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太湖湖滨带水质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晓峰 叶春 +3 位作者 李春华 陈小刚 张娟 王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7,共7页
以2009年12月和2010年4、8月的全太湖湖滨带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NH3-N、COD Mn、DO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太湖湖滨带水质进行评价。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NH3-N冬季、春季空间变异较大,TP夏季空间变异较大;单... 以2009年12月和2010年4、8月的全太湖湖滨带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NH3-N、COD Mn、DO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太湖湖滨带水质进行评价。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NH3-N冬季、春季空间变异较大,TP夏季空间变异较大;单因子标识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太湖湖滨带水体水质因子污染风险时空差异显著,TN冬季、春季全区域污染风险均较大,NH3-N冬季和夏季在竺山湾、西部沿岸区域污染风险较大,TP三季在竺山湾、西部沿岸区域污染风险较大;综合标识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东太湖、东部沿岸、贡湖区域水质较好,为Ⅲ类水,竺山湾和西部沿岸水体水质最差,为Ⅴ类水,且竺山湾和西部沿岸水体三季均处于重度污染状态。该研究可为太湖湖滨带水环境的生态恢复和标识指数应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湖滨带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西侧扶杨油层油水同层形成及识别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文革 黄薇 +1 位作者 林景晔 张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结合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西侧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实践,从顶生下储的特殊成藏原理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水层形成机理,提出了2种形成模式。认为扶杨油层的油水同层是在以上覆烃源岩的超压为驱动力的成藏条件下形成... 结合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西侧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实践,从顶生下储的特殊成藏原理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水层形成机理,提出了2种形成模式。认为扶杨油层的油水同层是在以上覆烃源岩的超压为驱动力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油水混合运移注入储层,由于储层的孔喉小,油水重力分异不好,造成孔隙存油,喉道存水。这种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在孔隙中分布状况特殊,使得电阻率等曲线反映流体的信息变弱,造成油水层识别变难。为此提出多参数降维油气水层识别方法,经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同层 势平衡流 油水层识别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球化学资料评价水淹层方法研究:以大庆杏南油田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朱焱 侯连华 +1 位作者 李士奎 杨为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7-515,共9页
通过对水淹层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程度水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利用地球化学资料从定性识别到定量评价的水淹层评价思路,建立了水淹层水淹程度定性识别方法、剩余油饱和度和含水率定量评价模型。对储层物理性质、岩性... 通过对水淹层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程度水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利用地球化学资料从定性识别到定量评价的水淹层评价思路,建立了水淹层水淹程度定性识别方法、剩余油饱和度和含水率定量评价模型。对储层物理性质、岩性、流体性质、水淹程度不同的108口井529层水淹层进行了评价,剩余油饱和度与经校正后的密闭取芯井岩芯分析剩余油饱和度非常接近,水淹级别、含水率与单层试油结果一致。证明利用地球化学资料评价水淹层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该方法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地球化学 评价方法 剩余油饱和度 含水率 大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储层油水层模糊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申辉林 王敏 柴婧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3期79-81,共3页
低孔低渗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问题一直是测井解释的难点,模糊模式识别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建立和判别标准。选用7个赋予不同权值的储层参数,依据模糊识别的隶属函数和最大隶属原则,建立起低... 低孔低渗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问题一直是测井解释的难点,模糊模式识别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建立和判别标准。选用7个赋予不同权值的储层参数,依据模糊识别的隶属函数和最大隶属原则,建立起低孔低渗地区的油层和水层标准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该区域的部分井段进行了重新解释,符合率较原解释结论相比有所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识别 隶属函数 低孔低渗 油水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昊 林君 曾晓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61,共6页
由于生成参数学习方法以极大似然性为目标,从而导致分类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分类精度为目标的高效判别参数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频率估计方法中加入一个判别参数,从而判别性地计算参数的出现频率,加强实例属... 由于生成参数学习方法以极大似然性为目标,从而导致分类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分类精度为目标的高效判别参数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频率估计方法中加入一个判别参数,从而判别性地计算参数的出现频率,加强实例属性与分类类别之间的关联性.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综合了生成学习与判别学习的优点,分类精度与目前主流的SVM算法相当,但是在训练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将本方法应用于油水层模式识别当中,其分类性能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油田开发 朴素贝叶斯分类 判别参数学习 油水层识别 储层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油水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艳茹 岳兴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
通过对岩心观察,结合试油资料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荧光显微图像的定性判别标准,并在油水层识别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该项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荧光 图像技术 油水层 识别 评价 定性 判别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地区葡萄花录井油层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建华 柳成志 +2 位作者 秦秋寒 李慧勇 许承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7,共3页
分析了大庆卫星地区葡萄花油层发育的特点 ;针对现有的油水层录井综合解释方法已不能满足精细勘探的需要 ,提出了应用录井、测井资料精细解释评价油水层的方法 ;改进了该区葡萄花油层动态解释标准 ,建立了油层的静、动态产能预测方法 .... 分析了大庆卫星地区葡萄花油层发育的特点 ;针对现有的油水层录井综合解释方法已不能满足精细勘探的需要 ,提出了应用录井、测井资料精细解释评价油水层的方法 ;改进了该区葡萄花油层动态解释标准 ,建立了油层的静、动态产能预测方法 .应用该方法定量分析了卫 2 81井葡萄花油层录井资料 ,结果与实际状况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油田 油水层 录井 识别评价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综合评价与改造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闫玉魁 杨斌 +2 位作者 何维国 庄维礼 陈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3期38-44,共7页
为了加快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勘探进程,促进储量升级动用,针对火山岩储层识别、油气水层评价困难及储层非均质性强,自然产能较低等技术难题,积极组织技术攻关。综合应用气测、定量荧光、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及ECS化学元素俘获测井、FMI... 为了加快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勘探进程,促进储量升级动用,针对火山岩储层识别、油气水层评价困难及储层非均质性强,自然产能较低等技术难题,积极组织技术攻关。综合应用气测、定量荧光、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及ECS化学元素俘获测井、FMI成像测井技术,有效解决了火山岩综合评价难题。开展火山岩优质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准确描绘出优质储层分布范围。应用开展火山岩储层增产措施优化,研究出乳化压裂液体系,与强水敏的火山岩风化带储层有很好的配伍性,压裂增产效果良好。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石炭系勘探成果进一步扩大,两年石炭系卡拉岗组三级储层超过亿吨,形成了快速上产的优质储量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识别 油气水层解释 乳化压裂 三塘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岩心离子新技术精确识别油水层——以大庆油田SH39井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运黎 沈忠氏 鲍云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6,共5页
油气水层识别是钻探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油气水层的准确识别主要依赖于可靠的地层含油气水和岩层物性参数的测量分析。应用岩心离子探测技术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层含液性质,为油气水层准确识别提供重要依据,由此提出的岩心离子新技... 油气水层识别是钻探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油气水层的准确识别主要依赖于可靠的地层含油气水和岩层物性参数的测量分析。应用岩心离子探测技术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层含液性质,为油气水层准确识别提供重要依据,由此提出的岩心离子新技术是基于离子探测的地层含水分析方法,针对目标层含油气的标志性离子进行测定,所测对象是岩心或岩屑,再利用岩心离子探测数据计算目标层含水饱和度。在实际应用中,采集了葡萄花油层3个层段的岩心样品进行对比测量,测井解释结果是以产水为主的含油水层;岩心离子新技术的测量结果则是低含水或不含水的产油层,通过试采证实3个层段为工业油层,不产水。由此可见,该方法对油水层识别与实际钻采结果吻合度较高,具备有效的地层含水状况识别能力,能够提高油水层解释判断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39井 岩心离子新技术 油水层 精确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钻井液侵入条件下低幅度-低电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长喜 许坤 史卜庆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6期373-378,共6页
F区块白垩系AG组F4构造油气藏圈闭幅度低,多为低电阻油层。研究了盐水钻井液侵入条件下低电阻油层的成因,提出了低幅度-低电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本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和低电阻油气层识... F区块白垩系AG组F4构造油气藏圈闭幅度低,多为低电阻油层。研究了盐水钻井液侵入条件下低电阻油层的成因,提出了低幅度-低电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本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和低电阻油气层识别与定量评价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钻井液侵入 低幅度油气藏 低电阻油层 测井识别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评价稠油层等级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廷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81-789,共9页
从测井信息中提取油和水的重量百分比,最能反映稠油层质量的特征.用油和水的重量百分比评价稠油层等级,是一种新概念.测井评价稠油层等级的新方法,就是根据这一新概念建立的.本文论述了新方法的物理基础,建立了测井评价稠油层等级的数... 从测井信息中提取油和水的重量百分比,最能反映稠油层质量的特征.用油和水的重量百分比评价稠油层等级,是一种新概念.测井评价稠油层等级的新方法,就是根据这一新概念建立的.本文论述了新方法的物理基础,建立了测井评价稠油层等级的数学公式,并且给出了评价法则和应用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粘性原油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识别方法判别油水层 被引量:9
12
作者 申辉林 王敏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利用模糊识别的基本原理,选用赋以不同权重值的6个基本储层参数,根据隶属函数和最大隶属原则,建立了该地区的油层和水层模型。根据模型,对区域内8口井的32个层段进行了重新解释,解释符合率达到84.3%,与原解释结论相比提高约8%。
关键词 模糊识别 隶属函数 油水层识别 最大隶属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6砂组水淹层判别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017-5019,5047,共4页
目前孤东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油田后期开采难度日益增大。在此阶段,定性定量评价油层的水淹状况,对寻找剩余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就显得愈加重要。从数理统计学出发,形成了一套基于多种测井资料的定量划分水淹层级... 目前孤东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油田后期开采难度日益增大。在此阶段,定性定量评价油层的水淹状况,对寻找剩余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就显得愈加重要。从数理统计学出发,形成了一套基于多种测井资料的定量划分水淹层级别的解释方法——灰色关联判别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用单一测井曲线及邻井生产数据判别水淹层的局限性,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判别水淹层级别,对寻找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富集区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阶段 水淹层判别 灰色关联判别法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判别频率估计算法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14
作者 吕昊 白雪 曾晓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55-161,共7页
贝叶斯网络分类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分类问题。对于固定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可以通过生成参数和判别参数2种方法进行学习。生成参数学习效率较高但是分类精度较低,而判别参数学习与之相反。通过对数据集中参数出现频率计算来进行参数学... 贝叶斯网络分类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分类问题。对于固定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可以通过生成参数和判别参数2种方法进行学习。生成参数学习效率较高但是分类精度较低,而判别参数学习与之相反。通过对数据集中参数出现频率计算来进行参数学习,并加入一个判别参数来加强实例属性与分类目标值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判别频率估计(DFE)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水层模式识别当中,这种判别频率估计方法相对于其他算法在分类精度上能够提高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贝叶斯分类 判别参数学习 油水层识别 储层评估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录井油水层解释标准的建立
15
作者 高勇 张丙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64-66,共3页
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统计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21口探井及开发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资料,建立了应用于本区块的录井岩心实物油层解释评价标准;并综合应用岩石地化热解分析资料、测井等资料,定性地建立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录井油水层解... 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统计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21口探井及开发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资料,建立了应用于本区块的录井岩心实物油层解释评价标准;并综合应用岩石地化热解分析资料、测井等资料,定性地建立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录井油水层解释评价标准、图版。实际应用表明,图版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解释评价 油水层 录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红岗北地区低阻油层评价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福先 石丹红 +1 位作者 何莉 王燕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51-154,共4页
吉林油田红岗北地区部分井区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对测井油、水层解释造成了困难。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分析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是束缚水含量高,另外地层水矿化度高、淡水泥浆侵入、富含导电矿物等也是造成低阻的原因。因此,利... 吉林油田红岗北地区部分井区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对测井油、水层解释造成了困难。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分析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是束缚水含量高,另外地层水矿化度高、淡水泥浆侵入、富含导电矿物等也是造成低阻的原因。因此,利用核磁测井资料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形成了低阻油层的解释方法及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束缚水 矿化度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低阻油层岩石物理研究与测井识别评价技术进展 被引量:62
17
作者 李国欣 欧阳健 +1 位作者 周灿灿 刘国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2期43-50,共8页
自1998年至今,中国石油组织以渤海湾地区为代表的中浅层低阻油层的岩石物理研究与解释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总结了较成熟的技术:低阻油层分布的油藏地质条件;粘土附加导电性质-粘土的电化学束缚水岩石物理实验与研究;盐水... 自1998年至今,中国石油组织以渤海湾地区为代表的中浅层低阻油层的岩石物理研究与解释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总结了较成熟的技术:低阻油层分布的油藏地质条件;粘土附加导电性质-粘土的电化学束缚水岩石物理实验与研究;盐水钻井液与淡水钻井液侵入不同饱和度油层的双侧向、双感应等电测井的数值分析与时间推移测井研究;相应的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评价解释方法等,并在渤海湾与西部皆获得较大的地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圈闭 低阻油层 粘土附加导电与电化学束缚水 钻井液侵入 电测井响应 测井识别油层 测井 评价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台地区葡萄花油层录井解释标准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世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69-70,共2页
英台地区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较难判别,该区尤以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关系最为复杂,这就对储层解释评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的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以及对以往录井新技术应用实例的总结,建立了葡萄花油... 英台地区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较难判别,该区尤以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关系最为复杂,这就对储层解释评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的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以及对以往录井新技术应用实例的总结,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岩石热解、气相色谱、镜下荧光等解释标准,并应用热解参数与测井参数相结合,建立了该油层的综合解释图版,较好地解决了疑难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问题,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台地区 油水层 录井 综合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东-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录井解释方法研究
19
作者 隋峰 张艳茹 +2 位作者 夏峥寒 张可操 刘红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58-60,68,共4页
太东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孔渗条件好,解释过程中受物性影响因素较多,以往解释符合率较低。本文从岩心观察、气测录井、岩石热解、荧光显微图像以及解释图版等多方面对该区的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视含油饱和度方法的应用,取得... 太东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孔渗条件好,解释过程中受物性影响因素较多,以往解释符合率较低。本文从岩心观察、气测录井、岩石热解、荧光显微图像以及解释图版等多方面对该区的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视含油饱和度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透储层 录井 油水层识别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源地区扶余油层油水层识别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刘红梅 程少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71-73,共3页
2004年以前,对肇源地区扶余油层的共同认识基本上不产水,录井解释均为纯油层和干层,没有解释水层的,所应用的录井资料也比较单一。在水性识别方面对资料的认识及解释标准均为空白。2004年试油井大量产水,按原来的方法解释,结果符合率急... 2004年以前,对肇源地区扶余油层的共同认识基本上不产水,录井解释均为纯油层和干层,没有解释水层的,所应用的录井资料也比较单一。在水性识别方面对资料的认识及解释标准均为空白。2004年试油井大量产水,按原来的方法解释,结果符合率急剧下降到77.0%。为此,对该区扶余油层油水关系重新认识,建立新的油水关系解释标准和图版,填补水性识别的空白,通过生产实际应用,新方法录井解释符合率提高到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图版 色谱 热解 荧光 识别评价 油水层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