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Phosphorous Saccharide Compounds
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Phosphorous Saccharide compoun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的3D-QSAR模型构建及分子设计
2
作者 陈艳 冯惠 +1 位作者 冯长君 堵锡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为了获得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对18个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_(50))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14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3D-QSAR模型,其余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测试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所... 为了获得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对18个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_(50))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14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3D-QSAR模型,其余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测试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所建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2)_(CV)为0.569,非交叉验证系数R^(2)为0.97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对pIC_(50)的贡献分别为58.8%和41.2%,表明影响该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空间位阻和电荷分布。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设计了5个具有较高pIC_(50)的新化合物,有待通过后续医学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 抗乳腺癌活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赖婷 朱明芳 +1 位作者 林碧敏 陈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28,43,共4页
通过超声处理将Fe_3O_4微球颗粒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成功合成了Fe_3O_4微球/氧化石墨烯复合物(Fe_3O_4-GO),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有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首先根据Hummers法制备了GO;然后使用溶... 通过超声处理将Fe_3O_4微球颗粒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成功合成了Fe_3O_4微球/氧化石墨烯复合物(Fe_3O_4-GO),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有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首先根据Hummers法制备了GO;然后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200 nm左右的Fe_3O_4微球;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复合物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并对有机酚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微球 氧化石墨烯 复合物的合成设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起爆药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盛涤伦 朱雅红 蒲彦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高氮杂环化合物是火工品新一代起爆药,表现出优异起爆点火性能,可替代现役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铅,同时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研究关键技术是高氮杂环中间体或配体、高氮杂环配位化合物及其系列盐设计与合成。新一代起爆药主要配体是5-硝... 高氮杂环化合物是火工品新一代起爆药,表现出优异起爆点火性能,可替代现役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铅,同时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研究关键技术是高氮杂环中间体或配体、高氮杂环配位化合物及其系列盐设计与合成。新一代起爆药主要配体是5-硝基四唑(5-NT)、5-肼基四唑(5-HT)、1,5-二氨基四唑(1,5-DAT)及三唑类,它们具有芳香性,生成热高、氮含量达61%~85%,可以设计成配阳离子、配阴离子和盐3类高能钝感起爆药。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已应用于激光、半导体桥(SCB)等先进火工品。5-NT配体的Ni/Cu/ZnBNCP同系物、DAT铜、铁、钴、镍配阳离子起爆药、5-NT亚铁及铜、钴、镍配阴离子起爆药、肼基四唑三唑Hg、Cu、Co、Ni、Cd盐类起爆药、DTA硝酸、高氯酸盐类起爆药均是国外新-代起爆药研究重点。其典型起爆药有:[Cu^Ⅱ(DAT)5(NO3)]NO3、(NH4)2[Fe^Ⅱ(NT)4(H2O)2]、(NH4)2[Cu^Ⅱ(NT)4(H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高能杂环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起爆药 设计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α-吡喃酮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琳 谢蓉蓉 +2 位作者 关丽 谭培汉 宋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60-2164,共5页
从简单的原料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出发,经选择性地去甲基化、Knoevenagel缩合关环、硝基还原及酰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位酰氨基取代的苯并-α-吡喃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分析确证。同时对合... 从简单的原料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出发,经选择性地去甲基化、Knoevenagel缩合关环、硝基还原及酰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位酰氨基取代的苯并-α-吡喃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分析确证。同时对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降低了反应溶剂的毒性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以甲苯与环己烷(V甲苯∶V环己烷=7∶3)为溶剂,哌啶为催化剂,n(2-羟基-3,4-二甲氧基苯甲醛)∶n(硝基乙酸甲酯)∶n(催化剂)=1∶1.2∶0.20,反应温度98℃±2℃,反应时间6 h,平均收率87.2%,高于文献值。目标化合物是一种新的苯并-α-吡喃酮类物质,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4-三甲氧基苯甲醛 新型苯并-α-吡喃酮类 KNOEVENAGEL反应 设计 合成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瓜尔胶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国勇 陈国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设计了以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二甲胺和瓜尔胶为原料合成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瓜尔胶的路线;并用红外对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中间体和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瓜尔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氢氧化钠和醚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取代度... 设计了以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二甲胺和瓜尔胶为原料合成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瓜尔胶的路线;并用红外对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中间体和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瓜尔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氢氧化钠和醚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是反应温度70℃、时间5h、氢氧化钠/瓜尔胶质量比为0.09和醚化剂/瓜尔胶质量比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中间体 设计合成 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瓜尔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希夫碱BFTSB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英文)
7
作者 张胜义 刘劲刚 +2 位作者 谢复新 田玉鹏 倪诗圣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85-88,共4页
设计、合成、表征了一种新型希夫碱N,N-双〔2-(2-甲酰酚氧基-S-苄基硫代卡巴腙)-乙烷〕-对甲基苯磺酰胺,并将其制备成碳糊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探讨了测定Cd的实验条件。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应用 希夫碱 BFT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温娜 刘涛 +2 位作者 向斌 雷雅杰 罗世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8,共7页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备优于传统聚合物树脂的综合性能,如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溶剂溶解性等,而且,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相比,此类塑料还具备更优的耐高温和可溶解性能,加工方式多...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备优于传统聚合物树脂的综合性能,如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溶剂溶解性等,而且,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相比,此类塑料还具备更优的耐高温和可溶解性能,加工方式多样,性价比高,是制备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基材,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类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性能、改性及其在分离膜材料、电池隔膜材料、电绝缘材料、吸波材料、微孔材料、纳米纤维、医学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 二氮杂萘酮 合成 分子结构设计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乳胶粉改性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秦立军 白二雷 +2 位作者 王志航 夏伟 杨宁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0,共9页
为提高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利用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与短切碳纤维对混凝土进行复合改性,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基于L_(9)(4^(3))正交试验表,设计两批18(2×9)组聚合物乳胶粉-碳纤维复合改性混凝土(PMCFRC)的坍落度、28d抗压强度... 为提高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利用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与短切碳纤维对混凝土进行复合改性,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基于L_(9)(4^(3))正交试验表,设计两批18(2×9)组聚合物乳胶粉-碳纤维复合改性混凝土(PMCFRC)的坍落度、28d抗压强度及纤维分散性检测试验。第1批正交试验研究了水灰比、聚合物掺量、碳纤维掺量对PMCFRC性能的影响,第2批正交试验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掺量、减水剂掺量对PMCFRC性能的影响,获得PMCFRC的坍落度、抗压强度、电阻率等基本参数,并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分析其是否影响显著,基于此寻找出PMCFRC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第1批正交试验中,对于坍落度、电阻率以及电阻率变动系数,碳纤维掺量为显著因素;对于28d抗压强度,水灰比为显著因素;第2批正交试验中,对于坍落度和28d抗压强度,减水剂掺量为显著因素;对于电阻率和电阻率变动系数,分散剂掺量为显著因素。PMCFRC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49,聚合物掺量12%,碳纤维掺量0.3%,砂率34%,分散剂选用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剂掺量0.4%,减水剂掺量1.2%,消泡剂掺量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乳胶粉 碳纤维 复合改性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和羧酸混合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玉玲 李靖靖 +2 位作者 王宇飞 王岚 李晓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31-2036,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而成的具有网格结构的晶态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孔道的可调节性,使其在气体的吸附和分离、离子识别、催化、磁性和生物医学等方面有着较好...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而成的具有网格结构的晶态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孔道的可调节性,使其在气体的吸附和分离、离子识别、催化、磁性和生物医学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近十年来含N和羧酸混合配体构筑的MOFs 化合物在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以期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对 MOFs 材料在合成设计和性能研究方面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研究发现,在MOFs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中使用含氮配体和芳香羧酸的混合配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得到更多结构多样化和性能优良的MOFs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设计合成 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