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raying Arginine at 5 Days before Harvest Delays Postharvest Broccoli Senescence via Nutrient Accumulation
1
作者 SUN Yupeng CHEN Ying +4 位作者 SHANG Qingwen GUO Yanyin ZHANG Yuxiao WANG Yunqiao XUE Qingyue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preharvest arginine spraying on the nutritional level of broccoli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rginine in improving the storage quality of broccoli,arginine spraying(5 mmol/L)was conduc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preharvest arginine spraying on the nutritional level of broccoli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rginine in improving the storage quality of broccoli,arginine spraying(5 mmol/L)was conducted at 0,1,3,and 5 days before harvest.The appearance,respiration rate,mass-loss rate,electrolyte leakage,glucosinolate,ascorbic acid,total phenol,total flavonoid,total sugar and sucrose contents,and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invertase(INV),sucrose synthase synthesis(SSS)and cleavage(SSC)activities of broccoli samples were observed after 0,2,4,6,8,and 10 days of stora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aying arginine at 5 days preharvest(5-ARG)helped to inhibit broccoli respiration during storage,delay electrolyte leakage,and maintain broccoli color.Furthermore,during the growth stage,total sugar accumulation was higher in the 5-ARG group.In addition,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sucrose synthesis was accelerated,while sucrose cleavage was inhibited,resulting in more sucrose retention in postharvest broccoli.In conclusion,5-ARG resulted in the accumulation of more nutrients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and effectively delayed the quality decline during storage,thereby prolonging the shelf life of broccoli.Therefore,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postharvest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broccoli through preharvest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ININE BROCCOLI preharvest spraying nutrient accumulation storage quality postharvest senesc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洋文 周倩 +2 位作者 杜拾平 程军勇 张荣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1.71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叶片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11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46 kg/株;影响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33 kg/株+过磷酸钙1.28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土壤酶活性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22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树高和茎粗增长量与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效氮、磷、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影响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施肥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薄壳山核桃 生长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的最佳肥料管理措施--“4Rs”养分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书田 王秀斌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72,共15页
合理施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品质至关重要。参照文献资料综述了马铃薯对养分尤其氮、磷、钾的需求量和移走量以及推荐施肥量;阐述了如何实现马铃薯上最佳肥料管理措施,即选择正确的肥料品种、用正确的用量、在正确的时期、施在正确... 合理施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品质至关重要。参照文献资料综述了马铃薯对养分尤其氮、磷、钾的需求量和移走量以及推荐施肥量;阐述了如何实现马铃薯上最佳肥料管理措施,即选择正确的肥料品种、用正确的用量、在正确的时期、施在正确的位置的4个正确(4Rs),即4Rs养分管理策略,重点阐述马铃薯生产中如何利用4Rs养分管理指导科学施肥,旨在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最佳肥料管理 4Rs养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低温慢煮对三文鱼品质及脂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卜俊芝 徐迅 +2 位作者 王玉宝 薛静 胡子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8-330,共13页
为了研究真空低温慢煮(sous vide)技术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以及探究真空低温慢煮三文鱼预制菜系列产品的可行性与潜力。该研究在不同的蒸煮温度(38、46、54、62℃)、时间(10、25、40、55 min)以及真空度(0.100、0.050、0.025 MPa)与常... 为了研究真空低温慢煮(sous vide)技术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以及探究真空低温慢煮三文鱼预制菜系列产品的可行性与潜力。该研究在不同的蒸煮温度(38、46、54、62℃)、时间(10、25、40、55 min)以及真空度(0.100、0.050、0.025 MPa)与常压条件下,对三文鱼的感官评价、汁液损失率、主要营养素含量、脂肪酸组成、脂质氧化、蛋白质降解和微观结构分析等关键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此外,通过脂质组学技术,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对关键脂质分子变化规律的影响,进一步解释脂质分子氧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温度的升高,三文鱼的亮度、汁液损失率、硬度、蛋白质总量以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和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均有所增加,而感官评分(气味指标随温度升高先有所改善,随后下降)和脂肪总量下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降解也随之加剧。延长蒸煮时间则导致亮度、黄度值、汁液损失率、弹性和硬度的增加,感官评分降低(色泽、嫩度、纹理、回弹性下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以及肌球蛋白重链的降解。微观结果显示随着蒸煮温度上升肌肉纤维紧密排列,温度过高后肌肉纤维会被破坏。在高真空条件下,脂肪总量上升、感官品质、脂肪氧化和肌动蛋白降解的影响较小,获得的TBARS值和POV值也最低。脂质组学分析表明,温度越高,三文鱼样本中脂质分子的变化越显著,呈上升趋势,差异性呈现放大效应;氧化磷脂的总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累积,较低温度的真空蒸煮可减少氧化磷脂的形成,这也显示了真空低温慢煮技术在维持三文鱼高品质中的突出效果。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蒸煮温度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蒸煮时间和真空度。真空低温慢煮技术通过低温和真空的结合,可减少氧化磷脂的形成,减少三文鱼中脂质氧化,能够减少加工对三文鱼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且维持三文鱼良好品质和感官体验,并确定了较佳的真空低温慢煮工艺参数:在0.100 MPa高真空条件下,以46℃的温度蒸煮25 min,此时三文鱼品质和感官体验都较好。该研究成果不仅为三文鱼真空低温加工技术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推动三文鱼产品的高质量工业化生产进程,实现其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真空低温慢煮 感官品质 营养成分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平 聂浩 +3 位作者 郎漫 施明杨 杨彬妍 罗小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1%...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1%和0.4%(质量比)的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和腐殖酸(HA)这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并阐明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对照(CK)处理相比,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7.4%~22.7%、4.9%~68.9%、5.3%~20.7%和5.1%~108.5%,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量越高,各养分含量增幅越大。施用0.1%和0.4%的PAA后收获期水稻根中全磷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78.8%和90.6%,其余处理水稻根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则分别降低了11.6%~41.7%、26.4%~70.6%和18.3%~58.7%;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水稻秸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4.0%~87.1%、62.0%~524.2%和6.4%~31.9%;施用0.1%和0.4%的PAM后稻米全氮含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15.1%和12.2%,而施用PAA、PVA和HA后稻米全氮含量增加了6.1%~23.1%,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稻米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7.3%~21.1%和2.4%~20.1%。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7.8%~94.3%、18.5%~163.0%和2.0%~22.0%,施用PAA和HA后土壤脲酶活性较CK处理降低了3.3%~5.0%,而施用PAM和PVA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CK处理增加了3.8%~71.0%。综上,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能够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养分有效性及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保持,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过程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良剂 重金属污染 养分有效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播优良牧草对新疆昭苏退化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伟 赵越 +5 位作者 杨龙 孟翔 颜安 谢开云 崔荷婷 褚皓清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免耕补播是改良退化草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升草地生产性能、改善牧草品质和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补播优良牧草对新疆昭苏退化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昭苏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补播草地作为对... 免耕补播是改良退化草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升草地生产性能、改善牧草品质和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补播优良牧草对新疆昭苏退化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昭苏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补播草地作为对照,通过免耕补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6种优良牧草,研究补播不同牧草对退化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补播草地干物质生物量平均较对照提高了36.92%,牧草粗蛋白含量平均较对照提高了4.38%。补播无芒雀麦的干物质生物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为65.81%,而补播杂花苜蓿处理下牧草的相对饲喂价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为67.55%。因此,免耕补播可提高退化草地的生产性能和牧草营养品质,其中,补播无芒雀麦可显著提升退化草地生产性能,而补播杂花苜蓿可显著提升退化草地的牧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免耕补播 生产性能 牧草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咖啡生境与品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玉兰 黄家雄 +5 位作者 武瑞瑞 胡发广 李亚男 付兴飞 张晓芳 李贵平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2017—2018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海拔760、978、1270、1440、1640 m各设1个观测点,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下咖啡种植生态环境并综合咖啡杯测进一步探讨咖啡种植的理想海拔高度。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年均气温和年太阳曝辐量... 2017—2018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海拔760、978、1270、1440、1640 m各设1个观测点,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下咖啡种植生态环境并综合咖啡杯测进一步探讨咖啡种植的理想海拔高度。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年均气温和年太阳曝辐量下降,降水量、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咖啡花期、果期推迟,咖啡杯品分值呈上升趋势,海拔高度与杯品分值呈正相关。但海拔超出1500 m时,产量严重下降,空瘪率高,且采收期正逢雨季。综合来看,中海拔区域(978、1270、1440m)种植的咖啡综合表现较好,均达到精品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海拔 品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增利 李永娥 +2 位作者 戴义国 刘光辉 张伟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50只“杜×寒”杂交肉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5%豆粕),棉籽粕组、花生粕组、菜籽粕组...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50只“杜×寒”杂交肉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5%豆粕),棉籽粕组、花生粕组、菜籽粕组分别使用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替代豆粕,混合粕组使用1∶1∶1的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替代豆粕。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棉籽粕组肉羊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混合粕组肉羊末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棉籽粕组肉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混合粕组肉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棉籽粕组、花生粕组、菜籽粕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混合粕组与对照组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免疫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混合粕替代豆粕作为蛋白质源饲喂肉羊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在肉羊养殖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原料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药渣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萍萍 吴俊 +2 位作者 许二学 吴华健 贺绍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2,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中药渣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湖羊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每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0.5%、1.0%及2.0%的发酵中药渣...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中药渣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湖羊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每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0.5%、1.0%及2.0%的发酵中药渣。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增加湖羊羔羊平均日增重(P<0.05);饲喂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饲喂1.0%和2.0%发酵中药渣可以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Chao1指数和Ace指数(P<0.05);饲喂1.0%和2.0%发酵中药渣可以极显著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丰度(P<0.01),显著提高放线菌门丰度(P<0.05),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丰度(P<0.05);饲喂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拟杆菌门丰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瘤胃球菌属丰度(P<0.05);饲喂1.0%和2.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降低梭菌属丰度(P<0.05);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降低绿脓杆菌属丰度(P<0.05),显著增加琥珀酸菌属丰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喂1.0%和2.0%的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研究表明,发酵中药渣可以改善湖羊羔羊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并提高了机体对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综合考虑1.0%的发酵中药渣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渣 羔羊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延缓剂处理对欧李根状茎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穆霄鹏 牟小燕 +4 位作者 亓新亮 王晶 杨钰 张建成 王鹏飞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生长延缓剂对欧李(Prunus humilis)根状茎扦插生根的影响,该研究以‘晋欧1号’根状茎为材料,测定3种生长延缓剂(烯效唑S_(3307)、多效唑PP_(333)、缩节胺DPC)处理下根状茎的生根率、发芽率、形态、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 为研究不同生长延缓剂对欧李(Prunus humilis)根状茎扦插生根的影响,该研究以‘晋欧1号’根状茎为材料,测定3种生长延缓剂(烯效唑S_(3307)、多效唑PP_(333)、缩节胺DPC)处理下根状茎的生根率、发芽率、形态、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以期筛选欧李根状茎扦插最适生长延缓剂及浓度。结果表明:S_(3307)(50 mg∙L^(-1))、PP_(333)(100 mg∙L^(-1))和DPC(100 mg∙L^(-1))均显著提高欧李根状茎生根率,由对照的22.16%分别提高到78.02%、57.10%和56.70%;还提高根状茎插穗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SOD和CAT活性。此外,生长延缓剂促进根状茎插穗生长素(IAA)积累及其合成关键基因Ch TAA1、Ch TAA2和Ch YUC1的表达,同时抑制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合成,有利于欧李根状茎扦插生根。该研究结果为欧李根状茎扦插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根状茎扦插 生长延缓剂 营养物质 氧化酶活性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地肥力下降成因与保护利用对策——基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视角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仇少君 郝小雨 +4 位作者 赵士诚 徐新朋 王秀斌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黑土具有质地好、肥力高、适耕性强等特点,为全国贡献了1/4的粮食产量,但黑土地长期集约化利用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已引起国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特征,并着重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视角探讨了黑土地肥力下降的... 黑土具有质地好、肥力高、适耕性强等特点,为全国贡献了1/4的粮食产量,但黑土地长期集约化利用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已引起国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特征,并着重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视角探讨了黑土地肥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对策。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特征为有机质下降、结构变差、养分失衡、酸化严重和黑土层变薄等。从养分资源利用角度分析,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原因是黑土地集约化利用下秸秆长期移出农田,有机物料投入不足,以及化学肥料种类、用量、施用时间的不合理。为此,本文提出以养分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养分精准管理、以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及以有机物料循环利用为基础的农牧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对策。总之,黑土地养分高效循环利用是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肥力下降特征 肥力下降原因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 保护利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冬油菜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
12
作者 刘东海 徐新朋 +6 位作者 张智 梅亮贤 刘东伟 肖卓熙 乔艳 胡诚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1408,共8页
【目的】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专家施肥系统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和多种作物上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我们利用该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冬油菜推荐施肥方法,以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降低环境风险。【方法】以“油菜”“油菜+产量”“油菜... 【目的】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专家施肥系统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和多种作物上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我们利用该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冬油菜推荐施肥方法,以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降低环境风险。【方法】以“油菜”“油菜+产量”“油菜+养分吸收”“油菜+肥料利用率”为关键词及其组合,系统收集了2000—2023年公开发表的多年多点冬油菜田间肥料试验数据,采用QUEFTS模型分析冬油菜养分吸收特征,及优化施肥下油菜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等参数,构建油菜养分专家系统。2021—2023年在湖北多地开展65个田间验证试验,设置油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和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T)3种施肥处理,调查了油菜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响应特征。【结果】QUEFTS模型分析表明,我国生产1 t冬油菜籽粒,冬油菜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需求量分别为43.5、11.0和44.6 kg;油菜主产区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1.08、0.63和0.42 t/hm^(2);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6.26、8.24和4.97 kg/kg。通过模型拟合,获得氮、磷、钾肥与油菜产量的定量关系分别为y=−0.8043x2+6.9351x−0.0648、y=−2.6103x2+16.139x−0.408、y=−3.0654x2+14.031x−0.1571。65个田间验证试验地点的氮磷钾肥推荐方案总体表现为减氮、增磷、稳钾,具体为N降低20 kg/hm^(2),P2O5施用量提高7 kg/hm^(2),K2O施用量基本不变。与ST处理相比,NE处理肥料成本降低了201元/hm^(2),油菜产量和净收益平均分别增加了0.11 t/hm^(2)和898元/hm^(2),氮和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39和2.83 kg/kg。【结论】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大数据建立的油菜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施肥推荐,实现了肥料总投入的降低,能有效提高冬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是适用于我国冬油菜种植的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养分专家系统 QUEFTS模型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贡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亚芹 罗梓文 +6 位作者 陈洪云 陈龙 曲浩 龙丽雪 陈强 杨向德 陈林波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了全面了解福贡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福贡县鹿马登乡、石月亮乡、上帕镇和匹河怒族乡4个主要产茶乡镇的代表性茶园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有效Ca、有效Mg、有效S含量及微量元素Fe... 为了全面了解福贡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福贡县鹿马登乡、石月亮乡、上帕镇和匹河怒族乡4个主要产茶乡镇的代表性茶园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有效Ca、有效Mg、有效S含量及微量元素Fe、Mn、Cu、Zn有效态含量等土壤养分指标,并采用赋分法对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贡县茶园土壤平均pH为5.04,其中87.5%的土壤pH介于4.5~5.5之间,符合优质高产茶园的pH标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为丰富,其平均值远超优质高产茶园标准要求;有效P含量平均值为15.0 mg/kg,整体处于缺乏状态,且变异系数高达136%,表明不同茶园间有效P含量差异较大;速效K含量整体较高,平均值高达226 mg/kg;中量元素Ca、Mg和S含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其平均值分别为641.0、89.0、46.8 mg/kg,但仍有小部分茶园处于缺乏状态,占比分别为12.50%、18.75%、6.25%;微量元素中,有效Fe和Mn含量非常丰富,平均值分别为328 mg/kg和77mg/kg,且没有发现低于临界值的样本,有效Zn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同样没有发现低于临界值的样本;然而,有效Cu含量严重缺乏,68.75%的土壤样本低于临界值。综合来看,福贡县茶园土壤养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得分为17.825)。在今后的茶园养分管理中,建议在大量元素方面增施P肥,同时在中微量元素上补充Mg和Cu肥。研究结果为福贡县茶园科学施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贡县 茶园 养分指标 肥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栽培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新生 王光礼 +4 位作者 张锐杰 杨锡 罗维维 林志强 陈波 《食药用菌》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栽培原理和方法不同于大多数食药用菌物种。指出食药用菌栽培依据子实体形成与培养料的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纯料出菇、覆土出菇、少料出菇、无料出菇,而羊肚菌栽培属于少料出菇(培养料超过一定比例就不会出菇)... 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栽培原理和方法不同于大多数食药用菌物种。指出食药用菌栽培依据子实体形成与培养料的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纯料出菇、覆土出菇、少料出菇、无料出菇,而羊肚菌栽培属于少料出菇(培养料超过一定比例就不会出菇),列举并说明段木栽培法、营养袋法、营养袋+营养料法、营养料法及全菌种栽培法等栽培方法的技术要点与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料出菇 营养袋栽培法 营养料栽培法 全菌种栽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
15
作者 邵财 孙海 +3 位作者 关一鸣 金桥 王秋霞 张亚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以3年生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白鲜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的干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为白鲜科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鲜在生长过程中,不同营养元... 以3年生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白鲜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的干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为白鲜科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鲜在生长过程中,不同营养元素的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氮(N)、钙(Ca)、磷(P)、钾(K)、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在生长初期,N、P、K质量分数相对较高,植物对N、P、K元素的需求较大;出苗期至花蕾期,白鲜根中N、P、K的积累量分配比例明显降低,茎叶中积累量分配比例明显增加;从果前期开始,白鲜茎叶中Ca、Mg质量分数和积累量显著增加,在茎叶中分配比例相对较高;果前期和果中期茎叶中Fe、Mn质量分数显著增加,Fe、Mn元素积累量在果中期相对较高,茎叶中分配比例有所增加;根中Zn质量分数从果前期至果中期显著增加,整株积累量显著增大,果中期在根中分配比例达到最大,白鲜茎叶中Cu、Zn质量分数在花蕾期相对较高,在茎叶中的分配比例达到最大。因此,白鲜出苗期至花蕾期需要补充大量元素(N、P、K)及微量元素(Cu、Zn),果前期至果熟期需要补充中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Fe、Mn、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合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婷婷 申玉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为探究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体重相似且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肉牛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它们随机划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肉牛。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单纯... 为探究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体重相似且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肉牛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它们随机划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肉牛。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单纯的玉米秸秆青贮,3个试验组分别为试验Ⅰ组(65%玉米秸秆+35%紫花苜蓿)、试验Ⅱ组(50%玉米秸秆+50%紫花苜蓿)、试验Ⅲ组(35%玉米秸秆+65%紫花苜蓿),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和Ⅱ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 <0.05),而Ⅲ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Ⅰ组的日均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Ⅰ和Ⅱ组的料重比(F/G)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其中试验Ⅱ组的F/G值最低。(2)试验Ⅰ、Ⅱ和Ⅲ组对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经济效益分析,试验Ⅰ和Ⅱ组的增重收益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Ⅱ组经济效益最高。综合各项指标看,将50%玉米秸秆与5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后饲养肉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紫花苜蓿 肉牛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稻-罗氏沼虾轮作模式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养分供应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梅 周聃 +3 位作者 张艳 倪蒙 邹松保 原居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48,共12页
为研究新构建的水稻-罗氏沼虾(稻虾)轮作种养系统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养分供应能力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客观综合评价新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化学指标测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轮作... 为研究新构建的水稻-罗氏沼虾(稻虾)轮作种养系统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养分供应能力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客观综合评价新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化学指标测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轮作模式3个生产阶段(放虾前、收虾后和收稻后)两个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原性物质、全量和速效养分及菌群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收虾后和收稻后0~20 cm土层>2 mm土壤团聚体占比显著低于20~40 cm (P<0.05),0.25~2 mm和<0.25 m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占比均大于放虾前;收虾后20~40 cm土壤还原性指标显著大于0~20 cm (P<0.05),收虾后和收稻后有机还原性物质、Fe^(2+)和Mn^(2+)含量均显著大于放虾前(P<0.05);0~20 cm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收虾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放虾前(P<0.05);收虾后和收稻后的OTU数量显著高于放虾前(P<0.05);收虾后和收稻后Candidatus_Solibacter、Citrobacter和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虾前(P<0.05);土壤团聚体(0.2~2.5 mm)、全氮、全钾和毛管孔隙度是驱动土壤微生物菌群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新建的稻虾轮作模式有助于改善复垦耕层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缓冲能力,提高养分供应能力及菌群多样性,且对0~20 cm表层土壤改善效果优于20~40 cm土层,但同时可能会增加土壤次生潜育化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稻虾种养策略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稻-罗氏沼虾轮作 土壤物理性质 还原性物质含量 土壤养分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砂地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叶的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18
作者 刘华 王东清 +4 位作者 张瑞玉 王朝武 李明 马斌 牛颖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2,共6页
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叶的营养成分,为金银花枝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试验分别采集种植4、5和7年的金银花叶片和枝条,测定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叶和枝条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年限的金银花叶片的粗蛋白(CP)、... 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叶的营养成分,为金银花枝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试验分别采集种植4、5和7年的金银花叶片和枝条,测定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叶和枝条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年限的金银花叶片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均高于枝条,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低于枝条。不同种植年限的金银花枝条中钙(Ca)、铁(Fe)、锌(Zn)、硒(Se)含量显著高于叶片(P<0.05)。不同种植年限的金银花叶片中维生素C(VC)含量显著高于枝条(P<0.05),维生素B_(1)(VB_(1))、维生素E(VE)含量显著低于枝条(P<0.05)。研究表明,金银花叶片和枝条粗蛋白、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且种植4—5年的金银花叶片和种植5年的枝条营养价值较高,可作为畜禽饲料使用,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营养成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矿质营养元素吸收与积累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杰 董舒超 +3 位作者 宋刘霞 赵丽萍 王银磊 赵统敏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番茄是重要的蔬菜,其产量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效率。植物吸收和积累的矿质营养元素经过土壤-食物链途径进入人体,既为人体提供必需营养元素,也可能带来有害元素的暴露风险。随着中国农田土壤质量下... 番茄是重要的蔬菜,其产量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效率。植物吸收和积累的矿质营养元素经过土壤-食物链途径进入人体,既为人体提供必需营养元素,也可能带来有害元素的暴露风险。随着中国农田土壤质量下降、重金属污染问题突显,以及人民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对农作物可食用部位进行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强化,对有害元素的积累进行阻止,已成为高质量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植物通过多种离子转运蛋白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元素,并将其转运至地上部,随后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进行转运、分配、再分配。但在这一复杂的运输网络中,仅有少量功能基因被克隆到。本文系统整理了番茄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重金属镉吸收与积累相关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调控番茄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机制,同时展望了关键基因在必需微量元素生物营养强化和重金属低积累番茄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为高品质番茄育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矿质营养元素 重金属 吸收 积累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氮磷添加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燕麦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黄晶 刘克思 +6 位作者 洪逸楠 高茜 苏颖佳 杜金山 钟小兰 蒲俊宇 王堃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5-1362,共8页
本研究基于盆栽试验,以采自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原位土为供试土样,通过不同处理方式(一是水分和氮磷添加使其达到未退化草地的水分和氮磷状态,二是保持原有水分和氮磷状态而不进行添加)分析不同水分和氮磷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株高... 本研究基于盆栽试验,以采自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原位土为供试土样,通过不同处理方式(一是水分和氮磷添加使其达到未退化草地的水分和氮磷状态,二是保持原有水分和氮磷状态而不进行添加)分析不同水分和氮磷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叶片厚度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轻度退化草地燕麦的株高(P<0.05),且水分的影响效应更大;水分和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中、重度退化草地的燕麦株高、地上生物量和NDVI(P<0.05),水分对中、重度退化草地燕麦植被高度和NDVI的影响大于氮磷添加,而氮磷添加对其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于水分处理;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的燕麦地下生物量(P<0.05)。本研究揭示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优质牧草种植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退化草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种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为草地生产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燕麦 水分 养分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