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对100份樱桃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祥 刘宜洋 +5 位作者 罗璐 程国新 郭猛 高艳明 李建设 王晓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目的】探究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种质资源在银川平原地区的适应性,评价适合银川平原地区新品种选育的优良樱桃番茄育种材料。【方法】以收集到的100份樱桃番茄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测定... 【目的】探究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种质资源在银川平原地区的适应性,评价适合银川平原地区新品种选育的优良樱桃番茄育种材料。【方法】以收集到的100份樱桃番茄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3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计算出综合得分,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加权关联度,DTPOSIS法计算出相对贴近度。【结果】100份樱桃番茄的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7.78%~306.46%之间,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26个表型性状综合成了10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1.901%。以3种评价方法对各种质进行排名,结果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共有4份材料均排在前10名,分别是T55、T83、T42和T87,表明T55、T83、T42和T87是表现优良的种质,其中T55的表现最为优异。【结论】T55是最适宜银川平原地区栽培的种质材料,可作为重要的育种基础材料;上述3种方法对樱桃番茄的评价结果略有不同,但无巨大差异,说明方法可行,有利于种质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种质资源 多元统计 灰色关联度分析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水统计的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敏 张玉顺 +3 位作者 邱新强 杨浩晨 王艳平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水统计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方法,通过河南省全口径用水量数据和典型企业水重复利用数据,测算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测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22年工业用...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水统计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方法,通过河南省全口径用水量数据和典型企业水重复利用数据,测算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测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22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4.15%,各市在82.89%~96.76%,各行业在23.89%~98.04%;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整体水平较高,城市之间差异显著,纺织、食品和其他行业水平较低,火电行业对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最高;全省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节水潜力为7.97亿m^(3),工业节水潜力较为可观。采用的测算方法适用于区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测算成果符合河南省实际,可为河南省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利用率 用水统计 测算方法 K-均值聚类 敏感性分析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分析4种不同工艺酿造山西陈醋的差异物质
3
作者 贾莹莹 秦宇 +2 位作者 周景丽 李晨 范晓军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该研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4种不同工艺酿造山西陈醋样品(LFuA、QDA、ZLA、MJA)间的差异物质,并对差异物质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4种山西陈醋... 该研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4种不同工艺酿造山西陈醋样品(LFuA、QDA、ZLA、MJA)间的差异物质,并对差异物质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4种山西陈醋样品中共鉴定出1369种非挥发性化合物,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1、P<0.05从4种山西陈醋间筛选出67种差异物质,主要涉及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类脂分子等。采用现代化机械生产的样品(MJA、ZLA)与传统手工生产的样品(LFuA、QDA)相比,差异物质最多。脯氨酸、谷氨酸等12种物质在LFuA样品中相对含量最高;柠檬酸、琥珀酸等14种物质在ZLA样品中的相对含量较高。MJA样品中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褪黑素、四甲基吡嗪等)相对含量较高;香兰素、壬二酸等17种物质在QDA样品中相对含量更高。67种差异物质主要显著富集在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通路(P<0.05)。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和提高食醋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陈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元统计方法 非挥发性化合物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4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统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帅 崔煜杰 +2 位作者 程东浩 台枫 吴金中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2-2376,共15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广泛应用,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和爆炸事故频繁发生。为深入研究这些事故的致灾因子,本文统计了2017年11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90起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并围绕电池...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广泛应用,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和爆炸事故频繁发生。为深入研究这些事故的致灾因子,本文统计了2017年11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90起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并围绕电池类型、发生事故的国家、储能电站的运行状态、事故致因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德尔菲法与风险矩阵法对设备风险、人为风险和环境风险涉及的15个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锂电池更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由其引发的事故数量是磷酸铁锂电池的2.5倍;韩国发生的事故数量最多,共34起,占全球事故总数的37.8%;电化学储能电站在运行期间发生事故的最多,共计72起,占事故总数的80.0%;在事故致因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比最大,为43.3%;冷却系统故障、电池过充、BMS/PCS/EMS异常、消防设施不足和环境高低温五个风险因素为高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高风险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提升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电站 火灾爆炸事故 统计分析 风险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风味的影响
5
作者 胡传峰 邱文兴 +5 位作者 刘煊 王世哲 乔宇 涂子仪 曹锋 刘双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3-26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风味的影响,采用蒸、水煮、油炸、空气炸、微波加热、烤制对克氏原螯虾进行熟制,并通过对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 为探究不同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风味的影响,采用蒸、水煮、油炸、空气炸、微波加热、烤制对克氏原螯虾进行熟制,并通过对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感官评分、电子舌、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指标评价克氏原螯虾滋味变化。结果表明,6种熟制后的克氏原螯虾中共检测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醇类5种、醛类16种、酮类7种、酯类4种、杂环类1种、含硫化合物1种、烃类1种且不同加工方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加热、蒸制与油炸能产生更丰富的气味,其中油炸处理后虾肉中检测出了最多的香味物质如2-甲基丁酸甲酯、(E)-2-庚烯醛,能使油炸后克氏原螯虾产生特殊的脂肪香味,感官品质最高;水煮能促进虾肉生成更多鲜味氨基酸、鲜味核苷酸和更少的苦味氨基酸,使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最大为23.6 g MSG/100 g;烤制所得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大,但其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感官品质也相对较低。因此,油炸与水煮熟制克氏原螯虾风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熟制方式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滋味化合物 多元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果统计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乔金友 张宏彬 +4 位作者 孙健 王星 张一铭 曹露 陈海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2,共5页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及秸秆覆盖率,调查并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地块与相邻的非保护性耕作地块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采用免耕播种和少耕播种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动土率低于5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占总调研地块的75%,秸秆覆盖率大于3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比例占60%;实施免耕或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的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机率与相邻非保护性耕作地块差异不大,整体效果较好,尤其在遭受大风和强降雨灾害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的玉米抗倒伏优势明显;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机械生产作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在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实施效果 五点取样法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LIS期刊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态势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岩 郑建明 刘佳静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3,共6页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可靠性,对科学研究发展十分重要。文章在总结LIS领域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上,将LIS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整理、汇总、编码,以LIS领域11种TOP期刊2023年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源,统计分析LIS期刊论文的研究方...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可靠性,对科学研究发展十分重要。文章在总结LIS领域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上,将LIS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整理、汇总、编码,以LIS领域11种TOP期刊2023年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源,统计分析LIS期刊论文的研究方法应用态势,探讨LIS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作者学科背景等因素对研究方法的影响。研究发现:LIS领域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内容不断演进,跨学科和新兴理论方法以及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了研究的深入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研究 研究方法 方法论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康 黄萌 +1 位作者 查晓明 陈蓉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187,共14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因具有输送容量大、能耗低且能实现电力系统非同步互联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可靠性分析可为系统提供重要的运维及决策依据。因此,围绕现阶段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阐述了传统直...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因具有输送容量大、能耗低且能实现电力系统非同步互联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可靠性分析可为系统提供重要的运维及决策依据。因此,围绕现阶段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阐述了传统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组成差异,并对输电系统常用的可靠性指标作了相应归纳。其次,从统计法、手册法、状态空间法及其他方法等层面出发,分别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建模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可靠性分析方面存在的新挑战。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直流输电 柔性直流输电 可靠性分析 统计法 手册法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佳鑫 周玲娟 +5 位作者 张丽霞 苏晶 任佳慧 周天浩 王金辉 李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分析炒制、姜炙、盐炙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砂仁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OPLS-DA分析后,以VIP>1.5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成分,利用... 目的分析炒制、姜炙、盐炙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砂仁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OPLS-DA分析后,以VIP>1.5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成分,利用NIST 11谱库检索定性。结果鉴定出49种差异成分,其中只在种子团中发生变化的成分有14种,在果皮中发生变化的成分有22种。砂仁经炮制后能够显著降低种子团中樟脑含量,而炒制则显著增加果皮中乙酸龙脑酯含量,盐炙处理对砂仁中烷烃类成分影响较大,姜炙处理并非仅增加生姜中挥发性成分,体现了炮制机制的复杂性。结论尽管目前并不清楚具体炮制机制,但实验结果为砂仁炮制“减毒增效”作用提供了理论数据,反映出炮制的科学性,从而丰富了砂仁的炮制理论,为深入研究砂仁不同炮制品活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炮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元统计分析 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立忠 张艺升 +3 位作者 张海文 刘全民 刘林芽 刘兰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共7页
为评估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 为评估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以及扣件刚度变化对高速铁路高架段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改变轮轨粗糙度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轮轨粗糙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并且轮轨粗糙度每增加1 dB,声压级增加1 dB(A);(2)在仅改变车速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车速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但是噪声增大的速率变缓;(3)在仅改变扣件刚度情况下,扣件刚度变化对综合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0~800 Hz频段,在其他频段范围内,综合噪声几乎不受扣件刚度变化的影响。在50~2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相应增大;而在200~8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数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噪声 二次结构噪声 噪声预测 轮轨粗糙度 统计能量分析法 有限元-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蝙蝠算法在优化PEMFC运行参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逸君 徐洪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737,共11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况参数的优化具有多维度和非线性的特点,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改进蝙蝠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在种群初始化过程中采用Tent混沌映射策略,以提高初始种群遍历性和多样性。其次,通过自适应权重策略提高蝙蝠个体速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况参数的优化具有多维度和非线性的特点,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改进蝙蝠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在种群初始化过程中采用Tent混沌映射策略,以提高初始种群遍历性和多样性。其次,通过自适应权重策略提高蝙蝠个体速度动态更新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并使用4种标准测试函数验证改进算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法和熵权法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性能评价目标,并将其作为智能算法优化目标。最后,将改进后算法和综合性能评价目标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工况参数的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参数模拟优化,改进蝙蝠优化算法比原始蝙蝠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提高了8.6%,说明改进蝙蝠算法具有更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数值分析 统计学方法 蝙蝠算法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多维数据融合分析的新疆甜瓜产地溯源研究
12
作者 马礼进 沈琦 +5 位作者 何伟忠 范盈盈 唐超 谢双南 刘志 王成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5-2365,共11页
为实现新疆县市级地理尺度间甜瓜原产地溯源,本研究以新疆15个县市主产区的239份甜瓜样本为对象,分析样本稳定同位素、多元素、^(1)H核磁波谱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模提取多源数据中的主要贡献变量。结果表明,δ^(2)H、Al、P、N... 为实现新疆县市级地理尺度间甜瓜原产地溯源,本研究以新疆15个县市主产区的239份甜瓜样本为对象,分析样本稳定同位素、多元素、^(1)H核磁波谱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模提取多源数据中的主要贡献变量。结果表明,δ^(2)H、Al、P、Na、δ^(18)O和^(1)H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δ)为2.5528和2.5253时的响应信号为最重要的判别变量(VIP>1);单独应用稳定同位素及多元素、核磁共振波谱建模,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为85.8%和72.8%,难以满足溯源应用的要求;多源多维数据融合建模可提升甜瓜判别准确度至95.8%,能够实现县市级微观地理尺度间的新疆甜瓜溯源。本研究可为新疆甜瓜原产地确证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稳定同位素及多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多变量统计方法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检测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荣雪 刘克成 +3 位作者 郁金星 周慧波 韩鹤松 刘思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91-2498,共8页
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各单位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研究各评价方法在变压器油色谱检测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迭代稳健统计法结合GB/T 17623—2017中重复性要求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Z比分数经典统计法严于Z比分数稳健统计... 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各单位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研究各评价方法在变压器油色谱检测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迭代稳健统计法结合GB/T 17623—2017中重复性要求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Z比分数经典统计法严于Z比分数稳健统计法,但二者均存在去真的风险,建议将二者的“不满意”评价标准设定为|Z|≥3且与GB/T 17623—2017中重复性要求联用。迭代稳健统计法与Z比分数经典统计法中的箱线图去除异常值结果吻合度较高,只有一台仪器的一个气体检测参量是被箱线图异常值去除而未被迭代稳健统计法去除,其余去除结果均与迭代稳健统计法保持一致,表明迭代稳健统计法在去除异常值方面可信性较高,应用Z比分数经典统计法时,可直接采用箱线图去除异常值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化学分析 迭代稳健统计法 重复性 Z比分数经典统计法 箱线图 Z比分数稳健统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孔CT岩溶识别方法准确性的统计学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动 林沛元 +2 位作者 李伟科 黄胜 马保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2-834,926,共14页
岩溶地质灾害是粤港澳大湾区引擎城市广州和深圳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岩溶勘探一般综合钻探与物探信息进行溶洞识别与评估。跨孔CT物探方法因操作简便,地层信息获取能力较强,近年来在大湾区岩溶勘探中广泛应... 岩溶地质灾害是粤港澳大湾区引擎城市广州和深圳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岩溶勘探一般综合钻探与物探信息进行溶洞识别与评估。跨孔CT物探方法因操作简便,地层信息获取能力较强,近年来在大湾区岩溶勘探中广泛应用。然而,该方法识别溶洞的精度尚待定量评估。鉴于此,收集了大量的岩溶钻探与勘探对比数据,采用模型因子法对跨孔CT岩溶识别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探测出溶洞顶板埋深、底板埋深与洞高,平均误差不超过5%;对顶板与底板埋深的预测精度离散性非常低,仅为5%,但洞高预测精度离散性中等,超过35%。跨孔CT岩溶识别方法的精度稳定性较好,不受CT方法类型、溶洞充填情况、发射和接收点距、钻孔类型、溶洞顶板厚度、钻孔间距、验证孔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对现行跨孔CT方法进行了简单校正,使得在不增加计算复杂性的前提下,模型平均精度提高4%,离散性降低3%。最后,分析证实洞高预测模型因子服从韦布尔分布。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溶洞勘探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CT 溶洞识别 准确性评价 统计分析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与投影寻踪法对甘蔗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韦江璐 黎正英 +4 位作者 唐利球 闭德金 彭崇 郭强 秦昌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97,103,共6页
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及其7个杂交后代甘蔗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样性分析与投影寻踪法对甘蔗蔗糖分、纤维分等11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汁转化转光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蔗纤维分与出... 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及其7个杂交后代甘蔗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样性分析与投影寻踪法对甘蔗蔗糖分、纤维分等11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汁转化转光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甘蔗产糖量、蔗渣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渣转光度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糖分相关指标(蔗汁锤度、蔗汁蔗糖分、重力纯度、蔗汁直接转光度及煮液锤度等)对甘蔗蔗糖分具有直接正效应,蔗汁糖分及蔗渣煮液等相关指标(蔗汁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转化转光度、煮液转光度)对甘蔗纤维分具有直接正效应。对13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归为3个主成分,其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5.71%。基于主成分分析及投影寻踪分类(PPC)分析,对不同甘蔗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桂糖09-439的综合评分值最高。聚类分析可将甘蔗品种(系)划分为三大类群,河糖11-157为第Ⅰ类群,为高糖高纤维分品种;桂糖09-439为第Ⅱ类群,为早熟高糖品种。本研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与投影寻踪法,都筛选出同一高糖甘蔗种质资源品种桂糖09-439、河糖11-157为高糖高纤维分品种,同时发现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初筛大量甘蔗种质资源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质指标 多元统计分析 投影寻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FTMM-SEA法的高速列车真空玻璃车窗隔声特性预测与分析
16
作者 黄蕾欣 肖新标 +1 位作者 张捷 汤晏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真空玻璃在轻质高隔声方面的性能优势尤为突出,将其用于高速列车车窗是轻量化高速列车车内噪声控制的新型解决方案。将声波在真空玻璃中的传播分解为沿真空层和沿声桥结构的两条独立传播路径,分别使用有限传递矩阵法(FTMM)和统计能量分... 真空玻璃在轻质高隔声方面的性能优势尤为突出,将其用于高速列车车窗是轻量化高速列车车内噪声控制的新型解决方案。将声波在真空玻璃中的传播分解为沿真空层和沿声桥结构的两条独立传播路径,分别使用有限传递矩阵法(FTMM)和统计能量分析法(SEA)计算两条路径的声功率传递系数,建立基于混合FTMM-SEA法的真空玻璃车窗结构隔声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实测真空玻璃混响隔声量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调查分析声桥结构刚度对耦合板间能量传递、真空玻璃隔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声桥结构刚度是提高真空玻璃车窗隔声性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与刚性声桥相比,柔性声桥具备更好的能量吸收能力与隔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窗 真空玻璃 传递矩阵法 统计能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50 m简支钢-混结合梁的声振特性研究
17
作者 崔可儿 孔德睿 +1 位作者 鄢玉胜 张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100,共10页
为探究钢-混结合梁在列车激励下的声振特性,以时速400 km高速铁路50 m简支钢-混结合梁为对象,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统计能量分析(FE-BE-SEA)预测法计算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的声振响应,并对比相同激励条件下同等跨度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声振... 为探究钢-混结合梁在列车激励下的声振特性,以时速400 km高速铁路50 m简支钢-混结合梁为对象,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统计能量分析(FE-BE-SEA)预测法计算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的声振响应,并对比相同激励条件下同等跨度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声振响应结果,研究轨道参数(减震垫)和结构参数(桥面板板厚、横隔板间距)对桥梁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钢箱结合梁各板件中,桥面板的总振动加速度级最大;在大部分频段,与结合梁相比,混凝土梁的振动和噪声响应显著下降,其中混凝土腹板的振动响应下降值最大;减振垫对于中、高频段的减振降噪效果显著;改变桥面板厚度可以适当减少钢箱结合梁结构噪声,桥面板厚度增加50%,结构噪声的总声压级变化-3.0~-2.9 dB(A);减小横隔板间距也可以显著减少桥梁结构噪声,当横隔板间距减少50%时,总声压级变化-5.6~-5.0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振动 噪声 钢-混结合梁 统计能量法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模水动力噪声及孔腔激励载荷试验与计算对比分析
18
作者 漆琼芳 邓海华 +2 位作者 苗天丞 谷雨 施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8-293,310,共7页
开展某远洋客船光体船模水下噪声测试及带孔腔船模的水动力激励载荷测试,并进行孔腔处稳态和瞬态流场计算,孔腔处脉动压力频谱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孔腔脉动压力线谱频率测试值与经验公式频率计算值对比良好,说明该公式在一定... 开展某远洋客船光体船模水下噪声测试及带孔腔船模的水动力激励载荷测试,并进行孔腔处稳态和瞬态流场计算,孔腔处脉动压力频谱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孔腔脉动压力线谱频率测试值与经验公式频率计算值对比良好,说明该公式在一定情况下适用于船体条形格栅孔腔线谱频率的预估。采用统计能量法分析法计算光体船模中高频流激噪声,将流体激励以频率-波数功率谱的形式施加,可大大减少流场计算工作量,适合于工程快速预估。在工程一般范围内,阻尼损耗因子取值可导致噪声结果相差5.5 dB,说明阻尼损耗因子的取值会较大影响计算结果,有必要形成材料损耗因子随频率变化的数据库,为船舶噪声快速计算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模型 频率波数谱 孔腔线谱 流激噪声 统计能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获取方法对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分数测定的影响
19
作者 任向阳 唐科 +2 位作者 余威龙 武利强 章玉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3,共7页
通过设计混凝土内掺氯离子的试验来消除不同深度处氯离子质量分数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研磨法、钻孔法以及钻头直径对氯离子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基于假设检验和相对误差分析确定其在混凝土氯离子质量分数测定中的准确度。... 通过设计混凝土内掺氯离子的试验来消除不同深度处氯离子质量分数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研磨法、钻孔法以及钻头直径对氯离子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基于假设检验和相对误差分析确定其在混凝土氯离子质量分数测定中的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研磨法测定的氯离子质量分数结果较为稳定,但是与钻孔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为减少对既有结构造成损伤,推荐使用钻孔法进行取样;钻孔法钻头直径对氯离子质量分数测试结果影响很小,在满足相应置信度的推定区间要求下,6,10 mm钻孔直径下推荐的取样数量分别为23个和3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 研磨法 钻孔法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青铜器铜料资源产地变迁初探——基于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20
作者 杨冬宜 吴晓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6,共13页
夏商青铜器金属矿料来源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基本厘清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变化规律,但是加铅工艺的普遍应用导致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指征了铅料来源,铜料产地及变迁仍然扑朔迷离。本研究搜集了目前已公布的夏商青铜... 夏商青铜器金属矿料来源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基本厘清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变化规律,但是加铅工艺的普遍应用导致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指征了铅料来源,铜料产地及变迁仍然扑朔迷离。本研究搜集了目前已公布的夏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对微量元素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二里头与郑州二里岗期出土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存在相似性,呈现出与铅料相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夏与商的铜、铅原料具有传承性。二里岗上、下层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未发生明显变化,即该时期铜料来源未发生转变,而铅料从低比值铅转变成高放射性成因铅。郑州二里岗期与盘龙城青铜器微量元素有很多共性,两地之间应该存在铜料的流通。郑州二里岗期铜器与小胡村、殷墟、三星堆等晚商遗址的的微量元素差异较大,与高放射性成因铅表现出来的铅料延续性不同,表明商代早晚期铜料产地发生了重大变迁。殷墟时期中原地区不同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存在相似性,说明殷墟时期各地之间不仅存在着高放铅铅料的共享,还有部分铜料在各地间流通。但山东、陕北和成都平原的遗址可能使用了不同的铜料。二里头至二里岗期铜料的延续、二里岗至殷墟时期铜料产地的转变与中条山铜矿开采和废弃的时间较为吻合,从侧面说明二里头至二里岗时期铜料主要产自中条山铜矿。殷墟时期的铜料转变可能与铜岭、铜绿山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铜矿的大规模开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铜料产地 微量元素法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