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床沉积盆地构造与找矿方向浅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正明 王备战 +5 位作者 展卫露 战嘉华 郭文波 王宏宇 董星 李增涛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7,共12页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滩间山群O3tna-2正常沉积岩段。对深部构造的探测和原始成矿环境的恢复一直是勘查研究工作的重点。矿山以往深部找矿投入了瞬变电磁法(TEM)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对...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系滩间山群O3tna-2正常沉积岩段。对深部构造的探测和原始成矿环境的恢复一直是勘查研究工作的重点。矿山以往深部找矿投入了瞬变电磁法(TEM)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对深部的结构、构造反映不够清楚,找矿效果也不理想。2020年首次投入了高分辨广域电磁法(WEFM),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笔者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广域电磁法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认为锡铁山铅锌矿床原始沉积盆地走向为EW向,属于南高北低的抬斜式盆地。受NE-SW向的斜向推覆作用,形成目前盆地的构造形态;同时推测盆地内部存在两条主要的同生断裂。笔者依据同生断裂和已知矿体的空间位置预测了找矿靶区,指出了锡铁山沉积盆地内铅锌矿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铅锌矿 原始沉积盆地 广域电磁法 斜向推覆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露天矿山复垦动态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钟伟华 刘景矿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露天矿山复垦监测的传统手段主要以卫星遥感监测与现场调查为主,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为加强露天矿山复垦动态监测,提高地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复垦过程监管的能力,本文探索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矿山复垦动态监测的方法。... 露天矿山复垦监测的传统手段主要以卫星遥感监测与现场调查为主,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为加强露天矿山复垦动态监测,提高地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复垦过程监管的能力,本文探索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矿山复垦动态监测的方法。以广州某露天矿山为试验对象,利用该技术获取4期的实景三维Mesh模型,并同步输出DEM和DLG,利用DEM和DLG数据分析土方回填标高、土方回填量、建筑物拆除情况等监测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采集1.56 km^(2)的数据,耗时约1 h3 min55 s,GSD为2.51 cm/像素,较传统方法效率和精度均有所提高。另外,基于DLG数据统计的拆除面积为16442.36 m^(2),基于DEM数据计算的土方回填总量为0.017 km^(3),表明该技术可以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分析。本文研究为地区主管部门加强露天矿山复垦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其他矿山复垦监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 矿山复垦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科 王志根 +2 位作者 华心祝 朱若军 李志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3,116,共6页
为了确保超长大采高工作面顺利过大落差正断层,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大落差正断层及不同采高、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围岩力学特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大落差断层的存在是影响工作面顶板下沉不连续、支承压... 为了确保超长大采高工作面顺利过大落差正断层,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大落差正断层及不同采高、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围岩力学特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大落差断层的存在是影响工作面顶板下沉不连续、支承压力演化不均匀的主要因素,而工作面采高和长度的增加对支承压力分布的影响小于对顶板下沉的影响,工作面顶板最大下沉量与采高呈指数关系、与工作面长呈对数关系。提出了整体从上盘留顶破底调斜推进、局部辅助爆破破顶过F18断层的方法与技术方案,采用具有良好控顶护帮功能的ZZ13000-27/60液压支架,采取超高段巷道提前接顶、破碎区注浆加固等技术措施,实现了超长大采高综采面安全、快速过大落差断层,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落差断层 俯斜综采 大采高 超长工作面 矿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伪斜采煤法基本顶破断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施峰 王宏图 +2 位作者 范晓刚 袁志刚 胡国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1005,共5页
为弄清俯伪斜采煤法基本顶破断的具体情况,以某俯伪斜采煤法的悬露基本顶为研究对象,应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了俯伪斜基本顶的力学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充填体对基本顶的支撑载荷函数,运用李滋法和挠度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基于采空区充填的俯... 为弄清俯伪斜采煤法基本顶破断的具体情况,以某俯伪斜采煤法的悬露基本顶为研究对象,应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了俯伪斜基本顶的力学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充填体对基本顶的支撑载荷函数,运用李滋法和挠度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基于采空区充填的俯伪斜基本顶挠曲函数,并对基本顶的破断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冒落矸石在采空区的不完全充填,导致俯伪斜基本顶的挠度沿倾向不对称,最大挠度为60.9 cm,位于倾斜中上部;基本顶沿倾斜方向由上向下分段破断,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铰接结构,分段岩块沿走向破断距也有差别,倾斜中上部破断距小于下部。理论计算分析的结果与现场的矿压监测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伪斜采煤法 基本顶 挠度 破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伪斜采煤法防治急斜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余海龙 尹光志 鲜学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对急倾斜煤层俯伪斜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和直线长壁采煤法的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进行了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俯伪斜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8.5m,约为直线长壁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0... 对急倾斜煤层俯伪斜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和直线长壁采煤法的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进行了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俯伪斜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8.5m,约为直线长壁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0m的两倍,周期来压时采面上部的最大能量动载系数为2.03,比直线长壁工作面小0.53.煤壁前方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为1.67,比直线长壁工作面大0.2~0.25,而支承压力峰值距煤壁距离为6~10m,较直线长壁工作面大0.5~1m.即俯伪斜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通过降低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系数和增大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安全煤柱宽度,来提高采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俯伪斜采煤法 防治 急斜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多煤层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6
作者 袁志刚 王宏图 +3 位作者 胡国忠 李晓红 范晓刚 洪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4-598,共5页
针对急倾斜煤层上保护层俯伪斜开采的保护范围划定问题,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通过模拟上保护层俯伪斜开采后被保护层的应力场及变形场的动态发展过程,确定了随着上保护层工作面的推进,被保护层的垂直层理面应力和煤层变形规律;根据... 针对急倾斜煤层上保护层俯伪斜开采的保护范围划定问题,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通过模拟上保护层俯伪斜开采后被保护层的应力场及变形场的动态发展过程,确定了随着上保护层工作面的推进,被保护层的垂直层理面应力和煤层变形规律;根据上保护层开采后的应力卸压保护准则和煤层变形保护准则,确定了上保护层沿走向和倾向的保护范围.研究表明,急倾斜煤层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后,上保护层俯伪斜采煤法沿倾向上、下边界的卸压角分别为81.5和74°;沿走向的卸压角在倾向上呈非均匀分布,大小为30~52,°伪倾斜工作面中部的走向卸压角最大,为52°.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考察结果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上保护层 保护范围 俯伪斜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 被引量:59
7
作者 胡国忠 王宏图 +3 位作者 李晓红 涂晓东 张智明 沈永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4,共6页
为有效抽采东林煤矿急倾斜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对该矿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数值模拟与现场考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东林煤矿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的... 为有效抽采东林煤矿急倾斜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对该矿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数值模拟与现场考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东林煤矿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的卸压规律;利用保护层开采的“卸压增透效应”,结合该矿实际条件,优化设计了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抽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东林煤矿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抽采参数按照抽采钻场间距30~40m、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9m、抽采钻孔的终孔间距15~20m、抽采钻孔仰角10~62°和抽采时间为从保护层工作面前方40m到后方135m等进行设计是合理的,且使卸压瓦斯平均抽采率达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伪斜采煤法 上保护层 卸压瓦斯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露天矿边坡三维重建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果 蒋瑞波 +1 位作者 肖海红 张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8-161,共4页
露天矿边坡几何形状由于自然条件以及采矿工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传统的测绘方式难以进行全面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全自动露天矿边坡三维重建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数码相机获取矿区序列倾斜影像,通过特征提取、空三... 露天矿边坡几何形状由于自然条件以及采矿工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传统的测绘方式难以进行全面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全自动露天矿边坡三维重建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数码相机获取矿区序列倾斜影像,通过特征提取、空三测量、多视影像密集匹配,构建不规则三角格网和纹理映射,自动重建出露天矿边坡三维模型。选取三门峡渑池某铝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重建的三维模型可全面表达露天矿边坡整体形态和保持局部细节特征,而且具备高效低成本等特点,在露天矿三维地形滑坡动态监测和灾害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倾斜摄影 露天矿 三维重建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构造斜决策树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宏银 朱绍文 +4 位作者 张大斌 王泉德 黄浩 陈菁华 陆玉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决策树方法是一种通过构造决策树来发现训练集中分类知识的数据采掘方法,其核心是如何构造决策树,构造决策树的关键是找出表示内部节点的最佳扩展属性[1].扩展属性有单属性和联合属性,由单属性形成的扩展属性集小,可以容易地找出最佳扩... 决策树方法是一种通过构造决策树来发现训练集中分类知识的数据采掘方法,其核心是如何构造决策树,构造决策树的关键是找出表示内部节点的最佳扩展属性[1].扩展属性有单属性和联合属性,由单属性形成的扩展属性集小,可以容易地找出最佳扩展属性,构造单元树的速度快,但是生成的单元树规模大,并可导致子树复制、一个属性的多次测试等;用联合属性作为扩展属性,生成的多元树规模小,能有效地克服单元树存在的问题,因此,多元树的构造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多元树中研究得最多的是斜决策树,它的内部节点为线性联合属性,寻找最佳线性联合属性的过程是不断优化属性系数的过程,优化系数的方法有爬山搜索法[2,3]、模拟退火法[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决策树 遗传算法 实数编码 线性联合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台井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巨鹏 潘一山 +1 位作者 李忠华 陈德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6-499,共4页
以京煤集团木城涧矿大台井为例,建立了三维空间立体有限元模型,对该矿采用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时煤层顶、底板在开采前、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现场最关心的煤层顶、底板应力和位移随煤层倾角变化的等... 以京煤集团木城涧矿大台井为例,建立了三维空间立体有限元模型,对该矿采用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时煤层顶、底板在开采前、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现场最关心的煤层顶、底板应力和位移随煤层倾角变化的等值线和关系曲线,从而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即计算结果中煤层顶、底板法向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是表征顶、底板运动规律的重要指标.最后分析指出了开采过程中易发生破坏的危险区域和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规则和分类规则挖掘算法的改进与实现 被引量:8
11
作者 陶树平 屠颖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00-101,187,共3页
对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使其可以有效地压缩数据规模,提高了原Apriori算法的执行效率。此外,还对OC1分类规则挖掘算法提出了改进,扩展了该算法的适用范围。同时,该采用这两个改进算法实现了一个数据挖掘原... 对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使其可以有效地压缩数据规模,提高了原Apriori算法的执行效率。此外,还对OC1分类规则挖掘算法提出了改进,扩展了该算法的适用范围。同时,该采用这两个改进算法实现了一个数据挖掘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分类规则 斜面超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角度旋转开采技术在晓南矿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邢相 许盛运 张春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1,49,共4页
为解决晓南煤矿西三采区北部的备采区域原设计布置的4个工作面造成的回采巷道布置困难,搬家倒面频繁,综采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工作面开采煤层赋存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原设计的4个工作面简化为一个工作面(W3707),实行了大角度旋... 为解决晓南煤矿西三采区北部的备采区域原设计布置的4个工作面造成的回采巷道布置困难,搬家倒面频繁,综采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工作面开采煤层赋存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原设计的4个工作面简化为一个工作面(W3707),实行了大角度旋转联合开采。为确保该技术成功实施,将75°开采弧线被改造成6道短弦,经过2次确定旋转中心,实行机头多进,机尾割通不进的调采原则,采用长、短刀穿插割煤的工艺解决了综采工作面3次搬家倒面等技术难题,提高了工作面采出率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 旋转开采 不等长工作面 旋转调斜 切割循环 晓南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筒实验载荷采煤机斜切工况下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洪月 杨辛未 +2 位作者 毛君 宋秋爽 袁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针对斜切工况下采煤机的载荷冲击大、振动剧烈的问题,采用Hertz接触理论描述采煤机行走部与刮板输送机间的接触刚度,运用接触碰撞理论描述导向滑靴与销排间的接触间隙,再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斜切工况下采煤机侧向上6个自由度非线性动... 针对斜切工况下采煤机的载荷冲击大、振动剧烈的问题,采用Hertz接触理论描述采煤机行走部与刮板输送机间的接触刚度,运用接触碰撞理论描述导向滑靴与销排间的接触间隙,再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斜切工况下采煤机侧向上6个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实验测试得到的滚筒轴向截割载荷作为激励,分析了斜切工况下采煤机侧向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整机振动量随着滚筒截深的增大而增大,前滚筒大于后滚筒、前摇臂大于后摇臂,机身的振动量相对较小,最后通过实验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斜切进刀 非线性 动态特性 综采装备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关系的岩层移动角推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柴华彬 张子月 +1 位作者 刘瑞斌 宋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线是求取开采沉陷岩层移动参数的重要途径,鉴于某矿地表3211观测线的布设不严格平行于工作面走向或倾向方向,通过分析该观测站的实测资料,确定了沿观测线布设方向的斜向移动角;根据斜向移动角和移动角的空间关系,推算... 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线是求取开采沉陷岩层移动参数的重要途径,鉴于某矿地表3211观测线的布设不严格平行于工作面走向或倾向方向,通过分析该观测站的实测资料,确定了沿观测线布设方向的斜向移动角;根据斜向移动角和移动角的空间关系,推算出了该矿区的岩层移动角.研究表明,基于空间关系推算岩层移动角的方法简洁实用,能够满足开采沉陷工程的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斜向移动角 移动角 空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力学的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破断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登峰 张凌凡 +2 位作者 柴茂 李博 白翼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33-2039,共7页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剧烈支架工作阻力难以确定的问题,结合特厚煤层工作面顶板岩层破断形成的悬臂梁-砌体梁力学结构模型。工作面来压阶段支架工作阻力不足时,引起砌体梁结构下沉使悬臂梁结构回转变形破断,造成上覆砌体...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剧烈支架工作阻力难以确定的问题,结合特厚煤层工作面顶板岩层破断形成的悬臂梁-砌体梁力学结构模型。工作面来压阶段支架工作阻力不足时,引起砌体梁结构下沉使悬臂梁结构回转变形破断,造成上覆砌体梁结构滑落失稳压架使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的特点,建立了含中心斜裂纹的悬臂梁结构破断的力学模型,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悬臂梁破断失稳的影响因素,推导了支架荷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裂纹倾角和长度是悬臂梁破断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架荷载除与悬臂梁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砌体梁垮落步距等因素相关。结合塔山煤矿8102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计算了支架荷载的理论值,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分析特厚煤层开采时的支架荷载的大小,合理选择支架减少顶板事故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悬臂梁-砌体梁结构 斜裂纹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走向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伍永平 杨玉冰 +3 位作者 王同 王红伟 田双奇 冯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9,共10页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基础是对"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受工作面矸石非均匀充填及倾角影响,"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控制困难。以某矿31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基础是对"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受工作面矸石非均匀充填及倾角影响,"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控制困难。以某矿31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倾角煤层伪俯斜采场垮落矸石充填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影响下的"支架-围岩"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支架力学模型,确定了工作面伪斜角和矸石作用力对支架临界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伪俯斜采场矸石滑移充填经历初步充填下部区域→矸石倾向下滑→充填凹陷区域3个阶段;采空区充填体接顶区长度随煤层倾角、直接顶厚度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伪俯斜角和采高的增大而减小,临空区长度随煤层倾角、采高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伪俯斜角和直接顶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矸石的非对称堆积形态改变了顶板的受力条件与破断特征,支架受载呈现明显非对称性和区域性特征;伪俯斜采场垮落矸石对支架尾部频繁产生冲击作用和接触作用,防止支架下滑和转动失稳的临界阻力随着矸石作用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工作面伪斜角的增大而减小,工作面中、下部区域的支架比上部区域支架需要更大的支撑阻力抵抗矸石的影响;工作面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现场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伪俯斜采场 矸石滑移充填 支架 临界阻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的浅埋双煤层斜交开采地表裂缝发育特征 被引量:23
17
作者 侯恩科 从通 +1 位作者 谢晓深 魏江波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4,共9页
陕北浅埋煤层开采引起地面塌陷严重影响了矿区生态环境,与浅埋单煤层开采相比,浅埋双煤层开采所导致的覆岩破坏、裂缝发育更为复杂。以柠条塔煤矿N1206和N1114典型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流方法对浅埋双煤层斜交开采的过程及其所致... 陕北浅埋煤层开采引起地面塌陷严重影响了矿区生态环境,与浅埋单煤层开采相比,浅埋双煤层开采所导致的覆岩破坏、裂缝发育更为复杂。以柠条塔煤矿N1206和N1114典型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流方法对浅埋双煤层斜交开采的过程及其所致地表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浅埋双煤层斜交开采煤柱所在区域的上行和下行裂隙密集发育;各工作面采毕地表下沉曲线呈现宽缓的“W”型;1^-2煤采毕与2^-2煤采毕裂缝发育速率比值为1:3~1:2,地表最大下沉量比值为1:7;开切眼及终采线位置附近裂缝密集且会导通至地表;地表最大下沉量位于工作面开切眼位置附近,地表最大水平正向位移位于工作面开切眼位置附近,左侧工作面采毕最大负向位移位于工作面终采线位置,右侧工作面采毕最大负向位移位于1^-2煤右侧工作面靠近终采线位置。研究结果可为浅埋双煤层开采的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双煤层斜交开采 地表裂缝 地面塌陷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伪俯斜采场顶板运移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解盘石 田双奇 段建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74-2982,共9页
为研究大倾角伪俯斜采场顶板垮落运移及其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大比例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深入分析了伪俯斜采场初采阶段和正常回采阶段顶板应力演化与变形破坏规律,垮落顶板充填特征以及“支架-顶板... 为研究大倾角伪俯斜采场顶板垮落运移及其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大比例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深入分析了伪俯斜采场初采阶段和正常回采阶段顶板应力演化与变形破坏规律,垮落顶板充填特征以及“支架-顶板”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伪俯斜采场顶板应力分布与位移具有非对称性,顶板具有非对称“O-X”破断特征,且具有明显的时序特征,其中“O”破断顺序为:采空区侧边界—采煤工作面侧边界—上部边界—下部边界;“X”破断顺序为:工作面倾斜上方基本顶先发生破坏,随后基本顶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破断。顶板周期性来压与垮落均具有分区特性与时序性,沿走向工作面各个区域顶板的垮落位置与支架相对位置不同,其中,工作面倾斜中部支架直接受到垮落顶板的作用,具体为“砸—压—推”,而倾斜上部与下部垮落顶板仅在下滑过程中对支架产生倾向向下的推力,未出现明显的砸、压现象,上部作用最弱,破断顶板使支架发生不同程度的“倒”、“扭”现象;垮落顶板对采空区的充填可分为4个阶段,各个阶段交替转化的过程对工作面中、下部支架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矸石堆积区最终沿走向形成充填稳定区域与动态运移区域。为大倾角煤层伪俯斜采场岩层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丰富了大倾角煤层采场岩层控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伪俯斜采场 “O-X”型破断 分区特征 顶板运移 垮落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开采顶板岩层活动规律及其矿压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义顺 勾攀峰 +1 位作者 包美星 李德海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8-13,20,共7页
依据现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式开采采场矿压显现和顶板岩是活动规律,介绍了工作面矿压控制方法。
关键词 大倾角 顶板岩层 活动规律 矿压控制 采煤 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特征线提取的开采沉陷区建筑物倾斜测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卓 张自宾 陈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8-182,共5页
煤炭开采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农田及村庄等地区,部分村庄的建筑物分布比较密集,且观测条件较差,无法采用传统全站仪坐标法进行倾斜测量。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密度、高精度、快速获取物体表面三维空间坐标等优点... 煤炭开采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农田及村庄等地区,部分村庄的建筑物分布比较密集,且观测条件较差,无法采用传统全站仪坐标法进行倾斜测量。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密度、高精度、快速获取物体表面三维空间坐标等优点。在分析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算法拟合平面提取建筑物特征线的方法。该方法利用RanSAC算法对k邻域点集进行平面拟合,根据点集中属于最佳平面模型的比率进行特征点判断与提取。研究表明:相对于基于点云曲率的特征线提取方法,所提方法可提取出清晰完整的特征线,在保留细部特征的基础上,具有受噪声影响小的特点。通过将提取的倾斜值与全站仪坐标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反映出所提方法的倾斜差均小于允许倾斜值的1/10,满足建筑物倾斜测量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倾斜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RANSAC算法 拟合平面 建筑物特征线 k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