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finite-element-based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analysis methodology for gravity dams considering correlated failure modes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江 马福恒 吴素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The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SFP)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global safety level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Tradition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are based on defined mathe... The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SFP)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global safety level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Tradition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are based on defined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s,namely,limit state functions of failure modes.Several problems are to be solved i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gravity dams.One is how to define the limit state function really reflecting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the failure mode;another is how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ilure modes and enabl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to be determined.Performing SFP analysis for a gravity dam system is a challenging task.This work proposes a novel nonlinear finite-element-based SFP analysis method for gravity dams.Firstly,reasonable nonlinear constitutive modes for dam concrete,concrete/rock interface and rock foundation are respectively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mechanisms.Meanwhile the response surface(RS)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limit state functions of main failure modes through the Monte Carlo(MC)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dam-interface-foundation interaction finite element(FE) analysis.Secondly,a numerical SFP method is studied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ies of several failure modes efficiently by simple matrix integration operations.Then,the nonlinear FE-based SFP analysis methodology for gravity dams considering correlated failure modes with the additional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roposed.Finally,a comprehensive computational platform for interfacing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he open source FE code Code Aster is developed via a freely available MATLAB software tool(FERUM).This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of an existing gravity dam analysis,in which the dominant failure modes are identifi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functions are established.Then,the dam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dering th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of main failure modes on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analysis with the MC-FE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dam structural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omputational plat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冰多次碰撞下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河蓉 姜金辉 +1 位作者 杨泽文 袁昱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在不同碰撞角度与不同浮冰密集度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船冰连续多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力、能量及响应数据,研究碰撞角度和浮冰场密集度对浮冰载荷及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船冰多次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规律与船冰单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碰撞角度与浮冰场密集度参数对船冰碰撞力与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征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多次碰撞 舷侧结构 结构响应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隐式法的超短半径水平井井筒内管柱非线性屈曲分析
3
作者 罗敏 崔文磊 +1 位作者 徐亭亭 李巧珍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7,共7页
井筒内管柱受轴向载荷作用容易发生螺旋屈曲,导致管柱下入困难,螺旋屈曲严重时可发生自锁,甚至对管柱自身造成破坏。在静力学求解管柱屈曲时,容易出现计算不收敛和结果不稳定问题,而用动力学求解时,则会导致计算时间长和计算效率低的问... 井筒内管柱受轴向载荷作用容易发生螺旋屈曲,导致管柱下入困难,螺旋屈曲严重时可发生自锁,甚至对管柱自身造成破坏。在静力学求解管柱屈曲时,容易出现计算不收敛和结果不稳定问题,而用动力学求解时,则会导致计算时间长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将隐式求解和显式求解的优点相结合,提出井筒内管柱非线性屈曲分析的半隐式法,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解决了管柱屈曲分析的收敛和稳定性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半隐式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半隐式法建立了超短半径水平井井筒内管柱屈曲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管柱在井筒内的屈曲形态、横向位移和接触压力等。研究结果表明,管柱发生螺旋屈曲之前先发生三维横向屈曲,且发生三维横向屈曲的临界载荷大于发生螺旋屈曲的载荷,在发生三维横向屈曲后,很容易演变为螺旋屈曲。管柱等效应力最大值为359 MPa,塑性应变最大值为0.234,管柱屈曲程度越严重,管柱轴向载荷传递效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隐式法 管柱 非线性 屈曲 有限元法 超短半径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分析方法
4
作者 邓继华 谭建平 +2 位作者 邵旭东 王磊 田仲初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1,共13页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为徐变初应变荷载,几何非线性则通过共旋坐标系与结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予以考虑,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则采用能将荷载增量法与位移增量法合二为一的统一迭代求解列式,建立平面应力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耦合的分析方法,提供计算流程,对4个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已有文献的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几何非线性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及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算法是正确的,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相对于考虑几何线性与徐变以及仅计入几何非线性而言,在具体计算结果、不同自由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达到徐变计算稳定值所要取的徐变计算时间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文中方法较容易推广到其他更复杂的共旋法几何非线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 几何非线性 徐变 共旋法 统一迭代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5
作者 陈灯红 张心瀚 +3 位作者 刘云辉 胡昊文 刘云龙 梁羽翔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6-2599,2638,共15页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自动建模方法。利用构建的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对某重力坝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验证。随后对NG5拱坝系统分别基于平整地基和不规则地基进行线弹性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相较于简化的平整地基拱坝系统,不规则地基拱坝系统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第一主应力峰值变化较大,分别增加了73.5%和103.6%;考虑拱坝横缝以及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顺河向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分别增加了43.9%、32.0%和56.6%,同时边缝的法向开度增加尤为显著,增加了388.9%和381.8%,开度峰值增加了105%,在应力和损伤方面,第一主应力峰值增加了81.6%,损伤较大的区域也沿着坝体底部进行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高拱坝 八叉树网格 非线性响应 不规则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LBFS和NFE的大变形膜结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6
作者 佟莹 牟永飞 +2 位作者 刘钒 肖中云 雷勇强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6-1232,共17页
在航天航空工程领域,以降落伞、飞艇等为代表的柔性织物飞行器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呈现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复杂流动特征,已成为大变形流固耦合(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研究的前沿挑战.这类超弹性膜结构在气动载荷作用下产... 在航天航空工程领域,以降落伞、飞艇等为代表的柔性织物飞行器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呈现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复杂流动特征,已成为大变形流固耦合(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研究的前沿挑战.这类超弹性膜结构在气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边界非线性耦合现象,给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带来了网格畸变、界面追踪和能量守恒等多重技术难题.文章面向此类FSI数值模拟需求,提出将浸入边界-格子玻尔兹曼通量求解(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flux solver,IB-LBFS)方法和膜结构非线性有限元(nonlinear finite elements,NFE)方法结合,建立了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框架,实现了四大核心功能:黏性流动动态变形边界识别、流体-结构载荷与物面动态重构、超弹性材料非规则薄膜结构求解和大规模并行计算.以恒压充气囊体为研究对象,对自由来流作用下气囊与黏性流体间的流固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预测数据符合流场分布特性及结构响应发展规律.开发的双向强流固耦合计算程序可进一步应用于航空降落伞、飞艇等充气式飞行器的流固耦合效应评估,为未来柔性飞行器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及飞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IB-LBFS方法 非线性有限元法 织物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支承裂纹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陈林海 王念先 刘明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对非线性支承磁悬浮裂纹转子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呼吸函数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轴裂纹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磁饱和效应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力模型,并采用Newma... 对非线性支承磁悬浮裂纹转子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呼吸函数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轴裂纹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磁饱和效应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力模型,并采用Newmark-β法进行求解,讨论了磁悬浮轴承非线性支承特性对裂纹转子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了非线性程度与系统动态响应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支承的情况下,裂纹转子系统的频率响应中会激发出线性支承情况下几乎不存在的高频分量,且非线性特性越强,激发的高频分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非线性特性 裂纹 动态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弹塑性固体大变形分析的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法
8
作者 马今伟 白铭 段庆林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6-461,共6页
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法在保留标准广义有限元法高阶插值特性的同时,还消除了额外自由度引发的求解规模扩大及线性依赖问题。使其在弹性分析中,相比于传统有限元表现出了计算精度高、收敛性好的优势,同时在平面问题的非线性分析中也... 无额外自由度广义有限元法在保留标准广义有限元法高阶插值特性的同时,还消除了额外自由度引发的求解规模扩大及线性依赖问题。使其在弹性分析中,相比于传统有限元表现出了计算精度高、收敛性好的优势,同时在平面问题的非线性分析中也展现出了良好潜力。将该方法推广和应用至三维弹塑性固体的大变形分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究其在非线性分析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则拓展了广义有限元法在非线性问题领域的应用。在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两种材料的大变形分析中,将该方法同传统有限元和商软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精度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有限元 额外自由度 非线性分析 弹塑性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线性刚度节点的可展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董广盛 张静 +2 位作者 吴娟 寇子明 史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5-745,共11页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增量割线刚度法线性化简化了非线性刚度特性曲线;然后,将多个模拟节点不同自由度上的非线性刚度特性Combin39弹簧单元组成了一个新的单元,并将简化后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输入到对应的弹簧单元中;最后,把组建的新单元添加到梁单元的末端,完成了对含非线性刚度节点梁单元的建模,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使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对STA伸展臂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建模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回滞特性分析中,激振力的增加使结构的固有频率从2.341 Hz降低到2.232 Hz;而在三次弹簧特性研究中,激振力增加使结构固有频率从2.416 Hz增加到2.464 Hz。因此,不同刚度特性下的激振力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趋势可能不同;各种刚度特性下,不同阶段刚度的增加均会引起整体刚度的增加,最终导致结构响应频率增加。该节点建模方法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刚度特性曲线,并且在面对不同形式的连接时表现出较高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刚度特性 空间伸展臂 半刚性连接 节点建模方法 四单元结构测试件 动力学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压强下Timoshenko输流微管的非线性振动研究
10
作者 税波 李云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9-89,共11页
采用弱形式求积元法对管内压强影响下Timoshenko可伸缩输流微管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内不同压强、管道外径和管道内外径比下的无量纲频率、横向位移、截面转角位移和轴向位移。证明了轴向位移对微管的非线性振动影响较大,... 采用弱形式求积元法对管内压强影响下Timoshenko可伸缩输流微管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内不同压强、管道外径和管道内外径比下的无量纲频率、横向位移、截面转角位移和轴向位移。证明了轴向位移对微管的非线性振动影响较大,不应该被忽略。研究发现输流微管所受管内压强的影响比输流管所受管内压强的影响更大。将所得的部分数值结果同已有文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弱形式求积元法在Timoshenko输流微管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Timoshenko输流微管 弱形式求积元法 可伸缩管 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刘高 温佳年 +1 位作者 陈上有 杨怀茂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充分了解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的非线性稳定性,以某该类型超大跨悬索桥为背景,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边界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桥塔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桥塔在恒载+活载、恒载+活载+运营纵风等5种荷载组合... 为充分了解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的非线性稳定性,以某该类型超大跨悬索桥为背景,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边界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桥塔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桥塔在恒载+活载、恒载+活载+运营纵风等5种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线性稳定性、边界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的多重非线性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桥塔稳定性模型能够考虑边界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影响,计算效率高,适合实际工程应用;考虑边界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的稳定性分析中,竖向荷载系数大于屈服荷载系数时,竖向荷载系数~塔顶水平位移曲线逐渐平缓,呈现出强非线性;桥塔失稳模式主要为横向失稳,多重非线性稳定性系数相较于线性稳定性系数减小约75%;缆塔自平衡体系悬索桥桥塔稳定性由恒载+百年横风工况控制,失稳方向为横向,在实际设计中应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桥塔 缆塔自平衡体系 非线性稳定性 稳定性系数 失稳模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pression of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被引量:2
12
作者 TAO Ji-xiao YI Sheng-hui +1 位作者 DENG Ya-jie HE Xiao-qi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57-3777,共21页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SCLs,a full-order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algorithm in control theory,the classical laminate plate theory(CLPT)considering von Kármán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and the first-order Piston theory.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ritical aerodynamic pressure of VSCLs are parametrically investigated.The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for optimal control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VSCLs are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norms of feedback control gain(NFCG).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field has a great effect on aeroelastic tailoring of VSCLs;the curvilinear fiber path of VSCL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flutter suppression;the unstable panel flutter and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deflection can be suppressed effectively through optimal design of piezoelectric pat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rol finite element metho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algorithm nonlinear flutter thermal postbuckling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static response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13
作者 B.Behjat M.R.Khoshrav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182-1188,共7页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lectri...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lectric potential is assumed to be quadratic across the plate thickness,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potential energy and Hamilton's principle that includes elastic and piezoelectric effects.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derived based on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accounting for coupling between elasticity and electric effect using higher order plate elements,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piezoelectric plate under different mechanical boundary conditions,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plate are given in dimensionless graphical forms.Effec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on linear and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plate are also studied.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solu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plat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analysis of plat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刚度非线性对波磨区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井芒 梁新缘 +2 位作者 王凯 赵思琪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5,共9页
WJ-8型扣件橡胶垫板刚度在长期服役过程中表现出非线性特征,静刚度随荷载增加而降低,为提高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精确性,本文以LMA踏面车轮及CHN60型钢轨为基础,基于显式积分算法,将以往研究中线弹性扣件转化为非线性扣件,建... WJ-8型扣件橡胶垫板刚度在长期服役过程中表现出非线性特征,静刚度随荷载增加而降低,为提高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精确性,本文以LMA踏面车轮及CHN60型钢轨为基础,基于显式积分算法,将以往研究中线弹性扣件转化为非线性扣件,建立考虑扣件刚度非线性特征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刚度非线性对车轮与钢轨波磨间高频动态响应及瞬态接触行为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波磨工况下时频域内轮轨接触力、轴箱加速度的变化信息.结果表明:扣件非线性对轮轨接触力变化影响明显,主要表现为车轮行驶至扣件前端时强振动导致橡胶垫板表现为柔软特性使轮轨接触力减小,车轮行驶至扣件上方时在轴重作用下振动减弱表现为刚硬特性使轮轨接触力增大,轮轨力变化差异最大达到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非线性 瞬态滚动接触 波磨 显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videnkov本构模型的三维沉积盆地非线性地震动谱元法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巴振宁 赵靖轩 +1 位作者 桑巧稚 梁建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7-1397,共11页
为研究三维沉积盆地内低波速土体非线性反应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实现基于物理的全过程(震源破裂-地震波传播-复杂场地效应-近地表土体非线性反应)三维复杂场地地震动模拟,在谱元SPECFEM3D程序中进行二次开发,采用目前具有丰富工程应... 为研究三维沉积盆地内低波速土体非线性反应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实现基于物理的全过程(震源破裂-地震波传播-复杂场地效应-近地表土体非线性反应)三维复杂场地地震动模拟,在谱元SPECFEM3D程序中进行二次开发,采用目前具有丰富工程应用且适用于不同土类的三参数Martin-Seed-Davidenkov本构模型,结合已有的不规则加卸载准则,通过在程序中修改每个显式时间步下的应力增量,实现了土体剪切模量的实时更新和加卸载拐点的有效识别,将土体的非线性特性纳入到三维复杂场地地震动模拟中。首先将建立的三维模型通过施加合理边界退化至一维,与一维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DEEPSOIL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开发的正确性;进而将开发的程序应用于中国滇西南地区施甸盆地的非线性地震动模拟,并与相应的线性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受土体非线性的影响,施甸地区PGA和PGV较线性结果峰值均降低,且非线性土体对PGV的影响更加明显,较线性结果最大降低约30%;沉积非线性使沉积内部观测点的速度及其反应谱幅值降低,且特征频率向长周期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地震反应 三维沉积盆地 Davidenkov本构模型 谱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脉冲方位的多普勒解要素方法
16
作者 杨刚 邢博 +1 位作者 郭启超 董永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2-136,共5页
舰船发射的主动声呐脉冲信号声源级高,频带窄,信噪比高,利用这些特点,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声呐脉冲信号的方位和频率信息从而有利于目标运动要素解算。本文针对发射主动脉冲的水下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声呐脉冲方位的多普勒解要素方法,... 舰船发射的主动声呐脉冲信号声源级高,频带窄,信噪比高,利用这些特点,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声呐脉冲信号的方位和频率信息从而有利于目标运动要素解算。本文针对发射主动脉冲的水下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声呐脉冲方位的多普勒解要素方法,首先估计主动脉冲信号时间位置及频率,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将每一个脉冲的时刻、方位、频率以及本平台相应时刻的速度和位置等要素组成的多维向量,视作样本空间中的一个点,根据各要素间的函数关系,进行非线性拟合,从而获得目标运动要素的估计值。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提出的频率估计方法精度满足目标运动分析的要求;仿真验证了基于非线性回归的脉冲方位-频率目标运动分析算法整体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冲 多普勒 解要素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环境下含腐蚀缺陷X52天然气管道的结构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宇 陈鹏 +2 位作者 杨建功 王德强 白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2,共7页
[目的]旨在探究掺氢环境下含腐蚀缺陷管道的结构强度劣化规律。[方法]基于试验数据分析X52钢在不同掺氢比例下的承载性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X52掺氢天然气管道在不同腐蚀缺陷下的结构强度失效机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掺氢比例... [目的]旨在探究掺氢环境下含腐蚀缺陷管道的结构强度劣化规律。[方法]基于试验数据分析X52钢在不同掺氢比例下的承载性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X52掺氢天然气管道在不同腐蚀缺陷下的结构强度失效机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掺氢比例增大到50.0%时,管道在组合载荷下达到失效的位移最小为2.58 mm,结构韧性劣化程度较大;掺氢比例为25.0%时,缺陷深度越大,结构失效程度越严重,通过对正方形和圆形缺陷的对比,发现正方形缺陷的最大应力高于圆形缺陷。[结论]基于材料性能构建的含缺陷管道模型能够实现对不同掺氢环境下天然气管道服役状态结构承载力劣化程度的评估,所做研究可为新能源管道设计及健康监测提供工程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掺氢天然气管道 腐蚀缺陷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劣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摩擦界面复合材料输流管道非线性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逸飞 瞿叶高 +1 位作者 高鹏林 彭志科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12-3323,共12页
针对含摩擦界面复合材料输流管道流固耦合动力学问题,基于Reissner薄壳理论和对流波动方程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道和流体介质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宏观滑移摩擦模型刻画管道摩擦界面上的非线性摩擦力分布,发展轴对称半解析有限元方法... 针对含摩擦界面复合材料输流管道流固耦合动力学问题,基于Reissner薄壳理论和对流波动方程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道和流体介质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宏观滑移摩擦模型刻画管道摩擦界面上的非线性摩擦力分布,发展轴对称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来构建含摩擦界面复合材料输流管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流体载荷和摩擦界面等对管道非线性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摩擦界面复合材料输流管道摩擦界面上点的滞回曲线由两个对称的黏滞区域和两个对称的滑移区域组成,摩擦界面的黏滞-滑移切换导致输流管道振动响应除包含激励频率外,还包含一系列奇次超谐波;随着界面摩擦系数增大,输流管道基频处的轴向振幅减小,法向振幅增大,而3次超谐波处的轴向及法向振幅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界面摩擦刚度增大,输流管道基频及3次超谐波处的轴向振幅先减小后增大;来流速度主要影响含摩擦界面输流管道的法向振动,对管道的轴向振动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输流管道 摩擦界面 黏滞-滑移运动 非线性振动 半解析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轴系弯-纵耦合非线性效应对推力测量精度影响研究
19
作者 邹冬林 马相龙 +4 位作者 吴昊 薛林 杨宇泽 塔娜 饶柱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3-1072,共10页
高精度监测推进轴系推力对船舶快速性预报、船-机-桨优化匹配及轴系健康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超长推进轴系,由于其跨距大、细长比(轴系半径与长度之比)小、且承受推力大,此时轴系将产生严重弯-纵耦合非线性变形。这将对基于应... 高精度监测推进轴系推力对船舶快速性预报、船-机-桨优化匹配及轴系健康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超长推进轴系,由于其跨距大、细长比(轴系半径与长度之比)小、且承受推力大,此时轴系将产生严重弯-纵耦合非线性变形。这将对基于应变或变形位移等形变信息来测量推力的方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研究推进轴系弯-纵耦合非线性效应对推力测量精度的影响。考虑Von Karman非线性位移-应变关系,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推进轴系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弯-纵耦合效应对轴系变形位移和应变的影响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推力测量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转速时,轴系弯-纵耦合效应较弱,对推力测量影响很小;高转速时,忽略轴系弯-纵耦合效应将引起较大测量误差(240 r/min时,误差可达13.95%);测点越靠近螺旋桨,弯-纵耦合效应越强,推力测量误差越大,因此将测点布置在轴系前端推力轴承附近可有效减少轴系弯-纵耦合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研究结果对跨度大、细长比小的超长轴系推力测量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轴系 推力测量 非线性 弯-纵耦合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的轨枕垫对有砟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攀 肖源杰 +4 位作者 姜钰 王萌 王小明 张冲冲 TUTUMLUER Erol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7-472,共16页
轨枕垫(USP)因其良好的减震性能已广泛应用于铁路轨道结构,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USP对轨道结构刚度和振动响应的影响,但对有砟道床横向阻力影响的研究很少。为深入分析USP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理,建立轨枕-USP-有砟道床-路... 轨枕垫(USP)因其良好的减震性能已广泛应用于铁路轨道结构,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USP对轨道结构刚度和振动响应的影响,但对有砟道床横向阻力影响的研究很少。为深入分析USP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理,建立轨枕-USP-有砟道床-路基三维系统的精细化离散元-有限差分(DEM-FDM)耦合数值模型,采用典型重载铁路有砟道床横向阻力现场实测结果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进而模拟分析不同工况组合下USP对轨枕不同位置处(枕底、枕侧和枕端)的横向阻力、道砟颗粒运动和粒间接触力等宏微观指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轨枕横向位移下,相较于无USP的轨枕,带USP的轨枕其枕底道砟颗粒运动范围更大,横向阻力也更大,且横向阻力增加部分主要来源于枕底USP的不平整性;USP刚度越大,道床横向阻力也越大;采用USP可增加枕底的横向剪应力和最大法向接触力,且两者数值均随USP刚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轨道 有砟道床 道砟 轨枕垫 横向阻力 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