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治疗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效果。方法 2010-2011年我院17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DCS组)在治疗中贯彻损伤控制外科原则救治,并与2009-2010年我院收治采用常规...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治疗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效果。方法 2010-2011年我院17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DCS组)在治疗中贯彻损伤控制外科原则救治,并与2009-2010年我院收治采用常规方法救治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非DCS组)死亡率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DCS组178例患者中13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兼去骨瓣减压术,其他部位损伤分别行专科处理,存活109例(61.2%),死亡69例(38.8%),其中35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1例死于严重胸腹部损伤,13例死于MODS等严重并发症。DCS组和非DCS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非DCS组为44.9%(7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8)。DCS组109例半年后随访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20.2%),中残47例(43.1%),重残40例(36.7%)。DCS组和非DCS组存活患者恢复良好率[非DCS组为9.3%(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应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处理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措施,及时终止或减轻损伤导致的致命性脑损害,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Organ...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Organ Injury Scale,AAST-OIS)标准,入选患者分级均等于或大于Ⅲ级。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中,20例(20%)为AAST-OISⅢ级,24例(24%)为AAST-OISⅣ级,56例(56%)为AAST-OISⅤ级。对照组患者存活28例,死亡30例,死亡率为51.72%;观察组患者存活3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1.72%(30/58),观察组为38.10%(16/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破裂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分别为:AAST-OISⅤ级(P=0.019),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001),血小板计数下降(P=0.005)。结论即使采取了一期确定性手术,肝破裂出血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降低肝破裂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治疗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效果。方法 2010-2011年我院17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DCS组)在治疗中贯彻损伤控制外科原则救治,并与2009-2010年我院收治采用常规方法救治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非DCS组)死亡率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DCS组178例患者中13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兼去骨瓣减压术,其他部位损伤分别行专科处理,存活109例(61.2%),死亡69例(38.8%),其中35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1例死于严重胸腹部损伤,13例死于MODS等严重并发症。DCS组和非DCS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非DCS组为44.9%(7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8)。DCS组109例半年后随访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20.2%),中残47例(43.1%),重残40例(36.7%)。DCS组和非DCS组存活患者恢复良好率[非DCS组为9.3%(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应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处理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措施,及时终止或减轻损伤导致的致命性脑损害,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文摘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Organ Injury Scale,AAST-OIS)标准,入选患者分级均等于或大于Ⅲ级。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0例肝破裂出血患者中,20例(20%)为AAST-OISⅢ级,24例(24%)为AAST-OISⅣ级,56例(56%)为AAST-OISⅤ级。对照组患者存活28例,死亡30例,死亡率为51.72%;观察组患者存活3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1.72%(30/58),观察组为38.10%(16/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破裂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分别为:AAST-OISⅤ级(P=0.019),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001),血小板计数下降(P=0.005)。结论即使采取了一期确定性手术,肝破裂出血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降低肝破裂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