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based on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minimum mean square variance criterion and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 被引量:9
1
作者 Yu-xing Li Long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43-554,共12页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underwater acoustics.Nois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is the key to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Owing to the complexity ...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underwater acoustics.Nois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is the key to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nois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challenge in the field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In order to solve the dilemma,we proposed a novel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based on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minimum mean square variance criterion(MMSVC) and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LMSAF).This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named CEEMDAN-MMSVC-LMSAF,has three main advantages:(i) as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and ensemble EMD(EEMD),CEEMDAN can better suppress mode mixing,and can avoid selecting the number of decomposition in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ii) MMSVC can identify noisy 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and can avoid selecting thresholds of different permutation entropies;(iii) for noise reduction of noisy IMFs,LMSAF overcomes the selection of deco mposition number and basis function for wavelet noise reduction.Firstly,CEEMDAN decomposes the original signal into IMFs,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noisy IMFs and real IMFs.Then,MMSVC and LMSAF are used to detect identify noisy IMFs and remove noise components from noisy IMFs.Finally,both denoised noisy IMFs and real IMFs are reconstructed and the final denoised signal is obtained.Compared with other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s,the validity of CEEMDAN-MMSVC-LMSAF can be proved by the analysis of simulation signals and real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which has the better noise reduction effect and has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CEEMDAN-MMSVC-LMSAF also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etection,feature extraction,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noise reducti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Ensemble EMD(EEMD) Complete EEMD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 Minimum mean square variance criterion(MMSVC)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LMSAF) Ship-radiated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值滤波的中频雷达延迟相关参数估计算法
2
作者 张杨 王黎明 +4 位作者 韦峻峰 常泽宇 陆丽雯 陈金松 李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波降噪是中频雷达重要的信号处理步骤。本文将图像处理降噪方法引入中频雷达,提出基于中值滤波的延迟相关参数(median filtering based delay correlation parameters,MF-DCP)估计算法。为评价算法性能,提出风速估计加权均方误差指标,并将其分解为延迟相关参数均方误差的加权求和。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实例及实测数据三方面证明,与现有广泛采用的拟合法相比,MF-DCP算法在低信噪比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同时还给出滤波窗口宽度的选取对估计性能及计算复杂度的影响,为MF-DCP算法在中频雷达工程实践中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雷达 全相关分析(FCA)法 延迟相关参数(DCP) 回波降噪 中值滤波 加权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MD-小波包的爆破振动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闫鹏 张云鹏 +2 位作者 侯善营 张为为 杨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4-271,287,共9页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存在模态混叠和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依据分解—正交—聚类—降噪—重构的思想,提出了改进EMD-小波包的爆破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核主成分分析的正交性、K-means算法的聚...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存在模态混叠和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依据分解—正交—聚类—降噪—重构的思想,提出了改进EMD-小波包的爆破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核主成分分析的正交性、K-means算法的聚类特性以及小波包的降噪优势,不仅可以消除EMD的模态混叠,也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analysis, CEEMDAN)和EMD方法相比,在模拟信号降噪试验中,改进EMD-小波包方法的信噪比(7.9 dB)最大,均方根误差(2.96)最小。在实测爆破振动信号降噪中,改进EMD-小波包方法降噪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关系数最大为0.91。改进EMD-小波包和CEEMDAN方法的降噪效果相对理想,且改进EMD-小波包方法对10~60 Hz低频信号能量保存效果较好,对60 Hz以上中高频噪声的滤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EMD) 核主成分分析(KPCA) K-meanS算法 小波包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的LMS自适应算法在TDLAS甲烷检测的降噪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新玉 陈红岩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为进一步有效抑制检测系统的噪声,提高检测精度,研究了改善的最小均方差自适应算法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降噪方法。通过基于TDLAS技术的matlab仿真实验,搭建的甲烷检测系统,选取1 653.72 nm的甲烷吸收峰位,分析... 为进一步有效抑制检测系统的噪声,提高检测精度,研究了改善的最小均方差自适应算法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降噪方法。通过基于TDLAS技术的matlab仿真实验,搭建的甲烷检测系统,选取1 653.72 nm的甲烷吸收峰位,分析LMS自适应算法中滤波阶数、步长因子和采样周期三者对噪声的关系,改善参数的选取以最佳的滤波效果进行降噪优化处理。研究表明在高频采样时刻收敛到最佳的滤波阶数和步长因子可对系统起到最优滤波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信噪比有效提升了94%,拟合优度R~2达到0.997,证明改善的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对二次谐波信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的最小均方差自适应算法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降噪处理 二次谐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奇异值分解的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05
5
作者 钱征文 程礼 李应红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3,534-535,共5页
为了提高测试信号的信噪比,针对奇异值分解降噪法中有效秩阶次的选择以及重构矩阵结构的确定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成分的奇异值降噪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快速傅里叶变换结果中主频率个数来确定有效秩阶次,通过降噪信号... 为了提高测试信号的信噪比,针对奇异值分解降噪法中有效秩阶次的选择以及重构矩阵结构的确定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频率成分的奇异值降噪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快速傅里叶变换结果中主频率个数来确定有效秩阶次,通过降噪信号的信噪比和均方差大小确定重构矩阵结构,并采用不同频率成分的几组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有效秩的阶次是源信号主频个数的2倍,并且这种倍数关系不随重构矩阵行列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工程应用中,重构矩阵的最佳行数取信号数据长度的一半,可以得到较好的降噪效果;除傅里叶变换结果中有用信号频率与噪声频率难以区分的情形外,无论是白噪声还是色噪声,该方法都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噪 奇异值分解 信噪比 均方差 重构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聚类的奇异值分解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维 张英堂 徐章遂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8,共5页
针对奇异值分解降噪中吸引子轨道矩阵重构阶次难以有效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监督动态聚类算法来确定矩阵有效重构阶次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含噪声信号的奇异谱图中表征噪声的噪声平台平缓和集中的特性,通过向谱图纵轴投影,应用动态... 针对奇异值分解降噪中吸引子轨道矩阵重构阶次难以有效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监督动态聚类算法来确定矩阵有效重构阶次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含噪声信号的奇异谱图中表征噪声的噪声平台平缓和集中的特性,通过向谱图纵轴投影,应用动态聚类合理确定噪声平台的边界,进而有效地确定奇异值分解降噪中矩阵的有效重构阶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降噪精度和算法稳定度,提高了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降噪 动态聚类 C-均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和LMD的厂房结构动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海军 李康 练继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1,共7页
针对水电站厂房振动监测中,振动测试易受到环境背景噪声和测点位置的影响,研究数据融合和局部均值分解(LMD)的组合方法,以提高厂房结构振动信号的信息的完整性和信噪比。将不同测点振动信号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提高信号信息完整性;融合信... 针对水电站厂房振动监测中,振动测试易受到环境背景噪声和测点位置的影响,研究数据融合和局部均值分解(LMD)的组合方法,以提高厂房结构振动信号的信息的完整性和信噪比。将不同测点振动信号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提高信号信息完整性;融合信号经LMD分解为若干个PF(乘积函数)分量,通过频谱分析重构信号获得降噪信号;对降噪信号进行识别以获取有效动态参数。通过仿真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在振动信号动参数识别方面相对于单一的数字滤波、小波阈值和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等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将该方法应用于水电站厂房振动实测数据分析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厂房 振动信号 数据融合 局部均值分解 滤波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MD和ANC技术的自适应降噪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康春玉 章新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0-812,共3页
为了提高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噪声抵消,然后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不同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再对不同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噪声属性判... 为了提高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噪声抵消,然后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不同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再对不同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噪声属性判定,如果不是噪声则选用不同的滤波参数,进行自适应噪声抵消,最后对各尺度上噪声抵消后的信号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噪声抵消方法更能有效地消除信号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自适应噪声抵消 最小均方算法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处理的三维非局部均值降噪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静 陆利忠 +1 位作者 闫镔 陈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0-223,共4页
现有二维非局部均值降噪算法仅能抑制三维图像的层内噪声,无法利用层间信息对图像进一步降噪。针对该问题,分析印刷电路板在锥形束CT系统中所成图像的自相似性,将现有二维算法扩展到三维空间,提出基于分块处理的三维非局部均值降噪算法... 现有二维非局部均值降噪算法仅能抑制三维图像的层内噪声,无法利用层间信息对图像进一步降噪。针对该问题,分析印刷电路板在锥形束CT系统中所成图像的自相似性,将现有二维算法扩展到三维空间,提出基于分块处理的三维非局部均值降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进一步抑制噪声,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三维图像 图像降噪 分块 非局部均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抑制噪音的模糊C均值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月 申铉京 曾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11-213,241,共4页
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噪音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构造基于灰度-中值的空间信息和塔形结构减少噪音对聚类中心的影响,塔形结构的引入缩短了运算时间,通过自适应地选取隶属度阈值避免人为设定阈值的不灵活性,在图像分割时用中值图像代... 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噪音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构造基于灰度-中值的空间信息和塔形结构减少噪音对聚类中心的影响,塔形结构的引入缩短了运算时间,通过自适应地选取隶属度阈值避免人为设定阈值的不灵活性,在图像分割时用中值图像代替源图像消除噪声点。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更加适合处理受噪音污染的图像,分割结果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噪音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塔形结构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风机齿轮箱振动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许志华 潘庭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针对风机齿轮箱振动信号噪声对系统故障诊断产生干扰的问题,研究了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通过维纳滤波去除了采集信号中的噪声成分,利用了变分模态分解迭代寻找模型最优解,... 针对风机齿轮箱振动信号噪声对系统故障诊断产生干扰的问题,研究了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通过维纳滤波去除了采集信号中的噪声成分,利用了变分模态分解迭代寻找模型最优解,确定了各分量频率中心和带宽,实现了不同频率成分有效分离;采用了完全非递归分解模型,有效避免了经验模态分解中的模态混叠现象,并且利用局部均值分解自适应的特点,对其分解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将其作为变分模态分解的模态个数K选取的依据,使得K值最优;通过MATLAB平台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避免模态混叠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并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大大减弱风机组故障诊断过程中振动信号噪声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经验模态分解 局部均值分解 齿轮箱振动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LMD和小波降噪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涛涛 潘宏侠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局域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局域均值分解和小波降噪结合的降噪方法,并与小波变换的信号降噪方法、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局域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局域均值分解和小波降噪结合的降噪方法,并与小波变换的信号降噪方法、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小波的信号降噪方法进行对比,利用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比较降噪效果。再通过滚动轴承内外圈故障信号的频谱分析实例,证明该方法很好地去除混杂在故障信号中的噪声,准确地判断出滚动轴承发生故障的类型及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局域均值分解 小波降噪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自适应滤波及非局部平均的夜视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小园 衣扬 杨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17-1920,共4页
为了增强夜视图像的可视性和清晰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夜视环境的视频图像去噪和增强算法。首先在噪声消除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结构更新的运动自适应时域滤波器;然后利用带有自适应限幅阈值的伽马校正调整RGB直方图来增加去噪视频... 为了增强夜视图像的可视性和清晰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夜视环境的视频图像去噪和增强算法。首先在噪声消除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结构更新的运动自适应时域滤波器;然后利用带有自适应限幅阈值的伽马校正调整RGB直方图来增加去噪视频图像的动态范围;最后,使用非局部平均(NLM)去噪滤波器消除剩余噪声。提出的方法能够直接用于颜色滤波阵列(CFA)原始视频图像,以便获得较低的内存消耗。在夜间环境(低于0.1 lx)下,利用200万像素CMOS传感器进行了具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夜视图像增强方法,提出的视频图像增强法在夜间环境下均表现出了更加良好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降低 色调映射 非局部平均 夜视视频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环境下有源抗噪耳罩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科伟 李建海 +1 位作者 杨海东 宋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2,共5页
针对现有的有源抗噪耳罩存在价格昂贵且佩戴不太方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在强噪声环境下的有源抗噪耳罩。该耳罩以TMS320VC5509为主控芯片,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方案和归一化的最小均方算法提升耳罩的自适应噪声抵消性能,结合被动降噪技... 针对现有的有源抗噪耳罩存在价格昂贵且佩戴不太方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在强噪声环境下的有源抗噪耳罩。该耳罩以TMS320VC5509为主控芯片,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方案和归一化的最小均方算法提升耳罩的自适应噪声抵消性能,结合被动降噪技术,很好地实现了在强噪声环境下消除噪声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耳罩在低频范围内抗噪性能最高可达到3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噪耳罩 有源抗噪 被动降噪 自适应噪声抵消 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滤波的噪声识别去噪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春良 江汉红 +1 位作者 张朝亮 彭艳芳 《船海工程》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在频域滤波的基础上,对图像的高频部分进行噪声识别,区分边缘与噪声,进而通过改进的空间滤波算法实施去噪,使图像边缘细节部分得到保护,再将处理后的高频图像与其对应的低频图像进行融合,以获得完整的高质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新算... 在频域滤波的基础上,对图像的高频部分进行噪声识别,区分边缘与噪声,进而通过改进的空间滤波算法实施去噪,使图像边缘细节部分得到保护,再将处理后的高频图像与其对应的低频图像进行融合,以获得完整的高质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新算法处理后的图像可以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滤波 噪声识别 均值滤波 去噪 空间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相关降噪和局域均值分解的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冬利 董俭雄 +1 位作者 郑则君 江炘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3-67,共5页
以轨道车辆轴箱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振动监测的故障诊断模型,提出了基于自相关降噪和局域均值分解的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用于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故障分类辨识。为分析该方法在轴箱轴承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参考轨道车... 以轨道车辆轴箱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振动监测的故障诊断模型,提出了基于自相关降噪和局域均值分解的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用于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故障分类辨识。为分析该方法在轴箱轴承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参考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实际服役工况搭建了实验平台。进一步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信号,将不同故障模式下的振动数据按照所构建方法的流程进行故障特征频率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原始信号中的随机干扰噪声得到有效抑制,故障特征3倍频及以上频率成分被成功提取出来,验证了所构建方法用于轨道车辆轴箱轴承故障诊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轴承 故障诊断 局域均值分解 自相关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陀螺仪的稀疏冗余去噪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金显 韩玉鑫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为了提高随钻测量过程中MEMS陀螺仪的测量精度,抑制振动信号等对陀螺仪漂移造成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算法进行降噪。首先对MEMS陀螺信号进行EMD分解... 为了提高随钻测量过程中MEMS陀螺仪的测量精度,抑制振动信号等对陀螺仪漂移造成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算法进行降噪。首先对MEMS陀螺信号进行EMD分解,利用连续均方误差(CMSE)计算两个连续重构陀螺仪信号的欧式距离,以此将分解得到的模态函数(IMFs)以高、低频的形式分离,剔除高频噪声模态的影响;构建冗余字典,使低频IMFs分量在该字典上稀疏表示,利用贝叶斯理论对优化剩余IMFs分量重构;同时,在该字典上添加一列误差补偿项,通过贝叶斯估计求得。最后将处理后的剩余IMFs分量和补偿项叠加重构。去噪前后,MEMS陀螺仪数据解算的方位角累积误差由11.8562°减小到0.4725°。仿真实验分析可知,该算法可有效去除陀螺仪信号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陀螺仪去噪 连续均方误差 稀疏冗余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值平移算法用于SAR影像斑点噪声抑制的评价
18
作者 于波 张杰 宋平舰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斑点噪声抑制是SAR影像应用中关键的预处理过程,对SAR影像的解译和自动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均值平移算法引入到SAR影像噪声抑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平滑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避免边界模糊现象的出现,处理结果... 斑点噪声抑制是SAR影像应用中关键的预处理过程,对SAR影像的解译和自动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均值平移算法引入到SAR影像噪声抑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平滑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避免边界模糊现象的出现,处理结果在均匀区域的平滑度和细节区域的边缘保持指数等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的其他几种噪声抑制算法,特别是边缘保持指数提高明显,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平移 SAR斑点噪声抑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E降噪改进模糊聚类的图像局部分割
19
作者 韩红伟 苗加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1,共5页
利用传统的降噪算法对脑MRI图像降噪时,会使脑MRI图像的纹理、边缘和血管等重要信息丢失.而偏微分方程(PDE)降噪算法能够在降低噪声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上述情形,确保细节的保留.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和图像降噪算法在图像分割中有广... 利用传统的降噪算法对脑MRI图像降噪时,会使脑MRI图像的纹理、边缘和血管等重要信息丢失.而偏微分方程(PDE)降噪算法能够在降低噪声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上述情形,确保细节的保留.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和图像降噪算法在图像分割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PDE降噪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SKFCM)对图像进行初始分割;然后采用PDE降噪算法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精确分割,进而提取目标区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并且得到很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图像降噪 脑MRI医学图像 模糊C均值聚类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远程监控图像的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龙海 郭华锋 +2 位作者 于萍 刘磊 陆兴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5-169,共5页
“少人化”“无人化”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矿山远程监控系统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由于采煤工作面环境复杂,光线昏暗、高粉尘、成像电压不稳定、对比度低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视频监控图像... “少人化”“无人化”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矿山远程监控系统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由于采煤工作面环境复杂,光线昏暗、高粉尘、成像电压不稳定、对比度低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视频监控图像的质量。为提高图像质量兼顾传输效率,在经典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图像的快速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分别将所提算法与经典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中值滤波算法以及不同窗口尺寸的均值滤波算法进行性能对比分析,并结合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对各算法去噪后的图像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典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以及所提算法均能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但在运行时间上,前者耗时约为后者的40倍,难以实现图像的实时处理。所提算法不仅为图像降噪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有助于实现高效处理远程监控图像,进而实现无人化、少人化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控 综采自动化 非局部均值滤波 积分图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