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NWP传递熵因果验证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溯源方法
1
作者 叶林 吕可欣 +3 位作者 裴铭 罗雅迪 宋旭日 沙立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0-122,共13页
功率预测误差溯源可以分析预测误差的成因,区分预测误差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改善预测模型的功能。光伏功率预测误差受数值天气预报(NWP)精度影响大,并且受不同的NWP气象要素的影响也不同,难以针对多种NWP数据进行定量溯源。为此,提出一种... 功率预测误差溯源可以分析预测误差的成因,区分预测误差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改善预测模型的功能。光伏功率预测误差受数值天气预报(NWP)精度影响大,并且受不同的NWP气象要素的影响也不同,难以针对多种NWP数据进行定量溯源。为此,提出一种考虑NWP传递熵因果验证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溯源方法。首先,针对光伏功率预测误差利用摇摆窗算法进行趋势划分,同时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进行频域分解,得到光伏功率预测误差特征段。最后,利用传递熵对不同种类的NWP数据和光伏功率预测误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并针对NWP数据对各个光伏功率预测误差特征段的误差贡献度进行溯源分析。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NWP数据导致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进行有效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传递熵 误差溯源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NWP ZTD长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子仪 徐莹 +2 位作者 冯健 于浩 张方照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4,共11页
对流层延迟是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利用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型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NWP模型预报资料估计的ZTD精度有限;NWP模型再分析资料估计的ZTD不能用于GNSS实时定位,且目前... 对流层延迟是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利用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型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NWP模型预报资料估计的ZTD精度有限;NWP模型再分析资料估计的ZTD不能用于GNSS实时定位,且目前大多数文献未能对ZTD长短期预测分别进行研究。因此,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第五代全球气候再分析资料数据集(ERA5)和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的高精度ZTD数据,研究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长短期记忆网络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以年为时间窗口的ZTD长期预测模型和以24h为时间窗口的ZTD短期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ZTD长期预测模型和短期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ZTD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天顶对流层延迟(ZTD) 数值天气预报(nwp) 机器学习算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NWP风速横纵向误差的循环确定性策略梯度风速修正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南天 唐立鹏 戴千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21,共12页
目前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pr ediction, NWP)风速修正方法大多基于纵向误差的幅值特性评估建模,忽视了NWP风速序列与历史风速序列间超前或延迟效应导致的横向误差对NWP风速修正的潜在影响。因此,提出计及NWP风速横纵向误差的... 目前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pr ediction, NWP)风速修正方法大多基于纵向误差的幅值特性评估建模,忽视了NWP风速序列与历史风速序列间超前或延迟效应导致的横向误差对NWP风速修正的潜在影响。因此,提出计及NWP风速横纵向误差的循环确定性策略梯度(recurrent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RDPG)风速修正模型。首先,基于加权欧式距离相似度确定各个NWP风速待修正点超前/滞后时序区间(lead/lag timing interval, LLTI)边界,构成强相关时序区间。然后,采用LLTI内统计特征代替该区间NWP原始气象特征,并基于沙普利可加性解释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归因理论,根据每个特征的边际贡献评估不同特征对模型输出的影响程度。最后,建立基于RDPG的NWP风速修正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超短期、短期预测的不同时间尺度下修正NWP风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横向误差 纵向误差 超前/滞后时序区间 循环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极端风场短时预测研究进展与思考
4
作者 陶天友 邓鹏 +1 位作者 王浩 范延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1,共14页
近年来,极端风场短时预测因其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在极端风场来临前,精准预测原位风速对于工程结构安全预警与应急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数值天气预报方法是极端风场预测的有效手段,但由于... 近年来,极端风场短时预测因其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在极端风场来临前,精准预测原位风速对于工程结构安全预警与应急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数值天气预报方法是极端风场预测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其空间分辨率不足、计算资源消耗大,难以实现工程结构原位风速的实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极端风场短时预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且展露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此,本文对基于机器学习的极端风场短时预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回顾了时间序列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和混合模型在风场预测中的应用原理及其特点;其次,从良态强风、台风、雷暴风3种频发强风的角度,分类论述了常采用的极端风场短时预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针对极端风场短时预测的研究现状与挑战,阐述了对该领域未来潜在研究方向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风场 短时预测 机器学习 工程安全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往返平漂式探空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数值预报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鑫 王秋萍 +3 位作者 马旭林 张旭鹏 成巍 夏元彩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对于新型观测系统的建立,准确客观地评估其性能对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新一代往返平漂式探空系统(Round-trip Drifting Sounding System,RDSS)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探空观测模式,通过一次释放实现“上升—平漂—下降”三... 对于新型观测系统的建立,准确客观地评估其性能对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新一代往返平漂式探空系统(Round-trip Drifting Sounding System,RDSS)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探空观测模式,通过一次释放实现“上升—平漂—下降”三段式观测,拓展了现有探空观测的能力和范围。本文利用基于伴随模式的预报敏感性方法(Forecast Sensitivity to Observations,FSO),研究了长江中下游目标区数值预报质量对新型探空观测资料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时段内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小预报误差,提高预报质量,其中风场和温度观测的贡献最为显著。新型探空试验资料对长江中下游目标区预报具有显著正贡献,71.4%时次的预报误差有了进一步的减小。经向风和湿度观测对预报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新型探空风场观测对预报误差的贡献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预报误差减小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试验站本站及其附近区域;整层新型探空风场、温度、湿度观测对预报质量的正贡献比较显著,仅对流层中低层的纬向风观测对预报质量呈现弱的负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资料同化 预报敏感性 往返平漂式探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70年发展
6
作者 张卫民 沈学顺 +10 位作者 曹小群 孙健 吴建平 彭军 宋君强 朱小谦 王建捷 李泽椿 陈德辉 龚建东 赵延来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63,共29页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基础上,重点综述中国自主发展的GRAPES(Global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YHGSM(YinHe Global Spectral Model)两大业务预报系统的重要科技进展。GRAPES在模式动力框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卫星资料同化技术、雷达资料同化应用、集合预报和云物理过程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建立了无缝隙的、包含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系统的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YHGSM持续走谱模式发展路线,突破了干空气质量守恒全球大气谱模式、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海-陆-气耦合集合预报等技术,建立了以高分辨率全球中期和月延伸数值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数值预报体系。军队和地方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长期坚持既定科学技术方向、学术研究和业务研制紧密结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GRAPES YHGSM 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平流 格点模式 谱模式 物理过程 卫星资料同化 四维变 分资料同化 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数值预报模式在线交互式试验管理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彬 胡江凯 +4 位作者 崔应杰 周斌 孙婧 赵春燕 娄盼星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数值预报研发试验是改进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模式试验管理系统是支持研发试验不可或缺的工具平台。面向数值预报统筹研发工作机制需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设计数值预报模式在线交互式试验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 数值预报研发试验是改进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模式试验管理系统是支持研发试验不可或缺的工具平台。面向数值预报统筹研发工作机制需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设计数值预报模式在线交互式试验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软件部署架构,提供模板编辑-流程编排-实例构建功能,支持灵活快捷设计模式试验,所有模块完全打通、一站式访问使用,通过个例数据治理、程序代码制品缓存等手段提升用户体验。系统实现对模式试验全过程的支持,包括模式试验的设计定义、试验实例的创建运行、作业监控管理、结果可视化与检验分析。系统已于2023年上线业务运行,多场景支持数值预报国省统筹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模式 模式试验 试验管理系统 在线 交互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位置NWP与主成分分析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丽婕 冬雷 高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4,共6页
数值天气预报(NWP)信息对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考虑风电场周围多个位置的NWP信息,提出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发电功率短期预测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历史数据中与预测日NWP最相近的样本,... 数值天气预报(NWP)信息对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考虑风电场周围多个位置的NWP信息,提出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发电功率短期预测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历史数据中与预测日NWP最相近的样本,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日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更加准确反映风电场特性的参数。通过对依兰风电场的发电功率进行预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准确度比基于单位置NWP的预测模型提高了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多位置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的发展与展望
9
作者 雷荔傈 翁富忠 +11 位作者 段晚锁 陈耀登 张林 王瑞春 杨俊 秦晓昊 韩威 李俊 闵锦忠 徐枝芳 陆其峰 龚建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35,共33页
资料同化是结合数值天气预报与多源大气观测资料,以获得最能代表大气状态的数值天气预报所需初值的方法。随着数值模式和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资料同化已发展为可考虑大气不同时、空尺度不确定性特征、不同种类观测误差特性,具有动力约... 资料同化是结合数值天气预报与多源大气观测资料,以获得最能代表大气状态的数值天气预报所需初值的方法。随着数值模式和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资料同化已发展为可考虑大气不同时、空尺度不确定性特征、不同种类观测误差特性,具有动力约束、满足模式平衡性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也有越来越多的包括地面、飞机和卫星等多手段大气观测资料得以同化使用,包括极轨、静止气象卫星测量的辐射亮温,雷达探测的径向风和反射率因子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无线电掩星探测资料等。为进一步改进高影响天气事件的数值预报,目标观测技术持续发展,指导获得最大预报正影响的观测区域。基于资料同化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中国的资料同化业务系统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建立了先进的资料同化业务系统,5 d全球天气预报水平在过去10年提升了约15%。在回顾过去百年资料同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讨论了未来资料同化方法和业务系统框架的发展、新型观测资料的使用以及同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多源观测 大气可预报性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域多模式海面风速预报评估
10
作者 张弛 王久珂 +4 位作者 魏立新 郭安博宇 黄焕卿 刘晓燕 陈剑桥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报系统模式(IFS)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模式(GFS)作为对比,预报时效包括24 h、48 h、72 h、96 h和120 h,采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实况数据作为对比基准。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预报精度在多个预报时效下均优于GFS,在部分预报时效内优于IFS模式;对于高风速区间,WRF模式在24 h和48 h的预报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海面风 风速预报 浮标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发展综述
11
作者 矫梅燕 张小玲 +2 位作者 吕梦瑶 关良 钱传海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69,共9页
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系统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建设。回顾了天气预报业务70余年的发展进程,综述了天气学经验预报、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值预报基础上专业分工精细预报3个阶... 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系统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建设。回顾了天气预报业务70余年的发展进程,综述了天气学经验预报、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值预报基础上专业分工精细预报3个阶段的业务特点,并进一步回顾了数值模式、气象要素、灾害天气预报等专项预报业务的技术进步历程。指出,天气预报的现代化发展得益于气象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多种观测手段的融合。通过总结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历程,强调了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科研与业务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气象业务 现代化 数值预报 精细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中-长”期嵌套实时灌溉预报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12
作者 崔璨 董增川 +4 位作者 彭宇晴 王佳晟 韩亚雷 张天衍 黄跃群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了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以TIGGE数值天气预报和公共天气预报驱动实时灌溉预报的理论框架,该框架采用Hargreaves-Samani公式结合遗传算法率定地区差异化参数,开展了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以及预见期分别为3、7和15 d的短... 为了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以TIGGE数值天气预报和公共天气预报驱动实时灌溉预报的理论框架,该框架采用Hargreaves-Samani公式结合遗传算法率定地区差异化参数,开展了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以及预见期分别为3、7和15 d的短期、中期、长期实时灌溉预报。以衡邵干旱走廊的犬木塘灌区为实施案例,结果表明:①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精度尚可,能够有效延长灌溉预报的预见期。②通过对HS公式中关键参数的优化调整,ET_(0)预报的准确性得以提高,相关系数可达到0.9。③分析了不同预见期下稻田与旱作物的节水效果,相较于短中期预报,长期预报采取多次少量的灌溉策略,在降低灌后遇雨风险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灌水浪费。④制定了逐日滚动的“短(1~3 d)-中(4~7 d)-长(8~15 d)”期嵌套式灌溉策略,可为灌区水资源调度及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灌溉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 公共天气预报 Hargreaves-Samani公式 预见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模式的大气稳定性对风电场运行特性
13
作者 乐可定 郁冶 +4 位作者 王异成 吴春雷 王强 罗坤 樊建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应,随着大气由非稳定性转为强稳定性,尾流呈现加强趋势.另外,上下游风电场的相互干扰在稳定大气边界层下较为明显;功率输出方面,稳定边界条件下风电场功率输出较平均功率高了约4%,而不稳定边界层下低于平均功率输出约9%.此外,地表切应力和大气稳定强度对风力机功率输出影响显著,在不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大气稳定度可以作为风功率的评估参数,因此传统上仅考虑风切变对功率的影响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大气稳定度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尾流效应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汛期面雨量预报检验评估
14
作者 庄园煌 陈宏 +3 位作者 梁健 孙密娜 徐姝 韩婷婷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72,共10页
基于站点观测资料、国家指导预报(NGWD)、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模式、中国气象局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CMA_BJ)区域模式和海河流域气象中心(LYK)的主观预报结果,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准确率、模糊评分、TS(ThreatScore... 基于站点观测资料、国家指导预报(NGWD)、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模式、中国气象局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CMA_BJ)区域模式和海河流域气象中心(LYK)的主观预报结果,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准确率、模糊评分、TS(ThreatScore)评分、漏报率和空报率等6个统计检验指标,对海河流域2023年汛期(6~9月)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1)面雨量的预报效果随预报时效(24h、48 h、72 h)延长而逐渐下降。(2)ECMWF预报效果整体上优于其他模式,其次是LYK、NGWD以及CMA_BJ。(3)分析典型个例发现,ECMWF、LYK及NGWD对于24 h预报时效的强降水过程预报质量较好。但是CMA_BJ在强降水过程的等级预报中具有更大的优势,预报等级误差更小,预报结果更接近于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面雨量预报 数值模式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面格点Nudging改进华南前汛期暖区强降水的数值预报
15
作者 郑宇豪 尹金方 +1 位作者 许先煌 李丰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602,共16页
数值模式对华南前汛期暖区强降水的再现能力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2020年5月29日在广东省沿海发生了一次暖区强降水事件,所有数值预报几乎都漏报了此次降水。本研究采用地面格点Nudging技术设计了8组试验,探讨了格点Nudging地面观测资料... 数值模式对华南前汛期暖区强降水的再现能力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2020年5月29日在广东省沿海发生了一次暖区强降水事件,所有数值预报几乎都漏报了此次降水。本研究采用地面格点Nudging技术设计了8组试验,探讨了格点Nudging地面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udging地面全气象要素(控制试验,EXP1)能够较好地再现广东省沿海岸线线状对流的发生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强降水。Nudging不同地面要素的敏感性试验表明,Nudging地面水汽直接决定了对流的触发,主要是由于Nudging地面水汽在3小时之内迅速将对流层低层相对湿度从80%增加到趋近于饱和(99%),同时显著降低了对流抑制能、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Nudging地面温度增大了位温扰动,增加了热浮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流的触发和组织,未Nudging地面温度时对流的发生发展明显滞后,且对流系统组织较松散;Nudging地面风场有助于修正近地层西南风风向,使对流演变和降水量更接近观测。最后开展了6组试验探讨了Nudging时长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Nudging地面全气象要素6小时的模拟效果与控制试验几乎一致,可较好地再现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尽管水汽在前3小时之内迅速增加,但一定时间(3小时)的水汽维持有助于对流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模式积分前期(6小时),采用格点Nudging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华南暖区强降水的数值预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格点Nudging 华南前汛期 暖区强降水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与卡尔曼滤波修正多位置NWP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丽婕 刘田梦 +3 位作者 王勃 郝颖 王铮 张元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2-398,共7页
考虑到数值天气预报网格点位置和系统误差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与卡尔曼滤波修正多位置数值天气预报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奇异值分解对多位置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降维处理;然后... 考虑到数值天气预报网格点位置和系统误差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与卡尔曼滤波修正多位置数值天气预报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奇异值分解对多位置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降维处理;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修正数值天气预报风速数据,降低数值天气预报的系统误差;最后基于极端随机森林算法,利用修正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搭建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通过对某风电场进行仿真,并与单位置、未降维、未修正模型比较,结果表明降维修正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7.94%和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奇异值分解 卡尔曼滤波 极端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降水模拟研究进展及展望
17
作者 苏鹏 徐伟 +3 位作者 陶凯 翟广然 廖新利 孟晨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目的】热带气旋降水模拟评估是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基础。针对热带气旋降水模拟方法差异不清等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从热带气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角度,系统综述了四类模型的特点、进展... 【目的】热带气旋降水模拟评估是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基础。针对热带气旋降水模拟方法差异不清等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从热带气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角度,系统综述了四类模型的特点、进展、适用性以及代表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四类模型的发展做出建议与展望。【结果】结果表明: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模拟信度较高,适用于热带气旋降水的预报工作;统计模型能够构建大量仿真热带气旋,适用于热带气旋降水重现期的估计;物理模型能在简化计算的基础上,较好地解释热带气旋降水物理机制;机器学习模型灵活性强,能和其他模型组合使用,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结论】未来除进一步完善相关模型外,还需加强降水与次生灾害之间的协同以及新技术在降水模拟上的应用,实现热带气旋降水的快速与精准预估,更好地为区域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防范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模型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机器学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PCA-BiLSTM-LSTNet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
18
作者 沈海波 王凌梓 +2 位作者 邓力源 程贤良 吴慧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2-910,共9页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PCA-BiLSTM-LSTNet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 ,分别对原始风电...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PCA-BiLSTM-LSTNet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 ,分别对原始风电功率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NWP)进行分解和降维,以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训练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对分解所得各分量进行预测并叠加得到初步预测结果,使用降维后提取的综合气象因子训练长短期时间序列神经网络(LSTNet)以获得数值天气预报预测结果;最后,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误差权重矩阵,使用数值天气预报预测结果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组合加权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原始数据类型和不同机理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捕捉风电功率的时空特征,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风电功率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长短期时间序列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背景场对复杂山地百米级温度和风场融合预报影响的对比
19
作者 宋林烨 杨璐 +3 位作者 程丛兰 陈明轩 曹伟华 吴剑坤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1-698,共18页
基于高分辨率快速更新无缝隙融合集成预报RISE系统(Rapid-refresh Integrated Seamless Ensemble system),采用华北3 km分辨率快速循环更新的中尺度数值模式CMA-BJ、欧洲中心0.125°分辨率全球数值模式ECMWF、常规自动站和冬奥赛道... 基于高分辨率快速更新无缝隙融合集成预报RISE系统(Rapid-refresh Integrated Seamless Ensemble system),采用华北3 km分辨率快速循环更新的中尺度数值模式CMA-BJ、欧洲中心0.125°分辨率全球数值模式ECMWF、常规自动站和冬奥赛道加密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以北京冬奥会复杂山地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背景场对100 m网格分辨率的地面2 m温度和10 m风场融合分析场和1~24 h逐小时间隔预报准确性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区域模式和全球模式的预报数据作为RISE系统背景场,均可有效形成复杂山地百米级精细化融合产品,但不同模式背景场对不同气象要素分析和预报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2)对于温度分析场,以CAM-BJ和ECMWF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的RISE温度分析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分析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小于0.2℃;(3)对于风场分析场,采用高分辨率区域模式比粗分辨率全球模式更能提升RISE高精度风场融合产品精细化水平;(4)对于温度预报,以ECMWF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的RISE格点融合预报性能显著优于CMA-BJ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冬奥高山站和所有站平均预报MAE分别减小10.5%和7.0%;(5)对于风场预报,以CAM-BJ和ECMWF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的RISE冬奥高山站临近1~6 h风速预报MAE分别为1.42 m s^(-1)和1.30 m s^(-1),7~24 h预报MAE则分别为1.52 m s^(-1)和1.54 m s^(-1),而RISE区域内所有站1~24 h平均MAE分别为1.38 m s^(-1)和1.24 m s^(-1)。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模式背景场在百米级融合预报中的作用,对提升复杂地形下天气预报准确性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业务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背景场 百米级融合预报 复杂山地 北京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WP相似性分析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姗 冬雷 +2 位作者 纪德洋 郝颖 张小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147,共6页
针对相似气象情况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接近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NWP)相似性分析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找到与被预测时刻相似的天气预报数据,根据相似时刻的实际功率估计出被预测时刻... 针对相似气象情况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接近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NWP)相似性分析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找到与被预测时刻相似的天气预报数据,根据相似时刻的实际功率估计出被预测时刻的功率。该方法能高效的根据天气预报数据预测发电功率,运算速度快,与神经网络相比预测有着更优的效果,尤其在数据波动大的时段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皮尔逊相关系数 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相似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