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Discrete Functions on a Triangular Element
1
作者 陆宏轮 仇文革 关宝树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01年第1期50-42,51-58,共10页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ammer integral formulas of a continuous function on a triangular element, the numerical integral formulas of some discrete functions on the element are derived by means of decomposition and r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ammer integral formulas of a continuous function on a triangular element, the numerical integral formulas of some discrete functions on the element are derived by means of decomposition and recombination of base functions. Hammer integral formulas are the special examples of those of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integration discrete functions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 function triangular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f-Adaptive Filon’s Integ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mputing Synthetic Seismograms 被引量:4
2
作者 ZHANG Hai-Ming CHEN Xiao-Fe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3-315,共3页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elf-adaptive Simpson integration method, and by incorporating the‘fifth-order’Filon’s integration algorithm [Bull. Seism. Soc. Am. 73(1983) 913], we have proposed a simple and efficient 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elf-adaptive Simpson integration method, and by incorporating the‘fifth-order’Filon’s integration algorithm [Bull. Seism. Soc. Am. 73(1983) 913], we have proposed a simple and efficient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i.e., the self-adaptive Filon’s integration method (SAFIM), for computing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s at large epicentral distances. With numerical examples,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AFIM is not only accurate but also very efficient. This new integration method is expected to be very useful in seismology, as well as in computing similar oscillatory integrals in other branches of 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on numerica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 by manifold method
3
作者 吕文阁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maximum circle tensile stress on curve of constant ω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by a path independent contour integral method, trajectories of maxed mode crack propagation are simulat...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maximum circle tensile stress on curve of constant ω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by a path independent contour integral method, trajectories of maxed mode crack propagation are simulated through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The crack propagation is traced dynamically by modifying the neighbor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rack-top and nodes within elements in the calculating process.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such as less modified area, easiness of programming, high realizability and so on. Then a single sharp nicked specimen is used to verified the numerical result.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vided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crack propagation path independent contour integ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5
作者 潘耀宗 赵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向量的二次型函数,解析地给出了辨识振型的数学表达;最后,通过对辨识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变换,仅需要辨识结构动力学特性的谱参数(频率和阻尼比),极大地降低了辨识参数的维度.数值算例中,进行了三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和高速受电弓的动力学参数辨识,辨识得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8%以内;辨识振型与理论振型之间的夹角的余弦接近1,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准确性.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辨识谱参数(频率、阻尼)和空间参数(振型)的分离,具有非常好的求解效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参数辨识 时域精细积分法 最小二乘法 自振特性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广场压煤膏体充填开采不同充实率斜井井筒变形规律研究
6
作者 卢江丰 张新国 +3 位作者 孙昱 焦方树 范亚奇 周以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3,共11页
为研究充填开采工广压煤后斜井井筒的变形规律,以岳城煤矿主斜井井筒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用于膏体充填开采的等效采高模型,得出膏体充填开采下充实率是影响斜井井筒变形的关键因素;对四种不同充实率条件下斜井井筒变形进行数值模拟,揭... 为研究充填开采工广压煤后斜井井筒的变形规律,以岳城煤矿主斜井井筒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用于膏体充填开采的等效采高模型,得出膏体充填开采下充实率是影响斜井井筒变形的关键因素;对四种不同充实率条件下斜井井筒变形进行数值模拟,揭示斜井井筒变形破坏规律;分析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及极限状态下斜井变形,获得井筒破坏瞬时临界充实率;利用沉陷预计获得斜井不同位置下沉值,通过计算获得斜井拉压变形值。研究结果表明:充填开采工广压煤时斜井井筒的应力及位移主要体现在竖向方向,在水平方向影响不大,斜井变形破坏最剧烈位置出现在高埋深即井筒下段,在此处应力及变形出现峰值;低充实率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主要出现在井筒底板,随充实率增大向底板与两帮交汇处转移,反演得出87.3%为临界充实率;通过沉陷预计得出压缩变形最大为1.51mm/m,拉伸变形最大为2.8mm/m,在允许范围之内;分析得到充填开采斜井井筒变形破坏的警戒区段,对类似膏体充填开采工广压煤时斜井井筒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广场 充实率 斜井井筒 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概率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积分方法的发展与扩展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姚伟岸 高强 +1 位作者 谭述君 吴锋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共24页
钟万勰院士于1991年首先提出计算矩阵指数的精细积分方法,其要点是2N类算法和增量存储。精细积分方法可给出矩阵指数在计算机意义上的精确解,为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提供了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算法,现已成功应用于结构动力响应、随机振... 钟万勰院士于1991年首先提出计算矩阵指数的精细积分方法,其要点是2N类算法和增量存储。精细积分方法可给出矩阵指数在计算机意义上的精确解,为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提供了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算法,现已成功应用于结构动力响应、随机振动、热传导以及最优控制等众多领域。本文首先介绍矩阵指数精细积分方法的提出、基本思想和发展;然后依次介绍在时不变/时变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微分方程以及大规模问题求解中发展起来的各种精细积分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介绍了精细积分方法的基本思想在两点边值问题、椭圆函数和病态代数方程等问题的扩展应用,进一步展示了该思想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积分方法 矩阵指数 常微分方程 时程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普勒轨道航天器凸表面外热流通用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易桦 黄兴 周宇鹏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空间外热流对航天器热设计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开展外热流分析,以确定热设计方案和热分析极端工况。使用开普勒轨道航天器凸表面外热流通用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常用的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和球面,采用解析法或数值积分法计算太阳直射热... 空间外热流对航天器热设计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开展外热流分析,以确定热设计方案和热分析极端工况。使用开普勒轨道航天器凸表面外热流通用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常用的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和球面,采用解析法或数值积分法计算太阳直射热流,采用数值积分或随机法求解行星红外和行星反照热流,能有效简化计算过程。根据此方法分析了上述常用凸表面在常用姿态(+Z对地,-Z对日,偏航和复杂机动)的瞬态外热流结果。此外,以复杂机动姿态下的瞬态外热流分析为例,将基于此方法的圆柱面、圆锥面和球面的瞬态外热流分析结果与热分析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相差不超过6 W/m^(2),相对误差不超过5%,充分说明了此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普勒轨道 外热流 解析法 数值积分法 随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高精度梯形校正公式的构造及其渐近性
9
作者 郑华盛 明万元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以低阶梯形公式为构筑基础,利用数值积分公式代数精度的概念确定求积系数,构造得到一个新的具有5次代数精度的梯形校正公式,并确定其余项表达式。最后,讨论余项中介值点的渐近性。
关键词 梯形校正公式 数值积分公式 高精度 代数精度 余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开采扰动对露天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俊 吕文伟 +1 位作者 韩流 陈祥宸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0,共7页
为了研究地下开采对上覆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以酸刺沟煤矿及哈尔乌素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表沉陷规律及其诱发排土场变形破坏的机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沉陷量进行了预测,并借助FLAC^(3D)软件分析排土场... 为了研究地下开采对上覆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以酸刺沟煤矿及哈尔乌素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表沉陷规律及其诱发排土场变形破坏的机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沉陷量进行了预测,并借助FLAC^(3D)软件分析排土场边坡变形及地表塌陷,同时分析了酸刺沟煤矿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哈尔乌素露天矿排土场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概率积分法预测最大沉陷量为21 m左右,模拟计算最大沉陷量为22 m左右;两者的地表最大沉陷量均随着开采阶段的进行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符合地表沉陷形成移动盆地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塌陷区位置一致;排土场边坡水平位移量与工作面推进长度呈正相关;工作面走向上,采空区两侧水平位移最大,呈现出向采空区中部滑移的特征,且总体表现为左侧边坡水平位移大于右侧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动 露天边坡 变形机制 地表沉陷 概率积分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刚体外弹道及其引信力学环境数值解算稳定性
11
作者 回建豪 王雨时 +1 位作者 闻泉 彭启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0,共9页
针对弹丸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及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求解稳定性问题,借助计算机,以不同数值计算方法和不同积分时间步长对弹丸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及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求解,得到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即刚体外... 针对弹丸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及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求解稳定性问题,借助计算机,以不同数值计算方法和不同积分时间步长对弹丸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及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求解,得到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即刚体外弹道含质心运动和绕质心运动的诸元,在此基础上又得到了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的数值解。通过大量仿真发现:应用龙格-库塔法、阿当姆斯预报-校正法和吉尔法解算刚体外弹道常微分方程组,当积分时间步长取为0.05 s时,质心运动诸元解算结果均收敛;在积分时间步长取10^(-4) s时,绕心运动诸元解算结果也均收敛。而在解算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突变峰值时,发现若使峰值稳定,这3种方法均需调整积分时间步长小于或等于10^(-5) s。而求解引信惯性零部件轴向过载,只有吉尔法未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解算 外弹道解算 引信轴向过载 积分时间步长 吉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对地表影响的多维角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敏 白继坤 +2 位作者 宋阳 吕冠颖 何环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7,共8页
为了研究确定大浞河铁矿不明采空区对地表的安全影响,消除或控制采空区的危害影响,本文根据矿山前期开采资料、物探结果和钻探结果,基本确定不明采空区的分布形态、规模及赋存关系等相关情况。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判断采空区... 为了研究确定大浞河铁矿不明采空区对地表的安全影响,消除或控制采空区的危害影响,本文根据矿山前期开采资料、物探结果和钻探结果,基本确定不明采空区的分布形态、规模及赋存关系等相关情况。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判断采空区对地表存在一定的安全影响,可能会冒落至地表,且地表已发生过塌陷,需要充填处理采空区。在采空区治理施工过程中发现,充填注浆方量比探测采空区体积小了许多,判断主要原因包括物探干扰、采空区垮塌、破碎带影响等。因此,为了进一步确定采空区对地表的影响程度,采用概率积分法对矿区范围内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终确定大浞河铁矿采空区地表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不会对地表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浞河铁矿 采空区 地表 数值模拟 概率积分法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积分法的无源效率刻度方案研究
13
作者 熊超 袁新宇 +1 位作者 王欣 吴和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无源效率刻度技术一直是核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现行无源效率刻度技术需依据指定探测器进行订制。基于伽马射线指数衰减规律推导了圆柱体探测器周边任意位置点源探测效率的数值积分公式。依据探测器与待测物几何结构的轴对称性和伽马... 无源效率刻度技术一直是核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现行无源效率刻度技术需依据指定探测器进行订制。基于伽马射线指数衰减规律推导了圆柱体探测器周边任意位置点源探测效率的数值积分公式。依据探测器与待测物几何结构的轴对称性和伽马场叠加原理,构建了实验室常用几何结构体源的探测效率计算方案。在笔记本电脑(CPU:i5-8250U@1.60 GHz;RAM:8.0 GB)上应用上述方法计算HPGe圆柱体探测器对马林杯水体和NaI圆柱体探测器对圆柱体土壤内多种能量特征伽马射线的探测效率,发现探测效率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偏差为-4.9%~3.9%,且计算时长最大为35.78秒,证实本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实现圆柱体探测器的无源效率刻度。且本文推荐方法在探测器尺寸变化的情况下仅需修改相应参数,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效率刻度 圆柱体探测器 数值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积分方法的铣削稳定性预测研究
14
作者 章启阳 刘赣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针对立式加工中心铣削颤振现象,用数值积分方法预测铣削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首先用时滞微分方程表示受颤振影响的单、双自由度铣削动力学模型,对时滞周期进行离散;然后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时滞微分方程,依据Floquet判定铣削加工稳定性,... 针对立式加工中心铣削颤振现象,用数值积分方法预测铣削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首先用时滞微分方程表示受颤振影响的单、双自由度铣削动力学模型,对时滞周期进行离散;然后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时滞微分方程,依据Floquet判定铣削加工稳定性,获得稳定性叶瓣图;最后为验证数值积分方法求解的正确性,进行参数识别试验获取铣削力系数和模态参数,从求解得到的叶瓣图中选取加工参数进行试验验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数值积分方法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优于1st-SDM方法和1st-FDM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数值积分方法的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可以指导铣削工艺参数的选取,确保铣削加工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铣削颤振 数值积分方法 稳定性叶瓣图 FLOQUE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值阻尼耗散可控的结构动力方程积分方法
15
作者 刘伟 童小龙 金蓉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2-935,共14页
数值耗散是数值积分方法的重要特性,直接影响数值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含有虚假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能够改善数值仿真结果,但是对于具有真实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该研究针对结构动力系统的求解,... 数值耗散是数值积分方法的重要特性,直接影响数值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含有虚假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能够改善数值仿真结果,但是对于具有真实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该研究针对结构动力系统的求解,提出了一种数值耗散可控的两子步隐式数值积分方法.基于理论推导,详细介绍了新积分方法的谱半径、稳定性、振幅衰减和周期延长等数值特性.新隐式积分方法通过算法参数α能够对高频虚假振动数值耗散完全可控,相应的耗散比例为1-α,其中-1≤α≤1.通过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高频虚假振动系统和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质量系统三个典型算例,分别证明了新隐式积分方法在计算精确性、高频数值耗散和非线性求解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方程 隐式积分方法 数值阻尼 放大矩阵 谱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矩阵法在计算输流管路高频振动时的稳定性改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银行 柳贡民 胡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是研究结构振动时常用的计算方法,但在计算大跨度输流管路高频横向振动时,TMM存在数值不稳定的现象,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基于无量纲化计算结果得到的子单元划分准则的全局传递矩阵法(global tra... 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是研究结构振动时常用的计算方法,但在计算大跨度输流管路高频横向振动时,TMM存在数值不稳定的现象,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基于无量纲化计算结果得到的子单元划分准则的全局传递矩阵法(global transfer matrix method,GTMM)、混合能传递矩阵法(hybrid energy transfer matrix method,HETMM)和结合变精度算法的传递矩阵法(variable precision algorithm-transfer matrix method,VPA-TMM)等三种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GTMM是最常用的TMM计算稳定性改进方法;HETMM系首次从层状介质中的波传播计算扩展到管路系统的振动分析领域,计算矩阵的维度和形式不随子单元数的变化而变化,计算时间最短;VPA-TMM无需进行子单元划分,可以看作是从根源上解决了TMM的长跨度高频计算失稳问题,但计算时间会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法(TMM) 高频计算失稳 全局传递矩阵法(GTMM) 混合能传递矩阵法(HETMM) 变精度算法(V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贵口铅锌矿矿柱回收对地表沉陷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长军 卢磊芬 +3 位作者 秦仕文 李辉 温嘉明 王新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6,共9页
针对乌拉特后旗紫金三贵口铅锌矿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矿柱形态及分布,以及现存采空区整体稳定性评价结果,采场内遗留的部分矿柱具备回收条件。为明确630 m及以上中段矿柱回收对地表变形产生的影响,对地表沉陷规律和岩层移动范围进行预测... 针对乌拉特后旗紫金三贵口铅锌矿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矿柱形态及分布,以及现存采空区整体稳定性评价结果,采场内遗留的部分矿柱具备回收条件。为明确630 m及以上中段矿柱回收对地表变形产生的影响,对地表沉陷规律和岩层移动范围进行预测分析,并评价相关采矿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概率积分法对矿柱回收地表移动及沉陷进行理论计算分析,采用三维采空区扫描建立精细化的采空区和矿柱模型,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系统研究矿柱回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安全等级为I级的矿柱回收方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中的地表最大下沉量和水平移动值基本一致,且二者所确定的地表影响范围和沉陷分布规律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矿柱及采空区密集区域;同时,地表最大倾斜远小于1 mm/m、最大曲率远小于0.05 mm/m^(2)、最大水平变形远小于1 mm/m,表明矿柱回采后地表变形沉陷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因矿柱回收产生较大的地表变形沉陷而造成地表塌陷等灾害,研究结果为矿山后续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回收 地表沉陷 岩层移动范围 概率积分法理论计算 FLAC3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检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东炼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桩基完整性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寿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某桥梁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缺陷桩模型;考虑到桩基材料特性、桩周土参数、... 桩基完整性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寿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某桥梁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缺陷桩模型;考虑到桩基材料特性、桩周土参数、边界条件和阻尼系数对反射波的影响,对桩基进行数值模拟,将实际检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变检测 桩基完整性 反射波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贯沟煤矿特厚煤层开采方案与地表注浆充填减沉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
19
作者 石长坤 王档良 +3 位作者 刘锞锐 陈知豪 马进 郭欣雨 《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百贯沟煤矿2509工作面上方有公路、煤棚等地面设施,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会影响地面设施的稳定性。采用了概率积分法中的有限采动方法对2509工作面开采过程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了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采高下的地表沉降... 百贯沟煤矿2509工作面上方有公路、煤棚等地面设施,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会影响地面设施的稳定性。采用了概率积分法中的有限采动方法对2509工作面开采过程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了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采高下的地表沉降。经对比不同方案的减沉效果和经济效益,推荐采用“前256 m充填开采”方案进行开采,综合考虑浆液的扩散半径与填充体的强度,浆液配比选用固化剂∶粉煤灰∶水为1∶5∶15,根据监测结果,减沉效果显著,桥梁减沉率为75.75%,储煤棚减沉率为86.33%,煤仓减沉率为8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注浆减沉 概率积分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封装设计领域中一种高精度泪滴生成方法研究
20
作者 吴声誉 朱俊辉 刘伊力 《中国集成电路》 2024年第9期56-62,共7页
本文旨在应对集成电路封装设计领域中泪滴形成的高精度挑战,在探讨集成电路芯片封装过程中对于印刷电路板生产领域内泪滴技术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项提高泪滴形成精确度的新型方法。该技术在泪滴特性配置、初... 本文旨在应对集成电路封装设计领域中泪滴形成的高精度挑战,在探讨集成电路芯片封装过程中对于印刷电路板生产领域内泪滴技术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项提高泪滴形成精确度的新型方法。该技术在泪滴特性配置、初步处理、核心程序决策、准则操控等领域实现了重要进展,达到了泪滴构造的微观尺度精确度。本研究在技术层面展现了独创性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显示了高效能、稳定性佳等优点,拥有宽广的商业成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封装设计 泪滴生成方法 EDA行业 高精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