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5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rtial New Causality的因果脑网络情绪识别
1
作者 王斌 王忠民 张荣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了研究情绪产生过程中脑区以及通道之间的因果作用,在部分格兰杰与新型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研究时间序列之间因果关系的部分新型因果关系(PNC)方法。在不同情绪下选取脑区内的8个通道,用PNC计算脑区内通道之间的因果连接关... 为了研究情绪产生过程中脑区以及通道之间的因果作用,在部分格兰杰与新型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研究时间序列之间因果关系的部分新型因果关系(PNC)方法。在不同情绪下选取脑区内的8个通道,用PNC计算脑区内通道之间的因果连接关系,根据连接关系构建因果网络;对因果网络中节点的信息流向和介数属性进行分析,将PNC因果网络和Granger因果网络节点之间的因果连接视为一种特征送入SVM中训练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NC因果网络和Granger因果网络的平均识别精度分别为76.4%和68.5%,PNC可用于计算时间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新型因果关系 脑电 因果脑网络 脑区 网络属性分析 情绪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vering causal models for structural,construction and defense-related engineering phenomena
2
作者 M.Z.Naser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1期60-79,共20页
Causality,the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has made it possible to create a new family of models.Such model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causal models.Unlike those of mathematical,numerical,empirical,or machine learning(M... Causality,the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has made it possible to create a new family of models.Such model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causal models.Unlike those of mathematical,numerical,empirical,or machine learning(ML)nature,causal models hope to tie the cause(s)to the effect(s)pertaining to a phenomenon(i.e.,data generating process)through causal principles.This paper presents one of the first works at creating causal models in the area of structura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o this end,this paper starts with a brief review of the principles of causality and then adopts four causal discovery algorithms,namely,PC(Peter-Clark),FCI(fast causal inference),GES(greedy equivalence search),and GRa SP(greedy relaxation of the sparsest permutation),have been used to examine four phenomena,including predict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fire resistance of structural members,shear strength of beams,and resistance of walls against impulsive(blast)loading.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reveal the possibility and merit of discovering complete and partial causal models.Finally,this study also proposes two simple metrics that can help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causal discovery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sality causal discovery Directed acyclic graphs Machine learning Metr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for causal discovery
3
作者 MAO Tengjiao BU Xianjin +2 位作者 CAI Chunxiao LU Yue DU J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768-777,共10页
The learning algorithms of causal discovery mainly include score-based methods and genetic algorithms(GA).The score-based algorithms are prone to searching space explosion.Classical GA is slow to converge,and prone to... The learning algorithms of causal discovery mainly include score-based methods and genetic algorithms(GA).The score-based algorithms are prone to searching space explosion.Classical GA is slow to converge,and prone to falling into local optima.To address these issues,an improved GA with domain knowledge(IGADK)is proposed.Firstly,domain knowledge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causality to construct a new fitness function.Secondly,a dynamical mutation operator is introduced in the algorithm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rate.Finally,an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on simulation data,which compares the classical GA with IGADK with domain knowledge of varying accuracy.The IGADK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populations,and samples required for learning,which illustrates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GA) causal discovery convergence rate fitness function mutation op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e-Causality模型的供热用气量预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伟 贾洪川 马永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3-319,共7页
目前关于时间序列预测的特征选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很少有学者分析多时间尺度下不同特征对预测的差异。提出基于Granger关系的Time-Causality预测模型,利用Granger关系进行特征选择,引入时间维度作为输入维度,并利用LSTM模型进行实验... 目前关于时间序列预测的特征选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很少有学者分析多时间尺度下不同特征对预测的差异。提出基于Granger关系的Time-Causality预测模型,利用Granger关系进行特征选择,引入时间维度作为输入维度,并利用LSTM模型进行实验,在多时间尺度下分析预测供热用气量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Time-Causality模型能筛选到更有助于用气量预测的特征;从不同的时间尺度预测,所选取的特征不同;每个特征的预测作用也可能会随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为长期和短期预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 多时间尺度分析 特征选择 Granger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usality graph的分布式可伸缩事件关联机制
5
作者 郭楠 高天寒 赵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30,共8页
传统事件关联技术无法有效满足分布式网络管理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可伸缩事件关联机制,采用先分布再集中的关联模式与自适应可伸缩的关联关系。定义了本地关联和网络关联两个过程,首先由设备进行本地关联,而后各地关联结果汇总到... 传统事件关联技术无法有效满足分布式网络管理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可伸缩事件关联机制,采用先分布再集中的关联模式与自适应可伸缩的关联关系。定义了本地关联和网络关联两个过程,首先由设备进行本地关联,而后各地关联结果汇总到管理平台进行网络关联;将事件的关联关系与管理任务的关联关系相结合,根据管理任务在设备端的动态配置情况构建自适应可伸缩的关联关系,并支持对逻辑事件的推理。同时,在改进Causality Graph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该机制的相关算法。原型系统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网络管理 事件关联 分布式可伸缩事件关联 因果关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normal behavior detection by causality analysis and sparse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WANG Jun XIA Li-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842-2852,共11页
A new approach for abnormal behavior detection was proposed using causality analysis and sparse reconstruction. To effectively represent multiple-object behavior, low level visual features and causality features were ... A new approach for abnormal behavior detection was proposed using causality analysis and sparse reconstruction. To effectively represent multiple-object behavior, low level visual features and causality features were adopted. The low level visual features, which included trajectory shape descriptor, 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 and histograms of optical flow, were used to describe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causality features obtained by causality analysis were introduced to depict the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among a set of objects. In order to cope with feature noisy and uncertainty, a method for multiple-object anomaly detection was presented via a sparse reconstruction. The abnormality of the testing sample was decided by the sparse reconstruction cost from an atomically learned dictionary.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tate-of-the-art methods on the public databases for abnormal behavior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 behavior detection GRANGER causality test causality FEATURE SPARSE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user engagement on personaliz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based on a causal machine learning model
7
作者 Shuang Wang Hanbing Xue Lizheng W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62,I0007,共13页
Many digital platforms have employ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high uncertainty levels regarding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 and user heterogenei... Many digital platforms have employ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high uncertainty levels regarding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 and user heterogeneity in content preference may blur the impact of platform promotions across users and products.Therefore,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adapted to allocate marketing resources optimally and increase revenue.This study develops personal-iz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individual-level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s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ir heterogeneity,focusing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user engagement-related variables.To this end,we utilize ran-dom field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by a top Chinese e-book platform.We employ a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machine learning with econometric causal inference methods to estimate individual treatment effects and analyze their potential mechanisms.The analysis shows that,on average,free-content promotions lea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nsumer pay-ments.However,the higher the level of user engagement,the lower the payment lift caused by promotions,as more-engaged users are mo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cannibalization effect of free-content promotion.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causal research design to help platforms improve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content promotion user engagement random experiment causal machine learning individual-level treat-men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梨 高元 +1 位作者 吴昊 杨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针对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混合因果逻辑模型框架,针对尾矿坝自身风险,识别确定性因果逻辑关系;针对人为组织失... 针对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混合因果逻辑模型框架,针对尾矿坝自身风险,识别确定性因果逻辑关系;针对人为组织失误,识别非确定性的因果关系。在此模型中,事件序列图位于最顶层,用于风险逻辑演化和计算事故发生概率;中间层为故障树,探究关键事件发生的原因;贝叶斯网络位于最底层,分析具有变化性且相互关联的事件或因子的影响,评估人为和组织失效的概率。然后根据所得到的节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Python+Neo4j方法转化为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以降雨引发的尾矿坝事故为例,分析了尾矿坝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混合因果逻辑模型对尾矿坝事故风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推理和分析,并构建了相应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尾矿坝事故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多个角度以图形化方式描述事故的演化机理,为尾矿坝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因果逻辑 知识图谱 尾矿坝事故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结构探测与边缘辨识发现时间序列因果关系转换
9
作者 谢杰 王开军 +1 位作者 方莹 罗天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为了提高现有方法挖掘随时间变化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针对包含一个因果关系区域的二元时间序列,提出通过辨识不同区域结构及结构边缘挖掘时间序列因果关系转换点的方法。该方法将因果关系区域在时间序列中的可能位置设计为左区、右区、... 为了提高现有方法挖掘随时间变化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针对包含一个因果关系区域的二元时间序列,提出通过辨识不同区域结构及结构边缘挖掘时间序列因果关系转换点的方法。该方法将因果关系区域在时间序列中的可能位置设计为左区、右区、中区结构,采用现有的因果关系发现方法探测粗略的因果关系区域,并区分为某种区域结构;根据不同区域结构的特点设计对应的边缘辨识措施,设置渐增的探测窗口及其因果强度指标,以辨识出区域结构边缘作为因果关系转换点,提高因果关系转换点的识别精度;分别在2个模拟数据集和2个真实数据集中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识别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分离模拟数据集上使用Granger因果分数得到的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平均准确性高于对比方法的,在弱耦合模拟数据集上使用收敛交叉映射因果分数得到的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平均准确性在耦合程度为0.01和0.50时高于对比方法的,在2个真实数据集上使用Granger因果分数得到的因果关系转换点的准确性高于对比方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转换 收敛交叉映射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人群膳食习惯与2型糖尿病因果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0
作者 戴燕铃 郑巧玲 +4 位作者 张甸甸 邱晨 张海荣 周晓霞 刘蔚楠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20种膳食习惯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以20种膳食习惯为暴露因素,T2DM为结局因素,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 目的 探讨20种膳食习惯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以20种膳食习惯为暴露因素,T2DM为结局因素,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选取与20种膳食习惯显著相关(P<5.0×10^(-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MR分析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 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其中IVW为最主要的方法。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乙醇摄入频率(OR:1.30,95%CI:1.14~1.49,P<0.001)和咖啡摄入量(OR:1.48,95%CI:1.06~2.06,P=0.020)与T2DM发病风险增加有因果关系;而油性鱼摄入(OR:0.78,95%CI:0.62~0.98,P=0.029),奶酪摄入(OR:0.68,95%CI:0.56~0.82,P<0.001)与T2DM发病风险降低有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论 在欧洲人群中,基因预测的乙醇摄入频率,咖啡、油性鱼、奶酪摄入量与T2DM发病存在因果关系,其中乙醇摄入频率和咖啡摄入量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油性鱼和奶酪摄入量可能是预防T2DM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习惯 2型糖尿病 因果关联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人群甲状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1
作者 刘浩 阎伟 +4 位作者 骆帝 李金松 闫德志 丁丑 胡铖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东亚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的因果关联。方法甲亢、甲减、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为暴露因素,骨质疏松症为结局因素,研究人群限定为...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东亚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的因果关联。方法甲亢、甲减、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为暴露因素,骨质疏松症为结局因素,研究人群限定为东亚人群,分别获得12、10、19、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纳入研究。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用于分析四种甲状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Cochran Q检验和漏斗图用于检测异质性,MR-Egger回归和MR-PRESSO用于检验水平多效性和离群值。结果IVW分析发现遗传预测的甲亢(OR=1.054,95%CI:1.013~1.097,P=0.010)、Graves病(OR=1.052,95%CI:1.019~1.086,P=0.002)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有关;桥本甲状腺炎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潜在因果效应(OR=1.047,95%CI:1.002~1.095,P=0.040);甲减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没有因果关系(OR=1.002,95%CI:0.943~1.065,P=0.942)。其他分析方法支持此结论。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在东亚人群中,遗传预测的甲亢、Graves病与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有因果关系,而甲减的高遗传风险不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甲状腺疾病 骨质疏松症 遗传变异 因果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去偏因果推荐
12
作者 荀亚玲 李欣意 +2 位作者 韩硕 李砚峰 王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1337,共7页
推荐系统通常依赖用户的历史交互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虽然能够较好地反映用户过去的行为偏好,但在捕捉用户的潜在兴趣方面存在局限性,同时也面临数据稀疏性问题;此外,推荐系统往往过度关注流行度较高的项目,而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的真实偏好... 推荐系统通常依赖用户的历史交互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虽然能够较好地反映用户过去的行为偏好,但在捕捉用户的潜在兴趣方面存在局限性,同时也面临数据稀疏性问题;此外,推荐系统往往过度关注流行度较高的项目,而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的真实偏好,进一步限制了推荐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去偏因果推荐方法GDCR(graph neural network-based debiased causal recommendation)。首先,GDCR引入图神经网络GNN来聚合用户-项目交互图和社交网络图中的信息,过程中不仅考虑了用户对不同项目的评分差异,还根据用户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取更丰富、全面的用户表示和项目表示。然后构建因果图描述数据的生成过程,并分析导致过度推荐热门项目除了受流行偏差影响外,还受到一致性偏差的影响,由此,应用后门调整策略来消除上述偏差。在MovieLens和Douban-Movie两个公开数据集上,与八种基线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GDCR方法相较于其他先进的推荐方法展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和提升推荐准确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因果推断 图神经网络 后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驾驶人避险动作对骑行者损伤影响的因果推断
13
作者 朱彤 李微 +2 位作者 赵云飞 李晓虎 王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6,共10页
为验证驾驶人避险动作对两轮车骑行者损伤的影响,识别出避险失效乃至加重损伤的条件。首先,在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仿真优化重建事故场景,提取碰撞时刻机动车速度、两轮车速度数... 为验证驾驶人避险动作对两轮车骑行者损伤的影响,识别出避险失效乃至加重损伤的条件。首先,在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仿真优化重建事故场景,提取碰撞时刻机动车速度、两轮车速度数据,构建由自变量、因变量和11项协变量构成的数据集,将仿真获取的字段与调查所得的数据字段融合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其次,采用2种因果推断方法,即考虑正性假设与协变量调整的倾向性评分(PS)加权-回归分析结合方法(逆概率权重(IPW)和重叠概率权重(OW)),推断避险动作与损伤程度之间的因果性,并比较IPW、OW及无加权回归方法处理后的组间均衡性;最后,定量分析不同条件下驾驶人避险动作与两轮车骑行者损伤程度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看,驾驶人目前采用的避险动作不能有效地减轻骑行者的损伤程度;当车辆类型为商用车、机动车并以中高速行驶时,采取避险驾驶动作会加剧骑行者损伤,其中,打方向盘更容易造成骑行者损伤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险动作 两轮车 骑行者 损伤程度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血浆磷脂酰乙醇胺水平与结直肠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14
作者 徐苓 皇甫昱婵 +1 位作者 沈立松 马妍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5-613,共9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SMR)方法,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评估血浆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水平与结直肠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PE与结直肠癌相关...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SMR)方法,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评估血浆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水平与结直肠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PE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分别来自布里斯托大学MRC综合流行病学小组(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MRC-IEU)和芬兰生物银行。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选择与PE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采用4种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Egger,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E)和加权众数法(weighted mode,WM)分析评估因果效应。IVW作为主要统计方法,MR-Egger、WME和WM作为辅助方法。采用MR-Egger回归截距和MR-PRESSO检验评估水平多效性全局检验是否违反MR假设。Cochran′s Q检验用于评估异质性。结果·筛选出10个工具变量,Steiger检验显示全部PE相关SNP对结直肠癌因果关系方向一致。10个SNP中rs102275和rs9393903位点与结直肠癌风险正相关,关联度分别为0.45(P=8.01×10^(-5))和0.82(P=2.31×10^(-2))。4种MR分析的结果一致,均显示血浆PE水平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正向关联。IVW中OR为1.36,95%CI 1.17~1.59,P=7.24×10^(-5);MR-Egger回归OR为1.44,95%CI 0.97~2.14,P=1.12×10^(-1);WME中OR为1.33,95%CI 1.07~1.65,P=8.81×10^(-3);WM中OR为1.41,95%CI 1.12~1.77,P=1.70×10^(-2)。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10个SNP对结直肠腺癌估计值无异质性。MR-Egger回归截距和MR-PRESSO检验表明全部SNP无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在剔除任一个SNP后,总体置信区间重叠,表明结果对单个SNP不敏感,具有较高的稳健性。结论·血浆PE水平与结直肠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联,遗传预测的血浆PE每增加1个标准差,结直肠腺癌发生风险就会增加0.36倍(95%CI 1.17~1.59,P=7.24×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磷脂酰乙醇胺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联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学视域下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研究
15
作者 吴国林 马肖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自荷兰学者克劳斯提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以来,学者们试图从逻辑关系、认识论和本体论等视域来跨越鸿沟,但都未能建立起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因果性关系.根据海德格尔理解与存在同一的思想,人作为结构与... 自荷兰学者克劳斯提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以来,学者们试图从逻辑关系、认识论和本体论等视域来跨越鸿沟,但都未能建立起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因果性关系.根据海德格尔理解与存在同一的思想,人作为结构与功能相互指向的中间载体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是一种诠释学的关系.诠释学的完整内涵要以阐释、应用和说明形成统一体.在诠释学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诠释过程,为跨越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提出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结构 功能 诠释学 因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 Granger因果检验的装备维修经费内在关联关系分析
16
作者 蒋铁军 张斌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7,共7页
研究装备不同类型维修经费之间内在关联关系,对于优化装备维修经费配置、提高经费保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某单位历年装备不同类型维修经费决算数时间序列为对象,运用LassoGranger检验等方法,验证了不同类型维修经费之间的因果... 研究装备不同类型维修经费之间内在关联关系,对于优化装备维修经费配置、提高经费保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某单位历年装备不同类型维修经费决算数时间序列为对象,运用LassoGranger检验等方法,验证了不同类型维修经费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类型维修费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进一步结合装备维修管理实际,分析了内在关联机理,提出了模型运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装备维修 关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经济学中的因果推断:过去、现在与未来
17
作者 陈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4,共22页
自从可信度革命以来,因果推断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果推断方法也层出不穷,甚至令实证研究者眼花缭乱。本文系统梳理了因果推断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涵盖随机实验、自然实验、断点回归、匹配估计、双稳健估计... 自从可信度革命以来,因果推断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果推断方法也层出不穷,甚至令实证研究者眼花缭乱。本文系统梳理了因果推断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涵盖随机实验、自然实验、断点回归、匹配估计、双稳健估计、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回归控制法、分位数控制法等主流因果推断方法。与已有的文献综述相比,本文更注重因果推断方法的历史起源,以帮助实证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同时将所涉文献更新至2024年的最新前沿(尤其是工具变量法与双重差分法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因果推断 可信度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然”句的性质及归类问题
18
作者 刘利 朱光鑫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0,共13页
主流的汉语语法学论著认为“既然”与“因为”句同属于因果句,“如果”句则属于条件(假设)句,就是说“既然”句与“如果”句是对立的。但通过对语言事实的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既然”句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用法,据... 主流的汉语语法学论著认为“既然”与“因为”句同属于因果句,“如果”句则属于条件(假设)句,就是说“既然”句与“如果”句是对立的。但通过对语言事实的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既然”句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用法,据此应归入不同的复句类别:“既然1”句,表达因果关系,其句法语义特征与“因为”句一致,可归入因果句;“既然2”句,表达条件关系,其句法语义特征与“如果”句一致,应归入条件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然” “如果” “因为” 条件句 因果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注意力引导知识增强的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
19
作者 徐博 孙晋辰 +1 位作者 林鸿飞 宗林林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多样且以隐式表达为主,现有方法难以准确识别。该文将外部结构化知识融入事件因果关系识别任务,提出一种注意力引导知识增强的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BERT... 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多样且以隐式表达为主,现有方法难以准确识别。该文将外部结构化知识融入事件因果关系识别任务,提出一种注意力引导知识增强的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BERT模型对事件对及其上下文进行编码;然后,提出零跳混合匹配方案挖掘事件相关的描述型知识和关系型知识,通过注意力机制对事件的描述型知识序列进行编码,通过稠密图神经网络对事件对的关系型知识进行编码。最后,融合前三个编码模块识别事件因果关系。基于EventStoryLine和Causal-TimeBank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构建模型的识别效果优于现有模型,在零跳概念匹配、描述性和关系型知识编码等层面均获得了识别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抽取 因果识别 知识图谱 注意力机制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
20
作者 李玉周 李禄一 王蕊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3,共7页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潜在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利用2015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考察。结果显示,控...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潜在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利用2015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考察。结果显示,控制2015年(T1)和2018年(T2)时间点的认知功能后,T1时间点的高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预测T2时间点的认知功能,T2时间点的高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预测2020年(T3)时间点的认知功能。反之,在控制T1和T2的体力活动水平后,T1的认知功能显著预测T2的高体力活动水平,T2的认知功能显著预测T3的高体力活动水平。结果表明:中老年人高体力活动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早期高体力活动水平对后期的认知功能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认知功能对后期的高体力活动水平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制定有效的公共健康政策和个体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水平 认知功能 双向因果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