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荣泽 卞亚南 +3 位作者 周舒 王楷军 吕琦 陈朝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80-1987,共8页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permeability variation of nonlinear flow.The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am was compiled based on black-oil model.A quarter of five-spot well unit was sim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flow on the exploit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arcy flow,quasi-linear flow and nonlinear flow were provided.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was gained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flow degree.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Darcy flow,when considering nonlinear flow,the oil production is low,and production decline is rapid.The fluid flow in reservoir consumes more driving energy,which reduces the water flooding efficiency.Darcy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capability,and quasi-linear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resistance.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near the well and artificial fracture is strong while 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far away from the main streamline is weak.The nonlinear flow area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quasi-linear flow during the fluid flow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ater propelling speed of nonlinear flow is greatly slower than that of Darcy flow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fracture,and the nonlinear flow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well pattern arrangement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nonlinea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e Equivalen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Simulating Models in Control Systems
2
作者 Degui,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4期32-42,共11页
In this paper two classes of equivalen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solving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proposed. One class of method is the equivalence integral transform method for special differential algebraic ... In this paper two classes of equivalen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solving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proposed. One class of method is the equivalence integral transform method for special differential algebraic problems. The advantage of this class of method is such that the amount of work calculating one integration with parameters becomes that of two interpolations, when the system of nonlinear equations is solved on the right hand side function. The other class of method is the equivalence substitution method for avoiding calculating derivative on the right hand side function. In order to avoid calculation derivatives, two equivalence substitu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here. The application instances of some special effect of the equivalence substitution method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ebra Calcula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tegration Interpola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Mathematical transformations nonlinear equations numerical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的剪切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勇 冀伟 +1 位作者 赵彦华 杨文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和几何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常用波型的Q460高强钢波形钢腹板梁进行了非线性剪切屈曲研究。通过对...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和几何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常用波型的Q460高强钢波形钢腹板梁进行了非线性剪切屈曲研究。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值和试验实测值,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焊接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对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将有限元结果与既有的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并提出了抗剪强度下限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计算波形钢腹板梁的初始刚度、极限抗剪强度、荷载-位移曲线和残余抗剪强度;焊接残余应力对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初始几何缺陷则具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在剪切长细比λ_(s)>0.6后愈发明显;随着腹板厚度的增加,波形钢腹板的初始刚度和抗剪强度显著提升;波形钢腹板高度越小,钢材的利用率和残余抗剪强度越高;波形钢腹板的残余抗剪强度与波纹深度无关,而与破坏模式有关。研究成果可为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高强钢 剪切强度 非线性 焊接残余应力 初始几何缺陷 参数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钢冷轧过程前滑计算及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学通 郭子飞 +1 位作者 王俭辉 申光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前滑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计算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超高强钢冷轧仿真模型,并结合某钢企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利用所建模型,对刚性体轧辊及弹性体轧辊在不同压下率、轧辊直径、摩... 为了解决传统前滑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计算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超高强钢冷轧仿真模型,并结合某钢企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利用所建模型,对刚性体轧辊及弹性体轧辊在不同压下率、轧辊直径、摩擦因数、屈服强度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对前滑的影响规律;最后,对仿真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考虑到原有Fink模型特征,引入一个新的修正系数完成对前滑模型的修正,建立了基于超高强钢的连轧前滑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前滑计算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从200%左右下降到20%以内,因此,该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随着压下率增大,轧辊直径、摩擦系数及轧件屈服强度减小,轧制变形区前滑值均有所减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轧辊从刚性体转换为弹性体时,轧制变形区内前滑区长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超高强钢 前滑模型 数值模拟 摩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管-拉森钢板桩围堰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5
作者 陈百玲 牛金辉 +1 位作者 王连广 许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为解决常规钢板桩围堰遇坚硬土层插打难度大及锁口钢管桩围堰止水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管-钢板桩围堰,充分利用了钢管桩刚度大、钢板桩止水效果好的优点.通过ABAQUS对该结构进行数值分析表明,角部的钢管桩极大改善了钢板桩围... 为解决常规钢板桩围堰遇坚硬土层插打难度大及锁口钢管桩围堰止水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管-钢板桩围堰,充分利用了钢管桩刚度大、钢板桩止水效果好的优点.通过ABAQUS对该结构进行数值分析表明,角部的钢管桩极大改善了钢板桩围堰角部剥脱以及对支撑依赖度高的不足,增加钢管桩数量可以改善结构受力情况.3道支撑尤其是封底混凝土对抑制钢板桩变形的发展最有效.同时,该结构可以有效抑制河床土体的变形.土体最大水平和竖向变形集中在抽水初始阶段和清淤阶段,分别占最大变形的89.9%和65.2%,结构的3道支撑与封底混凝土可以很好地抑制抽水与清淤阶段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拉森钢板桩围堰 数值模拟 受力性能分析 封底混凝土 模型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深切河谷演化及谷坡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
6
作者 何万超 任洋 +1 位作者 杨存斌 李天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地应力场分布极为特殊,其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控制作用,而河谷演化及谷坡形态对深切河谷应力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基于考虑河谷演化下切作用的深切河谷应力场分析方法,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河谷演化对深切河谷应力... 中国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地应力场分布极为特殊,其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控制作用,而河谷演化及谷坡形态对深切河谷应力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基于考虑河谷演化下切作用的深切河谷应力场分析方法,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河谷演化对深切河谷应力场发育分布的影响,并分别以坡高、谷底宽度以及坡度为变量建立河谷地质概化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谷坡形态对深切河谷应力场发育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河谷演化下切作用后的河谷地应力计算结果更合理,最大主应力方向朝坡面偏转5°~20°,最大主应力整体减小,谷底最大主应力减小幅度可达30%,应力集中及高应力包分布范围也随之减小;随着坡高增大,谷坡应力分异更显著,谷底最大主应力增大;随着谷底宽度增加,谷底中心岩体最大主应力减小,应力集中带从谷底向坡脚转移;随着坡度增大,靠近谷坡上方浅部岩体最大主应力减小,靠近谷底岩体最大主应力增大,坡度从30°增大至75°,谷底最大主应力最大可增大约68%。研究成果可为西南深切河谷地区工程建设与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演化 深切河谷应力场 谷坡形态 应力集中 数值模拟 应变软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工艺对压气机叶片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瑜 张跃智 赵飞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7-1105,共9页
为了研究压气机叶片经过不同轧制工艺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压下率、摩擦因数以及轧制速度下的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工艺参数对叶片轧制表面及表层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轧制工艺下的叶片... 为了研究压气机叶片经过不同轧制工艺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压下率、摩擦因数以及轧制速度下的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工艺参数对叶片轧制表面及表层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轧制工艺下的叶片表面及表层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利用正交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建立叶背与叶盆残余应力预测模型,并采用Design-Expert检验法验证预测模型的显著性。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着压下率的增大,叶片残余应力的波动幅值逐渐减小,但数值逐渐增大;随着摩擦因数及轧制速度的增大,叶片在叶背、叶盆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幅值越来越大,且随着摩擦因数及轧制速度的增加,残余应力在不同深度处的分布幅值也呈增大趋势,研究结果对叶片加工工艺优化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轧制工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双旋流器分离效果的数值模拟探究
8
作者 蒋立伟 刘亚运 +2 位作者 王传洋 贾繁硕 王广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5,共5页
针对半导体探针组件微加工后难以分离工件和切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称双旋流器结构,应用Ansys 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模拟不同大小粒子固-固分离过程,以探究该新型结构的旋流器的分离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 针对半导体探针组件微加工后难以分离工件和切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称双旋流器结构,应用Ansys 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模拟不同大小粒子固-固分离过程,以探究该新型结构的旋流器的分离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新结构两旋流器的旋向对分离效果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其中间管道的长度则对粒子直径小于200μm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影响,而大于200μm时基本没有影响;与传统旋流器入口的状态下相比较,新设计的入口有明显分离效果,而传统入口加入的粒子几乎溢流而出;不同粒子组成的混合粒子流,对分离效果影响有限,在粒径大小达到300μm后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数值模拟 CFD 雷诺应力模型(RSM) 离散相模型(D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方法对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吴洁琼 张子建 +1 位作者 金浏 杜修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3,共14页
为探究不同试验方法对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对拉拔试验和梁式试验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建立对应的拉拔模型和梁模型,分析受拉钢筋非均匀锈蚀和约束条件(厚径比和箍筋约束情况)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在数值模型中,通过对受拉筋... 为探究不同试验方法对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对拉拔试验和梁式试验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建立对应的拉拔模型和梁模型,分析受拉钢筋非均匀锈蚀和约束条件(厚径比和箍筋约束情况)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在数值模型中,通过对受拉筋及其周围混凝土的精细化建模来模拟机械咬合力,通过面面接触来反映摩擦力,忽略化学胶结力,考虑到受拉钢筋横截面的锈蚀非均质性,采用两阶段数值分析方法,即先通过施加强制位移模拟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界面的影响,然后再分析锈蚀试件的黏结性能。研究表明:试验方法对锈蚀试件的破坏模式和黏结应力-滑移曲线有显著影响。梁模型和拉拔模型在发生黏结破坏时均会加深和加宽原有锈胀裂缝,但梁模型还会产生贯穿黏结区的斜向裂缝;拉拔模型的黏结强度和下降段斜率明显大于梁模型;箍筋约束情况对梁模型和拉拔模型黏结强度的影响差别不大,而厚径比由2.0增加到3.5,3%锈蚀率时梁模型和拉拔模型黏结强度分别增加了16%和32%。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上述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建立了不同试验方式下黏结强度归一化模型。黏结强度归一化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出归一化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方式 梁模型 拉拔模型 破坏模式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簇状刚性植被弯道水流水力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杨鑫 李兴国 +1 位作者 孙雪岚 李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8,44,共9页
为探究连续弯曲河道中植被对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雷诺应力模型模拟含簇状刚性植被的连续弯道水流。研究表明,弯道水流因离心力和弯道形态作用,形成高流速区紧贴凸岸,低流速区靠近凹岸的流速分布现象。植被的存在抑制了其上游高... 为探究连续弯曲河道中植被对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雷诺应力模型模拟含簇状刚性植被的连续弯道水流。研究表明,弯道水流因离心力和弯道形态作用,形成高流速区紧贴凸岸,低流速区靠近凹岸的流速分布现象。植被的存在抑制了其上游高、低流速区发展,促进了流速均匀分布,凹岸侧植被扩大了高、低流速区范围,而凸岸侧植被造成下游高、低流速区位置互换,对流场影响显著。植被同时也影响了湍流结构,减缓水流流速梯度,使湍流强度整体削弱,增强了流场稳定性。植被对湍流动能的影响主要在弯道顶部和下游段,使湍流动能分布更加均匀。此外,植被还影响其上下游的水位变化,导致水面纵比降加大,横向扭曲加剧,尤其对凸岸侧水位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水流 数值模拟 雷诺应力模型 流速分布 湍流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暗挖施工穿越地裂缝带围岩响应规律——以西安地铁6号线为例
11
作者 郭哲昊 黄强兵 +2 位作者 苟玉轩 郭治宇 李晨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70,共15页
地裂缝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对西安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与长期运营构造成了威胁。为了揭示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施工围岩扰动影响规律,以西安地铁6号线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采用几何比例尺为1∶20的物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 地裂缝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对西安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与长期运营构造成了威胁。为了揭示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施工围岩扰动影响规律,以西安地铁6号线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采用几何比例尺为1∶20的物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隧道穿越地裂缝带暗挖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与围岩应力变化随开挖步长呈反“S”型,其发展大致分为微变形、急剧变形和稳定变形3个阶段;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与围岩应力的峰值均出现在地裂缝处,且随着与地裂缝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受地裂缝影响的范围为上盘20.1 m、下盘18.6 m;开挖方向决定了围岩应力与变形的大小,从地裂缝下盘至上盘开挖方式引起的地表沉降与围岩应力均要略小于从地裂缝上盘至下盘开挖方式;开挖过程中围岩在地裂缝处出现应力松弛,围岩应力增加最大值可达3.05 kPa(对应原型值为61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暗挖 地裂缝 模型试验 地表沉降 围岩 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本构模型下地应力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缪广红 张旭 +1 位作者 孙伟波 孙文翔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不同地应力下的HJC本构模型和RHT本构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本构模型中爆破对模型有效应力、岩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JC本构模型的有效应力变化更贴近实际情况,而RHT本构模型的岩石损伤更贴近实际情况;地应力...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不同地应力下的HJC本构模型和RHT本构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本构模型中爆破对模型有效应力、岩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JC本构模型的有效应力变化更贴近实际情况,而RHT本构模型的岩石损伤更贴近实际情况;地应力对距离炮孔较近区域有效应力的影响较小,而对距离炮孔较远区域有效应力的影响较大;地应力对HJC本构模型的岩石损伤影响较小,对RHT本构模型的损伤变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地应力 爆破效果 数值模拟 损伤变量 有效应力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辐射传热模型模拟氧化镓单晶生长热场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殷长帅 孟标 +3 位作者 梁康 崔翰文 刘胜 张召富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采用导模法(EFG法)生长高质量的氧化镓单晶时,炉内的辐射传热对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温场分布、应力分布等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Rosseland方法、P1近似方法、离散坐标法(DOM)等3种不同辐射模型,对生长氧化镓单晶的三维热场分布进行有限... 采用导模法(EFG法)生长高质量的氧化镓单晶时,炉内的辐射传热对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温场分布、应力分布等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Rosseland方法、P1近似方法、离散坐标法(DOM)等3种不同辐射模型,对生长氧化镓单晶的三维热场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热弹性应力模型分析求解晶体在不同热通量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辐射模型计算的热场存在明显差异: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Rosseland辐射模型的固液界面温度梯度最小,DOM方法具有最大的温度梯度;在相同热通量下,DOM辐射模型在冷却初期表现出最高的热应力,而Rosseland模型在冷却的最后阶段热应力最高;在不同的热通量条件下,Rosseland辐射模型的应力和温度变化最显著。该研究工作为氧化镓和其他相关单晶材料的生长热场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模法 氧化镓 辐射模型 热场 数值模拟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包汉勇 刘超 +5 位作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声发射实验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岩心实测结果,预测了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涪陵南地区... 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声发射实验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岩心实测结果,预测了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涪陵南地区裂缝主要形成期(燕山晚期)构造应力和裂缝的分布受断层、岩石力学性质和构造应力的影响,断层广泛发育的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并引起较大的应力梯度。②利用库伦-莫尔破裂准则预测了研究区构造裂缝的发育,同时引入剪切破裂指数R定量表征裂缝发育的强度,其值越大反映裂缝发育程度越高。窄陡断背斜和断层附近裂缝发育,以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而在宽缓向斜部位裂缝发育程度最弱,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硅质页岩应力集中,裂缝最发育。③涪陵南地区海相页岩气保存有利区主要为3个区带:远离大断层的凤来向斜内部,主要构造变形期未遭受大的破坏作用,其位于应力低值区,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为Ⅰ类有利区;白马向斜内部小断层发育,应力值位于中等水平,保存条件中等,为Ⅱ类较有利区;石门—金坪断背斜遭受到强烈改造作用,容易产生大规模剪切裂缝,破坏了保存条件,为Ⅲ类不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模型 岩石力学参数 有限元数值模拟 构造应力场 剪切裂缝 库伦-莫尔破裂准则 破裂指数 海相页岩 五峰组—龙马溪组 涪陵南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孔扩散模型的瓦斯扩散系数压力依赖特性数值分析研究
15
作者 冯小军 邓狮狮 +1 位作者 刘泉霖 王恩元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58-969,共12页
瓦斯扩散系数作为描述瓦斯在煤层中迁移能力的关键参数,其准确性对瓦斯运移的预测和控制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双孔扩散模型研究中,瓦斯扩散系数通常被视为常数,这忽略了煤体复杂孔隙结构中瓦斯扩散系数随气体压力的变化,导致瓦斯扩散系数... 瓦斯扩散系数作为描述瓦斯在煤层中迁移能力的关键参数,其准确性对瓦斯运移的预测和控制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双孔扩散模型研究中,瓦斯扩散系数通常被视为常数,这忽略了煤体复杂孔隙结构中瓦斯扩散系数随气体压力的变化,导致瓦斯扩散系数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未厘清。为深入探究煤体瓦斯扩散系数的压力依赖特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不同粒径煤颗粒在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瓦斯解吸实验,通过引入压力依赖扩散系数,建立了压力依赖的双孔扩散模型(EPBDM),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大孔、微孔的压力依赖扩散系数进行了反演;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对比,分析了扩散系数的压力依赖特性及时空演化规律,并进一步对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①大孔、微孔扩散系数与相对瓦斯压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对于同一粒径煤样,大孔扩散系数随初始平衡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微孔扩散系数随初始平衡压力的增大而增大,2者变化趋势相反;同时,随着煤样粒径的减小,大孔、微孔扩散系数均呈现减小的趋势;③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煤粒内部大孔、微孔扩散系数随解吸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受压力变化影响,减小速度逐渐变缓,扩散系数总体呈现非均匀变化的特征;④与传统的双孔扩散解析模型(CBDM)相比,压力依赖的双孔扩散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拟合效果明显更优,能更好地反映瓦斯扩散过程中大孔、微孔扩散系数的真实变化情况。研究成果可为深入揭示煤体瓦斯扩散机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压力依赖性 双孔模型 数值模拟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的扩散与损伤机理分析
16
作者 金立兵 王振豪 +2 位作者 武甜 谢志恒 周品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针对沿海、盐渍土环境下荷载和硫酸盐侵蚀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造成的损伤,提出了一种受压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扩散的数值模型。首先,基于Fick第二定律,考虑应力和混凝土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的... 针对沿海、盐渍土环境下荷载和硫酸盐侵蚀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造成的损伤,提出了一种受压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扩散的数值模型。首先,基于Fick第二定律,考虑应力和混凝土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的理论扩散模型;其次,通过自编程序构建包含水泥砂浆、界面过渡区和天然骨料的混凝土三相随机凸多边形骨料模型,从而实现了受压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扩散的细观模拟;最后,通过与受压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全浸泡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和细观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对不同水灰比的受压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浓度硫酸盐溶液中的离子扩散与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应力水平的提高,同深度处硫酸根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与压应力相比,侵蚀溶液浓度和水灰比对硫酸根离子扩散的影响更加明显;水灰比对压应力抑制离子扩散程度的影响要大于侵蚀溶液浓度;适当减小水灰比更有利于受压状态下的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应力水平 离子扩散模型 细观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组合弹簧模型的矿井地应力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毅鑫 赵良辰 +3 位作者 杨东辉 边华 杨哲 宫智馨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2,共14页
地应力场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准确反演计算地应力场是采矿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结合布尔台矿Kaiser法实测地应力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组合弹簧模型的地应力场计算方法,并与侧压系数法、经典组合弹簧模型法等的结果和实测值进... 地应力场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准确反演计算地应力场是采矿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结合布尔台矿Kaiser法实测地应力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组合弹簧模型的地应力场计算方法,并与侧压系数法、经典组合弹簧模型法等的结果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利用FLAC^(3D)研究了不同侧向应力边界条件下布尔台矿42105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与实测矿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计算的应力场与实测值间主应力均方根平均误差均值为1.831,较其他反演计算方法降低了14.6%~42.2%;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值为19.45%,较其他反演计算方法降低了3.4%~36.9%。将该方法计算的应力作为应力边界时,模拟得到的支撑力与实测数据间的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为66.55,相较于侧压系数法降低了7.75%,相较于经典组合弹簧模型法降低了32.45%;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的平均值为15.75%,相较于侧压系数法降低了6.61%,相较于经典组合弹簧模型法降低了20.67%。因此,该方法能够较准确计算地应力场并为精准模拟矿压规律提供新的应力边界施加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ser法 地应力反演 组合弹簧模型 克里金插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玲茜 王本强 +4 位作者 陈雨松 何启越 蔡金赤 续化蕾 江厚顺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5,265,共6页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提高非常规油气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认识威远地区页岩气藏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特征,文中通过真三轴大物模实验研究了暂堵转向压裂压力响应与岩样破裂形态,验...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提高非常规油气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认识威远地区页岩气藏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特征,文中通过真三轴大物模实验研究了暂堵转向压裂压力响应与岩样破裂形态,验证了暂堵产生复杂缝网结构的可行性,明确了在不同应力差条件下的暂堵后裂缝起裂规律;同时采用ABAQUS软件黏结单元模拟裂缝的起裂与扩展,研究了不同水平应力差、不同偏转角下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应力差对初次裂缝与暂堵转向裂缝的开启与扩展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水平应力差越小时,一次和二次压裂时岩样的破裂压力就越大,岩样越不容易被压碎。裂缝扩展阻力的不断增加,提升了缝内净压力与裂缝宽度;相交缝二次扩展后开启的新裂缝与一次压裂夹角越小,新裂缝扩展效果越好。该研究对威远地区现场压裂和缝网形态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暂堵转向 真三轴大物模 数值模拟 水平应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体偏心沉割槽对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红 董小倩 +2 位作者 钱锦远 金志江 林振浩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6-1414,共9页
滑阀流道呈现一种非对称且变化的复杂流道,阀内形成湍流流动,致使阀芯表面受到不均匀压力作用,形成不平衡力,导致阀芯出现倾斜,增加阀芯卡滞的风险,影响滑阀正常工作。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阀体偏心沉割槽对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 滑阀流道呈现一种非对称且变化的复杂流道,阀内形成湍流流动,致使阀芯表面受到不均匀压力作用,形成不平衡力,导致阀芯出现倾斜,增加阀芯卡滞的风险,影响滑阀正常工作。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阀体偏心沉割槽对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首先,简化了滑阀流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滑阀瞬态流动分析模型;然后,基于伯努利效应,分析了不同偏心沉割槽时阀芯表面不均匀压力分布规律;最后,获取了不平衡力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沉割槽偏心距对阀内流动特性、阀芯表面受力及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偏心沉割槽结构减缓了出口段阀芯下表面区域的湍流程度,有效降低了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大小;沉割槽偏心距为1.92 mm时,阀芯受到的不平衡力最小,相对于无偏心沉割槽,径向不平衡力在开度为0.5 mm时减小了77.63%,开度为1.5 mm时减小了50.18%,有效减缓了阀芯的倾斜程度。该研究结果对阀体沉割槽设计及阀芯不平衡力抑制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阀芯 滑阀流道模型 数值模拟方法 偏心沉割槽 径向不平衡力 阀内流动特性 沉割槽偏心距 阀芯表面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力状态下木材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斌辉 陆伟东 +2 位作者 马晋 徐超 胡中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67,共13页
复杂的本构模型虽然可以精确地模拟不同受力状态下木材的力学性能,但模型的计算效率和收敛均存在较大的难度。阐述了现有木材本构模型研究中的屈服准则、强化准则、流动法则和损伤准则,对比了不同准则的优缺点。评估了不同本构模型在木... 复杂的本构模型虽然可以精确地模拟不同受力状态下木材的力学性能,但模型的计算效率和收敛均存在较大的难度。阐述了现有木材本构模型研究中的屈服准则、强化准则、流动法则和损伤准则,对比了不同准则的优缺点。评估了不同本构模型在木材、木结构构件和节点数值模拟分析中的适用性。总结了不同受力状态下合理、高效的本构模型,为木材本构模型研究和木结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本构模型 受力状态 弹塑性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