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正交时频空的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丹 李峰 夏麒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48,共6页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的因子图.相较于传统逐符号消息传递算法,添加对数似然比(LLR)将算法精度提高至bit级,同时对节点间传递的消息添加阻尼因子加快收敛,在此基础上改进消息传递的规则,进一步降低算法的计算次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的信号检测算法加快了算法收敛,在保证接收端误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信号检测 消息传递 稀疏矩阵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随机载荷下波纹夹芯板的非平稳响应特性分析
2
作者 李博 邵东 +1 位作者 曹渊 梁伟阁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8,共11页
为研究波纹夹芯板在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引起的非平稳振动问题,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利用简化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了单个胞元的控制微分方程,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和虚拟激励法,引入了递推技术有效的模拟... 为研究波纹夹芯板在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引起的非平稳振动问题,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利用简化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得到了单个胞元的控制微分方程,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和虚拟激励法,引入了递推技术有效的模拟了整个结构在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全域响应。通过将负载的连续移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提出了针对于移动随机载荷的统一加载机制,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波纹夹芯板的厚度和倾角可以有效拓宽结构的Bragg带隙;低速移动随机载荷在作用时间内会引起更多的振动行为。研究结果为波纹夹芯板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中相关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夹芯 模态阻尼 回传射线矩阵法 移动随机载荷 非平稳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国栋 吕龙飞 +5 位作者 解静 贾研 康凯 郑斌 尹昭怡 田清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6-266,共11页
针对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引起的零件失效、精度下降和结构损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其阻尼性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碳纤... 针对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引起的零件失效、精度下降和结构损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其阻尼性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来源和预测阻尼性能的主要方法,以树脂基、陶瓷基、碳质基、金属基和夹层材料为例,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基体改性、夹层材料和损伤破坏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基体改性 夹层材料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隔板湿热老化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普子恒 张至辰 +1 位作者 郭卫 蔡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5-1589,共5页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隔板湿热老化特性,结合电缆隧道内实际温湿环境和加速老化模型对防火隔板进行等效湿热老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热重试验、氧指数试验以及冲击强度试验检测了试样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燃...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隔板湿热老化特性,结合电缆隧道内实际温湿环境和加速老化模型对防火隔板进行等效湿热老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热重试验、氧指数试验以及冲击强度试验检测了试样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燃烧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老化1周期后试样表面析出白色粉状物、老化3周期后断面出现明显裂痕;微观形貌图显示老化2周期后试样中的树脂从玻璃纤维上脱落,老化5周期后大量玻璃纤维裸露在外。试样质量损失率峰值最终升高45%,冲击强度最终下降41.6%,抗弯强度最终降低47.3%,吸水抗弯强度最终下降42.5%,表明湿热老化后试样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出现明显下降。试样氧指数最终提高28.7%;烟密度等级均满足技术规范标准。上述两项检测无法作为判断湿热老化后防火隔板性能劣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不饱和聚酯树脂 防火隔板 湿热老化 热重分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阻尼夹层结构透声窗声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珂 张宇阳 +2 位作者 夏茂龙 李永正 孔德冬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01,共6页
针对高透声、低噪声的透声窗结构设计问题,文章采用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的透声窗设计;基于传递矩阵法,推导了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的透声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同时开展了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透声窗透声性能试验,从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靠... 针对高透声、低噪声的透声窗结构设计问题,文章采用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的透声窗设计;基于传递矩阵法,推导了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的透声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同时开展了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透声窗透声性能试验,从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靠性;基于理论公式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透声窗透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五层约束阻尼夹层结构透声窗的透声率随着频率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且整体呈下降趋势;约束阻尼层厚度的增加会改变透声性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在中间层不变的情况下,透声性能的铺层顺序具有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阻尼板 透声窗 声学性能 传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M3C换流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华春 宁联辉 +2 位作者 李辰辰 叶至斌 杨彩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132,共11页
文中在分频海上风电送出的场景下,针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将M3C系统与传统旋转同步发电机系统在结构参数和运动方程上进行对比,分析M3C变频器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 文中在分频海上风电送出的场景下,针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将M3C系统与传统旋转同步发电机系统在结构参数和运动方程上进行对比,分析M3C变频器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的可行性。以换流器参与系统频率调节和稳定系统电压为目标,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理论,设计M3C换流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案,建立一种适用于分频海上风电M3C换流器的控制策略。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并在相同系统结构和参数下,将该控制策略同双dq变换的解耦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能够使变频器具有惯性和阻尼特性,可以参与系统频率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控制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 分频输电系统(FFTS)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换流器(M3C) 系统频率调节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惯性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简谐激励的风力机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7
作者 王朝伟 陈超 +3 位作者 杨计刚 杨永焱 刘现鹏 华旭刚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1-341,共11页
该文提出基于稳态简谐激励识别固定式风力机模态参数的方法,并可考虑其迎风向和侧风向的气动阻尼耦合。该研究建立考虑惯性激振器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激振器质量、激振频率范围、间隔、激振力幅值以及湍流风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并选择... 该文提出基于稳态简谐激励识别固定式风力机模态参数的方法,并可考虑其迎风向和侧风向的气动阻尼耦合。该研究建立考虑惯性激振器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激振器质量、激振频率范围、间隔、激振力幅值以及湍流风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并选择不同激振频率以及激振器运动质量块重量对激振器的行程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全耦合OpenFAST数值模型将采用稳态简谐激励方法、随机子空间法以及自由衰减识别方法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惯性激振器对风力机停机、运行状态进行稳态简谐激励识别其模态参数是完全可行的,并且识别结果相对环境激励法等常用方法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模态分析 频率响应 系统识别 阻尼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沛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289,共10页
航空、航天、舰船和兵器等领域装备的减振对结构材料的阻尼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常用金属结构材料的阻尼性能较差,而传统阻尼合金的密度较大或强度偏低,需要研发轻质阻尼结构材料。在轻质阻尼结构材料中,阻尼铝基复合材料引起了广泛... 航空、航天、舰船和兵器等领域装备的减振对结构材料的阻尼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常用金属结构材料的阻尼性能较差,而传统阻尼合金的密度较大或强度偏低,需要研发轻质阻尼结构材料。在轻质阻尼结构材料中,阻尼铝基复合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迄今国内外阻尼铝基复合材料在材料制备、典型性能、验证试验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研制成功了铝合金/Gr(/SiC p)和铝合金/(Zn-Al)(/SiC p)等2种系列的阻尼铝基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性能(Q-1)达到(6~15)×10^(-3),比传统铝合金提高约1~3倍,而其力学性能与2xxx系或7xxx系铝合金相当。同铝合金原结构相比,阻尼铝基复合材料零件可实现减振20%~40%。这些材料可应用于振源附近的结构件和光电设备的支撑构件,满足装备的减振要求。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的未来方向包括进一步改进性能、降低密度、增加产品品种、建立性能数据库、加强验证试验和降低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轻质 铝基复合材料 性能 减振效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金海 张小农 顾明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9-33,共5页
纤维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中,通过在纤维表面沉积一层热解碳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界面层,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70℃时,纤维表面的碳涂层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相应的阻尼机制归结于位错阻尼、界面阻尼和... 纤维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中,通过在纤维表面沉积一层热解碳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界面层,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70℃时,纤维表面的碳涂层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相应的阻尼机制归结于位错阻尼、界面阻尼和组元的本征阻尼;高于170℃时,由于界面阻尼和晶界阻尼的贡献,没有涂层的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超过了有涂层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纤维增强 阻尼机制 热解碳 界面层 涂层 晶界 位错 表面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途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小农 吴人洁 +1 位作者 张荻 张国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4-37,共4页
在综述传统的高阻尼金属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基础上 ,探讨获得高阻尼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途径。指出 ,采用高阻尼的基体合金、高阻尼的增强物以及设计高阻尼的界面层是有效的三种方法 ,为制备密度更小、同时兼有优良力学性... 在综述传统的高阻尼金属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基础上 ,探讨获得高阻尼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途径。指出 ,采用高阻尼的基体合金、高阻尼的增强物以及设计高阻尼的界面层是有效的三种方法 ,为制备密度更小、同时兼有优良力学性能和阻尼功能的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增强物 界面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LY12 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小农 张荻 +3 位作者 吴人洁 王灿 刘长松 朱震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0-22,共3页
研究了SiCp/LY12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铝合金的阻尼行为,发现随温度升高,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显著增加,优于铝合金。并且增强物含量越多,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越好。研究认为位错阻尼和界面阻尼是提高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 研究了SiCp/LY12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铝合金的阻尼行为,发现随温度升高,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显著增加,优于铝合金。并且增强物含量越多,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越好。研究认为位错阻尼和界面阻尼是提高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阻尼行为 位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试验数据修正振动系统的双对称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硕 韩明花 孟欢欢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711,共15页
讨论用试验数据修正振动系统的双对称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问题.依据特征方程、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的双对称性,利用代数二次特征值反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该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提出了修正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的一个新方法.利用双... 讨论用试验数据修正振动系统的双对称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问题.依据特征方程、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的双对称性,利用代数二次特征值反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该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提出了修正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的一个新方法.利用双对称矩阵的性质研究了方程的双对称解.给出了二次特征值反问题双对称解的一般表达式,讨论了对任意给定矩阵的最佳逼近问题,并给出了问题的最佳逼近解.用该方法修正的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不仅满足二次特征方程,而且是唯一的双对称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型 反问题 修正 阻尼矩阵 刚度矩阵 双对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型树脂基阻尼复合材料基体胶液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润桃 郭万涛 马玉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概述了采用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接枝法对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两种基体胶液阻尼性能的改性,分析讨论了不同固化剂、增韧剂对基体胶液阻尼性能的影响,以及基体胶液对结构型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结构型树脂基阻尼复合材料 基体胶液 阻尼性能 阻尼材料 减振 不饱和聚酯 环氧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动力分析中接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满生 周锡元 胡聿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20,共5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ANSYS软件中土—结构动力作用中接触单元的工作机理,认为采用此软件中的接触单元对桩土动力接触分析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文中通过对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常用的Goodman接触单元的分析,在现有的Goodma...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ANSYS软件中土—结构动力作用中接触单元的工作机理,认为采用此软件中的接触单元对桩土动力接触分析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文中通过对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常用的Goodman接触单元的分析,在现有的Goodman单元的基础上加上阻尼成分,解决了Goodman单元只能考虑桩土之间力的传递,而不能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中部分能量的耗散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在中小地震作用下Goodman接触单元考虑阻尼后上部结构所受弯矩﹑剪力以及水平位移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见采用原来的Goodman单元分析高估了上部结构的受力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接触单元 Goodman单元 阻尼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动力分析中高阶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聂利英 叶爱君 胡世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 ,讨论了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动力分析中高阶振动的影响 。
关键词 悬索桥 地震反应 高阶振动 阻尼矩阵 地震动力分析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频率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的Toeplitz矩阵行数选择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燕 杭晓晨 +2 位作者 姜东 韩晓林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5,92,共6页
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仅需要响应时程便可识别模态参数。其中,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Toeplitz矩阵行数的选取直接影响识别精度。通过构造相关矩阵,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 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仅需要响应时程便可识别模态参数。其中,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Toeplitz矩阵行数的选取直接影响识别精度。通过构造相关矩阵,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奇异值分解去噪能力的影响。引入Toeplitz矩阵条件数,根据i与Toeplitz矩阵条件数的关系再次证明了i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的选择方法。采用两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和切尖三角翼模型两个仿真算例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的选择方法。结果表明:在确定合适的系统阶数的前提下,Toeplitz矩阵的条件数越小识别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子空间方法 阻尼识别 TOEPLITZ矩阵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耀波 邓娟 +2 位作者 王敬丰 潘复生 陈玉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98,共6页
简述了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的位错型和界面型阻尼微观机制,分别阐述了基体成分、增强相类型和含量、基体和增强体界面、应变振幅、温度、频率和处理工艺对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简要分析了... 简述了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的位错型和界面型阻尼微观机制,分别阐述了基体成分、增强相类型和含量、基体和增强体界面、应变振幅、温度、频率和处理工艺对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简要分析了镁基复合材料阻尼设计思想,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阻尼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从控制下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27
18
作者 胡辉勇 王晓明 +3 位作者 于淼 彭勇刚 韦巍 朱文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64-2671,共8页
直流微电网系统阻抗的复杂性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以往研究中经常忽略系统节点之间的阻抗,或者给出的稳定性判据不能适用于环网。给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的主从控制下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判据,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 直流微电网系统阻抗的复杂性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以往研究中经常忽略系统节点之间的阻抗,或者给出的稳定性判据不能适用于环网。给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的主从控制下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判据,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ce,PR)控制器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单元连接法对各电源、恒功率负载等功率模块进行戴维南/诺顿等效,得到相应的阻抗/导纳,结合系统节点导纳矩阵给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的主从控制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判据。该判据能够分析含电压控制型主电源、电流控制型从电源、恒功率负载、系统节点间阻抗等复杂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只与各部分的阻抗或导纳相关,且系统结构可为环形。其次,通过双准PR控制器在电压控制型主电源输出阻抗中串入有源阻尼,能有效降低输出阻抗幅值的峰值,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不改变输出阻抗的低频段幅值。最后,三机四节点环形直流微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稳定性判据和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稳定性分析 系统节点导纳矩阵 有源阻尼 主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Al复合材料阻尼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小农 张荻 吴人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5-57,共3页
研究了Al2O3/Al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阻尼行为,发现增强物含量增加,此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显著增加,优于铝合金。较多的位错阻尼和界面阻尼是提高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原因。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阻尼 位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阻尼与材料阻尼的关系 被引量:41
20
作者 梁超锋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5,共7页
针对固体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内阻尼,采用材料粘弹性本构关系,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杆单元阻尼矩阵,得到了材料拉压粘滞系数和剪切粘滞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材料的损耗因子或粘滞阻尼系数(材料阻尼),像... 针对固体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内阻尼,采用材料粘弹性本构关系,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杆单元阻尼矩阵,得到了材料拉压粘滞系数和剪切粘滞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材料的损耗因子或粘滞阻尼系数(材料阻尼),像结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一样通过比较确切的计算得到弹性阶段结构内阻尼的阻尼矩阵(结构阻尼),而且此阻尼矩阵既基于材料阻尼实验测试,又便于数学处理,且物理意义明确。其次,本文分析了材料阻尼对结构阻尼比影响,得到了材料损耗因子与结构模态阻尼比间的关系,并通过10层钢筋混凝土剪切型框架结构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阻尼 损耗因子 粘滞系数 有限单元法 结构或构件阻尼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