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for SISO system with time delay process 被引量:3
1
作者 靳其兵 刘立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25-1736,共12页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C and disturbance observer control(DOB). Further, a design process of disturbance filter is presented to realize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for ADRIMC scheme. The disturbance filter is used to estimate an equivalent disturbance consisting of both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internal disturbances caused by model mismatche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ossesses a goo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ough losing some partial dynamic performance. In other words,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 tradeoff betwee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ADRIMC) low pass filter (LPF) robusm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precision for pendulous integrating gyro accelerometer via adaptive internal model control 被引量:1
2
作者 Xu Fengxia Xia Gang +2 位作者 Zeng Ming Sun Baoku Zhao Xuez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841-845,共5页
An adaptive internal mode control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effectively periodic disturbance with uncertain frequency caused by input error angle of PIGA (Pendulous Integrating Gyro Accelerometer). An adaptive algori... An adaptive internal mode control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effectively periodic disturbance with uncertain frequency caused by input error angle of PIGA (Pendulous Integrating Gyro Accelerometer). An adaptive algorithm with periodic disturbance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on line is applied and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to eliminate disturbance. Then the convergence of this algorith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re proved by the averaging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liminate periodic disturbance and improve the test precision for PIGA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 periodic disturbance adaptive algorithm internal model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 Approximate-bas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15
3
作者 WANG Yao-Nan YUAN Xiao-F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9,共8页
一台支持向量机器(SVM ) 近似底的内部模型控制(IMC ) 策略为同步发电机的蒸气 valving 控制被介绍。建议 SVM IMC 策略包括二主要部分:在内部模型结构的 SVM 近似反的控制器和无常赔偿。SVM 反的控制器经由泰勒扩大用一条输入产量近... 一台支持向量机器(SVM ) 近似底的内部模型控制(IMC ) 策略为同步发电机的蒸气 valving 控制被介绍。建议 SVM IMC 策略包括二主要部分:在内部模型结构的 SVM 近似反的控制器和无常赔偿。SVM 反的控制器经由泰勒扩大用一条输入产量近似途径直接被导出,并且没有进一步的联机训练,它通过非线性的系统鉴定被实现。而且,一个坚韧性过滤器在内部模型结构被用于无常赔偿。模拟为蒸气 valving 控制显示出 SVM IMC 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非线性控制 支持向量机 神经网络 逼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
4
作者 宋小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李彦超 刘伟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单预瞄点规划汽车的虚拟轨迹,然后计算汽车质心以无偏差方式沿规划轨迹稳定行驶时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并加以优化,最后引入内膜原理构建内环为镇定补偿器、外环为内模伺服补偿器进行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以更好地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变化,并基于控制条件,采用极点配置和待定系数法求解系统控制量,实现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跟踪理想轨迹和理想横摆角速度、降低侧向位移和航向角误差,且在行驶状态发生连续变化下,横摆角速度结果与理想结果接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及时适应行驶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无静差跟踪 鲁棒控制 内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AKF的PMSM扰动补偿策略
5
作者 程勇 李森豪 +1 位作者 李思卿 贺虎成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7-905,共9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内模控制中存在的模型失配、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导致的电流误差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对电流环的补偿控制。在电流环解耦的情况下,建立内模控制器,将由模型失配、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内模控制中存在的模型失配、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导致的电流误差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对电流环的补偿控制。在电流环解耦的情况下,建立内模控制器,将由模型失配、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引起的系统扰动与内模控制器反馈电流作为状态变量构造系统的状态方程,建立扩张状态建模下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观测系统扰动,为内模控制提供实时扰动补偿。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模型失配时能够实现电流的补偿,有效减少了电流纹波,减小了电流的稳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内模控制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 扰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调速系统模糊分数阶内模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诚 杨亚腾 张井岗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针对高精度交流调速系统,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内模控制、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糊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首先,考虑到分数阶微积分的优良特性,将其引入交流调... 针对高精度交流调速系统,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内模控制、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糊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首先,考虑到分数阶微积分的优良特性,将其引入交流调速系统的内模PID控制器中,得到了一种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该控制器包含3个可调参数。然后,通过阶跃响应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智能整定,克服了分数阶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扰动抑制特性和克服参数摄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内模控制 模糊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直流调速系统分数阶内模PID控制方法
7
作者 张宇 赵志诚 +1 位作者 刘宁 李明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70,共7页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模控制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将IMC与分数阶微积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分数阶内模PID(FO-IMC-PID)控制器,与传统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仅包含3个可...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模控制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将IMC与分数阶微积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分数阶内模PID(FO-IMC-PID)控制器,与传统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仅包含3个可调参数,有效地简化了控制器结构。另外,基于幅值准则、相位裕度和平相位等鲁棒性设计准则,建立了控制器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间的非线性方程组,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优化求解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ID控制器 直流调速系统 内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动力学及解耦控制方法
8
作者 李宗育 王卫杰 +3 位作者 王丽芬 任元 樊亚洪 李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0-1780,共11页
为实现高精度磁浮转台的快速响应和振动抑制,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的高精度解耦控制问题,首先阐明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RLFMB)工作原理,基于等效磁路法对单个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构建转子四自由度平转运动动力... 为实现高精度磁浮转台的快速响应和振动抑制,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的高精度解耦控制问题,首先阐明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RLFMB)工作原理,基于等效磁路法对单个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构建转子四自由度平转运动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内模结构的解耦控制器,通过补灵敏度函数Bode图验证内模控制器强鲁棒的特点。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跟踪性能上,偏转、平动的响应时间分别较PID控制方法降低59.3%和28.2%;抗扰性能上,偏转、平动干扰残余量较PID控制方法降低38.8%和86.2%,此方法可应用于平台对载荷系统的高精、高稳、高动态指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 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 解耦控制 补灵敏度函数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和无电流环控制构网型VSC暂态建模与特性对比分析
9
作者 任先成 李尚志 +4 位作者 李英彪 胡家兵 徐泰山 鲍颜红 吴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982,I0003,I0004,共14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控制结构的差异对暂态特性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两种构网型VSC暂态特性的差异,基于“功率激励-内电势响应”关系模型分别建立其暂态模型,对比分析内电势形成机制和暂态特征.VSG模拟同步机运行特性,故在机电尺度下解析得到VSC的等效惯量和等效阻尼,并对比分析其暂态特性.结果表明:直接电压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为常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具有时变特征,且数值上小于直接电压控制.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电压源型变换器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直接电压控制 “激励-响应”关系模型 暂态特性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time delay processes with peak of maximum sensitivity criteria 被引量:5
10
作者 Mohammad Shamsuzzoh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77-3786,共10页
The motivation of this work is to obtain single PI/PID tuning formula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cesses with enhance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tuning formula consistently gives better performance... The motivation of this work is to obtain single PI/PID tuning formula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cesses with enhance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tuning formula consistently gives better 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to several well-known methods at the same degree of robustness for stable, integrating and unstable process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closed-loop time constant(τc), a guideline is provided over a broad range of time-delay/time-constant ratios on the basis of the peak of maximum sensitivity(Ms). An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for the uncertainty margin with the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It gives the guideline of the Ms-value settings for the PI controller designs based o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uncertainty. Furthermore, a relationship has been developed between Ms-value and uncertainty margin with the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k, τ and θ). Simulation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broad class of processes and the controllers are tuned to have the same degree of robustness by measuring the maximum sensitivity, Ms, in order to obtain a reasonable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ID controller tun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method unstable delay process integrating delay process disturbance re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MC-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processes 被引量:2
11
作者 Munna KUMAR Durga PRASAD Ram Sharan SING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8-100,共13页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eter λ,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Six different forms of process models were selected from literature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 was calculated by ITAE and total variation TV and compared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tuning rules. Undesirable overshoot was removed by using a set-point weighting parameter. Robustness was tested by introducing a perturbation into the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and closed-loop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robust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n overall better closed-loop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sensitivity internal model control unstable process set-point weighting integral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pproach to Robust and Fault Tolerant Control 被引量:6
12
作者 KeminZhou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55,共13页
In this paper, we shall summarize a new approach to robust and fault tolerant control proposed recently by the author.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a variation of all controller parametrization. This robust and fault-tol... In this paper, we shall summarize a new approach to robust and fault tolerant control proposed recently by the author.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a variation of all controller parametrization. This robust and fault-tolerant control design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nominal performance controller and a robustness controller, and works in such a way that when a component (sensor,actuator, etc.) failure is detected, the controller structure is reconfigured by adding a robustness loop to compensate the fault. We shall illustrate how this strategy works under various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加强性能 设计折衷方案 容错法控制 通用内部模型控制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consistency control strategy for jet dispensing
13
作者 SHEN Ping LI Han-xi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418-1436,共19页
A new consistency control method for jet dispensing is proposed. First, the working parameters, namely, viscosity, supply pressure and supply time,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n, the glue viscosity is approxim... A new consistency control method for jet dispensing is proposed. First, the working parameters, namely, viscosity, supply pressure and supply time,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n, the glue viscosity is approximated by a polynomial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Based on this model and temperatme control implemented using the Dahlin principle, the viscosity of the glue can be maintained at a constant value. Then, the viscosity model of the glue is applied to deriving the droplet mass as the nominal model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robustness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s analyzed by applying the small gain theory. The glue supply pressur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using the consistency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robustness is analyzed. Final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a jet dispensing contro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roplet consis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t dispensing consistency control internal model control disturbance rejection jetting val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雪卷 康鹏飞 +1 位作者 张井冈 陈志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7-1543,共7页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调参困难而影响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位置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方式,对参数变化以及外界影响等因素具有强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直流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内模PID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融资对终极股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内部控制质量的门限效应和调节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芳丽 李思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集中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对其他中小股东有一定的利益侵害动机,债务融资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其对终极股东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我国5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虑内部控... 集中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对其他中小股东有一定的利益侵害动机,债务融资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其对终极股东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我国5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虑内部控制质量的门限效应与调节效应,实证检验了债务融资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促进或抑制效应。研究发现:(1)银行债务、商业信用和长期债务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当内部控制质量分别大于门限值860.160、873.700、873.700时,此类效应减弱;(2)短期债务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当内部控制质量大于门限值873.700时,此效应得到加强;(3)商业信用、长期债务、银行债务对于国有企业中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促进效应,受到内部控制质量的反向调节。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制定健全的内部治理环境策略以及为债权人制定合理的借贷策略从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融资 内部控制质量 终极控制股东 面板门限模型 静态面板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动态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16
作者 张野 刘致宏 +1 位作者 申婷 赵雨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5,共8页
本研究基于发展情境理论,采用纵向设计,对河南省某地区578名初中生进行连续3次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2)校园排斥... 本研究基于发展情境理论,采用纵向设计,对河南省某地区578名初中生进行连续3次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2)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3)校园排斥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内化问题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4)交叉滞后模型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内化问题更易诱发外部环境的消极反馈,而外部环境对女生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校园排斥 内化问题 交叉滞后模型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伺服电机新型位置-速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荣盛 邵雪卷 陈志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4,共8页
针对由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自身参数不确定以及外部扰动影响,导致系统响应速度、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位置-速度双环控制策略。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内模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利用模糊原理实现对内... 针对由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自身参数不确定以及外部扰动影响,导致系统响应速度、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位置-速度双环控制策略。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内模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利用模糊原理实现对内模PID控制器参数,即滤波时间常数λ的在线智能整定;位置控制器采用基于自抗扰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总体的内外干扰进行估计,并以反馈形式进行补偿,同时采用NFTSMC对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跟踪,以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最后使用仿真与实验方法验证了新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对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内模PID 模糊控制 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对成人依恋安全感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贤才 王大华 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依恋的可塑性是成人依恋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而探究依恋的可塑性首先需要了解依恋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依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个体可以通过内部表征的方式通达依恋安全感。现有研究中常常将安全基地脚本作为这种内部表征方式,但忽视了... 依恋的可塑性是成人依恋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而探究依恋的可塑性首先需要了解依恋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依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个体可以通过内部表征的方式通达依恋安全感。现有研究中常常将安全基地脚本作为这种内部表征方式,但忽视了另一种内部表征形式,即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先前有几项研究提出并证实了依恋相关情景模拟这一新的依恋安全感通达路径,但尚未回答:这一新的通达路径与已有路径相比有何特异性?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基于此进行特质依恋安全干预?本课题将通过3项研究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研究1考察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对依恋安全感的影响及其特异性;研究2从依恋相关情景模拟的内容和加工过程的角度考察其对依恋安全感的影响机制;研究3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依恋相关情景模拟分类方法,并将其用于特质依恋安全干预。本课题将补充依恋控制系统模型的内容,能够解释依恋系统的情境灵活性,并为理解依恋的可塑性及进行依恋安全的干预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依恋 情景模拟 依恋控制系统模型 依恋安全感 内部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控制的日光温室卷膜控制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丽琼 朱德兰 +1 位作者 李柱 韩煜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127,共9页
为使温室环境管理由人工经验管理变为自动化管理,选取温室番茄产量在同地区较高的温室作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卷膜开闭状况以及室外气象数据,建立室外气象数据、室内温湿度及卷膜开闭之间的关系。将室外气象数据作为输... 为使温室环境管理由人工经验管理变为自动化管理,选取温室番茄产量在同地区较高的温室作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卷膜开闭状况以及室外气象数据,建立室外气象数据、室内温湿度及卷膜开闭之间的关系。将室外气象数据作为输入,室内温湿度及卷膜开闭度作为输出,利用Cat Boost(Categorical Boosting,Cat Boost)算法分别构建温、湿度预测模型和卷膜决策模型,并与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 Boost)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决策模型设计搭建卷膜控制系统,并于典型晴天、阴天和雨天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Cat Boost的日光温室内环境(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1℃和4.73%,有更好的模拟效果、精度更高,其卷膜决策模型准确率达到92.1%;基于Cat Boost的卷膜决策模型设计搭建的卷膜控制系统可以准确预测卷膜状态的变化,并进行精准控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Cat Boost 内环境预测 卷膜决策模型 卷膜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控制和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主汽温串级控制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豪 李军 +5 位作者 王林 高耀岿 周俊波 弓林娟 雷杨祥 周东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331-9340,I0019,共11页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系统本身是一类典型的大时滞、多扰动、非线性的热力系统,并且在深度调峰工况下,锅炉燃烧稳定性下降、水动力不足、辐射/对流换热特性迁移,传统的PID串级控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系统本身是一类典型的大时滞、多扰动、非线性的热力系统,并且在深度调峰工况下,锅炉燃烧稳定性下降、水动力不足、辐射/对流换热特性迁移,传统的PID串级控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和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主汽温串级控制系统。首先,针对内回路非线性、回滞特性,改进并应用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其次,针对外回路的大迟延、大惯性特性,采用内模控制进行超前预测和调节,增强外回路对于设定值的跟踪能力和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D串级控制,该方法对于主汽温控制对象有更好的跟踪、抗扰能力以及更强的鲁棒性。在某1000 MW机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适应现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在满足电厂“两个细则”考核要求的同时,有效改善主汽温控制特性,汽温稳态偏差控制在±2℃,变负荷时偏差≤±5℃,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 内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