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接接头疲劳失效机理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
1
作者 翁硕 周晓洋 +3 位作者 罗陵华 袁奕雯 冯金芝 邵珊珊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1,共9页
对Q345钢单边焊角接接头进行压弯疲劳性能测试,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加载试验,获取其疲劳寿命数据,分析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揭示了接头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焊接接头的疲劳失效位置由焊根处逐... 对Q345钢单边焊角接接头进行压弯疲劳性能测试,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加载试验,获取其疲劳寿命数据,分析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揭示了接头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焊接接头的疲劳失效位置由焊根处逐渐转移至焊趾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失效位置迁移现象.进一步的微观组织分析发现,失效位置迁移现象主要受材料局部强度差异及焊缝微观缺陷等因素引起的应力集中分布变化影响.为实现对角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合理评估,基于试验结果,分别采用缺口应力法与结构应力法进行寿命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应力法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预测疲劳寿命数据均落于二倍寿命分布带范围内,优于缺口应力法,验证了结构应力法在焊接接头疲劳寿命评估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接头 结构应力法 缺口应力法 疲劳性能 寿命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廿载探索与突破: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演进脉络、前沿热点与趋势展望
2
作者 孔新宇 徐国兴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政府回应“钱学森之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国内学界经久不衰的重要理论议题。对2003—2023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演进脉络呈现“理论建构—视角聚焦—实践创新”的三阶段特征,即发轫...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政府回应“钱学森之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国内学界经久不衰的重要理论议题。对2003—2023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演进脉络呈现“理论建构—视角聚焦—实践创新”的三阶段特征,即发轫于宏大理论建构的初始探索期,转向中层理论视角的巩固拓展期,最终形成实践创新导向的深入发展期;主要的前沿热点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界定及其能力结构的分解测度、拔尖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困境、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与政策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外经验;研究方法由单一逐渐向多元综合范式转型。未来研究应在尊重人才生涯成长与长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大中小贯通培养的有效方式,立足本土语境的特殊性与当下实践需求的时代性推进培养模式与时共进创新,并通过实证与循证并举的量化研究范式助力政府和高校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迫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演进脉络 前沿热点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表面粗糙度和缺口对TC4钛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段海涛 陈志新 +2 位作者 张哲 孙景涛 刘雨超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9,共6页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0.745,1.055,1.395μm)和缺口半径(0,0.6,1.2 mm)对TC4钛合金室温拉伸性能以及紧缩阶段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无缺口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增...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0.745,1.055,1.395μm)和缺口半径(0,0.6,1.2 mm)对TC4钛合金室温拉伸性能以及紧缩阶段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无缺口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增大,缺口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小幅增大,抗拉强度增大;随着缺口半径增加,断后伸长率先大幅减小后小幅回增,抗拉强度增大;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和缺口半径,断后伸长率减小,产生了逆向交互作用,抗拉强度显著增大,产生了正向交互作用;无缺口试样x方向变形不均、y方向(轴向)均匀延伸,x方向应变向中部、y方向应变向颈缩区集中;1.2 mm缺口半径试样位移场等高线呈弯曲状,密集分布于缺口处,应变场呈同心圆状,0.6 mm缺口半径试样位移场等高线呈斜线状向缺口处聚拢,但相比大缺口试样分布疏散,应变场呈不规则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 表面粗糙度 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口应力法的船舶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4
作者 甄春博 刘世豪 +2 位作者 张爱锋 邢世柱 张润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5,共8页
针对船舶结构疲劳强度问题,利用缺口应力法对典型结构节点的焊趾和焊根部位进行疲劳强度分析.首先,介绍缺口应力法和船舶结构缺口疲劳分析流程.然后,针对成品油船双层底结构设置6种典型节点型式,采用有限元子模型技术,进行疲劳热点部位... 针对船舶结构疲劳强度问题,利用缺口应力法对典型结构节点的焊趾和焊根部位进行疲劳强度分析.首先,介绍缺口应力法和船舶结构缺口疲劳分析流程.然后,针对成品油船双层底结构设置6种典型节点型式,采用有限元子模型技术,进行疲劳热点部位的局部缺口应力分析,得到了焊趾和焊根部位的缺口应力集中系数.最后基于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计算船舶结构疲劳载荷及工况,对6种典型节点型式进行疲劳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各热点部位焊趾处的缺口应力集中系数均小于焊根处,节点型式3具有较小的疲劳损伤值,该节点型式可提高船体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结构 疲劳强度 缺口应力 子模型 协调共同结构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及Notch通路的影响干预组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宇红 卢跃卿 韩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观察百会穴及足三里穴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otch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30只,其中24只造模成功,再次随机分为缺血组... 目的:观察百会穴及足三里穴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otch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30只,其中24只造模成功,再次随机分为缺血组及干预组,每组12只。空白组及造模组大鼠无任何干预,干预组大鼠在造模后24 h开始百会穴、足三里按摩,每次持续20 min,2次/d,连续14 d。其中造模组鼠利用改良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干预结束后用水迷宫评估各组大鼠认知能力变化,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观察各组脑梗死体积变化,利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NICD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第14天空白组与缺血组、干预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空白组和干预组穿越平台次数比缺血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14 d后,TTC检测显示缺血组大鼠脑区出现明显的缺血梗死病灶,而干预组梗死体积较缺血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透射电镜显示缺血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结构破坏明显,导致脑组织细胞出现一系列变性坏死,而干预组大鼠缺血侧大脑海马神经元结构坏死及溶解明显减轻。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经过干预后Notch1、NICD蛋白有明显提高,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百会穴、足三里穴按摩可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认知能力,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的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改良线栓法 穴位按摩 百会穴 足三里 机制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受力的开槽混凝土叠合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聂鑫 庄亮东 +1 位作者 李易凡 杨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9,共9页
为了解决双向受力的叠合板拼缝处外伸的胡子筋容易与其他部件产生冲突从而影响施工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双向受力的开槽混凝土叠合板,在板件拼缝位置预留槽口,并在槽口处放置附加钢筋进行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共设置了3个试件对其力学性能进... 为了解决双向受力的叠合板拼缝处外伸的胡子筋容易与其他部件产生冲突从而影响施工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双向受力的开槽混凝土叠合板,在板件拼缝位置预留槽口,并在槽口处放置附加钢筋进行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共设置了3个试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双向受力的开槽混凝土叠合板与现浇混凝土板的承载力、刚度比分别达到0.99和1.08,延性系数达到9.59,且二者破坏形态一致,增加槽口数量对试件弹性刚度、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有限,但是可以提升叠合板的延性.双向受力的开槽混凝土叠合板可以实现拼缝处的有效传力,具有与现浇混凝土板一致的力学性能,在应用于实际工程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钢筋用量、提升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结构 开槽混凝土叠合板 双向板 力学性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俭辉 何英宝 韦尧兵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8,共7页
针对多轴缺口件,引入Weibull分布建立考虑应力梯度效应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将最大应变能密度定义为损伤参量,并结合坐标变换确定能反映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临界面位置;其次,利用有限元方法提取临界面特定路径的应力分布,并对其进行归... 针对多轴缺口件,引入Weibull分布建立考虑应力梯度效应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将最大应变能密度定义为损伤参量,并结合坐标变换确定能反映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临界面位置;其次,利用有限元方法提取临界面特定路径的应力分布,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多轴等效应力梯度因子,进而基于GSP应变能密度模型得出应变能密度与实验寿命的线性关系;最后,结合等效应力梯度因子、应变能密度模型和Weibull分布,基于Von-Mises准则提出了新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别求出失效概率10%、50%和90%对应的疲劳寿命.为验证该方法,将计算结果与SWT模型、FS模型和Manson-Coffin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缺口件 应力梯度效应 WEIBULL分布 临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频率失调问题的挖掘机ANC系统优化设计
8
作者 袁守利 陈际 +1 位作者 刘志恩 吴方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3-1570,共8页
在进行窄带主动噪声控制(Narrowband Active Noise Control,NANC)过程中,常采用非声学传感器来获取参考信号,但非声学传感器会因老化和疲劳积累产生误差,使NANC系统频率失调(Frequency Mismatch,FM),导致降噪性能下降,甚至失效。针对此... 在进行窄带主动噪声控制(Narrowband Active Noise Control,NANC)过程中,常采用非声学传感器来获取参考信号,但非声学传感器会因老化和疲劳积累产生误差,使NANC系统频率失调(Frequency Mismatch,FM),导致降噪性能下降,甚至失效。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补偿(Adaptive Compensation,AC)的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滤波增强信号与原始信号的相关性,设计一个频率跟踪质量评价因子,使该方案能更精准地实现对频率的追踪,以取得更优的FM补偿效果。通过仿真对比发现,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AC方案能应对更大FM,使NANC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初步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进一步开展台架试验与实机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当FM达到10%,经AC方案优化的NANC系统对挖掘机2、4、6阶噪声降噪量仍达到了15.2 dB、24.1 dB、21.2 dB,进一步验证了AC方案的性能。同时,也表明所提AC方案能有效实现对FM的控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主动噪声控制 频率失调 延时陷波算法 最速下降法 非声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多轴疲劳寿命建模
9
作者 刘俭辉 王杰 +1 位作者 华飞龙 赵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鉴于Manson-Coffin方程未考虑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影响,以及缺口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对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多轴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首先,考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物理机制,借助坐标变换原理和临界面... 鉴于Manson-Coffin方程未考虑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影响,以及缺口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对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多轴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首先,考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物理机制,借助坐标变换原理和临界面理论,以最大剪切应变幅为损伤参量确定临界面位置;其次,分别对临界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出了考虑多轴应力集中系数和应力梯度影响指数的等效应力梯度因子;同时,考虑相位差、路径非比例和材料非比例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非比例附加强化因子;最后,结合Manson-Coffin方程建立了考虑应力梯度和非比例附加强化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Manson-Coffin方程、LV模型和FS模型的预测寿命与实验寿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它3种模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缺口件 应力梯度效应 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 寿命预测 临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治疗耳前瘘管的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志杰 李隽 +2 位作者 郜倩 李志成 夏忠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79-318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治疗耳前瘘管的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134例耳前瘘管患儿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8例,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对照... 目的探讨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治疗耳前瘘管的效果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134例耳前瘘管患儿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8例,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对照组(66例,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2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2组手术情况、疼痛、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美观度、并发症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4 h、术后24 h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美观度斯托尼布鲁克瘢痕评估量表(S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随访1年均未有复发情况发生。结论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治疗耳前瘘管可彻底完整切除瘘管组织,切口愈合满意,安全可靠;与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相比,双切口隧道法联合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在切口愈合美观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隧道法 耳前组织及软骨整块切除 耳前瘘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续-非连续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在岩爆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学滨 杜轩 +3 位作者 薛承宇 陈双印 廖裴彬 余保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进行了GPU并行加速。为了探索岩爆的机理和过程,模拟了不同静水压力、侧压系数和单元数目(最多达100×10^(4))条件下圆形洞室围岩V形坑的演化规律和单元弹射现象。考察了洞室围岩中裂纹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静水压力较大时,基于芬纳公式的支护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V形坑的位置发生改变,V形坑的平均最大深度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关于洞室围岩V形坑的模拟结果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数值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吻合。上述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岩爆并行计算较串行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GPU并行计算 三维连续-非连续方法 V形坑 静水压力 侧压系数 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检测误差补偿的嵌入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隋翔 王玉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
对基于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而言,转速和转子位置的准确估计十分重要。在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基础上,针对电流检测误差问题,提出一种电流检测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位置观测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参数自适应... 对基于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而言,转速和转子位置的准确估计十分重要。在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基础上,针对电流检测误差问题,提出一种电流检测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位置观测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参数自适应陷波器环节,通过实时参数修订,消除位置观测器中由电流检测误差引起的二次谐波,提高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的准确性。采用品质因数更高的二阶广义积分器提取高频电流,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高频注入法 陷波器 参数自适应 电流检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点焊件疲劳寿命分析
13
作者 覃秋雷 王瑞杰 武陇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根据ST12钢的双点及三点拉剪电阻点焊试件的恒幅疲劳测试结果,分别使用缺口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在使用缺口应力法时,按试件的实际尺寸和国际焊接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welding, IIW)推荐标准,分别建立... 根据ST12钢的双点及三点拉剪电阻点焊试件的恒幅疲劳测试结果,分别使用缺口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在使用缺口应力法时,按试件的实际尺寸和国际焊接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welding, IIW)推荐标准,分别建立了双点和三点拉剪试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弹性应力分析,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取von Mises最大应力变化值,结合IIW推荐标准中的S-N曲线对试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预测;在使用结构应力法时则采用梁壳混合单元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并且根据主S-N曲线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低周疲劳范围内,缺口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预测的结果相对于试件的实际寿命有较好地相关性,其中等效结构应力法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寿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有限元弹性分析 缺口应力法 等效结构应力法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补偿的导弹弹性抑制验证方法研究
14
作者 苏日新 张欧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1256,共6页
针对导弹六自由度数学仿真中的弹体弹性模型,开展弹性振动抑制的验证方法研究。介绍了用于导弹弹性振动抑制的陷波滤波器,分析了导弹飞行主动段和被动段中滤波器设计的验证思路,指出了目前在数学仿真验证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调频现象提... 针对导弹六自由度数学仿真中的弹体弹性模型,开展弹性振动抑制的验证方法研究。介绍了用于导弹弹性振动抑制的陷波滤波器,分析了导弹飞行主动段和被动段中滤波器设计的验证思路,指出了目前在数学仿真验证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调频现象提出了一种频率补偿的陷波滤波器在线验证方法,通过对频率补偿函数进行理论推导可发现,该函数可适用于任何阶次的弹性频率验证。通过构建弹体弹性频率补偿函数实现了对所设计陷波滤波器的验证,不仅验证了弹性频率的陷波深度与理论设计值一致,还可以模拟不同弹性频率的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抑制 陷波滤波器 验证方法 调频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面积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64
15
作者 冀宏 王东升 +2 位作者 丁大力 谭正生 刘小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的等截面和渐扩形两种典型节流槽,基于节流槽结构特征及其内流场特征,提出用节流面串联和最小过流面分别计算等截面和渐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确定原则,推导出典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利用叠加原理获得非... 针对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的等截面和渐扩形两种典型节流槽,基于节流槽结构特征及其内流场特征,提出用节流面串联和最小过流面分别计算等截面和渐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确定原则,推导出典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利用叠加原理获得非全周开口滑阀的阀口面积,建立非全周开口滑阀的阀口面积的通用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本计算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精度高,实现了复杂阀口面积计算的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周开口滑阀 节流槽 阀口面积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口应力法在机车焊接构架疲劳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旭 张开林 +1 位作者 姚远 张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关注焊接接头的局部力学特征,引入弹性缺口应力法分析复杂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文章采用Neuber应力平均概念衡量微观约束效应,并探讨了虚拟缺口圆的构造理论和参数选取;提出在缺口应力的有限元分析中,局部模型的边界条件控制采用节... 为了关注焊接接头的局部力学特征,引入弹性缺口应力法分析复杂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文章采用Neuber应力平均概念衡量微观约束效应,并探讨了虚拟缺口圆的构造理论和参数选取;提出在缺口应力的有限元分析中,局部模型的边界条件控制采用节点力法比位移法更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和应力分布不均。运用缺口应力法对设计阶段的机车焊接构架进行了疲劳分析,通过建立构架整体三维粘接模型和局部缺口模型,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缺口应力和累积损伤。本文为机车关键焊接部件的疲劳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应力法 焊接构架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与开槽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云 陈真 +2 位作者 邓雪松 邹征敏 杨叶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5,共6页
开孔与开槽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依据"核心单元局部削弱相当于其他部位加强"的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原理设计而成的。通过对核心单元局部开孔或开槽使支撑薄弱部位由端部转移到开孔或开槽部位,具有定点屈服的功能,提... 开孔与开槽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依据"核心单元局部削弱相当于其他部位加强"的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原理设计而成的。通过对核心单元局部开孔或开槽使支撑薄弱部位由端部转移到开孔或开槽部位,具有定点屈服的功能,提高了支撑的延性,是性能良好的耗能减震构件。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提出开孔和开槽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的设计方法,包括开孔和开槽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核心钢管和内外钢管的设计方法及支撑节点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耗能支撑 三重钢管 开孔 开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统计的云层背景描述与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伟 赵亦工 +1 位作者 谢振华 李欣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388,共6页
针对复杂云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参数统计的云层边缘纹理描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构造出针对云层边缘的陷波滤波器.由于云层对阳光的漫反射特性,它的边缘区域成像时呈现出稳定的逐级过渡的纹理特征,而利... 针对复杂云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参数统计的云层边缘纹理描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构造出针对云层边缘的陷波滤波器.由于云层对阳光的漫反射特性,它的边缘区域成像时呈现出稳定的逐级过渡的纹理特征,而利用非参数统计中的秩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这种过渡纹理.首先,定义理想云层边缘纹理的秩统计量.然后,获取分析图像与理想云层边缘纹理秩统计量的相关曲面.最后,对秩相关曲面进行变换,构造出针对云层边缘区域的陷波滤波图像.将陷波滤波图像与高通滤波图像相乘,实现对残留云层边缘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对背景噪声的统计分布做任何假设的情况下,利用该方法能够对背景中的强云边缘进行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 非参数方法 云层抑制 陷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表面加工的疲劳缺口系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莉 谢里阳 +1 位作者 何雪浤 梁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共4页
应力集中与表面加工对疲劳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结构疲劳强度的估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45钢疲劳缺口系数试验研究的数据分析,确定了应用Lipson-Juvinall公式计算考虑表面加工的疲劳缺口系数,与实际情况更相符。局部应力应变法... 应力集中与表面加工对疲劳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结构疲劳强度的估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45钢疲劳缺口系数试验研究的数据分析,确定了应用Lipson-Juvinall公式计算考虑表面加工的疲劳缺口系数,与实际情况更相符。局部应力应变法应用于高周疲劳时,必须考虑表面加工与尺寸等因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由此文中将考虑表面加工的疲劳缺口系数应用于修正Neuber法,计算应力集中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并对应变寿命曲线作以修正,大大提高了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高周疲劳寿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 疲劳缺口系数 表面加工系数 局部应力应变法 高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松弛陷波周期图法的涡街流量计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宏军 张涛 凌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1,586,共6页
根据涡街信号的特点及其对信号处理方法的要求 ,借鉴最大似然谱估计方法的研究成果 ,在周期图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用于涡街频率估计的松弛陷波周期图法 ,该方法兼有高频率分辨率和高计算效率的特点 ,而且有很强的抗复杂噪声干扰的能力... 根据涡街信号的特点及其对信号处理方法的要求 ,借鉴最大似然谱估计方法的研究成果 ,在周期图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用于涡街频率估计的松弛陷波周期图法 ,该方法兼有高频率分辨率和高计算效率的特点 ,而且有很强的抗复杂噪声干扰的能力。同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 ,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涡街信号处理方法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流量计精度 ,扩大量程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波 周期图 复杂噪声 频率估计 最大似然 信号处理技术 谱估计 涡街信号 涡街流量计 量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