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无预紧力变摩擦惯容器消能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1
作者 赵桂峰 刘伟 +3 位作者 马玉宏 孔思华 陈家川 陈兆升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共9页
针对传统摩擦阻尼器在极罕遇或近场脉冲型地震作用下需施加较大预紧力以提供足够的阻尼力,且可能引发耐久性问题这一现状,提出一种无预紧力变摩擦惯容器(NVFI)。首先,对NVFI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进行介绍,指出其通过滚珠丝杠驱动... 针对传统摩擦阻尼器在极罕遇或近场脉冲型地震作用下需施加较大预紧力以提供足够的阻尼力,且可能引发耐久性问题这一现状,提出一种无预紧力变摩擦惯容器(NVFI)。首先,对NVFI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进行介绍,指出其通过滚珠丝杠驱动弹簧施加可变正压力,从而在摩擦片之间形成随运动变化的变摩擦阻尼力,呈现出“蝴蝶形”滞回曲线特征。其次,建立NVFI的恢复力计算公式,并以单自由度结构为算例,开展各级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验证NVFI的减震效果和能量耗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NVFI可在无预紧力条件下实现大吨位的变摩擦阻尼力,有效降低结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响应,且对近场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尤为突出。在设防地震水平下,NVFI可分别降低远场、近场脉冲型及非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结构位移响应的46%、56%和34%,同时表现出较好的速度与加速度减震性能。能量分析显示,NVFI可显著降低结构输入的地震能量,改变结构基本频率,使之避开外界地震主频的影响范围。此外,通过分析质量比在0~0.5变化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可知,质量比主要影响结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对位移响应影响相对较小;NVFI的减震与耗能性能主要依赖其优异的变摩擦阻尼特性,而惯容机制主要是降低地震输入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预紧力 变摩擦 惯容器 极罕遇地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型地震动下埋地管道易损性及巨震风险分析
2
作者 韩俊艳 王小强 +3 位作者 申家旭 康安琦 缪惠全 杜修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00-1911,共12页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巨震中实测的12条脉冲型地震动以及12条无脉冲地震动,在此基础上对连续管道以及球墨铸铁管道开展增量动力分析(IDA),评估其易损性,最后将易损性分析结果与经验统计法得到的失效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形式的埋地管道,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均会显著增加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概率;相较于连续管道,球墨铸铁管道在地震动作用下更易发生破坏,且对脉冲型地震动更加敏感;基于实际震害数据的经验统计结果略小于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管道的破坏概率,但会显著低估脉冲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埋地管道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在巨震以及脉冲型地震动下的风险评估以及抗震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埋地管道 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脉冲型地震动 巨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佛法身舍利塔动力弹塑性分析
3
作者 李灵君 王秀丽 +4 位作者 程春玲 苏永 王鑫 蒋天娇 朱宏瑞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6-1089,共14页
南山佛法身舍利塔是一幢新建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郭寺内的地标性观光仿古塔建筑,为RC和SRC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设计文件显示,在罕遇地震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场地和设计工作年限两大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MIDAS ... 南山佛法身舍利塔是一幢新建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郭寺内的地标性观光仿古塔建筑,为RC和SRC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设计文件显示,在罕遇地震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场地和设计工作年限两大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MIDAS Gen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2条天然波和1条人工波,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调整后动力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纤维模型,分析结构的剪力与倾覆弯矩、变形、屈服状态与滞回耗能和能量响应。结果表明:南山佛塔结构的层刚度变化与楼层结构布置和构件形式的变化相一致;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1/100,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的位置与结构的布置相一致;核心筒剪力墙会发生中等程度的屈服损伤破坏,耗散大量地震能量,外框架体系屈服损伤则较轻微;结构抗震耗能性能优越,抗大震的能力强。综合分析发现,虽然南山佛塔结构在罕遇地震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场地和设计工作年限两大影响因素,但经强化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后,结构安全可靠,抗震耗能性能优越,其结构体系对类似结构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佛塔 动力弹塑性 罕遇地震 抗震性能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隔震结构一体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4
作者 张龙飞 刘翔宇 +2 位作者 董一桥 刘帮 刘志强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设计项目,介绍一种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特殊设防类建筑一体化隔震设计方法。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7条符合规范要求的地震动时程,借助ETABS分析平台对结构分别进行设防、罕遇与极罕遇地...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设计项目,介绍一种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特殊设防类建筑一体化隔震设计方法。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7条符合规范要求的地震动时程,借助ETABS分析平台对结构分别进行设防、罕遇与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讨论特殊设防类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极限应力控制指标。分析发现:隔震技术有效降低了结构的水平向地震响应;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以及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应力与水平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隔震橡胶支座水平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力限值分别以1 MPa、20 MPa控制,结果偏于安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隔震结构达到了“设防地震不坏、罕遇地震可修、极罕遇地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设防类建筑 一体化隔震设计 极罕遇地震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减隔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明志 袁晶莲 +2 位作者 郭世杰 杨永清 黄胜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7,共17页
为研究不同减隔震装置对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机理,以某(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减隔震组合装置的减震效果及桥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 为研究不同减隔震装置对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机理,以某(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减隔震组合装置的减震效果及桥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全桥主塔处采用摩擦摆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的组合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抗震问题,优化后选取摩擦系数为0.06、曲率半径为2 m的摩擦摆支座和阻尼系数为12000 kN·(m·s^(-1))-α、阻尼指数α为0.8的黏滞阻尼器;相比于单独使用摩擦摆支座或黏滞阻尼器,减隔震组合装置可大幅度减小全桥各关键截面的内力、桥墩位移及梁端转角,显著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剪力和弯矩的减震率分别达70.85%和76.94%,桥墩墩顶位移减震率达76.08%;各关键截面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均处于弹性范围,满足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矮塔斜拉桥 罕遇地震 减隔震性能 摩擦摆支座 黏滞阻尼器 组合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近场地震动对隔震建筑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德民 雒元嘉 +1 位作者 杜志超 王心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9,107,共11页
不同类型的地震动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抗震韧性影响不同,为进一步探究其影响的差异,本文以北京地区某7层RC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为例,分别选取近场脉冲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各11条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 不同类型的地震动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抗震韧性影响不同,为进一步探究其影响的差异,本文以北京地区某7层RC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为例,分别选取近场脉冲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各11条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计算及抗震韧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远场地震动与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响应相近;近场脉冲地震动对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两类地震动,隔震层位移均值接近规定限值;近场脉冲地震动因其极大的地震响应导致抗震韧性评价各项指标远不如其他两类地震动,设防地震下远近场地震动均满足抗震韧性一星水准,罕遇地震下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均满足韧性三星,而近场脉冲地震动只能达到韧性二星水准。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害防范和隔震结构韧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剪力墙 近场地震动 远场地震动 隔震 抗震韧性 设防地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马人乐 赵林 何敏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0-1315,共6页
以388 m高河南省广播电视塔为例,研究了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抗震性能的分析与评价方法.为评判河南电视塔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等抗震性能,利用时程分析法对该结构分别进行了多遇地震弹性时程响应分析与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同时,... 以388 m高河南省广播电视塔为例,研究了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抗震性能的分析与评价方法.为评判河南电视塔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等抗震性能,利用时程分析法对该结构分别进行了多遇地震弹性时程响应分析与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同时,为了解河南电视塔刚接模型与铰接模型抗震性能的区别,对该结构两种不同计算模型在弹性阶段的动力行为与弹塑性阶段的非线性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两种分析假定的计算模型均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刚接模型整体抗震性能略优于铰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塔 多遇地震 罕遇地震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罕遇地震响应与地震动位移谱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志勇 肖丽 +1 位作者 黄吉锋 田家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6,共8页
本文详细探讨了建筑结构罕遇地震响应与地震动位移谱之间的关系。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大震弹性与大震弹塑性响应的差异,并通过地震动位移谱解释了差异原因。本文比较了人工地震动与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天然地震动位移谱差异,指出了这种... 本文详细探讨了建筑结构罕遇地震响应与地震动位移谱之间的关系。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大震弹性与大震弹塑性响应的差异,并通过地震动位移谱解释了差异原因。本文比较了人工地震动与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天然地震动位移谱差异,指出了这种差异将导致罕遇地震作用下长周期结构的人工波计算结果普遍大于天然波计算结果。本文依据地震动位移谱给出了罕遇地震分析时的地震动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罕遇地震 地震波 位移谱 弹塑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赵桂峰 马玉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8,共15页
目前,阻尼器在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领域的应用已极为广泛,但存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位移和速度等较小时,阻尼器难以充分发挥耗能能力的问题。因此近年来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利用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杠... 目前,阻尼器在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领域的应用已极为广泛,但存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位移和速度等较小时,阻尼器难以充分发挥耗能能力的问题。因此近年来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利用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杠杆机构、跨层支撑等提出了多种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全面综述国内外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装置构造和作用机理等。同时,分析现有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在遭遇极罕遇地震作用时阻尼器更容易失效等方面的不足,指出响应放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以期为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的发展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提供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响应放大技术 极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作用下水电站厂房上部结构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军刚 胡蕾 +1 位作者 伍鹤皋 傅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1,共7页
为揭示水电站厂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抗震安全储备,基于ABAQUS平台,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描述厂房混凝土,并通过子程序编程实现黏弹性人工边界以模拟无限地基,将人工波加速度峰值调整为罕遇地震对应的0.331g,针对某水... 为揭示水电站厂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抗震安全储备,基于ABAQUS平台,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描述厂房混凝土,并通过子程序编程实现黏弹性人工边界以模拟无限地基,将人工波加速度峰值调整为罕遇地震对应的0.331g,针对某水电站厂房结构开展了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厂房结构的破坏模式具体表现为下游立柱严重开裂、上游立柱开裂、上游墙底部开裂以及下游立柱出现轻微压损伤,混凝土损伤状态、钢筋应力、层间位移角均表明厂房结构自身具有较高的抗震安全储备,整体破坏程度在"可修"的水平。但上下游墙在顺河向的不协调运动会导致屋顶网架动应力非常突出,网架存在垮塌的风险,水电站厂房的抗震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屋顶网架与上下游墙的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水电站厂房 罕遇地震 破坏模式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屋顶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地震对黄土窑洞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平功 童丽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3,共8页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黄土窑洞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黄土窑洞的调研和测绘,并提出"抗震稳定性系数",分析了多遇地震、罕遇地震情况下,窑洞的... 在黄土高原上,数千万人居住在窑洞中,且很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进行黄土窑洞的地震反应分析有助于探讨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基于对河南陕县黄土窑洞的调研和测绘,并提出"抗震稳定性系数",分析了多遇地震、罕遇地震情况下,窑洞的塑性区、最大剪应变随折减因子增大的发展变化情况,探讨了黄土窑洞的稳定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管是多遇地震还是罕遇地震,材料、几何参数均为平均值且折减因子为1的河南陕县的黄土窑洞,均不会出现塑性区,具有较高的抗震稳定性;在增大折减因子时,窑腿最先出现塑性区且塑性应变最大,是决定窑洞稳定性的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稳定性 黄土窑洞 塑性区 窑腿 多遇地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弹塑性静、动力分析方法中结构阻尼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志勇 黄吉锋 田家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本文针对罕遇地震弹塑性静、动力分析方法中结构的阻尼问题进行了一些算例和理论方面的探讨。总结了现有"规范"对于结构阻尼方面的规定;针对实际的高层混凝土和高层钢结构算例,探讨了各性能设计阶段结构等效阻尼比的变化情况... 本文针对罕遇地震弹塑性静、动力分析方法中结构的阻尼问题进行了一些算例和理论方面的探讨。总结了现有"规范"对于结构阻尼方面的规定;针对实际的高层混凝土和高层钢结构算例,探讨了各性能设计阶段结构等效阻尼比的变化情况,以及弹塑性阻尼对于结构静力推覆分析和能力谱方法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阻尼比对于罕遇地震弹性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指出了将Rayle igh阻尼自然推广到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实时阻尼比概念,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可以较好地改进罕遇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的阻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阻尼比 罕遇地震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球面网壳的粘弹性阻尼器减震控制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媛萍 张卫 王仕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7,272,共6页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特征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考虑阻尼器的等效刚度系数不变而等效阻尼系数改变和等效阻尼系数不变而等效刚度系数改变两种情形,并分别选取加速度峰值为70gal和400 gal的El-Centro波、Taft波和...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特征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考虑阻尼器的等效刚度系数不变而等效阻尼系数改变和等效阻尼系数不变而等效刚度系数改变两种情形,并分别选取加速度峰值为70gal和400 gal的El-Centro波、Taft波和天津波作用于无控和受控单层球壳,利用ANSYS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球壳受控前后的最大节点位移、杆件的最大轴力、最大支座反力以及不同阻尼器参数情形下的减震系数.结果表明:阻尼器参数决定减震效果的好坏;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减震规律有所不同;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粘弹性阻尼器 减震控制 常遇地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南海海槽发生罕遇地震情况下我国华东沿海的海啸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温燕林 赵文舟 +2 位作者 李伟 薛艳 于海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1-661,2,共11页
基于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活动性和历史海啸事件记载的分析,本文对日本南海海槽发生MW9.1罕遇地震情况下的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可引发初始波幅约10m的海啸,6个小时后传至浙江沿海,近岸各处波幅为1—2m;8个小时后靠近上... 基于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活动性和历史海啸事件记载的分析,本文对日本南海海槽发生MW9.1罕遇地震情况下的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可引发初始波幅约10m的海啸,6个小时后传至浙江沿海,近岸各处波幅为1—2m;8个小时后靠近上海海岸线,最大波幅约2m,受地形影响局地爬高至近3m;11个小时后抵达苏北黄海沿岸,预计波幅普遍在1m左右.海啸的上岸高度与海岸附近的海深和海岸线的形态密切相关.我国近岸海域地形变化复杂,海湾众多,对海啸波有放大作用,该模拟结果可能比实际传播到近岸时偏小,因此综合评估日本海啸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规模m可达1—2级左右.一旦日本南海发生罕遇地震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遇上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海啸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南海海槽 罕遇地震 华东沿海海啸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结构总输入能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15
作者 肖明葵 刘波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0-33,共14页
采用时程分析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单自由度弹性和弹塑性体系、多自由度弹性和弹塑性体系剪切型、弯曲型以及剪弯型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总输入能量反应及其受各类因素影响的规律,得出了上述结构的总输入能量谱曲线,提出了... 采用时程分析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单自由度弹性和弹塑性体系、多自由度弹性和弹塑性体系剪切型、弯曲型以及剪弯型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总输入能量反应及其受各类因素影响的规律,得出了上述结构的总输入能量谱曲线,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及弹塑性能量分析简化分析方法的建议,为寻求基于能量准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完善结构抗震双重破坏准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结构 弹塑性 能量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带穿层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林宝新 路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5,共6页
文章以某带穿层柱框架结构商业建筑为例,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并结合大震推覆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和穿层柱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及穿层柱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文章以某带穿层柱框架结构商业建筑为例,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并结合大震推覆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和穿层柱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及穿层柱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能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抗震性能分析找出了抗震薄弱构件以指导结构设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穿层柱 罕遇地震 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带斜柱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宝新 贾鑫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719,共7页
文章以某带斜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和斜柱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及斜柱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能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 文章以某带斜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和斜柱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及斜柱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能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通过抗震性能分析找出抗震薄弱构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构造加强措施以指导结构设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 斜柱 罕遇地震 弹塑性计算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城际铁路连续梁桥延性抗震设计 被引量:23
18
作者 禚一 王菲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1,112,共7页
研究目的:罕遇地震作用下,城际铁路桥梁结构可能进入到弹塑性工作状态,对城际铁路桥梁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和延性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结合大连市金州新区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工程的设计实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 研究目的:罕遇地震作用下,城际铁路桥梁结构可能进入到弹塑性工作状态,对城际铁路桥梁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和延性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结合大连市金州新区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工程的设计实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主桥(25+30+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反复迭代法将铁路规范反应谱拟合为地震动时程曲线,进行罕遇地震下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及桥墩延性抗震设计。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地震激励下,仅制动墩进入到塑性状态,延性系数最大值为3.02,小于规范给定值4.8,抗震验算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给出的桥梁弹塑性分析方法和延性抗震设计结果为城际铁路连续梁桥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连续梁 塑性铰 罕遇地震 延性设计 弹塑性分析 纤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巨震的四级地震设防水平一致风险导向定义与决策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吕大刚 周洲 +1 位作者 王丛 于晓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52,共12页
防止结构倒塌、保障生命安全是确定抗震设防标准的首要目标。抗震设防水准的决策应该从只考虑地震危险性的"一致危险"原则向考虑地震危险性区域差异和工程结构抗倒塌能力不确定性的"一致风险"原则过渡。新颁布的第... 防止结构倒塌、保障生命安全是确定抗震设防标准的首要目标。抗震设防水准的决策应该从只考虑地震危险性的"一致危险"原则向考虑地震危险性区域差异和工程结构抗倒塌能力不确定性的"一致风险"原则过渡。新颁布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提出第四级设防水准"极罕遇地震"(或"巨震"),但是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抗震设计从当前的三水准设防原则向四水准设防原则转变已成为当前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各国对巨震的定义还比较混乱。该文阐述四级地震设防水平决策的风险导向原理,提出确定风险导向地震设防水平的解析方法。针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环境和抗震设防情况,给出目标倒塌风险以及相应于巨震、大震和中震的目标条件倒塌概率的建议值。采用这些建议值以及地震危险性参数的简化确定方法,初步计算并得到了相应于四级地震设防水准的风险导向地震动参数PGA值。通过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最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我国学者对各级设防水准地震定义的PGA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文得到的巨震PGA值大于最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定义的巨震PGA值,而小震、中震和大震的PGA值则小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PGA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震 设防水平 一致风险 风险导向 目标倒塌风险 目标条件倒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RC低矮框架失效相关性拟动力试验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东炜 赵湘育 朱小青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研究罕遇地震下低矮结构的失效相关性问题,设计了两榀钢筋混凝土对称与非对称三跨二层框架结构模型,通过拟动力试验,对低矮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柱截面各约束的失效特点和相关规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低矮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 为研究罕遇地震下低矮结构的失效相关性问题,设计了两榀钢筋混凝土对称与非对称三跨二层框架结构模型,通过拟动力试验,对低矮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柱截面各约束的失效特点和相关规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低矮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失效相关性理论提供试验支持,文中指出钢筋材性的相对均匀性是造成罕遇地震下大量截面约束同时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相关性 罕遇地震 拟动力模型试验 低矮框架结构 相似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