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拆除构件法的砌体结构教学楼抗倒塌研究
1
作者 周强 唐吉坤 +1 位作者 郭倩勤 赵文洋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历史震害表明,砌体结构教学楼的连续倒塌会造成严重的师生伤亡,留下惨痛教训。文中基于汶川地震中的实际震例和拆除构件法,研究了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倒塌性能。首先,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和倒塌模拟... 历史震害表明,砌体结构教学楼的连续倒塌会造成严重的师生伤亡,留下惨痛教训。文中基于汶川地震中的实际震例和拆除构件法,研究了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倒塌性能。首先,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和倒塌模拟,分析了结构震害机理;其次,研究了拆除不同位置横墙对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性能和抗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砌体结构教学楼底层震害较重,易成为结构的薄弱楼层;底层楼梯间墙体在地震中突然破坏失效,导致局部倒塌的发生;当结构底层不同横墙破坏时,结构的倒塌状态有较大差异;底层无构造柱约束的横墙对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该研究可为砌体结构教学楼的设计、改造及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教学楼 抗倒塌 拆除构件法 倒塌模拟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交通上盖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飞 李英民 +4 位作者 潘维浩 姜宝龙 杨宏武 黄永安 雷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38,共9页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RM-3D中采用深梁划分转换板,用深梁非线性行为来模拟板厚的受力状态,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到该结构的薄弱部位,检验结构是否满足设计时既定的性能目标,综合评价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板厚度的增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效率降低;在罕遇地震下,该结构的破坏次序为连梁-剪力墙-柱,符合预期破坏模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厚板转换 抗震性能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不均匀腐蚀桥墩加固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明子 许涛 +2 位作者 秦晨曦 范其欣 谷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桥墩作为近海桥梁在全寿命周期中易受氯化物离子等特殊因素影响的关键部位,常出现不均匀腐蚀现象,导致抗震性能严重退化,需要对既有钢筋腐蚀桥梁进行加固处理。以一座既有近海多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统计桥墩的腐蚀钢筋空间分布... 桥墩作为近海桥梁在全寿命周期中易受氯化物离子等特殊因素影响的关键部位,常出现不均匀腐蚀现象,导致抗震性能严重退化,需要对既有钢筋腐蚀桥梁进行加固处理。以一座既有近海多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统计桥墩的腐蚀钢筋空间分布位置及其腐蚀率,得到桥墩空间不均匀腐蚀钢筋的分布规律,模拟桥墩不均匀腐蚀,并建立桥墩钢筋腐蚀、桥墩钢筋未腐蚀和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桥墩且更换隔震支座的3种工况下桥梁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桥墩、支座的地震破坏,得到桥梁构件地震易损性曲线。腐蚀钢筋统计结果表明:矩形截面桥墩的腐蚀钢筋中,角部区域腐蚀钢筋比例远大于非角部区域腐蚀钢筋比例。研究结果表明:钢筋腐蚀使桥墩承载力下降从而导致地震作用下桥墩的破坏概率增大;在地震作用下,固定支座的破坏概率远大于活动支座;采取加固隔震措施能提升钢筋腐蚀桥墩的抗震能力以及降低支座破坏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不均匀腐蚀 增大截面法加固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规则LRB隔震桥梁参数分析与优化
4
作者 秦洪果 王学鑫 +2 位作者 石岩 刘云帅 熊利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7-818,共12页
受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具有不同墩高的非规则桥梁的抗震性能受支座参数的影响较大。以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排架墩的中等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墩高组合构造了4类具有不同外形特征的规则和非规则桥梁,保持支座屈服前刚度和屈... 受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具有不同墩高的非规则桥梁的抗震性能受支座参数的影响较大。以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排架墩的中等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墩高组合构造了4类具有不同外形特征的规则和非规则桥梁,保持支座屈服前刚度和屈服后刚度之比不变,改变支座屈服强度和屈服前刚度建立了160个不同隔震参数的连续梁桥,基于OpenSees地震分析平台建立隔震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探讨了规则和非规则桥梁在不同隔震参数下支座剪应变、桥墩位移延性系数、弯矩及剪力需求。结果表明:墩高不一致的非规则桥梁各墩剪力和弯矩需求差异显著大于规则桥梁,一定墩高变化范围下的非规则桥梁桥墩弯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约为规则桥梁的2倍,剪力比值约为1.1倍;墩高差异越大,非规则桥梁支座与桥墩的地震响应对隔震参数越敏感;合理设置铅芯橡胶支座(Lead Rubber Bearing, LRB)屈服强度和屈服前刚度是改善非规则桥梁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当非规则桥梁支座与桥墩屈服强度的比值、屈服前刚度的比值与桥梁等效周期1.5 s时对应的最大刚度的比值之比均为40%~50%时可以在充分发挥支座抗震性能、保护桥墩安全的同时优化其结构受力;研究成果可为LRB隔震桥梁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非规则桥梁 铅芯橡胶支座 非线性时程分析 隔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场匹配法的20000TEU集装箱船非线性波浪载荷研究
5
作者 蒙经淼 杨鹏 +1 位作者 李金成 刘敬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6,共13页
[目的]旨在研究波高对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影响。[方法]以一艘20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在不同波高下的波浪载荷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刚体理论,采用三维边界元和内外场匹配法计算流体场速度势和波浪激振力,并对自由面的范围... [目的]旨在研究波高对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影响。[方法]以一艘20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在不同波高下的波浪载荷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刚体理论,采用三维边界元和内外场匹配法计算流体场速度势和波浪激振力,并对自由面的范围和网格划分进行收敛性分析。进一步地,分别考虑湿表面引起的波浪激励力与静水恢复力这2种非线性因素,采用三维非线性时域方法研究不同波高的非线性因素对船舶运动和波浪载荷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船体剖面波浪外载荷的非线性现象比船体运动更为显著,且随着波高的增加,船舶的倍频响应也增大。[结论]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倍频现象由船体湿表面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波浪激励力和静水恢复力共同作用所致,其对波浪载荷量值和循环次数以及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船体载荷的倍频响应成分,以提高船舶安全性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船 动态响应 运动响应 波浪载荷 非线性 水弹性 时域分析 内外场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油井套管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6
作者 刘洋 刘汉辰 +2 位作者 何锦涛 范琳琳 褚峰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地震作用下油井套管的动力响应规律关系到油井生产和运营的安全性。基于弹性地基梁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套管横向振动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和时程分析法,建立无油井套管的场地土层和油井套管-土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加速度峰值El-Ce... 地震作用下油井套管的动力响应规律关系到油井生产和运营的安全性。基于弹性地基梁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套管横向振动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和时程分析法,建立无油井套管的场地土层和油井套管-土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加速度峰值El-Centro波作用下油井套管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套管、土体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随着埋深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增大。(2)套管的存在降低了场地土的地震动力响应,但降低幅度较小。(3)地面0 m处套管的地震动力响应最显著,土体非线性特征明显;套管在地面0 m处附近产生应力集中,为最不利位置处。(4)在土体刚度变化较大的位置出现应力突变,应力峰值在2~6 s、9~12 s持续波动,对套管造成较大的变形与破坏;套管加速度时程曲线比输入的地震波时程曲线滞后0.08 s。(5)地面0 m处附近约束套管的土体变形比较深处的土体严重,加速度时程曲线呈现明显的多峰特征。研究结论可为油井的抗震设计、安全生产和运营维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套管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非线性时程分析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约束效应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7
作者 梁佳康 白玉钢 +2 位作者 姜涛 戴君武 庞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6,共14页
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以达到延长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响应的目的。然而,实际施工不当造成隔震装置周围砌筑填充墙,导致上部结构自由运动受限,进而影响了结构的实际隔震性能。为了量化上述不利因素对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文中以某一混... 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以达到延长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响应的目的。然而,实际施工不当造成隔震装置周围砌筑填充墙,导致上部结构自由运动受限,进而影响了结构的实际隔震性能。为了量化上述不利因素对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文中以某一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OpenSees软件中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填充墙约束效应的隔震结构在不同类别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约束的隔震结构,隔震层有外围填充墙约束的结构,其上部楼层最大加速度、层间最大位移角和最大基底剪力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分别增大20.4%、38.7%、35.7%,隔震层位移减小79.4%;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分别增大21.6%、88.4%、59.8%,隔震层位移减小37.8%;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增大17.7%、19.4%、14.9%,隔震层位移减小10.3%。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当填充墙破坏后,铅芯橡胶支座才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突破周围填充墙约束,能基本实现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填充墙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减震技术在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亚磊 陈道政 王伟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2-1138,共7页
文章以某栋7层框架结构为例,选用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VD)和金属阻尼器2种消能构件,分别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的时程分析,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并分析对比原结构、增设VD、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在不同工况下的层间位... 文章以某栋7层框架结构为例,选用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VD)和金属阻尼器2种消能构件,分别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的时程分析,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并分析对比原结构、增设VD、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在不同工况下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能量耗散、最大加速度等地震响应,对比突出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的实际减震效果以及2种地震工况下阻尼器的滞回和耗能情况.结果表明,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的结构能更好地控制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别是在大震下控制地震响应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VD) 金属阻尼器 地震响应 滞回曲线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DI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控制
9
作者 代建成 巩亚琦 +4 位作者 张凯林 童磊 王东升 葛笑 刘彦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因主墩与上部结构固结,其减震控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主梁因地震作用会存在截面开裂及预应力束应力损失等现象。惯容系统是近年发展的结构减震控制新方式,特别是将惯容器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因主墩与上部结构固结,其减震控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主梁因地震作用会存在截面开裂及预应力束应力损失等现象。惯容系统是近年发展的结构减震控制新方式,特别是将惯容器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结合,形成的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uned mass-damper-inerter,TMDI)。文中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考虑施工过程结合Midas Civil与OpenSees软件建立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以10条近断层脉冲波为输入,研究了分布式设置(多个)TMDI对其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沿纵桥向输入时,TMDI可有效避免主梁顶板、底板开裂,但主梁腹板受力略有增大;沿横桥向输入时,TMDI则会明显降低主跨腹板受力;当地震动双向水平输入时,TMDI无论对主梁顶板、底板,还是主跨腹板的应力都有很好的减轻作用。在桥墩反应方面,墩顶最大位移平均减震率为52%(纵桥向)和21%(横桥向),纵桥向最大弯矩减震率是31%,在横桥向TMDI虽然会放大约10%的墩底弯矩,但它可控制桥墩的(弹塑性)残余位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 减震控制 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 OPENSEES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等高度桥墩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碰撞效应与脆弱性
10
作者 陈甫君 袁飞云 +3 位作者 于建华 李小军 岚涛 郭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03-7317,共15页
为解决地震引起的桥梁碰撞问题,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开发并比较了有无碰撞两种情况下常规和不规则箱梁公路桥梁的整体系统及各个组件的地震脆弱性曲线。研究设定了4种损伤条件,从常规到严重。通过脆弱性函数,阐明... 为解决地震引起的桥梁碰撞问题,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开发并比较了有无碰撞两种情况下常规和不规则箱梁公路桥梁的整体系统及各个组件的地震脆弱性曲线。研究设定了4种损伤条件,从常规到严重。通过脆弱性函数,阐明了不规则性和桥面板与桥台之间的碰撞对多跨箱梁公路桥梁地震脆弱性的交互作用。同时引入了转换系数r_(p),明确了冲击碰撞对桥梁组件及整体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应用了传统分析方法(静态与简化分析)和技术地震模型,调整了碰撞和不规则性的脆弱性值。研究结果表明:碰撞对所有结构组件都有不利影响。随着损伤等级的增加,桥柱延性和防落梁的r_(p)离散性增加。地震编号2中,轻微(DC_(1))损伤条件下的r_(p)为0.95,而中等(DC_(2))为1.02。在脉冲型地震动下,碰撞显著增加了工程需求参数(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EDP)的损害程度,编号3中,有碰撞时基础平移的平均r_(p)为0.71,而无碰撞为0.57,表明了碰撞对基础平移的破坏作用显著。通过对所有类别的中值比较,发现地震编号3和编号1A的中值小于地震编号2和编号1B的中值,表明了在较低的地震动强度下,碰撞导致的损伤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改进设计规范,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脆弱性 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 碰撞效应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软弱地基下单塔斜拉桥减震体系研究
11
作者 李晓莉 周世豪 李焱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61,共12页
为研究近断层软弱地基下单塔斜拉桥的合理减震体系,以天津某单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地震响应及软弱地基条件下不同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分别采用铅芯橡胶支... 为研究近断层软弱地基下单塔斜拉桥的合理减震体系,以天津某单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地震响应及软弱地基条件下不同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分别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与超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通过改变支座参数,对比分析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近断层软弱地基下,刚构体系相较于半漂浮体系,在主梁跨中位移减小7.37%,超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半漂浮体系相较于刚构体系在主梁跨中弯矩减小18.75%,效果最佳。支座的初始水平刚度会影响桥梁的整体刚度,使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减小,因此当桥梁需要控制位移时,应选择初始水平刚度较大的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减震体系 非线性时程分析 单塔斜拉桥 近断层 软弱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竖井连接端部地震动力响应
12
作者 李佳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盾构隧道-竖井连接端部是盾构隧道抗震设防的薄弱部位。为研究软土地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竖井连接端部地震动力响应,以长江河口区域某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盾构隧道-竖井-土体三维整体计算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研究在“两等... 盾构隧道-竖井连接端部是盾构隧道抗震设防的薄弱部位。为研究软土地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竖井连接端部地震动力响应,以长江河口区域某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盾构隧道-竖井-土体三维整体计算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研究在“两等级,三方向”不同地震波激振作用下盾构隧道-竖井连接端部的地震响应情况,对竖井结构相对变形和层间位移角、盾构隧道的横向变形和纵向变形,管片张开量及端部连接处结构内力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和罕遇地震(100年超越概率2%)作用下,盾构隧道-竖井结构整体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震作用的激振方向对结构内力分布和变形影响显著,整体影响规律为45°方向> X方向> Y方向。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横断面与竖轴共轭45°的位置受力最不利。盾构隧道纵向端部效应影响范围主要与自身几何尺寸相关,端部效应影响范围约为0.3D~0.5D(D为管片外径)。端部连接处结构容易出现受拉损伤破坏,管片环缝张开量明显大于纵缝张开量,盾构管片的纵向连接应予以重点关注。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震性能分析和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软土地区 盾构隧道-竖井 激振方向 时程分析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RB支座的在役小箱梁桥性能提升方法
13
作者 张通 王炳玉 +1 位作者 吴润涵 李晓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随着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和地震区划图的更新,大量在役非现标准旧桥存在支座竖向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为提升此类桥梁的安全性能,本文以一座公路典型小箱梁桥为依托工程,提出一种基于新型SHRB支座的性能提升方法。针对旧桥的支座... 随着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和地震区划图的更新,大量在役非现标准旧桥存在支座竖向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为提升此类桥梁的安全性能,本文以一座公路典型小箱梁桥为依托工程,提出一种基于新型SHRB支座的性能提升方法。针对旧桥的支座安装空间限制以及支座承载能力的提升需求量,研发出一款小尺寸高负载橡胶(SHRB)支座,并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其良好的高负载性能。通过全桥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验算SHRB支撑下的全桥抗震性能,明确桥墩抗剪能力的提升需求量,并设计桥墩外包CFRP实现抗剪性能的提升。试验和算例分析表明:SHRB支座在满足安装空间限制的同时能够明显提升竖向承载力,极限压应力可达到175MPa;并且采用SHRB支座的全桥结构能够适应地震烈度的提升,其延性变形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桥墩经过CFRP加固后,全桥桥墩抗剪性能符合现行规范能力保护设计的要求。本文提出的SHRB支座目前已成功付诸于实际工程,在旧桥性能提升领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非现标准桥梁 小尺寸高负载橡胶支座 抗震性能提升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时变性的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横向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刚 郑钰 +3 位作者 邹友泉 吴必涛 王艺钦 黄云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7,共12页
构件材料性能会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退化,并导致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存在时变性。为探讨不同服役期下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变化规律,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为例,通过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变性,量化不同服役期构件力学分析模型参数,并... 构件材料性能会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退化,并导致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存在时变性。为探讨不同服役期下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变化规律,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为例,通过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变性,量化不同服役期构件力学分析模型参数,并考虑桥墩、挡块及支座等构件力学性能退化,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揭示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横桥向地震响应时变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发生退化,使中小跨径桥梁各构件抗震能力下降;相同水平地震作用下,中小跨径桥梁主梁及挡块位移响应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桥墩损伤程度加剧,构件震害程度与不考虑构件力学性能时变性时相差较大,其中板式橡胶支座刚度及摩擦系数时变性是关键。因此,在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抗震分析中,有必要同时考虑桥墩、挡块及支座力学性能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时变性 抗震分析 性能退化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主缆大跨悬索桥抗震性能分析及减震措施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志文 魏祎博 +4 位作者 王连华 丁少凌 谢功元 谢学鑫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共12页
以燕矶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动力非线性时程法分析了燕矶长江大桥抗震性能,并研究了设置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器对大跨悬索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然后,对附加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摩擦力、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开展... 以燕矶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动力非线性时程法分析了燕矶长江大桥抗震性能,并研究了设置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器对大跨悬索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然后,对附加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摩擦力、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开展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从耗能角度分析地震作用下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减震特点.结果表明:在E2地震作用下,桥塔关键截面抗弯能力均大于弯矩需求;在“纵向+竖向”地震作用下梁端纵向位移较大.设置塔梁处纵桥向阻尼器后,可有效降低主桥梁端纵向位移;增大摩擦力、阻尼系数与降低阻尼指数均可提升梁端纵向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但参数变化对桥塔控制截面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小.阻尼系数较大时,电涡流阻尼主导了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耗能,相较于黏滞阻尼器,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对梁端纵向位移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主缆大跨悬索桥 抗震性能 非线性时程分析 黏滞阻尼器 电涡流-摩擦组合型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浮式风电结构非线性波浪荷载及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 杨天恩 +1 位作者 杨风艳 徐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049,共9页
浮式风电结构在浅水海域中承受的波浪荷载及运动响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对浮式风电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本文建立了风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对于不同水深、不同波浪荷载计算方法下的频域水动力系数和时域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 浮式风电结构在浅水海域中承受的波浪荷载及运动响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对浮式风电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本文建立了风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对于不同水深、不同波浪荷载计算方法下的频域水动力系数和时域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水深以及波浪荷载计算方法对浮式风电结构响应和系泊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式风电结构的水动力性能和动力响应随水深变化显著。水深较浅时,浮体响应和系泊张力的低频部分明显增大,二阶波浪荷载的影响更加显著。同时,Newman近似方法与全二次传递函数方法相比,在浅水条件下会明显低估二阶波浪荷载效应,进而影响平台响应和系泊张力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浮式风机 水动力 非线性分析 动力响应 系泊缆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和不同持时指标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17
作者 王志涛 赵兴德 +2 位作者 郭小东 王巨 王子毅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7,共15页
选取70条具有不同持时的天然地震波,并采用5%~75%重要持时将谱匹配后的地震记录划分为长、短持时地震记录集,对10层RC框架结构进行IDA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进一步选取35条天然地震波,采用有效持续... 选取70条具有不同持时的天然地震波,并采用5%~75%重要持时将谱匹配后的地震记录划分为长、短持时地震记录集,对10层RC框架结构进行IDA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进一步选取35条天然地震波,采用有效持续时间、5%~75%和5%~95%重要持时等不同强震持时指标分别截取相应的加速度时程段,构建不同的地震记录集,分析不同持时指标对RC框架结构峰值响应和滞回耗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震动强度下,长持时地震动会导致更大的结构层间变形和结构倒塌概率,且随着持时的增加,结构总滞回耗能大幅增加;在罕遇地震水准下,可选取有效持续时间和5%~95%重要持时指标用于结构层间变形和楼层峰值位移分析,而在极罕遇地震水准下,选用有效持续时间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对于楼层峰值速度,不同地震集计算结果均值和变异系数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相同地震动强度下,建议优先选用有效持续时间用于结构滞回耗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地震动持时指标 弹塑性时程分析 结构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风振特性研究
18
作者 高翔 郭宏超 +1 位作者 郭品彰 梁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随着风电资源优势区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的重心开始向风资源条件相对恶劣的低风速地区转移,分布式、大功率、高塔筒和长叶片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该塔筒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束拼... 随着风电资源优势区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的重心开始向风资源条件相对恶劣的低风速地区转移,分布式、大功率、高塔筒和长叶片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该塔筒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束拼接而成,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和耗能能力强的优点。为研究该塔筒结构的风振响应特性,选用Kaimal脉动风速功率谱,采用谐波合成法模拟风荷载时程曲线,对其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并计算了风振系数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结果表明:该新型塔筒在额定风速下位移塔顶位移最大值为911.84 mm,对应的水平位移角为1/154,符合规范要求。塔筒各构件的强度较好,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富余度。基于位移等效的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值较低;在惯性风荷载法计算得到的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基底剪力与结构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塔筒 矩形钢管混凝土束 风振响应 动力时程分析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核电储液结构晃动特性与隔震特性研究
19
作者 赵杰 王建山 黄杰华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7,共11页
泳池式反应堆是一种核能供热堆厂房结构,其中的堆水池是关键部位。在地震发生时,堆水池内的液体会与结构发生流固耦合效应,威胁到堆水池的完整性,因此需要进行抗震分析和隔震保护。首先,以某反应堆的堆水池为研究对象,在地面地震动水平... 泳池式反应堆是一种核能供热堆厂房结构,其中的堆水池是关键部位。在地震发生时,堆水池内的液体会与结构发生流固耦合效应,威胁到堆水池的完整性,因此需要进行抗震分析和隔震保护。首先,以某反应堆的堆水池为研究对象,在地面地震动水平双向输入条件下,对比分析了非隔震结构和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其次,使用位移、加速度、主应力、晃动波高和基底剪力指标分析隔震层对储液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设置隔震层对加速度、位移、应力和基底剪力都有明显降幅,隔震效果明显,起到了良好的隔震效果;而对于晃动波高来说,隔震尚不能有效控制晃动波高,反而有一定的放大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核电储液结构的隔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水池 流固耦合 隔震层 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周期折减的结构弹性时程分析调整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克川 陶忠 +3 位作者 潘文 兰香 余文正 张龙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6,583,共10页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对结构地震作用的增大效应。理论分析增大系数取值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单自由度体系对比两种调整方法的效果及差异,采用实际算例以验证所提出弹性时程分析中考虑周期折减调整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大系数的取值与周期折减系数、结构自振周期及场地特征周期等因素有关;对于单自由度体系,两种调整方法具有完全相同的调整效果;按文章提出方法考虑周期折减的算例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所得各楼层地震剪力及层间位移角与考虑周期折减的反应谱(CQC)计算结果均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时程分析 周期折减 增大系数 反应谱 地震波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