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述评:2015—2025
1
作者 李军浩 韩旭涛 +4 位作者 王昊天 周阳 陈欢 郭若琛 司文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2-3158,共27页
局部放电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与故障发展的重要前兆,其检测与分析技术贯穿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是评价绝缘状态最为关键的参量。近十年来,随着局部放电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局部放电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了快速发... 局部放电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与故障发展的重要前兆,其检测与分析技术贯穿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是评价绝缘状态最为关键的参量。近十年来,随着局部放电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渗透,局部放电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该文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定位方法与模式识别算法3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围绕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误报漏报问题、现场缺陷模式识别准确性不足、局部放电动态诊断技术缺失、复杂工况下局放理论研究以及新型应用场景下检测与分析需求,深入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挑战。进一步提出,未来应加快多参量融合检测与新型传感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际现场缺陷识别中的实用性,加强局部放电动态诊断及复杂工况下局放演变机制研究,并拓展局放检测与分析技术在新兴场景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检测技术 定位方法 诊断算法 多参量融合 光纤技术 人工智能 复杂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局放检测用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灵敏度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燕岭 高岭 +4 位作者 张占新 赵一明 颜育 吴明 钟力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2-659,共8页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与电缆表面之间存在声学界面不匹配问题,而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能够克服这一缺点、实现电缆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检测。然而持续提高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灵敏度,进一步降低其对超声信号的检出极限,是其走向实际应...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与电缆表面之间存在声学界面不匹配问题,而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能够克服这一缺点、实现电缆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检测。然而持续提高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灵敏度,进一步降低其对超声信号的检出极限,是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文从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核心敏感材料(压电薄膜)的优化设计出发,研究了厚度对Pb(Zr_(0.52),Ti_(0.48))O_(3)(PZT)压电薄膜材料综合性能及其所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受界面死层的影响,厚度约为1.2μm的PZT压电薄膜相较于厚度约为0.8μm、1.0μm和1.6μm的薄膜具有更大比例的(100)晶粒择优取向和更高的剩余极化,表现出最高的压电系数,更具备应用潜力。利用该厚度的PZT压电薄膜制备了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并用其检测在110 k V真型电缆上传播的由自动笔铅芯断裂产生的超声信号,计算得到该超声信号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中的衰减系数为3.74 dB/m。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利用压电薄膜厚度优化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灵敏度的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在电缆等电力设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柔性压电传感器 超声检测 PZ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盲紫外开关的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
3
作者 刘胤康 任明 +3 位作者 杨章 关宇 王凯 董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2-3051,I0115,共11页
针对光测法易受自然光干扰、应用环境受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日盲紫外开关的高灵敏度局部放电传感技术,并对其检测性能和诊断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首先研制了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对其传感性能进行测试,搭建了自然光明场... 针对光测法易受自然光干扰、应用环境受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日盲紫外开关的高灵敏度局部放电传感技术,并对其检测性能和诊断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首先研制了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对其传感性能进行测试,搭建了自然光明场环境中的局部放电光电实验平台,采用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和高频线圈对典型缺陷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同步测量,对所测脉冲相位分布和脉冲重复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的有效电晕检测距离超过10m,其检测脉冲重复率与放电量呈正相关。此外,针对局部放电日盲紫外开关信号相位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日盲紫外开关量统计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通过模块化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特征提取和类型识别,结果表明,在不依赖放电脉冲强度信息情况下,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5%,执行效率提升88.3%。该研究为外绝缘局部放电光学检测提供了经济高效且灵敏可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日盲紫外开关检测 相位分布图谱 卷积神经网络 类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局部放电超声检测用高灵敏度柔性PZT压电超声传感器
4
作者 颜育 姚露露 +3 位作者 吴明 刘泳斌 高景晖 钟力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25-3233,共9页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检测电缆局部放电时存在声学界面失配现象,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严重衰减,因此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无法高灵敏度地检测电缆局部放电。针对该现象,根据声阻抗匹配原则与电磁屏蔽需求设计制备了一种基...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检测电缆局部放电时存在声学界面失配现象,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严重衰减,因此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无法高灵敏度地检测电缆局部放电。针对该现象,根据声阻抗匹配原则与电磁屏蔽需求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锆钛酸铅(Pb(Zr_(0.52),Ti_(0.48))O_(3),PZT)压电薄膜的柔性超声传感器;研究了不同极化方式对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测试了封装后柔性传感器的电磁屏蔽性能、灵敏度曲线以及方向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柔性传感器的真型电缆气隙模型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制备的柔性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且不具有方向敏感性,在30~200 kHz范围内的灵敏度平均值与峰值分别为51.8 dB与53.8 dB;在真型电缆的气隙放电超声检测中,柔性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为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的1.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超声检测 柔性PZT压电超声传感器 PZ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波形匹配算法的配电网缺陷感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恺丰 李一鸣 +3 位作者 张波 杨昶宇 朱泽厅 杨镇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针对配网自动化覆盖后,I区系统中海量信号数据未有效利用和配网环网柜中开关设备在故障前存在频繁瞬时性闪络、接地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跳闸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波形匹配算法的配电网缺陷感知模型。利用配电线路的配... 针对配网自动化覆盖后,I区系统中海量信号数据未有效利用和配网环网柜中开关设备在故障前存在频繁瞬时性闪络、接地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跳闸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波形匹配算法的配电网缺陷感知模型。利用配电线路的配电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DTU)数据采集能力,在不影响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 FA)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保护定值,收集故障闪络信息,并对信号波形特征分析以提取故障波形特征用于设备缺陷判别;建立基于波形匹配算法的配网缺陷感知模型,训练学习识别故障波形,采用层次分析算法量化风险品评估;通过配电网缺陷感知系统实例分析证明了设计系统的可行性,指导现场有针对性的局放检测,发现并解决存在演变过程的设备类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特征提取 局放检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气体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检测
6
作者 李森林 陈舒昱 +4 位作者 陈奕凯 牛雷 操张鹏 戚梦辉 任成燕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近年来,因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导致的电缆运行故障严重危害到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高压电缆缓冲层材料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特征气体,可以基于特征气体检测法实现对缓冲层烧蚀缺陷的预警和诊断。本文搭建了电缆缓冲层放电烧蚀模拟和气体... 近年来,因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导致的电缆运行故障严重危害到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高压电缆缓冲层材料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特征气体,可以基于特征气体检测法实现对缓冲层烧蚀缺陷的预警和诊断。本文搭建了电缆缓冲层放电烧蚀模拟和气体收集实验平台,用不同电极结构模型模拟缓冲层不同缺陷状态,采用气相色谱仪对烧蚀过程中缓冲层的气体进行组分分析,研究产物浓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缓冲层烧蚀过程中的气体产物包括CO_(2)、H_(2)、CO、低分子量烃类气体等共9种,且各组分气体浓度与缓冲层缺陷类型、烧蚀时间、接触状态等因素直接关联。基于特征气体检测的方法有望应用于高压电缆缓冲层等低场强区潜伏性缺陷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XLPE电缆 缓冲层烧蚀 气体检测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放电日盲紫外信号相位特征的跟踪监测方法
7
作者 杨燚虎 刘胤康 +5 位作者 项恩新 段生江 王科 陈文良 杨金培 任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8,共9页
局部放电是导致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主要成因,放电阶段的准确研判对于故障诊断和运维检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放电日盲紫外信号相位特征的跟踪监测方法。首先,搭建典型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实验平台,使用光谱响应位于日盲... 局部放电是导致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主要成因,放电阶段的准确研判对于故障诊断和运维检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放电日盲紫外信号相位特征的跟踪监测方法。首先,搭建典型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实验平台,使用光谱响应位于日盲紫外波段的光学传感器采集局部放电光信号;然后,通过分析正负极性脉冲次数随电压等级的增长趋势,将击穿前的局部放电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相基统计图谱构建数据集,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不同类型放电下的发展阶段进行跟踪。结果表明,不同放电阶段的光脉冲相位分布差异明显,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阶段跟踪效果较好,对悬浮放电的跟踪准确率可达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日盲紫外检测 相位分析 跟踪监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和多头注意力的气体绝缘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框架
8
作者 杨正盛 刘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为了实现电器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方法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和多头注意力机制的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检测分类框架。首先,将局部放电相位(phase resolved partial ... 目的为了实现电器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方法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和多头注意力机制的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检测分类框架。首先,将局部放电相位(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分析作为输入序列,利用LSTM学习PRPD信号中的时间关联;其次,将LSTM的结果输入到多头注意力模块中,通过结合多头自注意力和LSTM网络,重点分析与PRPD的不同相位集相对应的不同表征子空间的信息,其中,自注意力机制可识别输入和输出序列之间的重要信息,利用多头自注意力网络捕捉故障PRPD的高阶特征;最后,利用分类层在GIS中进行故障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线性SVM的性能最差,传统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不能很好地捕捉到数据中的微小差异;CNN+LSTM实现了对多元时序数据的时间依赖性捕捉,性能比SVM方法显著提高;AL+DCNN通过对抗学习框架提高了对数据集不平衡性的处理能力,并改善了提取出特征的通用性;所提方法比AL+DCNN方法的F_(1)分数提升了2.96%,证明结合LSTM和多头注意力机制,能够有效提高GIS中局部放电故障的识别性能,在精度、召回率和F_(1)分数指标上均取得了最好性能。这是因为所提方法通过结合LSTM与注意力网络实现了有效的性能互补,取得了优于其他先进方法的开关柜异常检测性能。结论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局部放电故障,有助于确保电力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时记忆网络 气体绝缘开关柜 局部放电相位分析 异常检测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
9
作者 徐振恒 郭世琦 +1 位作者 吕前程 董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电感构成并安装于GIS观察窗内部。位于GIS外部的读出线圈以无线方式读取传感器信号。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且未引起GIS内部电场过度畸变。通过实验室中建立的测试系统,将该传感器与商用特高频传感器进行对比,所提出的传感器信号峰值约为UHF传感器的2倍,并且LC局部放电传感器精度高达1.12 pC。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展示了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的出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传感器 局部放电检测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放电量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东方 牛勃 +3 位作者 王景 马永强 邰晨凡 马飞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文中旨在研究环境因素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同时为局放与化学融合检测法在12 kV充气式开关柜绝缘故障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设计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首先研究环境温、湿度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 文中旨在研究环境因素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同时为局放与化学融合检测法在12 kV充气式开关柜绝缘故障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设计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首先研究环境温、湿度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升高测试电压直至绝缘击穿的测试方式,加速模拟高湿度、高污秽、高盐度引发绝缘故障的发展过程,并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绝缘老化气体产物进行监测,研究绝缘击穿后绝缘材料裂解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以及高盐度条件均会降低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裂解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非甲烷总烃等气体,且可分离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越差,发生绝缘故障时生成上述3种气体的体积分数越高,可作为12 kV充气柜绝缘状态评估的指示性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离连接器 环境因素 绝缘性能 局部放电 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均匀电场下金属微粒运动状态与识别
11
作者 张彬 张周胜 +1 位作者 于瑞冬 张馨月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3,共9页
直流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ion transmission line,GIL)中自由金属微粒在腔体内运动会严重降低气体绝缘水平,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局部放电或沿面闪络。为此,对直流均匀电场下金属微粒的运动状态及识别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搭... 直流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ion transmission line,GIL)中自由金属微粒在腔体内运动会严重降低气体绝缘水平,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局部放电或沿面闪络。为此,对直流均匀电场下金属微粒的运动状态及识别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搭建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运动及超声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大量实验记录金属微粒在平行极板间的启举电压、运动轨迹和微粒运动产生的超声信号波形,实验结果表明:正极性电压下线形金属微粒会存在特殊的下极板飞萤运动状态,且线形金属微粒直径越大、长度越长越趋于发生下极板飞萤运动。随后,搭建交流脉冲局部放电实验平台,测量不同状态下金属微粒运动局部放电图谱,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电晕放电是造成下极板飞萤运动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根据实验装置采集到的金属微粒运动超声信号波形进行去噪处理,提取超声信号3个特征参量并对不同微粒运动状态进行参数对比,结果表明:参数阈值法能够有效区分球形金属微粒的大小及线形金属微粒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气体绝缘封闭输电线路 金属微粒 飞萤现象 超声检测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formable DETR模型的多源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雷志鹏 彭川 +4 位作者 许子涵 姜宛廷 李传扬 吝伶艳 彭邦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248-6260,I0035,共14页
基于图像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大部分仅对单源局部放电谱图有效,无法识别多源局部放电谱图。为实现对多源局部放电谱图的识别,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局部放电Deformable DETR目标检测模型,收集典型单源局部放电和多源局部放... 基于图像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大部分仅对单源局部放电谱图有效,无法识别多源局部放电谱图。为实现对多源局部放电谱图的识别,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局部放电Deformable DETR目标检测模型,收集典型单源局部放电和多源局部放电数据,生成局部放电相位角解析和极坐标相位分布解析谱图数据集。在Deformable DETR模型中引入去噪训练任务和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了局部放电目标检测模型;编写局部放电谱图采集和识别程序,并使用优化后的局部放电Deformable DETR模型对单源和多源局部放电谱图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局部放电Deformable DETR模型不仅可有效识别出单源和多源局部放电的类型,而且大幅提升了局部放电类型识别的收敛速度和精度等性能。在对真实绝缘缺陷电动机的局部放电谱图识别中,局部放电Deformable DETR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1%,证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模式识别 DeformableDETR 目标检测 多源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天线设计及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云志 王蕾 韩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2,共8页
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既是绝缘劣化的主要因素,又是有效表征绝缘缺陷的重要参量。对局部放电进行准确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危及设备安全的潜在故障。特高频检测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强的优势,在放电检测中应用广泛,但现有微带天线传感器受结... 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既是绝缘劣化的主要因素,又是有效表征绝缘缺陷的重要参量。对局部放电进行准确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危及设备安全的潜在故障。特高频检测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强的优势,在放电检测中应用广泛,但现有微带天线传感器受结构尺寸限制,工作带宽难以提高。本文采用部分接地板技术结合斜切式曲流技术改善结构,综合考虑天线尺寸与工作带宽的非线性关系优化尺寸,在保持天线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扩展工作带宽,并以聚酰亚胺为基底研制了新型微带天线传感器。针对尺寸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单尺寸参数调整导致天线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多尺寸与工作带宽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改进白鲸优化(IBWO)算法优化天线尺寸。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柔性微带天线尺寸缩小了59.59%;工作带宽由0.598~0.6 GHz增加到0.3~3 GHz,完全满足局部放电检测的应用需求。通过模拟局部放电检测试验,并与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立体螺旋天线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新型柔性微带天线具有更高效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检测 新型柔性微带天线 斜切式曲流技术 径向基神经网络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附着缺陷局部放电UHF信号间歇性与有效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伟 张连根 +5 位作者 李乐颖 孔举 胡德鹏 齐波 姚维为 唐志国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9,共8页
局部放电特高频(UHF)方法检测局部放电(PD)是当前评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状态和绝缘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为解决局部放电UHF检测出现大量漏报和误报的问题,通过开展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附着缺陷长期恒压实验,结合现有UHF检测... 局部放电特高频(UHF)方法检测局部放电(PD)是当前评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状态和绝缘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为解决局部放电UHF检测出现大量漏报和误报的问题,通过开展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附着缺陷长期恒压实验,结合现有UHF检测策略对放电信号的成功捕捉概率进行分析,从检测时长和检出阈值两方面对现有UHF信号的检测策略提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附着缺陷局部放电具有间歇性特点,现有UHF带电检测及在线监测策略对放电的检出概率均不高。针对带电检测策略进行优化,延长检测时长至2247s,有效放电的捕捉概率可达85%;针对在线监测策略进行优化,延长形成一个局部放电事件(PDEvent)的测量时间和降低其检出阈值皆可增大PDEvent的检出概率,工程应用中可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检出阈值相组合的方式来进行间歇性放电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检测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间歇性局部放电 状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IS局部放电柔性内置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治 张硕 +3 位作者 张晓星 陈康 韩景琦 刘健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40,共11页
针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内置式特高频(UHF)传感器空间利用率低、尺寸较大并且可能破坏GIS内部电场分布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柔性内置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利用振幅随幅角线性增加的正弦波加载方式对天线本体进行小型化处理,使天... 针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内置式特高频(UHF)传感器空间利用率低、尺寸较大并且可能破坏GIS内部电场分布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柔性内置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利用振幅随幅角线性增加的正弦波加载方式对天线本体进行小型化处理,使天线径向尺寸缩小57.8%,并对背馈巴伦进行曲折小型化,使巴伦长度减小56.4%。设计的柔性天线本体直径146 mm,厚度0.27 mm。有限元仿真和实物测试结果显示,柔性天线在弯曲半径为0、250、350 mm时,在720 MHz~3 GHz频段内驻波比VSWR≤5;在1.02~3 GHz频段内VSWR≤2;在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搭建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对天线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柔性天线在弯曲形变前后均可检测到放电量20 pC以下的PD辐射电磁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柔性天线 小型化 曲折化巴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频带电流传感器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湛兰 李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50,共6页
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的采集会受到噪声信号的影响,导致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准确性较差,为此提出基于宽频带电流传感器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宽频带电流传感器放置在开关柜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处,采集宽频带电流,结合独立分量分... 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的采集会受到噪声信号的影响,导致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准确性较差,为此提出基于宽频带电流传感器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宽频带电流传感器放置在开关柜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处,采集宽频带电流,结合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消除噪声信号对局部放电检测产生的影响,提取去噪后宽频带电流的集中度特征,将其输入更新后的高斯混合模型中,实现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电流检测误差在0.1 mA以内,错分率小于0.25%,放点检测耗时为23.5 s。证明了所提方法对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准确性及效率均较好,能够有效保障开关柜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局部放电检测 宽频带电流传感器 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N-PT的宽带高灵敏双谐振式声发射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洋 唐正凯 +3 位作者 史汝川 林迪 韩韬 罗骋韬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123,共7页
声发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局部放电检测中,而基于PZT压电陶瓷的声发射传感器难以同时满足越来越高的灵敏度和带宽需求。该文设计了一种双谐振式声发射传感器,采用高性能铁电单晶PMN-PT作为压电振子,并使用谐振峰耦合,可同时提升灵敏度... 声发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局部放电检测中,而基于PZT压电陶瓷的声发射传感器难以同时满足越来越高的灵敏度和带宽需求。该文设计了一种双谐振式声发射传感器,采用高性能铁电单晶PMN-PT作为压电振子,并使用谐振峰耦合,可同时提升灵敏度和带宽。所制备的传感器实现了76.2 dB的高灵敏度,20~105 kHz的大带宽,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对比基于PZT-5H的声发射传感器,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PT单晶 PZT-5H陶瓷 双谐振式声发射传感器 局部放电检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层温度对XLPE局部放电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岩 甄冠成 +6 位作者 宋浩源 刘晓坤 梁雨薇 乔俊杰 刘鑫月 王毛桃 翟志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268,共9页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是城市电网线路建设的首选。绝缘缺陷会导致局部放电,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导致绝缘击穿、线路跳闸,而且电缆在运行时处于不断地冷热循环中,绝缘层温度会影响XLPE局部放电特性[1-2]。...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是城市电网线路建设的首选。绝缘缺陷会导致局部放电,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导致绝缘击穿、线路跳闸,而且电缆在运行时处于不断地冷热循环中,绝缘层温度会影响XLPE局部放电特性[1-2]。为了研究这一影响,搭建针-板电极试验平台,在不同温度下测量XLPE局部放电数据,结果表明:局部放电主要发生在工频周期的-10°~100°及150°~265°时,呈“兔耳”状分布;绝缘层温度升高会导致局部放电次数增多以及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下降。利用COMSOL-MATLAB联合分析法建立带气隙的针-板结构模型,对绝缘层温度影响下的局部放电现象进行仿真,验证了上述试验结论,说明了气隙的引入可以解释针-板电极中XLPE局部放电随绝缘层温度变化的规律,而XLPE介电常数会随温度变化是导致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的关键原因。本研究有助于探究XLPE局部放电受绝缘层温度影响的机理,对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分析及电缆状态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绝缘老化 局部放电 温度特性 有限元分析 局放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定向超声阵列Dir-MUSIC测向算法仿真
19
作者 蒋骁 徐文聪 +2 位作者 胡岳 陈炳树 张周胜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超声波检测方法在电力设备绝缘状态检测定位中应用广泛。针对局部放电超声测向MUSIC算法存在的采样率要求高、计算复杂度大等不足,提出基于定向超声阵列信号强度信息的定向多重信号分类(directional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Dir... 超声波检测方法在电力设备绝缘状态检测定位中应用广泛。针对局部放电超声测向MUSIC算法存在的采样率要求高、计算复杂度大等不足,提出基于定向超声阵列信号强度信息的定向多重信号分类(directional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Dir-MUSIC)算法。在阐述该算法理论模型和应用条件基础上,针对均匀圆盘超声阵列,仿真研究了不同增益方向图主瓣宽度、不同信噪比条件下Dir-MUSIC算法的测向精度。仿真结果表明8阵元阵列在-5 dB信噪比、方向图主瓣宽度为90°~120°时测向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小于2°。最后基于研制的微型机电系统麦克风(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定向超声阵列进行了测向试验,结果表明8阵元圆盘超声阵列测向均方根误差最小为2.76°,测向标准差最小为2.72°,验证了Dir-MUSIC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声波检测 定向麦克风阵列 Dir-MUSIC算法 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及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秀婷 李烨 +1 位作者 高峰 马味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7-107,共11页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必要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进行有效检测与识别。本研究开发一套基于异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与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场传感器检测电缆电场分布情况,发现电缆接头绝缘...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必要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进行有效检测与识别。本研究开发一套基于异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与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场传感器检测电缆电场分布情况,发现电缆接头绝缘隐患区域,利用压力波传感器检测电缆隐患区域是否出现局部放电及其程度,利用改进的自适应阈值离散小波变换进行信号去噪处理,利用改进的格拉姆角场特征变换增强数据分类特征,利用高效信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本研究以电缆尖刺放电、气隙放电及沿面放电为对象开展测试,结果发现该系统能准确检测电缆局部放电特性,能够有效识别高压电缆缺陷的放电模式,实验室的局部放电检测率达100%,放电模式识别率达96.0%,且在工程应用环境表现优异,这对电缆使用安全及电网运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局部放电 特性检测 模式识别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