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直流偏磁和非正弦激励影响的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修正模型
1
作者 张献 陈方宇 +3 位作者 宋文乐 王磊 刘成宇 代中余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5,共11页
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的精确计算,对电力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针对经典损耗分离方程在非正弦电压激励下磁芯损耗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选取梯形波和方波作为非正弦激励,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带有波形因数的磁通密度... 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的精确计算,对电力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针对经典损耗分离方程在非正弦电压激励下磁芯损耗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选取梯形波和方波作为非正弦激励,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带有波形因数的磁通密度分段曲线,分别修正高频变压器磁芯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解析式。其次,考虑到高频变压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直流偏磁,探究直流偏磁分量和磁通密度对磁滞损耗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基于直流偏磁分量修正磁滞损耗解析式,推导出综合考虑直流偏磁和非正弦激励的高频变压器磁芯改进损耗分离模型。最后,搭建磁芯损耗测量平台,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修正模型拟合参数,将经典模型和修正模型分别与实测值作误差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磁芯损耗修正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非正弦激励 波形因数 磁芯损耗 损耗分离公式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转子不圆度诱发的定子铁心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武玉才 范轩杰 +3 位作者 纪璇 卢伟甫 朱新凯 马明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2-351,I0028,共11页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圆度问题使定子铁心受到低频磁吸力作用,磁吸力交变频率与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将诱发定子铁心的低频振动。针对转子不圆度所导致的气隙磁场不对称现象,首先推导了定子铁心上特定点受到的周期性磁吸力表达...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圆度问题使定子铁心受到低频磁吸力作用,磁吸力交变频率与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将诱发定子铁心的低频振动。针对转子不圆度所导致的气隙磁场不对称现象,首先推导了定子铁心上特定点受到的周期性磁吸力表达式,获得铁心振动频率与转子磁极不圆度之间的关联规律。随后以1台334 MV·A水轮发电机为例仿真了机组正常和单个磁极、连续磁极、间隔磁极以及椭圆磁极等典型不圆度状态下的电磁力分布,进一步利用瞬态结构分析得到了定子铁心的振动特性。最后在MJF-30-6故障模拟机组上模拟了磁极不圆度造成的磁场不对称现象,定子铁心振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转子不圆度 不平衡电磁力 瞬态结构分析 定子铁心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传播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保勇 张义宇 +4 位作者 陶金 王亚军 刘传海 韩永辉 孙曼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为探究非金属芯层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传播规律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爆炸管网实验平台,开展不同芯层材料(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泡沫板、三角帆蚌贝壳和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 为探究非金属芯层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传播规律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爆炸管网实验平台,开展不同芯层材料(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泡沫板、三角帆蚌贝壳和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胶体)的爆炸实验,分析非金属芯层复合材料对爆炸超压、火焰传播速度、火焰温度以及熄爆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传播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当芯层为PVDF泡沫板时,对火焰温度的抑制效果最好;当芯层材料为SAP胶体时,对爆炸超压和火焰传播速度的抑制效果最好,且后端熄爆参数为9.20 MPa·℃,表现出优异的抑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气体爆炸 三明治结构 非金属芯层 衰减率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拔速度对NbTi/Cu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变形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刘君 李琦 +2 位作者 雷超 刘燕红 张建英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158,共9页
针对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及损伤而导致线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引入GTN损伤模型描述材料损伤行为,建立了37芯NbTi/Cu复合超导线4道次集束拉拔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拉拔速度对NbTi/Cu超导线集... 针对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及损伤而导致线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引入GTN损伤模型描述材料损伤行为,建立了37芯NbTi/Cu复合超导线4道次集束拉拔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拉拔速度对NbTi/Cu超导线集束拉拔变形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拉拔速度的增大,不同位置芯丝的最大等效应变先增大后减小,超导线中孔洞体积分数增大;拉拔速度为6 m·min^(-1)时芯丝变形更为均匀,芯丝截面形状不规则化程度低;拉拔速度小于10 m·min^(-1)时,拉拔过程中未出现孔洞聚合导致的损伤断裂,但拉拔速度大于8 m·min^(-1)时超导线中会萌生微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 集束拉拔 不均匀变形 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沉积学研究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如凯 孙龙德 +8 位作者 张天舒 张志杰 沈安江 毛治国 王兆明 任义丽 江航 张素荣 万力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意义】沉积学发展与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工业化开采紧密相关,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相互促进,碳酸盐岩沉积学、深水重力流沉积学、细粒沉积学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深水油气、非常规油气的规模增储增产。【进展】近年来... 【意义】沉积学发展与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工业化开采紧密相关,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相互促进,碳酸盐岩沉积学、深水重力流沉积学、细粒沉积学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深水油气、非常规油气的规模增储增产。【进展】近年来,我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在源-汇系统与沉积过程正演模拟、陆相页岩沉积特征及对含油气性的影响、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低渗-致密碎屑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指导了油气勘探生产中的有利区带评价优选、井位部署、开发方案制定。【结论与展望】随着油气勘探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复杂储层等领域拓展,源-汇系统沉积学与沉积正演模拟技术创新、陆相页岩沉积学、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与智能分析系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关的研究认识必将为推动全球及中国油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陆相页岩革命做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沉积学 深层—超深层储层 陆相页岩沉积学 智能岩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土余泥免烧轻质高强陶粒的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肖慈宇 张海燕 +1 位作者 詹建潮 卜继斌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8-1437,共10页
以聚苯乙烯泡沫(EPS)颗粒为内核,以渣土余泥-地聚物为外壳制备免烧核壳型陶粒,探讨了外壳配合比、EPS表面处理剂种类、内核粒径及外壳厚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然后选取两种不同密度等级的陶粒取代全部天然粗骨料制备混凝土,考察其对混凝... 以聚苯乙烯泡沫(EPS)颗粒为内核,以渣土余泥-地聚物为外壳制备免烧核壳型陶粒,探讨了外壳配合比、EPS表面处理剂种类、内核粒径及外壳厚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然后选取两种不同密度等级的陶粒取代全部天然粗骨料制备混凝土,考察其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壳强度、内核粒径和外壳厚度对陶粒的筒压强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均有显著影响,EPS表面处理剂也直接影响陶粒的筒压强度,优化后的免烧陶粒性能达到了900级烧结高强陶粒的要求;采用EPS颗粒为内核可降低免烧陶粒的密度,但会引起更大幅度的筒压强度降低,用于制备800级以下的轻质陶粒不经济;EPS和余泥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使陶粒混凝土兼具轻质、承重、保温的性能,同时还为工程渣土余泥的绿色消纳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泥 聚苯乙烯泡沫 免烧陶粒 核壳型 陶粒混凝土 轻质高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复合沉积提升TiO_(2)在非水介质中的反射率
7
作者 刘烨 赵谦 +5 位作者 俞彦仿 甄银钊 高伯楠 王世荣 李祥高 刘红丽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0-1036,1072,共8页
为提升TiO_(2)在非水介质中的反射率,通过化学反应沉积法将Al_(2)O_(3)、SiO_(2)复合沉积在锐钛矿型TiO_(2)粒子表面制备了TiO_(2)@Al2@Si2。以活性聚合物分散剂(Solsperse 17000)为表面活性剂,将TiO_(2)@Al2@Si2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为提升TiO_(2)在非水介质中的反射率,通过化学反应沉积法将Al_(2)O_(3)、SiO_(2)复合沉积在锐钛矿型TiO_(2)粒子表面制备了TiO_(2)@Al2@Si2。以活性聚合物分散剂(Solsperse 17000)为表面活性剂,将TiO_(2)@Al2@Si2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采用FTIR、XPS、TEM、N2吸/脱附等温线对TiO_(2)@Al2@Si2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分散液的稳定性、透光率和白态反射率。结果表明,Al_(2)O_(3)、SiO_(2)复合壳层沉积在TiO_(2)粒子表面,形成了多孔壳层,提升了TiO_(2)@Al2@Si2的比表面积(44.74 m^(2)/g)、表面羟基含量(1.204×1019个/g)及荷电量(–40.61 mV);TiO_(2)@Al2@Si2表面复合沉积的Al_(2)O_(3)、SiO_(2)提升了粒子的遮盖力,增强了TiO_(2)@Al2@Si2外层表面羟基上的氧原子负电性,使其更易键合Solsperse 17000,从而提升了粒子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性能。TiO_(2)@Al2@Si2在甲苯、十二烷基苯、四氯乙烯、环己烷、Isopar L中(质量浓度150 g/L)的白态反射率分别为49.11%、49.11%、48.18%、53.91%、54.43%,比TiO_(2)粒子分散液有所提升;将TiO_(2)@Al2@Si2与铁锰黑粒子相配,制备了电泳显示器件,得到了白态反射率40.47%、对比度59.51的电泳显示原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表面改性 核壳结构 非水介质 反射率 电泳显示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到期日存款沉淀期限量化研究——基于监管规则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8
作者 燕汝佳 郑晓亚 +1 位作者 金鹤 王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141,共16页
风险防控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特定险种,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在2020年前后的西方银行危机中再次引发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以分析硅谷银行倒闭成因、系统性梳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现行监管规则中关于无... 风险防控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特定险种,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在2020年前后的西方银行危机中再次引发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以分析硅谷银行倒闭成因、系统性梳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现行监管规则中关于无到期日存款沉淀期限相关要求、解读核心概念等研究工作为基础,构建多个沉淀期限及沉淀率模型并进行多模态比较,以2015至2025年中国商业银行月度数据为样本,选取代表性模型实证研究了无到期日存款沉淀率及沉淀期限。研究表明,无到期日存款稳定性较强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共同特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无到期日存款稳定性较中小银行更强;相同监管规则约束条件下,选取不同建模方法对沉淀期限及利率风险指标计量结果将带来显著差异。结合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建议国际监管规则进一步强化对数据与模型的标准化要求,确保被监管对象计量结果的一致性与可比性;商业银行应严格比照监管政策打牢风险识别与计量基础的同时,坚守稳健经营底线,持续关注无到期日存款变化带来的利率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约束,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到期日存款 差异化金融监管 风险计量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核心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展丝技术的三轴系复合包芯纱的结构与性能
9
作者 吴进 郝兵 +5 位作者 谢怡 艾则孜姆·麦麦提艾力 窦本坤 刘向 郑海艳 曹吉强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复合包芯纱的功能性,探讨三轴系复合包芯纱结构与性能,选用2种不同规格的棉粗纱和十字涤纶长丝为原材料,通过可以调距的双口喇叭口改变粗纱喂入间距,使用非等汇聚点与等汇聚点2种方案喂入复丝,制备8种不同的复合包芯纱,优选制... 为了提高复合包芯纱的功能性,探讨三轴系复合包芯纱结构与性能,选用2种不同规格的棉粗纱和十字涤纶长丝为原材料,通过可以调距的双口喇叭口改变粗纱喂入间距,使用非等汇聚点与等汇聚点2种方案喂入复丝,制备8种不同的复合包芯纱,优选制备复合包芯纱的最佳实验方案,将展丝与未展丝复合包芯纱的纱线性能与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方案为粗纱间距为5 mm的复丝从非等汇聚点喂入,其中非等汇聚点方案比等汇聚点方案在纱线3 mm处毛羽根数减少了40.43%,条干均匀度减少了0.35%,断裂强度增加了8.98%,断裂伸长率增加了12.09%;展丝方案相比未展丝方案纱线3 mm处毛羽根数增加了13.4%,条干均匀度增加了2.23%,断裂强度提升了6.33%,断裂伸长率提升了30.91%,且纱线组分间接触更紧密,结构更稳定;展丝技术应用于三轴系复合包芯纱中有效改善了纱线性能与结构,为三轴系纺纱技术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提高了复合包芯纱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系复合包芯纱 非等汇聚点 等汇聚点 展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AIN实验的典型冷凝回流相间传质模型分析研究
10
作者 徐慧波 王振营 石艳明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9-685,共7页
为对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凝结换热特性进行更准确的数值模拟,基于COPAIN实验,对两种典型的冷凝相间传质模型(Dehbi冷凝模型和扩散平衡模型)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两个模型都可捕捉到冷凝壁面局部热流密度随流... 为对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凝结换热特性进行更准确的数值模拟,基于COPAIN实验,对两种典型的冷凝相间传质模型(Dehbi冷凝模型和扩散平衡模型)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两个模型都可捕捉到冷凝壁面局部热流密度随流动方向的演化趋势。Dehbi冷凝模型的计算结果中94%的数据点与实验值的偏差在20%以内,扩散平衡模型中95%以上的数据点偏差在15%以内,后者误差较小精度更高。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建议采取基于扩散平衡模型的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回流 相间传质 数值模拟 堆芯冷却 不凝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内部颜色数字化无损检测及黄白芯薯快速判别
11
作者 王威 聂森 +3 位作者 李永玉 彭彦坤 马劭瑾 张悦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97-2605,共9页
颜色是农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马铃薯内部颜色直接影响其加工产品的感官品质,数字化无损快速检测马铃薯内部颜色指标,并对黄芯薯和白芯薯进行快速分类,对我国马铃薯主食化产业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崛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颜色是农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马铃薯内部颜色直接影响其加工产品的感官品质,数字化无损快速检测马铃薯内部颜色指标,并对黄芯薯和白芯薯进行快速分类,对我国马铃薯主食化产业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崛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铃薯内部颜色的快速无损数字化表征为目的,利用实验室自行创制的基于微型光谱仪的便携式马铃薯多品质无损检测装置和基于离散光谱传感器的掌上式马铃薯多品质无损检测装置,选用不同产地26个品种共209个马铃薯样本,分别采集其连续光谱和离散光谱数据,并利用色差仪测定马铃薯样本的内部颜色参数L^(*)、a^(*)、b^(*)标准值。首先,基于色差仪测定的209个马铃薯L^(*)、a^(*)、b^(*)标准值,建立黄白芯薯SVM分类判别模型,确定了黄白芯马铃薯判别阈值平面,作为下一步无损快速判别黄白芯薯判别依据。其次,基于便携式连续光谱装置采集的209个马铃薯样品的连续光谱,经SNV预处理再结合随机蛙跳算法(RF)筛选200个特征波长建立了马铃薯L^(*)、a^(*)、b^(*)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预测模型,其验证集L^(*)、a^(*)、b^(*)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35、0.0525、1.0427;基于掌上式离散光谱装置采集的209个马铃薯样品的离散光谱,经SNV预处理后建立了马铃薯L^(*)、a^(*)、b^(*)的PLSR预测模型,其验证集L^(*)、a^(*)、b^(*)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788、0.0816、1.4071。结果表明,基于两个装置建立的马铃薯内部颜色参数预测模型均可以满足马铃薯内部颜色现场数字化快速无损检测需求。最后,选取未参与建模的26个品种共52个样本,分别对两个装置马铃薯内部颜色L^(*)、a^(*)、b^(*)预测值进行了外部验证,基于便携式连续光谱装置的马铃薯L^(*)、a^(*)、b^(*)的最大残差绝对值分别为2.6173、0.1413、2.7791,残差平均值分别为0.8577、0.0490以及0.6972;基于掌上式离散光谱装置的马铃薯L^(*)、a^(*)、b^(*)最大残差绝对值分别为3.2628、0.2034、3.5195,残差平均值分别为1.0930、0.0667、1.2688。基于两个装置对52个马铃薯样本的L^(*)、a^(*)、b^(*)预测值,依据前面建立的黄白芯马铃薯判别阈值平面,进行了马铃薯黄白芯无损快速判别,结果显示,基于便携式连续光谱装置的判别正确率为92.31%,基于掌上式离散光谱装置的判别正确率为86.54%。该技术可以实现马铃薯内部颜色数字化无损检测及黄白芯薯的现场实时快速判别。对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内部颜色 连续光谱 离散光谱 数字化无损检测 黄白芯薯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芯光纤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勇 杨明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弯曲时,纤芯分别处于光纤压缩和拉伸侧,干涉谷分别蓝移和红移,实现弯曲方向识别和传感。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1.1 m^(-1)曲率检测范围内,凹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6.06 nm/m^(-1),凸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7.51 nm/m^(-1)。本文提出的传感器机械强度高,制备重复性高,在可方向识别曲率检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方向识别 模式场能量非轴对称分布 偏芯光纤 光纤干涉曲率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径岩心核磁扫描数据超分辨率重建技术——一种基于全局非负最小二乘的方法
13
作者 马莹颖 彭泽波 +4 位作者 陈敬智 吴飞 聂昕 廖中枢 张宫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12,共9页
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扫描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勘探中重要的探测分析技术之一,可以得到连续高分辨的钻井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流体饱和度等信息。但由于其测量敏感区较大,不同位置信号混叠在一起,测量结果纵向分辨率远低于仪器采样的分辨率,... 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扫描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勘探中重要的探测分析技术之一,可以得到连续高分辨的钻井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流体饱和度等信息。但由于其测量敏感区较大,不同位置信号混叠在一起,测量结果纵向分辨率远低于仪器采样的分辨率,无法满足薄互层储层对纵向分辨率的要求。为提高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测量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将测量数据作为仪器敏感区函数和岩心真实信号的卷积,并通过全局非负最小二乘的方法实现原始信号的高分辨率重建,无需改变现有仪器结构和测量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际资料应用表明,高分辨率处理后的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与气测孔隙度符合率更高,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全直径岩心核磁测量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可以为薄互层储层带来更好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全直径岩心 纵向分辨率 薄互层储层 高分辨率重建 非负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强度的核心慢行道路识别和网络分级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岚 杨奇缘 +2 位作者 陈茜 陆文瑄 张小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854-14862,共9页
核心慢行道路承担着慢行路网中最大的步行流量和非机动车流量,并以其补充衔接公共交通和服务周边等多种功能,构成慢行路网的骨架。在进行网络分级的同时,合理准确地识别核心慢行道路并针对其加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慢行出行吸引力,对... 核心慢行道路承担着慢行路网中最大的步行流量和非机动车流量,并以其补充衔接公共交通和服务周边等多种功能,构成慢行路网的骨架。在进行网络分级的同时,合理准确地识别核心慢行道路并针对其加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慢行出行吸引力,对居民慢行出行及活力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扬州老城区慢行路网为例,在构建P空间慢行网络的基础上,通过拓扑强度识别核心慢行道路,与模糊聚类分析得到的慢行路网层次划分方案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在两种方法的层次划分方案中,拓扑强度的实验结果能对核心慢行道路进一步补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 核心慢行道路 网络分级 拓扑强度 P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激励下高频变压器铁心动态磁滞特性模拟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彬 蔡文杰 +3 位作者 冯昱璋 唐波 王帅兵 黄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20-5430,I0034,共12页
高频变压器是DC/DC变换器的核心部件,其激励波形一般为非正弦波,工作频率可达数千赫兹以上,导致铁心损耗显著增加,准确模拟非正弦激励下高频变压器铁心动态磁滞特性,有助于铁心损耗计算以及变压器的电磁暂态分析。首先,该文考虑铁心磁... 高频变压器是DC/DC变换器的核心部件,其激励波形一般为非正弦波,工作频率可达数千赫兹以上,导致铁心损耗显著增加,准确模拟非正弦激励下高频变压器铁心动态磁滞特性,有助于铁心损耗计算以及变压器的电磁暂态分析。首先,该文考虑铁心磁化物理过程,利用系统级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中底层模块和语言编写程序,建立基于静态J-A磁滞模型和磁导-电容类比法的铁心静态磁滞磁导模型;然后,考虑高频条件下涡流效应与弛豫效应对铁心动态磁滞特性的影响,根据损耗统计理论建立铁心动态磁滞磁导模型;最后,基于模拟退火与Levinberg-Marquardt混合算法提取静态J-A磁滞模型参数,根据铁心损耗特性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提取动态损耗系数。对比分析不同占空比、高频方波电压激励下电流波形以及磁滞回线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磁滞模型 铁心损耗 磁导-电容类比 非正弦激励 磁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空心圆柱型取能磁芯设计
16
作者 李黎 梁鸿元 +2 位作者 唐诗琪 陈益华 吕清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09,共5页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磁芯功率密度低、质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一体化制作的新型空心圆柱型磁芯,经仿真验证,其功率密度与壳层厚度成类反比例关系。此外,建立了空心圆柱型磁芯的准确功率模型,使磁芯设计不再受限于...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磁芯功率密度低、质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一体化制作的新型空心圆柱型磁芯,经仿真验证,其功率密度与壳层厚度成类反比例关系。此外,建立了空心圆柱型磁芯的准确功率模型,使磁芯设计不再受限于有限元仿真软件,简化了磁芯的优化难度。进而试验验证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相较传统圆柱型磁芯,空心圆柱型磁芯的质量减小了49%,功率密度提高了82%,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能量收集 非侵入式磁芯 高功率密度 有限元仿真 功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心与线圈参数优化的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功率密度提升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勇 罗海军 +1 位作者 杨环宇 闫一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4,共12页
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供电稳定等优点,是解决变电站母排环境中状态监测传感器电池供电寿命有限的有效手段,但因功率密度较低制约了其应用。对于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磁心与线圈参数对其功率密度的影响非常显著。然而,现... 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供电稳定等优点,是解决变电站母排环境中状态监测传感器电池供电寿命有限的有效手段,但因功率密度较低制约了其应用。对于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磁心与线圈参数对其功率密度的影响非常显著。然而,现有方法对磁心与线圈参数的分析相对独立,优化磁心时仅以互感为指标,忽略了该过程线圈参数变化对功率密度的影响。对此,该文考虑磁心尺寸对线圈参数的影响,以功率密度为指标,详细分析线圈匝数、线圈线径、磁柱侧面边长与叠片厚度对系统功率密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磁心与线圈参数的功率密度提升方法,即设计线圈匝数、线圈线径、磁柱侧面边长与叠片厚度的最优值,以获取更高的功率密度。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制作了系统样机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限定磁心尺寸为30 mm×30 mm×40 mm的系统,在100 A母排电流下,系统经磁心与线圈优化后功率密度可达4.18 mW/cm~3,提升至系统优化前功率密度的35倍,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提升功率密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非侵入式磁场取能 磁心 线圈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凝聚法的蜂窝芯轴向变胞元非均匀排布优化
18
作者 张旭 王子沱 李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6,共10页
为了有效改善蜂窝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提出利用静态凝聚法实现变胞元的几何参数和非均匀排布同时优化的方法。根据卡氏定理,推导胞元的等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沿轴向均匀划分蜂窝芯为若干列子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得到子结构的刚度矩阵;采用... 为了有效改善蜂窝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提出利用静态凝聚法实现变胞元的几何参数和非均匀排布同时优化的方法。根据卡氏定理,推导胞元的等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沿轴向均匀划分蜂窝芯为若干列子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得到子结构的刚度矩阵;采用静态凝聚法建立超单元刚度矩阵,依据超单元节点编号装配获得蜂窝芯的整体刚度矩阵;计算蜂窝芯在剪切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并与ANSYS结果比较分析。以子结构的个数以及胞元的夹角、夹板宽与斜壁长之比为设计变量,胞元的等效弹性模量最大和蜂窝芯的变形最小为设计目标,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并研究蜂窝芯优化前后的静、动态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胞元非均匀排布优化后,最大的位移、应力、应变均明显减小,且激励频率等于第二阶固有频率时振动最为强烈。研究结论可为蜂窝结构变胞元排布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芯 变胞元 非均匀排布 静态凝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非核心词EDA和SSMix的雷达故障文本分类方法
19
作者 谢雨希 杨江平 +1 位作者 孙知建 胡欣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对雷达装备故障文本进行智能化分类,有助于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效率。针对雷达故障文本专业性强,样本量小且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非核心词EDA进行类内数据增强,以实现在增加文本量的同时保持关键信息不变。针对非核心词EDA方法产生的新样本多... 对雷达装备故障文本进行智能化分类,有助于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效率。针对雷达故障文本专业性强,样本量小且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非核心词EDA进行类内数据增强,以实现在增加文本量的同时保持关键信息不变。针对非核心词EDA方法产生的新样本多样性不够的问题,增加SSMix(saliency-based span mixup for text classification),进行类间数据增强,通过对输入文本非线性的交叉融合来提升文本的多样性。实验证明,与现有的经典基线分类方法和典型数据增强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准确率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故障文本 非核心词EDA SSMix 文本数据增强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相四芯电缆相电流重构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俊宇 曾春平 +2 位作者 索春光 张文斌 黄汝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6,共10页
目前多芯电缆电流重构方法受限于电缆规格或传感器阵列与线芯需按特定规则摆放导致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较为困难。本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三相四芯电力电缆线芯分布相关量的求解,进而得到任意线芯分布半径、任意线芯与传感器阵列角度... 目前多芯电缆电流重构方法受限于电缆规格或传感器阵列与线芯需按特定规则摆放导致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较为困难。本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三相四芯电力电缆线芯分布相关量的求解,进而得到任意线芯分布半径、任意线芯与传感器阵列角度时磁传感器阵列各单元的输出量与各线芯电流之间的耦合系数矩阵的方法,用于重构四芯电缆中各线芯电流。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为了能有效降低由于干扰等因素造成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先验求解模型以提高解的质量。随后进行了传感单元阵列电路拓扑的设计,使用设计的原型在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相平衡情况下,测量的三相电流最大误差为2.42%,最大相位误差为2.77°,在三相不平衡情况下,测量的三相电流最大误差为2.52%,最大相位误差为4.17°。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芯电缆 电流重构 遗传算法 非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