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马娟 马盛宗 +2 位作者 燕茹 马学平 贾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0.86组MACCEs发生率高于CAR<0.86组(52.68%与22.92%;χ^(2)=65.65,P<0.001)。ROC曲线显示CAR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C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702~0.754),最佳截断值为0.576,灵敏度为0.617,特异度为0.747。在基线模型基础上,与CRP、Alb相比,CAR能明显改善对患者发生MACCEs的预测效果(NRI=0.377,IDI=0.166,C指数=0.690;P<0.05)。结论CAR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发生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2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2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基因型鉴定
2
作者 张慧茹 王安琪 +3 位作者 刘崇 周园园 薛慧 涂佳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型(CCR2)基因敲除鼠的繁育和基因型分析,验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CCR2基因敲除鼠基因型检测的适用性。方法将引进的CCR2纯合雄性小鼠和野生型雌性小鼠进行交配繁殖出子一代,获得的F1代杂合子小鼠继续进行交...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型(CCR2)基因敲除鼠的繁育和基因型分析,验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CCR2基因敲除鼠基因型检测的适用性。方法将引进的CCR2纯合雄性小鼠和野生型雌性小鼠进行交配繁殖出子一代,获得的F1代杂合子小鼠继续进行交配,待小鼠2周龄时剪尾部组织提取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结果判定。通过遗传杂交,提高产生携带CCR2基因敲除纯合子后代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针对主要免疫细胞及关键脏器验证后代小鼠中CCR2基因的敲除效果,使用流式细胞术针对主要免疫细胞检测CCR2基因的敲除对免疫系统功能是否有影响。结果成功繁育并鉴定了CCR2基因敲除鼠,得到了3种基因型的F2代小鼠:CCR2^(+/+)、CCR2^(+/-)、CCR2^(-/-)。通过PCR法鉴别了子代基因型,Western blot显示CCR2基因敲除小鼠中CCR2蛋白表达极低。流式分析表明,CCR2基因敲除会减少小鼠脾脏来源T细胞中CD4^(+)T和Th1型细胞表达,但不影响巨噬细胞功能。结论正确的繁殖和鉴定是得到纯合CCR2基因敲除鼠的重要途径,PCR法鉴别小鼠基因型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2 基因敲除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型鉴定 蛋白表达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S-c通过调节转运体MRP2表达对甘氨鹅脱氧胆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敖宇 张旭阳 +3 位作者 唐聃 刘公伟 黄丹 蔡治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衍生肽MOTS-c对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诱导的人肝细胞THLE-3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LE-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GCDCA和MOTS-c干预THLE-3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出GCDCA和MOTS-c的处理浓度。再... 目的探讨线粒体衍生肽MOTS-c对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诱导的人肝细胞THLE-3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LE-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GCDCA和MOTS-c干预THLE-3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出GCDCA和MOTS-c的处理浓度。再采用GCDCA(200μmol/L)、MOTS-c(15、30、60μmol/L)、多药耐药蛋白2(MRP2)抑制剂Probenecid(500μmol/L)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10μmol/L)对THLE-3细胞进行处理或预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生化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细胞中MRP2信使RNA(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MRP2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GCDCA处理浓度的升高,THLE-3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水平逐渐升高,细胞中MRP2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均为P<0.05)。30、60μmol/L MOTS-c干预均可提高GCDCA暴露下THLE-3细胞增殖活性,上调细胞中MRP2和Nrf2表达水平,而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水平(均为P<0.05)。联合Probenecid干预可部分逆转MOTS-c对GCDCA诱导的THLE-3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联合ML385干预则又可部分抑制MOTS-c干预对GCDCA暴露下THLE-3细胞中MRP2表达的诱导作用。结论MOTS-c可减轻GCDCA诱导的人肝细胞THLE-3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介导的MRP2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肝损伤 甘氨鹅脱氧胆酸 MOTS-c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多药耐药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乳清蛋白复配对维生素C W_(1)/O/W_(2)型多重乳液稳定性及缓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毕英豪 贾爱荣 +3 位作者 张绵松 刘雪 都红芳 崔婷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4,共9页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与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复配对维生素C多重乳液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的影响,为维生素C多重乳液的应用提供参考。以KGM和WP混合溶液制备负载维生素C的W_(1)/O/W_(2)型多重乳液,考察不同质量分...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与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复配对维生素C多重乳液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的影响,为维生素C多重乳液的应用提供参考。以KGM和WP混合溶液制备负载维生素C的W_(1)/O/W_(2)型多重乳液,考察不同质量分数的KGM和WP对多重乳液离心乳析率、离心沉淀率、负载率、粒径、Zeta电位、流变特性、维生素C保留率和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GM质量分数为0.10%,WP质量分数为10.00%时,多重乳液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最好。此时,乳滴分布均匀,粒径为64.38μm,Zeta电位为-46.50 mV;维生素C的负载率达到93.24%;且在4、25和50℃下贮藏20 d均未出现明显分层;经模拟消化后乳液中维生素C的释放率为85.64%。上述结果证实了KGM与WP复配具有稳定维生素C W_(1)/O/W_(2)型多重乳液的潜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乳清蛋白 维生素c W_(1)/O/W_(2) 型多重乳液 稳定性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P2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及上皮细胞转化促进硅肺进展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茂茜 吴静 +5 位作者 李宣 周家伟 刘亚锋 郭健强 成安琪 胡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1-61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在硅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表型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硅肺组织中GBP2的表达和定位。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二氧化...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在硅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表型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硅肺组织中GBP2的表达和定位。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二氧化硅(CS)刺激后GBP2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功能。通过Western blot法明确GBP2在不同细胞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GBP2在硅肺患者的肺组织中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GBP2定位于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中。体外细胞实验表明CS刺激THP-1细胞通过GBP2激活c-Jun通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并促使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发生,在上皮细胞中GBP2通过上调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发生。结论GBP2不但在巨噬细胞中激活c-Jun促进炎症因子产生以及发生巨噬细胞M2型极化,而且在上皮细胞中激活转录因子KLF8发生EMT,共同促进硅肺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硅肺 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 c-JUN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Major B-cell Epitopes within the 2C Non-structural Protein of FMDV and Their Immunoreactivity
6
作者 FU Yuan-fang LU Zeng-jun +3 位作者 TIAN Mei-na ZHANG Xiao-li LIU Zai-xin CAI Xue-pen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42,共4页
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from the 2C gene sequence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for amplification of a fragment including 174bp of the 5'-end and 279bp of the 3'-end of the2C gene,which ... 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from the 2C gene sequence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for amplification of a fragment including 174bp of the 5'-end and 279bp of the 3'-end of the2C gene,which encoded an abundance of known B-cell epitopes of the protein.The amplified fragment was inserted into pET-30a plasmid(Novagen)via two unique endonuclease restriction sites,Nco I and Sal I.Sequencing confirmed that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interest was correctly inserted into the positive recombinant plasmid.The positive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host bacteria BL21(DE3)pLys for protein expression.After induction by IPTG at 37℃for 5 hours,the expressed product was analyz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confirming successful expression.The product is a 23kDa fusion protein and was shown to react with sera derived from FMDV-infected animals.This approach provides an useful antigen for establish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electro-transfer blot assay(EITB)diagnostic method,useful for differentiating FMDV-infected animals from those that been vaccin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DV nonstructural protein 2c GENE EI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主要表位区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7
作者 田美娜 李永亮 +4 位作者 付元芳 卢曾军 袁明 吴磊 刘在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本研究制备并鉴定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原核表达2C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直至所克隆的细胞能够100%的分泌抗体,用Do... 本研究制备并鉴定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原核表达2C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直至所克隆的细胞能够100%的分泌抗体,用Dot-ELISA以及IFA对mAbs的特异性等进行鉴定。共获得4株抗重组蛋白2C的mAbs,其亚类鉴定结果3株为IgG1,1株为IgG2b,叠加ELISA初步判定4株单抗所识别表位相同或相近。Dot-ELISA显示这些mAbs与重组2C蛋白和(2C'3AB)蛋白以及口蹄疫病毒O/China99感染的BHK-21细胞中的2C抗原均可特异性结合,IFA结果显示所得单抗能与FMDV感染细胞中的2C蛋白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获得的针对2C蛋白的特异性mAb,为进一步研究2C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2c 大肠杆菌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0
8
作者 唐灵 陈春莲 +2 位作者 苏桂兰 刘树娇 陈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16-2619,共4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三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 in)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三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 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 in)30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 in)32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UAE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脂素和CRP分别与病程、收缩压(SBP)、HbA1 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脂联素与病程、SBP、BUN、SCr、UAER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可能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尿病肾病 脂联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的线粒体机制(英文)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旭东 周克元 +1 位作者 侯敢 沈晓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诱导鼻咽癌细胞CNE 2Z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 用 1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分别处理细胞 0 (对照 ) ,2 ,4 ,8,12 ,2 4h和分别用 0 ,2 5 ,5 0 ,10 0 ,2 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处理CNE 2Z细胞 8h ,采用West...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诱导鼻咽癌细胞CNE 2Z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 用 1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分别处理细胞 0 (对照 ) ,2 ,4 ,8,12 ,2 4h和分别用 0 ,2 5 ,5 0 ,10 0 ,2 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处理CNE 2Z细胞 8h ,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Bcl 2 ,Bax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水平变化 ,罗丹明 12 3荧光染色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 ,比色法测定半胱天冬酶 9的活性改变。结果 ① 1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处理细胞不同时间 ,Bcl 2蛋白表达和△ψm 减少、胞浆中的CytC和半胱天冬酶 9活性增高均呈时间依赖性 (P <0 .0 1) ,但Bax蛋白表达无改变。除Bax以外的其他指标均自白藜芦醇处理 2h即有变化。Bcl 2的蛋白表达受抑和△ψm 的丧失在 4~ 8h间最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在 2 4h时已无意义。胞浆中CytC水平和半胱天冬酶 9活性在 8h达高峰 (分别为 0h的 3.0 ,5 .4倍 ) ,2 4h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②细胞经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 8h后 ,Bcl 2的蛋白表达受抑、△ψm 的丧失、CytC的释放和半胱天冬酶 9活性的升高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P <0 .0 1) ,但Bax的蛋白表达未受影响。结论白藜芦醇可能经一个线粒体 /半胱天冬酶 9的特定途径诱导CNE 2Z细胞凋亡 ,但此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蛋白BcL-2 蛋白BAX 半胱天冬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T细胞表达IL-2及IFN-γ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贤辉 曾耀英 +3 位作者 徐丽慧 孙荭 李振 狄静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和棉酚对体外活化T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和γ -干扰素 (INF -γ)的影响。方法 :在莫能菌素 (monensin)存在时 ,以佛波醇酯 (PDB) +离子霉素 (I)体外活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以流...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和棉酚对体外活化T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和γ -干扰素 (INF -γ)的影响。方法 :在莫能菌素 (monensin)存在时 ,以佛波醇酯 (PDB) +离子霉素 (I)体外活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以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分析H7和棉酚对CD3+ T细胞表达IL - 2和IFN -γ水平的影响。结果 :PDB +I处理PBMC 4h后 ,表达IL - 2和IFN -γ的CD3+ 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6 6 4± 2 0 4和 2 5 81±3 5 3( x±s) ,而对照组二者的比率为 1 0 6± 0 2 2及 3 12± 0 77(P <0 0 5 )。棉酚 (5 0 μmol/L)可明显抑制IL - 2及IFN-γ的表达 ,抑制后表达率分别为 2 0 8± 0 12及 9 0 1± 1 90。H7作用比棉酚强 ,5 0 μmol/L的H7抑制后的IL - 2及IFN -γ阳性T细胞比率分别为 0 4 3± 0 0 6和 2 4 0± 0 2 7。结论 :PKC在CD3+ T细胞表达IL - 2及IFN -γ中发挥重要作用 ;PKC抑制剂H7及棉酚明显抑制IL - 2及IFN -γ的表达 ,提示H7和棉酚可通过抑制PKC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抑制剂 T细胞 IL-2 IFN-Γ 影响 棉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nm2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天文 陈道达 +1 位作者 郑勇斌 连彦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66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66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 05), 与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 P<0. 05, P<0 .01)。nm23 蛋白在结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组(P<0. 01) , 其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且, 在淋巴结转移组中C -erbB -2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 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c-ERBB-2蛋白 NM2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PKC-α和miR-10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海兵 魏永长 +4 位作者 涂宏蕾 杜宁 赵阳 胡丽娟 任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miR-101、蛋白激酶C-α(PKC-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ting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 目的探讨miR-101、蛋白激酶C-α(PKC-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ting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PKC-α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癌组织中COX-2及PKC-α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2)胃癌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胃癌中PKC-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3)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中PKC-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呈负相关,两者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1,P<0.05;r=-0.627,P<0.05)。结论 miR-101、PKC-α和COX-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miR-101和PKC-α可能是抑制COX-2在胃癌中表达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蛋白激酶c 环氧合酶2 微RNA-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p53、bcl-2及c-myc的表达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伟 林宜先 +2 位作者 熊永炎 刘铭球 陈福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研究伴神经内分泌 (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3、bcl 2和c myc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随机搜集 60例手术切除的NSCLC石蜡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嗜铬颗粒蛋白A(CgA)、突... 目的 研究伴神经内分泌 (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3、bcl 2和c myc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随机搜集 60例手术切除的NSCLC石蜡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嗜铬颗粒蛋白A(CgA)、突触素 (Syn)及p53、bcl 2、c myc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中NSE、CgA、Sy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5 .0 0 % (2 7/ 60 )、1 3 .33% (8/ 60 )、31 .67% (1 9/ 60 )。结合三者的表达确定伴有NE分化的占 41 .67% (2 5/ 60 ) ;NE分化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P <0 .0 5)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NE)的转移率较高 ,临床分期较高。NSCLC NE中bcl 2、p53和c my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 0 % (1 7/ 2 5)、80 .0 0 % (2 0 / 2 5)和 68.0 0 % (1 7/ 2 5) ,其中bcl 2、p53的表达与NE分化有密切关系 (P <0 .0 5)。结论 NSCLC中有相当一部分伴有NE分化 ,NSCLC NE具有与其它NSCLC不同的生物学特性。NSCLC NE中可以检测到高表达的bcl 2蛋白、突变型p53蛋白 ,p53突变导致的bcl 2 /Bax的失衡在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 P53蛋白 BcL-2蛋白 c-MYc蛋白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6
14
作者 廖岚 雷闽湘 +2 位作者 陈慧玲 吴嘉 郭丽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 :前瞻性探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与糖尿病肾病 (DN)及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 5 5例正常对照组、6 6例不伴DN和 6 8例伴DN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hs CRP水平 ,比较 3组间的差异 ;对 5 8例入... 目的 :前瞻性探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与糖尿病肾病 (DN)及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 5 5例正常对照组、6 6例不伴DN和 6 8例伴DN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hs CRP水平 ,比较 3组间的差异 ;对 5 8例入组时无DN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降压等措施综合干预 ,追踪观察 5年 ,观察干预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hs CRP及肾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 :入组时 ,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 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在年龄 ,BMI,糖尿病病程 ,平均动脉压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都匹配的条件下 ,入组时DN组的hs CRP水平高于无DN的DM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2 8例在随访终点发生DN的DM患者与 30例在随访终点未发生DN患者比较 ,前者入组时和随访结束时的血清hs CRP水平高于后者 (P <0 .0 5 ) ;经降糖、降压等综合治疗 5年后 ,终点时未发生DN的DM1组血清hs CRP水平低于入组时 (P <0 .0 5 ) ,而发生了DN的DM2组终点的血清hs CRP水平虽较入组时略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在DM组和DN组逐渐增高 ,表明其可能是 2型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 ;终点发生DN的DM患者有高水平的hs CRP基线值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 2型糖尿病患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 cRP 患者 DM 2型糖尿病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清 水平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谷宇新 李庆星 +2 位作者 由彦玲 刘广顺 韩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感染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伴重度慢性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为试验组,以年龄(±3岁)、性别、体重指数(±1kg/m2)配比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超敏CRP酶联免疫法... 目的探讨牙周感染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伴重度慢性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为试验组,以年龄(±3岁)、性别、体重指数(±1kg/m2)配比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超敏CRP酶联免疫法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平均为3.07mg/L,对照组为1.78mg/L,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CRP≥3.0mg/L的患者占53.13%,对照组为28.1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感染可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这种炎性因子的升高可能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血清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敏华 杜卫东 +1 位作者 魏伟 王春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0-22,I004,共4页
目的:探讨p53、c-erbB-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化方法研究70例胃癌及20例胃癌前病变p5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和肠化生上皮p53及c-erbB-2均阴性,... 目的:探讨p53、c-erbB-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化方法研究70例胃癌及20例胃癌前病变p5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和肠化生上皮p53及c-erbB-2均阴性,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5.0%和51.4%。c-erbB-2阳性率分别为10.0%和40.0%。p53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发生及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而c-erbB-2则与胃癌分化程度、胃癌浸润深度等有关(P<0.05)。在低分化腺癌癌巢边缘部,硬癌内呈浸润性生长的细胞以及脉管内转移性癌栓等处,除了癌细胞核内p53表达较强外,胞浆也呈弥漫性染色,表明胞浆阳性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在非浸润进展组或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胃癌组织内p53及c-erbB-2的阳性率有下降的趋向。结论:p53可作为临床筛选胃癌、癌前期病变以及进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p53与c-erbB-2一起可用于判断胃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P53基因 c-ERBB-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牙周病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郝涛 高琳 +1 位作者 阳琰 廖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共20例,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所有研究...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共20例,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和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牙周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s-CRP与Homa-IR、HbA1C呈正相关。结论:牙周病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这种炎性因子可能加重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2 c反应蛋白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TRP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敏 陈晨 +3 位作者 瞿华 王行 魏慧丽 邓华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14-1618,共5页
目的测定正常人群、肥胖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中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1q/TNF-related protein 3,CTRP3)水平,探讨CTRP3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按是否新诊断为T2DM,分为正常糖耐量组... 目的测定正常人群、肥胖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中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1q/TNF-related protein 3,CTRP3)水平,探讨CTRP3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按是否新诊断为T2DM,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88例和T2DM组86例,以BMI≥25 kg/m2为分割点,将两组组内分正常体质量(NW)亚组和肥胖(OB)亚组。分析CTRP3与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白介素-6(IL-6)以及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INS×FPG/22.5。ELISA法检测CTRP3及IL-6水平。结果 1T2DM组血浆CTRP3水平显著低于NGT组[(369.59±117.56)vs(445.42±124.03)ng/mL,P<0.01],OB组CTRP3水平显著低于NW组[(352.87±106.38)vs(464.29±120.71)ng/mL,P<0.01]。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浆CTRP3水平与性别、年龄、血压和TC、LDL-c无相关(P>0.05),而与BMI、腰围(WC)、WHR、FPG、2hPG、HbA1c、TG、FINS、HOMA-IR及IL-6负相关(P<0.01),与HDL-c正相关(P<0.05)。3以CTRP3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TRP3水平与HbA1c、TG、HOMA-IR独立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的T2DM和肥胖患者血浆CTRP3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CTRP3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HbA1c、TG、HOMA-IR为血浆CTRP3的独立影响因素,推测CTRP3可能参与了肥胖及T2DM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肥胖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水平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洪文 张银环 +2 位作者 柳林 沈守祥 孟祥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高灵敏度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其中伴大血管病变77例,无大血管病变71 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73 例,正常人群组75 例。采用ELISA法测定4组患者的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高灵敏度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其中伴大血管病变77例,无大血管病变71 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73 例,正常人群组75 例。采用ELISA法测定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结果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或不合并大血管病变)以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 或P<0. 001);2 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 .05);2型糖尿病合并或不合并大血管病变组之间hsCRP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2 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慢性低水平炎症反应,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一个良好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大坤 吕肖锋 +3 位作者 高宇 周淑晶 杜健 武晋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的初诊T2DM患者中行动态血糖监测,据监测结果选取30例3倍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MBG)的...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的初诊T2DM患者中行动态血糖监测,据监测结果选取30例3倍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MBG)的患者为血糖波动小组(A组),30例3倍SD≥MBG的患者为血糖波动大组(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FMD检查及CRP测定,比较两组间FMD、CRP的差异,探讨血糖波动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1)与A组相比,B组的CRP及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明显升高,FM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以FMD、CRP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收缩压(SBP)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LAG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PPGE是影响CRP的独立因素。(3)简单相关显示,FMD与CRP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能参与了初诊T2DM患者内皮功能及炎性状态的改变,并可通过增强体内炎性状态增加对内皮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血糖波动 动态血糖监测 内皮功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