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em hardness traits with fiber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in core collections of Gossypium hirsutum 被引量:1
1
作者 RAZA Irum HU Daowu +13 位作者 AHMAD Adeel LI Hongge HE Shoupu NAZIR Mian Faisal WANG Xiaoyang JIA Yinhua PAN Zhaoe ZHANG Peng YASIR Muhammad IQBAL Muhammad Shahid GENG Xiaoli WANG Liru PANG Baoyin DU Xiongming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1年第1期66-75,共10页
Background:Stem hardness is one of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lant architecture in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Evaluating hardness phenotypic trai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on of elite lines ... Background:Stem hardness is one of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lant architecture in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Evaluating hardness phenotypic trai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on of elite lines for resistance to lodging in Gossypium hirsutum L.Cotton breeders are interested in using diverse genotypes to enhance fiber quality and high-yield.Few pieces of research for hard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were found.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of stem hardness traits with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contributing traits of upland cotton.Results: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bending,acupuncture,and compression properties of the stem from a collection of upland cotton genotypes,comprising 237 acces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otypic difference in stem hardness was highly significant among the genotypes,and the stem hardness traits(BL,BU,AL,AU,CL,and CU)hav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fiber quality traits and yield-related traits.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 bending(BL,BU)has a maximum coefficient of variance,but fiber length and fiber strength have less coefficient of variance among the genotype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trimmed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into nine principal components.The first nine principal components(PC)with Eigenvalues>1 explained 86%of the variation among 237 accessions of cotton.Both 2017 and 2018,PC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L,BU,FL,FE,and LI contributed to their variability in PC1,and BU,AU,CU,FD,LP,and FWPB have shown their variability in PC2.Conclusion:We describe here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enhancing fiber quality and yield by stem bending strength,acupuncture,and compression properties of G.hirsu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DING Compression ACUPUNCTUR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Stem hard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萌芽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2
作者 成宜德 刘辰 +3 位作者 刘贤娴 徐文玲 车亚莉 王淑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为了在早期对萝卜的耐盐性进行评价鉴定,本研究以6份不同类型的萝卜种质为材料,对其萌芽期耐盐能力评价的适宜盐浓度进行筛选,进而用筛选确定的盐浓度对107份萝卜种质进行胁迫试验,分析其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芽鲜重、芽根长... 为了在早期对萝卜的耐盐性进行评价鉴定,本研究以6份不同类型的萝卜种质为材料,对其萌芽期耐盐能力评价的适宜盐浓度进行筛选,进而用筛选确定的盐浓度对107份萝卜种质进行胁迫试验,分析其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芽鲜重、芽根长、相对根长、芽长、相对芽长共8项指标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萌芽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6份萝卜种质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下降,但发芽率多在60%左右,确定其为耐盐性评价的适宜浓度。用200 mmol/L NaCl对107份萝卜种质进行萌发期耐盐性胁迫分析,8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变异,其中发芽势的变异系数最大,芽长的变异系数最小。盐胁迫下萝卜种质的发芽势、发芽率、芽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盐胁迫下萝卜种质各项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0.687%。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供试萝卜种质的耐盐性进行排序和聚类,两项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筛选出强耐盐种质5份,分别为:101号(春白玉)、70号(扬州圆白)、89号(德高良峰红)、79号(华夏壹品)和91号(一点红)。本研究结果可为萝卜耐盐性评价鉴定提供数据支持,为今后耐盐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萌芽期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沉默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机器学习训练优化与验证
3
作者 郭名静 熊鑫 +1 位作者 詹国强 郭树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课堂沉默现象,提出以机器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与学习优化实验。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要综合影响因素类别变量。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构建沉默行为与主要综合影...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课堂沉默现象,提出以机器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与学习优化实验。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要综合影响因素类别变量。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构建沉默行为与主要综合影响因素的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学习曲线计算优化模型性能。结合课堂教学干预实验,探究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因素及其干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课堂沉默与外在和内在影响因素之间均存在回归关系。针对外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因素,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是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机器学习 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判别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
4
作者 舒楠 张福艳 +4 位作者 姜东明 魏立男 张翔 周璐 陈家好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8-154,共7页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的数据化评价与区分,该研究以7种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编号为J1~J7)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法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对7种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进行主成分分析(P...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的数据化评价与区分,该研究以7种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编号为J1~J7)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法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对7种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从7种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中共检测定量出30种共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CA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可达到98.998%,可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得分散点图能有效区分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其中酒样J1与其他酒样存在较大差异,而酒样J6与酒样J7、酒样J4和酒样J5、酒样J2和酒样J3两两之间存在一定相似性,各酒样的综合评分结果为:J7>J6>J5>J4>J3>J2>J1,这与感官品评结果一致。综上,基于共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对不同质量等级酱香型白酒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能够对其进行准确、快速区别和评价,为年份基酒、成品酒的鉴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等级 酱香型白酒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地方品种苗期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5
作者 刘飞 亓臣翰林 +7 位作者 汝雅婷 赵欣雨 杨棒棒 宋健 吴迪 高锐 张玉梅 王会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2,共9页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小麦地方品种携带有许多优良基因,因此筛选耐盐地方品种资源对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以及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5份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和耐盐品种德抗961(...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小麦地方品种携带有许多优良基因,因此筛选耐盐地方品种资源对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以及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5份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和耐盐品种德抗961(对照)为试材,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组(1/2 Hoagland营养液)和NaCl组(250 mmol/L NaCl+1/2 Hoagland营养液)两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苗期表型性状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系统聚类等方法对其进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筛选耐盐种质。结果表明,NaCl组小麦的苗高、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变异系数介于9.93%~18.9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苗鲜重、相对根鲜重、相对根干重、相对SPAD值可作为小麦苗期耐盐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依据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到的各品种综合评价值(D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将86份小麦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包括4份极端耐盐型品种,类群Ⅱ包括5份耐盐型品种(包括对照品种德抗961),类群Ⅲ包括46份中间型品种,类群Ⅳ包括28份盐敏感型品种,类群Ⅴ包括3份极端盐敏感型品种。随机选取3份耐盐品种和3份盐敏感品种进行表型性状和抗氧化性状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耐盐小麦品种的苗高、根长、叶片SPAD值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盐敏感小麦品种,而叶片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含量均显著低于盐敏感小麦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苗期耐盐性鉴定提供简便、准确的方法,并可为耐盐小麦新种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山东省地方品种 苗期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科 吕航宇 +1 位作者 戚志鹏 刘玉姣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素的贡献率进行排序筛选,得到3个主成分指标(F_(1)、F_(2)和F_(3)),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利用实测数据对PC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全因素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SVM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2.9420%、93.0235%,而PCA-BP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6.4325%。PCA-BP神经网络模型不但简化了网络结构,更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使预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为更准确地获得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 预测模型 PCA-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份青稞种质的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雅洁 李茂 +6 位作者 李超 李文博 田敏 潘佳佳 赵辉 余国武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5-864,共10页
为有效利用青稞种质资源、促进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75份青稞品种(系)在3个生态点的籽粒中蛋白质、γ-氨基丁酸、总淀粉、β-葡聚糖和花青素含量共5个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基因型、生态点及... 为有效利用青稞种质资源、促进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75份青稞品种(系)在3个生态点的籽粒中蛋白质、γ-氨基丁酸、总淀粉、β-葡聚糖和花青素含量共5个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基因型、生态点及生态点与基因型互作对5个被测性状均有显著影响,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88%~118.92%,广义遗传率为15.29%~90.13%,其中蛋白质、β-葡聚糖和花青素含量的广义遗传率大于60%,表明遗传是其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5个性状简化为3个公因子,其携带总信息量的73.73%。经过Promax旋转后的载荷结果显示,3个公因子分别反映青稞籽粒的氨基酸累积量、次生代谢物累积量和多糖累积量。加权评分后的综合排名和分层聚类结果显示,勾芒青稞、龙中紫、2009-119、XQ0168、次玛、4TH HBSNS-57、813、长芒黑青稞、白勾芒、耐那、对芒黑青稞、褐青稞、北青4号、白青稞和昆仑14号共15个材料的综合品质较好;单性状优势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蛋白育种适宜选用龙中紫,低β-葡聚糖育种适宜选择白勾芒、对芒黑青稞和褐青稞,高蛋白质且低β-葡聚糖含量育种适宜选择2009-119和XQ0168,高γ-氨基丁酸和高花青素育种适宜选择次玛,高γ-氨基丁酸和低葡聚糖育种适宜选择4TH HBSNS-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分层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典型农业区浅层地下水氮磷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荣博 汪洋 +4 位作者 蔡绪贻 谢自建 刘伟 叶春 李春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9,共12页
【目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为有效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时准确把握区域浅层地下水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至关重要。【方法】以内蒙古五原县典型... 【目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为有效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时准确把握区域浅层地下水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至关重要。【方法】以内蒙古五原县典型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整个灌溉期浅层地下水水质和水化学特征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Piper图解法等方法对水质和水化学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区域地下水形成机制,阐明不同灌溉期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和氮磷的形态特征,探究影响区域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整体呈中性—弱碱性,属微咸水;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优势离子分别为Na^(+)和HCO_(3)^(-),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水,地下水组分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较大。浅层地下水总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3.24 mg/L和0.11 mg/L,高于沟渠地表水氮磷浓度。总氮中无机氮平均占比76.6%,其中硝态氮平均占比69.4%,总磷中无机磷和有机磷平均占比分别为28.9%和71.1%;氮磷浓度峰值出现在春灌前,春灌和秋浇后地下水氮磷浓度呈下降趋势,夏灌后氮磷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氮磷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变化,总氮浓度较高,总磷浓度相对较低。总氮来源受单独人类活动影响大,总磷则受人类活动和矿物溶解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氮磷 水化学组分 水质 污染特征 主成分分析 来源分析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份羊茅属种质芽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晨烨 李培英 +6 位作者 孙宗玖 张勇娟 于冰洁 郑丽 周磊 许莹月 李有政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为了探究羊茅属种质芽期对逆境的胁迫能力,以沟羊茅新品系(FV)与紫羊茅常用品种传奇(CQ)、草原(CY)、梦神(MS)、北方(BF)、玉山(YS)和多花(DH)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5%、10%、15%、20%、25%)模拟干旱胁迫,在芽期测定了发芽率... 为了探究羊茅属种质芽期对逆境的胁迫能力,以沟羊茅新品系(FV)与紫羊茅常用品种传奇(CQ)、草原(CY)、梦神(MS)、北方(BF)、玉山(YS)和多花(DH)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5%、10%、15%、20%、25%)模拟干旱胁迫,在芽期测定了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根芽比等萌发指标,分析干旱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浓度PEG(20%~25%)显著降低了羊茅属种质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根长及根芽比,而5%~15%PEG则因种质的差异而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其中0~10%PEG对FV、BF、YS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及发芽指数具有显著的引发作用;综合评价表明,主成分分析将7个相对单项性状指标降维成2个新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85.06%;以新合成的综合指标为依据,采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聚类分析,将7份羊茅属种质分为三类,其中,FV、CQ和BF的抗旱能力较强,CY及YS的抗旱能力一般,而MS、DH的抗旱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茅属 芽期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PEG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ELM多模型集成的分布式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卓翰 周胜瑜 +2 位作者 何禹清 周任军 孙辰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为响应“双碳”目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下一个发展目标。光伏作为当前电力系统能源发电主体形式之一,其出力特性数据尚存在多源、异构及高维等分布特点,导致不同特征作用机理、机制较为复杂,继而加大分布式光伏系统... 为响应“双碳”目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下一个发展目标。光伏作为当前电力系统能源发电主体形式之一,其出力特性数据尚存在多源、异构及高维等分布特点,导致不同特征作用机理、机制较为复杂,继而加大分布式光伏系统出力的预测难度。为此,首先构建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KPCA)模型,通过核函数在特征空间中依据不同特征的有效信息蕴含度提取主成分;然后采用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IE)模型,根据各主成分信息负载度量加权系数,综合求解相应作用权重;最后依据特征评估结果,针对性设置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网络参数,降低预测不确定度。最终整合多类别数据挖掘模型,构建K-I-ELM预测方法,在复杂数据环境下实施光伏出力短期预测。基于某实际台区光伏发电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论证所提方法针对不同数据环境的适应性及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核主成分分析 极限学习机 短期预测 光伏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端设备的轻量化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南君 李爽 +2 位作者 李拓 邹晓峰 王长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6-313,320,共9页
现有基于CNN模型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在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面临架构复杂、参数庞大、训练冗长等问题,致使硬件算力需求高,难以适配无人机等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端设备。为此,提出一种面向边缘端设备的轻量化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旨在平... 现有基于CNN模型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在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面临架构复杂、参数庞大、训练冗长等问题,致使硬件算力需求高,难以适配无人机等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端设备。为此,提出一种面向边缘端设备的轻量化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旨在平衡检测性能与推理延迟。首先,由原始视频序列提取梯度立方体与光流立方体作为事件表观与运动特征表示;其次,设计改进的小规模PCANet获取梯度立方体对应的高层次分块直方图特征;再次,根据每个局部分块的直方图特征分布情况计算表观异常得分,同时基于内部像素光流幅值累加计算运动异常得分;最后,依据表观与运动异常得分的加权融合值判别异常分块,实现表观与运动异常事件联合检测与定位。在公开数据集UCSD的Ped1与Ped2子集上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帧层面AUC分别达到86.7%与94.9%,领先大多数对比方法,且参数量明显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算力需求下,可以实现较高的异常检测稳定性和准确率,能够有效兼顾检测精度与计算资源,因此适用于低功耗边缘端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频监控 边缘端设备 异常事件检测 主成分分析网络 分块直方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法对元宝枫叶与花中酚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灵光 刘欣欣 +1 位作者 邓闯 尹培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2,共11页
为进一步推进元宝枫叶与元宝枫花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本研究以蒸汽、微波、烘烤为加热手段,并分别设置三组时间梯度对元宝枫叶与花处理前后样品中的总酚及主要单体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变化,并对其成分与活性进行... 为进一步推进元宝枫叶与元宝枫花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本研究以蒸汽、微波、烘烤为加热手段,并分别设置三组时间梯度对元宝枫叶与花处理前后样品中的总酚及主要单体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变化,并对其成分与活性进行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烘烤处理使得元宝枫叶总酚含量显著提升(P<0.05),由75.80±3.54 mg GAE/g显著提升至82.55±2.54~87.78±1.53 mg GAE/g,而花与叶经其他处理前后样品的总酚含量均未产生显著性变化。元宝枫叶酚类单体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1,2,3,4,6-五-O-烯丙基-β-d-葡萄糖在内的没食子酸类物质含量在三种热处理方法中均有不同程度上升,15 min烘烤样品中1,2,3,4,6-五-O-烯丙基-β-d-葡萄糖含量相较于未处理叶提升1.88倍,但长时间的微波或烘烤处理反而导致其含量增加幅度有所降低。上述没食子酸类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在元宝枫花中同样存在,但变化幅度较为平缓。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在多数处理后的叶与花中均有显著提升,在处理后叶与花中最高提升1.49与1.21倍。主成分与相关性分析显示,没食子酸类衍生物与总酚含量变化显著相关,而在叶与花中不同酚类单体对于整体抗氧化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综上所述,热处理方式与加热时间对于元宝枫叶与花中的酚类组成及抗氧化能力具有不同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条件对于其生物活性及商品价值的提升尤为重要,其中FM10(10 min微波处理)对于元宝枫叶与花的抗氧化活性都达到提升的效果。上述研究为元宝枫叶与花在食品领域的加工处理与深入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叶 元宝枫花 热处理 酚类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主成分与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乡市渔业水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德强 孙伟杰 +5 位作者 孙博怿 徐卫国 沈天富 吕烨锋 王珏 施沁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720-1726,共7页
为探求桐乡市渔业水源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2014—2022年渔业水域的中小河道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等水环境指标,分析渔业水源水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质量,结合水产养殖... 为探求桐乡市渔业水源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2014—2022年渔业水域的中小河道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等水环境指标,分析渔业水源水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质量,结合水产养殖尾水水质状况,探讨水产养殖对水源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2022年桐乡渔业水源水质状况总体较为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氮磷污染;除全氮外,水质状况在生产季节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东北区域水源水质优于西南区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水质存在污染,污染水平为超出警戒水平。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源水主要受到水中氮磷的含量、水质pH值和溶解氧变化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其中氮磷是主要影响因素。水产养殖尾水均符合排放标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养殖面积和水产品产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桐乡市渔业水源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风险,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对水源水质影响较小;建议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源水进行预处理后用于养殖,重点关注氮磷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水源 水产养殖 影响因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品种资源粒型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14
作者 牛小霞 赵锋 +3 位作者 柳小宁 包奇军 徐银萍 向莉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3,共6页
本研究测定了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在2个不同地点的6个籽粒表型性状和11个品质性状,通过对青稞粒型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我国青稞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千粒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戊聚糖、不溶性膳食... 本研究测定了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在2个不同地点的6个籽粒表型性状和11个品质性状,通过对青稞粒型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我国青稞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千粒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戊聚糖、不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变异系数比较大,多样性丰富。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籽粒表面积、周长、籽粒长、籽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把17个性状筛选为6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6.5%。聚类分析将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划分为5类,第Ⅰ类群淀粉含量高,第Ⅱ类群品质性状比较好,第Ⅲ类群粒重、粒型和品质好,第Ⅴ类群粒重和粒型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粒型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量子跟踪系统复合轴精密控制
15
作者 于帅北 曹艳波 +2 位作者 费强 王芳 孙景旭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69-3478,共10页
基于量子加密的星地激光通信是一种比传统射频通信传输带宽高、数据安全性强的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具有高码率、小型化和低功耗等优点。为了实现星地之间激光链路的联通,地面光学终端与卫星光学载荷之间需要在通信时间窗口保证高精度跟踪... 基于量子加密的星地激光通信是一种比传统射频通信传输带宽高、数据安全性强的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具有高码率、小型化和低功耗等优点。为了实现星地之间激光链路的联通,地面光学终端与卫星光学载荷之间需要在通信时间窗口保证高精度跟踪瞄准,然而,地面光学终端在复杂环境中会受到多种传输干扰,需要轻量化的地面激光跟踪终端的精密结构设计,以及稳定可靠的跟踪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复合轴跟踪系统,整机结构轻量化设计,大口径成像系统使用一体化整体设计,有效质量相比传统结构减轻了50%以上,并采用跟踪架和快速反射镜两级跟踪的控制方式,采用参数识别和基于主元分析神经网络算法的自动调谐优化控制技术,通信时间窗口内跟踪误差PV值从20″以上减少到5″以下,提高了轻量化激光通信跟踪系统的性能,为星际激光通信技术提供高效的跟踪瞄准平台,从而实现更高效的量子加密激光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复合轴控制 压电陶瓷快速反射镜 PID控制 主元分析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郊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师荣光 赵玉杰 +4 位作者 高怀友 刘凤枝 王跃华 姚秀荣 王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9-173,共5页
由于长期污水灌溉的影响,天津市郊蔬菜普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冲击,为此对采自天津市郊的5大类21个品种、171个蔬菜样品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对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各重金属元素的综合主成分得... 由于长期污水灌溉的影响,天津市郊蔬菜普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冲击,为此对采自天津市郊的5大类21个品种、171个蔬菜样品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对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各重金属元素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得出天津市郊蔬菜重金属污染程度Cd>As>Pb>Zn>Cu>N i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大体相同,都以Cd和As污染为主,且各类蔬菜中Cd和As的变异系数都较高,Pb和Zn污染程度都相对较低,且变异系数也都较低,显示出天津市郊蔬菜重金属污染来源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特征 蔬菜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利民 张建平 +4 位作者 米君 赵利 党照 赵玮 党占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部分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孟霞 卓嘎 +1 位作者 大次卓嘎 栾运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高、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总小穗与穗长等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和偏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参试的34份青稞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1.192%,穗型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6.4338%。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5.18水平上可聚为三大类型:矮秆短穗少粒型、长穗多粒型、穗多粒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青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斯小麦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3
19
作者 庄萍萍 李伟 +2 位作者 魏育明 颜泽洪 郑有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4,共4页
为从波斯小麦中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81份波斯小麦进行了农艺性状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总体表现为植株高大,平均为110.0 cm;有效穗数平均为12.6个;穗粒数较多,平均为42.4粒;播... 为从波斯小麦中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81份波斯小麦进行了农艺性状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总体表现为植株高大,平均为110.0 cm;有效穗数平均为12.6个;穗粒数较多,平均为42.4粒;播种至抽穗平均为185.5 d;千粒重偏低,平均为17.3g。简单和偏相关分析中分别有16和12对性状相关极显著。其中分蘖数与有效穗数、穗长、小穗数,有效穗数与穗长、小穗数,穗长与小穗数,小穗数与千粒重,抽穗期与穗粒数间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四个主成分(分蘖因子、粒重因子、穗粒数因子、抽穗期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小麦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OAV值鉴别蟹类关键特征性风味物的方法 被引量:65
20
作者 顾赛麒 陶宁萍 +3 位作者 吴娜 张晶晶 王锡昌 张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0-416,共7页
蟹一直都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致力于对蟹类营养成分的研究,而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较少,且研究时缺乏比较及统一性的归纳、整理。本文搜集了近20篇研究各种淡、海水蟹挥发性成分的外文文献,计算... 蟹一直都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致力于对蟹类营养成分的研究,而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较少,且研究时缺乏比较及统一性的归纳、整理。本文搜集了近20篇研究各种淡、海水蟹挥发性成分的外文文献,计算其ROAV值后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蟹风味物质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获得了表征各种蟹类风味的可能关键特征性风味物质,期望可以为将来破解蟹"味冠百物之鲜"之迷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 气味活性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