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5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with Log Gabor wavelets for image repres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1
作者 Zheng Zhonglong Yang 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738-745,共8页
Many problems in image repres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volve some form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 is a recently proposed unsupervised procedure for learning spatially loc... Many problems in image repres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volve some form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 is a recently proposed unsupervised procedure for learning spatially localized, partsbased subspac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s. An improvement of the classical NMF by combining with Log-Gabor wavelets to enhance its part-based learning ability is presented. The new metho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LIE) proposed recently in Science are compared. Finally, the new method to several real world datasets and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in repres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s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 Log Gabor wavele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ocally linearembedding (L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扰动的本地化差分隐私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永 罗陈红 +1 位作者 邓江洲 高明星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62,共12页
推荐系统作为有效应对信息过载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新闻资讯等领域中。矩阵分解具有泛化能力强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是构建推荐系统的主流算法之一。为提高推荐质量,推荐服务器需要收集大量用户数据用于推荐模型的训... 推荐系统作为有效应对信息过载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新闻资讯等领域中。矩阵分解具有泛化能力强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是构建推荐系统的主流算法之一。为提高推荐质量,推荐服务器需要收集大量用户数据用于推荐模型的训练。由于推荐服务器不是完全可信的,向服务器共享用户数据会对用户隐私构成极大的威胁。如何构建一个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还能确保推荐质量和准确性的系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本地化差分隐私是一种分布式的隐私保护机制,它从中心化差分隐私中发展而来,旨在解决服务器不可信场景下的数据的安全收集和分析。这种框架通过精确的数学证明来确保隐私保护的强度。目前,已经有研究工作将本地化差分隐私引入推荐系统,目的是在推荐效果可接受的情况下,确保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然而,这些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隐私保护的范围有限。目前的方法大多只关注显式数据的具体数值,认为这是用户的隐私信息。事实上,攻击者可以通过检查数据是否包含在数据集中,来推测用户的隐私信息。其次,推荐质量较低。本地化差分隐私通过引入扰动来保护用户隐私,但这种方法会导致扰动幅度过大和误差累积,进而影响推荐质量。在推荐服务器不可信场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首先,该算法将评分数值和评分存在性同时作为隐私保护的对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隐私保护。其次,本算法采用目标扰动方法,添加的噪声量不会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而增加,有效避免模型训练过程中噪声累积的问题,保证模型训练的有效性。最后,针对分布式场景下多轮迭代导致的中间参数泄露问题,以无放回方式将采样的模型梯度元素发送给推荐服务器,用于模型训练。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提算法满足本地化差分隐私。对所提算法的效用分析证明本文算法在保证有效的推荐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极大地提高了隐私保护推荐算法的性能,本文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的误差下降幅度平均可达18%,在推荐领域数据隐私保护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分解 本地化差分隐私 目标扰动 推荐算法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正交时频空的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丹 李峰 夏麒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48,共6页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的因子图.相较于传统逐符号消息传递算法,添加对数似然比(LLR)将算法精度提高至bit级,同时对节点间传递的消息添加阻尼因子加快收敛,在此基础上改进消息传递的规则,进一步降低算法的计算次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的信号检测算法加快了算法收敛,在保证接收端误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信号检测 消息传递 稀疏矩阵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矩阵分解的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4
作者 唐勇波 丰娟 +1 位作者 龚国勇 彭涛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
基于系统论视角,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选取24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非负矩阵分解方法(NMF)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定义了基于NMF的综合承载力,对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测度和系统分析,利... 基于系统论视角,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选取24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非负矩阵分解方法(NMF)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定义了基于NMF的综合承载力,对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测度和系统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承载力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构建基于NMF的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建立基于NMF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承载力预测模型对承载力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0.0956提高至2019年的0.8111,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是承载力的最直接驱动力。(2)NMF、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法三者反映的趋势和结论是一致的,NMF评价结果更客观。(3)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成为制约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建成区面积是重要的障碍因子。(4)与BP神经网络和灰色模型相比,基于NMF和SVM的承载力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精确度,能够预测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灰色关联度 主成分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的无监督特征选择
5
作者 刘威 朱乙鑫 +2 位作者 白润才 高琪 李晓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针对基于图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存在挖掘数据内在信息不充分,且易受噪声干扰难以获取更具有判别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学习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uncorrelated regression and latent representation for ... 针对基于图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存在挖掘数据内在信息不充分,且易受噪声干扰难以获取更具有判别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学习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uncorrelated regression and latent representation for un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URLUFS)。该方法将非负矩阵分解作用于广义不相关回归模型的投影矩阵,使投影矩阵实现非线性的维数约简并获得特征选择矩阵。在特征选择矩阵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图学习来进一步挖掘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并对特征选择矩阵施加范数约束以保持稀疏性。利用潜在表示对数据样本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学习,引导回归模型中的伪标签矩阵,从而选择出更具有判别性的特征。在8个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数值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广义不相关回归和潜在表示学习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明显优于其他8种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特征选择 广义不相关回归 非负矩阵分解 潜在表示学习 自适应图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自适应权重非负矩阵分解鲁棒半监督学习
6
作者 李春忠 靖凯立 +1 位作者 周硕兵 口洋洋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5-720,共16页
高维数据建模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内容。高维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维数灾难”问题制约了机器学习模型的有效介入,子空间和非负矩阵分解方法从空间变换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非负矩阵分解在无监督... 高维数据建模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内容。高维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维数灾难”问题制约了机器学习模型的有效介入,子空间和非负矩阵分解方法从空间变换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非负矩阵分解在无监督和半监督学习中通过改进损失函数和增加先验的方式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普适性。构造了一种基于双自适应权重学习的非负矩阵分解的损失函数,分别在高维空间和低维空间上根据数据集的类结构信息进行学习,利用加权L_(2,1)范数提高模型鲁棒性,利用权重学习的策略学习低维空间上的相似性度量,从而获得比较好的算法鲁棒性。在Benchmark数据集和高光谱图像上的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自适应权重 半监督学习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空谱约束的加权残差NMF高光谱图像解混
7
作者 陈善学 戚俊杰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8,共16页
标准的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模型应用于高光谱图像解混时,由于模型的非凸性、光谱和空间先验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导致解混精度不高。为提高解混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空谱约束的加权残差非负矩阵... 标准的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模型应用于高光谱图像解混时,由于模型的非凸性、光谱和空间先验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导致解混精度不高。为提高解混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空谱约束的加权残差非负矩阵分解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传统的NMF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在迭代过程中原始高光谱图像矩阵与重构图像矩阵之间的残差来构建残差权重因子,为损失函数的每一行分配贡献权重,以减轻噪声的影响,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其次,为利用高光谱图像丰富的先验信息,算法引入像元空谱相似度来衡量像元间的相似性以捕获像元在空间及光谱上的联系,并由相似度矩阵自适应地确定像元邻域来构造空间权重因子,提升了丰度的分段平滑性。此外,结合丰度矩阵的固有特征,构造光谱权重因子,促进了丰度的稀疏性。最后,由于高光谱图像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相邻波段的反射值变化较小,因此端元光谱具有一定的平滑度,算法通过端元光谱反射值间的差异分配平滑权重,以调整在迭代过程中端元光谱的平滑程度。本文利用梯度下降推导出算法的乘法更新规则,为证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将其与其他几种算法在模拟数据以及Jasper Ridge和Urban两个真实高光谱数据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解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解混 非负矩阵分解 加权残差 像元空谱相似度 平滑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G-KNMF的非线性动态过程监控研究
8
作者 张成 邓成龙 李元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8,共10页
针对非线性动态过程故障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距离投影梯度核非负矩阵分解(WPGKN-MF)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投影梯度方法对KNMF的基矩阵和系数矩阵进行更新.其次,在高维特征空间中,使用Wasserstein距离结合滑动窗口... 针对非线性动态过程故障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距离投影梯度核非负矩阵分解(WPGKN-MF)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投影梯度方法对KNMF的基矩阵和系数矩阵进行更新.其次,在高维特征空间中,使用Wasserstein距离结合滑动窗口方法,构造新的统计量进行故障检测.本文方法将KNMF中迭代方法改进为投影梯度方法,通过KNMF将数据的非线性结构捕获,并结合Wasserstein距离消除样本间自相关性影响.通过一个数值例子和基于工业控制系统执行器诊断方法的开发与应用(DAMADICS)过程的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与传统核主成分分析(KPCA)、核非负矩阵分解等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非负矩阵分解 非线性过程 动态过程 投影梯度 Wasserstein距离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变频器回路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高洪鑫 王坤远 +1 位作者 王智勇 蔡佳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5,共13页
串联故障电弧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未知工况条件下串联故障电弧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训练更新核极限学习机(KELM)预测模型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三相电动机和变频器负载开展了不同电源谐波... 串联故障电弧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未知工况条件下串联故障电弧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训练更新核极限学习机(KELM)预测模型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三相电动机和变频器负载开展了不同电源谐波、变频器载波频率、变频器运行频率和电流等级条件下的串联故障电弧实验;其次,利用奇异值分解滤波、改进一次指数平滑滤波依次对电流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再次,利用前两个周波电流信号训练更新KELM预测模型,并计算预测模型对下一个周波电流信号的预测残差,然后利用预测残差绝对值构建矩阵,结合非负矩阵分解将残差矩阵降维成一维向量,并利用一维向量的最大值作为故障特征,结合固定阈值实现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最后,测试了提出方法在未知工况条件下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性能和抗噪性能。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未知电源谐波、变频器载波频率、变频器运行频率和电流等级4类未知工况条件下的串联故障电弧,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故障电弧 核极限学习机 奇异值分解滤波 改进一次指数平滑滤波 预测残差 非负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的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文龙 张景华 +6 位作者 刘洪 欧阳渊 吴君毅 苏悦 邵璐 宋雯洁 刘小念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0-281,共12页
笔者通过遥感解译得到1990年、2000年、2010年、2022年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图,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22年,大凉山区耕地面积由11153 km^(2... 笔者通过遥感解译得到1990年、2000年、2010年、2022年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图,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22年,大凉山区耕地面积由11153 km^(2)减少到4090 km^(2),减少了63%;林地面积由11713 km^(2)增长到18658 km^(2),增长了59%;草地面积1990~2000年由7708 km^(2)增长到10160 km^(2),2000~2010年下降到5128 km^(2),2010~2022年增长到6907 km^(2),整体面积下降10%;水域湿地与建设用地1990~2022年分别从254 km^(2)和92 km^(2)增长到了520 km^(2)和748 km^(2),增幅分别为104%与713%,增幅明显。这与大凉山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预期结果相对应。再结合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林地面积的增长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草地面积初期增长来自林地被砍伐后的逆向演替,在“天保工程”等政策进行保护后,草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自耕地。2010年后,大凉山区林地保护政策从种植人工林地转为维护现有成果,因此林地增长速度放缓。总览1990~2022年,尤其是1998年“天保工程”等政策实施后,大凉山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在实地考察中,仍有部分林地被砍伐后形成草地,且大面积人工针叶林也存在生态系统单一、易发生火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背后驱动因素的探讨分析,旨在为大凉山区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生态环境 驱动因素 大凉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时空面板数据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博文 许培源 +1 位作者 何伟军 袁亮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0,共18页
相关特征、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是时空面板数据决策中无可避免的三重特征。以三重特征为切入点给出相关因子、时间因子和空间因子的内涵定义,基于非参数方法利用互信息、卷积算法和转移概率分别度量三种因子;以AHP方法为例构建面向时空... 相关特征、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是时空面板数据决策中无可避免的三重特征。以三重特征为切入点给出相关因子、时间因子和空间因子的内涵定义,基于非参数方法利用互信息、卷积算法和转移概率分别度量三种因子;以AHP方法为例构建面向时空面板数据的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六条路径构造三因子判断矩阵,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赋权类型采用SPBIC准则选出最优结果;通过2001-2021年290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合成,讨论时空AHP在实证分析中的特有功能。实例结果表明:六种赋权类型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动态演变、时间收敛和空间集聚等趋势上有同有异,SPBIC准则的作用在于从多种赋权类型中选出最优结果以保证量化分析结论的唯一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具有时空双维异质性及指标维度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偏好程度及次序等方面且各指标权重系数的时空双维异质性亦有区别,体现出时空综合评价模型的特有功能--因时因地判断影响综合指数的关键因素;赋权结果对时间因子粘性和空间因子粘性具有敏感性,指标权重系数随两种因子粘性的变化趋势不同,两种因子粘性都会影响特定时期特定城市综合指数的相对大小及排名,这使得时空AHP在实证分析中具有时空性、普适性和异质性等功能--适时加入时间因子和空间因子、灵活设定跨度时间和辐射范围以及通过时空因子粘性进行异质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面板数据 AHP判断矩阵 时空双维异质性 时空因子粘性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的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海涛 朱心宇 施加春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通过对最近10年间(2012—2022年)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分析,对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在环境污染源解析中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通过对PMF模型在不同受体和研究对象的污染源解析中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该模型应用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最近10年间(2012—2022年)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分析,对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在环境污染源解析中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通过对PMF模型在不同受体和研究对象的污染源解析中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该模型应用存在的缺陷及其未来应用前景展望,可为将来更精准的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当前,PMF模型在国内主要应用于大气和土壤等介质中的颗粒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源解析,而国外则相对更多集中应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分析发现PMF模型获得的源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PCA)、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和Unmix等方法不同,主要区别是对不确定性参数采用了不同取值方法,其次是对原始数据中的不确定性的反映存在不同。综上所述,PMF模型已经在大气颗粒物、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等的应用中相对广泛,但其在其他环境介质中的除上述讨论污染物以外的源解析中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解析 受体模型 PMF模型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转移关系正则化的序列推荐
13
作者 冯雅莉 温雯 +1 位作者 郝志峰 蔡瑞初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159,共9页
序列推荐是推荐系统中的一类重要任务,其通过建模用户顺序行为来实现个性化、动态性的推荐。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用户行为数据往往具有高度稀疏性,同时行为序列中所包含的项目转移关系随项目特性而改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用户-项目间的... 序列推荐是推荐系统中的一类重要任务,其通过建模用户顺序行为来实现个性化、动态性的推荐。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用户行为数据往往具有高度稀疏性,同时行为序列中所包含的项目转移关系随项目特性而改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用户-项目间的协同关系,同时捕捉项目-项目间的转移规律,成为序列推荐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转移关系正则化的联合矩阵分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用户-项目交互矩阵和项目-项目间马尔可夫转移矩阵进行联合分解,并在分解过程中设定项目表征因子共享,共同捕捉协同关系和转移关系,缓解用户行为数据的稀疏问题,进而实现有效的序列推荐。在5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现有先进算法具有更好的序列推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推荐 转移关系 矩阵分解 正则化 数据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物联网多维时序数据预测方法
14
作者 沈忱 何勇 彭安浪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8,共12页
在物联网(IoT)场景中,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易受噪声的干扰,导致数据中存在一定的离群值与缺失值。现有的时间正则化矩阵分解模型通常考虑平方损失来衡量重构误差,忽略了处理存在异常数据的多维时间序列时,矩阵分解的质量同样是影响... 在物联网(IoT)场景中,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易受噪声的干扰,导致数据中存在一定的离群值与缺失值。现有的时间正则化矩阵分解模型通常考虑平方损失来衡量重构误差,忽略了处理存在异常数据的多维时间序列时,矩阵分解的质量同样是影响模型预测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L_(2,log)范数的时间感知鲁棒非负矩阵分解多维时序预测框架(TARNMF)。TARNMF通过非负矩阵分解(NMF)和参数可学习的自回归(AR)时间正则项建立多维时序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基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服从拉普拉斯分布的假设,使用L_(2,log)范数来估计非负鲁棒矩阵分解中原始数据和重建矩阵的误差,以减小异常数据对预测模型的干扰。L_(2,log)范数具备现有鲁棒度量函数的性质,解决了L_(1)损失的近似问题,并通过压缩异常值的残差来减少其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此外,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梯度下降的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TARNMF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尤其在高维Solar数据集上,较次优结果的相对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8.64%。同时,在噪声数据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TARNMF能高效地处理和预测存在异常数据的IoT时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_(2 log)范数 非负矩阵分解 时间正则化矩阵分解 多维时序数据预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卷积与Transformer支持下联合空谱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光 吴田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由于CNN对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强,目前仍是高光谱影像处理和分析中的主流深度模型,但是CNN感受野有限,无法建立长距离依赖关系,学习全局语义信息受限。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可以对输入序列中的每个位置进行注意力计算,从而能有效获取... 由于CNN对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强,目前仍是高光谱影像处理和分析中的主流深度模型,但是CNN感受野有限,无法建立长距离依赖关系,学习全局语义信息受限。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可以对输入序列中的每个位置进行注意力计算,从而能有效获取全局上下文信息。如何实现CNN和Transformer的技术耦合并充分利用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是一个重要的待研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三维卷积和Transformer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尝试联合空谱特征实现解译能力的提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光谱遥感影像沿垂直方向降维;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降维后遥感影像沿水平方向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将两种工具处理后遥感影像进行拼接,以充分保留信息;再用三维卷积核对拼接后遥感影像进行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的综合提取;用Transformer的注意力机制对提取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遥感影像序列建立长距离依赖关系并使用多层感知机完成分类任务。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WHU-Hi龙口、汉川、洪湖以及雄安新区马蹄湾村数据集上均表现出比对比方法更优异的分类性能,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泛化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特征融合 三维卷积 空谱联合 TRANSFORMER 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北海市大气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16
作者 吴琴琴 吴影 +1 位作者 陈福坤 张丽微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9-1621,共13页
北海市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典型的沿海城市,研究在2022年夏季对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观测,共测量了29种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875×10-9,不同烷烃日出峰情况不同,每日出... 北海市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典型的沿海城市,研究在2022年夏季对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观测,共测量了29种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875×10-9,不同烷烃日出峰情况不同,每日出现3~7个峰不等;各烷烃间相关性与含C数、烷烃结构、来源占比相关,含C数相近且来源构成相似的烷烃,相关性较高。研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估算烷烃类有机物寿命,发现其平均反应速率常数为(0.23±0.17) h-1,平均寿命为(10.73±22.59) h。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进行来源解析发现,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油气挥发(35.9%)、汽油车排放(28.9%)、溶剂使用(23.3%)、柴油车船排放(6.5%)和燃烧(5.3%)。其中,溶剂使用是北海市夏季烷烃类挥发性有机物中的臭氧生成潜势估算(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P)最大贡献源,占比为39.70%;次要贡献源包括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源、柴油车船排放源和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4.50%、18.87%、10.58%和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挥发性有机物 烷烃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概率矩阵分解模型的改进二部图推荐算法
17
作者 甘沛露 宋一豪 +1 位作者 朱晓雄 周支立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I0001-I0002,共7页
针对历史数据稀疏和分布不均衡影响二部图算法推荐效果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带约束的概率矩阵分解模型预测项目评分,设置权重对初始评分数据矩阵进行填充以扩充数据;另一方面,在传统二部图推荐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修正用户评分标准、融... 针对历史数据稀疏和分布不均衡影响二部图算法推荐效果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带约束的概率矩阵分解模型预测项目评分,设置权重对初始评分数据矩阵进行填充以扩充数据;另一方面,在传统二部图推荐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修正用户评分标准、融入时间效应因素、扩充用户评分信息,从而改进资源初始配置和分配方式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实现对二部图推荐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使用推荐算法领域常用的MovieLens数据集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实验,并与传统二部图推荐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每一步改进都提高了二部图算法的推荐效果,并且二部图算法与概率矩阵分解模型结合后,算法的推荐效果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部图推荐算法 数据稀疏性 概率矩阵分解 矩阵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厦门湾底质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8
作者 刘春雷 曹胜伟 +4 位作者 李亚松 张媛静 李剑锋 李静 洪炳义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5,共14页
【研究目的】厦门湾生态环境治理和厦门港口建设,造成厦门湾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查明湾区重金属分布特征、演变及来源分析,对厦门湾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生态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测定了厦门湾87个海域底质表层沉积物中的... 【研究目的】厦门湾生态环境治理和厦门港口建设,造成厦门湾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查明湾区重金属分布特征、演变及来源分析,对厦门湾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生态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测定了厦门湾87个海域底质表层沉积物中的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分布特征、富集程度,并利用因子分解及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厦门湾西港区重金属Cu(26.37 mg/kg)、Zn(122.58mg/kg)、Cr(57.25 mg/kg)含量最高,九龙江口区Pb(48.03 mg/kg)、Cd(0.25 mg/kg)、Hg(0.085 mg/kg)、As(9.35mg/kg)含量最高;西港Cu超一类标准率最高,达到25%;九龙江Zn超一类标准率次之,为20.69%。厦门湾重金属富集系数为Cu(1.01)>Cr(0.99)>Cd(0.70)>Zn(0.64)>Pb(0.63)>As(0.48)>Hg(0.33)。Cu表现为轻度富集,Cr与本底值接近。【结论】厦门湾重金属的潜在来源中矿山冶炼贡献率为36.16%、天然母岩风化22.03%、农业与生活污水排放21.98%以及化石燃料燃烧19.83%;Cu、Zn、Cd、Cr主要来源矿山冶炼,As来源分别为燃料燃烧贡献率为85.76%和农业面源污染14.16%。Pb和Hg主要受母岩风化所控制。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中、重度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九龙江河口及厦门港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底质沉积物 PMF源解析 海岸带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厦门湾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谢昱明 胡越 +2 位作者 黄俊可 刘娟 张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中部,可损害患者容貌,并带来各种不适感,从而对患者身心及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研究证实紫外线在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皮肤中的组织、细胞...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中部,可损害患者容貌,并带来各种不适感,从而对患者身心及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研究证实紫外线在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皮肤中的组织、细胞及DNA和蛋白质等分子成分均有影响,并可导致氧化损伤。紫外线可以通过上调LL-37、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活性氧的水平,并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炎症反应、真皮基质的改变和毛细血管的扩张与新生,影响玫瑰痤疮的发生和发展。探讨紫外线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望为玫瑰痤疮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案,也有助于提高玫瑰痤疮患者对紫外线防护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玫瑰痤疮 LL-37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混洗器的差分隐私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20
作者 叶建梅 杨久裕 +2 位作者 陈钱宏 邓江洲 王永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推荐系统需要利用大量用户数据进行运算,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虽然差分隐私技术已被用于保护用户隐私,但在不可信服务器场景下,现有方法由于过多噪声注入会导致推荐效果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混洗器的差分隐私矩阵分解推荐... 推荐系统需要利用大量用户数据进行运算,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虽然差分隐私技术已被用于保护用户隐私,但在不可信服务器场景下,现有方法由于过多噪声注入会导致推荐效果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混洗器的差分隐私矩阵分解推荐算法,利用混洗操作的隐私放大效应来减少噪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本地最大的k个梯度添加噪音来避免因数据稀疏性引起的推荐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优化了隐私保护与数据效用之间的平衡。理论与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算法不仅能有效提升隐私保护力度,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推荐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分解 差分隐私 混洗器 推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