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heterogeneous medium using overlap domain pseudospectral method 被引量:9
1
作者 严九鹏 王彦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8,共12页
Pseudospectral method is an efficient and high accuracy numerical method for simulating seismic wave propaga- tion in heterogeneous earth medium. Since its derivative operator is global, this method is commonly consid... Pseudospectral method is an efficient and high accuracy numerical method for simulating seismic wave propaga- tion in heterogeneous earth medium. Since its derivative operator is global, this method is commonly considered not suitable for parallel comput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parallel overlap domain decomposition scheme and give a parallel pseudospectral method implemented on distributed memory PC cluster system for modeling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heterogeneous medium. In this parallel method, the medium is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subdomains and the wave equations are solved in each subdomain simultaneously. The solutions in each subdomain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ansferring at the overlapped region. Using 2D models, we compared the parallel and traditional pseudospectral method, analyzed the accuracy of the paralle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llel method can efficiently reduce computation time for the same accuracy a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is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to large scale modeling of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3D heterogeneous 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区域分解算法 傅里叶伪谱法 并行计算 地震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势-黏流双向耦合的不同主尺度双浮体水动力干扰研究
2
作者 李福建 刘学勤 +2 位作者 李丹 孟巍 康庄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目的]在两浮体并靠作业时,由于浮体间距较近,在水动力干扰作用下,极易引发间隙内大幅波浪振荡和两浮体大幅运动响应,严重威胁作业安全。因此,开展不同主尺度双浮体间的水动力干扰特性研究。[方法]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建立数值波... [目的]在两浮体并靠作业时,由于浮体间距较近,在水动力干扰作用下,极易引发间隙内大幅波浪振荡和两浮体大幅运动响应,严重威胁作业安全。因此,开展不同主尺度双浮体间的水动力干扰特性研究。[方法]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建立数值波浪水池,并结合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双浮体的运动特性,对规则波中不同主尺度双浮体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同主尺度双浮体间隙的水动力共振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构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规则波中不同主尺度双浮体垂荡运动的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浮体布置工况对双浮体垂向运动响应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CFD方法,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且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在高频工况下,两浮体倾向于反相位运动,且当较大浮体位于上游时,其对下游小浮体有显著的遮蔽效应。[结论]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验证了双浮体水动力干扰模型的准确性,揭示了高频下两浮体的反相位运动及大浮体上游时的遮蔽效应,为优化浮体布置和提升作业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 两浮体 水动力 干扰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网格的区域分解型并行接触分析算法
3
作者 彭泉诚 李明昊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6-1771,共16页
对于多数区域分解型并行分析算法,单一计算网格不能保证非相邻子域间求解信息的及时互换,使得算法收敛速率较慢.双重网格法是对区域分解型并行分析算法的收敛速率进行优化的有效方法,然而,弹性接触问题具有接触区域未知、接触状态未知... 对于多数区域分解型并行分析算法,单一计算网格不能保证非相邻子域间求解信息的及时互换,使得算法收敛速率较慢.双重网格法是对区域分解型并行分析算法的收敛速率进行优化的有效方法,然而,弹性接触问题具有接触区域未知、接触状态未知、接触约束非等式及摩擦本构模型复杂等非线性因素,若不对这些接触非线性因素进行假设以使之线性化,则双重网格法中粗网格全局近似解的构造将比较困难;反之,若根据特定的接触假设构造粗网格全局近似解,则在不增加迭代层数的情况下,迭代流程易陷入特定的接触假设从而无法收敛.为此,构造一种不依赖于特定接触假设的粗网格全局近似解,采用双重网格法对区域分解型并行接触分析算法的收敛速率进行优化.首先,沿着接触边界与剖分边界,将全局计算区域分解为若干非重叠子域,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构造基于单一网格的并行接触分析算法;接着,借鉴LATIN法中的多尺度策略,构造满足子域间相互平衡的全局问题,按照几何多重网格法建立全局问题的粗网格版本,计算粗网格近似解并对计算网格解进行修正.通过与对偶mortar接触分析算法的比较,验证了基于双重网格的区域分解型并行接触分析算法在大规模接触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 并行接触分析 接触非线性 交替方向乘子法 双重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GL1算法的CFRP涂层厚度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海港 黄宇蕾 +1 位作者 朱美强 张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检测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提出结合L1范数的谱投影梯度算法(spectral projection gradient based L1,SPGL1)的涂层厚度检测方法,结合涂层测厚实际,明确了基底检测更适合使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系统。分...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检测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提出结合L1范数的谱投影梯度算法(spectral projection gradient based L1,SPGL1)的涂层厚度检测方法,结合涂层测厚实际,明确了基底检测更适合使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系统。分析求解了凸最优问题需要的条件,给出了信号稀疏分解结合飞行时间法的涂层厚度检测方案。实验数据表明,当涂层折射率相差较大时,加入噪声后的结果与理想情况一致,当涂层折射率相近时,SPGL1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该实验基于教师科研成果,通过完整的实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时域光谱、稀疏分解、飞行时间法等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探索热情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涂层厚度 无损检测 飞行时间法 稀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batto方法和Legendre多项式的PINN求解微分代数方程
5
作者 赖帅 唐卷 +1 位作者 梁锟 陈佳盛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919,共9页
当前求解微分代数方程(DAE)的神经网络方法基本都采用数据驱动策略,需要大量的数据集,因此存在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选择敏感、求解结果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batto方法和Legendre多项式的物理信息神... 当前求解微分代数方程(DAE)的神经网络方法基本都采用数据驱动策略,需要大量的数据集,因此存在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选择敏感、求解结果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batto方法和Legendre多项式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LL-PINN)。首先,基于离散型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计算框架,结合LobattoⅢA方法求解DAE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优点,将DAE的物理信息嵌入LobattoⅢA时间迭代格式中,并使用PINN对该时间迭代进行近似数值求解;其次,采用单隐藏层的神经网络结构,利用勒让德多项式展开项的逼近能力,应用这些多项式作为激活函数来简化网络模型调整的过程;最后,采用时间区域分解方案构建网络模型,即对每个等分的子时间区域依次使用一个微分神经网络和一个代数神经网络,从而实现DAE的高精度连续时间预测。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勒让德多项式和4阶的Lobatto方法的LL-PINN实现了对DAE的高精度求解。与函数连接理论(TFC)试验解模型和PINN模型相比,LL-PINN的微分变量和代数变量的预测解与精确解的绝对误差显著降低,精度提高了一个或两个量级。因此,所提求解模型对求解DAE问题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为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偏DAE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代数方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LobattoⅢA方法 勒让德多项式 时间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仿真的复合制导转台对雷达测角影响的建模评估方法
6
作者 高红伟 张桂菖 +2 位作者 郝凯子 辛熙敏 李东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5-752,共8页
在射频/红外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的搭建中,射频/红外复合制导转台的设计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针对由五轴转台及其外两轴上红外复合设备构成的射频/红外复合制导转台,希望通过电磁仿真的方法来评估其对被试雷达测角误差精度... 在射频/红外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的搭建中,射频/红外复合制导转台的设计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针对由五轴转台及其外两轴上红外复合设备构成的射频/红外复合制导转台,希望通过电磁仿真的方法来评估其对被试雷达测角误差精度的影响,以满足射频/红外复合制导转台的设计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解的混合全波电磁建模方法,实现天线辐射波通过异形异构复合制导转台到达被试雷达半实物仿真实验场景的高置信度数值模拟。此外,基于建模仿真获得的电磁场分布,结合电磁互易原理与单脉冲比幅测角原理,提出一种雷达测角误差的计算方法。采用典型的异构异形复合制导转台进行数值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法的精度和能力进行验证,展示该方法具备支撑射频/红外复合制导转台尤其是其中红外复合设备设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红外复合 半实物仿真 复合制导转台 区域分解方法 单脉冲比幅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凝土浅层空洞病害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维刚 石壮 +3 位作者 杨勇 田秀淑 鞠景会 李一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1-102,共12页
针对开放环境下混凝土空洞病害检测的病害特征识别中噪声干扰、成分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与自由振动衰减速度的混凝土浅层病害声振信号识别方法。该研究建立... 针对开放环境下混凝土空洞病害检测的病害特征识别中噪声干扰、成分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与自由振动衰减速度的混凝土浅层病害声振信号识别方法。该研究建立了混凝土浅层空洞病害的理论模型,仿真了不同工况下的病害特征频率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IVMD的信号分解方法,设计了基于Tent混沌与柯西变异优化的麻雀搜索算法联合搜索变分模态分解的关键参数k和α,在最佳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相关函数图形、相关系数、衰减系数与频域分布情况的浅层空洞病害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识别方法;选取幅值衰减评估了特征IMF的衰减速度,得出了基于振动衰减特征的空洞病害识别方法;通过预埋病害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VMD的分解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及其他成分的干扰,提高空洞病害识别精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检测 优化麻雀搜索算法 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VMD) 时域衰减速度 声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群独立的中子输运非结构网格自适应加密
8
作者 郭海兵 阮政霖 马纪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5-1504,共10页
为兼顾中子输运的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对网格进行自适应加密和区域分解并行是有效技术途径。通常各能群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有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网格不能最佳匹配各群通量密度的空间变化,只能全局加密网格或损失精度。本文通过对各能... 为兼顾中子输运的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对网格进行自适应加密和区域分解并行是有效技术途径。通常各能群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有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网格不能最佳匹配各群通量密度的空间变化,只能全局加密网格或损失精度。本文通过对各能群中子通量密度分别进行后验误差估计,开展能群独立的局部网格加密,获得与各能群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别匹配的多组非结构网格,即基于共同父网格(粗网格)的多组独立子网格(细网格),进而开发了在这种层次化父-子网格上的多群中子输运模拟耦合算法,通过连续的多轮次自适应加密,实现了不受初始网格分辨率影响的高精度、高效率求解。基于该网格方法建立了间断有限元输运程序ENTER-Ⅱ,并借助开源算法库DEAL.Ⅱ实现了区域分解并行。初步验证表明,计算结果符合良好,时间效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输运 间断有限元 非结构网格 自适应加密 父-子网格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W26010间断有限元算法的多级并行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忠 张祖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803-807,共5页
间断有限元算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DGM)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值求解算法,针对电磁工程应用中DGM并行计算效率低、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W26010平台的并行DGM算法。通过区域分解、数据结构重构、热点函... 间断有限元算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DGM)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值求解算法,针对电磁工程应用中DGM并行计算效率低、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W26010平台的并行DGM算法。通过区域分解、数据结构重构、热点函数从核并行计算、计算与通信重叠及从核缓冲优化技术完成了DGM算法的并行优化。实现结果表明,与基于MPI进程级的DGM并行算法相比,可以获得46.8的平均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有限元 数值模拟 并行计算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作用下三维结构中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仿真方法研究综述
10
作者 张浩轩 王寅达 +11 位作者 王一尧 白容川 陈哲 李谭毅 王大伟 王卫杰 谢浩 赵振国 詹启伟 周海京 周亮 尹文言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2-869,共18页
电子系统暴露在高功率微波中,产生的多物理耦合效应会引发其性能降低甚至损毁。为指导其电磁防护设计,需要研究大规模电(磁)-热-应力耦合并行仿真方法。通过集成高性能并行计算框架和区域分解方法(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DDM),可... 电子系统暴露在高功率微波中,产生的多物理耦合效应会引发其性能降低甚至损毁。为指导其电磁防护设计,需要研究大规模电(磁)-热-应力耦合并行仿真方法。通过集成高性能并行计算框架和区域分解方法(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DDM),可以实现超大规模复杂结构的高效数值模拟。在无源结构的电-热-应力耦合数值模拟中,每个时间步都需要反复求解电流连续性方程、热传导方程和热应力方程,场间通过焦耳热和温变材料参数实现耦合,当达到稳态后,进入下一个时间步;在射频无源结构的电磁-热-应力耦合过程数值模拟中,每个时间步内分别求解电磁场和热场,并通过耗散功率和温变材料参数实现场间耦合,当达到稳态后,根据温升计算热应力,然后进入下一个时间步。本文回顾了电(磁)-热-应力大规模并行仿真的实现方法,并列举了国内外科研团队在键合线阵列、系统级封装、微波滤波器等多种复杂结构的多物理场模拟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计算 高功率微波(HPM) 有限元方法(FEM) 区域分解方法(DDM)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CFRP薄涂层厚度检测方法
11
作者 黄宇蕾 李卫星 +3 位作者 朱美强 张楠 柯琳 邹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53-2760,共8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上的薄涂层测厚存在的基底各向异性、多重反射、回波重叠、环境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与稀疏分解的涂层测厚方法,并在仿真波形和实际样品上成功验证。CFRP通常由碳纤维与环氧基体牢固结合...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上的薄涂层测厚存在的基底各向异性、多重反射、回波重叠、环境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与稀疏分解的涂层测厚方法,并在仿真波形和实际样品上成功验证。CFRP通常由碳纤维与环氧基体牢固结合并多层复合而成,具有各向异性特点,在光学性质上表现为CFRP上同一位置不同入射方向、同一入射方向不同位置的反射波形均存在差别。这致使基于理论模型的优化算法用于其上涂层测厚时精度有待提高。另外,在涂层较薄时,受噪声与多重反射等因素的干扰,无法直接在时域根据反射波形区分涂层界面,即直接使用飞行时间法(TOF)难以获得涂层厚度。为此,使用稀疏分解法来定位薄涂层的分界面,再结合TOF法计算CFRP上薄涂层的厚度。首先,分析了多层结构上的太赫兹反射信号与信号稀疏分解模型之间的联系,并利用参考信号构成稀疏字典。然后,鉴于太赫兹信号的传播路径只在分界面发生改变这一先验知识,即涂层层数决定了信号稀疏分解后非零脉冲个数,使用前向正交匹配追踪算法(LAOMP)求解太赫兹反射信号的稀疏表示。LAOMP算法可直接指定稀疏度,便于选择稀疏脉冲定位涂层分界面。获得对应于各涂层界面的脉冲后,使用TOF法求得涂层的厚度。最后,在总厚度分别为102和66μm的双涂层仿真数据与实际样品上验证方法的性能,并与经典基于L1范数的谱投影梯度算法(SPGL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邻涂层折射率差别较小的情况下,LAOMP算法可以有效检测CFRP上35μm的薄涂层。在总厚度为66μm的双涂层样件上,检测误差在11%以内,具有调参简单、结果稳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涂层测厚 CFRP 稀疏分解 飞行时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三维显式物质点法并行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鹏 张雄 +1 位作者 马上 王汉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7,共7页
基于OpenMP技术开发了三维显式物质点并行程序MPM3DMP。为了避免节点更新阶段的数据竞争,采用区域分解法将背景网格分解为均匀的子域,每个线程负责一个子域的节点变量更新,然后将更新后的节点变量装配到整体。在质点更新阶段采用了循环... 基于OpenMP技术开发了三维显式物质点并行程序MPM3DMP。为了避免节点更新阶段的数据竞争,采用区域分解法将背景网格分解为均匀的子域,每个线程负责一个子域的节点变量更新,然后将更新后的节点变量装配到整体。在质点更新阶段采用了循环分解方法进行并行。针对Taylor杆碰撞的三种计算模型,在双Intel Woodcrest 4核CPU服务器下进行了测试:粗模型在4核下加速比为3.82,在8核下为6.23,中模型在4核下加速比为3.79,在8核下加速比为6.23;细模型在4核下加速比为3.75,8核下加速比为6.26。因此,本文的并行程序具有较好的并行效率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P 显式物质点法 区域分解法 循环分解方法 加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传播数值模拟的区域分裂法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自萍 张铭 +1 位作者 吴文青 董良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94-1100,共7页
本文针对弹性波波场传播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和有限差分耦合的区域分裂方法 .它有灵活的网格剖分 ,克服了单纯用差分方法对区域的依赖性 ,可以适用于曲边地表 ;达到同样精度所需的计算量比有限元方法小 ;并易于实现并行计算 .
关键词 区域分裂方法 有限差分方法 有限元方法 曲边地表 并行计算 弹性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物目标红外热像理论建模中的蒙特卡罗法与并行计算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谈和平 崔国民 +2 位作者 阮立明 夏新林 余其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7-423,共7页
蒙特卡罗法结合区域分解算法,求地物目标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出射度场.将三维复杂几何形体分解为若干个规则的子区域,不同的子域选用不同的坐标系,用控制容积法分别处理;整体结构用热网络法.用蒙特卡罗法计算辐射传递系数,可考虑界... 蒙特卡罗法结合区域分解算法,求地物目标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出射度场.将三维复杂几何形体分解为若干个规则的子区域,不同的子域选用不同的坐标系,用控制容积法分别处理;整体结构用热网络法.用蒙特卡罗法计算辐射传递系数,可考虑界面的复杂辐射特性.引入辐射传递系数,分离了计算的难点,并可对波段并行处理.在空间域(计算区域)上将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域,也可使用多个处理器并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目标 红外热像 蒙特卡罗法 并行计算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V-DDM在电大尺寸柱体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翔 吕志清 +2 位作者 洪伟 崔铁军 殷晓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基于部分基础解向量的区域分解算法(PBSV DDM).它首先求出关于连接边界上节点的部分基础解向量,在迭代过程中,只需要对部分基础解向量作简单的线性组合就可以获得整个求解区域的最终解,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降低了... 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基于部分基础解向量的区域分解算法(PBSV DDM).它首先求出关于连接边界上节点的部分基础解向量,在迭代过程中,只需要对部分基础解向量作简单的线性组合就可以获得整个求解区域的最终解,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降低了存储量.PBSV DDM不但适合于快速高效地计算任意电大尺寸柱体的电磁散射,还特别适合于求解具有几何重复性特征的结构,如天线阵列、有限周期频率选择表面、PBG EBG等的电磁仿真问题.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电大尺寸 柱体 应用 区域分解算法 频率选择表面 解向量 连接边界 迭代过程 线性组合 计算效率 快速高效 天线阵列 有限周期 数值算例 电磁仿真 基础 高效率 最终解 存储量 性特征 准确性 PBG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解法的1100kV隔离开关大规模电场计算问题 被引量:22
16
作者 林莘 蔡强 +1 位作者 徐建源 李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大规模电磁场求解计算时,通常采用有限元法会面临计算与存储量庞大、求解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考虑采用区域分解法来解决。笔者在阐述区域分解法求解原理后,建立了特高压隔离开关气室三维电场问题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整体法所求结果进行... 大规模电磁场求解计算时,通常采用有限元法会面临计算与存储量庞大、求解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考虑采用区域分解法来解决。笔者在阐述区域分解法求解原理后,建立了特高压隔离开关气室三维电场问题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整体法所求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区域分解法有效缓解了存储空间限制、提高了求解效率。同时采用基于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的电场能量法对隔离开关气室电容参数进行计算,将计算值与测试值进行比较,两者相对误差小于4%,获得较为准确的分布电容参数,进而为特高压GIS中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特高压 隔离开关 有限元法 三维电场 区域分解法 分布电容 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地下水有限元并行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浩然 朱国荣 +1 位作者 江思珉 王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52,共8页
 地下水系统概念的出现对地下水模拟技术、地下水决策支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地下水系统中同时包含包气带模型和饱和带模型,或者在饱和带中同时出现孔隙介质模型和裂隙介质模型,更可能在建造地下水模型的同时必须结合考虑地表水模...  地下水系统概念的出现对地下水模拟技术、地下水决策支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地下水系统中同时包含包气带模型和饱和带模型,或者在饱和带中同时出现孔隙介质模型和裂隙介质模型,更可能在建造地下水模型的同时必须结合考虑地表水模型,所有的这些顾虑和可能均会使模型复杂化,且不说用目前流行的数值方法难于求解,就算能求解也势必造成计算工作量的剧增,这就需要借助高性能计算机来担任这项工作.相对于代价高昂的共享内存多处理器技术,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机群计算技术为此项工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讨论了如何利用机群计算技术,实现地下水有限元并行数值模拟.从地下水有限元模型的并行求解可能、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并行算法、并行编程以及并行计算的实现各方面着手,系统地阐述了地下水有限元并行模拟的关键技术,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理想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中,取得了成功.还讨论了方法的应用前景,包括利用机群计算技术实现对整个流域的地下水进行准实时模拟,为地下水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机群 区域分解法 地下水溶质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一哲 王泽忠 +2 位作者 柳华 徐迪 李云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57-1962,共6页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提出了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三角形网格内磁场分量的FDTD差分方程,获得了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和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的规律。初步...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耦合机理,提出了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三角形网格内磁场分量的FDTD差分方程,获得了屏蔽电缆不同截面上电磁场分布和屏蔽层上电流密度分布的规律。初步研究表明快速瞬态电磁场难以透过电缆屏蔽层耦合电缆芯线,缝隙耦合可能是瞬态电磁场耦合电缆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电磁场 屏蔽电缆 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机理 电磁干扰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地下水有限元与边界元耦合模型——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浩然 朱国荣 赵金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区域分解法(DD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方法。方法本身独特的耦合思想和高效的并行计算机理,对于求解复杂的、大型的地下水问题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流模型为例,应用... 区域分解法(DD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方法。方法本身独特的耦合思想和高效的并行计算机理,对于求解复杂的、大型的地下水问题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流模型为例,应用重叠型区域分解法(DDM)构造了边界单元法(BEM)与有限单元法(FEM)耦合模型,在两种数值方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更形象地再现了实际水文地质原型,有效地消除了人为边界造成的流场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市 地下水模拟 区域分解法 边界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耦合模型 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有限元计算中的接触算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福军 王利萍 +1 位作者 程建钢 姚振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2-427,共6页
针对动态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算法.新算法引入局部拉氏乘子技术来计算接触力.由于同时考虑了无穿透的接触约束条件和相邻接触对的相互影响,较之广泛使用的罚参数法,新算法使接触约束条件和系统平衡方程得到... 针对动态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算法.新算法引入局部拉氏乘子技术来计算接触力.由于同时考虑了无穿透的接触约束条件和相邻接触对的相互影响,较之广泛使用的罚参数法,新算法使接触约束条件和系统平衡方程得到更充分的满足.虽然为提高接触计算精度而在局部采用了迭代技术,但算法仍然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与显式时间积分方案完全相容.此外,通过构造专门的区域分解方案,实现了将现有为串行程序开发的搜索算法平滑移植到并行环境的目标.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接触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在保证了接触问题并行计算精度的同时,取得了满意的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并行计算 接触算法 显式时间积分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