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4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ing the generation of second harmonic optical vortices from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s
1
作者 LIU Shiqiang ZHANG Xinyu +4 位作者 CHEN Yan LI Shifeng ZHAO Gang ZHU Shining HU Xiaopeng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8,共8页
The generation of optical vortices from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s(NPCs)with spatially modulated second-order nonlinearity offer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extend the working wavelength and topological charge of vortex... The generation of optical vortices from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s(NPCs)with spatially modulated second-order nonlinearity offer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extend the working wavelength and topological charge of vortex beam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In this work,the second harmonic(SH)optical vortex beams generated from nonlinear fork gratings under Gaussian beam illumination a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The far-field intensity and phase distributions,as well as th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spectra of the SH beams,a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structural topological charges and diffraction orders.Results reveal that higher-order diffraction and larger structural topological charges lead to angular interference patterns and non-uniform intensity distributions,deviating from the standard vortex profile.To optimize the SH vortex quality,the effects of the fundamental wave beam waist,crystal thickness,and grating duty cycle are explored.It is shown that increasing the beam waist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diffraction order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beam’s quality.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based on N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vortex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electrooptical chromophores
2
作者 ZhouYu-fang ZhuangDe-xi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319-322,共4页
Organic electrooptical (EO) chromophores are now gaining more attention because the property of organic photorefrative (PR) material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doped EO chromophores. In this paper, nonlinear optical ... Organic electrooptical (EO) chromophores are now gaining more attention because the property of organic photorefrative (PR) material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doped EO chromophores. In this paper, nonlinear optical (NLO) properties of a new group of organic electrooptical chromophores, synthesized recently in our laboratory, were elucidated theoretically with the quantum chemi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nd the intermediate neglect of differential overlap Hamilton and the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INDO/CI), as well as semiemperical Austin Model 1 (AM1) methods. The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tensity, dipole moment and the second-order polarizability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is group of chromophores possess appropriate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y and good electrooptical property and optical activity. The second-order polarizabilities β are as large as the order of 10-29 to 10-28 ESU, indicating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NLO is discussed by means of molecular orbital and electronic charge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非线性光学性质 有机电光发色团 分子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Absorption and Low-threshold Two-photon Pumped 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from FAPbBr_(3) Nanocrystals
3
作者 WANG Yajuan TAY Yong Kang Eugene +3 位作者 WANG Fang YU Sheng SUM Tze Chien LIU Wei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1291,共11页
Formamidinium lead bromide(FAPbBr_(3))nanocrystals(NCs)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goo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due to their pure green emission,excellent stability and superior carrier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Howe... Formamidinium lead bromide(FAPbBr_(3))nanocrystals(NCs)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goo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due to their pure green emission,excellent stability and superior carrier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However,two-photon pumped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ASE)and the corresponding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FAPbBr_(3) NCs are scarcely revealed.Herein,we synthesized colloidal FAPbBr_(3) NCs with different size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FABr/PbBr_(2) in the precursor solution,using ligand assisted precipitation(LARP)technology at room temperature.Photoluminescence(PL)and time 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TRPL)spectroscopy were measured to characterize their ASE properties.And thei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Zscan technique and the two-photon excited fluorescence method.The stimulated emission properties including oneand two-photon pumped ASE have been realized from FAPbBr_(3) NCs.With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0.27 cm/GW)and high non-linear absorption cross-section(7.52×10^(5) GM),ASE with threshold as low as 9.8μJ/cm^(2) and 487μJ/cm^(2)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colloidal FAPbBr_(3) NCs using one-and two-photon excitation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a new possible green-emitting frequency-upconversion material with low thresholds,FAPbBr_(3) NCs hold great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two-photon pump la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s formamidinium lead bromide nanocrystals nonlinear optical gain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偶氮苯-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红 李博 +4 位作者 陈自然 李渊 徐友辉 张莉萍 何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电子吸收光谱,采用有效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研究结果表明,26个噻蒽四酮类衍生物分子的能隙在1.33—2.02 eV范围,归属于有机半导体;最低能量吸收峰波长在601.8~609.5nm范围;在增大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_(μ)(或β_(0))值方面,含相同偶氮苯基团或含不同偶氮苯基团分别引入到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分子两侧的2,10位优于2,9位,在2,10位分别端接含推、拉基团的偶氮苯优于含相同给电子基团的偶氮苯.在偶氮苯苯环对位分别端接强吸电子基(-NO_(2))与强供电子基(如-N(CH_(3))_(2)、-N(Ph)_(3)、-N-苯基咔唑等)可增强体系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偶氮 二苯并[b i]噻蒽-[2 3-b]苯-5 7 12 14-四酮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距光纤通信系统中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均衡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晗祺 李娜 +5 位作者 吴斌 吴桂龙 陈一童 冯晓芳 何沛礼 李蔚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实现对短距光纤数据通信系统接收端非线性损伤的低复杂度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接收端均衡算法。这是一种引入判决反馈结构的判决反馈神经网络。非线性畸变是由线性工作区与实验系统不匹配的光电探测器引入的,在此基... 为了实现对短距光纤数据通信系统接收端非线性损伤的低复杂度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接收端均衡算法。这是一种引入判决反馈结构的判决反馈神经网络。非线性畸变是由线性工作区与实验系统不匹配的光电探测器引入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C波段直接调制激光器的56 Gbit/s PAM4信号的20 km传输验证实验,并对判决反馈神经网络和其他均衡方案的均衡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全连接神经网络,改进方案在传输距离为20 km时灵敏度提升2 dB。改进方案可以很好地均衡光电器件的非线性,且计算复杂度更低,具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光通信 光电器件非线性畸变 信号均衡 神经网络 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的双路混沌同步
6
作者 蒋再富 张定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拓展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构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同步结构,利用功率谱和互相关技术研究了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同步质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能... 为了拓展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构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同步结构,利用功率谱和互相关技术研究了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同步质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能展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态。对于固定的频率失谐值,同步系数随着注入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较大的注入系数,频率失谐对同步性能的影响将减弱。同时也讨论了电流失配的影响,发现注入系数越大电流失配对同步性能影响越小。最后研究了反馈相位不相同的情况,发现两个模式混沌信号不相同也能进行同步,这增加了同步通信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同步 互相关 半导体环形激光器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域迁移学习的光纤非线性损伤补偿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志轩 蔡炬 +5 位作者 张洪波 张敏 万峰 杜杰 刘娇 张倩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NN)的均衡器在光纤非线性损伤补偿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对NN进行再训练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光通信系统。迁移学习通过将初始系统(源域)训练的NN模型中的一部分参数应用于新环境(目标域... 【目的】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NN)的均衡器在光纤非线性损伤补偿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对NN进行再训练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光通信系统。迁移学习通过将初始系统(源域)训练的NN模型中的一部分参数应用于新环境(目标域)下的NN模型,仅需使用少量的训练数据即可实现目标域模型的快速重构,但是该方法需要在所有源域中找到最佳源域进行迁移以获得良好的性能,且当目标域变化后需重新寻找最佳源域,这会消耗大量的训练资源。【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域迁移学习的方法,该方法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作为均衡器,通过特定源域训练和多源域训练两个过程交替更新网络参数,然后针对新环境下的光通信系统进行微调,只需使用少量的初始训练数据即可适应传输系统的变化,且无需寻找最佳源域即可实现良好的性能。【结果】文章在5通道50-GBaud波分复用(WDM)双偏振16阶正交幅度调制(DP-16QAM)的光传输系统中进行了仿真验证,综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仅需使用35%的目标域数据进行多源域迁移学习,即可具有比再训练方法更好的性能。同时,与再训练和单源域迁移学习相比,多源域迁移学习的Q因子分别提高了0.82和0.18 dB。【结论】因此,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案更适合于实际的光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非线性损伤补偿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耗螺旋结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设计
8
作者 田治军 董洁 +3 位作者 侯尚林 雷景丽 武刚 晏祖勇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硫系高非线性光纤作为一种潜在的重要光学器件,在中红外波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红外波段光学信号处理和传输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硫系高非线性光纤以提高红外波段光学信号处理的效率和性能。【方法】采用有限元法作为设... 【目的】硫系高非线性光纤作为一种潜在的重要光学器件,在中红外波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红外波段光学信号处理和传输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硫系高非线性光纤以提高红外波段光学信号处理的效率和性能。【方法】采用有限元法作为设计和分析工具,结合高非线性材料的选择和光纤结构参数的优化,实现了在中红外波段内高效非线性效应的光纤设计。对As_(2)Se_(3)材料的螺旋结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PCF)进行优化,分析了该光纤在1~7μm波长范围内的限制损耗、色散和非线性系数等光学特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限制损耗在波长不超过6.25μm的范围内可低至10-8数量级,在2~5μm的中红外波段范围内具有色散平坦特性,在1~7μm波段范围内有多个零色散点,非线性系数可高达248630 W^(-1)·km^(-1)。【结论】文章所提光纤可实现中红外波段超宽带低损耗色散平坦和高非线性,在中红外光通信和光传感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非线性 色散 中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散渐减光纤的自相似子激光器优化设计
9
作者 陈楚浜 张巧芬 +3 位作者 吴铭扬 王桂棠 吴黎明 邓耀华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为了提高自相似子激光器可容忍的最高增益饱和能量,基于脉冲在色散渐减光纤(DDF)中进行自相似演化时具有较强抗光波分裂特性的原理,采用DDF替代自相似子激光器中的单模光纤(SMF)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DDF替代SMF后... 为了提高自相似子激光器可容忍的最高增益饱和能量,基于脉冲在色散渐减光纤(DDF)中进行自相似演化时具有较强抗光波分裂特性的原理,采用DDF替代自相似子激光器中的单模光纤(SMF)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DDF替代SMF后,激光器可容忍的最高增益饱和能量增大33.3%,激光器的输出脉冲能量提高109.2%,脉冲峰值功率提高20.6%,脉宽缩短23.1%,自相似评价因子从0.077降低到0.065;在自相似子激光器中利用DDF替代SMF进行脉冲演化可有效提高激光器的最大增益饱和能量,进而使激光器的输出自相似脉冲的脉冲能量更大、脉冲峰值功率更高、脉宽更窄、脉冲质量更高。此研究对获取高功率自相似脉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非线性光学 自相似脉冲 增益饱和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8%DKDP晶体的宽带时间低相干光参量放大研究
10
作者 许皓 赵晓晖 +8 位作者 王韬 张天雄 贺瑞敬 刘栋 季来林 冯伟 崔勇 高妍琦 隋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0,共9页
低相干激光驱动器作为新型激光驱动器可抑制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实现大带宽高功率低相干脉冲参量放大,详细分析了I类共线匹配方式下不同氘化率的DKDP晶体参量匹配特性,给出了相位匹配角、... 低相干激光驱动器作为新型激光驱动器可抑制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实现大带宽高功率低相干脉冲参量放大,详细分析了I类共线匹配方式下不同氘化率的DKDP晶体参量匹配特性,给出了相位匹配角、走离角、参量带宽等基本匹配参数,得到掺氘量58%DKDP晶体的理论支持参量带宽约为180 nm。在此基础上,基于掺氘量58%的DKDP晶体进行了宽带时间低相干光参量放大设计,结合三波耦合方程组建立了参量放大的理论模型以及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同时开展了58%DKDP晶体参量放大实验,宽带低相干信号光中心波长为1 053 nm,泵浦光波长为532 nm,在2.1倍的增益倍率前提下光谱宽度为40 nm。结果显示,58%DKDP晶体具有很大的增益带宽,结合共线相位匹配方式,有望实现低相干光大带宽高增益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参量放大 共线相位匹配 宽带时间低相干光 氘化磷酸二氢钾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尔超晶格中的转角光子学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果阳 徐佳俊 +2 位作者 闫家旭 刘雷 申德振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4-1397,共14页
莫尔超晶格在二维范德华异质结构中展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极大地拓展了转角光子学(Twistoptics)的研究领域。通过精确调控层间扭转角,莫尔超晶格可以形成独特的电子、激子及光学特性,例如能带展平、强关联态、拓扑态及手性光学响应。这... 莫尔超晶格在二维范德华异质结构中展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极大地拓展了转角光子学(Twistoptics)的研究领域。通过精确调控层间扭转角,莫尔超晶格可以形成独特的电子、激子及光学特性,例如能带展平、强关联态、拓扑态及手性光学响应。这些特性为新型光电器件、单光子源、激子激光器及量子计算平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综述系统回顾了莫尔超晶格中的转角光子学,包括其制备方法、激子行为、非线性光学效应、纳米光谱表征及电场调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未来光电子学与量子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超晶格 转角光子学 莫尔激子 非线性光学 量子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Hz高功率1.5μm KTA光参量振荡器
12
作者 刘景 孟君 +1 位作者 刘高佑 刘兆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针对1.5μm激光的广泛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KTiOAsO_(4)(KTA)晶体的外腔型光参量振荡器,其重复频率为10 kHz。研究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器构建1 064 nm泵浦源系统:分别以808 nm和878 nm激光二极管作为主振荡器与功率放大器的泵浦... 针对1.5μm激光的广泛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KTiOAsO_(4)(KTA)晶体的外腔型光参量振荡器,其重复频率为10 kHz。研究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器构建1 064 nm泵浦源系统:分别以808 nm和878 nm激光二极管作为主振荡器与功率放大器的泵浦,以Nd:YVO_(4)晶体作为增益介质,结合电光调Q技术,获得重复频率为10 kHz、平均功率为20.13 W的1 064 nm激光输出,x、y方向上的光束质量因子M^(2)均优于1.5。基于该泵浦源,构建双程泵浦平平腔KTA-OPO,系统性地研究了泵浦光斑直径和谐振腔长度对KTA-OPO泵浦阈值及输出功率的影响。经过优化后,在腔长为40 mm、泵浦光斑直径为430μm的条件下,系统可获得6.26 W的1 535.5 n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33%。文中研究采用外腔型KTA-OPO结构,提高了高重频1.5μm激光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光参量振荡器 非线性频率变换 Nd:YVO_(4)晶体 KTA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维超大行程快反镜的分段非线性拟合标定
13
作者 李晓天 陈青山 +1 位作者 王艳林 刘力双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实现集高速扫描与精确指向功能于一体的2维超大行程快速反射镜(快反镜)的高重复定位精度与分辨率,采用分段标定方法,设计了2维超大行程快反镜角度标定系统;对多项式拟合法进行优化得到分段式非线性拟合法,并对标定模型进行了理论分... 为了实现集高速扫描与精确指向功能于一体的2维超大行程快速反射镜(快反镜)的高重复定位精度与分辨率,采用分段标定方法,设计了2维超大行程快反镜角度标定系统;对多项式拟合法进行优化得到分段式非线性拟合法,并对标定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5°范围内,传统的多项式拟合法标定误差最高达1.7 mrad,而优化后的分段式非线性拟合法在±5°标定的拟合误差小于8.2μrad,x、y轴分辨率分别可达4.6μrad和5.6μrad,x、y轴重复定位精度分别为19.4μrad和9.6μrad。此研究对精确控制2维超大行程快反镜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超大行程快反镜 分段非线性拟合 系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多介质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研究
14
作者 陈豪龙 唐欣越 +2 位作者 王润华 周焕林 柳占立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2,共14页
文章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求解多介质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根据多介质热物性参数的不同,将求解区域划分成多个子域,在每个子域中单独应用PINN,不同子域通过公共界面的通量连续性条件相联系.利... 文章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求解多介质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根据多介质热物性参数的不同,将求解区域划分成多个子域,在每个子域中单独应用PINN,不同子域通过公共界面的通量连续性条件相联系.利用偏微分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子域间公共界面连续性条件的残差构建损失函数.通过自动微分算法计算偏微分方程中温度对各输入变量的偏导数.利用链式求导法计算损失函数对权重和偏差的梯度,再根据梯度下降法更新网络参数.为了加速网络收敛,在激活函数中引入训练参数,通过调节激活函数斜率,使网络具有自适应性.文章探讨了PINN在求解多介质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激活函数、学习率、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中的各项权重等对PINN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PINN在求解多介质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时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简洁的求解流程,且不需要对求解域进行人为的前处理,有一定工程应用可行性.文章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数值验证,充分展示了PINN解决复杂热传导问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 多介质 自适应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中考虑乘性噪声影响的自主导航滤波算法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山 张世源 +2 位作者 侯月阳 张晓彤 李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7-295,共9页
针对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器的状态估计问题,考虑到基于光学相机的自主导航系统在建立观测方程时所使用的坐标系转换矩阵含有由星敏感器引入的测量噪声,该噪声与量测状态相互耦合,属于乘性噪声,建立带有乘性噪声的光学自主导航系统模型。... 针对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器的状态估计问题,考虑到基于光学相机的自主导航系统在建立观测方程时所使用的坐标系转换矩阵含有由星敏感器引入的测量噪声,该噪声与量测状态相互耦合,属于乘性噪声,建立带有乘性噪声的光学自主导航系统模型。针对系统存在乘性噪声时,仅适用于处理加性噪声的传统滤波器估计误差增大的问题,将乘性噪声矩阵引入高斯滤波算法的递推公式进行推导,并结合混合阶球面单形-径向容积卡尔曼滤波器(mixed-order spherical simplex-radial cubature Kalman filter,MSSRCKF)的数值积分方法,提出混合阶容积-乘性卡尔曼滤波器(mixed-order cubature-multiplicative Kalman filter,MC-MKF)。该滤波器能够对由星敏感器引入观测方程的高斯以及非高斯乘性噪声进行处理,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提升滤波器的估计精度。最后,将MC-MKF应用于自主导航系统模型,并与MSSRCKF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存在乘性噪声时,MC-MKF的估计精度明显优于MSSRCKF,且计算量与MSSRCKF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光学自主导航 乘性噪声 非线性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16
作者 黄志文 刘琦 郎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以前驱簇[Et_(4)N][Tp*WS_(3)(CuCl)_(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OTf)及3个有机桥联配体2,5‑二(吡啶‑4‑基)噻吩(L1)、5,5'‑双(4‑吡啶基)‑2,2'‑双噻吩(L_(2))和2,7‑双(4‑吡啶基)芘(L_(3))分别反应,得到了3个阳离子型W/Cu/S簇基超分... 以前驱簇[Et_(4)N][Tp*WS_(3)(CuCl)_(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OTf)及3个有机桥联配体2,5‑二(吡啶‑4‑基)噻吩(L1)、5,5'‑双(4‑吡啶基)‑2,2'‑双噻吩(L_(2))和2,7‑双(4‑吡啶基)芘(L_(3))分别反应,得到了3个阳离子型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化合物[(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1))]_(2)(OTf)_(2)(1)、[(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2))]_(2)(OTf)_(2)·2CHCl_(3)(2·2CHCl_(3))和[(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3))]_(2)(OTf)_(2)·2DMF(3·2DMF),其中Tp*=hydridotris(3,5‑dimethylpyrazol‑1‑yl)borate。对3个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3个大环的主体均是由2个L1、L_(2)和L_(3)配体和3个氯桥连接的[(Tp*WS_(3)Cu_(3))_(2)(μ‑Cl)_(2)(μ_(4)‑Cl)]^(2+)阳离子簇核组成。3个大环通过不同方式堆叠形成三维结构。核磁氢谱(^(1)H NMR)和电喷雾飞行质谱(ESI‑TOF MS)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Z扫描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的溶液有一定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S簇 组装 超分子大环 结构 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TiOPO_(4)晶体的太赫兹波频率上转换探测特性
17
作者 明娜 范书振 +11 位作者 张行愚 陈晓寒 丛振华 刘兆军 李德春 郭丽媛 焦彬哲 袁加生 王世武 王开宇 刘乃昌 戴旭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3,共13页
依据受激电磁耦子散射的非线性效应,以受激Stokes散射信号为频率上转换信号,对基于RbTiOPO_(4)晶体的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装置主要由泵浦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和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部分组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 依据受激电磁耦子散射的非线性效应,以受激Stokes散射信号为频率上转换信号,对基于RbTiOPO_(4)晶体的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装置主要由泵浦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和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部分组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产生的太赫兹波,经过两个离轴抛物面镜聚焦后与探测泵浦光一同注入探测晶体中,产生上转换Stokes光。上转换Stokes光和剩余的泵浦光,通过铜制杂散光收集器和1064 nm长波通边缘滤光片进行有效隔离。上转换Stokes光的光谱成分和信号强度分别通过光谱分析仪和高灵敏度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泵浦光、太赫兹波以及上转换Stokes信号光的相互作用距离不超过15 mm。在3.84 THz处获得的最小可探测能量为2.29 fJ,动态范围为52.7 dB,在5.58 THz处获得的最小可探测能量为0.311 fJ,动态范围为56.3 dB。实验证明:RbTiOPO_(4)晶体是一种适合于太赫兹波频率上转换探测的优秀的无机晶体,与KTiOPO_(4)、KTiOAsO_(4)的协同使用,可以覆盖3.0~6.5 THz的频谱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非线性光学 太赫兹探测 频率上转换探测 RbTiOPO_(4)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里渊效应的海缆埋深监测技术研究(特邀)
18
作者 吴坤 吴明埝 +4 位作者 陈青青 吴正明 谢书鸿 王道根 李松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目的】传统依赖外部设备离散式测量海缆埋深的模式,存在监测成本高昂、空间覆盖离散和时效性滞后,难以实时获取海缆线路埋深状态的痛点,以及基于热传导方程的物理建模方法受限于海底多相介质耦合传热的难题,文章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布里... 【目的】传统依赖外部设备离散式测量海缆埋深的模式,存在监测成本高昂、空间覆盖离散和时效性滞后,难以实时获取海缆线路埋深状态的痛点,以及基于热传导方程的物理建模方法受限于海底多相介质耦合传热的难题,文章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的海底电缆埋深分析与计算方法,以实现更高效和便捷的海缆埋深状态监测。【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BOTD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智能化监测方法,研究将海底电缆内置通信光纤重构为分布式温度传感器阵列,结合机器学习技术突破传统技术框架。利用BOTDA设备采集24 km海缆的布里渊散射中心频率偏移量数据,经频移-温度/应变耦合方程转换获得全线路温度分布数据并建立标准化数据集,以此构建一个BPNN模型,通过机器学习自动挖掘温度分布特征以实现海缆温度与埋深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模型以实测温度数据作为输入,通过现场实验和历史数据校准模型参数,经过训练和优化后,输出预测的埋深状态。【结果】文章所提BPNN模型能够有效捕捉海底电缆温度变化与埋深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获取线路海缆的埋深状态随距离变化的关系,以此来实现海缆埋深状态的预测。【结论】研究表明,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技术和BPNN的埋深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海底电缆埋深状态的精准监测,其中检测的准确率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海缆埋深 非线性关系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拟合下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方法
19
作者 张昉 王秀珍 周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27,共5页
利用高功率激光对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检测中,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检测数据都是非线性的,难以根据现有数据量化损伤情况,提出非线性拟合下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方法。利用高斯脉冲激光损伤测量设备,测量光学元件激光能量分布的... 利用高功率激光对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检测中,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检测数据都是非线性的,难以根据现有数据量化损伤情况,提出非线性拟合下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方法。利用高斯脉冲激光损伤测量设备,测量光学元件激光能量分布的损伤密度,通过自适应种子生长与精确提取算法,提取光学元件表面损伤区域。将光学元件激光能量分布损伤密度和光学元件表面损伤区域作为训练数据集,应用RANSAC算法提取训练数据集的有效训练样本,使用该数据集的有效训练样本对LSSVM模型展开非线性拟合训练。采用训练后的LSSVM模型完成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下的光学元件的损伤区域检测结果较实际的光学元件损伤区域偏差较小,检测效果好、精度更佳且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SAC算法 高功率激光光学元件 光能量分布 LSSVM模型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膦配体保护的银硫醇团簇的室温固相合成、结构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20
作者 金晓航 刘琦 郎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5-1512,共8页
将[Ag_(9)(Tab)_(8)(MeCN)_(8)]_(2)(PF_(6))_(18)·4MeCN(Tab=4-(三甲基铵)苯硫酚盐,MeCN=乙腈)与三苯基膦(L1)和二苯基-2-吡啶膦(L_(2))分别进行固相研磨反应,得到的固体粉末经溶剂溶解、离心分离后,通过溶剂扩散法结晶得到了2个... 将[Ag_(9)(Tab)_(8)(MeCN)_(8)]_(2)(PF_(6))_(18)·4MeCN(Tab=4-(三甲基铵)苯硫酚盐,MeCN=乙腈)与三苯基膦(L1)和二苯基-2-吡啶膦(L_(2))分别进行固相研磨反应,得到的固体粉末经溶剂溶解、离心分离后,通过溶剂扩散法结晶得到了2个膦配体保护的银硫醇团簇[Ag_(7)(Tab)_(6)(L1)_(6)Cl](PF_(6))_(6)·8DMF(1)和[Ag_(17)(Tab)_(2)0(L_(2))_(2)](PF_(6))_(17)·32DMF(2)。对2个簇合物分别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紫外可见、热重和元素分析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2个簇合物均由有机磷配体和Tab配体共同保护,且簇合物2结构表面的二苯基-2-吡啶膦配体的P和N原子同时参与了配位。Z扫描技术测试结果表明2个簇合物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硫醇簇 室温固相合成 膦配体 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