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近30a的SST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汤超莲 郑兆勇 +2 位作者 游大伟 邓松 黄亚如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1,共6页
根据珠江口多个定点站近30a表层海水温度(SST)实测资料和气象站观测的气温资料,使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方法,计算分析珠江口SST变化特点、上升趋势及其与El Nino/La Nino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各月SST存在着1-2℃的海域差异,SST的年... 根据珠江口多个定点站近30a表层海水温度(SST)实测资料和气象站观测的气温资料,使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方法,计算分析珠江口SST变化特点、上升趋势及其与El Nino/La Nino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各月SST存在着1-2℃的海域差异,SST的年较差达10~11℃,SST的季节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呈显著相关.1971-2003年SST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上升率为0.019~0.034℃/a,且珠江口外高于口内.El Nino/La Nino事件对珠江口SST变化的影响并非单一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海表水温 统计分析 长期变化特征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静 孙省利 +2 位作者 吴灶和 陈春亮 张瑜斌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4~17.0 m的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4个测站O1、K1、M2、S2、M4、MS4共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观测站位在各层的...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4~17.0 m的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4个测站O1、K1、M2、S2、M4、MS4共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观测站位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流沙湾主要为日潮流海区,其中湾外为规则日潮流,湾内为不规则日潮流;湾外主要分潮流的北分量一般大于东分量,而湾内主要分潮流的北分量一般小于东分量.观测期间余流的流向主要呈西北向,最大余流流速出现在湾内地形突然收窄处,且在湾内中层余流流速要大于表、底层余流流速.整个海区潮流的可能最大流速表层在57~107 cm/s之间,中层在53~106 cm/s之间,底层在34~98 cm/s之间.流沙湾湾外潮流主要为顺时针的旋转流运动,湾内为带有旋转流的往复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学 潮流 准调和分析 余流 周日变化 流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高度计资料在三维海温和盐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云 万莉颖 刘钦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72,共9页
随着卫星遥感观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观测资料被应用于数值模式的同化研究中。基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西北太平洋三维温盐流预报系统,利用法国CLS中心的沿轨高度计资料的海表面高度异常的融合数据,结合基于三维变分的OVALS(oce... 随着卫星遥感观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观测资料被应用于数值模式的同化研究中。基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西北太平洋三维温盐流预报系统,利用法国CLS中心的沿轨高度计资料的海表面高度异常的融合数据,结合基于三维变分的OVALS(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同化系统,在垂向将海面高度资料反演为温盐廓线后进行水平面上的温度和盐度同化,研究卫星高度计资料在三维海温和盐度数值预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高度计资料同化的预报结果好于未使用同化的预报结果,这说明高度计资料同化对短期数值预报结果的改进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计资料 同化 海洋变分分析系统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影响中东急流的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忠贤 孙照渤 +2 位作者 倪东鸿 曾刚 邓伟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2,共10页
采用1968—2009年的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ERSST)资料、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改进的NCAR CAM3模式,分析了前期12月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1月中东急流的影响。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前期12月... 采用1968—2009年的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ERSST)资料、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改进的NCAR CAM3模式,分析了前期12月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1月中东急流的影响。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前期12月北大西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对1月中东急流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期12月北大西洋关键区海温为正(负)异常时,1月中东急流减弱(加强);前期12月北大西洋关键区海温异常通过激发下游地区的异常大气波列来影响1月中东急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中东急流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 年际变化 观测分析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年温变化分析广东海陆气候属性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露菁 陈创买 简裕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4-89,共6页
对广东各地年温进行谐波和相对温度计算,试图客观定量地探讨广东气候海陆影响的程度及类型.各地年温变化的振幅和位相以及相对温度分布曲线表明,广东基本为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尤以东南沿海为甚.但自东南向西北、西南推移,海洋... 对广东各地年温进行谐波和相对温度计算,试图客观定量地探讨广东气候海陆影响的程度及类型.各地年温变化的振幅和位相以及相对温度分布曲线表明,广东基本为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尤以东南沿海为甚.但自东南向西北、西南推移,海洋性气候特征减弱,大陆性气候特征有所加强.其中雷州半岛的徐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同时,将全省的相对温度分布曲线分出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年温变化 温度 海陆气候属性 气候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太阴日变化L的M_2和O_1潮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国发 胡家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介绍M2 和O1潮引起的地磁太阴日变化L谐波分析方法 ,计算了佘山地磁台的磁偏角、水平和垂直分量L的谐波系数 ,分析了L变化的基本特征 ,季节变化和场源性质 。
关键词 地磁太阴日变化 谐波分析 O1潮 M2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O观测资料的2种同化方案
7
作者 连喜虎 庞重光 高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5,共9页
使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环流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温盐场,之后运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同化系统(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OVALS),使用Argo观测网格化产品进行2006年整个计算域三维变分同化。无论从平... 使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环流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温盐场,之后运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同化系统(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OVALS),使用Argo观测网格化产品进行2006年整个计算域三维变分同化。无论从平面分布还是断面分布来看,除海表面温度(SST)外,温度同化的效果都比较好,尤其是800 m水深以浅,均方差值甚至能减小1.0℃以上。而且随着同化积分时间的增加,同化后误差减小越来越显著,3、4月份的同化效果明显高于1、2月份。与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海洋模式结果相比,同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模拟结果。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数值模拟基础上,利用3个西太平洋代表性浮标的观测资料,运用松弛逼近法同化2006年6月断面数据。当松弛系数取0.5时,模拟时间大约半天,模拟值就能快速逼近或完全等于观测值。虽然只对观测剖面进行了数据同化,但该同化可以产生更大范围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 观测资料 数据同化 同化系统(ovals) 松弛逼近法 POM(Princeton ocean Model) 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分析数据的南大洋区域Ekman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8
作者 林辉义 高艳秋 张继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0-873,共14页
南大洋Ekman输运是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Ekman动力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对GEKCO2(Geostrophic and Ekman Current Observatory 2)产品提供的Ekman流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数据... 南大洋Ekman输运是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Ekman动力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对GEKCO2(Geostrophic and Ekman Current Observatory 2)产品提供的Ekman流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并结合CCMP(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ERA5(the fifth gener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tmospheric reanalysis)风场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8年南大洋Ekman流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南大洋Ekman流速集中在9—11 cm/s,且具有很强的月际变化特征(7月最强,12月最弱);(2)南大洋40°S以北海域是Ekman流速随时间变化较大的区域;(3)南大洋Ekman流速的EOF分析显示:第一模态和风场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流速在整体上同时增强或减弱;第二模态和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以50°S为界南北流速反向变化;(4)Ekman流左偏角度集中在60°—75°,其中概率密度最大值处所对应的角度为67.5°。通过矢量相关分析,得到30°—35°S海域的平均偏角存在月际变化。南大洋的Ekman动力过程对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于进一步理解南大洋的Ekman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Ekman流 时空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 海表洋流产品GEK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