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C的隔震支座用橡胶材料低温结晶试验
1
作者 杜永峰 王光环 +1 位作者 李元 张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为分析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劣化机理,对无应变状态下我国隔震支座所用橡胶材料的低温结晶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两家典型企业用于生产隔震支座的天然硫化橡胶开展了玻... 为分析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劣化机理,对无应变状态下我国隔震支座所用橡胶材料的低温结晶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两家典型企业用于生产隔震支座的天然硫化橡胶开展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等温结晶熔融试验.结果表明:无应变状态下,随着在低温下保持时间的延长,隔震支座的结晶度会逐渐增大;且受产地、生长环境及硫化工艺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硫化天然橡胶的结晶性能不同;仅环境温度低于-60℃时,用于本文研究的橡胶材料所生产的橡胶隔震支座才会丧失工程实用价值.考虑到实际服役过程中隔震支座会受低温和应变的双重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揭示其低温下力学性能劣化机理、理解力学行为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隔震支座 橡胶材料 结晶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无监督学习的差示扫描量热特征峰分析方法
2
作者 王晓东 许金鑫 +2 位作者 丁炯 王晓娜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号分析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将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与特征峰信号初步分离;其次对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信号结合迭代多项式拟合进行基线重构;最后将原始信号减去重构的基线信号得到净特征峰信号,进行热力学分析。对多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DSC信号分析方法可自动实现良好的基线构造与峰信号分析,提高DSC信号分析的速度和精度,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基线重构 峰识别 聚类 迭代拟合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尺寸MoS_(2)对PA10T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影响
3
作者 刘欣磊 韦联川 +4 位作者 张伟臻 李源 张琦 庄毅 张师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共6页
将不同粒径尺寸的二硫化钼(MoS_(2))通过熔融共混法填充到半芳香族高温聚酰胺10T(PA10T)中,制备了PA10T/MoS_(2)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A10T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比了不同粒径尺寸MoS_(2)... 将不同粒径尺寸的二硫化钼(MoS_(2))通过熔融共混法填充到半芳香族高温聚酰胺10T(PA10T)中,制备了PA10T/MoS_(2)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A10T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比了不同粒径尺寸MoS_(2)对PA10T的结晶行为影响,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分别研究PA10T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采用Kissinger法计算PA10T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PA10T本身结晶速率快、结晶时间短。MoS_(2)填充PA10T后,结晶温度范围变大,半结晶时间延长,结晶速率减缓,且纳米级MoS_(2)在PA10T结晶过程中克服的潜在势垒所需能量更低。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结果都得到MoS_(2)的粒径尺寸对PA10T非等温结晶速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的降温速率下,PA10T加工成型过程可以采用纳米级或微米级MoS_(2)填充PA10T作为调控其结晶速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族聚酰胺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填料 二硫化钼 非等温结晶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4
作者 郭希蕾 孙昭倩 +3 位作者 李高燕 郑冰清 姚俊修 郭庆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8-576,共9页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图相似,二阶导数图中饼粕的苯环振动吸收峰比果实中的明显;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果实的自动峰有6个,饼粕的自动峰有4个,且自动峰对应波数不一致;果实脂溶性提取物的一维红外光谱图中可见1 711,1 464,1 121 cm^(-1)处的吸收峰,而饼粕中未出现,但是其二阶导数图中部分吸收峰不如饼粕中的明显,且两种样品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自动峰数量和强度有明显不同;两种样品的水溶性提取物的3种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不能用于两种样品的鉴别。在热分析中,两种样品的热重以及差热曲线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是二者的差热曲线的峰形、峰值等存在差异;两种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均有2个放热宽峰,但饼粕的峰值温度较果实的低,且在423℃放热峰附近有一个小肩峰(458℃),可作为饼粕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基浇注PBX替代材料固化度超声测量方法研究
5
作者 楼子豪 王克俭 +2 位作者 牛余雷 黄翰哲 马梓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1,196,共5页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程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通过DSC法测得的不同固化时间下粘结剂体系的放热量逐渐减少,通过超声波纵波透射法测得超声波在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内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根据不同固化时间下放热量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粘结剂体系在不同固化时间下的固化度,将DSC法与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应,拟合得到超声波传播速度关于固化度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固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 固化度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及其晶须对聚酰胺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
6
作者 吕晴 刘江 +2 位作者 石文建 秦军 刘玉飞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8,共10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聚酰胺6(PA6)/磷石膏(PG)和PA6/磷石膏晶须(PSW)复合材料,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PG和PSW对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G和PSW,均能使PA6的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升高,总结晶速率加快,结晶...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聚酰胺6(PA6)/磷石膏(PG)和PA6/磷石膏晶须(PSW)复合材料,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PG和PSW对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G和PSW,均能使PA6的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升高,总结晶速率加快,结晶时间缩短。Jeziorny法分析显示,PA6及PA6/PG,PA6/PSW复合材料在结晶初期[相对结晶度(Xt)<80%],晶体呈三维生长,而在二次结晶阶段(Xt≥80%),结晶的生长方式变为一维线性;在相同降温速率时,PA6/PSW在初期结晶阶段和二次结晶阶段的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Zc1及Zc2均大于纯PA6和PA6/PG,即添加PSW可促进PA6的结晶;莫志深法分析表明,在初期结晶阶段(Xt<80%),PA6/PG的结晶动力学参数[F(T)值]小于纯PA6,PG的加入有利于PA6的结晶,但当Xt为80%时,PA6/PG的F(T)值略高于纯PA6,即结晶度较大后,PG抑制了PA6的结晶,使其结晶速率变慢;当Xt大于20%时,PA6/PSW具有比纯PA6和PA6/PG更低的F(T)值,即具有更快的结晶速率;通过Kissinger模型计算结晶活化能,通过Friedman微分等转换法计算不同Xt时的表观活化能,PA6/PSW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217.89 kJ/mol)低于PA6/PG(-213.09 kJ/mol)和纯PA6(-200.57 kJ/mol),PA6/PSW的平均表观活化能(-122.71 kJ/mol)低于PA6/PG(-115.77 kJ/mol)和纯PA6(-104.59 kJ/mol),进一步证实PSW具有更好的成核作用,能促进PA6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磷石膏晶须 聚酰胺6 差示扫描量热法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PXD10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宇露 杨韶辉 李修函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对苯二甲胺和生物基癸二酸为原料,采用一步缩聚法合成了生物基半芳香族聚酰胺—聚癸二酰对苯二甲胺(PXD10)。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PXD10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分别采用Jeziorny方法和莫志深方法(Mo方法)对PXD10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以对苯二甲胺和生物基癸二酸为原料,采用一步缩聚法合成了生物基半芳香族聚酰胺—聚癸二酰对苯二甲胺(PXD10)。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PXD10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分别采用Jeziorny方法和莫志深方法(Mo方法)对PXD10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运用Kissinger方程进一步计算得出PXD10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采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PXD10晶体形貌。结果表明,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PXD10的结晶温度会随着降温速率的提升而向较低的温度方向偏移,结晶时间缩短。采用Jeziorny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PXD10的主要结晶阶段的非等温结晶行为,Avrami指数n在3.03~3.86范围内,且均不是整数,表明PXD10晶体成核和生长方式并不单一,可能同时存在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晶体生长方式可能是三维和二维生长共存。Mo方法适用于PXD10的整个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分析,通过Mo方法得到的a值在1.15~1.22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降温速率的函数F(T)值在8.48~15.58范围内,并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降温速率增加能加速PXD10结晶过程,获得更高的结晶度。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到PXD10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ΔE为-244.76 kJ/mol。POM观测表明,不同降温速率下,PXD10晶体形态变化较大,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XD10的晶体成核密度变大,晶体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胺 癸二酸 生物基 聚酰胺 差示扫描量热 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明代建筑灰浆的材料特征与制作工艺
8
作者 张佳慧 魏国锋 李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作为明代皇家宗教建筑,五龙宫遗址彰显了当时材料信息和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通过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骨料含量及粒径分析、化学检测、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多种... 作为明代皇家宗教建筑,五龙宫遗址彰显了当时材料信息和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通过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骨料含量及粒径分析、化学检测、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五龙宫遗址五件灰浆样品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微观形貌等进行检测研究,从而探明其原料选择、工艺特征、性能机理等科学信息。结果证明样品选用原料为伴生菱镁矿石灰石煅烧的镁质石灰,其中添加的骨料含量约4.7%~17.7%,相似集中的骨料粒径反映着古代工匠对骨料的提前筛选。同时,五件样品中均添有糯米成分,糯米作用下形成的纳米级细小颗粒及致密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成为灰浆性能良好的微观原因。对五龙宫遗址建筑灰浆的材料特征及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和总结,将为五龙宫遗址等古代建筑的本体保护修缮及后续修复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宫遗址 糯米灰浆 镁质石灰 X射线衍射分析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与原生涤纶纤维的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瑞芝 梁帅童 +1 位作者 张红娟 王际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目前仍缺少再生涤纶纤维快速、准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文章分别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原生与再生涤纶纤维样品的特征官能团结构、热性能以及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结... 针对目前仍缺少再生涤纶纤维快速、准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文章分别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原生与再生涤纶纤维样品的特征官能团结构、热性能以及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再生涤纶纤维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高于原生涤纶纤维,再生涤纶纤维经热重分析的第二段质量损失率高于原生涤纶纤维,同时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在再生涤纶纤维样品中检出苯甲醛和正辛醛,上述结果可作为再生涤纶纤维的检测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在后续的研究中可累积样本量并建立数据库,为再生涤纶纤维的追溯体系提供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 特征分析 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热重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UV光固化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彭静璇 丁安心 +3 位作者 徐秘 胡雪琴 杨琳 郭宁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光固化动力学是光固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外接UV光源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试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光固化情况,得到树脂固化过程热流曲线、固化度曲线、固化速率曲线。采用自催化模型对固化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对得到的参数进行线... 光固化动力学是光固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外接UV光源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试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光固化情况,得到树脂固化过程热流曲线、固化度曲线、固化速率曲线。采用自催化模型对固化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对得到的参数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拟合,得到曲线函数关系。前人研究较多考虑单一变量对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具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假设,在所得固化动力学方程中同时引入固化温度、光强两个变量,通过实际实验与有限元固化仿真模拟对比,验证本文所提出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计算所得仿真与实际测试的最大误差不超过6.5%。这一研究拓展了对于光固化动力学的理解,为优化光固化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差示扫描量热仪 固化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固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薛小强 黎炜浩 +3 位作者 黄文艳 杨宏军 蒋其民 蒋必彪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49,172,共6页
为了探究硫辛酸/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硫辛酸/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进行动力学分析,选择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在50~250℃进行固化。利用Starink方程计算出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得... 为了探究硫辛酸/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硫辛酸/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进行动力学分析,选择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在50~250℃进行固化。利用Starink方程计算出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得到该体系的平均活化能为60.39 kJ/mol。通过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自催化模型2种方法对固化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和对比,在转化率90%之前,拟合结果符合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自催化模型的拟合度为0.999,拟合程度良好,完全符合固化过程,结果表明自催化模型更符合该体系的固化过程。固化物的拉伸强度为67.4 MPa,断裂伸长率为16.6%,弯曲强度为79.4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5 kJ/m^(2)。对固化物进行粉碎,热压回收后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力学性能 活化能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种子和胚方脱水敏感性及其低温贮藏技术
12
作者 张铭佳 仝伯强 +5 位作者 曲凯 咸洋 崔程程 王永正 臧一村 韩彪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的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 【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的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的萌发指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和子叶的热力学参数,根据含水量和对应热焓的关系测算胚方结晶临界含水量;应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运用玻璃化法在超低温环境中保存不同含水量的胚方。【结果】1)麻栎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萌发特征显示,二者分别从初始含水量34.90%和44.14%降至10.00%,萌发率从93.00%和90.00%降至5.00%和60.00%。2)不同含水量麻栎胚轴和子叶DSC结果显示,随着胚轴和子叶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与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含水量胚轴平均热焓高于子叶平均热焓,胚轴自由水含量高于子叶自由水含量,初步判定本批次麻栎胚方理论结晶临界含水量为11.72%。3)脱水对麻栎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脱水程度加深,种子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麻栎种子低温保存结果显示,初始含水量种子在4℃下保存21天,萌发活力没有变化,重度脱水(10.00%~20.00%)种子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伤害;不同含水量胚方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结果有显著影响,PVS2预处理30 min时10.00%和15.00%含水量麻栎胚方成活率分别为5.00%和3.00%,不同含水量胚方经预处理和超低温保存后,热力学特征发生改变,15.00%含水量麻栎胚方重新获得自由水。【结论】麻栎种子和胚方萌发率随含水量下降而降低,具有脱水敏感性特征,脱水对麻栎种子生理生化特性有显著影响;麻栎胚方理论结晶临界含水量为11.72%;超低温保存麻栎胚方具有可行性,但仍需完善保存方法,提高胚方超低温保存后恢复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顽拗性种子 脱水敏感性 超低温保存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蜂蜜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13
作者 柴明霞 吕梦瑶 张明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选取青海省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产品洋槐蜂蜜、百花蜂蜜、白刺蜂蜜、油菜蜂蜜、枸杞蜂蜜及常用掺假成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做出了不同掺假量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结果表明,用DSC法鉴别蜂蜜掺假,可以通过重点分析–65~–20℃范围... 选取青海省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产品洋槐蜂蜜、百花蜂蜜、白刺蜂蜜、油菜蜂蜜、枸杞蜂蜜及常用掺假成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做出了不同掺假量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结果表明,用DSC法鉴别蜂蜜掺假,可以通过重点分析–65~–20℃范围内的升温段和降温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实现,而分析50~110℃范围内的吸热峰分布,可以对鉴定结果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掺假鉴别 差示扫描量热法 果葡糖浆 麦芽糖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高粱醇溶蛋白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振家 杨雅婧 +1 位作者 陈琼玲 王晓闻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125,共12页
以6个不同品种的高粱醇溶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溶解度、亚基组成、粒度分布、热稳定性、二级结构、微观结构和二硫键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品种间蛋白质亚基组成、紫外光谱、内源性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 以6个不同品种的高粱醇溶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溶解度、亚基组成、粒度分布、热稳定性、二级结构、微观结构和二硫键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品种间蛋白质亚基组成、紫外光谱、内源性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所得结果无明显差异。与其他醇溶蛋白相比,晋糯3号高粱醇溶蛋白的性质尤为突出,在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高,达到了83%;疏水氨基酸总量最低,为54.53%;亲水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5.58%;体积平均径较小,为27.47μm;比表面积最大,为364.2 m 2/kg;其所形成的溶液体系较为均一稳定;热稳定性最好,峰值温度达到了76.33℃;β-折叠质量分数最高,为35.2%;二硫键含量最少,为12.37μmol/g,这为高粱醇溶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醇溶蛋白 差示扫描量热 电泳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级初榨橄榄油两种不同特性的DSC掺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燕 宋志强 武卫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该文基于油脂物理特性与氧化稳定性2种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市面上常见的特级初榨橄榄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EVOO)中大豆油掺假问题进行研究。在物理特性方面,采用DSC冷却曲线来分析E... 该文基于油脂物理特性与氧化稳定性2种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市面上常见的特级初榨橄榄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EVOO)中大豆油掺假问题进行研究。在物理特性方面,采用DSC冷却曲线来分析EVOO掺假。随着大豆油掺假比例升高,油样在-40~-60℃结晶焓值ΔH由EVOO的29.78 J/g减小为40%掺假混合油的6.133 J/g,对EVOO质量比构建的一元回归方程Y=57.556X-28.44(R2=0.997)。在氧化稳定性方面,氧化温度160℃下,不同油样诱导氧化时间随大豆油掺假比例上升逐渐变短,由EVOO的25.8 min逐渐减小为40%掺假混合油的17.8 min,Y=-19.4X+25.64(R^(2)=0.996),掺假模型相关性较好。这2种DSC检验掺假分析方法都能有效鉴别EVOO中大豆油的掺假且各有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更好处理EVOO掺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级初榨橄榄油 大豆油 物理特性 氧化稳定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掺假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石蜡熔点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淑杰 王刚 +2 位作者 李奕睿 张立军 马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1,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点的适宜条件,考察了DSC法与标准方法(GB/T 2539—2008)的偏倚。结果表明,采用DSC法测定石蜡熔点时的升温速率宜为10℃/min,降温速率宜为5℃/min,试样在高于预估熔点20~30℃下熔融时间不应超过1 h。通过采用6台不同型号的DSC仪器对14个牌号石蜡样品进行测试,计算出DSC法与标准方法的偏倚为-1.14℃。DSC法操作简单、试样用量少、检测速率快、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分析手段,快速准确地测定石蜡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熔点 石蜡 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生物基含酯键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岳生金 贾红丽 +6 位作者 颜春 祝颖丹 刘东 徐海兵 陈刚 代金月 刘小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可降解生物基含酯键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分别建立了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自催化模型以及结合n级反应和自催化模型的分段模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级反应模型与实验...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可降解生物基含酯键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分别建立了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自催化模型以及结合n级反应和自催化模型的分段模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级反应模型与实验曲线的偏差较大,自催化模型与实验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仍然存在一定偏差,而结合两者的分段模型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分段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该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为其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工艺条件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生物基环氧树脂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 固化动力学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卅 曹晓娜 +1 位作者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6-1757,共12页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复杂、灵活、多样的综合型表征技术,涉及的仪器类型多、分析方法灵活多样,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进行回顾,详细介绍了热分析技术的分类和主要热分析方法的定义、原理...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复杂、灵活、多样的综合型表征技术,涉及的仪器类型多、分析方法灵活多样,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进行回顾,详细介绍了热分析技术的分类和主要热分析方法的定义、原理及其在炼油催化剂、新材料开发、催化反应过程研究、柴油机油评定、固-液相变材料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综述了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质谱联用(TG-MS)等热分析方法在催化剂热行为、热稳定性、催化剂合成和前驱体煅烧、积炭及催化剂失活、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评价、相变材料热物性测定以及揭示热分解机理等方面的应用。随着热分析联用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对象的拓宽,热分析将在物化表征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在原位反应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技术 热重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质谱联用技术 热稳定性 催化剂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费托蜡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19
作者 谢浩东 张帆 +1 位作者 张胜振 陈胜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相似,并且结晶过程依赖于冷却速率;所采用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Avrami指数n平均值在1~2之间,说明结晶过程为二次成核,成核后生长形成棒状或纤维状晶体;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越小或冷却速率越快,越容易发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蜡 差示扫描量热法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ASA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铟琳 王志军 郝定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依据GB/T 19466.2—2004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及实验过程对该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 依据GB/T 19466.2—2004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及实验过程对该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通过综合考察重复性测量、天平引入的误差、标准物质的标准值等因素,计算出ASA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通过本研究,明确了关键控制点。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充分反映出中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同时起到激励检测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树脂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不确定度评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