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Using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1
作者 WANG Ai-min, MENG Ming-chen, HUANG Jing-yuan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Mechanology, Tsinghua Univers 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The serious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of global marke t requests the enterprise to change tradi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dopt new theory in order to meet diverse customer needs while maintaining near m a... The serious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of global marke t requests the enterprise to change tradi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dopt new theory in order to meet diverse customer needs while maintaining near m ass production efficiency, which is the main philosophy of mass customization. P roduct family design is research focus at present and also is the core technolog y of DFMC (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d amental issues of product family, such as concepts of modularity, commonality/di versity, product platform and product family architecture etc. We compare the te rminology between product family and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in the next step. Third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one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 n product platform and under different phase of product life cycle constrains, f or example, functional, assembly and service etc. At the end section of this pap er, we applied,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in above mentioned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to realize the design process. In one word, this paper propos ed one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n object oriented approach and p roduct life cycle consideration, especially the conjointness of characteristic o f OOA and concepts of product family. The main property of OOA are encapsulation , inherence and polymorphism. Encapsulation can represent the module or building blocks of product family. Inherence can be extended to describe the modularity and commonality, and also be used to construct variant space. Alternative specif ic of product family architecture can be embodied with polymorphism. And fin aly, we give the future work contents. In order to derive the product platform a nd achieve modularity and commonality/diversity, interface management between bu ilding block is necessary. The question is how the OOA can be applied in interfa ce management to get our aim OOA is the basis of man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 stem, then the question is how to build one system to manage the information of product family and support mass customization The third question is how to deve lop one computer aided tool to facil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OOA for product fam ily design, even be used to category of 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family design product platform object- oriented approach (OOA) product life cy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ject-Oriented Design for FDTD Visual Scientific Computing
2
作者 Dong, X. Wang, W. Wang, 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71-75,共5页
A scheme for general purposed FDTD visual scientific computing softwar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using object-oriented design (OOD) method. By abstracting the parameters of FDTD grids to an individual class and sep... A scheme for general purposed FDTD visual scientific computing softwar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using object-oriented design (OOD) method. By abstracting the parameters of FDTD grids to an individual class and separating from the iteration procedure, the visual software can be adapted to more comprehensive computing problems. Real-time gray degree graphic and wave curve of the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using DirectX technique. The special difference equation and data structure in dispersive medium are considered, and the peculiarity of parameters in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methods Computer aided design Data structures Difference equations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terative methods Natural sciences computing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r graphics Time domai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I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for Formulating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3
作者 Li To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 R. China) Chen Shu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11623) Feng Shan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14-21,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illustrates an AI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s. In this framework, a CGE model is viewed as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embedd...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illustrates an AI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s. In this framework, a CGE model is viewed as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embedded AI or namely agents in computer world, corresponding to economic agents and entities in real world, such as government, households, markets and so on. A frame representation of major objects in CGE model is used for trade and environment. Embedded Al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or software agent) is used in the CGE model representation can able to narrow the gap among 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formal CGE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omputer and algorithm representation, and to improve CGE in understanding and maintenance etc. In such a system, constructing a CGE model to appear an intuitive process rather than an abstract process. This intuitive process needs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ance of economics and the logic underlying the problem rather than mathematical n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bject-oriented method Ag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构想教学--兼论“新质教学”的价值导向与实操办法
4
作者 宗锦莲 李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构想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教学存在过度推崇知识、过度遵从学科逻辑、过度依赖训练等三大困境。在“新质生产力”先进思想的启发下,“新质教学”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开始致力于用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构想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教学存在过度推崇知识、过度遵从学科逻辑、过度依赖训练等三大困境。在“新质生产力”先进思想的启发下,“新质教学”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开始致力于用新的方法解决传统教学的顽固性问题,以教学彰显素养为本,实现关注生活逻辑与复杂问题解决的价值转向。本文认为,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围绕“锚定素养-内容整合-创新方式一优化评价”这一线索,加强对表现性任务关联、多模态大单元设计、真实生活情境嵌入以及进阶性测试伴随等操作路径的设计与实施,让新质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在课堂中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教学 价值导向 实操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能力-行为”匹配视角
5
作者 艾志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专精特新企业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机制和政策培育两方面,而新产品开发绩效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鲜有学者关注。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遵循“能力-行为”匹配视... 专精特新企业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机制和政策培育两方面,而新产品开发绩效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鲜有学者关注。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遵循“能力-行为”匹配视角,将数字化能力与服务化导向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构建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组态效应模型。运用fsQCA方法对48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化能力和服务化导向之间存在“多重并发”效应,可以通过4种不同的组合路径实现高新产品开发绩效;(2)将4种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组合路径进一步聚类,可归结为强数字化资源协调能力的能力拉动型和强产品导向服务化的服务推动型,这两种类型下数字化感知能力与客户导向服务化均具有替代效应。本文从“能力-行为”匹配视角丰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前因组态,并为专精特新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新产品开发绩效 “能力-行为”匹配 数字化能力 服务化导向 组态效应 fsQCA方法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层丝光沸石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子健 李佳涵 +7 位作者 李舒婷 闫世娟 孙巾茹 童燕兵 郑佳硕 彭云雷 宋昭峥 柯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7-855,共9页
片层丝光沸石在特定取向上具有更短的长度,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报道的片层丝光沸石原位合成方法,包括单模板法、双模板法以及调整合成条件等,对其在羰基化、环化以及MTO催化反应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双... 片层丝光沸石在特定取向上具有更短的长度,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报道的片层丝光沸石原位合成方法,包括单模板法、双模板法以及调整合成条件等,对其在羰基化、环化以及MTO催化反应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双模板法相比于单模板法从成本和合成方法角度更具优势,结合理论计算对模板剂的定向设计和机理探讨,以合成特定取向且介孔性良好的丝光沸石为模板法的发展方向。合成因素的调整对取向长度的控制较为有效,但一般仍需与特定模板的协同。在应用领域,沿b轴和c轴取向的片状丝光沸石在特定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从宏观上,建立取向长度比例与特定反应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结合理论计算和先进表征技术研究模板剂与酸分布和催化反应的相关性,将是片层丝光沸石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取向长度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管理视角下的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7
作者 冯颖卉 蔡海生 +2 位作者 朱泰峰 郭细根 佘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2,共11页
早期矿山开采活动造成并遗留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亟需优化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仍处于历... 早期矿山开采活动造成并遗留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亟需优化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仍处于历史欠账多、资金投入不足、财政增长有限的现实背景之下,如何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适应性管理作为一种兼具动态性、灵活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思路,将其运用到矿山生态修复中有利于加快提升生态系统恢复力,促进人与自然共和谐。目前,这一管理思路在我国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化推进方式尚未有效突破的节点上,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适应性管理“学习、调整、再学习、再调整”的迭代思路,基于其“问题识别、政策形成、政策实施、系统监测、评估与反馈”等基本环节分析问题,阐释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内在逻辑、政策演进、进展成效与突出挑战。基于适应性管理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应用,提出“灵活施策,动态调整”“法规筑基,激励赋能”“多方联动,协同共治”“科学制定修复方案,合理运用修复技术”“实施动态监测评估,灵活调整修复措施”“融合多元产业发展,满足多目标修复任务”等未来取向。研究可为适应性管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思路方法,为未来进一步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管理 市场化方式 矿山生态修复 政策演进 未来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感染与健康》从传统教学到互动探索的实践创新
8
作者 刘欣欣 王光强 艾连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28-432,共5页
该研究旨在探索通识课程《微生物感染与健康》的教学改革,简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探索性教学模式的过程。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结合专题讨论、翻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策略,显著提升了... 该研究旨在探索通识课程《微生物感染与健康》的教学改革,简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探索性教学模式的过程。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结合专题讨论、翻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策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该文还探讨了过程化考核的实施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运用了多样化的过程化考核形式,确保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基于课前调研情况和实际教学反馈,该文总结了教学改革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当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教学改进提出了建议,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内容整合 过程化考核 多元化教学模式 通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菜饲料化开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9
作者 尹立冬 李桂明 +1 位作者 张亨 付冠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6-1526,共11页
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尾菜。尾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尾菜饲料化开发是缓解此类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极高的环保和经济价值。尾菜中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可... 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尾菜。尾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尾菜饲料化开发是缓解此类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极高的环保和经济价值。尾菜中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原料,缓解人畜争粮局面。本文综述了尾菜的营养价值、尾菜饲料化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尾菜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尾菜在动物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菜 营养价值 饲料化方法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滑坡碎屑流导向拦挡墙布置形式研究
10
作者 段元杰 刘要来 +2 位作者 刘东 路瑞利 位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5,共8页
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为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在滑坡易发区设置防护措施,目前对碎屑流防护措施的研究多侧重于拦停能力和提高拦挡墙结构强度,很少考虑拦挡结构的运动导向功能。以赵家沟滑坡为例... 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为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在滑坡易发区设置防护措施,目前对碎屑流防护措施的研究多侧重于拦停能力和提高拦挡墙结构强度,很少考虑拦挡结构的运动导向功能。以赵家沟滑坡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对碎屑流运动过程中拦挡结构的导向调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导向拦挡结构的布置形式对居民区的防护效果,并对分流挡墙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布置导向拦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滑坡体流经人员活动区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设置分流挡墙将碎屑流分成多股并辅助导向,可以更好地控制碎屑流的速度,降低主要导向挡墙所受的冲击力,进一步降低碎屑流颗粒翻越挡墙的可能,达到更好的导向拦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颗粒流 离散元方法 数值模拟 导向拦挡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容文化的适老性衣柜创新设计研究
11
作者 舒泉发 熊婷婷 齐瑞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3,共8页
目的为了改善当前衣柜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普遍现状,强化老年用户的无障碍操作体验,提出基于包容文化的适老性衣柜的创新设计,提升家居收纳产品的包容性。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当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基于KJ法筛选出代... 目的为了改善当前衣柜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普遍现状,强化老年用户的无障碍操作体验,提出基于包容文化的适老性衣柜的创新设计,提升家居收纳产品的包容性。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当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基于KJ法筛选出代表性需求并进行分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适老需求层次系统,并计算各级老年用户需求的标准化权重。结果获得适老性衣柜设计策略并规划实践案例。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包容文化能够有效地满足当前老年用户使用衣柜产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产品对老年用户群体的包容性,为适老性收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文化 KJ法 层次分析法 适老性衣柜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运营模式下成品油管道输送能力分配
12
作者 沈亮 倪玮隆 +2 位作者 许玉磊 梁永图 郭晓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已有研究多是对管输能力与单托运方需求平衡场景下的能力分配,提出的方法难以解决管输能力与多托运方需求不平衡下的能力协调问题,充分考虑不同托运方的需求委托,以托运方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管输能力与托运方需求不匹配的... 针对已有研究多是对管输能力与单托运方需求平衡场景下的能力分配,提出的方法难以解决管输能力与多托运方需求不平衡下的能力协调问题,充分考虑不同托运方的需求委托,以托运方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管输能力与托运方需求不匹配的能力分配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国内某成品油管道,可以获得满足各托运方委托的分配方案。此外,在保证油品交付偏差量小于5%、交付时间偏差小于2 h的前提下,提出了两种参考指标,可帮助管道管理人员对所获得的多种分配方案进行优选。研究成果对于市场化运营模式下成品油管道输送能力的科学分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管道 市场化模式 托运方委托 输送能力分配 协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遗传算法的方法调用缺陷自动修复方法
13
作者 宋青青 杨秋辉 +2 位作者 董兰 代声馨 赵明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2,共6页
为提高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针对面向对象程序中出现概率较大的方法调用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遗传算法的方法调用缺陷自动修复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构造方法调用缺陷修复模型,使用修复模型生成候选补丁并验证;若补丁无... 为提高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针对面向对象程序中出现概率较大的方法调用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遗传算法的方法调用缺陷自动修复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构造方法调用缺陷修复模型,使用修复模型生成候选补丁并验证;若补丁无效,则基于这些候选补丁,使用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缺陷修复方法生成候选补丁。实验结果表明,在Defects4 J数据集上,所提方法与DEAR、TBar、SequenceR和jGenProg自动化缺陷修复工具相比,缺陷修复率和补丁正确率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调试 软件缺陷自动修复 面向对象程序 方法调用缺陷 补丁生成与验证 深度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Object-Z的面向方面建模方法
14
作者 虞慧群 许浩 +1 位作者 刘冬梅 邵志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3-38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Object-Z的形式化面向方面建模语言及其建模方法。方面规范提供了观察基本模块和方面模块的行为、描述它们相互关系的手段,编织机制将两类模块系统地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型。该方法能有效地简化系统建模,提高系统模型的... 提出一种基于Object-Z的形式化面向方面建模语言及其建模方法。方面规范提供了观察基本模块和方面模块的行为、描述它们相互关系的手段,编织机制将两类模块系统地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型。该方法能有效地简化系统建模,提高系统模型的可复用性,也为进一步验证系统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方面 形式化方法 object-Z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值漂移聚类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优势分组
15
作者 彭是焱 周鑫 +1 位作者 申壮 徐千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2-1399,共8页
岩体结构面产状的优势分组对于揭示不同类型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结构面极点密度图分组方法通常较为依赖地质经验,缺乏一定客观性,为此,引入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开展岩体结构面产状优势分组研究。首先,人工生成不同... 岩体结构面产状的优势分组对于揭示不同类型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结构面极点密度图分组方法通常较为依赖地质经验,缺乏一定客观性,为此,引入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开展岩体结构面产状优势分组研究。首先,人工生成不同离散程度岩体结构面产状数据。随后,将生成的产状数据转换为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并以单位法向量的夹角正弦值γ作为相似性度量标准。接下来采用均值漂移算法对度量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与传统的极点密度图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比较,有效性检验指标和聚类错误识别率与K均值聚类算法接近一致。最后以重庆三功矿岩质边坡为工程实例,通过野外采集到的结构面数据验证了新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聚类效果优于传统的极点图分组方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聚类结果客观合理,对近水平产状也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结构面产状 优势分组 均值漂移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帧差与时空图像测速相结合的非接触测流研究
16
作者 赵勤霞 顾声龙 +1 位作者 陈中华 柏文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天然河道流量监测工作是水文测验的重要工作之一,对水资源管理调度、防洪减灾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空图像测速(STIV)具有原理简单、实时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然而,该方法测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天然河道流速、流量... 天然河道流量监测工作是水文测验的重要工作之一,对水资源管理调度、防洪减灾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空图像测速(STIV)具有原理简单、实时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然而,该方法测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天然河道流速、流量较小、示踪不明显的情况下,生成的时空图不能产生有效的纹理结构,这极大地影响了纹理主方向的检测,从而影响了算法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帧间差分与局部傅里叶最大角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帧间差分法计算出连续两帧图像之间像素差异,捕捉识别出河道发生细微变化的部分,得到的运动显著性图与原图像叠加,生成时空图像(STI),利用局部傅里叶最大角度分析的方法计算时空图的纹理主方向,因此,提高了时空图像测速算法的稳健性和准确性。最后利用天然河道拍摄的水流视频计算出的结果与流速仪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流速、流量较小、示踪不足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在纹理主方向、平均流速和流量计算上,精度有明显提升,流速测量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图像测速 帧差法 纹理主方向 局部傅里叶最大角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ORB特征点与LK-金字塔光流法的位移测量方法及工程应用
17
作者 刘小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9-1468,共10页
为解决光流法在工程现场应用中易受光照变化干扰导致特征点检测失准、匹配偏差及跟踪成功率低的难题,以提升结构位移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融合改进ORB特征点与LK-金字塔光流算法的结构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包含2层模块:首先,在特征检测层... 为解决光流法在工程现场应用中易受光照变化干扰导致特征点检测失准、匹配偏差及跟踪成功率低的难题,以提升结构位移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融合改进ORB特征点与LK-金字塔光流算法的结构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包含2层模块:首先,在特征检测层,构建FAST特征点自适应阈值模型,通过动态调整阈值解决固定阈值易引发的特征点误检与误配问题;结合Hessian矩阵边缘响应值分析实现边缘伪特征点的精准剔除,并引入改进型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对特征点进行空间均匀化筛选,提升特征点集的稳定性与空间分布合理性。其次,在位移解算层,依托优化后的特征点集,设计多尺度分层金字塔光流追踪架构,采用由粗到精的迭代计算策略逐层优化运动矢量,有效克服大尺度位移工况下的追踪失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在复杂光照下的特征点匹配正确率达到76.0%,较SURF、SIFT和传统ORB等算法的正确率和计算效率均有提升;2)位移结果误差小于4%,且在保持与DIC算法精度相当的情况下,效率更高;3)盾构井施工过程的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人工测量的结果较为吻合,两者位移差异在±1.5 mm以内,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法 位移监测 ORB特征点 LK-金字塔 盾构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on growth behavior of spherical voids
18
作者 张新明 刘文辉 +1 位作者 唐建国 叶凌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159-164,共6页
The influence of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on the void growth in FCC crystals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3D 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by using a 3D unit cell including a spherical void, and the rate-dep... The influence of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on the void growth in FCC crystals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3D 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by using a 3D unit cell including a spherical void, and the rate-dependent crystal plasticity theory was implemented as a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behavior of the void. Different active slip systems of the regions around the void cause the discontinuity in lattice rotation around the void, and the corner-like region is formed. In the case of the void located at grain boundary, large heterogeneous deformation occurs between the two grains, and the equivalent plastic deformation along grain boundary near the void in the case of θ=45^o (θ is the angle between grain boundary direction and X-axis) is larger than the others. Large difference of orientation factor of the two grains leads to large equivalent plastic deformation along grain boundary, and the unit cell is more likely to fail by intergranular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void growth crystal plasticity user subroutine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竖井定向连接四边形法最优图形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佳荣 张丽丽 +5 位作者 喻静 张胜利 郑阔 桂维振 郑俊刚 赵小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为了提高地下工程竖井定向精度,阐释了连接四边形法竖井定向方法,用一个角和一条边为参数确定对称四边形,构建了连接四边形严密平差模型,采用间接平差进行网形精度评估。编写程序遍历条件角和条件边计算定向边精度,绘制等值线,定量分析... 为了提高地下工程竖井定向精度,阐释了连接四边形法竖井定向方法,用一个角和一条边为参数确定对称四边形,构建了连接四边形严密平差模型,采用间接平差进行网形精度评估。编写程序遍历条件角和条件边计算定向边精度,绘制等值线,定量分析连接四边形法最优图形。该研究对于地下工程竖井定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竖井定向 连接四边形法 间接平差 最优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老化矫形康复类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旭鹏 李琳 +1 位作者 王芸倩 赵嘉鑫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1,共8页
为了满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群对矫形康复类可穿戴产品不断增长的使用需求,解决现有产品设计中存在的品类细分与设计方法相对缺失、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本文从适老化、矫形康复及可穿戴角度出发,在挖掘核心需求要素基础... 为了满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群对矫形康复类可穿戴产品不断增长的使用需求,解决现有产品设计中存在的品类细分与设计方法相对缺失、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本文从适老化、矫形康复及可穿戴角度出发,在挖掘核心需求要素基础上提出了“核心需求+三化四性”设计原则;基于肢体形态扫描、NURBS曲面重构、误差分析及优化设计等技术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设计方法;综合主观舒适性、功能量表、步态、肌电、足压等实验制定了主客观评价方法;进而创新性地提出了适老化矫形康复类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方法,并以足形矫正器为例,进行了矫形康复产品创新设计实践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可有效满足矫形康复类可穿戴产品设计及评价要求,同时也为其它适老化康复类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 矫形康复 可穿戴产品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