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炸冲击作用下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的毁伤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车龙 郭策安 +2 位作者 潘琳琳 卢旭东 顾晓辉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探讨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毁伤特性。利用ANYSYS/Explicit Dynam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开展约束方式、炸药量和炸药高度对混凝土损伤和总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爆炸冲击作用下... 为探讨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毁伤特性。利用ANYSYS/Explicit Dynam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开展约束方式、炸药量和炸药高度对混凝土损伤和总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爆炸冲击作用下无固定和重力约束对三角锥混凝土毁伤影响基本相同,而固定约束下的损伤是其3倍左右;改变炸药量有利于三角锥混凝土的毁伤,且大于一定值时损伤呈指数形式增长;在质量和约束不变情况下,毁伤存在一个最佳炸药高度。通过计算不同参数下爆炸对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的毁伤,所获取混凝土的毁伤规律结果可为战斗部设计和防护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 反坦克三角锥混凝土 毁伤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锯齿尾缘对汽车冷却风扇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华伟 郝意诚 +1 位作者 王博 胡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1,共5页
这里以某款车的汽车冷却风扇为研究对象,基于冷却风扇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结果,采用大涡模拟LES和FW-H声类比方法对冷却风扇声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探究斜锯齿尾缘对冷却风扇气动和噪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尾缘锯齿结构在全流... 这里以某款车的汽车冷却风扇为研究对象,基于冷却风扇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结果,采用大涡模拟LES和FW-H声类比方法对冷却风扇声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探究斜锯齿尾缘对冷却风扇气动和噪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尾缘锯齿结构在全流量范围内均会造成原风扇静压的降低,但风扇的效率有所提高,锯齿结构3的效率提升最明显。三种尾缘锯齿结构均可以破坏尾缘涡结构,从而降低涡流噪声。通过噪声频谱、功率谱密度和声学指向性分析发现锯齿型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风扇中低频段噪声,且锯齿结构3的降噪效果最佳,总声压级可以降低3.9dB。本研究可为汽车冷却风扇降噪设计提供方法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风扇 气动性能 声场特性 锯齿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 kV洁净空气GIS用三相共箱盆式绝缘子研制开发
3
作者 王瑶 吴晟玮 +2 位作者 刘东阳 赵俊卿 高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70,共10页
高压输变电设备中的GIS开关,长期以来一直以SF6作为主要的灭弧和绝缘介质。SF6虽具有极为稳定的化学性质这一优点,但过量排放会引发全球变暖这一弊端也不容忽视。正因如此,国内外学者不断对其替代气体进行深入研究与试验。文中以洁净空... 高压输变电设备中的GIS开关,长期以来一直以SF6作为主要的灭弧和绝缘介质。SF6虽具有极为稳定的化学性质这一优点,但过量排放会引发全球变暖这一弊端也不容忽视。正因如此,国内外学者不断对其替代气体进行深入研究与试验。文中以洁净空气为绝缘气体,对环保型126 kV GIS盆式绝缘子进行设计优化。以现有的126 kV SF6绝缘GIS盆式绝缘子结构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导体中心距φD、导体与壳体气隙距离H、接地屏蔽环半径R、盆式绝缘子厚度T等关键尺寸进行优化。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满足洁净空气绝缘强度的更优盆式绝缘子方案。同时,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盆式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有力地支撑了其结构合理性。该方法为洁净空气绝缘盆式绝缘子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GIS 盆式绝缘子 洁净空气绝缘 绝缘性能 机械性能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平面非均质油藏注采井布井方式对CO_(2)驱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政 吕文峰 +3 位作者 王宏志 李敏 陈天戈 郑自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7,共9页
中国陆相沉积低渗透油藏在平面上因受到不同沉积微相分布的影响,储层有效厚度、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实施CO_(2)驱的效果受注采井平面相对位置的影响较大。为探索合理的布井方式,改善开发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某注... 中国陆相沉积低渗透油藏在平面上因受到不同沉积微相分布的影响,储层有效厚度、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实施CO_(2)驱的效果受注采井平面相对位置的影响较大。为探索合理的布井方式,改善开发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某注CO_(2)试验区的典型地质油藏参数和注采参数为依据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不同平面非均质性、不同注采井布井方式下的CO_(2)驱开发规律。结果表明:CO_(2)驱注采井布井方式为“高渗注低渗采”和“厚注薄采”时的整体开发效果优于“低渗注高渗采”和“薄注厚采”;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越强,不同布井方式下的开发效果差异越明显。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平面非均质油藏CO_(2)驱注采井位的优化设计与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低渗透油藏 平面非均质性 布井方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BR的舰船SAR成像快速仿真计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章琪琪 张寅 +2 位作者 范君杰 夏翀翔 闫钧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2-613,共12页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舰船成像仿真应用中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现有SBR(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两方面改进.一是基于叶节点空间邻域编码搜索的射线管相交面元检测算法,通过只追踪...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舰船成像仿真应用中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现有SBR(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两方面改进.一是基于叶节点空间邻域编码搜索的射线管相交面元检测算法,通过只追踪射线管中心射线并搜索叶节点空间周围潜在相交面元,在有效提升相交检测速度的同时避免遗漏相交面元;二是射线管三角剖分快速分裂算法,将射线管和相交面元投影至射线管虚拟孔径面,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自适应地将射线管快速分裂成连续的子射线管.对典型舰船目标进行RCS(Radar Cross Section)计算及SAR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本文方法计算效率比Kd树(K-dimension tree)加速SBR方法提升14倍以上,比经典自适应射线管分裂SBR方法提升3倍以上,计算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仿真 SAR回波仿真 舰船RCS计算 弹跳射线法 自适应射线管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壁扩张角度对冲压旋转爆轰燃烧室工作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浦逢 郑权 +2 位作者 黄亚坤 冯文康 翁春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35,共13页
为研究内壁扩张角度对冲压旋转爆轰燃烧室工作特性的影响,构建了内壁扩张角度从0°~6°变化的5种扩张型燃烧室,基于乙烯-空气对带有凹腔结构的冲压旋转爆轰燃烧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扩张角度下燃烧室的流场特征。计算... 为研究内壁扩张角度对冲压旋转爆轰燃烧室工作特性的影响,构建了内壁扩张角度从0°~6°变化的5种扩张型燃烧室,基于乙烯-空气对带有凹腔结构的冲压旋转爆轰燃烧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扩张角度下燃烧室的流场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扩张型流道可有效减弱新鲜燃料层内的提前燃烧现象,随着扩张角度增大,爆轰波波头高度增加,爆轰波传播稳定性增强;扩张型流道对爆轰波后燃烧产物起到整体加速作用,并未起到整流作用;凹腔结构中涡核中心随着扩张角度的增大逐渐向凹腔后缘壁面移动,回流进入凹腔底部的新鲜燃料增多,凹腔对主流区新鲜燃料卷吸作用增强;采用扩张型流道后,燃烧室凹腔段总压增益和燃烧室出口总压均随扩张角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旋转爆轰 内壁扩张角度 凹腔 三维数值模拟 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工船作业型水下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佳奇 谢永和 +5 位作者 李德堂 高炜鹏 陈卿 王君 王云杰 洪永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水质检测是深远海集约化养殖的重要环节,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目前,水质检测的主要方式是构建水质监测网络系统和人力采集水样检测,这些检测方式存在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作业区域受限、监测周期长等问题。为此,研发设计了一款... 水质检测是深远海集约化养殖的重要环节,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目前,水质检测的主要方式是构建水质监测网络系统和人力采集水样检测,这些检测方式存在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作业区域受限、监测周期长等问题。为此,研发设计了一款用于养殖工船水质检测的作业型水下机器人。首先提出水质检测系统和水下机器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对水下机器人机械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外壳采用流线型结构,其上搭载抽水管口,采用水平2个和垂直4个推进器布局设计,保证水下机器人能够自由运动;基于Ansys软件对机器人的外壳、固定结构和耐压舱等进行应力数值模拟,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机器人的设计进行完善。最后完成机器人样机软件调试以及性能、自由度和水质检测等水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水下机器人的密封性、自由度、抽水检测等性能试验均满足工作要求,可以达到对指定位置进行分层和定点水质采样,所获得的水质检测数据可为水产养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工船 水下机器人 水质检测 数学建模 机械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单轴压缩力学与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卓 王永霞 袁瑞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目的为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混凝土组分骨料含量、强度等级、占比和界面倾角对岩石-混凝土组合体力学与破坏特征的影响,方法结合凸多边形随机骨料生成投放程序与RFPA2D分析系统,构建组合体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组合体的破坏类型... 目的为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混凝土组分骨料含量、强度等级、占比和界面倾角对岩石-混凝土组合体力学与破坏特征的影响,方法结合凸多边形随机骨料生成投放程序与RFPA2D分析系统,构建组合体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组合体的破坏类型可分为由混凝土组分破坏并延伸至花岗岩组分或两种组分及界面共同破坏引起的“两体Ⅰ型和Ⅱ型破坏”,由混凝土组分单独破坏或混凝土组分和界面共同破坏引起的“单体Ⅰ型和Ⅱ型破坏”。对界面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沿界面宏观裂纹的形成原因;组合体抗压强度接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值与混凝土组分强度等级正相关而与占比负相关;组合体弹性模量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且与骨料含量和强度等级正相关,与混凝土组分占比和界面倾角负相关;组合体泊松比与骨料含量和混凝土组分占比负相关,强度等级对其影响较小;组合体抗压强度和泊松比均随界面倾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结论构建了含骨料岩石-混凝土组合体数值模型,并运用RFPA2D分析系统对4种组合方式组合体进行数值模拟,可通过提高混凝土组分强度、降低混凝土组分占比与材料间的界面倾角提升组合体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或坝体等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 随机骨料 单轴压缩 数值模拟 力学与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形山脉主山脊线风速加速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鲍旭明 楼文娟 +3 位作者 廖孙策 林晨琦 陈科技 卞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为研究真实地形的加速效应,提取真实地形的几何特征建立理想简化地形,提出一种π形山脉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研究顺子山脉风向下子山脉间距、长度及坡度对主山脊线加速效应的影响,结合地形特征比较π形山脉与三维余弦山脉的主山脊线加... 为研究真实地形的加速效应,提取真实地形的几何特征建立理想简化地形,提出一种π形山脉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研究顺子山脉风向下子山脉间距、长度及坡度对主山脊线加速效应的影响,结合地形特征比较π形山脉与三维余弦山脉的主山脊线加速比差异,在后者基础上获得π形山脉主山脊线特征点的风速加速比简化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处真实π形山脉加以验证.结果表明:π形山脉主山脊线中点的加速比受子山脉间距、长度影响较大,而山脊线交点的加速比受子山脉长度、坡度影响较大;与三维余弦山脉相比,π形山脉主山脊线加速比在山脊线端部相同,但整体偏小,尤其受子山脉遮挡的部分显著偏小,超过离地70 m高度后差异基本消失;通过与真实π形山脉的风场比较,发现简化地形和简化计算公式能较好反映真实地形主山脊线特征点的加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脉 简化地形 加速比 计算流体力学(CF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石泉水库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率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申吴刚 罗东 +9 位作者 潘大文 周争昌 洪华 巩祥照 陈倩 瞿思敏 王健 石朋 陆威村 杨雨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5,共4页
流域水文模型是实时洪水预报的重要工具,参数优化是流域水文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简单高效的参数优化算法能提高模型应用效率,促进模型的推广使用。人机交互参数率定费事费力,主观性强。自动参数率定以优化算法为基础,在以误差平方和为... 流域水文模型是实时洪水预报的重要工具,参数优化是流域水文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简单高效的参数优化算法能提高模型应用效率,促进模型的推广使用。人机交互参数率定费事费力,主观性强。自动参数率定以优化算法为基础,在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曲面上寻优,更客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石泉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新安江模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分别采用系统微分响应、人机交互和SCE-UA参数率定方法对新安江模型敏感参数进行优选,从迭代次数和平均确定性系数方面对参数优选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比不同参数模拟结果的径流深误差、洪峰误差和确定性系数,探讨不同参数率定方法在石泉水库流域水文模拟中的适用性和效率。结果表明,系统微分响应参数率定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效率与精度均优于人机交互和SCE-UA。率定的参数在石泉水库洪水模拟中结果较好。平均确定性系数达到0.937,可进一步拓展该方法在其他流域和其他模型的洪水模拟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石泉水库 洪水模拟 系统微分响应参数率定 SCE-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杆-双盘-槽道组合构型减阻防热特性研究
11
作者 郭建 方蜀州 王子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防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减阻杆头部开槽进气、中部侧向排气的减阻杆-双盘-槽道组合构型。在飞行高度30 km、来流马赫数6条件下,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了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N-S方程,对组合构型的...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防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减阻杆头部开槽进气、中部侧向排气的减阻杆-双盘-槽道组合构型。在飞行高度30 km、来流马赫数6条件下,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了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N-S方程,对组合构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其减阻防热特性。相比减阻杆-单盘构型,减阻杆-双盘构型减阻防热效果更好,而减阻杆-双盘-槽道构型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阻防热效果。进行了组合构型的影响因素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侧向排气孔靠近两个气动盘中间位置、第二个气动盘直径较大的构型减阻防热总体效果较好。相比减阻杆-单盘构型,较优构型的总阻力系数降低了24.70%,钝体壁面斯坦顿数峰值降低了5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减阻防热 减阻杆-双盘 槽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叠隧道引起地表及既有隧道变形规律分析
12
作者 肜增湘 余炳臻 +3 位作者 戴灏卿 李旋 罗学东 付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盾构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水平变形的影响较小,需重点关注既有隧道竖向变形和盾构区变形监控工作;随着新建隧道掌子面推进,既有隧道距离掌子面越近处变形速率越大;开挖引起的隧道外地表沉降符合正常开挖沉降规律,即离隧道中心点越近,地表沉降量越大,开挖至中部时地表变形速率较快,接近稳定阶段开挖时地表变形速率较慢;交叠段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盾构施工现场地表监测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大仅为4.32 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能为类似工况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上穿隧道 变形特征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RC框架底层中柱失效连续倒塌计算模型
13
作者 林楷奇 李道远 蔡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9-1310,1335,共13页
多层RC框架结构在底层中柱失效后,不平衡荷载由失效柱上方各楼层共同承担,其承载力相比单层框架会大幅提升。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多层RC框架连续倒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失效柱上部各楼层的连续倒塌抗力机制尚不明确,既有研究中关于多... 多层RC框架结构在底层中柱失效后,不平衡荷载由失效柱上方各楼层共同承担,其承载力相比单层框架会大幅提升。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多层RC框架连续倒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失效柱上部各楼层的连续倒塌抗力机制尚不明确,既有研究中关于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理论分析模型也十分有限。为此,首先依照中国规范设计了9座典型的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开展了各框架在底层中柱失效时的连续倒塌分析,系统研究了各楼层梁的内力及应变分布,讨论了不同楼层的梁内连续倒塌抗力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层RC框架梁柱子结构的连续倒塌承载力计算模型,依据各层梁的抗力贡献,建立了多层RC框架底层中柱失效的连续倒塌抗力计算模型,并与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底层中柱失效后,多层RC框架首层梁存在显著的压拱机制和悬链线机制;(2)多层RC框架结构沿楼层高度方向布置不同尺寸构件时,截面尺寸变化的下部楼层梁会存在压拱受力机制;(3)除上述楼层外,其他楼层梁主要通过受弯机制提供连续倒塌抗力;(4)所提计算模型能较准确计算多层RC框架底层中柱失效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RC框架 连续倒塌 数值模拟 受力机制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岩地区钙质砂(砾)岩溶蚀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漆继红 许模 +1 位作者 钱玲 马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岩石的溶蚀对岩溶的产生至关重要,溶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溶蚀现象解释必不可少。针对研究较少的钙质砂(砾)岩,采用试验模拟的方法,考虑了影响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去研究钙质砂(砾)岩的溶蚀特点。研究认为:钙质砂(砾)岩溶蚀速度... 岩石的溶蚀对岩溶的产生至关重要,溶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溶蚀现象解释必不可少。针对研究较少的钙质砂(砾)岩,采用试验模拟的方法,考虑了影响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去研究钙质砂(砾)岩的溶蚀特点。研究认为:钙质砂(砾)岩溶蚀速度缓慢;岩石样品的固有特性对岩溶发育有重要影响;岩样的状态因素不是溶蚀的控制性因素,钙质砂(砾)岩的溶蚀速率慢于同等条件下的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砾)岩 岩溶 试验模拟 胶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渠道机翼形量水槽水跃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斌 吕宏兴 +3 位作者 张宽地 石喜 DINH Thi Huong 周亚森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1,101,共8页
量水槽是灌区常见的特设量水设备,而槽后水力特性是判断其选型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某小型灌区末级灌溉渠系改造工程为原型,针对两种不同工况,采用基于TruVOF方法跟踪自由液面、Favor技术实现网格优化的湍流数学模型,对U形渠道机... 量水槽是灌区常见的特设量水设备,而槽后水力特性是判断其选型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某小型灌区末级灌溉渠系改造工程为原型,针对两种不同工况,采用基于TruVOF方法跟踪自由液面、Favor技术实现网格优化的湍流数学模型,对U形渠道机翼形量水槽水跃问题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水跃的时均流场、共轭水深、发生位置、跃长、断面流速分布以及水跃段能量损失等相关水力特性。采用与原型1∶1比尺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通过对实测与数值仿真的共轭水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适用于U形渠道机翼形量水槽水跃共轭水深的近似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对机翼形量水槽在平原缓坡灌区末级渠系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渠道 机翼形量水槽 水跃 Flow-3D软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被引量:157
16
作者 张义军 周秀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9-834,共6页
该文从雷电定位技术的研发、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和时空分布、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预警预报研究、雷电物理过程研究和雷暴起电放电数值模式研究6个方面综述了雷电研究的一些结果和近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对雷... 该文从雷电定位技术的研发、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和时空分布、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预警预报研究、雷电物理过程研究和雷暴起电放电数值模式研究6个方面综述了雷电研究的一些结果和近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对雷电放电特征有了较系统地了解,特别是对北京地区的雷电时空分布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在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雷电物理过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由于雷电发生的时空随机性和瞬时性,对闪电放电物理过程的观测试验和理论研究十分困难,目前对我国闪电活动规律的认识也仍然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对雷暴内动力、微物理和起电放电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开展深入和长期的基础研究,加深对雷电发生发展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这将为雷电预警预报以及雷电监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在雷电激发和传输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地闪连接过程和不同频段雷电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等雷电成灾机理研究,将为雷电防护技术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物理 雷电探测 雷电预报 人工引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承旋转喷管矢量偏转规律及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帅 王占学 +1 位作者 周莉 刘增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663,共8页
基于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用三轴承旋转喷管的特殊设计要求,通过几何约束条件开展了三轴承旋转喷管型面设计方法及运动规律推导与研究,研究了非线性和线性两种喷管矢量角控制规律下的三段筒体随时间的旋转规律。根据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基于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用三轴承旋转喷管的特殊设计要求,通过几何约束条件开展了三轴承旋转喷管型面设计方法及运动规律推导与研究,研究了非线性和线性两种喷管矢量角控制规律下的三段筒体随时间的旋转规律。根据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几何尺寸,利用发展的型面设计方法和喷管筒体旋转规律,设计了小尺寸三轴承旋转喷管,并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该喷管的流场特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通过CFD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不同矢量角下喷管的三维流动特性及不同落压比下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喷管矢量角非线性控制规律可以减少非线性控制变量,保证喷管机动性的前提下减小了喷管的设计难度和控制复杂度;基于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的三轴承旋转喷管0°的推力系数较理想喷管低,90°的推力系数较理想喷管高,喷管在地面最大落压比下0°比90°推力系数高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垂直起降 矢量喷管 偏转规律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性能优化的涡轮叶顶新型密封构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钰洁 刘永葆 贺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6-702,共7页
针对涡轮叶顶密封性能的提高,对带圆形凹槽迷宫密封进行了构型优化研究。分析了不同压比时圆形凹槽数量、尺寸及分布对密封性能以及对涡轮做功效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圆形凹槽降低损失的机理,给出了最佳的凹槽排列方案。结果表明,圆形凹... 针对涡轮叶顶密封性能的提高,对带圆形凹槽迷宫密封进行了构型优化研究。分析了不同压比时圆形凹槽数量、尺寸及分布对密封性能以及对涡轮做功效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圆形凹槽降低损失的机理,给出了最佳的凹槽排列方案。结果表明,圆形凹槽的容积效应使泄漏流发生小角度偏转,降低了泄漏损失;压比增大,凹槽的节流能力减弱;所得凹槽最佳排列方案在压比为1.2时,泄漏系数降低了7.14%,效率提高了0.59%;单个凹槽半径由1mm增大到5mm,泄漏系数相对于光滑密封减小5.8%,效率增加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叶顶间隙 密封构型 圆形凹槽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荷载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孟上九 周健 +2 位作者 王淼 程有坤 孙义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41,共7页
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监测路基动态变形,并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可以有效分析车辆荷载下路基的变形特性。本文对埋设FBG传感器的试验路段进行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动态加载—卸载试验,监测其动态变形响应。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通过FLAC3... 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监测路基动态变形,并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可以有效分析车辆荷载下路基的变形特性。本文对埋设FBG传感器的试验路段进行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动态加载—卸载试验,监测其动态变形响应。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通过FLAC3D软件对路基在车辆荷载下动态变形响应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1.4 t车辆荷载作用下,弹性变形均是塑性变形的8倍左右,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获得的路基动态变形趋势一致,均以弹性变形为主、塑性变形较小;表明建模方法、参数选取及计算过程合理。在此基础上,利用经过校验的计算方法对不同车辆荷载下路基动态变形进行了多工况计算分析,分析中发现:路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同车辆荷载非线性关系显著:荷载增加4倍时,弹性变形增加约4倍、塑性变形增加4倍;车辆荷载增加9倍时,弹性变形增加约11倍、塑性变形增加约13倍。因此,应对重载车辆对路基的破坏作用给予足够关注。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较为高效合理地分析路基动态变形响应,为道路工程防灾减灾及安全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路基动态变形 现场监测 FLAC3D软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湾海域环境容量及污染总量控制研究——Ⅰ.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静 孙省利 +1 位作者 林建国 陈春亮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型,将干湿网格技术引入到模型中,利用模型的外模式(二维)对深圳湾海域的潮汐、潮流和余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属不正规半日潮,... 基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型,将干湿网格技术引入到模型中,利用模型的外模式(二维)对深圳湾海域的潮汐、潮流和余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属不正规半日潮,水平潮流具有明显的往复流性质,主要呈西南—东北走向;落潮流速略大于涨潮流速;受地形及陆地河流径流的影响,湾中到湾口及航道附近流速较大,湾顶和靠近香港的滩涂部分流速较小;深圳湾余流场较弱,余流流向指向湾外;整个深圳湾水交换较弱,海域自净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湾:POM模型 干湿网格:数值模拟 潮汐潮流 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