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roach for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s with correlated objective functions under C_(EV) criterion 被引量:2
1
作者 MENG Xiangfei WANG Ying +2 位作者 LI Chao WANG Xiaoyang LYU Maol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197-1208,共12页
An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is a special type of mathematical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involving uncertain variables. This type of problem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re are several uncertain varia... An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is a special type of mathematical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involving uncertain variables. This type of problem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re are several uncertain variables in real-world problems.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is highly relevant, particularly those problems whose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correlated.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that solves an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under the expected-variance value criterion is proposed. First, we define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approach and review concepts such as a Pareto efficient solution and expected-variance value criterion using an order 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uncertain variables.Second, the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blem is converted into an uncertain single-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via a linear weighted method or ideal point method. Then the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deterministic single 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under the expected-variance value criterion. Third, four lemmas and two theorems are proved to illustrate that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deterministic single-objective programming problem is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original uncertainty problem. Finally, two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ertainty theory uncertai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expected-variance value criter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式变革与现代医学目的之碰撞——从根治到生存质量的医学价值转向
2
作者 王慧玲 黄婷 +1 位作者 方萌 张超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共6页
现代医学正面临的核心冲突在于:技术祛魅带来的身体客体化与患者主体性诉求之间的失衡;循证医学标准化框架与个体化生命体验之间的矛盾;传统“治愈”概念与“带瘤生存”新范式之间的分歧。这些冲突暴露出现今医学单纯技术路径的局限性,... 现代医学正面临的核心冲突在于:技术祛魅带来的身体客体化与患者主体性诉求之间的失衡;循证医学标准化框架与个体化生命体验之间的矛盾;传统“治愈”概念与“带瘤生存”新范式之间的分歧。这些冲突暴露出现今医学单纯技术路径的局限性,要求医学实践建立更复杂的伦理坐标系。未来医学发展需要实现从二元对立到动态平衡的变迁;从专家权威模式转向医患主体间对话;从疾病消除目标转向生命意义重建,在技术时代重新确立那些使生命值得存在的不可量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现代医学目的 医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和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水泥原料配比优化
3
作者 秦红斌 陈龙 +1 位作者 唐红涛 张峰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0-1270,共11页
为了得到高品质、低成本的水泥生料,对原料配比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原料氧化物含量波动和立磨工况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原料氧化物含量等效值的概念,将其作为水泥生料氧化物含量和原料配比之间的关系参数,并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对... 为了得到高品质、低成本的水泥生料,对原料配比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原料氧化物含量波动和立磨工况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原料氧化物含量等效值的概念,将其作为水泥生料氧化物含量和原料配比之间的关系参数,并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对其进行求解;然后,建立了以最小化原料成本和原料配比调整量为目标的原料配比多目标优化模型,将各项生料质量控制指标加入约束条件以保证解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和人工配比,采用所提算法优化原料配比,不仅将各项生料质量控制指标较好地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还降低了原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原料配比 原料氧化物含量等效值 系统辨识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brand模型的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评价研究
4
作者 许菱 廖人燕 +1 位作者 郑婧然 钟少君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7,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文章基于Interbrand模型从消费者视角、市场视角和财务视角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及361度四家主营运动品类的纺织服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消费者评价数据与... 为了深入探究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文章基于Interbrand模型从消费者视角、市场视角和财务视角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及361度四家主营运动品类的纺织服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消费者评价数据与公开财务数据评估其品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在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中占据最大权重,在具体的三级指标中品牌覆盖率是提升品牌价值最为关键的指标。综合评价表明,安踏体育品牌价值评价得分最高,其财务维度优势显著。文章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品牌管理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的品牌价值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行业 品牌价值 消费者认知 市场表现 财务表现 主客观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特征自适应识别
5
作者 葛振斌 高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7-60,共4页
为有效降低图像噪声与失真对特征自适应识别的影响,提出一种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特征自适应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计算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以及各图像块的方差,检测获取高速运动图像内的平坦块;然后,利用自适应空域滤波算法完成低... 为有效降低图像噪声与失真对特征自适应识别的影响,提出一种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特征自适应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计算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以及各图像块的方差,检测获取高速运动图像内的平坦块;然后,利用自适应空域滤波算法完成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的去块效应处理,得到清晰的高速运动图像;接着,利用双目视差方法自适应分割清晰高速运动图像,得到运动目标图像;最后,计算体育运动目标图像的像素矩阵动态阈值,对图像归一化处理后,完成高速运动图像特征自适应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解决了低比特率下高速运动图像细节模糊、颜色失真等问题,有效实现了自适应识别高速运动图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特率 高速运动 图像特征 自适应识别 空域滤波 双目视差 目标轮廓 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价值导向:从举证到赋能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成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内部评价体系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其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全周期,需要从认证体系和人才培养两个视角探究其实质。将外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内化为师范人才内部培养要求,将有助于实现...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内部评价体系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其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全周期,需要从认证体系和人才培养两个视角探究其实质。将外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内化为师范人才内部培养要求,将有助于实现从举证导向到赋能导向评价的价值转变。在赋能评价建构路径上,建立以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是赋能评价的基础,以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任务、教师将评价融入教学研究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师范生将参与评价融入学习是实施赋能评价的切入点,以适切的评价取向实施赋能评价是其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价值导向 举证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发展理念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取向与优化研究——基于“目标-工具-价值链”三维框架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劲松 董欣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政府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依据,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构建基于“目标-工具-价值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46项政策文本进行...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政府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依据,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构建基于“目标-工具-价值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46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从明确政策目标、平衡政策工具、协调政策主体等方面揭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取向、特征、规律及不足。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配置复合型政策工具以匹配多样化价值链,从而实现具象化政策目标;现有政策偏好以环境型工具为主、供给型和需求型工具为辅,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协调发展;政策价值链设置多为政府负责型,聚焦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均等性。从整体看,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目标趋于新发展态势但关注度不均,表现为对开放、绿色、共享政策目标关注力度不够;政策工具施策形式多元但分布结构失衡,表现为内部细分环节失耦与不均;价值链涉及主体广泛但协同统筹不足,表现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作机制不畅。基于此,应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消弭政策目标偏离、合理运用复合型政策工具以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推动多主体协同以重塑治理结构韧性等维度予以改进,从而为增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基于一种价值判断的战略视角
8
作者 魏华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4,共7页
[研究目的]对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予以进一步明确与限定,以期推进其“泛化”问题的解决,进而夯实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根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战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予以进一步厘清,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安全学领域,以... [研究目的]对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予以进一步明确与限定,以期推进其“泛化”问题的解决,进而夯实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根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战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予以进一步厘清,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安全学领域,以阐明其在该学科中的具体含义。[研究结果/结论]所谓“战略”,本质上是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其排他性特征在于目的中的“价值判断”属性。这为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带来了更为具体的限定,即其在实操层面应至少具备两种特征:目的选择中具有复数可行选项的存在;目的内涵中要有国际要素的参与。这提示,国家安全学最终指向的是对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 学科边界 研究对象 战略 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男衬衫外观平整度自动评估
9
作者 王蕾 顾先雯 +2 位作者 张鹏飞 潘如如 高卫东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4,共7页
为解决人工检验对服装平整度评价易产生主观性强、再现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以GB/T 19980—2005中的评分标准为基础,构建男衬衫平整度自动评估算法。该算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衬衫侧缝位置进行分部位特征提取、等级区间划分以及自... 为解决人工检验对服装平整度评价易产生主观性强、再现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以GB/T 19980—2005中的评分标准为基础,构建男衬衫平整度自动评估算法。该算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衬衫侧缝位置进行分部位特征提取、等级区间划分以及自动评级;同时,自动赋予衬衫特征部位客观权重比,并参考标准中的评分方法进行加权计算,构建外观平整度整体评分计算模型,实现对男衬衫外观平整度的自动评估。研究表明:相比人工评价方法,自动评估算法具有更好的再现性,且与主观评价结果对比一致性可达0.970,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人工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衬衫外观平整度 图像处理 客观评价 对比度特征值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10
作者 张爱军 刘石川 +3 位作者 慕腾 刘会强 陈洪亮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进行典型日运行模拟,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之后,从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方案在单目标下的优属度值... 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进行典型日运行模拟,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之后,从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方案在单目标下的优属度值,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输电系统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最后,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 输电系统规划 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单目标优属度值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主客观结合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对口支援西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基鑫 图登克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7,共9页
基于“经济居先—文化认同—经济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逻辑,探讨了对口支援西藏这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标的机制。中心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作为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产物,是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结成共同体对抗自然... 基于“经济居先—文化认同—经济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逻辑,探讨了对口支援西藏这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标的机制。中心观点认为:对口支援西藏作为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产物,是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结成共同体对抗自然灾害的历史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产物和重要手段。其基础性作用是补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短板,关键性作用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战略性作用则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展望未来,对口支援西藏在实现西藏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等“物”的建设基础上,应更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提升西藏地区各族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文化认同,提高就业和劳动技能,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通过实现均衡的文化水平以及共有的文化认同,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进而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发展,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口支援西藏 时代价值 核心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分类与治理:一种自下而上的治理观念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乾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6,159,160,共13页
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也包含自下而上的根源。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出发,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价值主体,希望通过自己的价值创造行为来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的社会位置只能通过社会的分类体系而得到定位,于... 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也包含自下而上的根源。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出发,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价值主体,希望通过自己的价值创造行为来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的社会位置只能通过社会的分类体系而得到定位,于是,个体性的价值创造行为就转化成了群体性的分类斗争。分类斗争是社会中自发的秩序建构行为,它需要得到国家的确认,而治理的过程就表现为国家通过对分类体系的制度调整来回应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们所发起的分类斗争的过程,其结果则是将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们变成了分类权力的客体。这样一种关于治理的理解让我们既得以正视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又得以发现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变成权力客体的不可避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主体 权力客体 分类权力 分类斗争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条件风险的水火风联合调度模型及求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彬桥 张松甲 +3 位作者 冉远航 李述喻 杨文娟 余泽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在“双碳”战略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政策背景下,为准确量化风电等新能源消纳成本及其随机性造成的风险损失以支持电力调度决策,采用CVaR建模风电随机性造成的弃风和弃负荷条件风险值,并应用Copula函数计算连续马尔可夫链风速模型预... 在“双碳”战略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政策背景下,为准确量化风电等新能源消纳成本及其随机性造成的风险损失以支持电力调度决策,采用CVaR建模风电随机性造成的弃风和弃负荷条件风险值,并应用Copula函数计算连续马尔可夫链风速模型预测风电出力,建立风电不确定风险损失、发电成本和污染排放最小的水火风电短期多目标调度模型。并通过可变外部种群规模、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和基于K近邻距离的精英种群淘汰规则3方面改进SPEA2算法以对该模型进行高效求解。仿真结果显示CVaR能很好建模风电不确定风险,并通过改进SPEA2找到更好的Pareto最优解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风电 不确定性 条件风险价值 改进SPE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量标注样本的茶芽目标检测YSVD-Tea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子秋 宋彦 +2 位作者 陈霖 张航 宁井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1-311,共11页
构建大规模茶芽目标检测数据集是一项耗时且繁琐的任务,为了降低数据集构建成本,探索少量标注样本的算法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YSVD-Tea(YOLO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for tea bud detection)算法,通过将预训练模型中的基础卷积替... 构建大规模茶芽目标检测数据集是一项耗时且繁琐的任务,为了降低数据集构建成本,探索少量标注样本的算法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YSVD-Tea(YOLO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for tea bud detection)算法,通过将预训练模型中的基础卷积替换为3个连续的矩阵结构,实现了对YOLOX算法结构的重构。通过维度变化和奇异值分解操作,将预训练权重转换为与重构算法结构相对应的权重,从而将需要进行迁移学习的权重和需要保留的权重分离开,实现保留预训练模型先验信息的目的。在3种不同数量的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了训练和验证。在最小数量的1/3数据集上,YSVD-Tea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YOLOX算法,mAP提高20.3个百分点。对比测试集与训练集的性能指标,YSVD-Tea算法在测试集与训练集的mAP差距仅为21.9%,明显小于YOLOX的40.6%和Faster R-CNN的55.4%。在数量最大的数据集上,YOLOX算法精确率、召回率、F1值、mAP分别为86.4%、87.0%、86.7%和88.3%,相较于对比算法均最高。YSVD-Tea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少量标注样本的茶芽目标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芽 目标检测 奇异值分解 少量样本 遗传算法 YOL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观结合的水下连接器拉近工具液压系统方案遴选方法
15
作者 刘伟丰 运飞宏 +6 位作者 王立权 姚绍明 刘冬 郝孝泉 孙照威 王刚 贾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0-2258,共9页
拉近工具需要合格的液压系统方案以克服连接器和跨接管的偏载,本文针对拉近工具液压系统的性能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的方案遴选方法,以确保遴选方案的可信度和无偏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拉近工具液压系统的关键性能确立了遴选目标... 拉近工具需要合格的液压系统方案以克服连接器和跨接管的偏载,本文针对拉近工具液压系统的性能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的方案遴选方法,以确保遴选方案的可信度和无偏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拉近工具液压系统的关键性能确立了遴选目标,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评估。主观方面通过专家经验和二元对比排序法比较各系统关键性能的对比度,建立了拉近工具失效造成的维修工期隶属函数,确定了各液压系统的功能指数。同时,通过计算各液压系统的搭建成本,确定了其价值指数。最终,结合价值工程理论,选定了分流集流阀和调速阀控制的同步回路作为拉近工具的液压系统方案。为了保证方案的可靠性,本文利用AMEsim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以及出厂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近工具 主客观 液压系统 层次分析法 遴选目标 功能指数 价值指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本体冲突消除方法
16
作者 彭蔚 吴茂念 +2 位作者 郝秀兰 朱绍军 郑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2,310,共8页
针对本体逻辑冲突消除传统方法未充分利用本体逻辑性质的缺陷,引入Shapley值法刻画本体逻辑性质,构建基于多目标0-1整数线性规划的本体冲突消除方法,使用分层序列法求解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其解遵循理性放弃原则,避免传统方法中目标权... 针对本体逻辑冲突消除传统方法未充分利用本体逻辑性质的缺陷,引入Shapley值法刻画本体逻辑性质,构建基于多目标0-1整数线性规划的本体冲突消除方法,使用分层序列法求解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其解遵循理性放弃原则,避免传统方法中目标权重的平均性或随机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令解集遵循理性放弃原则的前提下,利用本体逻辑性质有效减少解集数量,从而提高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逻辑冲突 多目标整数线性规划 最小不可满足子集 SHAPLEY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接入下配电网电能损耗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姝俊 陆海清 赵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1,131,共8页
考虑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发电方式不匹配而导致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能损耗控制方法。依据配电网网损计算结果,分析在新能源接入时影响电能意外损耗的相关因素;获取配电网电能损耗最佳控制目标函数,制定控制约束条件,构建配电... 考虑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发电方式不匹配而导致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能损耗控制方法。依据配电网网损计算结果,分析在新能源接入时影响电能意外损耗的相关因素;获取配电网电能损耗最佳控制目标函数,制定控制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的电能损耗最佳控制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控制模型,获取电能损耗最佳控制值,实现配电网在新能源发电接入下的电能损耗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开展电能损耗控制时,可以将输电线路首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损耗控制在期待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接入 配电网 电能损耗 控制方法 粒子群算法 目标函数 最佳控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ORT:轻量化的多车辆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博 朱勇建 +1 位作者 杨礼康 王本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34,共13页
近年来,无人机因体积小、灵活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车辆跟踪领域。当无人机在高空飞行时,其捕捉的图像中车辆目标存在像素点少、拥挤以及被遮挡的情况。现有的多目标跟踪研究方法在车辆被遮挡过程中发生非线性运动时,使用卡尔曼滤波预... 近年来,无人机因体积小、灵活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车辆跟踪领域。当无人机在高空飞行时,其捕捉的图像中车辆目标存在像素点少、拥挤以及被遮挡的情况。现有的多目标跟踪研究方法在车辆被遮挡过程中发生非线性运动时,使用卡尔曼滤波预测,会出现车辆位置预测不准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先检测后跟踪(tracking by detection,TBD)范式,对YOLOv8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在网络结构中引入了BiFormer稀疏动态注意力模块,用于提取小目标特征信息。同时使用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替换原最近邻插值上采样,减少上采样过程中小目标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跟踪模型FA-SORT,针对SORT算法提出三点改进:改进KF、添加速度方向一致性匹配和检测值匹配。在自制地组合了多个车辆数据集上验证改进的YOLOv8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8相比,精确率(precision)提高了0.97%,召回率(recall)提高了0.898%。对所提出的FA-SORT算法使用UAVDT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相比,HOTA指标首个达到70.05%,IDF1达到87.45%,跟踪速度达到29.93 FPS。验证了FA-SORT跟踪算法在多车辆跟踪任务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辆跟踪 目标检测 速度方向一致性匹配 检测值匹配 无人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逻辑理路及运行机制
19
作者 沈丹丹 孙大东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1,47,共4页
依据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档案术语的价值不是现成的,而是对象性活动的物化,其价值演化可从对象性活动中去展开考察。档案术语的价值演化可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对象性活动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其逻辑理路包括过程性逻辑... 依据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档案术语的价值不是现成的,而是对象性活动的物化,其价值演化可从对象性活动中去展开考察。档案术语的价值演化可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对象性活动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其逻辑理路包括过程性逻辑和内在性逻辑。借助马太效应的机理可有效揭示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运行机制,其中科学承认是演化的基点,档案术语的身份和地位及其变化则是科学承认累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术语 价值生命周期 价值主体 价值客体 演化逻辑 马太效应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双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20
作者 马千里 高梓惠 +2 位作者 贾鹏 马佰钰 张铭真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核酸检测成本和检测完成时间的控制问题,提出基于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优化方法。首先,用多类成本效用函数表示组合和检测成本,建立考虑组合成本和混合检测成本的概率群试优化模型,获取最优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探究样本阳性... 核酸检测成本和检测完成时间的控制问题,提出基于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优化方法。首先,用多类成本效用函数表示组合和检测成本,建立考虑组合成本和混合检测成本的概率群试优化模型,获取最优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探究样本阳性概率和组测成本效用函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其次,考虑检测完成时间对疫情控制的影响,分别将样本采样能力和检测能力纳入优化模型,建立基于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双目标规划模型;最后,进行COVID-19核酸检测实例分析,验证模型适用性,得到最小检测成本和最短检测完成时间下的帕累托最优曲线。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较为合理的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为10,但视待检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和医疗资源分配差异,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也可调整为5和2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价值 概率群试 多目标优化 成本效用函数 帕累托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