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油田同源闭式注水流量控制装置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赵广渊 杨树坤 +4 位作者 李越 任培培 郑玉飞 蔡洪猛 黄泽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同源闭式注水工艺兼具生产和注水功能,管柱结构较为复杂,注水温度也较高,同时传统的投捞水嘴式流量调节方式存在调节效率低、大斜度井不适用等不足。为此,在优选控制方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流量控制装置的关键结构和参数,形成了适用于... 同源闭式注水工艺兼具生产和注水功能,管柱结构较为复杂,注水温度也较高,同时传统的投捞水嘴式流量调节方式存在调节效率低、大斜度井不适用等不足。为此,在优选控制方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流量控制装置的关键结构和参数,形成了适用于多井同源闭式注水的多级液控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地面性能试验验证了流量控制装置耐高温高压、大排量调节的性能。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级液控流量控制装置满足150℃高温、60 MPa高压生产条件,换挡机构可满足3600次挡位调节,满足3000 m^(3)/d大排量注水和12级流量精细调节;装置的动密封和换挡结构设计合理,应用可靠性高,可实现地面控制调节井下水嘴开度,配套的同源闭式注水调配技术满足海上油田多井同源闭式注水分层调配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海上油田同源闭式注水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多级流量控制装置 闭式注水 液压控制 水嘴调节 动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打印工艺的喷嘴设计与流量控制
2
作者 朱家威 潘威 +4 位作者 黄士争 Sain Mohini 杨卫民 曾宪奎 鉴冉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提出以挤出打印零件外壳为自身模具进行内部注射填充的注射打印增材制造策略,为实现高效高强熔融沉积成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分析得到了不同打印精度下所允许的注射流量范围及对应的喷嘴口径,探明了不同工序单元的喷嘴结构适配性及其... 提出以挤出打印零件外壳为自身模具进行内部注射填充的注射打印增材制造策略,为实现高效高强熔融沉积成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分析得到了不同打印精度下所允许的注射流量范围及对应的喷嘴口径,探明了不同工序单元的喷嘴结构适配性及其对成型工艺的影响,以兼顾打印和注射工序的工艺需求。结果表明,在打印工序,打印流量与螺杆转速表现出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小口径喷嘴会引起较大流动阻力,使螺杆末端流体所受压力显著增高,过高的压力和流动阻力会降低挤出打印效率。在注射工序,注射流量与注射速度呈正相关,且熔体注射温升受注射速度和喷嘴口径的显著影响。注射速度过大会导致熔体因温升过高而降解,因此,存在极限注射流量,且其随喷嘴口径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喷嘴口径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打印工序的精度。因此,设计注射打印喷嘴要兼顾打印精度、注射温升和流量需求,以确保成型质量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打印 仿真分析 喷嘴口径 流量控制 熔融沉积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涡流发生器改善S弯喷管流场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刘诗敏 梁华 +2 位作者 李金平 张富垚 马张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S弯喷管虽然能够提升飞行器隐身性能,但弯曲的几何结构会造成额外的总压损失和低能流体脉动增强的问题,导致飞行器性能降低,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手段改善内部流场。本文将阵列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S弯喷管上壁面中心线局部速度最大... S弯喷管虽然能够提升飞行器隐身性能,但弯曲的几何结构会造成额外的总压损失和低能流体脉动增强的问题,导致飞行器性能降低,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手段改善内部流场。本文将阵列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S弯喷管上壁面中心线局部速度最大点前侧,研究其在冷态流场中对喷管出口总压损失的控制效果和对上壁面下游流场低频脉动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在试验参数下,对于相同高度的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位置距离局部速度最大点较远时,喷管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更低。(2)落压比为1.2时,安装高度为2.2%喷管入口直径的微型涡流发生器,能够使喷管出口平均总压损失系数相对基准降低8.57%。(3)微型涡流发生器能降低喷管上壁面下游流场的低频脉动,使脉动幅值降低22.8%,提升低能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喷管 微型涡流发生器 总压损失 流动控制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喷口喉道面积控制异常故障分析与改进设计
4
作者 夏鹏 李鹏伟 王松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发动机喷口喉道作动筒用于调节喷口喉道面积大小,实现发动机加力状态控制。针对发动机喷口喉道面积控制异常的故障原因,分析喷管作动系统工作原理,建立故障树,对底事件遂一排查;确定故障是由于活塞头同轴密封环在压力换向时产生倾斜,使... 发动机喷口喉道作动筒用于调节喷口喉道面积大小,实现发动机加力状态控制。针对发动机喷口喉道面积控制异常的故障原因,分析喷管作动系统工作原理,建立故障树,对底事件遂一排查;确定故障是由于活塞头同轴密封环在压力换向时产生倾斜,使作动筒有杆腔、无杆腔窜油内泄漏突增导致。在作动筒活塞头同轴密封环侧面增加导油凹槽,并模拟作动筒有杆腔、无杆腔压力换向的试验条件,开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作动筒活塞头同轴密封环侧面增加导油凹槽后,减少了作动筒压力换向时的内泄漏量,提高了作动筒活塞头密封性,解决了喉道面积控制异常故障,也为后续同类产品改进设计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口喉道面积 作动筒 控制异常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保无人机喷头雾滴特征及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控效果研究
5
作者 孔令春 张洪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36-39,共4页
为明确不同类型植保无人机喷头喷施40%硝磺·烟嘧·莠OD的雾滴特征及对玉米田苗后杂草的防控效果,该研究以雾滴粒径、雾滴密度、覆盖率和防效为指标,选择6种植保无人机喷头类型,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清水为对照,设计7个处理。研... 为明确不同类型植保无人机喷头喷施40%硝磺·烟嘧·莠OD的雾滴特征及对玉米田苗后杂草的防控效果,该研究以雾滴粒径、雾滴密度、覆盖率和防效为指标,选择6种植保无人机喷头类型,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清水为对照,设计7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TEEJET SJ3型、TEEJET SJ 7A型和LRCHLER FS型喷头喷施40%硝磺·烟嘧·莠OD的雾滴粒径大、密度小、均匀度较差,但漂移距离小,对玉米田苗后杂草的防控效果较好。TEEJET AI 110型和LRCHLER IDK 90型喷头喷施40%硝磺·烟嘧·莠OD的雾滴粒径较小,喷雾均匀,但防漂效果较差,漂移区可控制在10~12 m,对玉米田苗后杂草的防控效果一般。LRCHLER ST 110型喷头喷施40%硝磺·烟嘧·莠OD的雾滴粒径最小,密度最小,但漂移距离最远,对玉米田苗后杂草的防控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玉米田杂草 喷头 雾滴特征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型倾转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跃 储金城 +2 位作者 沈亚运 施志翔 刘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8,共9页
针对直线型倾转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模型耦合复杂、作业时易受施药执行器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首先建立无人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作业时离心喷头产生的力矩作用影响;然后将作业模型中的固定部分作为... 针对直线型倾转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模型耦合复杂、作业时易受施药执行器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首先建立无人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作业时离心喷头产生的力矩作用影响;然后将作业模型中的固定部分作为已知扰动,引入模型补偿-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内外未知总扰动并动态补偿控制系统,完成位姿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作业场景下偏航角度误差小于0.2°,恢复时间小于0.55 s,相比于PID算法和线性自抗扰算法最大角度偏差分别降低3.4°和0.9°,恢复时间减少3.1和0.99 s,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飞行实验表明,该无人机可以很好地跟踪植保作业轨迹,最大位置稳态误差小于15 cm,满足植保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可倾转旋翼 离心喷头模型 自抗扰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对斜喷管气动力同步性与身管振动控制研究
7
作者 邱明 郭飞 +3 位作者 杨亮 宋杰 徐江海 陶宇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78-2085,共8页
为降低某30 mm航炮连续射击时的身管振动和对飞行器的冲击,提出对武器身管产生动力偶和反后坐力、不产生横向力的成对斜喷管振动控制方案。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考虑身管侧向导气的武器内弹道模型,运用TVDMacCormack差分格式进行了数值求... 为降低某30 mm航炮连续射击时的身管振动和对飞行器的冲击,提出对武器身管产生动力偶和反后坐力、不产生横向力的成对斜喷管振动控制方案。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考虑身管侧向导气的武器内弹道模型,运用TVDMacCormack差分格式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武器膛内流场和两喷管气动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一步对航炮连续射击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成对斜喷管对炮口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斜喷管气动力峰值发生时间相差0.07 ms,且瞬态最大气动力差0.5%,具有较好的同步性;控制装置能在弹丸初速度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使炮口的横向振动线位移和线速度分别减小26.9%和44.3%,炮口振动响应降低较为明显;同时武器后坐冲量减小17.93%,且不对飞行器产生横向力作用,武器对机身的冲击明显降低。该研究可为航炮成对斜喷管身管振动控制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身管振动 成对斜喷管 两相流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风洞喷管多液压轴联动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8
作者 朱文杰 顾海涛 +2 位作者 秦建华 杜宁 易凡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4-70,共7页
为了实现某风洞喷管的高水平运动控制,需要对驱动该喷管成型的单个液压轴进行高精度控制、同一支撑点处2个液压轴的同步控制、上下对称支撑点处油缸的对称运动控制、40个液压轴的协调联动控制等。基于单液压轴位置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 为了实现某风洞喷管的高水平运动控制,需要对驱动该喷管成型的单个液压轴进行高精度控制、同一支撑点处2个液压轴的同步控制、上下对称支撑点处油缸的对称运动控制、40个液压轴的协调联动控制等。基于单液压轴位置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传递函数的理论推导,综合运用速度前馈、积分环节动态切入切出、平均值同步、多轴协调插补等策略,对该多液压轴同步协同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实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单支撑点处两只油缸同步精度为±0.009 mm,多油缸协同定位精度为±0.015 mm,有效保证了喷管精确运行与定位,为获取高质量的流场实验数据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喷管 多液压轴 高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模糊PID的双喷头FDM型3D打印机温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冀炳晖 茅健 钱波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熔融沉积成形(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打印需要将打印喷头加热至材料所需温度后才能开始打印。由于单喷头FDM型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较低,以及其加热系统的滞后性较大且稳定性差,使得整个成形过程既耗时又浪费资源,且成形件的... 熔融沉积成形(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打印需要将打印喷头加热至材料所需温度后才能开始打印。由于单喷头FDM型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较低,以及其加热系统的滞后性较大且稳定性差,使得整个成形过程既耗时又浪费资源,且成形件的质量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打印材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模糊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的温度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双喷头FDM型3D打印机加热方法的控制,并建立温度控制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以验证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靠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模糊PID控制相比,遗传算法-模糊PID控制的响应时间缩短了36.03%和32.45%,调节时间缩短了28.06%和20.99%,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和控制效果稳定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的双喷头FDM 3D打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形 双喷头 温度控制 遗传算法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喷口控制的多目标约束设计方法
10
作者 韩永健 王曦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为克服试凑法在控制回路参数优化中的局限性,针对涡扇发动机在加力状态易出现喷口摆动的不协调现象,考虑喷口双环控制结构工作特点,采用按需正向设计策略,按照控制系统时域、频域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制定兼顾频域、时域性能要求的内、外... 为克服试凑法在控制回路参数优化中的局限性,针对涡扇发动机在加力状态易出现喷口摆动的不协调现象,考虑喷口双环控制结构工作特点,采用按需正向设计策略,按照控制系统时域、频域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制定兼顾频域、时域性能要求的内、外环协调控制的设计目标准则,提出一种喷口控制的多目标约束的差分进化内外环控制参数自整定优化设计方法,在双转子涡扇发动机非线性模型上进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飞行高度从0增加到10 km、飞行马赫数从0加速到0.9的起飞和爬升状态进入加力过程以及平飞中保持飞行马赫数不变的关断加力过程中,发动机未出现喷口摆动等现象,涡轮落压比最大相对误差不大于1.5%,喷口闭环控制系统具有期望的伺服跟踪和抗飞行条件变化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口双环控制结构 多目标约束 差分进化 自整定算法 发动机非线性模型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矢量喷管平移控制系统运动学建模仿真
11
作者 王新恺 项坤 +3 位作者 田晶 赵建策 李文灏 庞博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6,共8页
为解决轴对称矢量喷管原始偏转控制方案中出现的奇异性问题及出口截面光顺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平移控制方案。利用CATIA设计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平移控制系统的三维模型,在DMU模块中进行运动仿真并激活传感器追踪驱动舵机的旋转角... 为解决轴对称矢量喷管原始偏转控制方案中出现的奇异性问题及出口截面光顺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平移控制方案。利用CATIA设计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平移控制系统的三维模型,在DMU模块中进行运动仿真并激活传感器追踪驱动舵机的旋转角度数据。将三维模型尺寸数据及约束关系代入MATLAB中,建立了空间运动学方程,进行数值计算、曲线拟合及误差分析。获得了描述喷管矢量偏转角、矢量方位角与舵机旋转角映射关系的二维插值模型,进而建立了各个控制周期内矢量偏转角、矢量方位角的动态控制指令。仿真结果表明:该平移控制方案不存在奇异位置且出口截面形状较好,提高了喷管的可靠性及密封性,满足轴对称矢量喷管的精准控制需求,最后通过模型样机进一步验证了该平移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矢量喷管 平移控制 运动仿真 运动学建模 动态控制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葛嵩 袁辉 +1 位作者 于志刚 李新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 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且占用井口影响高产井作业。为提高智能化和精细化,设计了非插入式液压分控注水管柱以及配套的液压控制智能注水工具,可依靠地面控制系统完成地面智能在线测调。建立配水器水嘴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摩擦系数,精确描述流量压力关系,提高分注精度。通过管柱设计和管柱摩阻计算,在涠洲6-13油田A6井进行了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应用,实现了液压精细分控,突破了温度高、井眼轨迹复杂、井深大的应用难题,测调效率提高了90%,分注精度达到油藏指标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嘴优化 智能注水 涠洲油田 液压分控 测调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流通面积喷嘴在发动机数控系统半物理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13
作者 邢耀东 朱桢叶 +1 位作者 薛成城 杨帆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4,共5页
为了提升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半物理模拟试验的置信度,在试验过程中开展了燃烧室反压模拟研究。基于发动机的燃烧室喷嘴流量、压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流通面积喷嘴的试验方案。喷嘴采用机械活门式结构,通过型孔设计,保证流过喷嘴的... 为了提升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半物理模拟试验的置信度,在试验过程中开展了燃烧室反压模拟研究。基于发动机的燃烧室喷嘴流量、压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流通面积喷嘴的试验方案。喷嘴采用机械活门式结构,通过型孔设计,保证流过喷嘴的压差、流量满足试验要求。设计、加工了2支可变面积喷嘴,在半物理模拟试验台进行了验证。通过与发动机试车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数控系统在进行半物理模拟试验时,主要工作压力数据与发动机试车时的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工程实用的燃烧室反压模拟方法。与传统的反压模拟方案相比,可变当量喷嘴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燃烧室反压调节、控制系统。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型号发动机控制系统半物理模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流通面积喷嘴 半物理模拟试验 数控系统 反压模拟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管二次流控制的推力矢量特性研究
14
作者 陈家兴 姬永超 +4 位作者 白云 王刚 武锐 展杰 赵猛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通过控制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和宽度来改变喷管出口燃气流动方向是实现推力矢量控制的方法之一。为掌握落压比(NPR)、二次流压比(SPR)以及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X_(j))和宽度(d)对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发动机推力矢量角(... 通过控制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和宽度来改变喷管出口燃气流动方向是实现推力矢量控制的方法之一。为掌握落压比(NPR)、二次流压比(SPR)以及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X_(j))和宽度(d)对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发动机推力矢量角(δ)、推力系数(C_(f))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落压比的减小,喷管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力矢量角度,但推力损失更大;主流落压比不同时,喷管推力矢量效率的最小值所对应的二次流压比不同;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加,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度逐渐增大且随着二次流压比的增大其增幅也随之变大;推力矢量效率在SPR≤0.6时,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大而减小;SPR=0.8后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大先下降后上升,SPR=1.2时随着二次流喷口宽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二次流喷口位置向喷管出口的移动,推力矢量角仅在喷口后的气流分离由闭式变为开式时发生一次突增,而推力系数发生一次突减;随着二次流喷射角度的增大,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度不断增大,喷管的推力系数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推力矢量控制 二次流喷口位置 二次流喷口宽度 推力矢量角度 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静电喷雾装置的改进及效果试验 被引量:37
15
作者 周宏平 茹煜 +1 位作者 舒朝然 贾志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2,F0002,共7页
航空静电喷头结构和性能的好坏是影响航空静电喷雾效果的主要因素。该文针对应用于轻型飞机上的单喷嘴航空静电喷头从静电电极、喷头材料、喷头加工工艺、高压导线与电极的连接方式、旋拧接头、溢流阀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就... 航空静电喷头结构和性能的好坏是影响航空静电喷雾效果的主要因素。该文针对应用于轻型飞机上的单喷嘴航空静电喷头从静电电极、喷头材料、喷头加工工艺、高压导线与电极的连接方式、旋拧接头、溢流阀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就其雾化荷电机理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将改进后的静电喷头挂载于轻型蜜蜂飞机上与原有的静电喷头及传统的扇形喷头进行了松毛虫防治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航空静电喷头在压力为0.35Mpa,喷孔直径为0.8mm时,喷雾角度为96°,雾流速度较高并且均匀,荷质比最大可达到2.26mC/kg;与常规扇形航空喷雾相比,雾滴沉积平均提高18个/cm2,不仅作业时间短,使用农药量减少5.22L/hm2,而且有效防治率提高了33.8%,完全可以满足航空喷雾的需要,并可以达到满意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喷头 喷雾 航空 静电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6
作者 肖中云 江雄 +1 位作者 牟斌 陈作斌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5,共8页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不采用机械偏转,以流动控制方式实现推力转向,有望成为一种更加高效的推力矢量控制方法。目前实现流体推力矢量的主要方法有激波矢量法、双喉道方法、逆流控制方法和同向流方法等,对以上方法选择具有共性的计算与试验数...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不采用机械偏转,以流动控制方式实现推力转向,有望成为一种更加高效的推力矢量控制方法。目前实现流体推力矢量的主要方法有激波矢量法、双喉道方法、逆流控制方法和同向流方法等,对以上方法选择具有共性的计算与试验数据,对喷管的推力矢量效率、推力损失和流量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波矢量方法、双喉道方法和逆流方法能够在大落压比范围内(NPR=1.89~10)实现推力矢量控制,并且具有俯仰/偏航耦合甚至多轴控制的潜力。相比激波矢量法和逆流方法,双喉道和同向流方法在减少推力损失和提高矢量效率上占有优势,不足之处是双喉道方法对喉道进行控制限制了流量系数,而同向流方法的适用落压比范围受到严重限制。为寻求更加高效的矢量喷管技术,国内外相继发展了多种新概念流体推力矢量方法,对每种方法的控制原理、潜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挑战进行了探讨,新方法着眼于从喷流出口下游进行控制,对主流的干扰很小,值得深入研究,同时也为流体推力矢量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推力矢量 控制 效率 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丁凯锋 王小峰 樊思齐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5,共3页
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数学模型和带这种矢量喷管的发动机数学模型 ,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时引起的发动机推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喷管的有效矢量角与几何矢量角近似成正比 ;喷管偏转角较小时 ,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几乎不随... 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数学模型和带这种矢量喷管的发动机数学模型 ,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时引起的发动机推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喷管的有效矢量角与几何矢量角近似成正比 ;喷管偏转角较小时 ,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几乎不随几何矢量角变化 ,喷管偏转角较大时 ,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 ;发动机的轴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喷管 可动喷管 推力向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FDM型3D打印机喷头温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亚南 祁广利 +1 位作者 霍蛟飞 王鹏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3-178,共6页
目的提高FDM型3D打印机打印产品的精度及表面质量。方法针对FDM型3D打印机喷头温度控制具有的非线性特点,利用模糊规则对PID增量参数实时在线校正,设计基于模糊PID算法的喷头温度控制系统,并将其与传统PID控制器仿真对比。结果模糊PID... 目的提高FDM型3D打印机打印产品的精度及表面质量。方法针对FDM型3D打印机喷头温度控制具有的非线性特点,利用模糊规则对PID增量参数实时在线校正,设计基于模糊PID算法的喷头温度控制系统,并将其与传统PID控制器仿真对比。结果模糊PID控制器较传统PID控制器超调量小、达到稳定时间短、鲁棒性强,能够有效地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结论模糊PID控制能够提高FDM型3D打印机喷头温度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打印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M 3D打印机 喷头 温度控制 模糊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控制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林泉 王立武 +2 位作者 刘勇琼 郑凯斌 吴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29,共6页
介绍了一种边界层控制方法,阐明了该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的机理,通过降低喷管喉衬的温度和喷管边界层内氧化组分(H2O、CO2和OH)的浓度,从而降低喷管的烧蚀率。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在理论方面... 介绍了一种边界层控制方法,阐明了该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的机理,通过降低喷管喉衬的温度和喷管边界层内氧化组分(H2O、CO2和OH)的浓度,从而降低喷管的烧蚀率。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在理论方面,介绍了该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的效果,可降低喉衬烧蚀率80%以上;在试验方面,介绍了该方法降低喉衬烧蚀的验证性试验研究,可将喉衬烧蚀率降低到不可测量的程度。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目前的发展水平,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边界层控制方法 喷管 喉衬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施药旋转液力雾化喷头性能试验 被引量:48
20
作者 茹煜 金兰 +1 位作者 周宏平 贾志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5,共6页
无人机航空喷雾将会在未来几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无人机低空、低量、高功效的喷洒需求,该文针对兼备液力雾化和离心雾化优点的旋转液力雾化喷头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利用喷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对喷孔直径、喷雾... 无人机航空喷雾将会在未来几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无人机低空、低量、高功效的喷洒需求,该文针对兼备液力雾化和离心雾化优点的旋转液力雾化喷头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利用喷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对喷孔直径、喷雾压力、电机转速因素对喷头雾滴粒径、沉积分布、喷幅和功率消耗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喷头旋转电机电压相比喷孔直径、喷雾压力参数对雾滴粒径影响更显著,随着电机电压增加,雾滴粒径变小,雾化效果好;电机电压对幅宽也有明显影响,随着电极电压增加,喷雾角度变大,幅宽明显增加,雾滴沉积量在喷幅范围内呈现正态分布。通过试验结果优选出适合无人机的旋转液力雾化喷头的最佳工作参数:电机电压为10 V,喷雾压力为0.35 MPa,喷嘴孔径是0.7 mm,该工作参数下,液泵功率消耗率最低,雾滴平均粒径为112.35μm,喷幅为3.88 m,电机功率消耗为8.6 W。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开发适用于无人机的新型喷洒雾化装置,提高无人机作业质量和喷洒功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喷头 喷雾 无人机 旋转液力雾化 最佳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