成熟的数据中心技术和资源,为现存多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监测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和服务,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梳理并总结了三峡工程现有的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以问题与需... 作为“国之重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应利用成熟的数据中心技术和资源,为现存多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监测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和服务,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梳理并总结了三峡工程现有的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相关多业务系统的集成方案,研究了如何优化升级原有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探讨了相关最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三峡枢纽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的合理近期目标及达成目标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例,提出了基于数据服务中心思想的业务系统集成的需求、目标、方法、效果、优势和建议等,旨在探索数据服务思想在安全监测管理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成果可以为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管理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同类同阶段的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智慧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三峡大坝 安全监测 系统集成 数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F算法的核辐射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时劲松 冯江平 +5 位作者 王珍华 张金帆 闫翠翠 刘焱 杨颖琪 彭丽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0,共8页
为适应对高精度、全覆盖的核辐射监测要求,本文基于局部离群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设计了一套完善的核辐射自动监测系统。首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核辐射自动监测站布点,实时获取核辐射监测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至服务... 为适应对高精度、全覆盖的核辐射监测要求,本文基于局部离群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LOF)设计了一套完善的核辐射自动监测系统。首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核辐射自动监测站布点,实时获取核辐射监测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至服务器,采用传输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次,通过引入LOF算法有效识别监测数据中存在的传感器故障或者设备缺陷导致的无效监测异常值,无效值将不列入数据统计;最后,将有效的监测实时数据传送至监测指挥中心。系统试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针对各种硬件故障导致的无效数据进行高可靠性的实时监测和识别,无效数据判断准确性超过95%,提高了核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防范核辐射造成的危害,为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 LOF算法 大数据监测 核与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的食品安全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亮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163-165,169,共4页
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监测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数据收集和管理的创新方式、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两个方面探讨新型食品安全监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对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 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监测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并从数据收集和管理的创新方式、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两个方面探讨新型食品安全监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对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作用进行展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更强大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食品安全 监测技术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