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现状、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雪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是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度实践,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探索,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依照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实务中进... 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是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度实践,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探索,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依照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实务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在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进程中仍面临数字技术与监督业务融合之困、数据共享与治理之难、制度规范缺失之虞等诸多挑战。有效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应以明确体系建设标准、规范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方式和行业管理为抓手,建立健全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相关制度规范,加强数字纪检监察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数据价值正义、程序完善、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纪检监察体系 数字中国 全面从严治党 纪检监察大数据 制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检测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2
作者 许旻昊 薛凯肇 +4 位作者 帅斌 王宇 杨乔礼 左静 张雁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30,共12页
为解决传统人工经验模式划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检测区域,难以保证合理性和公平性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任务均衡性和结构紧凑性为双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核心的检测区域划分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覆盖完整性、达速检测、线-车特... 为解决传统人工经验模式划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检测区域,难以保证合理性和公平性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任务均衡性和结构紧凑性为双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核心的检测区域划分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覆盖完整性、达速检测、线-车特殊属性匹配及检测区域连通等关键约束;基于多商品流模型,构建适用于具有复杂异质性和向下兼容且非唯一匹配关系的连通性判定约束;以各目标单独求解对应最优解的倒数作为目标权重,将原模型转为与各目标总实现程度最大化的单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设计不同场景的计算实验,得出影响分区方案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将所提方法运用于实际规模的线网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IT异质性对划分方案的质量与求解速度影响最为显著;本文提出的检测区域划分方法可有效解决人工编制模式无法兼顾均衡检测负荷与减少异地出差的局限;使用10列CIT时,划分方案与理想解总偏差仅为2.84%,显著优于人工方案。本文可为指导检测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区域划分方案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综合检测列车 分区问题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综合检查模式研究
3
作者 于霖 李宇杰 +3 位作者 叶利宾 张军 杨硕 崔广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为提高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检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基于国家标准、行业办法、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明确区间设备设施检查工作依据,论述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检查设备和检查方式,对比分析典型综合检查设备的功能参数和优缺... 为提高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检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基于国家标准、行业办法、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明确区间设备设施检查工作依据,论述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检查设备和检查方式,对比分析典型综合检查设备的功能参数和优缺点,提出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综合检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标准可以覆盖国家标准、行业办法和地方标准中的检查内容和检查周期;综合检测车适用于动态检查,综合检测小车适用于静态检查,二者均远优于手持式设备;搭载式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日常检查,综合检测车和综合检测小车编组搭配既有专业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定期检查,固定监测设备和手持式设备主要用于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工作短期宜采用租赁服务、长期宜采用购买设备的方式实施。本研究可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区间设备设施 综合检查模式 检查方式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列控系统综合试验关键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郜新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长大坡道多、长大隧道多,新型列控系统减少轨旁设备,实现移动闭塞、列车自主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能够满足西部铁路维护少、运输效率高的运营需求。阐述新型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提炼该系统综合试...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长大坡道多、长大隧道多,新型列控系统减少轨旁设备,实现移动闭塞、列车自主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能够满足西部铁路维护少、运输效率高的运营需求。阐述新型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提炼该系统综合试验关键测试方法,并先后在环行铁道、格库铁路、若和铁路3个试验场地,对新型列控系统多型号设备功能和性能、互通兼容性等进行全面验证,实现新型列控系统在若和铁路的工程示范应用。通过对综合试验梳理与总结,完善我国列控系统综合试验技术体系,可为未来铁路科研试验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综合试验 列车自主定位 列车完整性检查 移动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网络分割算法的高速铁路检测区域均衡化划分方法研究
5
作者 吴天琪 刘晓亮 +3 位作者 鲍晶晶 王睿 刘晓溪 郭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153,共8页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其检测效率与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尤为关键。为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提出一种基于权重映射的多层网络分割算法,以实现高速铁路网络的均衡划分。为解决多层网络分割算...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其检测效率与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尤为关键。为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提出一种基于权重映射的多层网络分割算法,以实现高速铁路网络的均衡划分。为解决多层网络分割算法破坏网络连通拓扑的问题,在既有的多层网络分割算法中引入权重映射策略,通过概化、分割、细化3个阶段将高速铁路网络图划分为均等分区。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将全国高速铁路网络完整均衡分割为若干检测分区,各区域里程差异控制在10%以内,显著降低检测人员工作强度与车底维护成本。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方法在保障网络拓扑连通性的同时,解决大规模路网分割效率低、边界割裂线路等问题,为动态检测计划的智能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图分割 多层分割算法 高速综合检测 区域化检测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研究
6
作者 王凡 戴鹏 +4 位作者 刘俊博 李茂 袁立 王纪坤 赵德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时间的精确同步是确保各系统数据时空一致性的关键技术。以满足450 km/h检测速度条件下的高精度同步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精确时间协议(PTP)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框架。该框架采用“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主节点...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时间的精确同步是确保各系统数据时空一致性的关键技术。以满足450 km/h检测速度条件下的高精度同步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精确时间协议(PTP)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框架。该框架采用“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主节点为车载高精度时间服务器,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提供的精确授时。通过采用IEEE1588 v2协议作为主通讯协议搭建同步网络,并采用三层万兆PTP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搭建光纤传输网络连接各从节点(专项检测系统)。对多级路由接入、长距离传输、实时/非实时操作系统平台等不同工况下的时间同步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时间同步框架可确保各检测系统主控制器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在微秒级,可确保在最高450 km/h运行速度下同一时刻各系统数据的空间对齐误差<1 cm;时钟同步性能基本不受同步网络线缆长度和多级路由层数影响;各系统主控器需运行实时操作系统接入同步网络,才可保证各系统对数据进行时间标记操作时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精确时间协议 时钟同步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IEEE1588 v2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巡察面临的现实难题及破解之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姬丽萍 唐锡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作为党内监督下沉的重要形式,农村基层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巡察的有效途径,并取得明显成效。然而,有的农村基层巡察在聚焦主责主业、巡察政策措施落... 作为党内监督下沉的重要形式,农村基层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巡察的有效途径,并取得明显成效。然而,有的农村基层巡察在聚焦主责主业、巡察政策措施落实、巡察队伍整体素质、与相关职能部门衔接配合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表现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能力作风不太适应、方式方法不够新颖、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巡察工作定位;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打造巡察过硬队伍;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创新巡察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抓好巡察成果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 巡察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交路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景昱 陈家旭 +2 位作者 赵泽乾 李连东 郭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2,共8页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于确保高速铁路系统安全、高效运营极为重要,研究提出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交路计划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分配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巡检路径,下层优化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巡检时间,通过添加中间变量解耦非线性约束,并基于Gur...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于确保高速铁路系统安全、高效运营极为重要,研究提出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交路计划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分配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巡检路径,下层优化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巡检时间,通过添加中间变量解耦非线性约束,并基于Gurobi优化器设计配套求解算法,同步实现了月度综合检测列车巡检路径最优和车底运用最合理,以及按月执行的综合检测列车巡检计划变化最小、跟车班组人员适应性最优的目标;并以某月全国高速铁路网综合检测列车巡检计划为例,对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检测效率和任务分配均衡度,可为综合检测列车实际巡检工作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检测交路 指派问题 路径规划 列车巡检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海浪 王发灯 +3 位作者 韩强 戴鹏 王昊 李培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4,共8页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高端核心技术装备,该检测列车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为载运平台,集成400 km/h的轨道几何、车辆动态响应、接触网、通信信号、线路环境等检测系统。在400 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研制中,开发了...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高端核心技术装备,该检测列车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为载运平台,集成400 km/h的轨道几何、车辆动态响应、接触网、通信信号、线路环境等检测系统。在400 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研制中,开发了检测集中控制和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检测作业的自动化管理和数据自动归集;设计了基于时空二元基准的检测系统同步架构,实现病害缺陷的多源融合精确定位和多专业检测数据的动态精确关联分析;对检测系统和载运动车组平台进行一体化设计,提升更高运行速度条件下列车检测的可靠性。经试验验证,400 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可满足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最高450 km/h等速、等工况条件下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CIT450 时空二元 检测集中控制 数据自动归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仪巡检质控技术及软件研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伟 张剑 +1 位作者 丁钢彬 张旭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91,407,共13页
近年来,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勘探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相对于有缆地震仪器,节点地震仪在带道能力、排列布设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它无法实时获取采集的地震数据,给质量监控和数据评价带来一定困难。如何... 近年来,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勘探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相对于有缆地震仪器,节点地震仪在带道能力、排列布设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它无法实时获取采集的地震数据,给质量监控和数据评价带来一定困难。如何确保节点地震采集质量,保证节点地震仪工作状态良好成为采集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即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结合野外地震采集施工模式和作业流程,介绍了多类型节点质控手机APP及质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设计思路,开展了节点通讯、手机定位及导航、节点位置监控、多模式巡检、数据可视化及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基于Visual Studio 2022集成开发环境,采用MVC设计模式研发了多类型节点质控手机APP及质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解决了当前节点质控软件通用性不强,质控数据综合评价分析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软件性能稳定、运行流畅,大幅提高了节点地震仪质控效率及效果,可有效保障节点数据采集质量和资料品质,降低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节点仪 巡检质控 数据可视化 手机APP 综合分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体系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道安 陈东生 +2 位作者 赵钢 田新宇 杨志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方案对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梳理铁路现代化内涵及工作要求,对比国内外基础设施检测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设计架构。结合我国计量体系和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剖... 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方案对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梳理铁路现代化内涵及工作要求,对比国内外基础设施检测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设计架构。结合我国计量体系和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剖析了先进测量、评定校准、泛在互联、智能感知、大数据应用及评价体系等层面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第2代高速综合检测技术、普速综合检测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分析等实践探索,相关成果体现了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更加可靠和智能,为更好地落实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现代化 铁路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 综合检测技术 大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超 刘琨 +3 位作者 李海浪 梁志明 吴奇永 刘文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目前,我国14列在役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均以和谐号动车组为载运平台。为了满足等速检测、同工况检测等要求,研制以复兴号动车组为载运平台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制中,针对检测需求,对检测系统软硬件进行优化升... 目前,我国14列在役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均以和谐号动车组为载运平台。为了满足等速检测、同工况检测等要求,研制以复兴号动车组为载运平台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制中,针对检测需求,对检测系统软硬件进行优化升级,加强RAMS设计,实现了少人化的集中控制操作;针对工作、生活需求,对动车组布局及设施进行了全新设计。实践表明,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投入运营后,在安全运营、养护维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兴号动车组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电磁兼容 车地无线传输 加速度检测 列车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客车车载式轨道综合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宁宁 胡岳银 +1 位作者 吴伟 巩京锋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针对轨道专用检测车挤占“天窗”资源、作业频率低、无法实现在线检测的局限,研制电客车车载式轨道综合检测系统,实现车载在线检测,并通过人工智能和识别算法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及时检出超限病害进而指导合理养护,以保证列... 针对轨道专用检测车挤占“天窗”资源、作业频率低、无法实现在线检测的局限,研制电客车车载式轨道综合检测系统,实现车载在线检测,并通过人工智能和识别算法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及时检出超限病害进而指导合理养护,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该系统主要由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钢轨轮廓检测系统、轨道状态巡检系统组成。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基于惯性轨迹法对轨道几何参数实时采集和分析,可实现各参数重复性偏差均小于0.5 mm;钢轨轮廓检测系统基于PLICP (Point-to-Line Iterative Closest Point)法,可实现95%置信度重复性偏差均小于0.2 mm的磨耗检测;轨道状态巡检系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法对钢轨、扣件、轨枕、道床等进行伤损检测分析,可实现检查对象完整覆盖和高清成像,且缺陷识别最小尺寸满足5.0 mm×5.0 mm检测需求。重复性、准确性等验证试验结果均表明,该轨道综合检测系统可以满足各项检测指标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式系统 轨道综合检测 轨道几何参数 钢轨轮廓 轨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定位和同步触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检测车
14
作者 李军 樊晓东 +4 位作者 薛丁维 周航 高涛 陈昌邦 张宜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及轨道的工务巡检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亟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及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定位和同步触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检测车(以下简称“综合检测车”),阐述了该综合检测车的...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及轨道的工务巡检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亟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及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定位和同步触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检测车(以下简称“综合检测车”),阐述了该综合检测车的系统架构,并介绍了同步定位模块、供电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的功能,以及工务病害故障检测所采用的识别算法。介绍了该综合检测车的定位计算和同步控制技术,并对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其技术优势进行了总结。[结果及结论]该综合检测车可在2 h内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隧道及轨道的巡检工作,实现对多类病害故障的智能综合检测。与人工检测相比,其准确率提升了60%,巡检成本降低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工务巡检 综合检测车 双目定位技术 同步触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综合检测车的研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杜鹤亭 高林奎 +4 位作者 张继元 魏世斌 吴旺青 夏亮光 顾世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我国正在研制的第一辆安全综合检测车。该车由轨道状态检测、接触网检测、轮轨连续作用力测量、线路周边环境监视、通信信号检测(预留)等五个检测子系统组成。分别对轨道状态、接触网、轮轨连续作用力、线路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或监视... 介绍我国正在研制的第一辆安全综合检测车。该车由轨道状态检测、接触网检测、轮轨连续作用力测量、线路周边环境监视、通信信号检测(预留)等五个检测子系统组成。分别对轨道状态、接触网、轮轨连续作用力、线路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或监视,概述了检测内容、检测原理及其技术指标。该车检测数据的实时处理是通过网络化计算机数据处理子系统完成的。该车综合分析技术包括轨道检测结果对接触网拉出值检测偏差值的修正和补偿技术、轨道检测结果与轮轨作用力测量结果的对比及分析技术、环境监视图像与轨道检测结果的实时叠加综合技术以及整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 安全综合检测车 轨道 接触网 轮轨力 环境监视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综合巡检技术 被引量:68
16
作者 吴立远 毕建刚 +2 位作者 常文治 杨圆 弓艳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1,138,共6页
为满足配电网架空线路巡检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小型无人直升机平台的配网架空线路综合巡检技术。提出无人机综合巡检平台的构建方法,研究确定无人机搭载的可见光、红外、紫外及超声波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等综合巡检模块的配置要求。测... 为满足配电网架空线路巡检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小型无人直升机平台的配网架空线路综合巡检技术。提出无人机综合巡检平台的构建方法,研究确定无人机搭载的可见光、红外、紫外及超声波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等综合巡检模块的配置要求。测试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检系统的适应环境温度为–20~45℃,最高海拔高度为2 000 m,抗风能力为7 m/s;悬停控制精度的垂直方向为±0.5 m、水平方向为±1.0 m,能精确定点近距离巡检杆塔。对于可见光传感器,有效像素数为1 200万,具备变焦和自动对焦功能;对于红外传感器,有效像素数为30万,具备自动对焦功能。提出的小型无人直升机综合巡检技术可应用在配网架空线路巡视和检测,以提升配网线路巡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架空输电线路 无人机综合巡检 传感模块 环境适应性 巡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提速综合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黎国清 杨爱红 许贵阳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2,44,共4页
通过对国外高速综合检测技术分析,为保障既有线提速200~250km/h列车运行安全,确保提速线路基础设施良好,研制了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弓网检测、动力学检测、信号检测、ATP监测、无线场强检测、动应力测试和环境监视系统,自主集成200km/h... 通过对国外高速综合检测技术分析,为保障既有线提速200~250km/h列车运行安全,确保提速线路基础设施良好,研制了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弓网检测、动力学检测、信号检测、ATP监测、无线场强检测、动应力测试和环境监视系统,自主集成200km/h过渡综合检测列车,并对京沪线等既有提速干线进行每十天一周期的动态实时检测和分析,提出尽快完善高速轨道动态检测评价标准及方法、深化接触网检测评判标准研究、尽快完善信号动态检测标准、形成我国铁路高速铁路动态检测标准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提速 综合检测技术 研究与应用 综合检测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机器人智能巡检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59
18
作者 彭向阳 金亮 +2 位作者 王锐 易琳 陈国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232,共10页
随着中国电网规模迅速发展,传统人工巡视已不能适应变电站运维需求,智能机器人巡检已成为变电站巡检的重要发展方向。文中以变电站机器人实用化巡检为目标,系统研发了机器人综合导航,可见光、红外及音频检测,机器人自动充电以及任务规... 随着中国电网规模迅速发展,传统人工巡视已不能适应变电站运维需求,智能机器人巡检已成为变电站巡检的重要发展方向。文中以变电站机器人实用化巡检为目标,系统研发了机器人综合导航,可见光、红外及音频检测,机器人自动充电以及任务规划等智能巡检技术,在广东电网220 kV和500 kV变电站开展巡检应用,实现了电流致热型缺陷的红外检测,开关状态和表计读数的可见光检测,主变噪声的音频检测,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视和运行监控。变电站机器人智能巡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极大提高了变电站巡检效率,降低了巡检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机器人 智能巡检 综合导航 任务规划 可见光检测 红外检测 音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 被引量:9
19
作者 彭丽宇 陶凯 黎国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针对重载铁路维护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朔黄铁路为例,阐述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的关键技术及地面数据综合分析技术。朔黄铁路综合检测列车采用先进、科学的检测技术,对线路轨道、道床、路基、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周边环境中影响列... 针对重载铁路维护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朔黄铁路为例,阐述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的关键技术及地面数据综合分析技术。朔黄铁路综合检测列车采用先进、科学的检测技术,对线路轨道、道床、路基、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周边环境中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技术指标和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并具有时空同步定位、大容量数据传输和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对于综合评价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科学指导重载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检测列车 综合检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降水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莉萍 王秀荣 王维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4,共9页
在现代化气象服务业务中,经常需要对某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发生的降水过程综合强度大小进行定量评估或预估。为满足此类服务需求,利用1960-2009年1789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暴雨孕灾环境的脆... 在现代化气象服务业务中,经常需要对某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发生的降水过程综合强度大小进行定量评估或预估。为满足此类服务需求,利用1960-2009年1789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暴雨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及气象服务需求等,将中国分为4个暴雨灾害敏感区;基于降水影响对降水过程进行定义,并分析给出了降水强度、覆盖范围、降水持续时间3个降水过程综合强度的评估指标;通过提取分析对4个暴雨灾害敏感类区造成一定影响的历史降水过程,以3个评估指标指数划分为基础,建立了降水过程综合强度等级划分评估模型,界定特强、强、较强、中等4个强度降水过程的划分标准。最后,应用2010-2012年降水资料对该评估模型进行了应用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可以对中国范围内任意区域降雨过程综合强度大小进行快速定量评估和预估,也可为历史降雨过程案例入库及演变特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气象业务中相关服务的时效性和科学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过程 综合等级强度 评估指标 评估模型 应用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