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5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se error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
1
作者 RU Penglei LIU Mengwei +1 位作者 HU Baifan WANG 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597-608,共12页
In the field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rahertz spectrometer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back-end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CTS)system.In order to simultaneously meet the me... In the field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rahertz spectrometer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back-end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CTS)system.In order to simultaneously meet the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of wide bandwidth and high accuracy spectral lines,we built a CTS system with an analysis bandwidth of 1 GHz and a frequency resolution of 100 kHz around the surface acoustic wave(SAW)chirp filter with a bandwidth of 1 GHz.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TS nonlinear phase error shift model and the basic measurement parameters is studied,and the effect of CTS phase mismatch on the pulse compression waveform is analyzed by simulation.And the expander error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 that the large nonlinear error of the expander leads to the unbalanced response of the CTS system and the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compressed pulse waveform under large bandwidth.It is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of the phase of the expander from 18.75°to 6.65°,reducing the in-b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CTS frequency resolution index from 8.43 kHz to 4.72 kHz,solving the problem of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compressed pulse waveform,and improving the uneven CTS response under large bandwid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p transform spectrometer(CTS) microwave heterodyne spectroscopy phase error compensation surface acoustic wave(SAW) wide bandwid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T control based on zero phase error compensation for flight simulator 被引量:6
2
作者 Liu Jinkun He Yuz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125-131,共7页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high-precision servo systems, quantitative feedback theory (QFT) which aims to achieve a desired robust design over a specified region of plant uncertainty is proposed. The robust design...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high-precision servo systems, quantitative feedback theory (QFT) which aims to achieve a desired robust design over a specified region of plant uncertainty is proposed. The robust design problem can be solved using QFT but it fails to guarantee a high precision tracking. This problem is solved by a robust digital QFT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zero phase error (ZPE) feed forward compensation. This scheme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QFT controller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nd a ZPE feed-forward compensator. Digital QFT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system. Digital ZPE feed forward controller is used to improve the tracking precision. Simulation and real-time examples for flight simulator servo system indicate that this control scheme can guarantee both high robust performance and high position tracking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feedback theory Zero phase error Feed forward compensation Servo system Flight sim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ro phase error control based on neural compensation for flight simulator servo system
3
作者 Liu Jinkun He Peng Er Lian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793-797,共5页
Using the future desired input value, zero phase error controller enables the overall system's frequency response exhibit zero phase shift for all frequencies and a small gain error at low frequency range, and based ... Using the future desired input value, zero phase error controller enables the overall system's frequency response exhibit zero phase shift for all frequencies and a small gain error at low frequency range, and based on this, a new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design the feedforward controller. However, zero phase error controller is only suitable for certain linear system. To reduce the tracking error and improve robustness,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feedforward controller uses a neural compensation based on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Simulation and real-time control results for flight simulator servo system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o phase error servo system neural network robust control flight sim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A estimation for mixed signals with gain-phase error array
4
作者 Jiaqi Zhen Yong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1046-1056,共11页
Most of the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estimation methods often need the exact array manifold, but in actual applications,the gain and phase of the channels are usually inconsistent, which will cause the estimation inv... Most of the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estimation methods often need the exact array manifold, but in actual applications,the gain and phase of the channels are usually inconsistent, which will cause the estimation invalid. A novel direction finding approach for mixed far-field and near-field signals with gain-phase error array is provided. Based on simplifying the space spectrum function by matrix transformation, DOA of far-field signals is obtained. Consequently, errors of the array are acquired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ity of far-field signal subspace and noise subspace.Finally, DOA of near-field signals can be estimated. The method merely needs one-dimensional spectrum sear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a certain accuracy, simulation results manif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gain-phase errors far-field signals near-field sign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
5
作者 严飞 文杰 +2 位作者 路长秋 肖雨倩 刘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3,共8页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细化相位编码条纹,再通过相位解码获取细化的阶梯级次,然后利用上下舍入解码对细化的阶梯级次进行错位取整,获取两组错位半个条纹周期的正常阶梯级次,最后通过两组码字在相位截断处错位互补,从而消除相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影幅数情况下,文章拟合标准球半径均方根误差为0.1465 mm,相较于传统相位编码降低82.2%;同时,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文相位展开的时间成本为0.5215 s,相比于附加二值条纹的相位编码降低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互补光栅 相位误差 阶梯级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双目视觉的腐蚀钢材表面三维重建
6
作者 邢佶慧 魏妍婧 +2 位作者 胡灿昱 陈爱国 杨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计条纹结构光编码图案,并求解相位。基于绝对差值求和(SAD)算法完成亚像素绝对相位的立体匹配,为补偿非线性相位误差提出了适用于4步相移法的被动校正法,结合主动相位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相位误差修正。对钢腐蚀样品进行重建,并与激光测量仪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腐蚀深度测试相对误差在26.42%以下,证明了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系统重建腐蚀钢材表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结构光 4步相移 互补格雷码 非线性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研究
7
作者 何中胜 王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激光器网络结构,深入分析了网络中激光器相位时空同步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以这些影响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设计相位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驱动技术对控制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相位同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精确检测相位误差,并将其降至0,极大地提升了激光器网络的通信质量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驱动方法 激光器网络 相位误差 相位时空同步 控制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赋能多集群无线携能通信网络的自维持能力增强性研究
8
作者 邵凯 毛恬恬 +1 位作者 王光宇 楚征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5,共11页
研究了由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的多集群无线携能通信网络(WPCN)通信性能最大化问题。为提升网络的自我维持能力,约束了网络设备的信噪比(SNR),并提出了一种混合时分多址(TDMA-TDMA)传输方案。首先,为避免集群间干扰采用TDMA模式轮询... 研究了由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的多集群无线携能通信网络(WPCN)通信性能最大化问题。为提升网络的自我维持能力,约束了网络设备的信噪比(SNR),并提出了一种混合时分多址(TDMA-TDMA)传输方案。首先,为避免集群间干扰采用TDMA模式轮询集群;其次,基于RIS的时间选择性,在单集群内采用TDMA策略设计无源波束成形和时间分配。所建立的优化问题,采用非线性能量采集(NLEH)模型,考虑了RIS的相移误差(PSE)、传输时间、用户的SNR和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等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资源分配方案相比,所提方案提高了网络边缘用户生存能力,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携能通信网络 可重构智能表面 资源分配 相移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测控技术(七):相控阵测控系统的测速和测距误差
9
作者 刘嘉兴 李增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8-1255,共8页
相控阵技术的引入驱动了测控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相控阵测控系统中存在着角误差耦合效应等特殊问题,这会增大测速/测距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附加误差法、基准阵元法和相量... 相控阵技术的引入驱动了测控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相控阵测控系统中存在着角误差耦合效应等特殊问题,这会增大测速/测距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附加误差法、基准阵元法和相量法来分析测控系统相控阵化后产生的测速/测距附加误差,同时探讨了附加误差的各种误差源及其产生机理,并推导出了相应的测速和测距附加误差的表达式,为有关的精度分析和减小附加误差的技术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测控系统 测速/测距误差 多通道持性 扫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
10
作者 徐利兵 刘恺忻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0-2148,共9页
针对暗室近场信号模型且校正源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校正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该方法先后利用近场相位反补偿技术、标称坐标位置下的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技术,估计受校正源位置误差... 针对暗室近场信号模型且校正源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校正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该方法先后利用近场相位反补偿技术、标称坐标位置下的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技术,估计受校正源位置误差影响的低精度阵列误差估计结果。然后利用近场相位残差分离技术,去除由校正源位置误差引起的近场效应相位残差,获得高精度阵列误差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阵列校正性能,提升目标测向精度,并且对校正源位置坐标误差和大阵列孔径有较高的容忍度。相比于现有有源阵列校正算法,当信号频率高,阵列孔径较大时,该方法在空间有限的暗室中能够获得更良好的校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阵列校正 幅度相位误差 校正源位置误差 目标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1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性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相位误差补偿方法
12
作者 刘桦 刘军 +1 位作者 冯艳君 付生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3,共5页
在相移轮廓术(PSP)应用中,投影仪的非线性效应常常导致采集的条纹图像发生畸变,进而影响了相位计算的准确性。此外,机器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噪声干扰也进一步加剧了测量误差。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分析相位误差模型在空间域和希尔伯特... 在相移轮廓术(PSP)应用中,投影仪的非线性效应常常导致采集的条纹图像发生畸变,进而影响了相位计算的准确性。此外,机器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噪声干扰也进一步加剧了测量误差。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分析相位误差模型在空间域和希尔伯特域中的分布特点并进行比较,利用两域间的平均相位进行补偿;其次,针对测量过程中的高频噪声,为了在滤波过程中保留图像细节并减小过度滤波导致希尔伯特变换输出相位失真的影响,提出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自适应高斯滤波算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投影条纹图像,同时对噪声和非线性效应带来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相位误差,测量精度提高了25%,验证了所提出相位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相位误差 高斯滤波 希尔伯特变换 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周期光栅法的液晶相控阵指向精度研究
13
作者 曹宗新 钱奕龙 +10 位作者 刘禹彤 李坤 李子凡 龚君豪 胡五生 张大伟 洪瑞金 毛红敏 陆焕钧 樊丽娜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
液晶光学相控阵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以及激光武器,进行激光光束的扫描控制。为了实现液晶相控阵的最优设计和激光光束高精度控制,本文重点研究了工作波长、像素数、像素尺寸及有效灰度数对光束指向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根... 液晶光学相控阵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以及激光武器,进行激光光束的扫描控制。为了实现液晶相控阵的最优设计和激光光束高精度控制,本文重点研究了工作波长、像素数、像素尺寸及有效灰度数对光束指向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根据液晶相位调制原理,仿真分析了周期光栅法和变周期光栅法的有效扫描角度和衍射效率;然后,基于驱动电压灰度等分相位调制量,仿真分析了指向误差随工作波长、像素数、像素尺寸以及有效灰度数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多变量普适公式;接着,仿真分析了驱动电压灰度非等分相位调制量时的指向精度,并和等分相位调制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实验验证了有效灰度数、像素数和指向误差的关系,初步证实了经验公式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液晶相控阵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控阵列 变周期光栅法 指向误差 离散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相位偏折测量系统中两显示屏折射误差补偿
14
作者 田秀秀 倪育博 +6 位作者 孟召宗 高楠 杨泽青 张国锋 尹伟 赵洪伟 张宗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7-1387,共11页
在直接相位偏折系统中,由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透明显示屏(Transparent Display,TD)的特殊结构,光线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生折射,从而引起相位偏差。因此,提出了一种补偿系统中LCD和TD折射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将两显... 在直接相位偏折系统中,由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透明显示屏(Transparent Display,TD)的特殊结构,光线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生折射,从而引起相位偏差。因此,提出了一种补偿系统中LCD和TD折射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将两显示屏建模为单一的透明层结构,利用光线追踪算法建立测量过程中的折射误差模型,分析光线传播路径并确定求解相位偏差所需参数。之后利用多立体视觉技术结合优化后的信赖域反射算法,标定两显示屏的折射参数,再基于系统中的几何关系分析标定测量过程中的折射角。最后,利用推导出的公式对系统中的深度信息进行补偿,逐像素地修正相位偏差,以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折射误差进行补偿后,镜面环形台阶面间最大绝对误差从33μm降低至21μm,测量凹面反射镜与平面镜的组合镜面时,面形均方根误差由38.55μm降低至24.92μm,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可提高30%~40%。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两显示屏的折射误差,提高了系统镜面三维形貌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直接相位偏折测量术 液晶显示屏 透明显示屏 折射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阵列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15
作者 古树星 郭世旭 +2 位作者 焦君圣 赵鹏 王月兵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问题是水声探测系统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旋转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有源校正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波达角估计。利用阵列旋转的...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问题是水声探测系统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旋转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有源校正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波达角估计。利用阵列旋转的方法解除校正信源入射方位角与幅相误差间的耦合,完成校正源的方位校准。再结合改进的有源校正算法,通过特征分解和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阵列的幅相误差。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准确测量校正源的方位角,且校正过程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校正源方位角不准确和实验系统搭建复杂的问题。仿真和湖上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相位偏差小于1°,归一化电平减小约30 dB,显著提高了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探测 圆柱阵 幅相误差 有源校正 旋转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牛顿法的双基ISAR空变补偿快速成像与几何校正图像定标方法
16
作者 符吉祥 张超 +4 位作者 邢文洁 陈洪猛 闫群 李军 刘丹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3-1275,共23页
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Bi-ISAR)因其卓越的反隐身与抗干扰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Bi-ISAR成像过程中双基角的变化会导致图像出现空变散焦和几何畸变,严重影响后续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牛顿... 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Bi-ISAR)因其卓越的反隐身与抗干扰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Bi-ISAR成像过程中双基角的变化会导致图像出现空变散焦和几何畸变,严重影响后续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牛顿法的Bi-ISAR空变补偿快速成像与几何校正图像定标方法。该方法以Bi-ISAR成像结果的图像熵为代价函数,以空变系数和转动参数为优化变量,构建优化方程。通过对传统牛顿法进行修正,确保海森矩阵的正定性,从而保证代价函数在每次迭代中沿下降方向优化。通过求解该优化方程最小化图像熵,同时估计得到转动参数,进而构建几何校正函数并计算分辨率因子,实现对最终成像结果的几何校正与定标。所提方法可同步校正空变散焦误差与几何畸变,且为数据驱动模式(无需先验参数),对初始图像质量要求较低。此外,受益于牛顿法的二次收敛特性,相较于其他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对点目标仿真、电磁计算以及地面等效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 牛顿法 二维空变补偿 图像最小熵 几何校正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波相位调制的多波长位移干涉测量
17
作者 刘琪 陈善勇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8,共11页
相位生成载波(phase generated carrier,PGC)技术是多波长光纤位移传感器(multi wavelength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MWFDS)中的核心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方波信号相位调制和解调(square-wave phas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SWPMD... 相位生成载波(phase generated carrier,PGC)技术是多波长光纤位移传感器(multi wavelength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MWFDS)中的核心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方波信号相位调制和解调(square-wave phas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SWPMD)的方法,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光路系统,精确控制方波信号对多波长光束进行相位调制,对采集到的干涉信号进行数字处理以实现相位解调,进而复现位移信息。仿真实验部分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频率调制信号及方波调制信号初始相位变化对位移复现精度的影响,无论调制参数如何变化,位移复原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均稳定保持在0.15μm~0.3μm范围内。通过应用SWPMD方法,对复杂的位移轨迹进行了复现,证明了该方法在提升MWFDS性能方面的普适性和有效性。最后,计算分析了对不同步长方波位移的复现情况,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理论上能够实现0.1 nm位移测量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生成载波技术 光纤位移干涉测量 方波相位调制 解调算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全息SAR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
18
作者 黄丰卓 冯东 +1 位作者 华洋晟 黄晓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6-1795,共10页
全息合成孔径雷达(holograph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HoloSAR)成像是一种SAR三维成像模式,通过不同空间维度的观测提供丰富的目标散射信息。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是一种高效的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其缺陷在... 全息合成孔径雷达(holograph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HoloSAR)成像是一种SAR三维成像模式,通过不同空间维度的观测提供丰富的目标散射信息。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是一种高效的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其缺陷在于无法估计相位误差中的线性分量,会造成HoloSAR子孔径成像结果高度偏移。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GA方法,将图像偏置算法拓展至三维成像,用于估计PGA中的残余线性相位误差,从而解决HoloSAR子孔径图像之间的高度偏移问题。所提方法能够在回波域和图像域联合校正相位误差,相比于现有方法更加简便、高效。仿真目标和GOTCHA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全息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误差校正 相位梯度自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研究
19
作者 张天祥 朱子瑞 +2 位作者 赵雨菡 张森 赵辉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52-56,63,共6页
传统粘度计大多为离线测量法,如落球法、毛细管法和旋转法等,需要将液体加入仪器内,不适合需要实时测量的工业应用场合。针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应用无刷电机输出轴加装... 传统粘度计大多为离线测量法,如落球法、毛细管法和旋转法等,需要将液体加入仪器内,不适合需要实时测量的工业应用场合。针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应用无刷电机输出轴加装磁体带动容器中转动的转子,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受到溶液阻力后与磁铁产生的相位角,从而实时计算出异丙醇溶液的粘度。通过搭建实验环境,采集实验数据,实现了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在线实时测量,可应用于3D打印件的后处理装置中,同时实现测量与搅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测量 滞后相位角 异丙醇溶液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依赖同步对时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20
作者 郑雨霖 郭谋发 +1 位作者 陈方旭 林佳壕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860-4873,共14页
配电网线路短、行波过程极其短暂,在已知故障分支区段的前提下,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精确定位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综合传统单端法、双端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消去波速、且不依赖双端同步对时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配电网线路短、行波过程极其短暂,在已知故障分支区段的前提下,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精确定位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综合传统单端法、双端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消去波速、且不依赖双端同步对时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基于模量波速差算法对就地化模量时差进行数学计算,用以表征故障位置;其次,在对两侧线模、零模首波头分别标定的前提下,提出故障位置的计算方法,无须对零模波速进行估计,有效地提升了故障定位的精度,并利用PSCAD/EMTDC与配电网动模实验系统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理论,将误差限引入行波测距算法的评估,通过推导传统算法与所提算法的误差限,探讨了波头标定误差与零模波速估计误差对测距结果的影响,揭示了上述精度提升的理论本质。结果显示,在不考虑对时误差的仿真结果下,所提方法与双端法的精度大幅度地高于基于模量波速差的算法;考虑对时误差后,分析得到所提方法精度高于双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零模行波 误差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