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高原湖泊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蒋钰迪 于洋 +1 位作者 王正坤 刘殿君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1,110,共11页
[目的]开展内蒙古高原湖泊面积变化研究对深入理解区域水资源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Landsat影像资料,获取1988—2021年内蒙古高原逐年湖泊面积数据,采用趋势检验和层次分割等方法分析湖泊的时空... [目的]开展内蒙古高原湖泊面积变化研究对深入理解区域水资源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Landsat影像资料,获取1988—2021年内蒙古高原逐年湖泊面积数据,采用趋势检验和层次分割等方法分析湖泊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988—2021年,内蒙古的湖泊面积和数量经历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趋势,在年际尺度,2021年湖泊面积最大,达到4 363.63 km^(2),2002年湖泊面积最小,为1 915.61 km^(2)。在湖泊数量方面,>1 km^(2)的湖泊由2002年的71个增加到2021年的458个。2)2012—2021年,内蒙古高原湖泊面积逐渐恢复,主要集中于阿拉善盟、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3)内蒙古高原湖泊面积变化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其中在1988—2012年,人类活动是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湖泊面积变化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溉、放牧和煤炭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在2012年以后,气候因素是影响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解析了内蒙古高原湖泊面积变化与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关系,为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湖泊数量 湖泊面积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抗青枯病种质资源鉴定及病菌侵染过程细胞学研究
2
作者 郑旭阳 梁梦迪 +2 位作者 钟川 王鹏 于文进 《蔬菜》 2025年第1期122-129,共8页
青枯病是严重制约茄子生产的土传病害,鉴定筛选抗青枯病的茄子新种质,研究青枯菌在茄子植株内的侵染和增殖状况,对揭示抗病机理并推进茄子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苗期伤根灌注法对17份茄子种质材料进行青枯病抗病性鉴定,... 青枯病是严重制约茄子生产的土传病害,鉴定筛选抗青枯病的茄子新种质,研究青枯菌在茄子植株内的侵染和增殖状况,对揭示抗病机理并推进茄子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苗期伤根灌注法对17份茄子种质材料进行青枯病抗病性鉴定,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从细胞学层面观测了青枯菌在感病茄子根部和茎部增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筛选出了高抗病(HR)材料3份,抗病(R)材料13份;根据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进程,明确了接种青枯菌后3~7d为发病初期,7~14d为发病高峰期,14d后为发病末期,为表型鉴定提供了依据;发病前期随着病情加重,植株体内的青枯菌数量增多,3级病级时达到最多,根部和茎部视野内的青枯菌数量分别为23个和120个,而至最高病级4级时青枯菌数量减少,根部和茎部视野内分别为2个和23个,说明青枯菌在茎部的增殖速度比根部快,随着病情加重,青枯菌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青枯菌 抗病性鉴定 病菌增殖 侵染变化 病菌数量 显微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rmal storage unit with possible nano enhanc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in building cooling applications
3
作者 Solomon G Ravikumar Ravikumar T S +1 位作者 Raj V Antony Aroul Velraj R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91-102,共12页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ed in free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is low,due to the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The recent phenomenal advancement in nano...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ed in free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is low,due to the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The recent phenomenal advancement in nano technology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an appreciable enhancement 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using nano technology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a detailed parametric study is carried out,to analyse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otential with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nventional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nano enhanc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nder various flow conditions of the heat transfer fluid.Initially,the theoretical equation,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for outward cylindrical solidification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is valid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inferred from the parametric studies,that for paraffinic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air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the first step should be to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the maximum extent,before making any attempt to increas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 particles.When water is used as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the addition of nano particles is recommended to achieve better heat transfer,when a liquid is used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torage phase change material nano particle solidification time building cooling doi.3969/j.issn.2095-4239.2013.02.002 CLC number:TK 5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4239(2013)02-091-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优化相变热沉在不同重力场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仕淞 殷健宝 +2 位作者 邢玉明 侯煦 王子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9,共10页
为强化相变热沉的性能,基于带惩罚的固体各向同性材料(SIMP)法对山梨糖醇相变热沉进行传热拓扑优化设计。对拓扑优化的相变热沉(Ⅰ)和直肋式的相变热沉(Ⅱ)进行定常重力(0~20g)和周期性重力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利用无量纲数对比二者的... 为强化相变热沉的性能,基于带惩罚的固体各向同性材料(SIMP)法对山梨糖醇相变热沉进行传热拓扑优化设计。对拓扑优化的相变热沉(Ⅰ)和直肋式的相变热沉(Ⅱ)进行定常重力(0~20g)和周期性重力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利用无量纲数对比二者的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沉Ⅰ的吸热和均热性能优于热沉Ⅱ;在相同重力环境下,以80℃为目标,热沉Ⅰ温控时间比热沉Ⅱ平均多26.8%;微低重力下热沉内部近乎导热,略逊于常规重力下热性能;超重力强化的自然对流可以显著提升热沉性能,10g条件相比常规重力的温控时间增加8.94%,而相同Ra^(*)下,周期性重力对热沉Ⅰ的性能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飞行器载相变热沉的地面细化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山梨糖醇 拓扑优化 热控性能 无量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 a来秦岭及周边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宏芳 潘留杰 +1 位作者 卢珊 沈姣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利用1980—2021年秦岭及周边地区337个气象监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气候统计等方法,对比了第一阶段(1980—2000年)和第二阶段(2001—2021年)极端降水年及春、夏、秋各季节的差异变化。结... 利用1980—2021年秦岭及周边地区337个气象监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气候统计等方法,对比了第一阶段(1980—2000年)和第二阶段(2001—2021年)极端降水年及春、夏、秋各季节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1)秦岭及周边地区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4—11月,其中7月极端降水日数最多,近40 a来极端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日极端降水阈值、最大日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于西北,极端降水日数则呈现以秦岭为界,南部多、北部少。(2)从全年角度看,2001—2021年较1980—2000年极端降水事件更多,极端性更强。日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日数、最大日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趋势总体也表现为增多趋势的站点数多于减少趋势的站点数。(3)极端降水季节性差异明显,春季与夏季和秋季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不管是极端降水概率还是极端降水次数,在春季总体表现为1980—2000年极端性更高,而夏季和秋季表现为2001—2021年更强。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也较明显,春季日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日数总体表现为西部增加东部减小,从西向东表现为由正向负转变的分布,且负趋势站点多于正趋势站点。而夏季和秋季日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的站点超过呈减少趋势的站点,特别是秋季增加趋势的站点占比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极端降水阈值 最大日降水量 极端降水日数 时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不同海拔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特征研究
6
作者 常丽娟 刘晓娇 +5 位作者 吴佳灵 朱茜 冯煜清 赵慧茹 郭子怡 张宝贵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61-65,68,共6页
为探究山西境内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选择海拔梯度大、垂直特征明显的五台山作为研究区域,以不同海拔(1452、1646、1870、2068、2284、2522和2750 m)、不同深度(0~10 cm、20~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 为探究山西境内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选择海拔梯度大、垂直特征明显的五台山作为研究区域,以不同海拔(1452、1646、1870、2068、2284、2522和2750 m)、不同深度(0~10 cm、20~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析不同海拔、不同土壤深度可培养细菌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台山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介于4.30×10^(7)~18.55×10^(7)CFU·g^(-1)之间,平均值为10.80×10^(7)CFU·g^(-1);可培养细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除1646 m样点外,其他6个样点0~10 cm与20~3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区域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受海拔高度、土壤深度及含水量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海拔 土壤细菌 数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候自动化机床崩刀检测与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沈钻科 张嘉泽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了机床全天候自动生产工件过程中刀具崩刀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ANUC PMC窗口功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通过监测机床伺服负载,当刀具发生磨损或遭遇工件硬度较大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崩刀情况,并使机床停止加工。随后,... 研究了机床全天候自动生产工件过程中刀具崩刀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ANUC PMC窗口功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通过监测机床伺服负载,当刀具发生磨损或遭遇工件硬度较大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崩刀情况,并使机床停止加工。随后,机床会自动退回到安全位置,并进行刀具的自动换刀操作,以重新进行加工。通过实施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刀具崩刀引起的加工中断和工件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全天候自动化机床的刀具管理和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口功能 外部工件编号检索功能 崩刀在线检测 自动换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近50年降水变化分析 被引量:79
8
作者 唐红玉 杨小丹 +2 位作者 王希娟 史津梅 徐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4,共8页
利用西北及三江源(黄河、金沙江及澜沧江)地区122个气象观测台站1956-2004年近50年的逐日降水量及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6.73mm/10a;降水... 利用西北及三江源(黄河、金沙江及澜沧江)地区122个气象观测台站1956-2004年近50年的逐日降水量及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6.73mm/10a;降水日数的趋势变化呈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递减率为2.7d/10a;平均降水强度总体呈弱的增强趋势,增强速率平均为0.20mm/d/10a,增强幅度比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水平强;从4~9月最长无降水日数趋于增长反映出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降水变化 降水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苜蓿草地土壤碳、氮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振 王子煜 +5 位作者 韩清芳 李文静 韩丽娜 丁瑞霞 贾志宽 杨宝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3-1079,共7页
对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年限分别为1,3,5,10年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休闲地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cm土层,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休闲地土壤有机碳、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年限... 对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年限分别为1,3,5,10年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休闲地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cm土层,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休闲地土壤有机碳、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年限苜蓿草地均在0~200 cm土层具有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且主要集中在0~80 cm土层内,其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以下土层及休闲地(P<0.05);10 a和5 a苜蓿草地提高土壤含碳量最显著(P<0.05).在0~60 cm土层,苜蓿草地土壤全氮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3 a以上苜蓿草地对60~80 cm土层土壤全氮增加最为显著,5 a和10a苜蓿草地显著增加了0~300 cm土壤全氮含量.5a,10 a和3a苜蓿草地均显著提高了0~30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且在140 cm以上土层提高土壤氮有效性的作用均较强.3 a以上苜蓿草地显著提高了60 cm以上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140~24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P<0.05),减少了硝态氮向土壤深层的淋溶,并提高了60 cm以下土层的铵态氮含量,生长初期这种作用不明显.因此,当苜蓿生长5 a以后,应进行轮作以维持土壤的碳氮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苜蓿 生长年限 碳氮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湖泊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耿晓庆 胡兆民 +2 位作者 赵霞 沈海花 方精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0-408,共9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湖泊数量多,面积大,占内蒙古湖泊总面积的58%。近年来该地区湖泊趋于萎缩,但是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大型湖泊,缺乏对该地区湖泊整体,尤其是小型湖泊(<1 km^(2))的研究。通过利用Landsat系列(TM、ETM+、OLI)卫星数据,...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湖泊数量多,面积大,占内蒙古湖泊总面积的58%。近年来该地区湖泊趋于萎缩,但是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大型湖泊,缺乏对该地区湖泊整体,尤其是小型湖泊(<1 km^(2))的研究。通过利用Landsat系列(TM、ETM+、OLI)卫星数据,参照该地区湖泊图集、湖泊名录以及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分析了1986—2017年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和人类活动资料,讨论湖泊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30 a呼伦贝尔地区湖泊显著萎缩,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是小型湖泊,新增5个,干涸19个,总面积减小超过30%。2000年前各类型湖泊面积均有增加,1998年降水量最大,湖泊面积相应达到峰值;2000—2010年湖泊面积呈萎缩趋势;2010年以后有所回升。将湖泊面积与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及人为活动因子(放牧强度、原煤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湖泊面积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LANDSAT 面积变化 数量变化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窖泥培养过程微生物和香气成份变化趋势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万春 唐玉明 +3 位作者 任道群 刘茂柯 雷光电 田新惠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将从优质老窖泥中分离到的优良窖泥功能菌株进行扩大培养,生产浓香型白酒窖泥功能菌液(简称:液体窖泥),用于培养优质人工老窖泥。通过采用更换培养基的方式进行复壮、取样方式对菌体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培养过程中菌体数和香气成分变化... 将从优质老窖泥中分离到的优良窖泥功能菌株进行扩大培养,生产浓香型白酒窖泥功能菌液(简称:液体窖泥),用于培养优质人工老窖泥。通过采用更换培养基的方式进行复壮、取样方式对菌体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培养过程中菌体数和香气成分变化的趋势等试验。跟踪测定了液体窖泥培养过程中,菌体数和醛、醇、酸、酯等各类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并培养出优良种子直接用于大生产。实践证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技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窖泥 培养 菌体数 香气成分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盛连喜 何春光 +2 位作者 赵俊 宋榆钧 邹丽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95,共5页
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的数量分布影响非常显著 ,在 1 997~ 1 999年间 ,向海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严重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洪灾 ,湿地生态环境发... 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的数量分布影响非常显著 ,在 1 997~ 1 999年间 ,向海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严重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洪灾 ,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三年春季 ,丹顶鹤的数量差异很大 ,分别为32只、2 5只、6 4只 ,筑巢丹顶鹤分别为 6对、4对、1 3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保持稳定的丹顶鹤栖息生态环境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变化 数量 分布 丹顶鹤 向海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南充段冬季迁徙水鸟的迁徙时序及数量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刚 李艳红 +4 位作者 胡杰 赵成 胡红 梁艺于 孙亭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8-643,共6页
2008年10月~2009年4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南充段冬季水鸟的迁徙时序及数量变化进行了监测。在记录到的26种冬季迁徙水鸟中(针尾鸭除外),10月迁入该地的有斑嘴鸭、白骨顶等6种;11月迁入的水鸟种类最多,包括红嘴鸥、赤麻鸭等11种;1... 2008年10月~2009年4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南充段冬季水鸟的迁徙时序及数量变化进行了监测。在记录到的26种冬季迁徙水鸟中(针尾鸭除外),10月迁入该地的有斑嘴鸭、白骨顶等6种;11月迁入的水鸟种类最多,包括红嘴鸥、赤麻鸭等11种;12月迁入的有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等6种;1月迁入该地的有翘鼻麻鸭和罗纹鸭2种;2月迁出此地的有凤头麦鸡、赤麻鸭等6种;3月迁出的有大白鹭、普通鸬鹚等9种;4月迁出的有白骨顶、凤头潜鸭等10种。曲线回归分析表明:迁徙水鸟种类在1月达最大值;数量在2月达最大值。优势种数量分析表明,11月及3月是冬季水鸟迁徙的高峰期,12月、1月和2月是迁徙水鸟数量相对稳定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南充 冬季水鸟 迁徙时序 数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圣微 张睿 +2 位作者 刘廷玺 徐冉 张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60,共8页
以MODIS地表辐射率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地进行研究,分析了2001—2013年生长季(4—10月份)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4种草地类型植被覆盖度(fv)的时空变化特征,用变异系数(C_v)衡量各类草原f_v的变化程度,并结合... 以MODIS地表辐射率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地进行研究,分析了2001—2013年生长季(4—10月份)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4种草地类型植被覆盖度(fv)的时空变化特征,用变异系数(C_v)衡量各类草原f_v的变化程度,并结合气象和放牧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放牧)对草地f_v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各类型草原f_v均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的规律,同类型草原年际间fv呈不显著波动变化。研究区多年f_v的Cv结果表明有78.66%地区属脆弱和很脆弱水平,其中典型草原和沙地草原属脆弱级别,而荒漠草原属很脆弱级别,只有草甸草原属稳定级别。降水量对f_v的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温度对fv的影响较小,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牲畜养殖数量对f_v影响较大,锡林郭勒盟草原的适宜综合牲畜养殖数量为39只/km^2(以标准羊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草原 植被覆盖度 时空动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牲畜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太阳活动拟合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钟睿 高晓清 汤懋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2-555,共4页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 2 0 0 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 ,其结果与近 2 0 0 0年 ,特别是近 70 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 12 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 ,结果表明 :太阳活动...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 2 0 0 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 ,其结果与近 2 0 0 0年 ,特别是近 70 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 12 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 ,结果表明 :太阳活动是引起 10 1年以上气温变化的基本因素 ,近十多年来温室气体的作用似乎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相对数 太阳黑子周期长度 温度变化 温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荷变化的配电网故障恢复区间数灰色关联决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臧天磊 何正友 +2 位作者 叶德意 杨健维 钱清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共6页
考虑到负荷变化对恢复决策的影响,提出了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区间数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引入负荷恢复量、负荷容量裕度、开关操作次数、负荷转移量、负荷均衡率5个评价指标,给出了评价指标的区间数表示法。综合利用故障恢复的主、客观信息... 考虑到负荷变化对恢复决策的影响,提出了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区间数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引入负荷恢复量、负荷容量裕度、开关操作次数、负荷转移量、负荷均衡率5个评价指标,给出了评价指标的区间数表示法。综合利用故障恢复的主、客观信息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区间数熵权法客观赋权。在此基础上,利用区间数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对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案进行区间评价。算例测试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负荷变化情况下的恢复方案评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 负荷变化 区间数 灰色关联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近30年草地退化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马梅 张圣微 魏宝成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3,共8页
利用NOAA/HAVRR NDVI与MODIS NDVI遥感数据,估算得到锡林郭勒盟草原33年(1981~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得到锡林郭勒草原草地退化的变化情况,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草地处于长期退化趋... 利用NOAA/HAVRR NDVI与MODIS NDVI遥感数据,估算得到锡林郭勒盟草原33年(1981~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得到锡林郭勒草原草地退化的变化情况,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草地处于长期退化趋势,但2000年是草地退化的转折点。2000年之前,研究区草地呈退化加剧态势;2000~2005年草地退化发生转变,中、东部区域草地整体好转,西部地区草地恶化态势加剧;2005年之后,草地生态不断好转,尤其在2010~2013年,草地退化面积不断萎缩,退化草地中,以中度、轻度退化草地占主导。究其驱动因素,草地载畜量与草地开垦等农业经营活动及人口数量是主要因素;夏季降水量与夏季平均气温变化也是加剧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能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是导致草地退化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指数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农业经营活动 草地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闪电监测定位仪资料的江门地区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卓宏 梁敏妍 +3 位作者 于东海 梁军 林国生 黄嘉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4-528,共5页
基于闪电监测定位仪数据资料,对广东省江门市2008—2011年的逐日闪电数据进行相关、因子和序列突变等统计分析研究。得到结论:闪电物理量中的总闪数序列能够较好地代表闪电频数物理量;总闪数和日雷电小时的候际、月际变化序列能较好地... 基于闪电监测定位仪数据资料,对广东省江门市2008—2011年的逐日闪电数据进行相关、因子和序列突变等统计分析研究。得到结论:闪电物理量中的总闪数序列能够较好地代表闪电频数物理量;总闪数和日雷电小时的候际、月际变化序列能较好地反映雷暴数和降水量的候际、月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反映对流活动的情况;利用总闪数的候突变,可以作为华南夏季风爆发时间的预测指标之一;日雷电小时的突然增加,可以作为江门地区汛期开始时间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闪电气候特征 总闪数 日雷电小时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析的道路通行能力中车道数因素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小宝 张宁 关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运用实证调研和行为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和上海的典型路段进行观测,研究道路的车道数与平均每车道通行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受干扰的快速路基本路段上,道路的平均每车道通行能力随车道数的增加而边际递减。进一步基于驾驶员的驾驶行... 运用实证调研和行为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和上海的典型路段进行观测,研究道路的车道数与平均每车道通行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受干扰的快速路基本路段上,道路的平均每车道通行能力随车道数的增加而边际递减。进一步基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分析得出,车辆换道行为的增加及其导致的车辆间相互干扰的增大是造成通行能力递减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表明以后的道路规划设计中不能忽略车道数对平均每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对完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的编制,道路网络的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通行能力 车道数 行为分析 实证研究 车道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体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与能量耗散耦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精明 税国洪 王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8,共4页
为了完善电磁辐射方法预测预报煤岩体动力灾害理论,利用物理实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受载煤岩体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及其与煤岩体能量耗散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电磁辐射是煤岩体塑性变形引起的,受载煤岩体电磁辐射脉... 为了完善电磁辐射方法预测预报煤岩体动力灾害理论,利用物理实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受载煤岩体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及其与煤岩体能量耗散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电磁辐射是煤岩体塑性变形引起的,受载煤岩体电磁辐射脉冲数与塑性能变化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5.962,电磁辐射总脉冲数与煤岩体的塑性能成正比,电磁辐射不仅仅与损伤速率有关,而且还与受载煤样的弹性模量成正比,这与受载煤岩体电磁辐射试验现象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能量耗散 塑性能变化率 脉充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