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油田采出液分析及其对调驱增产的机理
1
作者 王燕 鄢长灏 +4 位作者 陈佳俊 王骏 易萍 马波 梁晓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2-1337,共6页
为研究聚合物微球调驱对采出液的影响,加深聚合物微球调驱增产机理的认识,开展长庆油田特低渗、超低渗、低渗等主力油藏典型区块的采出液分析以及调驱前后标准岩心物性变化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调驱前后采出液中原油族组成、采出水中K^(+)... 为研究聚合物微球调驱对采出液的影响,加深聚合物微球调驱增产机理的认识,开展长庆油田特低渗、超低渗、低渗等主力油藏典型区块的采出液分析以及调驱前后标准岩心物性变化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调驱前后采出液中原油族组成、采出水中K^(+)、Na^(+)、Ca^(2+)、Mg^(2+)、SO_(4)^(2-)和水含量变化,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此外,通过润湿角测试及岩心驱替试验对聚合物微球调驱前后标准岩心的润湿性、渗透率及孔隙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典型区块注入聚合物微球后,原油中饱和烷烃含量均减小,非烃含量均增加,含水量均明显降低,采出水矿化度均有所增加。经聚合物微球调驱后,亲水岩心的接触角有所变大,向着中等极性方向转变;亲水岩心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均有所减小;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显著程度的顺序为:特低渗>超低渗>低渗。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主要发挥“堵”的作用,通过扩大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来动用剩余油,为长庆油田调驱增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4组分 采出水离子 聚合物微球 调驱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垢反相破乳剂在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文杰 吴迪 +3 位作者 薛强 乔福璐 古文革 李颖慧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229,共6页
通过高效反相破乳剂和水质稳定剂的复合研制了集反相破乳、防垢、抑制新生矿物颗粒生成功能于一体的防垢反相破乳剂FSP-2101。实验在大庆油田聚中312转油污水站掺水炉进水中以11~16 mg/L加药量,替代现场在用的反相破乳剂、阻垢剂和絮凝... 通过高效反相破乳剂和水质稳定剂的复合研制了集反相破乳、防垢、抑制新生矿物颗粒生成功能于一体的防垢反相破乳剂FSP-2101。实验在大庆油田聚中312转油污水站掺水炉进水中以11~16 mg/L加药量,替代现场在用的反相破乳剂、阻垢剂和絮凝剂,在综合药剂处理费用持平的情况下,显著改善了该站聚合物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效果,油岗外输水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分别从实验前的257 mg/L和20 mg/L降低至33 mg/L和11 mg/L,达到了水岗滤前水的水质控制指标;水岗沉降工艺出水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分别从实验前的28 mg/L和13 mg/L降低到10 mg/L和10 mg/L,达到20 mg/L的含聚合物采出水回注高渗透率油藏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控制指标。此外,水岗进水水质的改善还使采出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油泥产生量降低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反相破乳剂 聚合物驱 采出液 采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化学剂的研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迪 王瑞泉 +5 位作者 孟祥春 赵凤玲 孙福祥 梁辉诚 裴艳玲 丛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80-82,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 ,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 ,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 ,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 ,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聚合物驱采出液破乳之前 ,加药量 2 0mg/L ,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 ,使采出液中油的质量浓度从 15 0 0mg/L降到 3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采出液 含油污水 油水分离化学剂 研制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新型污水处理剂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宝东 陈晓彦 +1 位作者 张本艳 杨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 针对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油田助剂的广泛使用,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逐渐加大,污水水质逐年变差的特点,研制了适用于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剂SCI-1。室内研究显示,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金属离子、矿化度以及悬浮物和原油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粘作用。通过分子改性技术,SCL-1药剂克服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中污水粘度高、乳化程度深、油水分离阻力大等技术难点。注聚合物区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剂SCL-1具有显著的综合处理能力,在油田注聚合物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油水分离 破乳 聚合物驱 采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清水剂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 被引量:14
5
作者 翟磊 王秀军 +2 位作者 靖波 檀国荣 张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2,共5页
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残留聚合物,采用传统的阳离子型清水剂不佳,并产生大量黏性"油泥",对油田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两性清水剂QS-01。结果表明,QS-01的ρ(加药)为130mg/L以上时具有良好... 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残留聚合物,采用传统的阳离子型清水剂不佳,并产生大量黏性"油泥",对油田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两性清水剂QS-01。结果表明,QS-01的ρ(加药)为130mg/L以上时具有良好的清水除油效果,处理后水体澄清透明,ρ(油)由5 000mg/L降至45mg/L以下;QS-01可处理温度范围较宽(50~80℃),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ρ(加药)为150mg/L条件下进行放大评价实验,处理后的污水ρ(油)为40mg/L,絮体呈松散状,有良好流动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两性清水剂可有效破坏油水界面双电层,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并与残留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大幅减弱,因而有望解决含聚污水处理中的"油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含聚污水 两性清水剂 絮凝 油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凝胶驱技术在下二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樊中海 孔柏岭 +1 位作者 佘月明 唐金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微凝胶驱可以解决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用下二门油田污水配制的Cr3+/HPAM微凝胶体系(0.4g/LHPAM、0.06g/LCr3+)50℃老化180d,黏度保持在130mPa·s左右,可作为驱剂使用。单井注入试验和多井组矿场先导试验表明,该体... 微凝胶驱可以解决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用下二门油田污水配制的Cr3+/HPAM微凝胶体系(0.4g/LHPAM、0.06g/LCr3+)50℃老化180d,黏度保持在130mPa·s左右,可作为驱剂使用。单井注入试验和多井组矿场先导试验表明,该体系可注性良好,在地层中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微凝胶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以及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都比聚合物驱大,使后续流体转向聚合物驱波及不到的中低渗透率层,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在与聚合物驱(1g/LHPAM)同等驱油效果的情况下,微凝胶驱的化学剂(聚合物、交联剂)费用成本下降了21%,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驱 聚丙烯酰胺 产出水 下二门油田 聚合物驱 注入压力 视吸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含聚污水中原油状态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靖波 张健 +3 位作者 檀国荣 孟凡雪 朱玥珺 刘金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8,共4页
污水中原油一般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等形式,聚合物的存在会导致污水中乳化油含量大幅增加,污水稳定性更强。本文以海上油田含聚污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不同形式原油的比例随含聚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乳化油含量占含... 污水中原油一般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等形式,聚合物的存在会导致污水中乳化油含量大幅增加,污水稳定性更强。本文以海上油田含聚污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不同形式原油的比例随含聚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乳化油含量占含聚污水中稳定存在原油量的90%以上,是含聚污水处理的关键所在。而且,与不含聚合物的污水相比,当污水中聚合物浓度为50 mg/L时,乳化油含量显著增加。另外,与模拟污水相比,聚合物含量约为50mg/L的现场含聚污水样品中的乳化油含量更高,稳定性更强,处理难度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含聚污水 乳化油 溶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驱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宏 邓征宇 +4 位作者 宫兆波 余关龙 陈伟 陈东 高迎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1,共7页
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逐渐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导致产生了大量含有驱油剂的化学驱采出水,它具有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处理困难的特点。概述了化学驱油田采出水的来源、特征和处理要求,归纳了破乳剂、氧化剂、吸附剂等新药剂开发、不... 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逐渐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导致产生了大量含有驱油剂的化学驱采出水,它具有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处理困难的特点。概述了化学驱油田采出水的来源、特征和处理要求,归纳了破乳剂、氧化剂、吸附剂等新药剂开发、不同结构或类型的药剂复配及过程条件优化、药剂筛选评价新方法,综述了斜管除油器、超声波破乳除油设备等新型油水分离设备以及表面改性膜、添加无机粒子的聚合物膜、无机陶瓷膜等精细过滤设备和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开发新进展,总结了高级氧化技术、电化学方法以及组合工艺等新型处理工艺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化学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化学驱 采出水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伟 孙源秀 +3 位作者 赵修太 芦玉花 尚跃强 苏金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由于残余聚合物的影响,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室内热化学沉降实验,优选出了高效复配型絮凝剂,评价了不同聚合物降解剂降低HPAM溶液黏度性能,确定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的优化配方为:100 mg/L聚合氯化铝铁+100 mg/L改性... 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由于残余聚合物的影响,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室内热化学沉降实验,优选出了高效复配型絮凝剂,评价了不同聚合物降解剂降低HPAM溶液黏度性能,确定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的优化配方为:100 mg/L聚合氯化铝铁+100 mg/L改性聚合氯化铝+6 mg/L对苯二酚+8 mg/L过硫酸钾+6 mg/L亚硫酸铁。经过该处理剂处理后,孤东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的含油量下降97.26%,透光率从28.6%上升至90.5%,水相黏度从1.8 mPa.s降至1.0 mPa.s,达到了油田回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采出污水 絮凝剂 聚合物降解剂 协同效应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乳化活性物质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志凤 王宗贤 +1 位作者 何方 肖建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研究了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乳化活性亚组分及亚组分与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絮凝剂破乳絮凝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含聚污水的处理对策。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强极性亚组分SF42及高酸值亚组分SF31与HPAM共同稳定的乳状液... 研究了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乳化活性亚组分及亚组分与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絮凝剂破乳絮凝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含聚污水的处理对策。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强极性亚组分SF42及高酸值亚组分SF31与HPAM共同稳定的乳状液比弱极性亚组分SF2所稳定的乳状液更难破乳絮凝;在不含盐的模拟体系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絮凝剂聚合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1)与HPAM有较弱的协同絮凝作用,协同作用机制以桥连作用为主;HPAM的盐敏效应导致含聚污水盐质量浓度超过7000 mg/l以后,其中油珠zeta电位由负值变成正值,使得具有一定阳离子度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絮凝剂CPAM-1对含盐、含HPAM模拟乳状液及实际污水的破乳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絮凝剂,且CPAM-1与污水中HPAM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协同絮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含油污水 乳化活性亚组分 协同絮凝作用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对聚合物驱采出水流变性和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迪 艾广智 +4 位作者 孟祥春 李艺明 孙福祥 房勇 梁辉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2-333,共2页
测试了大庆油田喇 36 0联合站聚合物驱采出水曝气处理前后的流变性和油水分离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物驱采出水经过曝气处理后 ,其中所含的聚丙烯酰胺发生降解 ,粘度和稳定性均明显下降。还实验研究了聚合物驱采出水的曝气降... 测试了大庆油田喇 36 0联合站聚合物驱采出水曝气处理前后的流变性和油水分离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物驱采出水经过曝气处理后 ,其中所含的聚丙烯酰胺发生降解 ,粘度和稳定性均明显下降。还实验研究了聚合物驱采出水的曝气降粘机理和曝气处理后的重复利用性 ,发现用曝气处理后的聚合物驱采出水与高浓度聚合物母液混合配制聚合物驱注入液 ,可比用未曝气的聚合物驱采出水获得更好的增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聚合物驱 油藏 曝气处理 粘度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前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孔柏岭 刘文华 +2 位作者 皇海权 盛海燕 孙宜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单井调剖为主的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聚合物窜流问题。为了抑制聚合物的窜流,改善聚驱效果,2004年以后,河南油田所有进行聚驱的6个区块都应用了聚驱前区块整体调剖技术,127口注聚井中调剖89口井,调剖...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单井调剖为主的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聚合物窜流问题。为了抑制聚合物的窜流,改善聚驱效果,2004年以后,河南油田所有进行聚驱的6个区块都应用了聚驱前区块整体调剖技术,127口注聚井中调剖89口井,调剖率70.1%,调剖半径50~65m,达到大剂量深度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要求。调剖后注入压力上升、视吸水指数下降、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在注入聚合物浓度(1500mg/L)高于其他未进行区块整体调剖聚驱区块(1000mg/L)的条件下,区块产出液聚合物浓度大幅度降低,第3年区块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从355mg/L下降到150mg/L,有效期可以维持3年以上,这是单井调剖无法达到的效果。聚驱前进行深度区块整体调剖可以解决注聚合物过程中聚合物窜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区块整体调剖 调剖半径 产出液聚合物浓度 吸水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威 黄斌 +3 位作者 王莹莹 许瑞 史振中 傅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高、油水乳状液性质稳定、油水分离困难等问题,简要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和油水分离特性,以及破乳、悬浮固体处理等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矿场试...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高、油水乳状液性质稳定、油水分离困难等问题,简要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和油水分离特性,以及破乳、悬浮固体处理等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矿场试验采用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油水分离 含油量 悬浮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宏 谢姝 +4 位作者 林莉莉 张蕾蕾 焦思明 王鑫 高迎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6-400,共5页
通过模拟新疆油田二元驱采出水各组分组成,考察固体颗粒、聚合物(HPAM)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对油水分离性能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二元驱油田模拟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固体颗粒和聚合物的影响较小。相对于... 通过模拟新疆油田二元驱采出水各组分组成,考察固体颗粒、聚合物(HPAM)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对油水分离性能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二元驱油田模拟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固体颗粒和聚合物的影响较小。相对于高岭土和蛭石颗粒,蒙脱土颗粒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加量200mg/L时对应最大的含油量和浊度值,分别为807mg/L和1984NTU;当高于200mg/L时对应的含油量和浊度降低,并且对应较高的zeta电位。增大HPAM(M=10×10^6)的浓度,采出水体相黏度升高,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具有极强的絮凝性能,在浓度较高时裹挟大量油滴发生絮凝沉降,降低了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界面顶替和电性作用,直接改变油滴Zeta电位,决定油滴间的碰撞和聚并的发生,主导了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ween-80〉span-80〉苯扎氯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 乳化 稳定性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油藏条件下聚丙烯酰胺水解反应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孔柏岭 罗九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7-69,共3页
高温条件下,水解作用是影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河南油田在高温(75℃)油藏已开展较大规模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用淀粉碘化铬方法,测量该油田产出水(污水)中3种水解度的高分子量HPAM... 高温条件下,水解作用是影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河南油田在高温(75℃)油藏已开展较大规模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用淀粉碘化铬方法,测量该油田产出水(污水)中3种水解度的高分子量HPAM的水解度,以研究75℃条件下不同水解度的HPAM样品在污水中的水解过程和水解反应机理。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水解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式和水解速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式,3种HPAM的这2种关系式基本一致,表明HPAM在污水中的水解度(最大为75%)均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快速大幅度增大;水解速度与老化时间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并且3种HPAM的水解速率和水解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同一个关系式表达。该关系式说明,在75℃的温度条件下,HPAM的水解速度仅由水解度决定,而与HPAM的分子量无关,呈现出典型的自阻滞水解反应机理。根据得出的3种HPAM的水解度、水解速度各自与老化时间的关系式,可以预测各种HPAM在老化期间任一时刻的水解速度和水解度值。我国大部分油田地层水属弱碱性,HPAM溶液在这类污水中的水解反应速度很快,稳定性变差,因此在选择聚合物和水质时,应充分考虑高温水解作用的影响。图2表2参11(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聚丙烯胺 水解反应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方林 朱南文 +1 位作者 夏福军 吴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19,共3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黏度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小、乳化程度高、难以分离的问题,研制了具有除油功能的除油剂DO1001。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除油剂投加量、药剂强化反应的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以及药剂反应后捕获时间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除油...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黏度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小、乳化程度高、难以分离的问题,研制了具有除油功能的除油剂DO1001。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除油剂投加量、药剂强化反应的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以及药剂反应后捕获时间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除油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型处理试验装置的现场试验研究,小型处理试验装置出水含油平均为29.27 mg/L,可以满足大庆油田过滤设备要求的进水含油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油田采出水 除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周勇 郭靖 +2 位作者 梁家豪 姜梁妍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与水驱和聚驱相比,三元复合驱可大幅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胶体稳定性强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处理,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 与水驱和聚驱相比,三元复合驱可大幅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胶体稳定性强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处理,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水质特性,综述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处理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油田采出水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出液破乳脱水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齐文章 李泽勤 林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7-360,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锦16块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在室内进行了模拟采出液和现场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实验研究,考察了聚合物浓度(0—1000mg/l)、脱水温度(45—70℃)、沉降时间(0—90min)及破乳剂加量(50—1... 针对辽河油田锦16块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在室内进行了模拟采出液和现场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实验研究,考察了聚合物浓度(0—1000mg/l)、脱水温度(45—70℃)、沉降时间(0—90min)及破乳剂加量(50—1000mg/l)等的影响,得出了聚合物驱采出液破乳脱水的一些规律。要使聚合物含量为480mg/l的矿场采出液破乳脱水时既有高脱水率,又分离出高质量的污水,需要加入高达600mg/l的破乳剂(例如AR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采出液 原油 油藏 破乳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配制活性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怀军 杨德华 +2 位作者 潘红 于娣 张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154,共5页
在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过程中,碱与配制用污水或地层水出现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地面管线大量结垢及驱油体系性能大幅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大港羊三木油田三断块馆Ⅱ上油组油藏为依托,开展了污水配制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评价... 在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过程中,碱与配制用污水或地层水出现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地面管线大量结垢及驱油体系性能大幅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大港羊三木油田三断块馆Ⅱ上油组油藏为依托,开展了污水配制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评价实验研究。选用污水匹配的活性碱(多元复合碱)及碳酸钠进行对比试验,在羊三木油田污水条件下,活性碱与污水的匹配性较好,比碳酸钠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低2个数量级,达到10-3mN/m,抗钙镁能力达到500mg/L,并且与原油的乳化性强;二元复合驱体系对五种聚合物与碱进行了配伍性实验,其中污水聚合物HTPW-111与碱的匹配性好。研究表明,污水配制的活性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保持了聚合物驱的增黏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的碱/聚二元复合驱 污水 超低界面张力 碱/聚合物的增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增黏稳黏剂SC的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修太 鲍敬伟 +1 位作者 邱广敏 李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65-68,83,共5页
针对影响污水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消除或降低其对聚合物溶液影响的角度,研制开发出了既能较大幅度提高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又能使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采油污水增黏稳黏剂SC.孤东油田采油污水经SC处理后配成1500mg/L... 针对影响污水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消除或降低其对聚合物溶液影响的角度,研制开发出了既能较大幅度提高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又能使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采油污水增黏稳黏剂SC.孤东油田采油污水经SC处理后配成1500mg/L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提高38%以上,略高于清水配母液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40d后的黏度比污水、清水聚合物溶液分别高出85.9%和61.2%.SC处理采油污水后可以代替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采油污水 增黏稳黏剂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