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对称框架结构扭转响应的时域解析解
1
作者 李文博 刘铁林 王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针对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利用地震行波激励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框架结构扭转响应的影响。给出了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在地震行波激励下的动力平衡方程,利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给出了地震行波激励下扭转响应级数形式的时域解析解。... 针对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利用地震行波激励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框架结构扭转响应的影响。给出了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在地震行波激励下的动力平衡方程,利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给出了地震行波激励下扭转响应级数形式的时域解析解。计算了框架结构分别在低频成分丰富和低频成分不丰富地震波行波激励下的峰值柱剪力,进而分析了地震波中低频成分对框架结构行波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行波激励下柱剪力解析解不但与固有频率和激励频率有关,还与时间延迟以及结构基频和激励频率比值的平方有关。地震波加速度幅值谱中存在小于结构基频的主要频率时,框架结构易于产生行波效应,幅值谱中主要频率均大于结构基频时,不存在行波效应。框架结构地震行波效应除取决于时间延迟外,还取决于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在低频成分和时间延迟的共同作用下,框架结构将产生地震行波效应。低频成分越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地震行波激励 扭转响应 解析解 低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地震响应解析解
2
作者 李文博 刘铁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 目的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解,分别研究低频成分丰富和低频成分不丰富地震波激励下的峰值柱剪力。结果地震行波激励下柱剪力解析解不仅与时间延迟有关,还与结构基频和激励频率比值的平方有关;对于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大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相反,对于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要小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结论结构响应地震行波效应除取决于时间延迟外,还取决于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小跨度结构会产生行波效应,且低频成分越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效应越显著;在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不会产生行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跨度结构 地震激励 解析解 行波效应 低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晨光 孔宪京 +2 位作者 邹德高 隋翊 张树茂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2-389,共8页
将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引入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程序,讨论了该方法在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模拟效果.为探讨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的影响,从地震波频谱特性、坝体高度和地基模量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将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引入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程序,讨论了该方法在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模拟效果.为探讨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的影响,从地震波频谱特性、坝体高度和地基模量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一致输入方法相比,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以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影响,并合理地反映出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当高频含量较多的地震波作用时,传统一致输入模型与所提出地震波动输入模型的数值结果差异相对较大;两类模型数值结果的差异区域会随坝体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地基模量变化对坝体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一致输入 波动输入 地震波动输入方法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行波效应的车桥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志超 张亚辉 林家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6,共9页
借助虚拟激励法,本文研究了非一致水平地震作用下三维车桥耦合时变系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通过轮轨间位移协调关系将列车和桥梁运动方程进行耦合,建立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激励下列车-桥梁时变系统运动方程。水平地震激励假设... 借助虚拟激励法,本文研究了非一致水平地震作用下三维车桥耦合时变系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通过轮轨间位移协调关系将列车和桥梁运动方程进行耦合,建立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激励下列车-桥梁时变系统运动方程。水平地震激励假设为均匀调制多点异相位完全相干随机激励;轨道不平顺激励假设为多点异相位完全相干平稳随机激励。采用时变系统的虚拟激励法将这些随机激励分别转化为一系列虚拟的确定性激励,然后通过数值积分求解相应的虚拟响应,进而方便地得到系统随机响应的时变功率谱密度函数和标准差等。数值算例中,通过Monte Carlo法验证了本文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讨论了地震波视波速、场地土条件等对系统随机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水平地震 虚拟激励法 行波效应 非平稳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有接头管-土非一致激励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孟海 李杰 陈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3-689,共7页
接口破坏是地震作用下埋地管线典型的破坏形式,对地下管线接口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有关地下有接头管线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比较少,尤其是考虑空间地震场影响下的非一致激励试验研究国内外还是空白.通过设置在两个振动台上... 接口破坏是地震作用下埋地管线典型的破坏形式,对地下管线接口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有关地下有接头管线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比较少,尤其是考虑空间地震场影响下的非一致激励试验研究国内外还是空白.通过设置在两个振动台上的层装剪切土箱,埋入有接头水泥管,输入合成相干地震波,进行了埋地管土相互作用非一致激励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的有接头埋地管线-土的反应规律及发展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多点振动台试验 非一致激励 接口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多点相关地震动作用下埋地管线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祚菊 张力 +2 位作者 周永毅 王志佳 张建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为了研究考虑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时埋地管线的地震响应,基于Opensees有限元程序,对埋地管线在多维多点相关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模型中采用基于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模拟管体结构,利用基于频域合成法生成多维多点人工地... 为了研究考虑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时埋地管线的地震响应,基于Opensees有限元程序,对埋地管线在多维多点相关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模型中采用基于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模拟管体结构,利用基于频域合成法生成多维多点人工地震动实现地震激励输入,采用零长度单元考虑管体和土体在其接触面上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0.2 g地震强度下,非一致激励下管道的应变响应主频是一致激励下管道应变响应主频的4~5倍;在0.1 g地震强度下,非一致激励得到的管体应变最大可以达到一致激励下管体应变的1.5倍,且随着地震强度增强两者的差距明显增大,这种差距可能使在一致激励下安全的埋地管线在考虑非一致激励时变得不安全。所以在抗震设防等级较高的地区,考虑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对于埋地管线的破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多维多点地震动 非一致激励 OPENSEES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非平稳性对大跨度空间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丁阳 张笈玮 李忠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4-990,共7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近似计算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结构峰值响应均值的算法,数值模拟了某体育馆大型网壳结构在平稳和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响应.研究表明,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后... 为了进一步完善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近似计算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结构峰值响应均值的算法,数值模拟了某体育馆大型网壳结构在平稳和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响应.研究表明,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后,各杆件的峰值响应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约7.51%~23.3%;同时考虑行波效应和地震动非平稳性时,在地震激励的初期阶段,结构响应方差会发生变化,但不会给结构的峰值响应均值带来明显差异;不同地面视波速时,峰值响应均值的减小程度不同.由此得出,所提出的近似算法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大跨度空间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量;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尤其当结构的阻尼比和自振频率很低时应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在分析地震动非平稳性的影响时,应同时考虑地震动的行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非平稳性 大跨度空间结构 虚拟激励法 行波效应 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多点激励下老山自行车馆屋盖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志 韩庆华 +1 位作者 周全智 刘健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7-1283,共7页
采用有限元动力时程法,分析了老山自行车馆在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下的反应,考虑了地震运动的多维性,并研究了地震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将静力等效方法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抗震设计中,把复杂的地震作用转化为结构静力荷载,为大跨度空间结构... 采用有限元动力时程法,分析了老山自行车馆在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下的反应,考虑了地震运动的多维性,并研究了地震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将静力等效方法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抗震设计中,把复杂的地震作用转化为结构静力荷载,为大跨度空间结构考虑行波效应时的抗震概念设计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结果表明:地震行波对网壳边缘处的杆件影响不大,对网壳中部杆件内力影响较大,且波速越小中部杆件内力越大;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影响显著,设计时应予考虑;在类似结构初步设计中,罕遇地震静力等效系数可取2.0,多遇地震静力等效系数可取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结构 行波效应 多维地震 多点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钻机井架振动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朋 齐明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共4页
以某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钻机井架为实例,借助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井架结构进行简化,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井架结构的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分别得到该井架的自振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及阵型)和井架结构在地震、波浪激励下... 以某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钻机井架为实例,借助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井架结构进行简化,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井架结构的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分别得到该井架的自振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及阵型)和井架结构在地震、波浪激励下的动态响应随时间、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有助于在设计井架结构时避开其共振频率范围,进而为选择平台上有振动特性的配套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机井架 ABAQUS 模态分析 地震激励 波浪激励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雷 刘宁国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为研究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绝对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对某座叠合梁斜拉桥进行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绝对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能在通用有限元... 为研究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绝对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对某座叠合梁斜拉桥进行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绝对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能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高效地实现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设计中假定地震动平稳性,得到的结果偏于保守;行波效应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响应有显著影响,考虑行波效应对主塔塔顶位移和塔底内力是有利的,但应注意其对主梁跨中位移和内力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梁斜拉桥 虚拟激励法 非平稳地震动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谱单元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政 张昊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77,共6页
为研究脉冲型强震中的竖向分量对超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常见的框架——核心筒体系,应用谱单元分析其简化的主结构体系模型在脉冲型强震竖向分量作用下的波动效应,并与基于振动力学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为反映结构体... 为研究脉冲型强震中的竖向分量对超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常见的框架——核心筒体系,应用谱单元分析其简化的主结构体系模型在脉冲型强震竖向分量作用下的波动效应,并与基于振动力学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为反映结构体系中巨型水平联系构件中剪切变形的影响,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梁谱单元,竖向构件的轴向反应则用谱单元中的杆单元来模拟,在分析中通过对波动方程的修正来反映地震波传播的时延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脉冲型强震竖向分量作用下,竖向构件的轴力波动较为明显,内部核心筒与外部巨型柱的相对错动效应显著,横向构件剪切问题不容忽视,此类损伤与后继水平地震分量作用的非线性耦合效应更须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脉冲型激励 竖向地震 谱单元方法 波动效应 剪切变形 TIMOSHENKO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场地地震动相干函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杰 廖松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7,共6页
在确定性波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结合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原理,可以形成工程场地随机波动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随机输入下的波动分析问题转换为多个虚拟激励下的确定性波动分析组合问题,从而可以方便地获得场地波动观测量之间的谱密度矩... 在确定性波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结合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原理,可以形成工程场地随机波动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随机输入下的波动分析问题转换为多个虚拟激励下的确定性波动分析组合问题,从而可以方便地获得场地波动观测量之间的谱密度矩阵,进而计算给出工程场地的地震动相干函数。本文阐述了随机波动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验证标准。将建议方法分别应用于具有一致随机激励与非一致随机激励的复杂工程场地的地震动相干函数分析之中,讨论了受局部场地条件影响的地震动相干函数的若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场地 地震动 相干函数 数值模拟 随机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激励下二维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铁林 陈文博 姜迎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987,共7页
目的研究短跨结构地震响应是否需要考虑行波效应.方法利用多点激励动力方程,针对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的三跨三层钢筋混凝土和三跨六层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各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结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目的研究短跨结构地震响应是否需要考虑行波效应.方法利用多点激励动力方程,针对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的三跨三层钢筋混凝土和三跨六层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分析各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结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在第三、四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考虑行波效应时,迎波方向的底层边柱剪力相对于一致激励出现显著增大现象,最大增加35%.第三类场地地震波作用下,行波激励下迎波方向的底层边跨梁梁端弯矩相对于一致激励出现显著增大现象,最大增加21%.结论短跨结构地震响应计算时不应一概忽略行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行波效应 一致激励 柱剪力 梁端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多点激励下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减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尚鸿 林伟 祁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6-291,共6页
针对连体高层结构连廊跨度不断增大的趋势,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其进行了减振研究.首先从主动线性二次型调节(LQR)理论出发推导了阻尼器的主动最优控制力以指导阻尼器选型,进而通过在一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算例在一致激... 针对连体高层结构连廊跨度不断增大的趋势,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其进行了减振研究.首先从主动线性二次型调节(LQR)理论出发推导了阻尼器的主动最优控制力以指导阻尼器选型,进而通过在一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算例在一致激励以及多维多点激励下对其进行了减振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连体高层结构上布置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响应并提高其抗震安全性,但同时也发现地震动空间效应会使减振效果发生明显波动,因此在设计减振方案后应考虑不同地震激励条件对减振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连体高层结构 多维多点激励 振动控制 黏滞阻尼器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激励下大跨度网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歆冬 尚慧洁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了研究地震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结构的影响,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大跨度网架结构进行了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反应分析,并与一致地震输入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地震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视波速的减小,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增大,上... 为了研究地震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结构的影响,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大跨度网架结构进行了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反应分析,并与一致地震输入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地震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视波速的减小,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增大,上部网架超载杆件百分比与行波效应影响系数大于1.2及1.6的网架杆件百分比均增加;行波效应对下部支承柱的影响依据柱子空间位置、内力类型、视波速大小、地震波水平分量输入方向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大跨度网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多点地震作用对支座附近杆件的影响,在对支承柱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抗震计算时建议对下部边跨各柱弯矩放大1.2倍,跨中各柱弯矩放大1.4倍,各柱轴力放大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网架结构 地震反应分析 行波效应 一致地震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式海上风力机整体化地震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席仁强 杜修力 +2 位作者 王丕光 许成顺 许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6,共10页
为了探讨风-波浪-地震共同作用下单桩式海上风机(OWTs)的动力行为,以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5 MW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将风、地震作为独立事件,根据风-波浪统计关系确定波浪谱参数.改进FAST软件以模拟土-结相互作... 为了探讨风-波浪-地震共同作用下单桩式海上风机(OWTs)的动力行为,以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5 MW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将风、地震作为独立事件,根据风-波浪统计关系确定波浪谱参数.改进FAST软件以模拟土-结相互作用,考虑停机、运行和应急停机3种工况,采用气动-伺服-水动-弹性耦合方法分析海上风机地震响应.算例表明,工作状态显著影响海上风机支撑结构的运动和内力,规律与地震强弱有关;地震动显著影响叶片挥舞振动速度;在风-波浪-地震的共同作用下,海上风机支撑结构危险截面剪力和弯矩峰值超过极端风-波浪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式海上风机 风-波浪-地震共同作用 风-波浪统计关系 土-结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效应对管线悬索桥的地震动力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睿为 陈锦晶 黄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5-1259,共5页
针对某油气管线悬索跨越工程,选用两条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行波效应和地震一致激励作用对管线悬索桥结构关键部位内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行波效应后不同视波速下索塔内力、位移的峰值变化显著,其峰值... 针对某油气管线悬索跨越工程,选用两条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行波效应和地震一致激励作用对管线悬索桥结构关键部位内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行波效应后不同视波速下索塔内力、位移的峰值变化显著,其峰值均在波速1 000 m/s左右时出现,主梁竖向位移包络值随视波速增大而减小并且其位移包络图"反弯点"增多;索塔内力和位移在波速大于一定水平时趋近于一致激励,在加速度峰值相同但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波激励下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悬索桥 地震 行波效应 动力响应 时程分析 一致激励 人工地震波 SAN Fernando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地震作用下叠交隧道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垚 雷华阳 +1 位作者 雷峥 刘英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4-116,129,共14页
叠交隧道是涉及隧道之间、隧道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其安全性将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对于叠交隧道振动台试验的研究集中在水平平行和交叉叠交隧道、单向和双向地震动输入。鉴于此,利用自行设计的层状三向剪切模型箱,对... 叠交隧道是涉及隧道之间、隧道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其安全性将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对于叠交隧道振动台试验的研究集中在水平平行和交叉叠交隧道、单向和双向地震动输入。鉴于此,利用自行设计的层状三向剪切模型箱,对竖直平行叠交隧道开展三向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地基土-叠交隧道模型体系动力特性、地基土加速度、叠交隧道加速度、地表沉降、地基土孔压、叠交隧道动土压力及叠交隧道应变等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震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简称PGA)依次增加,地基土-叠交隧道模型体系的自振频率随之减小,而阻尼比随之增大;叠交隧道周围地基土加速度和孔压的梯度差随着地震波PGA的增大而增大,且上隧道周围梯度差比下隧道更大;地基土对加速度的放大效应随着地震波PGA的增大而减弱;相同地震波作用下,相同位置处的叠交隧道加速度傅里叶谱形状相似,但幅值随着地震波PGA的增大而增大。此外,与顶部和底部位置相比,腰部位置加速度傅里叶谱频段范围变宽,幅值峰值有所降低;地表沉降峰值随着地震波PGA的增大而减小,相比地基土两侧位置,中心位置的沉降峰值明显较小;地震波的类型对叠交隧道动土压力峰值和应变峰值影响较小;对于动土压力峰值,两隧道的最大值均为腰部,而上、下隧道的最小值分别为底部、顶部;对于应变峰值,上隧道在腰部明显大于顶部和底部,而下隧道在4个位置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叠交隧道 地震响应 三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青海玛多M_(W)7.4地震及余震序列应力降时空分布与孕震环境
19
作者 沈琳 赵连锋 +2 位作者 谢小碧 何熹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11-4131,共21页
2021年5月21日发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玛多M_(W)7.4地震是继2008年M_(W)7.9汶川地震之后在中国陆区发生的最大地震.由于玛多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滑移速率较缓慢的次级断裂上,该地震成为研究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震危险性的典型震... 2021年5月21日发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玛多M_(W)7.4地震是继2008年M_(W)7.9汶川地震之后在中国陆区发生的最大地震.由于玛多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滑移速率较缓慢的次级断裂上,该地震成为研究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震危险性的典型震例.通过计算2021年玛多地震序列中震级大于2.5的地震应力降,我们调查了该地震序列应力释放的时空演化规律.首先,利用已有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宽频带Lg波衰减模型,对玛多地震序列产生的地震Lg波观测数据进行了传播路径衰减校正,获得119个地震事件的Lg波震源谱;然后,通过将理论震源函数与观测数据拟合,获得对Lg波标量地震矩、拐角频率和高频下降率的估计;最后,根据标量地震矩和拐角频率计算了2021年玛多地震序列的应力降.结果表明,2021年5月21日玛多地震主震应力降为22 MPa,余震序列的应力降分布范围为0.08~7.5 MPa、中位数为0.39 MPa,平均值为0.88 MPa.应力降与震级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可能并不遵从地震自相似理论.换言之,大小地震具有不同的破裂动力学性质.玛多地震序列应力降变化反映了断层面上的应力释放过程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主震发生之后余震应力降显著降低,但其间仍夹杂着少数具有较高应力降的事件.这些高应力降事件所在区域与主震后破裂面上的闭锁和应力集中区域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玛多地震序列 LG波 震源函数 应力降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